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
- 格式:docx
- 大小:9.18 KB
- 文档页数:6
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 33-37页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第一节内容,《长方 体的表面积》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个单元 是学生系统认 识立体图形特征的开始。从认识平面图形扩展到认识立体图形, 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 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理解,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还可以使学 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 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所以至关重要。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 本节课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讲解法、 尝试教学法、练习法。通过认真分析本课的内容编排特点和学生 的认知规律。我让学生经历从认知---质疑---猜想----实践---验证
----比较的过程,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究解决 问题。这样既培养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的空间 观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 多的知识,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让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 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重点性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和发展学 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探索、尝试精神,能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发展性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体验成功的喜 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魅力。
重点:建立表面积的概念以及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 算方法。
难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 和宽各是多少
四、说教学过程
一、重温旧知、铺路搭桥
1、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共同回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特征,说出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通过不同学生 的回答、补充、总结,温习旧知,为新旧知
识迁移做准备。
2、出示一个已知长、宽、高的长方体,说说它的长和宽分 别是多少?找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同桌相互说一说。(为突破本 节课难点奠定基础) 提问:你能求出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吗?(长方体的每个面 都是长方形,只要能准确的找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很容易得出每 个面的面积)这是个看图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如果没有图形, 只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你还能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进入下一环节
二、大胆猜想、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1、闭上眼睛想象标有长、宽、高字样的长方体,每个面的 面积该怎样计算呢?猜想一下,长x宽表示的是哪个面的面积? 长*高呢?宽*高呢?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 空间观念,也为后面摆脱图形计算面积打基础。
2、动手实践、验证猜想(本环节分4步进行)
你的答案正确吗?我们一起来验证(1 )拿出事先做好的长 方体,在长方体上分别标出每个面的名称,在长方体的12条棱 上找到并标出长方体所有的长、宽、高。
(2)把标好的长方体展开,找出长方体相对的面的位置。 (这样可以使学生把展开后与展开前这个面的位置联系起来,更 清楚的看出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3)观察展开图,每个面的面积怎样计算?(由于每个面
上都标明了长、宽、高,所以学生很容易得出面个面的面积与长、 宽高的关系。)同桌相互说一说,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怎样计算。
(4)闭上眼睛,想象标有长宽高字样的长方体,表示每个 面的面积。(对于有难度的学生可以看屏幕上的图) 3、揭示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得出计算表面积的方法。
直接揭示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长方体共有六个面,六个面 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 它的表面积。那么,长方体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有了前面 知识的铺垫,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对于出现的不同答案,都要 予以肯定:
前面面积+后面面积+左面面积+右面面积+上面面积+下面 面积
前面面积X2+左面面积*2+上面面积*2
(前面面积+左面面积+上面面积)x2
(长x宽+长x高+宽x高)x2
学生认为哪种方法简单,就用哪种方法,教材中没有给出计 算公式,而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 握表面积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所以 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三、应用新知,自我尝试
1、学生在得出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以后,自学课本例 1。(在学生自学例1的过程中,老师及时巡视,发现问题,根据
情况采取恰当的处理办法。)
2、学生做完例1以后,同桌对照,找出问题,汇报,找学 生解决问题。
3、根据情况讲解,总结做题时应注意事项:看清条件、选 择解题方法、认真计算、及时检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
四、巩固练习思维训练 1、在实际生活中,不是每次都要求六个面的面积。出示练 习题
2、完成教材34页做一做
3、把这个长方体平均分成三个相等的小长方体,表面积发 生了什么变化?(提示:有几种不同的切法)这道题对于接受 慢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学中采取先给学生两分钟时 间思考,待到有的同学有了答案,有的同学模棱两可,有的同学 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的时候采用实物演示,分情况动手切一切,通 过实物观察增加的是几个面的面积?是哪几个面的面积?切得 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答案就不一样。这样设计,可以使一部分学 生验证自己的答案,一部分学生明确解题的方法和步骤,一部分 学生了解这类题目该如何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
学思维能力。
然后,一起解答,共同总结。
六总结评价课堂延伸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学生进行自我 评价。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既能梳理所学知识,又可以培养 他们的反思意识。
课堂延伸。 同学们,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的表面积 怎样算比较简便?为什么?
课后思考。这个有"挑战性”的任务能较好地延伸课堂,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在课外也动起来。
这节课的设计中我重点突出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得到了有关空间观念的训练 机会。这节课的设计不仅使学生扎实掌握了知识还养成了良好的 学习习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