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和皮肤
- 格式:ppt
- 大小:18.58 MB
- 文档页数:67
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1.神经系统:学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迅速,大脑容量增大,神经细胞和突触数量增多。
他们通过触摸、听觉、视觉、嗅觉等感觉来认知世界,并且逐渐形成一些基本的运动和语言能力。
2.肌肉系统:学前儿童的骨骼肌肉逐渐发育,肌肉力量逐渐增加。
他们开始掌握一些基本的动作技能,如走路、跑步、跳跃等。
他们的动作协调性还不够成熟,容易出现一些摔倒或碰撞等意外情况。
3.内分泌系统:学前儿童的内分泌系统发育较为稳定,对内环境的调节能力逐渐增强。
他们的生长激素分泌旺盛,身高体重逐渐增加。
4.循环系统:学前儿童的心脏、血管和血液系统发育良好。
他们的心脏和血管逐渐成熟,循环功能正常。
他们的心率较快,血压较低。
5.呼吸系统:学前儿童的呼吸系统发育良好,呼吸肌肉逐渐增强。
他们的肺活量逐渐增加,呼吸频率逐渐减少。
他们能够逐渐掌握呼吸控制,能够说话并参与各种运动活动。
6.消化系统:学前儿童的消化系统逐渐完善,食欲逐渐增加。
他们的消化酶分泌正常,能够消化各种食物。
他们的肠道功能逐渐稳定,能够吸收充分的营养,并排出体内的废物。
7.泌尿系统:学前儿童的肾脏和尿液排泄功能逐渐增强。
他们的尿液量和尿频逐渐减少,尿液的比重逐渐稳定。
他们能够控制小便,并逐渐掌握如厕等基本卫生习惯。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的发育特点是发育迅速、各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还不够成熟,存在一定的身体功能局限性。
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体育运动和身体素质教育时应根据他们身体各系统的发育特点,开展相应的运动和教育活动,促进他们身体各系统的健康发育,全面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
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第一节运动系统一、填空题:1、运动系统是由()()和()组成的。
2、骨骼是由()块骨借骨连接而成的,其主要功能是()。
3、骨膜的作用是()。
4、骨质分为()和()。
5、骨髓分为()和()。
6、关节包括()、()和()。
7、骨骼肌的作用是()。
8、前囟门闭合的时间约(),后囟门闭合的时间约()。
9、腕骨约在()时出现骨化中心,10岁时,()块腕骨的骨化中心才全部形成。
10、掌骨和指骨在约()岁时骨化完毕。
11、成人的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分别是()()()和()。
二、思考题;1、为什么人的骨坚硬又有一定的弹性?2、幼儿为什么易出现骨折现象?幼儿骨折为什么恢复的较快?3、为什么孩子的造血功能强?4、为什么小儿不宜提很重的物品,手的动作也不易时间过长?5、生理弯曲的作用是什么?6、为什么孩子脊柱易出现变形?7、足弓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孩子不易站立行走的时间过长?8、孩子的关节的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的利与弊分别是什么?9、孩子的肌肉有什么特点?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哪些事项?10、结合运动系统所学的知识分析如何保护孩子的运动系统?11、合理组织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对孩子的身体有什么好处?第二节循环系统一、填空题:1、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各组织要不断得到()和(),同时又要把体内产生的()和()不断地排出体外,这个过程主要由循环系统来完成。
(循环系统的功能)2、循环系统包括()和()。
3、血液由液体的()和固体的()组成,总量占体重的()。
4、血细胞包括()、()、()。
5、血浆的主要功能是()。
6、红细胞主要成分是(),主要技能是()。
7、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和()。
8、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
9、人体的“生命之泵”是()。
10、心脏瓣膜的作用是()。
11、血管分为()、()和()。
12、血液循环包括()和()。
13、血压分为()和()。
14、未被毛细血管吸收的、可流动的少量()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
2024年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第六节内分泌系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教材第六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展开。
具体包括:内分泌腺的分布与作用,激素的种类及其功能,内分泌系统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日常保育措施维护儿童内分泌系统健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 使学生了解激素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认识到维护内分泌系统健康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采取有效保育措施,促进儿童内分泌系统健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内分泌腺的分布与激素的种类及其功能;2. 教学重点:内分泌系统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及保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内分泌系统图解、实物模型;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儿童生长发育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长发育过程中内分泌系统的作用;2. 新课内容:讲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激素的种类及其作用;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日常保育中可能影响儿童内分泌系统健康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7.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六、板书设计1. 内分泌系统2. 内容:内分泌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激素的种类及其作用内分泌系统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日常保育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列举三种激素,并说明它们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3)谈谈你在日常保育中如何维护儿童内分泌系统健康。
2. 答案:(1)内分泌系统包括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等腺体,其主要功能是分泌激素,调节生长发育、代谢等生理过程;(2)示例: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
生长激素促进骨骼生长;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胰岛素降低血糖;(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内分泌系统的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内分泌系统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提高自身保育水平。
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课件 (一)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课件内分泌系统是人体一个重要的系统,包含了能够分泌生长、调节及代谢激素的内分泌腺体和散布于全身的内分泌细胞。
内分泌系统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学前儿童中的认知也十分重要。
因此,在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中,内分泌系统课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内容。
一、什么是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是一个由内分泌腺体和散布在全身各个组织中的内分泌细胞(多巴胺细胞、黑色素生产细胞等)、以及分泌激素影响整个生体内环境的复杂的系统。
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在于通过分泌激素来管理生命的各个方面。
包括促进生长发育、调节体温、维持代谢水平、管理日常生活的心理和情绪、控制甚至影响人的行为模式。
三、内分泌系统的影响1、生长发育方面:内分泌系统分泌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通过影响儿童的骨骼、肌肉和脏器生长,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
2、代谢方面:内分泌系统分泌甲状腺激素等,调节机体代谢,维持生命的正常运作。
3、情绪和行为方面:内分泌系统时刻都在调节机体内部离子、细胞、物质的平衡,涉及到恐惧、激情等情绪,直接影响儿童的行为。
四、常见内分泌疾病当内分泌系统出现失调或异常时,可能会导致某些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问题、垂体、子宫肌瘤等。
在日常生活中,应从儿童自身的生长发育、饮食、运动和生活环境等方面,保障内分泌系统健康,预防上述疾病的发生。
五、内分泌系统的保健1、合理膳食:推荐儿童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豆类等含钾、纤维素、矿物质多的食物。
2、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促进机体代谢、消耗脂肪、降低血糖和胆固醇等作用。
3、提高免疫力:可使用一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品,如鱼、肉、蛋、奶、豆类等。
4、减压:有意愿或意识到舒缓压力,可进行正面的沟通、诱人的音乐、轻松的活动等。
结语通过了解内分泌系统的相关知识,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可以更具体、更有针对性。
强调内分泌系统的重要性,推行针对儿童的健康促进措施,可以促进儿童健康的生长发育,降低疾病发生率,为儿童的未来发展创造更优越的条件。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第六节内分泌系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第六节的内容,详细探讨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重点解析内分泌腺体如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等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内分泌腺体对儿童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
3. 培养学生关注学前儿童内分泌健康,提高卫生与保育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内分泌腺体的调节机制及其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重点: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组成、功能及卫生保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内分泌系统教学挂图、模型、PPT课件。
2. 学具:彩色笔、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儿童因为内分泌失调导致生长发育问题的案例,引起学生对内分泌系统健康的关注。
2. 知识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组成、功能及腺体调节机制。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实际案例为例,分析内分泌系统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绘制内分泌系统结构图,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内分泌系统卫生保育措施,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内分泌系统2. 内容:内分泌系统基本组成: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等。
功能:调节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
卫生保育措施: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定期体检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举例说明内分泌腺体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2. 答案:(1)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等,其主要功能是调节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
(2)例如: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卫生保育措施。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答疑解惑。
医药制造业产品品牌建设与推广医药制造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产品的品牌建设和推广在这个行业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医药制造业产品品牌建设与推广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包括产品特性、品牌形象、品牌定位和品牌传播。
在医药制造业中,产品特性主要包括药品的疗效、安全性、稳定性等,这些特性是品牌建设的基石。
品牌形象则包括药品的生产企业的声誉、专业性、创新能力等,品牌形象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品牌定位则是指药品品牌在市场上的定位,包括目标市场、目标客户群体等。
品牌传播则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将品牌信息传递给目标客户。
推广策略医药制造业的产品推广,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品牌形象和品牌定位,制定相应的推广策略。
其中,医学推广和市场营销推广是两种主要的推广方式。
医学推广主要通过医学会议、医学杂志、医学教育等渠道,传递产品的医学价值和临床应用信息。
市场营销推广则主要通过广告、促销、公关等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案例分析以某医药制造业企业为例,该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研发出了一种具有显著疗效的新药。
在品牌建设中,企业强调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医学推广,将产品的医学价值传递给医生和患者。
同时,企业还通过广告和公关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这些措施,该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医药制造业的产品品牌建设和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的特性、品牌形象、品牌定位和品牌传播等因素。
通过制定合理的推广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推动产品的销售和市场的拓展。
品牌建设的挑战与机遇医药制造业的品牌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拥有着巨大的机遇。
挑战方面,首先,医药产品的特殊性使得品牌建设的过程更为复杂,药品不仅需要疗效显著,还需要保证安全性。
其次,医药市场的竞争激烈,如何在众多竞品中脱颖而出,是品牌建设的一大挑战。
机遇方面,随着我国医药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消费者对医药产品需求的不断升级,有质量、有口碑的品牌将拥有更多的市场空间。
小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及保健一、小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一)脑垂体的特点1. 在4岁以前和青春期,脑垂体的生长最为迅速,机能也最活跃。
2. 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较多生长激素的分泌在一昼夜间并不均匀。
夜间入睡后,生长激素才大量分泌。
由于小儿的睡眠时间较长,垂体分泌的生长素较多,加速了卄骼的生长发育。
如果儿童睡眠时间不够,睡眠不安,生长激素的分泌减少,就会影响身髙的增长,使遗传的潜力不能充分发挥。
因此睡眠也是使人体长髙的'‘营养素”。
成人要保证小儿充足睡眠,更要养成孩子的正确睡眠习惯。
(二)甲状腺的特点1. 出生时甲状腺已经形成,以后逐渐增长,到14〜15岁时腺体发育最快,重疑可达20克,英机能也达到最髙峰。
2. 缺碘会影响孩子甲状腺的功能。
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
从胎儿期到出生后2岁,是人脑发育的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每天至少需要40〜70微克的碘来合成足够的甲状腺素以保证正常脑发育,缺碘会导致甲状腺素合成不足,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和疾病,尤其是对智力的损害,可造成智力低下。
孕期若缺碘,可致使甲状腺机能不足,胎儿甲状腺发育不全,婴儿岀生后易患呆小症。
3. 婴幼儿患甲亢者非常罕见,想儿大多是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
大多数患儿在青春期发病,以10〜12岁最多,小于5岁者少见,学龄小儿多见,女性多见。
儿童甲亢临床过程个体差异很大, 一般症状逐渐加重,症状开始到确诊时间一般6〜12个月。
(三)胸腺的特点1. 婴幼儿胸腺发达,体积较大。
胸腺从胚胎第六周开始发育,胚胎后期及初生时约重10〜15 克,是一生中重量相对最大的时期。
随年龄增长,胸腺继续发冇,到青春期(13岁时)约30〜40 克。
青春期后逐渐萎缩。
此后胸腺逐渐退化,淋巴细胞减少,脂肪组织增多,至老年仅15克。
2. 幼年时胸腺发育不全会影响免疫功能。
由丹骼造的淋巴干细胞在胸腺素的作用下才具有免疫功能。
幼年时,如果胸腺发育不全,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致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及腹泻,或发生其它免疫缺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