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201.00 KB
- 文档页数:8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苏轼2.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诗经》?A. 《关雎》B. 《蒹葭》C. 《离骚》D. 《采薇》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陶渊明《饮酒》B. 王维《山居秋暝》C. 孟浩然《春晓》D. 杜甫《望岳》4.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苏轼《水调歌头》B. 李清照《如梦令》C. 辛弃疾《青玉案》D. 岳飞《满江红》5. 下列哪部作品是唐代传奇小说?A. 《红楼梦》B. 《西游记》C. 《聊斋志异》D. 《枕中记》6.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杜甫《春望》B. 王之涣《登鹳雀楼》C.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D. 李白《将进酒》7. 下列哪位诗人是宋代豪放派代表?A. 欧阳修B. 苏轼C. 辛弃疾D. 陆游8.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王勃《滕王阁序》B. 杜甫《登高》C.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D. 李白《将进酒》9. 下列哪部作品是明代小说?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10.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词?A.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B. 辛弃疾《青玉案》C. 李清照《如梦令》D. 岳飞《满江红》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床前明月光,_______。
”(李白《静夜思》)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诗经》的文学成就。
大学语文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 C )中。
A.《淮南子》B.《楚辞》C.《山海经》D.《庄子》2. 盘古开天的神话属于(B )。
A.始祖神话B. 创世神话C. 英雄神话D.战争神话3.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C )。
A.李白B.杜甫C.屈原D.陆游4. 家喻户晓的励志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出自屈原的(A )。
A.《离骚》B.《九歌》C.《天问》D.《招魂》D5.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出自李白的()A.《蜀道难》B.《将进酒》C.《梁甫吟》D.《峨眉山月歌》6. 下面诗歌属于李白绝句的是(B)A.《蜀道难》B.《静夜思》C.《梦游天姥吟留别》D.《丁都护歌》7. 苏东坡个性丰富,以下哪种不属其特性?(D )A.乐观豁达B.豪放洒脱C.仁爱宽厚D.处事圆滑8. (B )的《文心雕龙》中称屈原“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A.屈原B.刘勰C.苏轼D.陆游9. 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的由来与诗人(C )有关。
A.李白B.杜甫C.屈原D.陆游10.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曹操的(A )。
A.《短歌行》B.《九歌》C.《天问》D.《陌上桑》11. 《三国演义》第14回,身边“文有谋臣,武有猛将,翼卫左右,共图进取”的人物是(C)。
A.孙权B.刘备C.曹操D.孙坚12. 《诗经》风、雅、颂的划分是根据(C )的不同。
A.地域B.思想内容C.音乐D.功用13. 《史记·孔子世家》关于《诗经》编订所持的说法是( C )A.采诗说B.作诗说 C.删诗说D.献诗说14. 6. 王维是盛唐(C )的代表作家。
A.山水诗B.田园诗C.山水田园诗D.边塞诗15. 曹操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A )。
A.《蒿里行》B.《九歌》C.《天问》D.《陌上桑》16. 在《史记》的五种编写体例中,“本纪”这种体例是( C )A.记述王侯各国的兴衰始末B.记述古今著名人物的事迹C.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更替D.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变迁17. 汉代传授《诗经》的“四家诗”是(C )A.齐、鲁、韩、马B.齐、鲁、韩、王C.齐、鲁、韩、毛D.齐、鲁、韩、郑18. 下列《诗经》作品属于史诗的是( C )A.《伐檀》B. 《采薇》C. 《生民》D.《七月》19. 建安文学的领袖是( C )。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琴瑟和鸣(yíng)B. 悠然自得(yóu)C. 惊涛骇浪(hài)D. 气贯长虹(gu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而且还会唱歌跳舞。
B. 因为天气原因,原定于下午的会议被迫推迟。
C. 通过这次比赛,他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能,还结识了许多朋友。
D. 他的成绩虽然提高了,但老师仍然对他的表现不满意。
3.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C.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D.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4. 下列成语中,不属于四字格的是:A. 雪中送炭B. 风和日丽C. 一丝不苟D. 一马当先5. 下列词语中,属于偏正结构的是:A. 伟大B. 美丽C. 高兴D. 快乐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那个孩子像一只活泼的小鸟。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
C. 她的歌声如同一股清泉。
D. 这本书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7.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是:A. 快乐、高兴B. 走、跑C. 高、矮D. 早、晚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那棵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B. 小明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月亮升起来了,照亮了整个夜空。
D. 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B. 这本书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插图精美。
C. 小明学习努力,工作认真,为人诚恳。
D. 她聪明、漂亮、善良,是全班同学都喜欢的女孩。
10. 下列词语中,属于动词的是:A. 高兴B. 快乐C. 好好D. 很好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家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2. 《背影》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______。
大学语文试卷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特点,并分析其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2.请简述鲁迅《呐喊》集中的《狂人日记》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3.简述《诗经》中《关雎》一诗的主题思想,并分析其艺术特色。
二、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分析杜甫《春望》一诗中的意象运用及其表达的情感。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2.请分析《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哲学内涵及其对现代学习的启示。
三、阅读理解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1)解释“质”、“文”、“彬彬”在文中的含义。
(2)简述孔子这句话的教育思想。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1)解释文段中“淤泥”、“濯清涟”、“亵玩”的含义。
(2)分析周敦颐为何以莲花来比喻君子的品德。
四、作文题(50分)
题目:《网络时代的人际交往》
要求: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网络时代对人际交往方式的影响。
字数不少于800字。
大学语文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窠臼(kē jiù)B. 蹊跷(qī qiāo)C. 峥嵘(zhēng róng)D. 徜徉(cháng yá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很好。
B. 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不能被困难所克服。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值得一读。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比赛。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清代的一部长篇小说。
B.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305篇。
C.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呐喊》、《彷徨》。
D.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5.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左传》是春秋时期的一部史书,以记叙为主。
B. 《史记》中的“本纪”是记载帝王事迹的。
C.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
D.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主张无为而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
3.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______的作品。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5.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岳阳楼记》中的“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2.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特征。
四、阅读理解题(每题15分,共30分)1. 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文段内容略)(1)请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大学语文》试卷(一)一、填空题:(10分)1.《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2.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4.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5.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长恨歌》)6.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长恨歌》)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春江花月夜))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二、简答题:(30分)1.《天才梦》采用了怎样的叙述笔调?试举两例。
(6分)对比手法的应用例如:我与瓦格涅3岁女孩与满清遗老7岁女孩的家庭悲剧与类似乌托邦的社会小说2、《与鲨鱼搏斗》是怎样塑造硬汉形象的?(4分)压力下保持风度的硬汉战胜自我的典范精神不败的英雄气概3、对《长恨歌》主旨,历来有哪几种认识?你更倾向于认同哪种?简述理由。
(7分)其一为爱情主题。
是颂扬李杨的爱情诗作。
并肯定他们对爱情的真挚与执著;其二为政治主题说。
认为诗的重点在于讽喻,在于揭露“汉皇重色思倾国”必然带来的“绵绵长恨”,谴责唐明皇荒淫导致安史之乱以垂诫后世君主;其三为双重主题说。
认为它是揭露与歌颂统一,讽谕和同情交织,既洒一掬同情泪,又责失政遗恨。
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4、《春江花月夜》怎样将景、情、理有机融合在一起?(7分)以月为中心,将景色与人物全部置于月色的背景中,从而蒙上一层清幽、神秘的面纱,同时借景引发出情与理得感触,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述,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爱情,并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汇成一种情、景、理交融的幽美而深远的意境。
三、论述题:(10分)阅读下列句子并结合《伤逝》,谈谈你对子君、涓生爱情悲剧原因的认识?1、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的是:A. 恍若隔世(wǎng)B. 惊愕(jǐng)C. 沉鱼落雁(liù)D. 豁然开朗(huò)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全班公认的好学生。
B. 在我国,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
C. 通过这次比赛,他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能,也结识了许多朋友。
D. 他的勤奋和毅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 下列词语中,与“相得益彰”意思相近的是:A. 相辅相成B. 相形见绌C. 相互促进D. 相互矛盾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是:A. 雨后的彩虹,宛如一条彩色的桥。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D. 这本书的内容像流水账一样平淡无奇。
5.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 下列成语中,形容人聪明机智的是:A. 滑稽可笑B. 机智过人C. 妙手回春D. 一丝不苟7. 下列句子中,句式结构错误的是:A. 我希望他能尽快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B. 他对音乐的热爱使他成为了钢琴家。
C.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
D. 在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往国外旅游。
8. 下列词语中,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相近的是:A. 奋不顾身B. 勤勤恳恳C. 勇往直前D. 坚忍不拔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的内容像流水账一样平淡无奇。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雨后的彩虹,宛如一条彩色的桥。
D.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10. 下列诗句中,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是:A.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 滕王阁序D. 长恨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______至______的诗歌。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时间 90分钟)Array 10分。
答案有错别字,该题不得分)1.《大同》一文中“选贤与能”句的“与”,繁体字作“與”,其读音是。
2.古诗《长恨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3.《还魂记》、《紫钗记》、《邯郸梦》、《南柯记》四部作品合称“”,又称“玉茗堂四梦”。
4.老子学说的核心范畴是“”,认为它是世界的本原及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5.子曰:“君子博学,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6.西绪福斯是_________的象征。
7.是中国现代作家,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散文集《失败之书》和小说《波动》等。
8.《敬畏生命》的作者曾获1952年度诺贝尔奖。
9.《贝多芬百年祭》的作者是爱尔兰著名的戏剧家、批评家、小说家。
10.《故乡的野菜》一文的作者是。
二、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答案,并将答题栏中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多涂、少涂、不涂、涂错均无效。
每小题2分,共1.《大同》一文选自( )。
A.《论语》 B .《孟子》 C .《礼记》 D .《尚书》2.下列四组诸侯国,全部礼遇流亡途中的晋公子重耳的一组是( )。
A .狄、卫、齐、曹B .宋、郑、楚、秦C .齐、曹、宋、郑D .狄、齐、楚、秦 3.《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 )。
A .七言排律B .七言歌行C .古题乐府D .新题乐府4.对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②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③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④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A.叠字夸张对偶比喻B.夸张对偶比喻对比C.反复对偶比喻夸张D.双关比喻对偶夸张5.《世说新语》的编著者是南朝宋著名文学家()。
A.刘孝标 B.刘义庆 C.刘向 D.刘伶6.下面对杜丽娘游园心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丽娘在春和日丽之中,伫立在小庭深院,心神不定,烦闷无端。
B.一番装扮之后,她感到兴奋,却又带着几分羞怯;她热切地向往新的生活,却又有所顾忌。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融会贯通(fú)B. 遥相呼应(yáo)C. 毫不犹豫(yì)D. 眼花缭乱(liá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详细地介绍了我国的历史和文化。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C. 他的学习成绩在短时间内迅速地提高了。
D.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青出于蓝B. 知难而退C. 破釜沉舟D. 一丝不苟4.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A.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 下列作家中,不属于唐代诗人的一项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郭沫若6. 下列词语中,与“谦逊”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谦卑B. 谦虚C. 谦让D. 谦恭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启示。
B. 他的声音洪亮,如同炸雷。
C. 他工作认真,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
D. 她的笑容温暖,像春天的阳光。
8. 下列词语中,属于“四字格”的一项是:A. 忠心耿耿B. 风雨同舟C. 鸿毛微利D. 赤手空拳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东人。
B. 那只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C. 她的歌声如天籁之音。
D.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精彩。
10. 下列词语中,与“勤奋”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努力奋斗B. 勤恳工作C. 勤学苦练D. 勤俭节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______、______两部分。
2.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其中“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A. 一诺千金B. 一诺千斤C. 一诺万金D. 一诺万斤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哪部古典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左传》D. 《论语》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4. 下列哪一项不是鲁迅先生的作品?A. 《阿Q正传》B. 《狂人日记》C. 《家》D. 《呐喊》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的哪一篇?A. 乾卦B. 坤卦C. 震卦D. 巽卦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哪位古代文学家的格言?A. 陶渊明B. 苏轼C. 王安石D. 韩愈7.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出自:A. 《诗经》B. 《楚辞》C. 《汉乐府》D. 《唐诗三百首》8.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李清照9.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李白的哪首诗?A. 《将进酒》B. 《望庐山瀑布》C. 《静夜思》D. 《月下独酌》10.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对联?A. 岳飞B. 诸葛亮C. 郑成功D. 林则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__》。
12. “________,________”是《诗经》中《关雎》的开篇。
13.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指的是________。
14. “________,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对“仁”的解释。
15. “________,________”是《庄子》中讲述的“庄周梦蝶”的故事。
16. “________,________”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判词。
17. “________,________”是《水浒传》中宋江的绰号。
大学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蹊跷(qī qiāo)剽窃(piāo qiè)谄媚(chǎn mèi)B. 蹊跷(xī qiāo)剽窃(piāo qiè)谄媚(chǎn mèi)C. 蹊跷(qī qiāo)剽窃(piào qiè)谄媚(chǎn mèi)D. 蹊跷(xī qiāo)剽窃(piào qiè)谄媚(chǎn mè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争取早日完成生产任务。
C.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3.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风”“雅”“颂”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B. 杜甫被称为“诗圣”,其诗歌以豪放著称。
C.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D. “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蜷缩在角落里。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C. 他的声音像雷鸣般响亮。
D. 他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痛。
A.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B. 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
C. 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
D. 标点符号是句子的组成部分。
6.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B. 古代“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C. 古代“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D. 古代“六艺”和“四书五经”是同一回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一丝不苟B. 胸有成竹C. 风马牛不相及D. 狼吞虎咽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所以得到了大家的赞扬。
B. 他的成绩提高,是由于老师辛勤的教导。
C. 他的成绩提高,是因为老师辛勤的教导。
D. 老师辛勤的教导,使得他的成绩提高了。
3.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是: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 下列文章体裁中,不属于议论文的是:A. 《劝学》B. 《师说》C. 《阿Q正传》D. 《过秦论》5. 下列作家中,不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A. 鲁迅B. 郭沫若C. 钱钟书D. 胡适6.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实词的是:A. 于B. 而C. 故D. 以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8. 下列诗句中,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是:A.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9.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古代汉语虚词的是:A. 而B. 以C. 其D. 焉10.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痛。
B. 那里的风景美得像一幅画。
C.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犹如火箭升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选项中,属于古代汉语实词的有:A. 山B. 水C. 而D. 以E. 夫2. 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汉语实词的有:A. 人B. 地C. 是D. 有E. 和3. 下列选项中,属于议论文论证方法的有:A. 比喻论证B. 举例论证C. 逻辑推理D. 因果论证E. 类比论证4. 下列选项中,属于古代汉语虚词的有:A. 而B. 以C. 其D. 焉E. 而已5. 下列选项中,属于修辞手法的有:A. 比喻B. 拟人C. 排比D. 对偶E. 反问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论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_____,其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茅塞顿开、磨砺以须B. 潇洒自如、无懈可击C. 遥相呼应、蔚为壮观D. 神采奕奕、翩翩起舞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出色,不仅得到了教练的表扬,还获得了最佳运动员的称号。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平时的刻苦学习和良好的学习方法。
D. 这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
3. 下列成语中,与“画龙点睛”意思相近的是:A. 画蛇添足B. 指鹿为马C. 画饼充饥D. 点石成金4.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雨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5. 下列作家中,被誉为“诗仙”的是: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苏轼6. 下列作品属于小说的是:A. 《背影》B. 《荷塘月色》C. 《愚公移山》D. 《出师表》7. 下列词语中,与“成语”意思相近的是:A. 俗语B. 谚语C. 诗词D. 歇后语8. 下列诗句中,描写夏夜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 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D.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9. 下列作家中,被誉为“诗圣”的是: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苏轼10. 下列作品属于散文的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荷塘月色》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______到______的诗歌。
2. 《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______的代表作,被誉为“楚辞之祖”。
3.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______的故事。
4.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代表作,描写了作者在______的荷塘上的所见所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2. 下列哪部作品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所著?A. 《西游记》B. 《三国演义》C. 《水浒传》D. 《红楼梦》3. 下列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4. 下列哪位文学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A. 欧阳修B. 苏轼C. 陆游D. 辛弃疾5. 下列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6. 下列哪部作品是清代作家吴敬梓所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儒林外史》7. 下列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A.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8.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9. 下列哪部作品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所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儒林外史》10. 下列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属于“唐宋八大家”?A. 欧阳修B. 苏轼C. 陆游D. 辛弃疾E. 杜甫2.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E. 《儒林外史》3. 下列哪些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D.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E.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 下列哪些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E.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5.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古典小说?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E. 《史记》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唐宋八大家”的主要文学成就。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时间 90分钟)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答案有错别字,该题不得分)1.《大同》一文中“选贤与能”句的“与”,繁体字作“與”,其读音是 j ǔ 。
2.古诗《长恨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白居易 。
3.《还魂记》、《紫钗记》、《邯郸梦》、《南柯记》四部作品合称“ 临川四梦 ”,又称“玉茗堂四梦”。
4.老子学说的核心范畴是“ 道 ”,认为它是世界的本原及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5.子曰:“君子博学 以文 ,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6.西绪福斯是_荒谬_的象征。
7. 北岛 是中国现代作家,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散文集《失败之书》和小说《波动》等。
8.《敬畏生命》的作者曾获1952年度诺贝尔 和平 奖。
9.《贝多芬百年祭》的作者是爱尔兰著名的戏剧家、批评家、小说家 萧伯纳 。
10.《故乡的野菜》一文的作者是 汪曾祺 。
二、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答案,并将答题栏中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多涂、少涂、不涂、涂错均无效。
1.《大同》一文选自( C )。
A.《论语》 B .《孟子》 C .《礼记》 D .《尚书》2.下列四组诸侯国,全部礼遇流亡途中的晋公子重耳的一组是( D )。
A .狄、卫、齐、曹B .宋、郑、楚、秦C .齐、曹、宋、郑D .狄、齐、楚、秦 3.《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 C )。
A .七言排律B .七言歌行C .古题乐府D .新题乐府4.对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②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③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④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A .叠字 夸张 对偶 比喻 B .夸张 对偶 比喻 对比 C .反复 对偶 比喻 夸张D .双关 比喻 对偶 夸张5.《世说新语》的编著者是南朝宋著名文学家( B )。
A .刘孝标B .刘义庆C .刘向D .刘伶6.下面对杜丽娘游园心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义词的是:A. 知识学问B. 勤奋努力学习C. 美丽美观D. 优美优雅2. 下列句子中,语病最严重的是:A. 我国科学家在航空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B. 这个方案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为人热情。
D.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延误了。
3. 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词的是:A. 健康B. 快乐C. 好人D. 美丽4. 下列句子中,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的是:A. 太阳升起来了。
B. 我喜欢看书。
C. 这本书很有趣。
D. 他的成绩提高了。
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龙飞凤舞B. 一帆风顺C. 美轮美奂D. 美中不足6.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的是:A. 夜晚的星空像一张璀璨的宝石网。
B. 他笑得像一朵盛开的花。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像一座宝藏。
D. 她的歌声像泉水般清脆。
7. 下列词语中,属于名词的是:A. 学习B. 快乐C. 好人D. 美丽8. 下列句子中,句子成分残缺的是:A.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B. 我非常喜欢旅游。
C. 这个故事很有趣。
D. 他长得非常帅。
9. 下列词语中,属于副词的是:A. 非常B. 美丽C. 好人D. 美轮美奂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手法的是:A. 这个蛋糕非常大。
B. 她的笑容非常灿烂。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D. 他的歌声非常动听。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离骚》的作者是______。
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
3.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______。
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______。
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______。
7.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自______。
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______。
9.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______。
一、翻译题(每句4分,共20分)1、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山中人儿就像芬芳杜若,石泉口中饮松柏头上遮,你想我吗心中信疑交错2、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
3、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4、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原来花开的如此美艳,却只有破旧的墙来欣赏。
5、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而反贱之于举目皆是之中,过矣!你不把先人尊奉到百无一人的人物当中,却反而使他被贬低到了到处都是的人们当中,真是大错特错啊!二、默写题(每题2分,共10分)1、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5、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三、问答题(以下五题任选四题做,每题7分,共28分)1、结合“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的《采薇》诗句,简要谈谈你对当兵服役、保家卫国的认识和看法。
不能在家安享天伦之乐,没有闲暇在家安歇,是因为边疆不安定的缘故。
《采薇》一诗中表达了士兵对敌人入侵自己国家的强烈不满,体现了浓厚的爱国热情,这值得我们学习。
当兵服役,保家卫国是一个人对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它既让人感到神圣和自豪,同时又让人承受巨大的痛苦和折磨,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所以我们也应该期待和平,为自己的国家作出相应的贡献。
2、《九歌》是一组什么性质的诗歌?山鬼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九歌》是屈原受楚地巫风影响的而做的一组以祭祀为主题的乐歌,它可能并非作于一时,而因主题相同编纂成一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雕梁画栋B. 美轮美奂雕梁画栋C. 美轮美奂雕梁画栋D. 沉鱼落雁雕梁画栋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比赛,他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B. 这场比赛,使他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C. 比赛使他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D. 使他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的是这次比赛。
3. 下列词语中,与“幽雅”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文雅B. 文静C. 优雅D. 雅致4. 下列诗句中,出自《诗经》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D.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5. 下列作家中,被誉为“诗仙”的是:A. 杜甫B. 李白C. 王之涣D. 白居易6. 下列成语中,与“画龙点睛”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B. 指鹿为马C. 狐假虎威D. 班门弄斧7.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错误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真是妙语连珠,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B. 那个骗子冒充警察,企图骗取别人的钱财。
C. 她的书法作品笔力遒劲,极具观赏价值。
D. 那位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研究了一整天,终于取得了突破。
8. 下列词语中,与“举世闻名”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世界闻名B. 著名C. 闻名遐迩D. 声名鹊起9.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狂奔在人生的道路上。
B. 这个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让人摸不着头脑。
C. 他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动听。
D. 她的舞蹈如行云流水,优雅动人。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在阳光下翩翩起舞。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犹如一座知识的宝库。
C. 他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狂奔在人生的道路上。
D. 那座山静静地屹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____年到____年间的诗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位作家被称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之涣2. 《红楼梦》中,贾宝玉是哪位仙女的化身?A. 碧霄仙子B. 花神C. 太虚幻境主人D. 玉皇大帝的女儿3. 《呐喊》是鲁迅的哪一部短篇小说集?A. 《彷徨》B. 《狂人日记》C. 《呐喊》D. 《阿Q正传》4.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是什么?A. 马谡偷袭荆州失败B. 马谡违背军令,私自投降敌军C. 马谡贪功冒进,导致街亭失守D. 马谡因私仇陷害诸葛亮5. 《红楼梦》中,林黛玉是哪位仙女的化身?A. 花神B. 碧霄仙子C. 太虚幻境主人D. 玉皇大帝的女儿6. 《庐山谣》的作者是谁?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之涣7. 《呐喊》中的《狂人日记》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现代文学之父”?A. 鲁迅B. 胡适C. 郭沫若D. 钱钟书8.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故事被称为“宝黛钗三角恋”,其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属于哪一种类型?A. 童话式爱情B. 悲剧式爱情C. 喜剧式爱情D. 现实主义爱情9.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被称为“桃园三结义”,下列哪位人物是刘备的结义兄弟?A. 张飞B. 赵云C. 黄忠D. 马超10. 《庐山谣》中的“庐山谣”是指什么?A. 一首描写庐山风景的诗歌B. 一首赞美庐山风景的歌曲C. 一首反映庐山民间传说的故事D. 一首关于庐山传说的歌谣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______”四个字。
2. 《三国演义》中,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下令“______”,以掩盖自己的失败。
3. 《庐山谣》中,诗人李白用“______”来形容庐山的壮丽景色。
4. 《呐喊》中的《狂人日记》以“______”为题,揭示了封建礼教的残酷。
5.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故事被称为“______”。
安徽师范大学《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三)(时间 12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答案有错别字,该题不得分)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 ,革命爆发。
《1789年原则》对这一历史画面进行了描绘。
2.《晋公子重耳之亡》一文节选自《》。
3.“天长地久有时尽, ”。
4.《惊梦》选自明代戏曲家 的传奇作品《牡丹亭》。
5.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所写的《 》五千言又称《老子》,是道家思想的经典。
6.《大自然在反抗》一文的作者是美国 家、科普作家R.卡逊。
7.1978年10月,北岛和诗人 创办《今天》杂志,成为“朦胧诗”的旗帜人物。
8.评说《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隽,记事则高简瑰奇”的现代作家是 。
9.贝多芬是 国18—19世纪伟大的音乐家。
10. 是日本著名的画家,他的散文在日本与川端康成的作品并称为“双璧”。
二、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答案,填入题干后的括号里。
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面不属于“言志派”的作家是()。
A. 周作人B. 俞平伯C. 废名D. 郁达夫2.对下面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适.齐。
适:适合。
B.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校:抵抗。
C.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
反:返回。
D.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
靖:使安定。
3.《长恨歌》的体裁属于()。
A.七言律诗B.七言歌行C.七言排律D.七言绝句4.对下列曲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春香看出杜丽娘懒于添香、不愿刺绣,原因是“关情”。
B.“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作者利用“晴丝”与“情思”的谐音,将春情寓于春景之中。
C.“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写杜丽娘的的羞涩娇美之态,表现贵族少女的微妙心理。
D.“恰三春好处无人见”,是写大好春光如此之美,却无人发现欣赏,未免太辜负了春天的万千气象。
5.下列对《老子》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的“道”,包涵宇宙本源之道、自然规律之道、社会规律之道。
B.老子的“道”,较注重本体论宇宙论,庄子则侧重心灵境界的提升。
C.老子的“道”,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范畴,其形而上学的意味不浓。
D.《老子》因为它的语言洗练、流畅优美,而成为古代经典的抒情诗。
6.对《大自然在反抗》一课内容的下述理解中,正确的一项是()。
A.必须彻底禁止任何喷洒药物治虫的方法,因为这必然会破坏大自然平衡。
B.课文主要阐述了大量使用化学杀虫剂,导致许多有害昆虫增强了抗药性。
C.科学家难以看到自身局限,只有人文学者才能提出根治害虫的有效方案。
D.人类能够在大自然启发下发现更为经济合理的限制生物种群的有效方法。
7.下列对《回答》一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把警句放在诗作开头,以惊雷一般的诗情震撼人心,起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B.诗作中所描绘的囚徒形象,显示了诗人自己准备为真理、信念而献身的真诚和勇敢。
C.诗作用恰当的比喻,表露诗人愿独自承担苦难的高尚心灵,显示了悲壮的感情色彩。
D.诗作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意象构成总体象征,使诗歌的主题鲜明而确定。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孔门四科的一项是()。
A. 德行B. 言语C. 政事D. 容止9.下列诗句意境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最接近的是()。
A.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D.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10.对《听泉》一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倾听泉水的絮语”为中心,从鸟群写到人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看法。
B.文章开头四段描写鸟群不知疲倦地飞翔,表达了作者对鸟类翱翔高天的钦敬赞美之情。
C.“泉水从地层……生死,荣枯”数句,形象揭示泉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D.文章由鸟写到泉水,由自然之泉写到心灵之泉,层层推进,首尾照应,结构非常精巧。
Array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1789年原则”指什么?它的意义何在?2.如何理解《世说新语》隽永简约的艺术风格?四、阅读理解题(共3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月下独酌 李 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2分) 答:2.“永结无情游”句中“无情”指什么?(2分) 答:3.这首诗描画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 。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20分)我的信仰(节选) 爱因斯坦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的命运是多么奇特呀!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所知,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
但是,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
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
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我相信,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
每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的强迫,而且还要适应内心的必然。
叔本华说:“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
”这句话从我青年时代起,就对我是一个真正的启示;在我自己和别人生活面临困难的时候,它总是使我们得到安慰,并且永远是宽容的泉源。
这种体会可以宽大为怀地减轻那种容易使人气馁的责任感,也可以防止我们过于严肃地对待自己装订线内不 要答题和别人;它还导致一种特别给幽默以应有地位的人生观。
要追究一个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义或目的,从客观的观点看来,我总觉得是愚蠢可笑的。
可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末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
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
我对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的强烈感觉,同我显然的对别人和社会直接接触的淡漠,两者总是形成古怪的对照。
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接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觉到有一定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而这种感受正与年俱增。
人们会清楚地发觉,同别人的相互了解和协调一致是有限度的,但这不足惋惜。
这样的人无疑有点失去他的天真无邪和无忧无虑的心境;但另一方面,他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为别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所左右,并且能够不受诱惑要去把他的内心平衡建立在这样一些不可靠的基础之上。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属于...作者人生观的一项是( )。
(3分) A.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个人生活应采取简单俭朴的生活方式。
B.人类没有哲学意义上的自由,对他人的生活应有足够的宽容。
C.生活理想应该追求真、善、美,它鼓励作者愉快地正视生活。
D.人生价值应建立在与他人完全相互了解和协调一致的基础上。
2. 作者从叔本华的“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这句话中得到了有益启示。
下列对这些启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人的欲望应控制在内心思想的阶段,而不能把所想的变成实际得到的。
B.人应该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给予足够的宽容,而不要过分地严肃苛刻。
C.人如果未达到原来的目标,不必苛责自己,可以采取幽默的态度处之。
D.如果苛责别人未达到他自己的或人们期望达到的目标,将会使人消极。
3.第3段批评了“猪栏的理想”。
请解释“猪栏的理想”的含义。
(3分)答:4.第4段最后一句中的“这样一些不可靠的基础”指什么?(3分)装订线内不 要答题答:5.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学者之一罗素在其“自传序言”中曾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情感支配着我的一生。
”本文中所说的“照亮我的道路”的“理想”,与支配罗素一生的三种“情感”有何相通之处?请谈谈你的理解。
(8分)答:五、写作(40分)请以“环保理念与高校师范课程设置”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300600700746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