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留住“心灵里的大槐树”
- 格式:pdf
- 大小:1013.05 KB
- 文档页数:1
家乡的槐树作文600字家乡的槐树作文600字(通用51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家乡的槐树作文6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乡的槐树作文600字篇1阳光坚韧地穿过新绿的老槐树,抚摸着坐在树下的男孩。
槐花点点的落在男孩的腿上,勾起一丝丝过往与回忆。
那年槐花开,男孩辞别父母亲人,踏出家乡,在清淡的槐花香中坐上火车,年轻气盛,满怀壮志豪情,心想轰轰烈烈地做出一番自己的.事业,为父老乡亲脸上争光。
刚走进城市的他免不了冲动,谈不来就撸起袖子干架,脾气不好,人缘也不好,事业节节败退,每日靠着与自己学历不符的工作生活。
在城里待了一年,在过年的前一个月他便辞去工作,回了家。
母亲见他回来,也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做饭。
他又回到槐树下,槐花早谢了,只有光秃秃的枝条,已是冬季,萧条落寞之感顿生,他凝望着槐树,久久移不开眼。
槐树屹立在风中,却不见有所退缩,它已在家乡生活了数十载。
乡里人迷信,本说槐树是木中之鬼,不应种在门前,而这家房屋的主人却对它百般维护,这才免去了槐树被砍。
他造访了这家主人,那人信佛,捻着佛珠,不等他开口,淡声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他说。
他在槐花开的季节里,又回到城市。
少了点年轻气盛,多了些成熟稳重。
凭着心的性情和学历,他在事业上平步青云,有了稳定的工作和理想的收入。
却在事业蒸蒸日上的过程中知道了一个消息——母亲去世了。
他不得不在工作的紧要关头离开岗位,在同事的抗议中离开了公司回家守孝。
看着眼前的灵堂,他呜咽着,在棺材入土后站在槐树前,看着满树的绿叶,他走进了槐树主人的房屋,无言,只看着他。
那人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那人却摇了摇头,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他低吟着离开,赫然间睁大眼,豁然开朗,转身说:“多谢。
家乡的老槐树作文家乡的老槐树作文4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老槐树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乡的老槐树作文1每年四五月份,当空气中弥漫着清甜淡雅的槐花香时,我的思绪总是飞回故乡,飞到那棵老槐树下,飞回那段懵懂无知的时光……那棵老槐树,伫立于村头已不知多少年,几百年的风霜雨雪已经让她满目疮痍、老态龙钟,树干已经中空,仅剩周围的半圈树皮。
故乡人为了不让她倒下,在她苍老的身躯下,用水泥为她做了“拐杖”。
虽是苍老无比,但她每年总是准时地发出嫩芽,开出香飘几里的槐花。
这棵老槐树底下,有几块大青石,表面早已磨得锃光瓦亮。
小时候,这里是我们的乐园,每天放学后,有趴在青石上做作业的,有爬到老槐树身上玩乐的,有围着老槐树做游戏的……一切都是那么无忧无虑。
夏日的夜晚,老槐树下便是另一番热闹景象,老人们摇着蒲扇,孩子们躺在凉席上,树下一片欢声笑语。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听奶奶讲以前的故事:在那个饥荒的岁月里,全村人基本靠着这棵老槐树活了下来,槐花早已进了那群饥饿的人的肚子里,连槐叶也被一串串撸下来,成了全村人的救命粮,而那时的老槐树也像是“救世主”一般,一次又一次地发出嫩芽,长出嫩叶,成为全村人的“口粮”,就这样,全村人在这棵老槐树的“哺育”下,顽强地活了下来……从那以后,我对这棵老槐树的崇敬之情便又多了几分,躺在奶奶的怀里仰头看她,她依然安静地站在那里,淡定、从容,仿佛从未付出过。
今年五月,又是一个槐花飘香的季节,我和爸爸回到了老家,车刚转过通往村里的路口,一阵清香便飘了过来,仿佛在迎接我们回家。
车停在了大槐树下,我走下车,走向大槐树,她还是那么苍老,却仍然满含温情,我用手抚摸她那干枯的树皮,心里却泛起一阵酸楚,眼前浮出一幅画面:我幼小的身影围着大槐树在欢笑……“吃不吃槐花?”一句稚嫩的声音将我从思绪中拉了回来,一个小男孩正在用竹竿摘槐花,“吃!”我将一串槐花撸下来,放入口中,慢慢咀嚼,任凭丝丝香甜滑入心中,还是小时候的味道。
故乡的老槐树,是乡愁
的象征。
它始终伫立在家乡的小村庄边缘,随着时间的流转,见证了无数个家庭的变
迁和岁月的沧桑。
每当我回到故乡,第一眼便会被老槐树吸引。
那颗高大的树干,似乎经历了万千风雨,却依然挺拔而坚韧。
树冠繁茂,犹如一把遮阳伞,给路过的行人提供清凉与安慰。
小时候,我常爬上老槐树的树枝,然后蹲在树梢,俯瞰整个村庄。
远处的稻田在盛夏
的阳光下泛着金黄色的光泽,茂密的竹林轻轻摇曳着,似乎在诉说着它们的故事。
而
老槐树,则像一位守护者,默默地守望着这片土地的一切。
老槐树也是乡愁的延伸。
它记录了家乡的变迁,见证了我成长的瞬间。
每当我远离家乡,思念万分之时,脑海中总是浮现出老槐树的身影。
那高矮不一的树影,在夕阳的
映衬下,显得分外宁静和安详。
即使多年过去,我依然能够感受到老槐树带给我的温暖和安慰。
它让我感觉到家的力
量和归属感。
每当我想到老槐树,我就能够被激起无尽的回忆和情感。
老槐树,是乡愁的符号,承载着家乡的记忆,也寄托着我对故乡那片土地的深深眷恋。
无论我身在何方,心始终与老槐树相连,永远怀念着那个曾经给予我温暖和力量的地方。
难忘村口那棵老槐树范文精选
难忘村口那棵老槐树
每个人的童年里都有着一些难忘的回忆,而我最难忘的回忆之一便是村口那棵老槐树。
每逢放学后,我总是会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去那棵树底下玩耍,这些美好的回忆一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
那棵老槐树是我们村子里的一颗非常古老的树,它的树冠非常宽广,能够给所有躲在树底下的人提供足够的遮阳。
它的树皮上已经生长出了许多褶皱,这让我们可以看得出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在夏天的时候,老槐树的枝叶会长得非常茂盛,而到了秋天的时候,它的树叶会渐渐地变成金黄色,整个树冠看起来就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
每个放学后,我会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去那棵老槐树底下玩耍。
有时候,我们会在那里玩捉迷藏,有时候,我们会在树下挖土坑,有时候,我们会坐在树底下听着成年人们的闲话。
树底下总是非常热闹,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非常开心。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那棵老槐树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总是在那里度过最快乐的时光。
即使是在我成年后,我依然会回到村子里,看着那棵老槐树,回忆起曾经的美好时光。
总之,难忘村口那棵老槐树是我人生中的一次美好经历。
那棵树底下的回忆将会一直留在我的心中,直到我老去。
我相信伴随着那棵老槐树的美好回忆,我将会变得更加幸福和充实。
一缕槐香深深牵动我的心作文在我的记忆深处,有那么一缕槐香,始终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那是在我小时候,住在一个老旧的小区里。
小区的角落里,有一棵老槐树,每到春天,它便会绽放出如雪般的花朵,那淡淡的槐香,便会弥漫在整个小区。
记得有一年的春天,阳光格外温暖,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了春的气息。
那棵老槐树像是收到了春的召唤,一夜之间,满树的槐花竞相开放。
我和小伙伴们在树下玩耍,那洁白的花瓣时不时地飘落下来,像是一场美丽的花雨。
我好奇地仰望着那满树的槐花,它们一串串、一簇簇地挂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点点银光。
我忍不住伸出手,想去摘一串下来,可那树枝太高,我怎么也够不着。
这时,住在一楼的张爷爷走了过来,他笑着说:“小丫头,别费劲了,爷爷给你摘。
”说着,他搬来了一把梯子,小心翼翼地爬了上去,为我摘下了一大串槐花。
我拿着那串槐花,放在鼻子下深深地吸了一口,那股清香瞬间充满了我的鼻腔,让我感到无比陶醉。
张爷爷看着我开心的样子,脸上也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回到家,妈妈把槐花洗干净,给我们做了槐花饼。
那饼的味道,我至今都难以忘怀。
妈妈先把槐花和面粉搅拌在一起,然后打入一个鸡蛋,加上适量的盐和水,调成面糊。
接着,在平底锅里倒上一点油,等油热了,就把面糊倒进去,用小火慢慢地煎。
不一会儿,那饼就变得金黄酥脆,香气扑鼻。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咬了一口,那外酥里嫩的口感,混合着槐花的清香,让我吃得停不下来。
从那以后,每年春天,我都会盼着那棵老槐树开花,盼着能再次吃到妈妈做的槐花饼。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长大了,我们也搬离了那个小区。
但那棵老槐树和那缕槐香,却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
后来,有一次我偶然路过那个小区,特意去看了看那棵老槐树。
它依然屹立在那里,只是岁月在它身上留下了更多的痕迹,树干更加粗壮了,枝叶也更加繁茂了。
当我站在树下,那熟悉的槐香再次扑鼻而来,一瞬间,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那些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树下玩耍的日子,那些吃着槐花饼的美好时光,一一浮现在眼前。
老槐树抖音上热门文案
1.记忆里,好像每个人的村庄都有一颗阴翳如盖的老槐树。
年年岁岁的时光更迭中,她陪伴我们历经岁月沧桑,见证人间兴衰、悲欢离合。
那时候,她是我们快乐的童年。
而现在,她是我们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乡愁。
2.千年古槐在,万条新枝存。
老树富槐米,新春贵国民。
蓝天映槐旺,绿荫兆年丰。
见证幸福日,续写茂盛时。
3.老人言:门前一棵槐,财源滚滚来,槐树旺盛的生命力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它承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
见证历史!
4.家乡的老槐树,承载了多少儿时甜美的回忆。
多少年来,它一直默默不语,因为它知道,它开一次花,乡愁就甜蜜一次,有一种乡愁叫槐花蜜。
5.家乡的老槐树已经屹立在此好几百年了,见证了时间变迁,物是人非,也保佑了一代又一代人。
【高二作文】守望老树系乡愁乡愁,是一种情感的纽带,将我们与故乡紧密相连;老树,是乡愁的见证者,它们像一双坚定的眼睛,永远守望着我们的家园。
这些老树,它们像守夜的哨兵一样,守护着整个乡村。
我看到的每一个角落,似乎都能找到老树的身影。
有的树干粗壮,千年年华凝结成的皱纹在阳光下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的树枝纷繁细长,像一双孩童般调皮地向四处摆动。
这些老树,既是家乡的代表,又是乡愁的象征。
我常常会在老树的阴影下坐下来,感受这浓浓的乡愁。
鸟儿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轻风吹过,树叶们像在述说着乡间的故事。
站在老树旁边,我依稀能够感受到它们所见证的岁月的流转,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它们站在这里,见证了乡间的春夏秋冬,见证了乡愁的变迁。
正是因为这种守望,才使得乡愁注定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逝。
守望老树是一种乡愁,也是一种责任。
这些老树是乡 farmers 山的智者,他们在默默地守护着田野,承载着乡愁的象征。
尽管岁月已经在它们的身上留下了痕迹,树皮剥落了,树木凋零了,但是它们仍然屹立不倒,毅然守望着乡间的一草一木。
守望老树,不仅是尊重历史的表现,更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体现。
在城市的喧嚣中,我们往往忽略了自然的存在,忘却了我们和自然的联系。
而老树们,用自己坚持不懈的生命力提醒着我们,要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正如乡愁是城市人心灵深处的向往,老树是大自然长寿的见证。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支持,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们应该带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守望我们周围的老树。
保护好老树,就是守护我们的乡愁。
守望老树,是我们与家乡的情感纽带。
无论身处何方,老树总能使我们记起故乡的模样,感受到乡愁的醇厚。
它们守望着我们的家园,提醒我们要铭记乡愁,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
让我们一起走出城市喧嚣,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守望老树,牢记乡愁。
洪洞大槐树诗词七律
以下是为您创作的关于洪洞大槐树诗词七律的内容:
古槐屹立岁月悠,枝繁叶茂诉千秋。
犹记先人离乡泪,难忘祖训刻心头。
风吹叶动传家音,雨打枝干寄思愁。
岁月长河情不断,大槐树下梦常留。
你看啊,这洪洞大槐树就像一位慈祥的老者,静静地站在那里,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悲欢离合。
它那粗壮的树干,难道不像历史的脊梁,撑起了无数的故事?
想起当年祖辈们被迫离开家乡,在这大槐树下洒下的泪水,怎能不让人心酸?就好像是断了线的风筝,一下子没了依靠。
风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是远方亲人传来的问候。
而那被雨水拍打的枝干,不就像是心中那解不开的忧愁结吗?
尽管时光匆匆流逝,但人们对故乡的这份情感始终没有断过。
这不就像那风筝的线,无论飞得多远,始终都连着故乡。
在我看来,洪洞大槐树不仅仅是一棵树,它更是一种象征,一种牵挂,是我们心灵深处永远的家园!。
——“文物群保护:南拳北腿,各有高招”之八:乡愁力量守护“绿色活化石”,留住“记得住的乡愁”文/本刊记者马超本刊见习记者王泽宇“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这样一句口耳相传、流传多年的民谚背后其实是一份别样的乡愁。
据统计,除山西本地人以外,在全国11个省份中的227个县市中的县志或族谱中有祖上源自于山西大槐树的记载。
像这样历经千百年的风雨洗礼,似亲人、又似心灵寄托的老树,在山西远不止一棵。
近日,记者就在山西省吕梁市,找到了许多这样写满故事的老树。
如今,如何让这样的一棵棵老树不只停留于思念,而是被真正保护起来,成了山西省吕梁市的一个新考验与新命题。
吕梁市中阳县庞家会村已有2500 余年树龄的东周古槐。
离乡卅载依然魂牵梦萦1962年出生在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康城镇解家坪村的解德辉,如今已年逾花甲,说起家乡的古槐,眼里的泪光写满了思念与回忆。
“我家门前的那棵老槐树,在我记忆中,一直就那么粗,在我很小的时候,我曾多方打听过老槐树的树龄,可长辈们谁也说不清楚。
只听父亲说过,这棵树在他小时候,就已经是现在的样子了。
”离开老家、离开老槐树30多年的解德辉说:“那是一棵时常让我魂牵梦萦的树。
”在他看来,老槐树是一本书,因为它留下了童年的记忆;老槐树是一位历史老人,因为它见证了村庄一代又一代人繁衍生息的历程;老槐树是村民的伴侣,因为它与村民风雨同舟、休戚与共;老槐树是家乡的地标,因为不论外来人打听村里人还是村里人找孩子时,一说去老槐树那里,很容易就找到了。
在解德辉眼里,老槐树更是家乡人民精神的象征和情感的寄托。
像这样的古槐在吕梁还有很多,如何让“乡愁”延续,山西省吕梁市人大常委会一直在探索。
立法探索守护“精神家园”在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宁乡镇庞家会村,有一株东周古槐。
据史料记载,这棵古槐树的树龄已经超过了2500年。
这棵古槐之所以历经千年依旧枝繁叶茂,得益于市、县、乡、村四级组织以及村民的精心保护。
“特别是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出台,不仅让我们知道了如何更专业地养护这棵千年古槐,而且保护经费得到了切实保障。
那棵记忆中的大槐树_初二优秀作文精选
记忆中,我的家乡湖北蕲春县,有一棵高大挺拔的大槐树,枝繁叶茂,造型优美,是
我童年时代的见证者,常常陪伴我度过欢声笑语的快乐时光。
每当夏日来临,阳光明媚,大槐树的叶子才悄然抽出新绿,变得更加茂盛。
每当下雨天,大槐树就成了我躲雨的庇护所,听着雨声,看着雨滴滴落在树叶的时候,我就会觉得
特别的惬意。
每当晚上,大槐树的树影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跳着诡异的舞步,我总是会想
象这些树影有着什么神秘的过往和故事。
在大槐树下玩耍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捡到树皮上的硕大蝉壳,还能够挑着那醇厚的
味道,在大槐树的陪伴下,吃起了童年的美味——大槐树花蜜。
那甜蜜的味道,不仅勾起
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也让我多了一份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
除了这些美好,大槐树还有一个传说:树下的大石头曾经被一个红领巾的少年所碰触,从此大槐树就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特殊意义,成为了家乡的标志性景物。
这个故事也在不
知不觉间给了大家强烈的共鸣和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逐渐将大槐树的高大威严和
意味深长放在心中,视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时间的齿轮不容任何的停留。
虽然现在我早已远离故乡,但我仍会怀念记忆中
的大槐树,在远方的心中默默地为它祈福,希望它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承载着那些美
好的回忆和珍贵的情感,一直屹立在我的故乡天空下,直到永远。
China Village Report 农家书屋37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故乡。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不同的人不一样的乡愁,或婉约、或豪放,可以低吟,可以高唱。
乡愁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所表达的或者是忧国忧民的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
一如全国政协常委陈锡文所言,“我非常喜爱、非常热爱我的家乡,但是我回不去,这是乡愁。
或者我回去了面目全非了,这也是乡愁。
”尤其是城镇化的推进,乡愁已经成为对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
这其中,既有对“正在变得陌生的故乡”的失落,也有一种“说不出、回不去”的无奈。
乡愁是李白诗歌中的那轮明月,乡愁是范仲淹词赋里归去无留意的大雁,乡愁是余光中笔下那张小小的邮票,乡愁是席幕容心中那棵没有年轮的树……乡愁所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它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摘自余光中的《乡愁》)。
乡愁是不少游子内心最为柔软的一部分。
而如何守住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乡愁”,或者让它不仅存在于记忆里,还存在于现实的生活里,这是一个大命题。
有统计显示,2000年我国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减少到270万个,十年里有90万个村子消失了,等于一天消失300个自然村落,这其中包含不少古村落。
所以,乡愁,不仅仅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真正萦绕心头的还是这个地方所承载的人与人、人与文化传承之间的感情。
有的地方,该拆的拆了,不该拆的也拆了。
大拆大建,不但古老的乡村原生态和山水资源被人为地破坏了,不少地方也失去了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精神家园。
听朋友说,北京的朝阳区有一个美丽的村庄,而这个不大的村庄之所以吸引了大批欧美跨国公司高管的入住,就是因为完整地保存了村庄古朴的风貌。
从这个层面上看,乡愁不是消极的情感体验,“记得住乡愁”,实质是地方认同和文化认同。
所以,不让城镇化化掉“乡愁”,所保留的正是我们“心灵里的大槐树”,以及我们每一个人挥之不去的“失落的乡愁”——“老妇的背影仿佛映出了一个时代的乡愁,而那一格格废弃的框架竟像纪念碑,永恒悼念着逝去的美好时光”(阮义忠《正方形的乡愁》)。
传统村落的消失,不只是那些古老的宗祠、村街、戏台、水井等有形遗产的消失,随之一同消亡的,还有保存在各地村落里的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文化遗产的消失更是隐形的,甚至是永远无法挽回的。
有报道称,某位部级干部也遭遇了失去“乡愁”的情感创伤——回家乡后他看到面目全非的故乡,跑到祖宗坟头去哭了一场。
他沉默了一下午没说话。
所以,不让城镇化化掉“乡愁”,不但要让乡村里的古树、庙宇、古典建筑等风貌存活下来,还要让乡愁不只存在于记忆中,而是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后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比如,鼓励原住居民在传统村落中居住、生活和繁衍,等等。
留住“乡愁”,留住“心灵里的大槐树”
刘英团 | 文农家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