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恩平园区
- 格式:doc
- 大小:195.50 KB
- 文档页数:19
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工业园梅州市广州南沙(平远)产业转移工业园梅州市河源市连平县产业转移集聚地河源市河源江东新区产业转移工业园河源市深圳龙华(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河源市深圳盐田(东源)产业转移工业园河源市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河源市翁源产业转移工业园韶关市韶关市仁化县产业转移集聚地韶关市韶关市新丰县产业转移集聚地韶关市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韶关市汕头市海湾新区产业转移集聚地汕头市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汕头市广州白云(英德)产业转移工业园清远市英德市广州(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湛江市吴川华昱产业转移工业园湛江市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湛江市茂名石化工业区茂名市广州白云江高(电白)产业转移工业园茂名市阳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阳江市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惠州市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江门市阳春产业转移工业园阳江市珠海(阳江万象)产业转移工业园阳江市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阳江市信宜产业转移工业园茂名市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揭阳市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汕尾市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潮州市佛山(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清远市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云浮市佛山顺德(云浮新兴新成)产业转移工云浮市业园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肇庆市德庆产业转移工业园肇庆市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肇庆市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韶关市南雄产业转移工业园韶关市东莞东坑(乐昌)产业转移工业园韶关市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韶关市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河源市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梅州市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梅州市珠海(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阳江市深圳大鹏(河源源城)产业转移工业园河源市深圳福田(和平)产业转移工业园河源市广州(清远)产业园清远市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惠州市源自广东省工业园区网五金机电、医药制造、食品饮料、塑料再生资源制造稀土新材料、机械制造、家具制造电子科技、绿色食品深加工、精密机械等光学器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为主电子电器、机械制造产业为主,制药、物流、钢铁电子信息、新材料、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制造、光伏制造业、电源电子、食品科技和综合物流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稀贵金属深加工产业稀土产业,陶瓷,新型建材电子元器件、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玩具、工艺、毛织服装以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为主,纺织服装业为辅五金电子电器、纺织和皮具类、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钢铁、石化产业,特种纸业、机械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海洋高新金属制品、建材、机械制造家电制造、五金和不锈钢制品制造、石油化工、电子石化水产品加工、香精香料纺织服装业、食品加工、海洋资源开发、包装印刷、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家具、制鞋(服装)、先进机械装备制造机械、纺织电子电器、五金机械;鼓励发展的产业为建材、纺织服装、南药加工五金机械、木材家具、纺织服装、电子电器电子、塑胶毛纺织、工艺美术、不锈钢制造、温控制品企业五金不锈钢、电子信息电子、塑料包装能源、石化、新材料电器制造、新材料汽车零部件制造、食品药品生产、机械装备制造机械制造、电子轻工、生物制药、家电制造金属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机车制造、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稀土材料板材家具、金属加工、汽车配件、电子装配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合金新材料等化工、新材料机械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绿色环保、生物技术文具制笔、家具生产、家电生产、有色金属电子电器、空气能、钢结构机械机电制造、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金属材料及金属制品、食品药品和新能源新材料电子电器产业、新电子、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高端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新材料、新食品、新能源、新汽配现代装备、医疗器械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与食品饮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整车与汽配产业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医药制剂,汽车零配件源自广东省工业园区网。
江门产业转移的趋势及原因江门是广东省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对台经济合作示范市,它是广东省沿海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并以制造业为主要产业。
然而,近年来,江门的产业转移趋势逐渐显现,许多企业纷纷将生产线转移到其他地方,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探讨江门产业转移的趋势及原因,并分析其可能对江门经济和社会造成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江门产业转移的趋势。
在过去的几年里,越来越多的江门企业开始将其生产线转移到其他地方。
这主要是因为江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土地成本的增加。
江门的人工成本一直较低,这使得许多制造企业看到了投资江门的机会。
然而,随着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加剧,江门的人工成本不断攀升,这使得一些制造企业开始考虑将其生产线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以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江门的土地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这限制了企业的扩张空间。
因此,许多企业开始寻找其他地方,以寻找更具竞争力的劳动力和更低的土地成本。
其次,我们需要分析江门产业转移的原因。
首先,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江门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
这使得一些制造企业开始寻找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以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土地成本的上升也是江门产业转移的原因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地供应紧张,土地成本不断攀升。
这使得一些企业无法扩大生产规模,甚至无法在江门找到合适的生产用地。
因此,他们开始寻找土地成本更低的地方,以便更好地发展业务。
此外,政府政策的调整也是江门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江门作为对台经济合作示范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吸引外资和促进产业升级。
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政策的调整,一些企业发现在其他地方有更多的机会和优惠政策。
因此,他们决定将生产线转移到其他地方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江门产业转移的趋势可能对江门经济和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首先,产业转移可能导致江门的失业率上升。
江门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3.28•【字号】江府〔2023〕11号•【施行日期】2023.04.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江门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江府〔2023〕1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事业机构,中直、省直驻江门有关单位:《关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反映。
江门市人民政府2023年3月28日关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工作部署,优化提升“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扎实推动江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省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主战场,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4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培育形成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现代农业与食品、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5个产值超1000亿元的战略性产业集群,打造食品、金属制品、家电、石化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电池6条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链;高新技术企业力争不少于3000家;产值超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工业企业分别达到100家、15家、8家。
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政策措施:一、以链促群发展“大产业”1.推动产业链融通发展。
深入实施“链长制”,持续完善重点产业链“五个一”工作体系,实施“一链一策”。
充分发挥“链长+链主”协同作用,完善“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推进格局。
制作产业链重点企业手册,鼓励和引导各产业链通过组建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等合作模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整合,融通供应链。
翠山湖新区--开平经济腾飞的新起点翠山湖新区—开平经济腾飞的助推器翠山湖新区位于开平市区北部,规划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对外交通条件,新区四面绿树环绕、北临翠山湖,环境优美。
新区建成后将与开平市区连成一体,成为开平市的一个“工业新城、城市新区”。
一、翠山湖新区的发展概况(一)新区的概况翠山湖新区的前身是开平市国营石榴塘农场,辖区内的土地面积共18395亩,其中场部所属的土地面积为16195亩,辖下两条自然村的土地面积为2200亩。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农场的经济状况日渐恶化,同时因交通不便、环境闭塞,当地居民找不到好的就业、创业机会,生活水平也普遍落后于周边地区。
2003年9月,开阳高速公路开通,高速公路从农场境内横贯穿过。
市政府看到这里拥有十分便利的交通条件,而且石榴塘农场是属于市政府直属管辖的,其土地绝大部分是国有土地,具备有利的开发条件,因此决定在这一带搞工业开发,并于2004年3月专门成立翠山湖工业城筹建办,组织开展对新区进行地形测量、总体规划等前期准备工作。
2005年8月,开平市政府设立翠山湖管理委员会,负责新区全面开发建设以及管辖石榴塘的社会事务。
经过几年的开发和基建,新区的雏形已经凸现。
2009年年中更取得申办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和参加省示范性园区评选的重大成功。
(二)新区的发展规划翠山湖新区的发展目标是:打造以电子、电器、水暖卫浴及纺织服装(不含漂染等污染环节)等无污染和轻污染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建设成为产业链配套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配套齐全、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高效、机制灵活的省一流产业转移园,引领开平经济再上新台阶,成为拉动江门乃至粤西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翠山湖新区总规划面积近40平方公里,由中心组团、月山组团和沙塘组团三部分组成。
短期目标是集中开发中心组团,中心组团大部分为石榴塘农场范围,是新区的核心区域,面积约15平方公里。
长期目标则是以325国道复线为中心轴,向东扩展与铜古线相接,向西扩展与埝广线相接,形成沿开阳高速公路的一条产业带。
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恩平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简本为促进恩平市经济的发展,江门市政府于2008年7月分别向省政府上报了将恩平市和开平市视同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产业转移区域给与产业转移扶持政策的请示。
广东省经贸委10月份对此请示进行了回复,在回复《关于将恩平、开平市视同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产业转移区域给予产业转移扶持政策问题的复函》(粤经贸函[2008]1710号)中,将江门市恩平市和开平市视同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产业转入区域,享受产业转移扶持政策。
1 转移园规划概述1.1 地理位置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恩平园)位于恩平市中心城区南部,主要位于东安镇和江南镇境内,新的325国道贯穿整个规划区,开阳高速公路从规划区的西面通过,是恩平市联接珠三角地区和粤西的主要通道之一。
规划总面积约1091.76公顷。
1.2 转移园现状1.2.1已运营企业(1)开发现状规划区位于恩平市中心地带,规划总面积约为1091.76公顷。
其中现状建设用地面积193.05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17.68%,水域、各地、林地和其他用地898.71公顷其中,耕地为495.79公顷,占规划总面积的45.41%;林地为211.81公顷,占规划总面积的19.40%。
规划区内村庄分布零散,工业企业主要分布于新325国道和新平南路(旧325国道)沿线。
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恩平园以恩平市投资服务中心为基础建设。
恩平经济开发区位于规划转移园区的东部,建设用地面积为2000亩,占整个转移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的12.21%,共开发三个主要工业区,一区为电声器材等电子行业,而区主要为轻工纺织、制衣等企业,三区主要为印刷业。
其中,一区中分布有机械制造业,主要为电声器材制造金属/塑料外壳、金属零部件等,已有74家企业投入运营。
(2)水污染物拟建园区内,2007年废水排放总量为279.85万t/a,其中生活污水19.93万t/a、生产废水259.92万t/a;COD排放量为168.70t/a,氨氮排放量为14.66t/a、BOD排放量为75.42t/a。
专利名称:一种全封闭式电缆接头防水防火防爆安全盒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钟其达,梁伟鹏,刘金炜,钟其跃,黎泽荣,吴培章申请号:CN201621310907.9
申请日:20161130
公开号:CN206401872U
公开日:
2017081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封闭式电缆接头防水防火防爆安全盒,包括玻镁防火板、泄能泄压孔、防火玻璃和连接端面,所述玻镁防火板固定镶嵌在盒体的内侧,所述泄能泄压孔设在盒体的顶部,且泄能泄压孔内侧安装有硅橡胶密封塞,所述防火玻璃镶嵌在盒体的内部两端,且防火玻璃安装在玻镁防火板的一侧,所述密封胶设在盒体的内腔两端,所述加强肋固定镶嵌在盒体的外壁上,所述连接端面设在盒体的中间。
该一种全封闭式电缆接头防水防火防爆安全盒设有凹形结构的连接端面,提升全面封闭的性能,设有泄能泄压孔,发生短路击穿或爆炸后,冲击力把塞子冲开进行泄能泄压,玻镁防火板和防火玻璃在增加盒体强度的同时阻挡火灾的蔓延。
申请人:广东安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529400 广东省恩平市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恩平园区三区B8-2号(1号厂房)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黄耀钧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江门市产业转移工业园近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江门市产业转移工业园近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江府办[2008]101号)各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江门市产业转移工业园近期工作实施方案》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经贸局反映。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八年十月二十五日江门市产业转移工业园近期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粤发[2008] 4 号)精神,加快我市招商引资和产业建设步伐,促进我市区域协调发展,最终促使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高起点、高标准的统一规划,整合恩平市米仓园区与开平市翠山湖园区,建设“江门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承接市内、珠三角地区乃至国内外的产业转移,并争取建设成为全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之一。
二、工作任务2008年11月底前完成产业转移工业园认定申报的所有文件资料,并上报省经贸委。
三、工作措施(一)成立推进产业转移工作专门机构1、参照省的做法,成立江门市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双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推进我市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财政、发展改革、劳动、工业的副市长为副组长,成员由相关分管副秘书长、各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市发展改革、经贸、教育、财政、人事、劳动保障、国土资源、建设、外经贸、环保、规划、信息产业等部门主要领导组成。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贸局,其中产业转移工作由市经贸局负责,劳动力转移工作由市劳动保障局负责。
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05•【字号】江府[2012]14号•【施行日期】2012.03.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的实施意见(江府[2012]14号)台山、开平、恩平市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推动我市双转移工作实现新突破,根据《关于优先扶持产业转移重点区域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发展的意见》(粤府[2011]10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扶持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工作目标(一)加强对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统筹和扶持,科学合理安排园区建设资金,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将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成为生态型、效益型、示范性的产业转移工业园,成为我省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园区之一。
(二)实施严格的产业准入管理,加快主导产业在园区聚集发展,完善上下游产业链,确保“十二五”期间主导产业产值占园区产值比重达50%以上,将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成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配套完善的工业园区。
(三)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园区经济发展,力争未来2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达到40%以上,力争园区经济总量2012年比2010年翻一番,2015年比2010年翻两番。
二、加强园区产业规划(四)围绕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主导产业发展定位,开展市县联合定向招商活动,积极承接先进地区的优质项目,省级、市级重点项目优先落户产业转移工业园。
积极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向产业转移工业园集聚,以产业转移工业园为平台,积极向省争取省市共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产业转移项目给予重点扶持,严格控制引进限制类项目,严禁引进产业政策规定的淘汰类项目。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1.06.24•【字号】江府办[2011]26号•【施行日期】2011.06.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关于印发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江府办[2011]26号各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根据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发展形势,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对《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办法(试行)》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反映。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一一年六月二十四日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粤发[2008]4号),加快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开发建设,规范运作和管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下简称“产业转移工业园”)。
第三条产业转移工业园由江门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采用“一园三区”的模式,即分为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平园区、产业转移工业园恩平园区和产业转移工业园台山园区。
设立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目的是促进发达地区的产业向落后地区转移,科学、合理调整江门市的产业布局,并积极承接珠三角和国内、国际的产业转移,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工业园管委会)是江门市人民政府设立的管理机构,接受江门人民政府直接领导,负责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统筹规划、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制定园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等重大事务。
台山、开平、恩平等三个产业转移园区分别设立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园区管委会),为工业园管委会的执行机构,按照工业园管委会的决策,具体负责园区的日常事务,对产业转移工业园实行高效管理。
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恩平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二零零九年四月目录前言 (3)1 转移园规划概述 (4)1.1 地理位置 (4)1.2 转移园现状 (4)1.3 规划概况 (4)2 规划方案分析 (8)3 污染源分析 (9)4 环境质量现状 (11)5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13)5.1 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13)5.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13)5.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4)5.4 声环境影响分析 (14)5.5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15)5.6 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16)6 总量控制 (17)7 环境保护综合规划 (17)8 结论 (19)前言为促进恩平市经济的发展,江门市政府于2008年7月分别向省政府上报了将恩平市和开平市视同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产业转移区域给与产业转移扶持政策的请示。
广东省经贸委10月份对此请示进行了回复,在回复《关于将恩平、开平市视同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产业转移区域给予产业转移扶持政策问题的复函》(粤经贸函[2008]1710号)中,将江门市恩平市和开平市视同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产业转入区域,享受产业转移扶持政策。
1 转移园规划概述1.1 地理位置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恩平园区位于恩平市中心城区南部,主要位于东成镇和恩城街道办境内,新的325国道贯穿整个规划区,开阳高速公路从规划区的西面通过,是恩平市联接珠三角地区和粤西的主要通道之一。
园区规划总面积约414.97公顷。
1.2 转移园开发现状规划区位于恩平市中心地带,规划总面积约为414.97公顷。
其中现状建设用地面积68.47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16.51%,农用地334.82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80.69%。
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恩平园以恩平市投资服务中心为基础建设。
恩平市投资服务中心于1999年开发建设,最初名为“恩平市私营、外商投资企业经济开发区” ,于2002年改为“恩平市外资、民资工业开发区”,2004年改为“恩平市人民政府外资、民资投资服务中心”,2006年改为“恩平市投资服务中心”。
恩平市投资服务中心共分三个片区开发:一区为电声器材等电子行业,二区主要为轻工纺织、制衣等企业,三区主要为印刷业;其中,一区中分布有机械制造业,主要为电声器材企业生产制造金属/塑料外壳、金属零部件等。
本转移园区位于投资服务中心的西部。
目前园区内仅有1家企业,为宝龙电器,主要以铜和铝为原料生产铝电筒外壳。
其废水排放量约795t/a,水污染物COD、氨氮、BOD排放量分别为79.5 kg/a、10.90 kg/a、23.85 kg/a。
1.3 规划概况1.3.1 规模园区规划范围内现有居住人口1722人。
转移园人口规模容量参照珠江三角洲其他工业园区的开发强度经验,转移园区规划总人口约1.5万人。
恩平园区规划总面积414.97公顷,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56.25公顷,规划工业用地216.86公顷,占园区总建设用地60.84%;其中一类工业用地154.66公顷,二类工业用地62.20公顷,无三类工业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10.91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3.06%。
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4.06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6.75%。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69.8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19.62%。
规划绿地面积23.64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6.64%。
保留水域1.79公顷,保留原有林地36.20公顷。
本园区规划用地总面积约414.97公顷,分启动期、近期和远期开发,近期主要是港口路以东的建设用地为主,建设用地面积149.74公顷,其中近期启动区建设面积54.05公顷;远期主要是港口路以西的建设用地为主,建设用地面积206.51公顷。
规划年限近期为2009~2011年,远期为2011~2013年。
1.3.2 产业发展定位本园区将以恩平市中心城区为依托,主要承接江门市蓬江区和珠三角其它地区的产业转移,建设成为重点发展电子装配产业和机械制造产业的新型工业园。
1.3.3 规划结构本园区规划的空间结构为“一心、两轴、两片”。
一心:指行政管理、商业服务、科研开发、居住配套服务中心。
位于规划区中部,325国道与港口路交叉口处,是全区行政管理、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科研开发、商品展示、居住集中区。
两轴:指东西向依托325国道的产业发展轴和南北向依托港口路的生活发展轴。
两片:指依托325国道,分布在配套服务中心东西两侧,以电子信息产业和机械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片区。
1.3.4 用地规划布局恩平园区规划总面积414.97公顷,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56.25公顷,规划工业用地216.86公顷,占园区总建设用地60.84%;其中一类工业用地154.66公顷,二类工业用地62.20公顷,无三类工业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10.91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3.06%。
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4.06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6.75%。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69.8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19.62%。
规划绿地面积23.64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6.64%。
保留水域1.79公顷,保留原有林地36.20公顷。
规划用地性质见表1-1。
表1-1 转移园规划用地一览表1.3.5 其他规划(1)对外交通联系方式国道:325国道东西向贯穿整个园区,是园区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通道,东面往广州、江门方向,西面往阳江、湛江方向。
普通公路:港口路南北向贯穿整个园区,北面接恩平中心城区,南面接恩平港、沿海高速。
(2)给排水1)给水本转移园区用水由恩平市城区水厂提供。
恩平市城区水厂规模由现状6m3/d的规模扩容至12万m3/d。
恩平市城区水厂以锦江水库作为主要饮用水源,凤子山水库为后备水源。
锦江水库总库容41800万m3,正常库容35800万m3;凤子山水库总库容2960万m3,正常库容2303万m3,可以满足恩平市城区水厂的用水需求。
2)排水根据转移园总规,本转移园区排水体系采用雨污分流制。
其中325国道、新平南路一带建成区的雨水主要通过道路两侧B=0.5~1.0m排水明渠排放;村庄雨水则就近排出周边水塘或河涌。
污水通过园区自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仙人河。
根据转移园区总规需水量的预测,进行园区污水产生量的预测:按照污水产生率为85%计算,则转移园区内污水产生量为1.61万m3/d。
因此,园区自建污水处理厂规模为3万m3/d,尾水排入仙人河。
本环评认为:该污水量预测值偏大,没有考虑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以及废水的回用率。
本环评认为:该污水量预测值偏大,没有考虑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以及废水的回用率。
本环评根据不同产业,进行了工业废水排放量的估算,生活废水根据园区规划人口数及用水指标进行了废水产生量的估算,估算结果为园区全部开发运营后,共产生废水0.44万m3/d,其中生产废水约0.33万m3/d,生活废水约0.11万m3/d。
因此,园区集中污水处理厂总规模确定为7000m3/d(废水变化量系数按1.5考虑)。
2 规划方案分析(1)选址合理合法性1)广东省相关规划计划本园的产业引进符合《关于将恩平、开平市视同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产业转移区域给予产业转移扶持政策问题的复函》(粤经贸函〔2008〕1710号)、符合《关于加强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中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若干意见(试行)》、符合《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指导意见》、符合《广东省经贸委关于印发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认定办法的通知》(粤经贸工业[2005]582号)中的要求。
2)相关规划转移园的建设符合《恩平市城区近期建设规划》(2004—2010)、《恩平市土地利用规划》(1997-2020)、《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2004-2020)、《恩平市工业走廊规划》以及《恩平市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
3)水环境保护因此,本转移园的选址符合2008年2月28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本转移园的选址符合《广东省饮用水源保护条例》,对恩平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备用饮用水源保护区没有影响。
本项目的建设不会影响到恩平市水源保护区的保护,不会对潭江开平段水质造成影响,项目选址与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分的相符。
(2)入园产业分析1)本转移园主要引进电子装配产业和五金机械制造业。
2)对于机械制造加工行业,如设备、工具制造等,禁止电镀及表面处理生产工段进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主要禁止电子线路加工生产工段进入;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禁止带有原料初级加工和漂染工段的企业进入。
3)转移园在开发建设、管理过程中,对入园企业的选择应按照其总规及可研的要求,根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尽可能选择生产工艺先进、技术水平一流、科技含量高、能耗低、产值高、对环境影响小的企业引入园区。
4)在单个项目入园环保审批阶段,在本评价提出的入园建议清单的基础上,以限制耗水型工业、禁止重金属废水产生、禁止难降解废水污染物产生等原则加以控制。
3 污染源分析(1)水污染物水污染物排放量按照排水方案进行初步估算:拟建园区内污水进入园区集中污水处理厂处理,排放标准为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其中石油类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A。
拟建园区污水排放量见表3-1。
拟建园区内2013年完全建成运营后,园区内污水园区集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Ⅱ时段一级标准,其中石油类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A后,回用1297.2t/d,剩余3037.83t/d污废水排放至仙人河。
水污染物排放量估算结果见表3-2。
表3-1 拟建园区废水产生量(t/d)表3-2 转移园区水污染物排放量(2)大气污染物转移园区运营后大气污染源强见表3-3。
表3-3 园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3)固体废物产生量转移园固体废物产生总量见表3-4。
表3-3 转移园固体废物产生量t/a注:一年按照330天计算。
(4)噪声项目建成后,噪声污染源主要为各企业的高噪声生产设备,声级值多在75~105dB(A),主要集中分布在厂房区域。
企业需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降噪治理,降至85 dB(A),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85dB(A)的限值要求。
4 环境质量现状(1)水环境质量现状在评价范围内布设5个采样断面,分别为:1#——锦江与仙人河交汇处上游约300m;2#——锦江与仙人河交汇处下游约600m;3#——仙人河,转移园内西区集中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约200m;4#——仙人河,转移园内西区集中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约200m5#——仙人河,仙人河汇入锦江汇入口上游约2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