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全国高考语文备考复习 小说类文本阅读
- 格式:pptx
- 大小:14.22 MB
- 文档页数:41
课时作业36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流泪的故事胡平我的妻子爱珍是在冬天去世的,她患有白血病,只在医院里挨过了短短的三个星期。
我接她回家过了最后一个元旦,她收拾屋子,整理衣物,指给我看放证券和身份证的地方,还带走了自己所有的照片。
后来她把手袋拿在手里,要和女儿分手了,一岁半的雯雯吃惊地抬起头望着母亲问:“妈妈,你要到哪去?"“我的心肝,我的宝贝。
”爱珍跪在地上,把女儿拢住,“再跟妈妈亲亲,妈妈要出国。
”她们母女俩脸贴着脸,爱珍的脸颊上留下两行泪水。
一坐进出租车里,妻子便号啕大哭起来,我一面吩咐司机开车,一面紧紧地把她搂在怀里,嘴里喊着她的名字,等待她从绝望中清醒过来。
妻子辞别人世二十多天后,从“海外"寄来了她的第一封信,信封上贴着邮票,不加邮戳,只有背面注有日期,我按照这个日期把信拆开念给我们的雯雯听:“心爱的宝贝儿,我的小雯雯,你想妈妈了吗?妈妈也想雯雯,每天都想,妈妈是在国外给雯雯写的信,还要过好长时间才能回家。
我不在的时候,雯雯听爸爸的话了吗?”最后一句是:“妈妈抱雯雯。
”这些信整整齐齐地包在一方弥漫着爱珍常用的栀子花香水气息的手帕里,共有十七封,每隔几个星期我们就可以“收到”其中的一封。
信里爱珍交代我们按季节换衣服,根据需要补充营养等.读着它们,我的眼眶总是一阵阵地发潮.当孩子想妈妈想得厉害时,爱珍的温柔话语和口吻往往能使雯雯安安静静地坐上半个小时。
逐渐地,我和孩子一样产生了幻觉,感到妻子果真是远在国外,并且习惯了等候她的来信。
第九封信,爱珍劝我考虑为雯雯找一个新妈妈,一个能够代替她的人。
“你再结一次婚,我也还是你的妻子。
"她写道。
一年之后,有人介绍我认识了现在的妻子雅丽,她离过婚,气质和相貌上都与爱珍有相似之处。
不同的是,她从未生育,而且对孩子毫无经验.我喜欢她的天真活泼,唯有这种性格能够冲淡一直笼罩在我心头的阴影。
我和她谈了雯雯的情况,还有她母亲的遗愿。
2021届全国高考语文备考复习小说阅读知识点总结一、主题1.小说主题的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地位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家在描写、叙述人物性格、人物命运时显示出的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
小说的主题具有模糊多义性和朦胧美,而“说不尽”的主题又增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我们应学会透过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形象的具体材料(细节、情节),领悟和体味作者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中寄寓的主题。
2.小说主题的表现形式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的。
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3.对小说主题的分析小说是立意的艺术,立意是小说的灵魂。
正确把握小说的主题是评价文学作品最重要的环节,是实现小说社会功能的关键所在。
对小说主题的思考,常见问题有:(1)请总结小说的主旨(或概括小说的主题)。
(2)这篇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3)这篇小说有什么现实意义?(4)你认为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是什么?(5)你能举例说明这篇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吗?另外,还包括小说题目双关意义的分析、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对有关深化主题的语句的理解等。
分析主题的方法:1.联系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从而把握小说的主题。
2.从小说的标题入手。
小说的主题还可以从小说的标题入手进行分析,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意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
3.抓住题材来进行细致分析。
作者在小说题材确定的过程中,有着十分明确的目的,其中蕴藏着小说的主旨。
如《药》以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治病的故事为题材,意在揭示晚清社会普通民众由于长期受统治阶级麻痹毒害而陷入愚昧和无知的境界;革命者为了民众而献出生命,民众非但不理解,反而还吃他的血。
2021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训练精选20篇(含答案解析)2021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训练精选20篇(含答案解(分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精彩结局(俄罗斯)契诃夫列车长斯特奇金有一天不当班,在他家里坐着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一个四十岁上下、相貌端庄、身体壮实的女人。
她专事说媒。
斯特奇金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抽着雪茄,说:“认识您非常愉快。
我吧,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已经五十二岁了,也就是说,在我这样的年龄,本该子女成群了。
我的职业是稳定的。
财产虽说不多,但要养活心爱的女人和孩子们完全不成问题。
我私下里告诉您,除了薪水,我在银行里还有存款,这些钱是按我的生活方式节省下来的。
我为人正派,滴酒不沾,过着严谨而合理的生活。
可是话又说回来,我还是有所欠缺――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生活的伴侣,我像个到处漂泊的匈牙利人,居无定所,没有任何娱乐,没有人可以商量,一旦生病,连个端水的人都没有,等等,等等。
我这人受过教育,又有钱。
因此,我十分希望徐门能来牵线――也就是说,跟一位般配的女士缔结合法婚姻。
”“没问题,”她补充道。
“那你想要什么样的新娘,尼古拉·伊奇?”“我?随它去吧。
”“讲到缘分,当然也对。
不过,各人有各人的口味。
有人喜欢黑头发的,有人却喜欢金发女郎。
”“你知道,柳波夫·格里戈列夫纳,”斯特奇金庄严地叹了口气,“我是个正派而强壮的人。
美丽和一般的外表对我来说是次要的,因为,你知道,脸不能当水,你必须担心娶一个漂亮的妻子①大多数事情都会发生。
我想是的:对一个女人来说,重要的不是她的外表,而是她的内心。
换言之,她应该心地善良,各方面都有良好的品格。
不用说,如果妻子看起来很富有,那么看着她肯定很舒服。
然而,这对双方的幸福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智慧。
但说实话,事实上,女人不需要智慧,因为有了智慧,她会自命不凡,幻想成真。
最重要的是她必须尊重我,明白我给了她幸福。
“当然。
"“好吧,现在来谈谈名词问题……富贵人家的千金我不要。
2021届高考语文必背知识专题专题05小说类文本阅读一、思维导图1.小说类文本阅读考查内容二、知识清单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核心是思想性格,因此高考考查人物形象时,主要在概括、分析人物性格方面设题。
1.人物描写的手法2.人物描写的类型、含义及作用类型含义作用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进行描绘,具体包括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描写。
揭示人物身份地位、生活经历、性格心理等特征。
语言描写它包括对对话、独白、旁白及对语气的描写。
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文化修养和思想性格,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动作描写是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进行描写。
传神地摹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更好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情景中的想法、感触、情绪、意识等进行的具体刻画。
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及行动的内在依据,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推进故事情节发展。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对生活中那些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作的特写型描写。
它渗透在对人物、景物①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追求、爱好;②可以深化主题;③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为下文做铺垫;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④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⑤可以营造典型环境,表现人物心情、心理活动;⑥可以起到暗示影射的作用。
场面描写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环境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生活画面的总体描写。
它体现在对人物活动的动态描写和特定环境的渲染上。
①渲染气氛,烘托事物;②可以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作品主题。
故事情节,是小说中展示人物思想性格、表现人物间关系的一系列事件的发展过程,其主要作用就是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从而表现主题思想。
1.情节构成情节是小说所描写的故事发展演变的全过程,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
有的小说前面还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
前者多为对故事背景的交代,其环境描写多为渲染气氛;后者多为对故事或人物的后续交代。
专题4 小说文学类文本阅读(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丈夫孙犁今天是中秋节日,可是还有一场黑豆没打。
上午,公公叫儿媳妇把场摊上,①豆叶上满带着污泥,发着臭气。
日本黑心鬼,偷偷放了堤,淹了老百姓,黑豆没长好,豆子是秕秕的。
草不好,黄牛也瘦了。
儿媳妇站在场里没精打釆的。
年景没有了,日子不好过,丈夫又没消息。
去年,他还在近处,八月十三那天还抽空回家来看了看,她给他做了一件新棉袄,两个人欢天喜地。
八月节,应该团圆团圆;她给他做了猪肉菜,很丰富。
今年,鬼子从四月里翻天搅地,丈夫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吃过中午饭,她带着老二孩子,要去娘家看看,解解闷。
孩子才七岁,在炮火里跟着跑了四五年了。
“还记得爹吗?”“记得呀!”“爹在哪里呢?”“在铁道西啊!”“在那里干什么?”“打日本啊!”娘笑了。
丈夫在家就喜欢这个孩子,临走总嘱咐她好好教养着。
娘儿俩说着,就到了娘家村里,本来只离着三四里地。
到家里,姥姥正坐在炕上。
“你看人家多么热闹,人家也都是养儿养女的。
”姥姥说,嘴角却有些讥笑。
“谁家?”女儿问。
“你婶子家。
”“热闹什么?”“你大姐来了,他女婿也来了。
”“她女婿不是在这里当伪军?”“现在人家敢出来了,三天一来,两天一来,来了就嘻嘻哈哈。
”姑娘想起她是和这个大姐一年出嫁的。
她两个同岁,她大姐嫁了一个独生子,她也嫁了一个独生子。
她大姐的女婿在蜩煅店里当学徒,她的女婿在保府上学。
那年正月里,两个女婿来住丈人家,大姐的女婿好赌钱,整天在家里成局;自己的女婿好念书,整天在家里翻书本。
她那时候还不高兴自己的女婿这么呆气,人家那么好玩,好说笑,街上的青年子弟都找人家去热闹,自己的女婿这么孤僻,整天没个人来,只有几个老头子称赞。
后来丈夫走了,很少家来,不在北平,就在上海。
大姐的女婿却常来,穿得好,一来就住下,嘻嘻哈哈。
她埋怨丈夫不家来,忘了她。
可是丈夫并没有忘了她,有时家来,也很爱她,她生了一个小孩,丈夫也很喜欢,只是怨她不识字,知道的事少。
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大面积地解冻了。
阳历二月下旬到三月初,庄稼人出牛动农之前生产责任制的浪潮大规模地席卷了整个黄土高原。
双水村的孙玉厚父子们眼下的腰杆确实硬了许多。
只要这政策不变,他们有信心在几年中把光景日月变个样子。
尤其是孙少安,他现在手里破天荒有了一大笔积蓄,去年拉砖除过运输费、房租和牲口草料钱,净赚了两千元。
另外,铁青骡子卖了一千六百元,这头牲畜干赚了五百元。
两千五百块钱哪!孙玉厚老汉早已表明了态度,他对儿子说:“这钱是你赚的,怎个花法,你看着办吧!爸爸不管你……"秀莲一门心思要拿这钱箍几孔新窑洞。
他想拿这钱作资金,开办一个烧砖窑。
他先征求了父亲的意见,父亲仍是老话,秀莲让步的附加条件是,烧砖只要一赚下钱,首先就要修建窑洞(不能一辈子住在饲养院).他,他父亲,少平,秀莲和他妈一齐上手,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终于修建起了一个烧砖窑。
少安在城里拉砖时,已经把烧砖的整个过程和基本技术都学会了.烧砖窑建好后,他率领一家人开始打土坯。
第一窑砖坯很快装就绪。
烧砖的炭也用县运输公司的包车拉来了.这天晚上一直弄到大半夜,才把最后的一切细节都安排好——明天早晨就要点火呀!鸡叫头遍的时候,少安和秀莲才回到一队的饲养院。
现在,牲口都分给了个人,饲养员田万江老汉也搬回家住了,这院子一片寂静。
秀莲累得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
但孙少安怎么也合不住眼——明天一早,烧砖窑就要点火,年轻的庄稼人兴奋得睡不着觉啊!在这静悄悄的夜晚,他的思绪像泛滥的春水一般。
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无数流逝的经历和漫无边际的想象在脑子里杂乱地搅混在一起,皎洁如雪的月光洒在窗户上,把秀莲春节时剪的窗画都清晰地映照了出来:一只卷尾巴的小狗,两只顶架的山羊,一双踏在梅花枝上的喜鹊……少安猛然听见外面什么地方有人说话的声音。
他的心一惊:这时候外面怎么可能有人呢?他在被窝里轻轻抬起头,支棱起耳朵,可又没听见什么,他正准备把头放到枕头上,却又听见了外面的说话声—-这下确切地听见了,似乎就在外面院子里,而且声音很低,就像传说中的神鬼那般絮絮叨叨……少安尽管不迷信,头皮也忍不住一阵发麻.他本来想叫醒妻子,但又怕惊吓了她.他就一个人悄悄爬起来溜下炕,站在门背后听了一阵——仍然能听见那声音!他于是顺手在门圪崂里拿了一把铁锨,然后悄悄开了门,蹑手蹑脚来到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