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学课件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 (一)
- 格式:docx
- 大小:37.21 KB
- 文档页数:2
大地测量学的定义:大地测量学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参考系统中,测量和描绘地球及其他星体的一门学科。
(研究和确定地球的形状、大小、重力场、整体与局部运动和地表面点的几何位置以及它们的变化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现代定义精确测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研究如何确定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外部重力场的精细结构及重力场随时间的变化,探索地球动力学的一门科学。
大地测量学的基本内容:1建立统一的大地测量坐标系 2建立和维持国家和全球大地控制网 3研究为获得高精度测量成果的仪器和方法 4研究数据处理的理论的方法。
参考椭球:其大小及定位定向最接近于本国或本地区的地球椭球。
水准面高度:大地水准面高度又称大地水准面差距N,似大地水准面高度又称高程异常ζ理论闭合差:由于水准面不平行,对应的Δh和Δh’不相等,水准环线高程闭合差也不等于零,称为理论闭合差。
大地水准面:我们把完全静止的海水面所形成的重力等位面,专称它为大地水准面正高:正高系统是以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面,地面上任一点的正高是该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正常高:正常高系统是地面点到一个与大地水准面极为接近的基准面的距离,这个基准面称为似大地水准面。
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原点位于总地球椭球(或参考椭球)质心;Z轴与地球平均自转轴相重合,亦即指向某一时刻的平均北极点;X轴指向平均自转轴与平均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决定的子午面与赤道面的交点G;Y轴与此平面垂直,且指向东为正。
法截面:过椭球面上任意一点可作垂直于椭球面的法线,包含这条法线的平面就叫法截面。
法截线(法截弧):法截面与椭球面的交线。
卯酉圈:过某点法线的无数个法截面中,与子午面相垂直的法截面同椭球面相截形成的闭合圈就称为卯酉圈。
大地线:椭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曲线叫做大地线。
大地主题正解:已知一点的大地经度、大地纬度以及该点至待求点的大地线长度和大地方位角,计算待求点的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和待求点至已知点的大地方位角的解算。
大地主题反解:已知两点的大地经度和大地纬度,计算这两点间的大地线长度和正反大地方位角的解算。
大地测量学课件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 (一)
大地测量学是研究地球形状、地球重力场、大地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
形变以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科学。
大地控制网是大地测量学中最为重要
的一环,是大地信息和地理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
介绍大地测量学课件中的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
一、大地控制网的概念
大地控制网是指通过大地测量方法满足一定精度要求而在大范围内布
设的,有一定地位和作用的地面控制网。
它是大地测量的重要基础,
提供了测量参照系,为各类测量提供准确的参考。
二、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的流程
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检核、数据编辑、数据平差和精度分析。
下面分别介绍这四个步骤:
1. 数据检核:首先对野外测量获得的初始观测数据进行检核,如检查
仪器、观测环境、观测时间等,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 数据编辑:对数据检核通过的数据进行编辑,其中主要包括数据筛选、数据平滑等处理。
数据筛选指针对某些不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删除;数据平滑主要是通过对重复观测数据的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来消
除数据中的随机误差。
3. 数据平差:数据平差是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的核心步骤,通过对经
纬高三个方向的观测数据进行最小二乘平差或精确平差,确定控制网
各个点的位置和坐标精度,同时也确定大地测量学中的基准面和基准
点。
4. 精度分析:最后对数据平差得到的结果进行精度分析,即对各点坐标的观测精度和计算精度进行比较,确定大地控制网的精度范围。
三、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的应用
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测量、地理信息、导航、地震预警等。
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的结果非常重要,不仅用于地图编制和测图工作,还可以作为各种空间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如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
四、注意事项
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虽然是一个有序的流程,但是其中有很多技术和熟练度的要求。
在具体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数据采样和处理应该在标准的天气和环境下进行。
2. 数据校核和方差分析工作应遵循国际、行业、行政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
3. 在数据编辑和数据平滑时,应该对异常数据进行严密的检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4. 数据平差应该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参数,以获得尽量准确和合理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