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3节《呼吸保健与急救》教案(新版)济
- 格式:docx
- 大小:42.10 KB
- 文档页数:9
第三节呼吸保健与急救学历案班级:姓名:自我评价(满分100分):分【学习主题】济南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课标要求】说明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能举例说出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并能说出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通过阅读课本,模拟练习人工呼吸的方法,学会口对口吹气的急救方法。
3、通过材料分析和调查活动,认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自觉养成不吸烟的好习惯,懂得进行人工呼吸,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环保意识。
【学习过程】学习目标一:说出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说出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评价任务1:通过仔细阅读课本35-37页,识记以下问题:(评价标准:满分6分,答对1题得1分,积极举手得1分) 自我评价:得分________1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主要有那些?2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和有效措施是什么?3烟草中危害最大的有毒物质是什么?4吸烟因引起哪些疾病?5结合身边的实例或见闻,说说吸烟的危害。
评价任务2:基础知识提取(评价标准:满分10分,写错1空扣1分,积极举手得1分) 自我评价:得分________1.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1)工业生产_____。
(2)运输工具______。
(3)生活垃圾____。
(4)燃料的____。
2.空气污染对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的影响:引起______系统疾病、______系统疾病。
3.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1)根本措施:________________。
(2)有效措施:__________________。
4.烟雾中的有害物质:______。
5.吸烟的危害:经常吸烟的人易患___________等呼吸系统的疾病。
此外吸烟对人体的多种器官、系统产生严重的损害,如___________。
吸烟不仅损害自身的健康,也会对他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评价任务3:跟踪练习(评价标准:满分7分,答对1题得1分,积极举手得1分) 自我评价:得分________ 1.中国气象局已将PM2.5引入气象预警。
呼吸保健与急救【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举例说出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重点)②说明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重点)③模拟练习人工呼吸,模仿口对口吹气的急救方法。
(难点)2.能力目标通过组织开展学生的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分析、探究、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初步学会口对口吹气的急救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认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教学利用典型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来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分析有关的资料,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吸烟有害健康,学会人工呼吸的急救方法。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环境污染的图片(最好自己拍的照片)及资料以及吸烟有害健康的相关资料等。
2、枕头、消毒纱布、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头脑小动员:请说出五分钟内,你能完成什么事情?生:写100个字,跑完800米,吃下2个苹果。
师:你能不能,忍住五分钟不呼吸吗?(不能)呼吸,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设计意图】利用这两个小活动,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很自然的引入本节课题。
二、开展活动,引导探究1、教师展示,聚焦网络新词:(1)十面“霾”伏;(2)厚德载“雾”,自强不“吸”(清华大学的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3)北京的“PM2.5”颗粒含量高达728微克(PM2.5颗粒含量正常限值75微克)。
学生交流认识:这些是描述我国最近出现的多地空气严重污染情况。
教师点拨:“霾”是指大量悬浮在空中肉眼无法分辨的微粒造成的浑浊现象。
“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
细颗粒物粒径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被污染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危害呢?2、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讨论交流。
第三节呼吸保健与急救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掌握影响空气质量地各种因素。
②举例说出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地影响。
2.能力目标①模拟练习人工呼吸,模仿口对口吹气地急救方法。
②理解人工呼吸地原理。
③了解什么情况下要进行人工呼吸以及人工呼吸地频率。
④学会证明人工呼吸是否有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知道吸烟对健康地危害,培养健康地生活习惯。
②室内除甲醛地有效方法,培养热爱生活保护环境地情感。
③了解常见地几种急救措施,增加学生地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及学情分析:本节课没有太难地内容,但是提出地问题比较重要,与人体地健康息息相关。
本节教学内容适合学生在教师地引导下开展自主、合作学习,因此教学设计应突出学生地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人与自然相互影响地知识,引导他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意识,认同健康地生活方式。
同时,教师应适当提供空气质量与人类健康方面地生相关资料,使学生丰富知识体验,积极主动地去保护环境,养成良好地生活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
对于人工呼吸这一急救常识,学生好奇且兴趣浓厚,非常利于组织学生活动。
在学生参与活动地过程中,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地养成。
本节课“呼吸保健与急救”介绍了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地关系,并引导我们关注周围地空气质量。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正处于吸烟好奇生地时期,家庭、社会地影响常常大于学校地教育作用,真正做到不吸烟,尤其是终身不吸烟则更难,吸毒常自吸烟开始。
必须让我们地青少年意识到吸烟地危害,让他们自觉地远离香烟,也是自我教育地难点。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枕头、消毒纱布或手帕、急救模型。
学生:有关香烟地内容,建议让学生查阅资料,及吸烟有害地社会调查——调查肺癌患者与吸烟地关系,烟草生产为国库增添多少利税?解决了多少人得就业问题?教学过程:碳---氧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过渡语】: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我国中东部地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
这些城市地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
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地影响较大。
呼吸保健与急救
课型:新授课
第三节呼吸保健与急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2.尝试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3.模拟练习人工呼吸,模仿口对口吹气的急救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有关资料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身边的实例,谈谈吸烟的危害”的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健康与周围的空气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
教学重点
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2.做好探究实验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教学难点
1.学会正确采集尘埃粒子和比较精确的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2. 模拟练习人工呼吸,模仿口对口吹气的急救方法。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解法、综合法。
《第三节呼吸保健与急救》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举例说出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⑵认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⑷模拟练习人工呼吸,模仿口对口吹气的急救方法。
2、能力目标:⑴通过分析有关资料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⑵尝试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⑶学会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了解空气受污染的程度。
通过“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⑴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健康与周围的空气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
⑵青少年学会拒绝吸烟,维护自身健康。
课前准备:空气质量统计资料及数据、图片,呼吸道疾病的有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方法。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6分钟哪种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利?请简述理由。
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如何?组织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讨论”的内容,认真观看以下图片,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阅读,加入到小组内参与分析讨论:1、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空气质量?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2、房间装修以后,人们往往过一段时间才搬进去居住,这是为什么?学生展开联想,积极回答。
学生阅读课本35页“分析讨论”,完成题目,并积极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后回答:1、烧烤、室内装修、生活垃圾、吸烟。
2、胶合板里面的甲醛,苯,二氧化硫,天然石材的放射性,等等是主要的污染。
3、夏季日照时间比冬天长长,有利于植物认识到空气质量问题越来越严重。
引导交流:请你谈谈你所认识的人当中,有吸烟的吗?你觉得怎样?被动吸烟二手烟(ETS):指吸烟的人所呼出的气体和香烟本身燃烧时的烟雾。
三手烟:残留在衣服、墙壁、地毯、家具甚至头发和皮肤等表面的烟草残留物。
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1、拒绝吸烟,做无烟少年,确保无烟青春好年华;2、劝说父母及家人和朋友戒烟;3、积极宣传吸烟有害于健康;4、维持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人工呼吸:根据呼吸运动原理,借助外力使被救者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使被救者恢复呼吸。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呼吸保健与急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举例说出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通过分析有关资料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尝试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学会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了解空气受污染的程度。
通过“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健康与周围的空气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
课前准备:空气质量统计资料及数据、呼吸道疾病的有关资料、多媒体。
出示学习目标:⑴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尝试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学会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了解空气受污染的程度。
请一位同学朗读学习目标。
从学生熟知生活常识入手,引出今天的课题,便于学生去理解。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6分钟哪种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利?请简述理由。
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如何?组织指导学生阅读“分析”的内容,认真观看以下图片,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阅读,加入到小组内参与分析讨论1.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空气质量?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2.房间装修以后,人们往往过一段时间才搬进去居住,这是为什么?3.夏季的空气质量往往好于冬季,农村的空气质量往往好于城市,其中有什么道理?学生展开联想,积极回答。
学生阅读课本35页“分析”,完成题目,并积极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后回答:1、烧烤、室内装修、生活垃圾、吸烟。
2、胶合板里面的甲醛,苯,二氧化硫,天然石材的放射性,等等是主要的污染。
3、夏季日照时间比冬天长长,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所以夏季空气质量好于冬季。
而农村,是因为农村的植物较多于城市。
认识到空气质量问题越来越严重。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8分钟教师提出问题:1.由以上可知,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被污染的空气有什么危害?教师归纳:被污染的空气会引起以下疾病:(1)呼吸系统的疾病。
如:咽炎、哮喘、肺癌、气管炎、肺结核等。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3节《呼吸保健与急救》教案(新版)济第三节呼吸保健与急救【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素材,能够举例说出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素材,能够认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3.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素材,模拟练习人工呼吸,模仿口对口吹气的急救方法。
【教学重点】认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模拟练习人工呼吸,模仿口对口吹气的急救方法。
【教学难点】模拟练习人工呼吸,模仿口对口吹气的急救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第三节呼吸保健与急救3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4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某)。
春: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三、讲评: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我的思考: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
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
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
课后反思:通过字形的比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笔画位置的比较,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引导。
第(3)课时课题:书写练习2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
2、完成书写练习。
重点:正确地书写“轻”字难点:“车”字旁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
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
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二、指导“车”字旁写法: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
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
第一笔横稍短。
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
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
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
3、练写“车”字旁。
三、指导临写“轻”字。
1、观察范字。
2、明确写法。
“轻”字的写法:“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
四、课后延伸书写:斩、转板书设计:书写练习2、轻、斩、转6我的思考:以复习巩固导入,并有针对地进行纠正。
明确字的重心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分布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
在练习书写“车”字旁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整个字的字形。
课后及时巩固,拓展。
课后反思:学生基本上能把握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处理好左右的布局。
第(4)课时课题:结构特点(六)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难点:把握好字的结构。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二、教学新课1.讲解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1)教师讲解字头的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书写。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小结,提出要求。
2.指导书写例字(1)出示例字:“宝”:首先要控制好字头,摆正位置,下面的“玉”字占格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最后一横宜稍长,使整个字立正。
“穷”:下面的力字宜正,不宜写得太小。
(其余字略)(2)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3、提出注意点三、讲评: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结构特点(6)宝、穷、写、会、奔我的思考: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好字的结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辨别能力。
激励学生更好的书写。
第(5)课时课题:怎样写好字课型:复习课7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端正态度。
教学过程:一、正确的学书之路1.临帖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
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
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专一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
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①好帖;②喜欢。
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
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
3.博采众长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4.字外功夫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
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二、科学的学书方法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
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
姜夔《续书谱》中说:“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
”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
“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
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
“摹”的8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
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
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
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每天定量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
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3.循序渐进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先正楷,后行草。
苏轼说:“真生行,行生草。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
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
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第三,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
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
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
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可能去把握结构。
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
第(6)课时课题:结构特点(七)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皿”、“土”等做字底的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掌握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一、观察例字,进行讨论:9(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2)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底?(3)书写上有什么特点?二、教师示范小结三、指导要点盘:上半部分宜瘦长,下面要宽扁。
皇:“白”字头是方形结构的,要写的紧凑些,略小;“王”上两横短,下横长,略大。
至:第一横不要太斜,撇折点也不要太斜;下面的“土”要端正,下横要长。
竖:上半部分要摆好位置,左右不要分开;下面的“立”,点在正中,上横短,点撇要呼应,下横适当拉长。
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结构特点(七)、盘至竖我的思考: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部分学生在练习中还需要指导。
第(7)课时课题:结构特点(八)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上下相同、左右相同这类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