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2分子结构与性质
- 格式:pdf
- 大小:6.31 MB
- 文档页数:49
第2讲 分子结构与性质[考纲要求] 1.了解共价键的形成,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2.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 ,sp 2,sp 3)。
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4.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5.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考点一 共价键1.本质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 (电子云的重叠)。
2.特征具有饱和性 和方向性 。
3.分类电负性相差很大(大于1.7)时,不会形成共用电子对,这时形成离子键。
(2)同种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不同种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
4.键参数(1)概念(2)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①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分子越稳定。
②5.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 相同,价电子总数 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似 ,如CO和N2 。
深度思考1.根据价键理论分析氮气分子中的成键情况?答案氮原子各自用三个p轨道分别跟另一个氮原子形成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2.试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某些共价键的键长数据如下所示:(1)原子半径、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对数目。
形成相同数目的共用电子对,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的键长越短;原子半径相同,形成共用电子对数目越多,键长越短。
(2)键能是______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常,键能越___大_____,共价键越____稳定____,由该键构成的分子越稳定。
题组一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1.在下列物质中:①HCl、②N2、③NH3、④Na2O2、⑤H2O2、⑥NH4Cl、⑦NaOH、⑧Ar、⑨CO2、⑩C2H4(1)只存在非极性键的分子是__②______;既存在非极性键又存在极性键的分子是_⑤⑩_______;只存在极性键的分子是__①③⑨______。
第2节分子结构与性质考纲点击1.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2.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
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4.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5.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一、共价键1.本质在原子之间形成____________。
2.基本特征具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3.共价键的类型分类依据类型形成共价键的原子轨道重叠方式[来源学+科+网Z+X+X+K]σ键电子云“__________”重叠[来源:1][来源:]π键电子云“__________”重叠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是否偏移极性键共用电子对______偏移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________偏移4(1)σ键与π键①依据强度判断:σ键的强度较________,较稳定,π键强度较________,比较容易断裂。
注意N≡N中的π键强度大。
②共价单键是σ键,共价双键中含有____个σ键____个π键;共价三键中含有____个σ键____个π键。
(2)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看形成共价键的两原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是____性共价键;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是__________性共价键。
5.键参数(1)键能________________原子形成__________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
键能越____________,化学键越稳定。
(2)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____________。
键长越__________,共价键越稳定。
(3)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如O===C===O键角为________,H—O—H键角为__________。
6.等电子原理______________相同、______________相同的分子(即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____________,如CO和________。
第二节分子结构与性质共价键和配位键1.共价键(1)共价键的本质与特征共价键的本质是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基本特征。
(2)共价键种类根据形成共价键的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可分为σ键和π键。
σ键强度比π键强度大。
①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②键参数与分子稳定性的关系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分子越稳定。
2.配位键及配合物(1)配位键由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个接受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2)配位键的表示方法如A→B:A表示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B表示接受共用电子对的原子。
(3)配位化合物①组成:②形成条件:⎩⎨⎧配位体有孤电子对⎩⎨⎧中性分子:如H 2O 、NH 3和CO 等。
离子:如F -、Cl -、CN -等。
中心原子有空轨道:如Fe 3+、Cu 2+、Zn 2+、Ag+等。
分子的立体结构1.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1)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的关键是判断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数。
a 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x 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b 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与分子构型:2.用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3.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和立体结构,许多性质相似,如N 2与CO ,O 3与SO 2,N 2O 与CO 2、CH 4与NH +4等。
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极性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
如NH 3、H 2O 。
非极性分子――→结构对称正负电荷中心重合。
如CH 4、CO 2。
2.分子间作用力(1)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两类。
范德华力是分子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力。
氢键是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结合的氢原子和另一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
如NH 3、H 2O 、HF 分子之间。
(2)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和溶解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