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脑皮质
• 小脑皮质自深部向表面可分为颗粒层、梨状细胞层(浦肯野细 胞)和分子层。
• 内含六类C:颗粒C、GolgiC、单树突细胞(颗粒层)、梨状 C (梨状C层) 、星状C、蓝C(分子层)。
(一)颗粒层
• 主要含有大量密集的颗粒 细胞,另有少量的Golgi 细胞及苔藓纤维终末。
• 苔藓纤维终末形成花结样 膨大,称玫瑰结,与颗粒 细胞树突及Golgi细胞的 轴突终末等,共同构成小 脑小球。
语言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小脑
小脑
Cerebellum
掌握的主要内容:
• 小脑的位置和外形 • 小脑的分叶和功能分区 • 小脑内部结构(小脑皮质、中央核、小脑髓质) • 小脑的纤维联系 • 小脑的功能和临床应用(小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脑(Encephalon, Brain)
端脑 telencephalon 间脑 diencephalon 中脑 mesencephalon 后脑 metencephalon
• 在小脑半球有些沟比较 深,如水平裂,始自小 脑中脚,以水平方向绕 小脑的外侧缘和后缘, 把小脑分为上面与下面。
三、小脑的分叶
前叶 分叶 后叶
绒球小结叶
目前多结合小脑 的进化、功能和 纤维联系,把小 脑分为三个叶。
原裂
前
叶
后叶
后叶
后外侧裂
绒球小结叶
绒球
绒球脚 蚓小结
后叶
四、小脑的机能分区
原小脑(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 旧小脑(脊髓小脑):蚓垂+蚓椎体+前叶 新小脑(大脑小脑):后叶
旧小脑
原小脑
新小脑
• 原小脑(古小脑):绒球小结叶在进化上出现最 早,称为原小脑或古小脑。它主要通过小脑下脚 接受前庭神经核的纤维,并接受少量前庭神经一 级感觉,又称前庭小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