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nr协议栈分层
- 格式:docx
- 大小:13.16 KB
- 文档页数:1
史上最完整的5GNR介绍5GNR(新无线电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引入了许多创新和先进的功能以满足未来高速、低延迟和大容量通信需求。
本文将介绍5GNR的主要特点、架构和技术。
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更低的延迟。
5GNR采用了新的无线技术,如调制解调器芯片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系统,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快速响应。
这对于需要实时互动的应用,如在线游戏、自动驾驶和远程医疗等,非常重要。
在5GNR中,网络结构也得到了改进。
传统的塔楼基站将被更小、更智能的基站所取代,这些基站可以更好地覆盖城市和农村地区。
此外,5GNR还引入了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等新技术,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和灵活性。
5G NR的技术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使用更高的频谱。
与4G相比,5G NR可以利用更多的频谱资源,包括高频段(毫米波)和低频段(例如Sub-6 GHz)。
这充分利用了扩展的频谱范围,提供了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容量。
其次,采用了更高级的调制技术。
5GNR使用了更高阶的调制技术,如16QAM、64QAM甚至256QAM,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这要求在无线信道较差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的通信。
第三,引入了更智能的天线系统。
5GNR利用了MIMO技术,在发送和接收端使用多个天线,以提高信号质量和传输速率。
此外,波束赋形技术也被应用于5GNR中,以改善信号的定向性和覆盖范围。
此外,5GNR还采用了更高级的网络切片技术。
网络切片允许将网络资源划分为多个独立的逻辑网络,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这样,网络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5GNR是当前最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延迟和更智能的网络结构。
它将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的变革,推动各种创新应用的发展,如智能城市、工业自动化和物联网等。
然而,5GNR的全面部署还需要时间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
5G⽹元结构和协议栈5G⽹元结构和协议栈5G⽹元结构和协议栈本⽂参考3GPP协议和⽹络⽂章整理⽽成,参考见 5G AN相关结构及协议栈汇总、5G系统结构定义、5G系统——协议栈⼀、基本⽹络结构1.1 整体架构5G系统由接⼊⽹(AN)和核⼼⽹(5GC)组成(38.300)。
若考虑NSA(⾮独⽴组⽹)场景,则还需要考虑4G的⽹元。
图1:Overall ArchitectureAN有两种:gNB, 为UE提供NR⽤户⾯和控制⾯协议终结点。
ng-eNB, 为UE提供E-UTRA的⽤户⾯和控制⾯协议的终结点。
1.2 ⽹元基本功能各⽹元功能详细描述太长,具体见3gpp 38.300,⼤致功能如下图:图2:Functional Split between NG-RAN and 5GC1.3 AN⽹络结构(38.401)每个逻辑gNB 由⼀个gNB-CU和若⼲个gNB-DU组成。
每个gNB-CU和gNB-DU通过F1逻辑接⼝连接。
图3:gNB Overall architecture⼀般来说⼀个gNB-DU只连接⼀个gNB-CU。
但是为了实现的灵活性,每个gNB-DU也可能连接到多个gNB-CU。
⼀个gNB CU中的控制⾯和⽤户⾯是分离。
⼀般只有⼀个CP,但是允许有多个UP。
要注意的是,gNB-CU及连接的若⼲gNB-DU作为⼀个整体逻辑gNB对外呈现的,只对其他的gNB 和所相连的5GC可见。
图4:Overall architecture for separation of gNB-CU-CP and gNB-CU-UP3GPP给了⼀种参考的⽹元部署⽅式。
考虑到了gNB间的XN连接,以及与核⼼⽹的NG连接。
图4:Example deployment of an Logical gNB/en-gNB⼆、系统结构(23.501)2.1 系统设计原则5G系统结构采⽤NFV/SDN以⽀持数据连接和业务灵活部署, 促使基于业务的控制⾯⽹络功能和概念互动:⽤户⾯功能和控制⾯功能分离, 允许独⽴的可扩展性,可演进性及可灵活部署.⽐如可选择采⽤集中式或者分布式的⽅式.功能设计模块化, ⽐如采⽤灵活⾼效的⽹络切⽚.⽆论在什么地⽅适⽤,都可以将相应的过程(⽹络功能之间的互动)定义为业务, 以便可以复⽤他们.如果有需要都可以使相应的⽹络功能和其他的NF互动. 5G结构并没有排除中间功能帮助路由控制⾯信息. (⽐如 DRA).缩⼩接⼊⽹络(AN)和核⼼⽹络(CN)的依赖性.这个结构是⼀个公共接⼊⽹AN连接汇聚的核⼼⽹. ⽽AN可以是不同的接⼊类型⽐如3GPP接⼊⽹和non-3GPP接⼊⽹.⽀持统⼀的鉴全架构.⽀持“stateless” ⽹络功能NF, 这些⽹络功能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解耦.⽀持能⼒开放同时⽀持本地和集中化的业务. 为了⽀持低延迟业务并访问本地数据⽹络,⽤户⾯功能部署需要尽可能的靠近介⼊⽹络AN.在VPLMN⽀持基于LBO和归属地路由的漫游⽅式.2.2 设计的功能实体5G系统结构定义了如下⽹元功能实体 (NF):UE: ⽤户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 (UE)RAN: 接⼊⽹络(Radio) Access Network (RAN)AMF: 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UPF: ⽤户⾯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 (UPF)AUSF: 鉴权服务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DN: 数据⽹络Data Network (DN), ⽐如运营商业务,互联⽹接⼊或者第三⽅业务等。
史上最完整的5G NR介绍5G部署选项:一说到“部署选项”这事,说实话,我觉得自己有点“奇葩”。
4G系统构架主要包括无线侧(即LTE)和网络侧(SAE),准确点讲,这个4G 系统构架在3GPP里叫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进分组系统),EPS指完整的端到端4G系统,它包括UE(用户设备)、E-UTRAN(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和EPC核心网络(演进的分组核心网)。
▲EPS、EPC、E-UTRAN、SAE和LTE的技术定义这个EPS是为移动宽带而设计的。
从3G演进到4G,我称之为”整体演进“,即包括接入网和核心网的EPS 整体演进到4G时代。
可到了5G我这儿就不一样了,那个3GPP组织把接入网(5G NR)和核心网(5G Core)拆开了,要各自独立演进到5G时代,这是因为5G不仅是为移动宽带设计,它要面向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和mMTC(大规模机器通信)三大场景。
于是,5G NR、5G核心网、4G核心网和LTE混合搭配,就组成了多种网络部署选项。
嗯,主要有这些组合:选项3/3a/3x、7/7a/7x、4/4a为非独立组网(NSA)构架,选项2、5为独立组网(SA)构架。
选项3系列:3/3a/3x2017年12月完成的3GPP Release 15 NSA NR标准正是基于选项3系列。
在选项3系列中,UE同时连接到5G NR和4G E-UTRA,控制面锚定于E-UTRA,沿用EPC(4G核心网),即“LTE assisted,EPC Connected”。
对于控制面(CP),它完全依赖现有的4G系统——EPS LTE S1-MME接口协议和LTE RRC协议。
但对于用户面(UP),存在变数,这就是选项3系列有3、3a和3x三个子选项的原因。
选项3、3a和3x有啥区别呢?选项3选项3其实就是参考3GPP R12的LTE双连接构架,在LTE双连接构架中,UE在连接态下可同时使用至少两个不同基站的无线资源(分为主站和从站);双连接引入了”分流承载“的概念,即在PDCP层将数据分流到两个基站,主站用户面的PDCP层负责PDU编号、主从站之间的数据分流和聚合等功能。
大家好,我叫5G NR,5G家族的一员。
最近关于我的传闻太多,言三语四之声不绝于耳,为此本人今天终于鼓起勇气走向前台,揭开神秘的面纱,向大家做一个完整的自我介绍。
5G部署选项一说到“部署选项”这事,说实话,我觉得自己有点“奇葩”。
大家都知道我的前辈叫“4G”,4G系统构架主要包括无线侧(即LTE)和网络侧(SAE),准确点讲,这个4G系统构架在3GPP里叫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进分组系统),EPS指完整的端到端4G系统,它包括UE(用户设备)、E-UTRAN(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和EPC核心网络(演进的分组核心网)。
▲EPS、EPC、E-UTRAN、SAE和LTE的技术定义LTE双连接不同于载波聚合,载波聚合发生于共站部署,而LTE双连接可非共站部署,数据分流和聚合所在的层也不一样。
选项3指的是LTE与5G NR的双连接(LTE-NR DC),4G基站(eNB)为主站,5G基站(gNB)为从站。
但是,选项3的双连接有一个缺点——受限于LTE PDCP层的处理瓶颈。
众所周知,5G的最大速率达10-20Gbps,4G LTE的最大速率不过1Gbps,LTE PDCP层原本不是为5G高速率而设计的,因此在选项3中,为了避免4G基站处理能力遭遇瓶颈,就必须对原有4G基站,也就是双连接的主站,进行硬件升级。
升级后的4G基站,或者说R15版本的4G基站,叫eLTE eNB,同时,迁移入5G 核心网的4G基站也叫eLTE eNB,因为5G核心网引入了新的NAS层,这在后面会讲到。
e就是enhanced,增强版的意思。
但一定有运营商不愿意对原有的4G基站升级,于是,3GPP就推出了两个“变种”选项——选项3a和3x。
嗯!总有一款套餐适合你!选项3a选项3a和选项3的差别在于,选项3中,4G/5G的用户面在4G基站的PDCP层分流和聚合;而在选项3a中,4G和5G的用户面各自直通核心网,仅在控制面锚定于4G基站。
NR5G网络整体架构及功能总结5G网络的整体架构5G的网络架构主要包括5G接入网和5G核心网,其中NG-RAN代表5G 接入网,5GC代表5G核心网。
5G接入网(NG-RAN)5G接入网主要包含一下两个节点:1、gNB: 为5G网络用户提供NR的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和功能2、ng-eNB:为4G网络用户提供NR的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和功能其中gNB和gNB之间,gNB和ng-eNB之间,ng-eNB和gNB 之间的接口都为Xn接口gNB和ng-eNB的主要功能1、无线资源管理相关功能:无线承载控制,无线接入控制,连接移动性控制,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UE的动态资源分配(调度)2、数据的IP头压缩,加密和完整性保护3、在用户提供的信息不能确定到AFM的路由时,为在UE在附着的时候选择到AMF路由;4、将用户平面数据路由到UPF5、提供控制平面信息向AMF的路由6、连接设置和释放7、寻呼消息的调度和传输8、广播消息的调度和传输9、移动性和调度的测量和测量报告配置10、上行链路中的传输级别数据包标记;11、会话管理12、QoS流量管理和无线数据承载的映射13、支持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UE14、NAS消息的分发功能15、无线接入网络共享16、双连接17、支持NR和E-UTRA之间的连接5G核心网(5GC)5G的核心网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AMF:主要负责访问和移动管理功能(控制面)UPF:用于支持用户平面功能SMF:用于负责会话管理功能AMF的主要功能1、NAS信令终止2、NAS信令安全性3、AS安全控制4、用于3GPP接入网络之间的移动性的CN间节点信令5、空闲模式下UE可达性(包括控制和执行寻呼重传)6、注册区管理7、支持系统内和系统间的移动性8、访问认证、授权,包括检查漫游权9、移动管理控制10、SMF(会话管理功能)选择UPF的主要功能1、系统内外移动性锚点2、与数据网络互连的外部PDU会话点3、分组路由和转发4、数据包检查和用户平面部分的策略规则实施5、上行链路分类器,支持将流量路由到数据网络6、分支点以支持多宿主PDU会话7、用户平面的QoS处理,例如,包过滤,门控,UL / DL速率执行8、上行链路流量验证(SDF到QoS流量映射)9、下行链路分组缓冲和下行链路数据通知触发SMF的主要功能1、会话管理2、UE IP地址分配和管理3、选择和控制UP功能4、配置UPF的传输方向,将传输路由到正确的目的地5、控制政策执行和QoS的一部分6、下行链路数据通知各个逻辑节点的主要功能图。
5G(NR)层二–PDCP的结构和实体5G(NR)中PDCP是一个层二协议,总体功能与4G LTE的PDCP 相同;PDCP位于控制面上侧(RRC)和下侧(RLC)之间(如图1左所示),在用户面SDAP和RLC之间(如图1右所示)。
图1.5G(NR)协议栈中PDCP位置PDCP功能定义•PDCP是分组数据协议;•它是5G(NR)协议栈中一个层;•5G(NR)中位于RLC层上面和SDAP层下面(用户面)或RRC层(控制面);•PDCP层具体头部压缩功能,又称为收敛协议层;•PDCP负责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等安全控制;•3GPP在TS 38.323中定义了PDCP协议内容。
PDCP层提供服务PDCP层为上层RRC或SDAP层提供以下服务•用户面数据传输(Transfer of user plane data)•控制面数据传输(Transfer of control plane data)•头压缩(Header compression)•加密和完整性保护(Ciphering and Integrity Protection)PDCP层为下层RLC提供以下服务•数据传输服务确认,包括成功传送 PDCP PDUs.•数据传输服务的指示。
PDCP层结构实体和接口图2.PDCP层实体结构PDCP entity(PDCP 实体):用于执行PDCP子层功能(如序列编号,报头压缩/解压,加密/解密等)的PDCP实体可以配置为发送端和接收端(双向无线承载容器)或者只配置其中一个(单向无线承载容器)。
PDCP SAP:是服务接入点(Service Access Points)。
ASAP是任意两层之间的逻辑连接(接口)。
在5G中PDCP SAP是SDAP&PDCP之间的接口。
C-SAP:是控制服务访问点(stands for Control Service Access Point)的缩写,它是RRC&PDCP之间的逻辑连接接口。
5GNR系统架构之CUDU部署方案
概念介绍
5G NR基站重构为CU和DU两个逻辑网元,根据场景和需求可以合一部署、也可以分开部署;
5G NR网元之间的网络功能重构,如部分核心网功能下沉至CU,BBU部分功能上移至RRU/AAU。
5G的基站功能重构
5G的基站功能重构为CU和DU两个功能实体;CU与DU功能的切分以处理内容的实时性进行区分。
CU
CU(Centralized Unit):主要包括非实时的无线高层协议栈功能,同时也支持部分核心网功能下沉和边缘应用业务的部署。
DU
DU(Distributed Unit):主要处理物理层功能和实时性需求的层2功能。
考虑节省RRU与DU之间的传输资源,部分物理层功能也可上移至RRU实现。
AAU
原BBU基带功能部分上移,以降低DU-RRU之间的传输带宽。
5GNR的频段划分和频点计算一、5G NR的频段增加带宽是增加容量和传输速率最直接的方法,目前5G最大带宽将会达到400MHz,考虑到目前频率占用情况,5G将不得不使用高频进行通信。
3GPP协议定义了从Sub6G(FR1)到毫米波(FR2)的5G目标频谱。
其中FR1是5G的核心频段,以3.5G(又称C波段)附近的频谱资源作为5G部署的黄金频段。
FR2由于频谱高,衰减快,则作为5G的辅助频段,用于热点区域速率提升。
3GPP 协议定义的5G频谱FR1如下,相比于4G LTE的频段做了部分合并、拆分与添加。
其中SUL(辅助上行)用于上下行解耦以提升上行边缘覆盖目前中国三家运营商分得的FR1频谱如下:其中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达成5G共建协议,可以共享3.5G频谱上200Mhz的带宽,同时3.5G上产业链较为成熟,拥有很大的优势。
而移动则继续在2.6G频谱上进行深耕。
FR2是5G的辅助频段,用于热点区域速率提升。
当前版本毫米波定义的频段只有四个,考虑到FDD需要成对的大带宽,因而FR2四个频段均为TDD模式,最大小区带宽支持400MHz。
二、5G NR频点的计算3GPP定义了Global raster(全局的频点栅格,用ΔFGlobal表示),频段越高,栅格越大,用于计算5G频点号。
不再像LTE那样需要根据使用的band号和对应的起始频点来查表计算。
5G的频点计算公式如下:举例来说明:1)现在使用的中心频率是1920Mhz,那么对应的频点NREF=0+(1920-0)Mhz/5khz=38400。
2)再如现在使用的中心频率是4800Mhz,那么对应的频点NREF=600000+(4800-3000)Mhz/15khz=720000。
反之亦然,假设给定频点号2100000,那么知道其落在2016667~3279167范围内,其ΔFGlobal=60kHz,那么对应的中心频率=24250M+(2100000-2016667)*60k=29249.98Mhz。
5GNRRRC概述一、RRC基本概念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 无线资源控制),是整个无线通信协议栈接入层的消息配置中心以及控制中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可将RRC层理解为网络和UE(User Equiment, 用户设备(说白了就是手机))都应该理解的通用语言。
如你所知,UE和网络之间是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的。
为了使真实的数据交换成功,参与通信的每个部分都应交换大量信息。
换句话说,通信的最终目标是在通信双方之间交换数据(用户数据)。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有很多事情(尤其是很多下层问题)需要共同配置。
在低端通信系统的情况下,这些通用配置是在产品投放市场之前完成的,一旦发布,这些配置就不会更改。
但是,在许多高端通信系统(例如,蜂窝通信)中,这些配置应动态地改变,以在通信时获得最佳配置。
然而,问题在于,通信双方如何就这些通用配置达成协议?为此,我们需要一种特殊的控制机制来在通信双方之间交换有关这些配置的信息。
该控制机制的最终实现称为RRC。
其次,每个通信方(网络和UE)的RRC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充当每个系统内所有较低层的控制中心。
UE或基站内所有较低层的集合称为“无线资源”(即,使无线通信成所需的资源)。
那么,RRC的主要作用是给其下层(PHY,MAC,RLC,PDCP)控制或配置所有无线资源,从而可以使得在UE与基站(例如,gNB,eNB,NB,BTS等)之间进行通信。
在本文中,我将简要介绍NR中的RRC。
实际上,RRC是一个巨大的话题,协议厚度高达500+页,因为它涉及整个协议栈。
因此,很难在一篇短短的博文中就描述RRC的全部细节。
因此,我只在此博文中讨论整个RRC的结构/功能,而有关更多详细信息,我将后续通过文章持续更新。
二、RRC在NR中的状态仅考虑NR中的RRC时,其状态跃迁如图1所示。
与LTE RRC有什么区别吗?是的,可能已经注意到NR中引入了新的状态。
这是“NR RRC_INACTIVE”。
5GNR-总体架构与物理层⼀ NR总体架构与功能划分1.1 总体架构 NG-RAN节点包含两种类型: l gNB:提供NR⽤户平⾯和控制平⾯协议和功能 l ng-eNB:提供E-UTRA⽤户平⾯和控制平⾯协议和功能 gNB与ng-eNB之间通过Xn接⼝连接,gNB/ng-eNB通过NG-C接⼝与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连接,通过NG-U接⼝与UPF(User Plane Function)连接。
5G总体架构如下图所⽰,NG-RAN表⽰⽆线接⼊⽹,5GC表⽰核⼼⽹。
1.2 功能划分 5G⽹络的功能划分如下图所⽰。
NG-RAN包含gNB或ng-eNB节点,5G-C⼀共包含三个功能模块:AMF,UPF和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1.2.1gNB/ng-eNB l ⼩区间⽆限资源管理Inter Cell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 l ⽆线承载控制Radio Bear(RB)Control l 连接移动性控制 Connection Mobility Control l 测量配置与规定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and Provision l 动态资源分配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1.2.2AMF l NAS安全Non-Access Stratum(NAS) Security l 空闲模式下移动性管理Idle State Mobility Handling1.2.3UPF l 移动性锚点管理 Mobility Anchoring l PDU处理(与Internet连接)PDU Handling1.2.4SMF l ⽤户IP地址分配 UE IP Address Allocation l PDU Session控制1.3 ⽹络接⼝1.3.1NG接⼝ NG-U接⼝⽤于连接NG-RAN与UPF,其协议栈如下图所⽰。
5G网元结构和协议栈5G网络的网元结构和协议栈是构建5G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定义网络中不同网元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通信方式,实现了5G网络的高速、高容量和低延迟的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5G网络的网元结构和协议栈。
5G网络的网元结构可以分为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两个部分。
核心网包括核心网节点和边缘计算节点,负责处理用户数据和实现网络控制功能;无线接入网包括基站节点和终端设备,负责收发无线信号和连接用户设备。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个网元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核心网由多个核心网节点组成,包括用户面和控制面的功能。
其中,用户面负责处理用户数据,通过数据平面中的数据链路和传输层协议实现数据的传输;控制面负责管理用户连接和指导用户面进行数据传输,通过控制面数据链路和传输层协议与用户进行通信。
此外,核心网还包括边缘计算节点,用于处理一些对延迟敏感的应用,如VR/AR和智能网联车辆等。
核心网与无线接入网之间通过接口连接,实现用户设备和核心网之间的无缝连接。
无线接入网包括基站节点和终端设备,基站节点负责收发无线信号,对接入的终端设备进行调度和控制。
基站节点按照不同的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微基站、宏基站和室内基站等。
终端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等用户设备,通过基站节点实现与核心网的连接。
基站节点和终端设备之间通过无线接口进行通信,具体的无线接口协议由国际电信联盟(ITU)规定。
除了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外,5G网络还涉及到其他一些网元,如边缘网关和用户设备。
边缘网关的作用是提供与传统云计算相比更加低延迟的计算和存储服务,使得用户可以更快地获得响应。
用户设备是指连接到5G网络的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5G网络的协议栈主要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不同的协议。
物理层负责将用户数据转换成无线信号,并实现无线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数据链路层负责进行无线信号的调度和控制,同时使用编码和错误纠正技术来提高无线传输的可靠性。
5g协议栈5G协议栈是指用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通信协议的集合。
它由多个层级组成,每个层级都负责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下面将介绍5G协议栈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首先,5G协议栈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五个层级。
物理层是5G协议栈中的最底层,主要负责调制解调、信道编码、信号调制等功能,将数据转换为无线信号进行传输。
数据链路层是在物理层之上的一层,主要负责将物理层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分组和整理,并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错误检测。
网络层是在数据链路层之上的一层,主要负责数据的路由选择和寻址,以及数据的分组和重组等功能。
网络层还负责与其他网络进行通信,实现互联网接入和转发功能。
传输层是在网络层之上的一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和流量控制。
传输层使用TCP协议和UDP协议,实现了可靠的数据传输和流量控制功能。
应用层是在传输层之上的一层,主要负责用户应用程序和网络的交互。
应用层包括HTTP、SMTP、FTP等协议,实现了不同应用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5G协议栈的主要功能包括高速数据传输、低延迟通信和大容量连接等。
通过物理层的优化和创新,5G协议栈实现了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传输延迟,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同时,5G协议栈支持大量的设备连接,实现了物联网的应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5G协议栈还支持网络切片技术。
网络切片将网络资源划分为多个独立的逻辑网络,每个网络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优化和配置,实现个性化的服务。
网络切片技术使得5G网络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例如增强移动宽带、车联网、工业自动化等。
总之,5G协议栈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核心部分,它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五个层级组成。
5G协议栈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低延迟通信和大容量连接等功能,并支持网络切片技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5gran结构摘要:1.5gran 结构简介2.5gran 结构的特点3.5gran 结构的优缺点4.5gran 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5.总结正文:1.5gran 结构简介5gran 结构是一种用于描述和管理大规模复杂系统的分层架构。
这个架构由五个层次组成,分别是:战略层、管理层、控制层、执行层和感知层。
这五个层次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每一层都为上一层提供服务,并从下一层获取信息。
2.5gran 结构的特点(1)层次分明:5gran 结构将复杂系统划分为五个层次,使得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
(2)模块化:每个层次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模块,这使得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变得更加容易。
(3)可扩展性:5gran 结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删除层次,以满足不同系统的需求。
3.5gran 结构的优缺点优点:(1)层次结构和模块化使得系统更加清晰,易于理解和设计。
(2)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适应不同规模和复杂程度的系统。
(3)有利于各个层次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缺点:(1)对于某些简单系统,5gran 结构可能过于复杂和冗余。
(2)在某些情况下,过多的层次可能会导致信息传递的延迟和效率低下。
4.5gran 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5gran 结构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例如企业管理、软件开发、物联网等。
以物联网为例,战略层可以包括物联网的整体规划和战略决策;管理层可以负责物联网设备的管理和控制;控制层可以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控制;执行层负责具体的设备操作和任务执行;感知层则负责收集设备和环境信息。
5.总结5gran 结构是一种有效的复杂系统架构,它通过分层和模块化的方式,使得复杂系统变得更加清晰和易于管理。
5G NR协议栈分层是指5G网络中,各层协议按照功能和逻辑关系进行划分,形成的一种层次结构。
这种分层结构有助于提高协议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互操作性。
5G NR协议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PHY):负责传输比特流,处理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包括信道编码、调制解调、功率控制等。
2. 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负责在物理层之上建立逻辑信道,实现数据帧的传输。
MAC层的主要功能包括信道分配、调度、优先级管理等。
3. 无线链路控制层(Radio Link Control, RLC):负责在MAC层之上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RLC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分段、重传、流量控制等。
4.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负责在RLC层之上提供数据的加密、解密、完整性保护等功能。
PDCP层的主要功能包括IP头压缩、安全加密等。
5. 广播/多播控制层(Broadcast/Multicast Control, BMC):负责在PDCP层之上实现广播和多播业务的传输。
BMC层的主要功能包括组管理、调度等。
6. 无线资源控制层(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负责在BMC层之上实现无线网络资源的分配和管理。
RRC层的主要功能包括连接建立、维护、释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