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食顺序理论 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63.79 KB
- 文档页数:9
雄鸡一声天下白——漫谈关于鸡的科学故事作者:暂无来源:《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7年第3期雄鸡一声天下白。
翻开老黄历里的记忆,大年不是雄浑的子夜钟声迎来的,新春不是欢快的爆竹烟花迎来的,而是雄鸡高亢的啼鸣迎来的。
雄鸡一声声高唱,一天天高唱,唱出了草木葳蕤、百花竞放春光。
2017年是农历丁酉年,又一个鸡年光临人间。
悠久的驯化历史在约1.5亿年前,鸟类从恐龙中进化出来。
始祖鸟一直被认为是鸟类祖先,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等人用最新的系统发育学分析发现,始祖鸟应属于早期恐爪龙类,而不属于鸟类,它不再被认为是最早的鸟类,150年的“鸟类始祖”的光环终于被摘下了。
原鸡在约800万年至900万年前出现,它们由鸡形目鸟类进化而来。
原鸡分为几种,包括红原鸡、灰原鸡、绿原鸡和锡兰原鸡等。
2004年12月9日,《自然》杂志发表了首个野生红原鸡全基因组测序图谱,此测序计划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于军教授等人于1999年提出,后由全球50多个研究机构历时5年共同完成。
该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哺乳动物和基因组序列已知的其他物种之间的演化空白。
被测序的野生红原鸡编号“RJF256”,人送外号"红面温血鹰抓手"。
现代家鸡往往被认为起源于红原鸡,不过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养鸡是由灰原鸡与红原鸡杂交而来,家鸡和原鸡还能正常交配产生可育后代。
因为数量稀少,原鸡已经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单。
考古学家在包括江西万年仙人洞、陕西半坡、河北磁山、山东北辛、河南新郑裴李岗等多处中国境内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家鸡的遗骨。
也就是说,早在8000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先祖已经拉开了人类驯化野鸡的大幕。
悠久的驯化历史使鸡成为数量最广且最有价值的家禽之一。
我国的鸡有56种74亚种。
浙江萧山鸡、江苏南通狼山鸡、上海浦东鸡、山东寿光鸡、辽宁庄河大骨鸡、湖南桃源鸡、广东竹丝鸡都很出名。
人类驯养鸡,一方面是为了营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斗鸡和祭祀,所以出现了“中国四大斗鸡”:漳州斗鸡、中原斗鸡、吐鲁番斗鸡、西双版纳斗鸡。
动物科学论文范文动物学的论文优秀7篇大学生活要接近尾声了,我们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优秀的毕业论文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动物科学论文范文动物学的论文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动物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篇一在狂犬病防治工作中,动物咬伤创口暴露后处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狂犬病防治工作中关键措施。
虽然人们都知道被犬(动物)咬伤后要注射狂犬疫苗,但对于伤口的处理特别是创面较大的伤口处理、外用消毒剂的选用及采用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商榷之处。
2005年1月~12月,我们共接诊了4590人次动物咬伤病例,现结合动物咬伤门诊碰到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下。
1、哪些动物咬伤需注射狂犬疫苗在狂犬病防治范畴中,动物通常是指对狂犬病毒敏感的动物。
如犬、狐狸、山狗、郊狼、豺狼、臭鼬、浣熊、猫、猫鼬、蝙蝠等动物,还包括牛、马、羊等家畜。
常见的动物咬伤有犬、猫、鼠、猫头鹰、黄鼠狼、蝙蝠等动物咬伤。
被鸡啄伤,被甲鱼、黄鳝等咬伤则不必注射人用狂犬疫苗。
2、动物咬伤后伤口处理犬(动物)咬伤后,由于受伤部位、伤情的程度不同,能否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直接影响到愈后。
许雷等分析50例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发现有88%的动物咬伤病人伤口未处理或自行处理而导致了狂犬病的发生。
2.1外用消毒剂选择在用肥皂水反复清洗伤口的同时,正确地选择好消毒剂也十分重要。
①过氧化氢在既往的伤口处理中比较常用,但由于对正常组织有腐蚀作用,而动物咬伤又是新鲜伤口,对伤口的愈合不利,故不宜常规使用。
②由于犬咬伤后一般都要用肥皂水清洗,而新洁尔灭是阳离子表面活性消毒剂,与肥皂水有拮抗作用,两者是不宜混用。
③醋酸洗必泰:由于该消毒剂对芽胞和病毒无效,因此,从预防狂犬病的角度不主张用。
④10%聚维酮碘为强力杀灭微生物消毒剂,对病毒、细菌、真菌及霉菌孢子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在世界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企业的融资方式越来越灵活多样,但是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要取决于企业自身内部的资金积累、发展战略以及市场资金供给关系,应该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遵循一定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渠道和方式进行。
一般来说,以企业自身为参考系,可以把融资方式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大类。
内源融资是指公司内部的自有资金以及经营过程中的资本盈余和折旧,外源融资是指金融市场是融资资金的主要来源,又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其中前者是指企业进行首次公开上市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或者增发新股和配股,以及直接发行企业债券在证券市场上获得资金;后者则是指企业通过向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获得融资资金。
当企业需要为新的项目筹集资金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通过是内源还是外源融资,在这一前提之下又将会有多种融资方式的选择。
权衡融资成本与风险,选择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确保企业顺利经营的前提条件,也是当前企业融资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
在实践中,企业在不同融资方式选择的顺序关系就是所谓的融资偏好。
根据很多学者的研究,特别是著名的“啄食顺序理论”( Pecking Order Theory),企业的融资顺序应该是先内源后外源。
这主要是因为内源融资对企业资本的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风险性等特点,相对于其他方式而言,它来自企业内部,不必支付利息,使股东免除收入所得税,在不改变股权结构和比例情况下就能实现融资的目的。
通过实证研究,西方企业的融资顺序基本上符合这一顺序,即先使用企业的留存盈余,只有当留存盈余不够的时候,才考虑向银行借款,或者在市场上发行企业债券,最后的选择才是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
但是我国的情况恰恰相反。
进入 9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许多企业开始利用直接融资获取所需要的资金,直接融资已成为企业获取所需要的长期资金的一种主要方式。
通过对我国企业融资方式的研究发现,由于融资的金额不受限制,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发展不均衡,我国企业更偏好于股权融资,上市发行、增发新股、扩张股本规模越来越受到公司经营者的青睐。
不同的马性格可以解释特定动物对同一情况的不同反应。
马和其他动物一样,拥有与众不同的个性。
这使得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在他们的马匹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了解马匹的行为对于骑手和马主以及马匹爱好者都很重要。
认为动物不具备与人类相同的特征是一种误解。
至少就性格和脾气而言。
此外,在与它们建立关系时,区分和识别这些特征也很有用。
最重要的是,这很重要,因为采用何种方法将取决于这些特征。
马行为的共同特征当我们谈论性格时,我们指的是识别动物并且始终存在的特征,无论是在谷仓内还是在谷仓外,在马匹经常进行运动或训练的情况下。
一般来说,马的性格比较温和。
因此,可以通过尊重和小心接近它们并安全地训练它们。
由于受到捕食者的影响,他们受本能的引导,其中最常见的是生存。
当面临威胁的可能性时,他们会迅速做出反应。
因此,建立信任关系并了解他们通常如何回应人类接触非常重要。
马是在自然状态下群居的群居动物。
他们也会非常公开和明显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他们往往占主导地位,通常会建立等级制度,但并不暴力。
好斗不是他们天性的一部分,他们更喜欢在战斗前逃跑。
然而,如果他们感到有危险,那么马可以在必要时通过踢甚至咬来做出反应。
身体表情,沟通的关键就像人类一样,马也会相互交流。
然而,由于它们几乎不发出任何声音,它们是通过身体的运动来发出声音的。
观察它们移动耳朵、鼻子、尾巴的方式以及它们采用的姿势,将有助于理解它们的语言。
因此,建立信任和熟悉他们的个性会更容易。
有脾气暴躁的马吗?马匹脾气暴躁是有可能的,尽管这不是最常见的情况。
马通过表现出特定的态度来证明这一特征。
马在难过或情绪低落时,通常会蹲下,迅速转动耳朵,并张开嘴唇。
此外,他们有时也会露出牙齿来表示他们不开心。
并非所有的马都表现出这种行为。
此外,他们通常不会表现出有问题的性格,而是温顺友善。
真正重要的是他们与人类之间建立的联系。
相互了解的程度在这种联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性格与脾气正如我们所见,马的性格与大多数时候存在于动物身上的特征有关。
第一节资本结构的概念资本结构的意义(一)资本结构的第五章资本结构决策第一节资本结构的概念一、资本结构的意义(一)资本结构的定义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资本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二)资本结构的种类第五章资本结构决策1.资本的属性结构2.资本的期限结构3.资本结构的价值基础(1)资金的账面价值结构(2)资本的市场价值结构(3)资本的目标价值结构第五章资本结构决策(三)资本结构的意义1.合理安排债务资金比例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2.合理安排债务资金比例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3.合理安排债务资金比例可以增加企业价值第五章资本结构决策二、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一)企业财务状况(二)企业资产结构(三)企业产品销售情况(四)投资者和管理人员的态度(五)贷款人和信用评级机构的影响(六)行业因素(七)所得税税率的高低(八)利率水平的变动趋势第五章资本结构决策第二节资本结构理论资本结构理论是关于公司资本结构(或转化为债券资本比例)、公司综合资本成本率与公司价值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
从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主要有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MM资本结构理论和新的资本结构理论。
第五章资本结构决策一、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一)净收益观点这种观点认为: 在企业的资本结构中,债务资金的比例越高,企业的净收益和税后利润就越多,从而企业的价值就越高。
第五章资本结构决策其理论基础是:负债的成本及权益资金成本均不受财务杠杆的影响??亦即无论负债程度多高,企业的负债资金成本和权益资金成本都固定不变的;在此前提下,由于一般情况下负债成本低于权益成本,所以负债越多,企业平均的资金成本就越低.从而企业的价值就会越大。
根据这一理论,企业应当尽可能多地利用负债资金,负债比例最大的资金来源结构战略方案即为最佳方案。
第五章资本结构决策(二)净营业收益观点此种理论认为企业无法利用财务杠杆提高其价值。
其理论基础是: 当企业利用财务杠杆时,就算负债成本本身不会改变,但权益成本也会随之提高因为权益成本的风险会提高。
尝试教学法在幼⼉园韵律活动中的运⽤探析---------------------------------------------------------------最新资料推荐------------------------------------------------------ 尝试教学法在幼⼉园韵律活动中的运⽤探析尝试教学法在幼⼉园韵律活动中的运⽤探析作者:陈永莉作者简介:陈永莉,⼴州市越秀区烟墩路幼⼉园期刊名称:《幼⼉教育导读(教师教学)》复印期号:2019 年 02 期⼀、尝试教学法的提出现代社会需要创新型⼈才,素质教育倡导幼⼉主动学习和发展。
在此背景下,如何针对幼⼉的学习与发展特点,在⾳乐活动中引导他们更好地感受、理解⾳乐,提升其对⾳乐的想象⼒、表现⼒和创造⼒,并体现其学习的主体性?这是当前幼⼉教师开展⾳乐活动的热点问题。
尝试教学法的推⼴,为我们解决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所谓尝试教学法,是指先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基于已有经验进⾏尝试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在尝试中的存在问题进⾏有针对性的指导。
⽬前,关于尝试教学法在幼⼉园艺术领域的应⽤还⽐较少,具体运⽤到韵律活动中更少。
为此,笔者进⾏了相关的实践探索。
⼆、尝试教学法运⽤于幼⼉园⼤班韵律活动的可⾏性分析(⼀)符合《指南》的教育精神尝试教学法的⼀些教育理念与《3~6 岁⼉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精神相符。
1/ 10《指南》的艺术领域主要包括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领域,教育建议中强调经常让幼⼉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乐作品,丰富幼⼉对⾳乐的感受和体验,尊重幼⼉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衍为,充分显⽰出⾳乐教育应该顺应幼⼉的发展特点,始终把对幼⼉的个性和情感的尊重放在⾸位。
尝试教学法强调先试后导,即幼⼉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突出幼⼉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幼⼉⾃主学习的品质,这种教育观与《指南》的要求不谋⽽合。
Pankaj Maskara(潘卡基·马斯卡拉):美国Educators Park加速器创始人,金融学博士、诺瓦东南大学商学院教授陈耿宣:Educators Park 联合创始人,经济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Pankaj Maskara(潘卡基·马斯卡拉) 陈耿宣 | 文今,“跳出盒子思考”(Think out of the box)这个短语仿佛已经成为创新的代名词,提到它,很容易就让人想到批判性思维。
它启迪人们摈弃墨守成规,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但事实上,所谓“跳出盒子思考”仍然承认“盒子”如真正的创新不能仅仅只是跳出盒子,而是应该打破盒子的束缚,跳出之前的思维方式重新进行分析,忽略掉一些现有的约束,才能寻找到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
然后,在新建立的约束内以巧妙的解决方案处理新的问题。
存在(比如固有问题或既定范式)。
笔者认为,真正的创新不能仅仅只是跳出盒子,而是应该打破盒子的束缚。
当以一种既定的思维方式思考既定问题时(已经被定义或被广泛接受的问题),我们只能浮于表面。
相反,我们如果按照当下的情况,打破盒子,——颠覆式创新的思维基础跳出盒子思考?不,打破它46 微创新的原理与策略研究:以手机行业为例54 中国企业如何驾驭创新这匹“烈马”19清华管理评论 Tsinghua Business Review 2019年 第3期跳出盒子思考?不,打破它跳出之前的思维方式重新进行分析,忽略掉一些现有的约束,才能寻找到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
然后,在新建立的约束内以巧妙的解决方案处理新的问题。
由此产生的变化往往是深远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
“跳出盒子”与“打破盒子”如图1所示,当人们“跳出盒子思考”时,人们对盒子本身的认识是片面的,并且还存在一些盲区。
例如,当试图解决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时,那些“待在盒子思考”的人提出了建设地下通道的想法,他们想要为汽车出行开辟更多新的道路。
“跳出盒子思考”的人提出了自动驾驶汽车的想法,由汽车的智能系统帮助人们选择更合适的路线。
中级财务管理专题报告啄食顺序理论班级:学号:姓名:日期:目录标题 (3)摘要 (3)关键字 (3)正文一、啄食顺序理论(一)啄食顺序理论 (3)(二) 与M-M理论的关系 (3)(三) 啄食理论的假设前提 (3)(1)资本结构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4)(2)资本结构的代理成本分析 (4)(四) 啄食理论的基本点 (4)(五) 啄食理论的目标 (4)(六)啄食理论的核心观点 (4)(七)啄食理论的理论评价 (5)二、理论应用(一)美国企业融资顺序 (5)(二)中国企业融资顺序 (7)(三)我国企业现状决定的中美融资差异 (8)(四)鉴于上诉原因,我的个人看法 (9)三、对于“啄食顺序理论”我的理解“啄食顺序理论”专题研究【摘要】啄食顺序(Pecking order)在生物学上,指群居动物通过争斗获取优先权和较高地位等级的自然现象。
而在财务管理中,对于融资,同样也有规律可循,不同的融资渠道,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不同的资本结构也存在一定的优先权。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与分析著名的“啄食顺序理论”。
关键字:啄食理论资本结构融资一、啄食顺序理论(一)啄食顺序理论:啄食顺序理论,也称为“优序融资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梅耶(Mayer)提出,啄食顺序原则:①内源融资;②外源融资;③间接融资;④直接融资;⑤债券融资;⑥股票融资。
这个顺序即是在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中首选内源融资;在外源融资中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中首选间接融资;在直接融资中的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中首选债券融资。
其中内部融资主要是指公司的自有资金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外部融资又可分为通过银行筹资的间接融资和通过资本市场筹资的直接融资(直接融资包括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
当公司要为自己的新项目进行融资时,将优先考虑使用内部的盈余,其次是采用债券融资,最后才考虑股权融资。
也就是说,内部融资优于外部债权融资,外部债权融资优于外部股权融资。
所以从本质上说,Pecking Order理论认为存在一个可以使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最优资本结构,并且以对不同性质的资本进行排序的方式,给出了决策者应当遵循的行为模式。
(二)与M-M理论的关系:现代公司资本结构理论的重要逻辑起点是Modigliani and Miller1958年的论文,也即M—M定理的最初形式,它指出:如果①不存在破产风险;②个体可以在无风险市场上以市场利率借贷;③不存在税收;④不存在交易成本,那么公司的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不存在可以使得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最优资本结构。
如果M—M定理是严格成立的,那么各种融资方式之间无差别,啄食(Pecking Order)理论就不可能成立。
但是M—M定理的假设条件是比较严格的,有可能使得在应用这个理论对经济现实进行解释和说明时,存在极大的偏差。
因此,后人在不断放松M—M定理前提假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经典理论,也丰富了讨论啄食(Pecking Order)理论的背景框架。
(三)啄食理论的假设前提:对Pecking Order理论的讨论主要是在放松M—M框架下的信息不对称与存在破产成本的前提假设的条件下进行的,同时经营者代表现有股东利益。
(1)资本结构的信息不对称分析首先考虑信息不对称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
在这方面Pecking Order理论的主要支持是 Myers and Majluf的模型。
该模型认为当存在公司外部投资者和内部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时,由于投资者不了解公司的实际类型,只能按照对公司价值的期望来支付公司价值,因此如果公司采用外部融资的方式为公司的新项目融资时,会引起公司价值的下降,所以公司发行新股票是一个坏消息,如果公司具有内部盈余的话,公司应当首先选择内部融资的方式。
当公司必须依靠外部资金时,如果可以发行与非对称信息无关的债券,则公司的价值也不会降低,因此债券融资比股权融资具有较高的优先顺序。
我们可以看到在内部融资优于外部融资的分析上,Myers and Majluf模型的论述是比较清晰的,其假设与现实也比较贴近;但是,在债权融资比股权融资优先方面,Myers and Majluf模型对Pecking Order理论的支持是建立在很强的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的。
可以说,在这方面,这个模型基本上没有考虑债务融资的代理成本问题,这与现实的差距是比较大的。
(2)资本结构的代理成本分析信息不对称还导致了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各种融资方式之间的代理成本差异。
从代理成本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由于内部经理人和外部投资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进行任何的外部融资都会产生代理成本,引起公司价值的下降,而如果采用内部融资的方法则不会增加公司的代理成本,因此内部融资是比外部融资优先的融资方式。
Jensen and Meckling(1976)的模型证明了,假设公司仅采取外部股权的融资方式,由于信息不对称,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内部经理人有可能采取过度的在职消费行为,从而降低公司的价值。
因此内部融资优于外部股权融资。
(四)啄食理论的基本点:(1)企业将以各种借口避免发行普通股或其他风险证券来取得对投资项目的融资;(2)为使内部融资能满足达到正常权益投资收益率的投资需要,企业必须要确定一个目标股利比率;(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企业才会计划通过向外部融资以解决其部分融资需要,而且会从发行风险较低的证券开始(五)啄食理论的目标: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六)啄食理论的核心观点:企业偏好内部融资;如果需要外部融资,企业偏好债权融资,最后才不得不采用股权融资。
(七)啄食理论的评价:1.只从企业收益分配的角度考虑资本结构问题,而没有考虑控制权的分配问题(股权与债权在企业收益分配上是有差别的,债权取得固定收益,股权拥有剩余收益)2. 肯定了负债融资的积极作用根据优序融资理论,企业在需要资金时,先从内部筹集(即内部股权融资)、然后负债融资、最后进行外部股权融资。
认为负债的融资成本低于外部股权融资,肯定了负债在企业融资中的积极作用。
3. 放宽了MM理论信息完全的假设,且假定经营者代表现有股东利益,从融资成本的角度考察企业的融资方式,认为由于外部投资者与企业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外部融资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的成本,企业需要资金时,首先应该选择内部融资。
4.从信息不对称理论中的“信号,动机”等概念,从企业“内部因素”来开展对资本结构问题的分析。
企业需要资金,先从内部筹集(来源于留存收益及固定资产折旧),这可能降低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的比例,由于可赚钱的项目由内部来筹集资金,使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都增加。
而当内部筹集的资金不够时,再采用负债的方式筹集,从而增加企业的负债水平。
企业财务杠杆的总额根据可利用的项目随机来决定,企业不寻求债务权益比的目标值,企业负债率只是公司管理者的融资行为在时间上的积累。
二、理论应用:(一)美国企业融资顺序经过长期的演进和发展,美国的金融市场体系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资本市场十分发达,企业制度也已非常完善,企业行为非常理性化, 完全在市场引导下进行。
美国企业融资的选择,先依靠内源融资(留利和折旧),然后才外源融资。
外源融资中, 主要是通过①发行企业债券;②发行股票,从资本市场上筹措长期资本。
可见,美国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遵循的是“啄食顺序理论”。
美国企业融资特点:一是企业内源融资总额比重大。
如下图据统计,1979~1992年,美国企业内源融资占资金来源总额的比重,一直在65%以上,1992年甚至达到97%,平均为71%;二是美国企业在外源融资中优先选择债务融资,而股权融资则相对受到冷落,美国企业从证券市场筹集的资金中,债权融资所占的比重比股权融资要高得多。
据统计,从1970~1985年,美国企业通过债权融资筹集的资金在企业外部筹资中所占的比重为91.7%,远远大于股权融资所筹资金的比重。
以美国外代表的发达国家的融资结构及融资比例如下图:(二)我国企业融资顺序目前我国企业融资顺序是内源融资比例低,而外源融资比例高。
而在外源融资中,股权融资比例高,债券融资比例低。
《中国证券报》的相关数据统计显示:1997年我国上市公司累计筹资958.86亿,其中的股权筹资额就占72.5%,1998、1999年这个比例分别为72.6%和72.3%,而这两年债权融资额的比例则分别为17.8%、24.9%,研究结果显示:约3/4的企业偏好股权融资,在债务融资中偏好短期债务融资。
我国企业的融资顺序偏好是:股权融资>内源融资〉债务融资,可见与“啄食顺序理论”的不同。
简言之,中国企业融资的啄食顺序是:①外源融资;②内源融资;③直接融资;④间接融资;⑤股票融资;⑥债券融资。
(三)我国企业现状决定了中美差异:(1)我国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低。
目前我国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呈现过低的主要原因是:一是股票发行时的市盈率高。
据推算,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在30~40倍之间,近两年虽有所下降,但一般也维持在20倍左右,而全球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一般都在20倍以下,其中美国1874~1988年的平均市盈率仅为13.2倍,而香港更是在10倍以下。
高市盈率导致较高的股票发行价,从而使同样股利水平条件下,股权融资成本较低;二是我国股票股利的低分配和不分配现象较普遍,低派现率使得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三是股权融资不需要偿还,债务融资却需要支付固定本息。
(2)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低。
我国上市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较低也是造成股权融资偏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财务管理水平低,加上其它方面的原因,使得许多企业可用于内源融资的留存收益很少,只能依靠外源融资。
许多上市企业的财务经理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反应、控制与融资方面,真正有效实施财务管理的企业少之又少,因此企业在融资方式选择上的粗糙和单一就在所难免了。
(3)某些企业经理的行为的非理性。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由于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和经理股票期权等机制的缺乏,导致公司经理的代理问题相当严重。
公司经理不是以公司的真实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而往往倾向于公司经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这决定了公司经理的融资和投资行为决策不可能完全理性。
从而出现了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圈钱饥渴症”以及“投资饥渴症”。
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导致公司经理非理性行为的上市公司股东与公司经理之间的“代理问题”。
而美国的上市公司都有设计较好的机制来解决代理问题,使公司经理的行为集中于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这些制度安排包括经理股票期权和经理负债。
这样一些制度设计,可以使得公司经理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价值挂钩,从而使得从私利出发的公司经理能够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行为准则。
(4)不同国家文化的影响。
在我国传统的社会思想文化中,认为“无债一身轻”,企业应较少负债。
这种思想使我国上市企业的管理者们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过于保守:在外部融资选择时,较多使用不需要偿还且不需要支付固定股利的股权融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