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三期末语文微写作、写作-教师版
- 格式:doc
- 大小:36.92 KB
- 文档页数:22
微写作【评分类别】一类文:8—10分二类文:5—7分三类文:1—4分第一题【解题】1. 解说并分析“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这句话。
分析作者塑造悲剧人物的必然性、必要性,理解其悲剧效果及悲剧意义。
所谓“暴君”,从人物坎坷命运、悲苦结局上看,作者这样安排,确实有些残忍,是“暴君”。
但人物的坎坷命运、悲苦结局,又是人物性格、时代、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的必然结果,它不以作者的意志为转移。
如包法利夫人、祥林嫂,她们是“非死不可”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作者又不是“暴君”。
2. 从甄英莲、孙兰花、桑提亚哥中选一形象,对作者操控作品中的人物命运进行举例解证。
【存在问题】(1)叙述作品情节,未能表现作者对人物的绝对的操控权。
(2)理解肤浅,未能分析出作者这样创作的价值意义。
(3)对这句话的解说分析较弱,笔力大都放在了举例解证上。
【评分例文】示例1:我认为“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指作家可以操控笔下人物的命运,乃至创作出让读者不愿看到、不忍卒读的命运。
这种命运,正是一部好的作品中,不可缺少的。
《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穷困潦倒,连马诺林都被迫离开了他。
可是,不把桑提亚哥置于这种困境中,就无从体现出他历经磨难而“磨而不磷”的品格,无以体现老人“可以被打败,却不能被杀死”的硬汉精神。
甚至,连老人出海数天终于捕到了大马林鱼,载回白骨的剧情,也无从设计。
只有做一个“破碎美好”的暴君,才能孕育出动人的“悲剧美”。
(9-10分)示例2:“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作家在创作时,为了突显出自己作品的主题,为了更好地表现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他可以对主人公命运任意操控,使其经历,突显其性格。
比如《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出海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这悲惨的命运正是作者刻意的安排,由此突出桑提亚哥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小说的主题“硬汉精神”。
连续八十四天的漂流捕鱼,始终未曾放弃,这样的情节,令一个坚韧的,绝不轻言放弃的老人形象在读者心中树立起来,达到了作者的目的。
2018海淀微写作【评分类别】一类文:8—10分二类文:5—7分三类文:1—4分25.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80字左右。
①《把她送到树上去》一文说“有时候一个作家就就是统治人物得暴君”,意思就是作者对其作品中得人物命运拥有绝对得操控权。
请从甄英莲(香菱)元宵节被拐(《红楼梦》)、孙兰花嫁给了王满银(《平凡得世界》)、桑提亚哥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例,谈谈您对这句话得理解。
要求:情节符合原著,分析自圆其说第一题【解题】1、解说并分析“有时候一个作家就就是统治人物得暴君”这句话。
分析作者塑造悲剧人物得必然性、必要性,理解其悲剧效果及悲剧意义。
所谓“暴君”,从人物坎坷命运、悲苦结局上瞧,作者这样安排,确实有些残忍,就是“暴君”。
但人物得坎坷命运、悲苦结局,又就是人物性格、时代、环境等因素得影响下得必然结果,它不以作者得意志为转移。
如包法利夫人、祥林嫂,她们就是“非死不可”得。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瞧,作者又不就是“暴君”。
2、从甄英莲、孙兰花、桑提亚哥中选一形象,对作者操控作品中得人物命运进行举例解证。
【存在问题】(1)叙述作品情节,未能表现作者对人物得绝对得操控权。
(2)理解肤浅,未能分析出作者这样创作得价值意义。
(3)对这句话得解说分析较弱,笔力大都放在了举例解证上。
【评分例文】示例1:我认为“有时候一个作家就就是统治人物得暴君”指作家可以操控笔下人物得命运,乃至创作出让读者不愿瞧到、不忍卒读得命运。
这种命运,正就是一部好得作品中,不可缺少得。
《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穷困潦倒,连马诺林都被迫离开了她。
可就是,不把桑提亚哥置于这种困境中,就无从体现出她历经磨难而“磨而不磷”得品格,无以体现老人“可以被打败,却不能被杀死”得硬汉精神。
甚至,连老人出海数天终于捕到了大马林鱼,载回白骨得剧情,也无从设计。
只有做一个“破碎美好”得暴君,才能孕育出动人得“悲剧美”。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汇编----微写作、写作一、写作题(共7题;共35分)1.(2018•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
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2018•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
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
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2018•卷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装。
不少于800字。
4.(2018•北京)作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①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
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微写作、写作)教师版(同名14495)D二类卷(33—41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三类卷(25—32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四类卷(24—0分)偏离题意、立意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语言不通顺、语病多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以24分为基准分浮动。
说明:没有题目,扣2分。
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
字数不足,每少50个字减1分。
2018朝阳二模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
(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80字。
①有些经典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时代的徽记”,请从《红楼梦》《呐喊》《红岩》《平凡的世界》四部名著中,选择一位人物,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从下列含有“帆”的诗句中选取一联,展开想象,描绘画面。
要求画面完整,描写生动。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论语》中的“温故知新”“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都与教育、学习相关,请选择其中一个,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阐述你对这个成语的认识。
26.作文。
(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不少于700字。
①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应该爱读书,读好书,学会读书……请以“读书之道”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②个人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国家有追求民族复兴的梦想,人类有追求和平共荣的梦想……这些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请以“筑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5.(10分)【评分参考】①依据题目要求,以5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②超过字数不扣分。
期末微写作一类卷(8—10分):符合题意,内容充实,表达流畅,较有文采。
二类卷(5—7分):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1—4分):偏离题意,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
(比170字少20字扣1分。
)①有人说,高中生不仅要读文学类名著,还要读哲学、历史、科学类作品,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观点明确,观点明确,结合现实、自身分析有理有据,结尾总结不够。
(8-9)有独立思考,并能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但中间关于“书籍分类”问题的分析阐述不好,影响了中心话题的论述。
(7-8)有观点,但不够明确,对文学类书籍的态度没有展开,影响了观点的表述。
(6-7)②下面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三幅插图,请结合其中一幅,叙述相关情节。
《明天》《阿Q正传》《白光》对插图内容的理解非常准确,将画面描写与情节叙述相结合。
(9-10)对情节叙述清晰准确,重点突出。
(9-10)情节叙述准确,描写比较生动。
(9-10)③从“孔子、曹雪芹、鲁迅、沈从文、罗广斌、路遥、海明威”这些名字中任选一个,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向他表示你的敬意。
对人物的赞美有形有神,情感抒发真挚感人,感情倾向明确。
(9-10)将对人物的赞美与对个人、民族的影响恰当结合,感情饱满。
(9-10)情感饱满,语言有文采,个别诗句欠斟酌。
(8-9)8分【点评】体裁新颖,内容充实,感情明确,个别诗句欠锤炼。
幻灯片31感情倾向明确,有对人物的讴歌,但对作品内容的述说略多。
(6-7)。
微写作【评分类别】一类文:8—10分二类文:5—7分三类文:1—4分第一题【解题】1. 解说并分析“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这句话。
分析作者塑造悲剧人物的必然性、必要性,理解其悲剧效果及悲剧意义。
所谓“暴君”,从人物坎坷命运、悲苦结局上看,作者这样安排,确实有些残忍,是“暴君”。
但人物的坎坷命运、悲苦结局,又是人物性格、时代、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的必然结果,它不以作者的意志为转移。
如包法利夫人、祥林嫂,她们是“非死不可”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作者又不是“暴君”。
2. 从甄英莲、孙兰花、桑提亚哥中选一形象,对作者操控作品中的人物命运进行举例解证。
【存在问题】(1)叙述作品情节,未能表现作者对人物的绝对的操控权。
(2)理解肤浅,未能分析出作者这样创作的价值意义。
(3)对这句话的解说分析较弱,笔力大都放在了举例解证上。
【评分例文】示例1:我认为“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指作家可以操控笔下人物的命运,乃至创作出让读者不愿看到、不忍卒读的命运。
这种命运,正是一部好的作品中,不可缺少的。
《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穷困潦倒,连马诺林都被迫离开了他。
可是,不把桑提亚哥置于这种困境中,就无从体现出他历经磨难而“磨而不磷”的品格,无以体现老人“可以被打败,却不能被杀死”的硬汉精神。
甚至,连老人出海数天终于捕到了大马林鱼,载回白骨的剧情,也无从设计。
只有做一个“破碎美好”的暴君,才能孕育出动人的“悲剧美”。
(9-10分)示例2:“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作家在创作时,为了突显出自己作品的主题,为了更好地表现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他可以对主人公命运任意操控,使其经历,突显其性格。
比如《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出海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这悲惨的命运正是作者刻意的安排,由此突出桑提亚哥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小说的主题“硬汉精神”。
连续八十四天的漂流捕鱼,始终未曾放弃,这样的情节,令一个坚韧的,绝不轻言放弃的老人形象在读者心中树立起来,达到了作者的目的。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陈雨童 26.1 10分《红楼梦》中黛玉焚稿香消命殒的场面最令我难忘。
这是痴情女子对情的了断。
她洒泪焚书稿、烧绢子,烧的何止是纸与布,更是她与宝玉的情;这是多愁女子对此生的回首。
她吐血,恍惚,那几个时辰里,脑海里怎可一片虚无。
更是从她刚入贾府到如今的一次次回放。
苦涩、甜蜜交织,换得两行清泪;这是苦命女子对此生的悔恨。
她轻念自己的清白身子,希望回到老家,不再在这又爱又恨的地方终了此生。
每每读到此处,不觉心中感慨万千,林黛玉似就在我身边。
丰台二中赵扬阳 26.1 10《药》中两位母亲清明节去上坟的场面最令我难忘。
首先,我被同死去的犯人埋在一起的夏瑜和他羞愧的母亲所震撼,革命者用鲜血为人民换取平等时,人们麻木无知,如此的对待令他们牺牲的价值降为了零。
我心疼革命者,为他们悲哀,亦痛恨群众的愚昧。
其次,那坟上的花圈和枝头上飞走的乌鸦也无法令人忘怀。
一个是作品“光明的尾巴”,另一个是“她希望的显灵,也要让她落空”的艺术手法。
鲁迅借此来慰藉“寂寞中奔驰的勇士”们,给予人们希望。
小小场景,意蕴却如此丰富,令人难忘。
北京市第十中学新疆班何凯旋 26.2 10分我认为环境可以造就人。
例如《边城》中的翠翠。
其一,翠翠成长的环境是在一个生活节奏慢的茶峒之中。
这里自然环境优美,在大自然的养育之下造就了翠翠天真无邪的性格。
其二,老船夫作为翠翠的爷爷,身体力行地教育着她。
老船夫不多收别人一分钱的同时还慷慨解囊,拿酒和烟叶给别人,这样的家庭环境成就了翠翠善良,淳朴的品质。
但是社会环境中茶峒人的含蓄同样影响着翠翠,也是造成翠翠爱情悲剧的原因。
总之,自然、家庭、社会等多种环境造就了翠翠。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富艺剀 26.2 10分环境可以造就人,翠翠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湘西,碧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苍绿的远山,天地间一片纯净,不含杂质。
在这样一片纯净的自然环境长大的翠翠从小感受这种美丽,也就孕育了美丽纯净的心;与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见惯了爷爷照待来往客人,不受客人报答,她便将这份热情好客,不图回报牢记在心中,家庭环境的影响同样巨大;祝端午节的盛大节日氛围,给了翠翠更多与人相处的机会,为翠翠的乐观开朗实现升华。
【评分类别】一类文:8—10分二类文:5—7分三类文:1—4分海淀期末微写作1《把他送到树上去》一文说“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意思是作者对其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拥有绝对的操控权。
请从甄英莲(香菱)元宵节被拐(《红楼梦》)、孙兰花嫁给了王满银(《平凡的世界》)、桑提亚哥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情节符合原著,分析自圆其说。
【解题】解说并分析“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这句话。
分析作者塑造悲剧人物的必然性、必要性,理解其悲剧效果及悲剧意义。
所谓“暴君”,从人物坎坷命运、悲苦结局上看,作者这样安排,确实有些残忍,是“暴君”;但人物的坎坷命运、悲苦结局,又是人物性格、时代、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的必然结果,它不以作者的意志为转移。
如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
从这个角度上看,作者又不是“暴君”。
【存在问题】①对这句话的解说分析较弱,笔力大都放在举例解证上。
②叙述作品情节,未能表现作者对人物的绝对的操控权。
③理解肤浅,未能分析出作者这样创作的价值意义。
示例:①本该无忧成长,在家人呵护下成长的一朵小花却在正是团圆与欢笑的元宵节被拐子拐走,偏又被呆霸王看中抢了去。
但这命途多舛的女子却偏未被命运所压迫地死气沉沉,反而同众姑娘学诗,足以见起应怜啊!我曾想质问曹公何以将如此女子落得这种悲惨下场,但拜读完红楼梦后,似有所得——名作家之所以有名,便在于其略显残忍的决绝,但又让人可感其内心的悲悯。
而这种残忍与悲悯的碰撞便产生了伟大的作品,香菱一样的女子不胜枚举,而正是这暴君般的操控,才使我们于洋花着锦烈火烹油中,感悟世事无常。
(10分)《红楼梦》中甄士隐的女儿自小就被道士预言会有祸端,而在元宵节当天,刚好甄士隐不在英莲身边,在小厮带英莲逛元宵会时刚好内急把她放在一个人家门口,也刚好这时有人贩子来此见到英莲把她带走。
这一连串“凑巧”的事在现实中是不太可能的。
但正因为作者目的是让英莲被拐所以发生了一连串巧合的事。
2018届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微写作、写作)教师版2018东城期末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150字左右。
①有人说,高中生不仅要读文学类名著,还要读哲学、历史、科学类作品,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②下面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三幅插图,请结合其中一幅,叙述相关情节。
《明天》《阿Q正传》《白光》③从“孔子、曹雪芹、鲁迅、从文、罗广斌、路遥、海明威”这些名字中任选一个,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向他表示你的敬意。
26.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不少于700字。
①现在的某些游戏将中国历史人物的身份加以改变,比如墨子变成了机器人、荆轲变成了美女、白变成了刺客……对此,有人认为游戏创作必须符合历史,也有人认为这些改变可以吸引青少年关注历史,还有人认为游戏原本就是虚拟的……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2017年12月,第四届全球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行。
会上有人说,未来30年属于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国家、三十人以下的小企业、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
这番话触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想象?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10分)略26.(50分)略2018西城期末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80字左右。
(1)《一股液体流经西海固》结尾写道:“他们应该和我一样不甘心。
”面对人生中形形色色的难题,人有时会有这样或那样“不甘心”的举动。
请从《红岩》中的江姐、《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和《平凡的世界》中的少平中任选一人,叙述能体现其“不甘心”的情节,并作简要点评。
要求:符合原著容,条理清楚。
(2)某些特定的时刻对于小说中的人物而言可能是刻骨铭心的。
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白光》中的士成、《边城》中的傩送中任选一人,描写其在下列特定时刻的心感受。
要求:符合原著容,有感染力。
①林黛玉——葬花时②士成——看榜时③傩送——月夜为翠翠唱歌时(3)班里要设计一期以“高三的学习”为话题的板报。
请结合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从下面的《论语》选文中任选一句,并据此写一段寄语与大家共勉。
要求:正确理解所选句子的意思,容有针对性,能自圆其说。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6.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两名大学生利用长假,脚踩轮滑鞋,历时5天半从到,完成了一次长达五百多公里的“长途刷街”,实现了一个多年的青春梦。
许多网友为其叫好:“有志者,事竟成!”“为轮滑带来正能量!”而一位交警则指出:“轮滑鞋代步上路,违反了交通法规,是不对的,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会受到相应处罚。
”生活中,类似的事并不鲜见,“好”的事可能是“不对”的事。
而另一面,“对”的事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事,比如符合校规的着装不一定是学生心仪的着装,比如书法家为了写出好字常常打破正确的笔顺以求艺术上更美……不同情况下,不同领域中,人们对“对与好”的理解认识各不相同:“只有对的,才可能是好的”“无过便是功”“只要是好的,终会是对的”……你又有着怎样的看法? 请以“对与好”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每天我们都生活在各种数字中:全球年发明专利已超过260万件;世界百米短跑纪录达到9秒58;中国高铁年运送旅客约15亿人次;人平均寿命超过80岁;汽车保有量为540余万辆;全市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累计浓度58微克/立方米,与去年相比下降了13.4%;人们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日平均不少于4小时;我国公民年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某校高中生每月平均零花钱1000到1200元……大到世界、国家,小到家庭、个人,无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还是日常生活的大事小情,总会牵连着或凝结为一个个数字。
我们制造数字,改写数字,也盘点数字,预估数字,更感慨数字……请以“数字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可写实,可想象,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图景,也可以写微小的情态,以小见大。
五、(60分)25.(10分)根据完成题目要求的质量,以5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26.(50分)说明:作文没有抄写题目,扣2分。
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
字数不足,每少50个字减1分。
2018海淀期末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80字左右。
①《把他送到树上去》一文说“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意思是作者对其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拥有绝对的操控权。
请从甄英莲(香菱)元宵节被拐(《红楼梦》)、兰花嫁给了王满银(《平凡的世界》)、桑提亚哥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情节符合原著,分析自圆其说。
②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交流机构。
如果从以下《论语》名句中选择一句,写入孔子学院的宣传册,你会选择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晰。
甲:德不孤,必有邻。
乙:君子和而不同。
③假如名著中的人物能够和读者倾心交谈,他们最想讲述的会是哪一个场景呢?请从单四嫂子(《明天》)、傩送(《边城》)、华子良(《红岩》)中选择一位,以该人物的身份,讲述他(她)自己经历过的一个难忘的场景。
要求:依据原著,符合讲述者身份,语言生动。
26.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①今年二十五岁的毕成,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几乎每一天都这样度过:清晨闹铃一响,立即打开手机,听60秒的外语课程;早饭时间,边吃边听20分钟的有声“经典名著”;午休时候,抓紧时间在线学习《如何成为写作高手》;晚饭后打开直播,听知名答主的创业经验分享,然后进入梦乡……这样的毕成十年以后会什么样呢?请展开想象,以“十年后的毕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故事完整,描写合理。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2017年初,“中国诗词大会”火遍全国;2017岁末,诗人余光中去世,人们纷纷借他的诗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来表达对他的怀念。
近年来,《诗刊》杂志的发行量和阅读量都在持续增长。
中国诗歌网的注册会员达11万,注册诗社近2000家,平均每天收到投稿2000件。
最近一个月,见诸媒体的诗歌节就有20多个,其中以地域命名的有“市民诗歌节”“国际旅游诗歌节”“香港国际诗歌节”等,以人名命名的有“屈原诗歌节”“白诗歌节”“徐志摩诗歌节”等。
一次,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街头采访一位90后,问到他的职业,他回答:“我是一个诗人。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10分)一类卷(8—10分),符合题意,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流畅,较有文采。
二类卷(5—7分),基本符合题意,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1—4分),偏离题意,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
26.(50分)说明:没有题目,扣2分。
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
字数不足,每少50个字减1分。
2018期末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4.微写作。
(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80字。
①请给《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六部名著中的某一位作者,写一段话,表达你读完该作品后的感受。
②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请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表看法。
③请以“致我的2018”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25.作文。
(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不少于700字。
①请以“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②生活中总有某个老物件,让你记忆深刻,这其中就有动人的故事。
请以“的老物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注意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2018丰台期末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6.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80字左右。
①阅读《红楼梦》或《呐喊》时,小说中的哪个场面最令你难忘,说明理由。
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楚。
②“环境可以造就人。
”从《边城》或《平凡的世界》中任选一个人物,以该人物为例,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认识。
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③《老人与海》或《红岩》中,哪个人物是你心目中“最美的人”。
请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表达你的赞美之情。
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27.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①《寒梅未著仍渗芳》一文中,古人的迁徙常常是被动的,而现代人的迁徙则多是主动的,如外出务工,留学国外,移民他乡……现代人的这种迁徙现象引发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未来智慧城市建成,智能化高度发展,在这样的智城市里,人的生活会怎样?请展开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情节,有描写。
2018石景山期末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徜徉孔林》中作者提到:中国古代“重文轻理工”的传统与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有很强的关联度。
对此你是否认同?请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
②俗话说“红花还需绿叶扶”,在文学经典中,次要人物也往往呈现出别样的色彩,令人难忘。
请从船总顺顺、王满银、假洋鬼子、尤三姐和薛蟠几个人物中选择一位,描绘最能突出其特点的一个场景。
要求:有细节,有描写。
③请以“最美”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性文字,表达你阅读文学经典作品的感受。
要求:从《红岩》《老人与海》《红楼梦》《边城》中选材立意,可选一部,也可选多部;主题明确,有感染力。
26.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论语•子路》篇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句。
你对这则语录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②请以“昔日重来”为题,展开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