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学生的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4.28 KB
- 文档页数:4
三好学生的标准
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在社会、社区和公共场所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好少年”;在学校做模范遵守《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学生一日常规》、勤奋好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好学生”。
积极参加学校兴趣小组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表现突出。有良好的学习和道德行为习惯。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成绩优秀。有较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在思想教育主题活动、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文艺体育竞赛等方面有较突出成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卫生习惯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孩子将来不孝顺的四个信号,看到了要赶紧纠正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孩子将来孝不孝顺,从现在的一些表现就能看出端倪。如果发现孩子有下面这4种行为,父母就需要及时纠正了!
01随意顶撞父母,对长辈动手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千依百顺,老人更是捧在手心里宠着,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也都尽量满足。有些不懂事的孩子,在偶尔一次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随意顶撞父母,甚至对长辈动手,这样的行为必须及早纠正。
虽然我们说孝顺并不是对父母百依百顺,但是作为子女,对父母没有起码的尊重,甚至完全跟父母对着干,父母说东,他们偏要往西,唯一的目的就是让父母生气。
如果不能及时对这样的行为加以引导,孩子只会越来越随心所欲,一点也不体谅父母。
当孩子开始频繁顶撞自己时,父母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真的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如果真的是孩子开始耍小性子了,父母就要开始引导孩子,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一谈,多问问他们为什么不开心,为什么唱反调,耐心地指导他们,摆正心态。
02不懂得感恩
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和尊重别人是很重要的事。如果父母一味溺爱,孩子不懂回报,即便走上社会也会遭遇碰壁,甚至可能无法无天!
如果没有培养孩子感恩的心,他们会认为家人对自己的爱是天经地义的,却不知道如何去爱家人、孝顺身边的人。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可以从这几点着手:
不要对孩子付出太多,干预太多,不要为孩子包办一切事务。
不要让孩子吃"独食"。
不要"有求必应",更不要"无求先应",不要让孩子拥有的东西来得太容易。
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讲自己工作的艰辛。
父母要给孩子做出榜样,给孩子"回报"的空间。
03霸占东西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
很多人只要餐桌上出现了自己爱吃的菜,就不许任何人动一下筷子;
有了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就不准任何人动一下遥控器;
有了自己喜欢的玩具,连父母碰一下也不允许。
若孩子很小就爱霸占东西,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愿分享,父母如不加以教育,便会助长孩子这种自私自利的性格的养成发展,基本可以想象,等老了以后,孩子会怎样对你。
当然,孩子小时候占有欲强是很正常的事,家长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方法很是关键。
04习惯把错推到别人身上
现在很多的孩子盛气凌人,容不得家长说他半句不是!
很多时候明知自己做错了,但你说他一句,他愣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还把错怪在家长身上,多说两句,就躺地上撒泼打滚,让人束手无策。
这类孩子,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而这一切都是父母的溺爱惯出来的。如果不及时改正,长大后可能也好不到哪里去!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父母很多时候只想着怎样让孩子变优秀,却常常忽略了要教孩子孝顺。
一个从小能做到孝顺父母的孩子,将来肯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