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PPT课件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编著
- 格式:ppt
- 大小:7.78 MB
- 文档页数:125
《教育技术学》知识点何克抗、李文光版第一篇:《教育技术学》知识点何克抗、李文光版1、先行组织者(《教学系统设计》P132)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示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他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容性。
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就在于用先前学过的材料去解释、整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并帮助学习者区分新材料和以前学过的材料)。
可以是比较性的,也可以是讲解性的。
2、学习资源教学资源(《教育技术学》P74):指的是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支持教与学的所有资源,即一切可以被师生开发和利用的、在教与学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
.(貌似蒋XX说学习资源就是教学资源)学习资源是指在教学系统和学习系统所创建得到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显现的或潜隐的条件。
可用于学习的一切资源3、掌握学习(《教学系统设计》P134)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的一种旨在把教学过程与学生的个别需要和学习特征结合起来、让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所教内容并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
4、教学系统开发(《教育技术学》P186)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内容,是连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
在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把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及教学过程)联系起来,而且还要把这两种理论和教学资源的开发过程联系起来;与后一个环节相关的全部过程就称之为教学系统开发。
教学系统开发通畅包含“分析、设计、开发、实践和维护”等五个阶段。
5、学习媒体也称为教学媒体(《教育技术学》P80——P86)按媒体的表达方式分类:口语媒体、印刷媒体、电子媒体按媒体作用的感官和信息的流向分类: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交互多媒体特性:恩定性(固定性)、传播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性、工具性、独立性。
△几种常用教学媒体特性比较(《教育技术学》P84)选择依据:依据学习者(教学对象)的特征、依据教学(学习)任务、依据客观条件、依据媒体特点与教学功能6、教育资源(《教育技术学》P74)教学资源指的是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支持教与学的所有资源,即一切可以被师生开发和利用的,在教与学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包括各种学习材料,媒体设备,教学环境以及人力资源等。
第10章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深化论述题1.试论述教育技术支持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方法。
[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研]答:将信息与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多媒体课件,另一种是网络课程。
目前中小学应用较多的是多媒体课件方式,高等院校则两种方式都很常用。
(1)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是指通过辅助教师的“教”或促进学生自主地“学”,来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即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或计算机辅助学习软件。
多媒体课件可大可小,小的多媒体课件只涉及一两个知识点,较大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涉及众多知识点,例如,涉及一个教学单元,甚至一门课程。
对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要想取得较理想的效果,达到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关键是要把握住以下几点:①要充分了解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适用场合。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一般适用于以下三个环节:创设情境、突破重点难点、促进自主学习。
②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最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声特性,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③多媒体课件设计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不要把多媒体课件仅看作是教师演示的直观教具,更要把多媒体课件看成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认知工具和协作交流工具。
④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要正确、形象、生动、丰富。
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涉及动画、照片、图表、声音和视频,所有这些内容都要首先满足正确性要求,保证无科学性、政治性错误。
在此前提下,还应满足形象、生动和丰富的要求。
(2)网络课程的有效运用网络课程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应当指出的是,由于教学内容包含教学资源,所以网络课程通常应当包括教学资源(以及学科资源网站)。
只涉及教材本身的网络课程不是真正的(至少是不完整的)网络课程;但是,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为了便于开展工作,有时也把教学资源独立出来,甚至将它与网络课程并列——称作“网络课程与网络资源开发”。
第8章教育技术管理1.教育技术管理与一般管理有何区别与联系?为什么说教育技术管理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设计、开发、利用和评价的重要保证?答:(1)教育技术管理与一般管理的区别和联系①教育技术管理的含义教育技术管理是教育技术应用领域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等一系列的方法、手段和制度来调度所有资源、协调各种关系,以便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教育活动过程。
其目的是充分调动教育技术系统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保证教育技术有效地开展,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②二者的区别教育技术管理在指导思想、地位作用、运行机制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表现在:教育目标的主导性、管理思想的现代性、管理工作的开放性、服务的广泛性、地位的从属性、管理的复杂性、事业的开拓性。
②二者的联系教育技术管理是一般管理在教育人培养人为特征的教育领域的具体的、特定的应用,它具有一般的共性。
(2)教育技术管理对提高教育技术应用的水平,改进教与学的效果有重要意义,它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设计、开发、利用和评价的重要保证,具体原因分析如下:①推进教育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使教育技术有效地发挥整体功效,主要靠管理,特别是要实行科学化管理。
实践证明,教育技术发展的快慢和效益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
②对整个教育技术工作起着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全面协调的重要作用要正确把握方向、合理配置资源、协调各种关系,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系统目标都取决于管理工作。
③实现教育技术目标的关键教育技术管理就是要有效地协调总体目标与分支目标、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系统与环境等之间的矛盾,解决矛盾,使整体和谐一致地达到预定的总体目标。
④提高教育技术效率和效益的保证目前,教育技术存在的问题,除了投入不足,设备更新缓慢以外,更主要的是管理不善,导致资源利用率不高。
2.项目管理的精髓是什么?应包括哪些主要管理内容?假如你是课题负责人,你将如何有效地进行项目管理?试提出你的项目管理方案。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教育技术学概述1.1复习笔记一、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一)技术与教育技术1.技术的涵义在信息社会,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活动、社会发展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认识、调控和改造的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等的综合体。
它包含有形的物质设备、工具手段和无形的、非物质的、观念形态的方法与技能。
2.教育技术由于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因此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有形技术(物化形态)有形技术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它往往通过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或者幻灯、投影、电影、视听器材、计算机、网络、卫星等各种教育教学媒体表现出来。
(2)无形技术(观念形态)无形技术既包括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又包括其中所蕴涵的教学思想、理论等。
(二)教育技术研究对象及范畴1.AECT'94教育技术领域定义(1)AECT'94定义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所发表的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简称AECT'94定义)的内容为: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根据谢弗勒对定义的分类,AECT'94教育技术定义是一个规定性定义。
它规定了教育技术的内涵及其理论与实践领域,与其他定义相比,操作性比较强,更便于不同领域的教育技术工作者进行交流。
(2)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有关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其中学习过程既包括无教师参与的学习过程又包括有教师参与的学习过程,即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它有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之分。
人力资源包括教师、同伴、小组、群体等,非人力资源包括各种教学设备、教学材料和教学媒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