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90.50 KB
- 文档页数:29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已知25523y x x =-+--,则2xy 的值为( )A .15-B .15C .152-D .1522.已知35a =+,35b =-,则代数式22a ab b -+的值是( )A .24B .±26C .26D .253.若﹣2a m b 4与5a n +2b 2m +n 可以合并成一项,则m-n 的值是( )A .2B .0C .-1D .14.如果1m n +=,那么代数式()22221m n m n m mn m +⎛⎫+⋅-⎪-⎝⎭的值为( ) A .-3 B .-1 C .1 D .35.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是直线1x =.下列结论:①0abc <;②30a c +>;③()220a c b +-<;④()a b m am b +≤+(m 为实数).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下列对一元二次方程x 2+x ﹣3=0根的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 .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实数根C .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D .没有实数根7.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M(-2,3)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8.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的度数为()A.90°B.60°C.45°D.30°9.如图,AB∥CD,点E在线段BC上,CD=CE,若∠ABC=30°,则∠D为()A.85°B.75°C.60°D.30°10.如图,点P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D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点M,N分别是AB,BC边上的中点,则MP+PN的最小值是()A.12B.1 C.2D.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若a-b=1,则222a b b--的值为____________.2.已知x,y满足方程组x2y5x2y3-=⎧+=-⎨⎩,则22x4y-的值为__________.3.使x2-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4.如图,直线y=x+b与直线y=kx+6交于点P(3,5),则关于x的不等式x+b >kx+6的解集是_________.5.如图,△ABC 三边的中线AD ,BE ,CF 的公共点G ,若12ABC S =△,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____________.6.如图,在ABC 中,点D 是BC 上的点,40BAD ABC ︒∠=∠=,将ABD ∆沿着AD 翻折得到AED ,则CDE ∠=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组:4311213x y x y -=⎧⎨+=⎩2.先化简,再求值:822224x x x x x +⎛⎫-+÷ ⎪--⎝⎭,其中12x =-.3.已知方程组137x y a x y a-=+⎧⎨+=--⎩中x 为非正数,y 为负数. (1)求a 的取值范围;(2)在a 的取值范围中,当a 为何整数时,不等式221ax x a ++>的解集为1x <?4.已知:如图所示△ACB 和△DC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连接AE ,BD .求证:AE=BD .5.如图1,在菱形ABCD中,AC=2,BD=23,AC,BD相交于点O.(1)求边AB的长;(2)求∠BAC的度数;(3)如图2,将一个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60°角的顶点放在菱形ABCD的顶点A 处,绕点A左右旋转,其中三角板60°角的两边分别与边BC,CD相交于点E,F,连接EF.判断△AEF是哪一种特殊三角形,并说明理由.6.2017年5月,某县突降暴雨,造成山体滑坡,桥梁垮塌,房屋大面积受损,该省民政厅急需将一批帐篷送往灾区.现有甲、乙两种货车,已知甲种货车比乙种货车每辆车多装20件帐篷,且甲种货车装运1 000件帐篷与乙种货车装运800件帐篷所用车辆相等.(1)求甲、乙两种货车每辆车可装多少件帐篷;(2)如果这批帐篷有1 490件,用甲、乙两种汽车共16辆装运,甲种车辆刚好装满,乙种车辆最后一辆只装了50件,其余装满,求甲、乙两种货车各有多少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A2、C3、A4、D5、C6、A7、B8、C9、B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2、-153、x2≥4、x>3.5、46、2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53xy=⎧⎨=⎩.2、3.3、(1)a的取值范围是﹣2<a≤3;(2)当a为﹣1时,不等式2ax+x>2a+1的解集为x<1.4、略.5、(1)2;(2)60︒;(3)见详解6、(1)甲种货车每辆车可装100件帐篷,乙种货车每辆车可装80件帐篷;(2)甲种货车有12辆,乙种货车有4辆.。
八下数学书习题答案人教版【篇一: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txt>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 2.本试题不分ⅠⅡ卷,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不要直接在本试卷上答题。
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对应的答题卡区域,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3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记零分.)1.下列式子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xb.25c.x2?9d.3xy2.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4,5,6b.1,1,8,11 d.5,12,15 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4. 函数y?5?xx?2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5b.x?5且x??2c.x?5 d.x?5且x??25. 下列四个等式:①(?4)2?4;②(-4)2=16;③(4)2=4;④(?4)2??4.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6.设正比例函数y?mx的图象经过点a(m,4),且y的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 ( )八年级数学试题第1页(共4页)a.2b. -2 c. 4 d. -47.如图,在□abcd中,已知ad=8㎝, ab=6㎝, de平分∠adc交bc边于点e,则be等于()a. 2cmb. 4cmc. 6cmad8.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bec第7题图9. 样本方差的计算式s2?1?20???x221?30???x2?30?????x20?30?2??中,?数字20和30分别表示样本中的()a.众数、中位数b.方差、标准差c.样本中数据的个数、平均数d.样本中数据的个数、中位数 10.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cd、ad上的点,且ce=df,ae、bf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①ae=bf;②ae⊥bf;③ao=oe;④s?aob?s四边形deof中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第10题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只要求填写最后结果.)11.化简=.12.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5,则第三边长为 ____. 13.函数y?2,则xy的算术平方根是.14.某校篮球班21名同学的身高如下表:则该校篮球班21名同学身高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____cm.15.把直线y=﹣2x+1沿y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所得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 16 .如图,一根长8米的竹杆折断后顶部抵着地面,测得顶部距底部4米则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是米.八年级数学试题第2页(共4页)第16题图第17题图17如图,延长矩形abcd的边bc至点e,使ce=bd,连结ae,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矩形aocd沿直线ae折叠(点e 在边dc上),折叠后顶点d恰好落在边oc上的点f处.若点d的坐标为(10,8),则点e的坐标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6分.解答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9题图20.(满分6分)已知直线y?kx?b经过点m,n y?求此直线与x轴,y轴的所围成的面积.21.(满分6分)已知,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交abdf∥ab交ac于点f.求证:四边形aedf是菱形.第21题图22.(满分8分)某公司在推销一种新产品时,在规定时期内为推销员提供了两种获取推销费的方法:方式a:每推销1千克新产品,可获20元推销费;方式b:公司付给推销员300元的基本工资,并且每推销1千克新产品,还可获10元推销费.设推销产品数量为x(千克),推销员按方式a获取的推销费为ya(元),八年级数学试题第3页(共10页)推销员按方式b获取的推销费为yb(元).(1)分别写出ya(元)、yb(元)与x(千克)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你的计算,推销员应如何选择获取推销费的方式能更合算?23、(满分10分)某公司招聘职员,对甲、乙两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面试中包括形体和口才,笔试中包括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考察,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如下表:谁?(2)求矩形纸片abcd的面积s. 25.(满分10分)如图,直线oc、bc的函数关系式分别是 y1=x和y2=-2x+6,直线bc与x轴交于点b,直线ba与直线oc相交于点a.(1)当x取何值时y1>y2?(2)当直线ba平分△boc的面积时,求点a的坐标.26.(满分12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2)当点e是线段bc上(b,c除外)任意一点时(其它条件不变),结论ae=ef是否成立.八年级数学试题第4页(共10页)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评卷说明:1. 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的每小题,只有满分和零分两个评分档,不给中间分. 2. 解答题中的每小题的解答中所对应的分数,是指考生正确解答到该步骤所应得的累计分数.本答案对每小题只给出一种解法,对考生的其他解法,请参照评分意见相应评分.3. 如果考生在解答的中间过程出现计算错误,但并没有改变试题的实质和难度,其后续部分酌情给分,但最多不超过正确解答分数的一半;若出现严重的逻辑错误,后续部分就不再给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3分,共30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记零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只要求填写最后结果. 11.3;12.4 13. 14.187;15.y??2x?3; 16.3; 17. 15 ; 18.(10,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6分.解答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本题满分6分)1在△acb中,ac2?bc2?169?ab2………………………2 345八年级数学试题第5页(共4页)∴阴影部分面积为30-6=24.………………………6 20、(本题满分6分)解:由图象可知,点m(-2,1),n(0,-3)在直线y=kx+b上, ???2k?b?1?3………………………1 ?b?解得: ??k??2?b??3 (2)3 4 令x=0,得y??3………………………5 6 21、(本题满分6分)证明:∵de∥ac,df∥ab,∴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 (2)∴∠eda=∠fad,………………………3 ∵ad是△abc的角平分线,∴∠ead=∠fad,∴∠ead=∠eda, (4)∴ea=ed, (5)∴四边形aedf为菱形. (6)22、(本题满分8分)(1)由题意得出:y a =20x,y b=300+10x;………………………4 (2)当y a = y b 时即20x=300+10x,解得:x=30,………………………6 故当推销30千克时,两种方式推销费相同,当超过30千克时,方式a合算,八年级数学试题第6页(共4页)当低于30千克时,方式b合算. (8)24 显然乙的成绩比甲的高,所以应该录取乙. (5)的比确定79 显然甲的成绩比乙的高,所以应该录取甲.………………………10 24、(本题满分8分)∴be=2ae=2 ………………………5 ∵折叠∴be=ed=2………………………6 ∵勾股定理7 8八年级数学试题第7页(共10页)25、(本题满分10分) (1)依题意得解方程组??y?x (1)?y??2x?6解得??x?2?y?2...........................3 ∴c点坐标为(2,2);根据图示知,当x>2时,y1>y2;...........................5把y=1代入y=x中,x=1∴a(1,1). (10)26、(本题满分12分)∴∠eam=∠fec………………………2 ∵点e,m分别为正方形的边bc和ab的中点又∵cf是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八年级数学试题第8页(共10页)∴△aem≌△efc(asa) (5)∴ae=ef (6)(2)探究2,证明:在ab上截取am=ec,连接me,………………………7 由(1)知∠eam=∠fec,………………………8 ∵am=ec,ab=bc,∴bm=be,∴∠eam=∠fec,……………………………………10 在△aem和△efc中,∠ame=∠ecf ;am=ce;∠mae=∠cef∴△aem≌△efc(asa), (11)∴ae=ef; (12)八年级数学试题第9页(共4页)八年级数学试题第10页(共4页)【篇二:2013年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练习题答案汇总】2010年为+108.7mm; 2009年为-81.5 mm; 2008年为+53.5 mm. 2.这个物体又移动了-1 m表示物体向左移动了1m这时物体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第4页习题答案1.解:有5个三角形,分别是△abe,△abc,△bec,△bdc,△edc.2.解:(1)不能;(2)不能;(3)能.理由略第5页习题答案:1.解:图(1)中∠b为锐角,图(2)中∠b为直角,图(3)中∠b为钝角,图(1)中ad在三角形内部,图(2)中ad为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图(3)中ad在三角形的外部.锐角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上的高与另一条直角边重合,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2.(1)af(或bf) cd ac (2)∠2 ∠abc ∠4或∠acf第7页习题答案:解:(1)(4)(6)具有稳定性第8页习题11.1答案1.解:图中共6个三角形,分别是△abd,△ade,△aec,△abe,aadc,△abc.2.解:2种.四根木条每三条组成一组可组成四组,分别为10,7,5;10,7,3;10,5,3;7,5,3.其中7+510,7+3=10,5+310,5+37,所以第二组、第三组不能构成三角形,只有第一组、第四组能构成三角形,3.解:如图11-1-27所示,中线ad、高ae、角平分线af.4.(1) ecbc (2) ∠dac∠bac (3)∠afc (4)1/2bc.af5.c6.解:(1)当长为6 cm的边为腰时,则另一腰长为6 cm,底边长为20-12=8(cm),因为6+68,所以此时另两边的长为6 cm,8 cm.(2)当长为6 cm的边为底边时,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20-6)/2=7(cm),因为6+77,所以北时另两边的长分别为7 cm,7cm.7.(1) 解: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时,三角形的三边为5,5,6,因为5+56,所以三角形周长为5+5+6=16: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6时,三角形的三边为6,6,5,因为6+56,所以三角形周长为6+6+5=17.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或17;(2)22.8.1:2 提示:用41/2bc.ad—丢ab.ce可得.9.解:∠1=∠2.理由如下:因为ad平分∠bac,所以∠bad=∠dac.又de//ac,所以∠dac=∠1. 又df//ab,所以∠dab=∠2. 所以∠1=∠2.10.解:四边形木架钉1根木条;五边形木架钉2根木条;六边形木架钉3根木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页练习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4页练习答案1.解:∠acd=∠b.所以∠acd=∠b(同角的余角相等).2.解:△ade是直角三角形,所以△ade是直角三角形(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5页练习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习题11.2答案1.(1) x= 33; (2)z一60;(3)z一54;(4)x=60.(3)不可以,如果外角是锐角,则它的邻补角为钝角,就是钝角三角形,而不是直角三角形了.又因为∠1=∠2,∠3=∠4,所以∠2=1/2∠abc,∠4=1/2∠acb,所以x=140.11.证明:因为∠bac是△ace的一个外角,所以∠bac=∠ace+∠e.又因为ce平分∠acd,所以∠ace= ∠dce.所以∠bac=∠dce+∠e又因为∠dce是△bce的一个外角,所以∠dce=∠b+∠e.所以∠bac=∠b+ ∠e+∠e=∠b+2∠e.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1页练习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4页练习答案1.(1)x=65;(2)x=60; (3)x=95.2.六边形3.四边形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习题11.3答案1.解:如图11-3 -17所示,共9条.2.(1)x=120;(2)x=30;(3)x=75.3.解:如下表所示.6.(1)三角形;所以这个多边形为六边形.7.ab//cd,bc//ad,理由略.提示:由四边形的内角和可求得同旁内角互补.10.解:平行(证明略),bc与ef有这种关系.理由如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8页复习题答案1?解:因为s△abd=1/2bd.ae=5 cm2, ae=2 cm,所以bd=5cm.又因为ad是bc边上的中线,所以dc=bd=5 cm,bc=2bd=10 cm.2.(1)x=40;(2)x=70;(3)x=60;(4)x=100; (5)x=115.4.5条,6个三角形,这些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八边形的内角和.9.bd pc bd+pc bp+cp【篇三:浙教版数学八下第四章习题答案】4.1 多边形合作学习:发现:拼成一个周角.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课内练习:1. ?d?100?.2. 由已知可得?d??c?180?,得ad//bc.3. 能.因为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而且这四个四边形全等,所以能拼成如图形状,即组成一幅镶嵌图.作业题:1. 40?,80?,120?,120?.2. ???109?,???56?.3. ?b?97.5?,?d?82.5?.4. (1) ab//cd,ad//bc.(2) ?a??c?120?,?b??d?60?.5. 在四边形abcd中,∵ ?a??c?90?,∴ ?abc??adc?360??90??90??180?(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和等于360?). ∵ be,df分别是?abc,?adc的平分线,∴ ?abe??cbe,?adf??fdc,∴ ?ebc??fdc?90?,又∵ ?ebc??bec?90?∴ ?fdc??bec.∴ be//df.合作学习:课内练习:1. 四边形.2. 1440?,360?.3. 七边形.作业题:1. 12.2. 六边形.3. ?efg?100?,?fgc?110?,?c?90?,?che?150?,?hef?90?. ?b1??b2??b3??b4??b5?36?.5. 12.6. 44.4.2 一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合作学习:(1)使两条对应边重合,而对应顶点不重合. 3个.(2)由两个三角形全等可得对应角相等,则拼成的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所以拼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对边相等.1. ?b?125?,?c?55?,?d?125?.2. 在□abcd中,?c??a,ad?bc(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分别相等),由be?bc,得?c??ceb.ad?be.又cd//ab(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abe??ceb,∴ ?a??c??abe.作业题:1. 略.2. 一组对边长为6cm,另一组对边长为4cm.3. 40?,140?,40?,140?.4. 135?,22?.5. 在□abcd中,ab//dc(平行四边形的定义),∴?bae??dcf.∴ab?d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aeb??cfd?rt?(已知).∴rt?aebrt?cfd,∴be?df.6. 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在□abcd中,?dab??dc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dc//ab(平行四边形的定义).∴?ecf??cfb.∵ae,cf分别是?dab,?dcb的平分线,∴?dae??eaf,?ecf??fcb.∴?eaf??cfb,∴ae//cf.∴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1. (1)2. (2)1.2. 设ab与cd之间的距离为d1,ad与bc之间的距离为d2,则ab?d1?ad?d2,∴d1ad1??. d2ab2探究活动:?abc1,?abc2,?abc3,?abc4它们ab边上的高都等于l1与l2之间的距离,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1)改法如图:连结bd,作cc1//bd,延长ad交cc1于c1.连结bc1.?abc1就是所求的三角形.(作法不唯一)(2)改法如图:连bd,作cc1//bd,四边形abc1d就是所求的梯形或平等四边形. (作法不唯一). dc1//ab,交cc1于c1,则s?dbc?s?dbc1.作业题:1. 26.2. 如图.3. (1)由已知得?abc??dcb?60?,∴ ab//cd.同理可得ac//bd,∴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2)均为3cm.4. 10.5. ∵ ab//dc,∴ ?cfb??abf??cbf,∴ cf?cb?ad?5(cm).同理,de?ad?5(cm).∴ ef?df?cf?dc?5?5?8?2(cm).6. 改直方案如下图:cm//ae,dn//bf.am,bn为改直后道路的两条边沿.课内练习:1. 78mm.2. 没有,因为长为7cm,10cm,18cm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3. ∵ ao?co,bo?do(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又∵e,f分别是oa,oc的中点,∴ eo?of.又∵?aob??cod,∴?obe≌?odf.作业题:1. (1)4对,它们是:?aob与?cod,?aod与?cob,?abc与?cda,。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共四套)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一)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中,化简后能与2合并的是A。
12B。
8C。
$\frac{2}{3}$D。
$\frac{2}{5}$2.以下以各组数为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5,12,13B。
1,2,5C。
1,3,2D。
4,5,63.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1=0$,方程应变形为A。
$(x+2)^2=3$B。
$(x+2)^2=5$C。
$(x-2)^2=3$D。
$(x-2)^2=5$4.如图,两把完全一样的直尺叠放在一起,重合的部分构成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一定是A。
矩形B。
菱形C。
正方形D。
无法判断5.下列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是A。
$y=-x$B。
$y=x+1$C。
$y=-2x+1$D。
$y=x-1$6.下表是两名运动员10次比赛的成绩,$s_1^2$,$s_2^2$ 分别表示甲、乙两名运动员测试成绩的方差,则有成绩。
|。
8分。
|。
9分。
|。
10分。
|甲(频数)|。
4.|。
2.|。
3.|乙(频数)|。
3.|。
2.|。
5.|A。
$s_1^2>s_2^2$B。
$s_1^2=s_2^2$C。
$s_1^2<s_2^2$D。
无法确定7.若$a,b,c$满足$\begin{cases}a+b+c=0,\\\ a-b+c=0,\end{cases}$则关于$x$的方程$ax^2+bx+c=0(a\neq 0)$的解是A。
1,0B。
-1,1C。
1,-1D。
无实数根8.如图,在△ABC中,$AB=AC$,$MN$是边$BC$上一条运动的线段(点$M$不与点$B$重合,点$N$不与点$C$重合),且$MN=\frac{1}{2}BC$,$MD\perp BC$交$AB$于点$D$,$NE\perp BC$交$AC$于点$E$,$BM=NC=x$,$\triangle BMD$和$\triangle CNE$的面积之和为$y$,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
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练习初二数学考生须知1. 本试卷共6页,共三道大题,26道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第1-10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2,-3)关于原点O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2,3)B.(-2,3)C.(-2,-3)D.(2,-3)2.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20°,那么这个多边形是A.五边形B.六边形C.七边形D.八边形3.下面四个图案依次是我国汉字中的“福禄寿喜”的艺术字图.这四个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②③④4.方程()xxx=-1的解是A.x = 0 B.x = 2 C.x1= 0,x2= 1 D.x1= 0,x2= 2 5.数学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进行还原魔方练习,下表记录了他们10次还原魔方所用时间的平均值x与方差2S:甲乙丙丁x(秒)30 30 28 282S 1.21 1.05 1.211.05 要从中选择一名还原魔方用时少又发挥稳定的同学参加比赛,应该选择 A .甲 B .乙C .丙D .丁6.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如果∠ABO =70°,那么∠AOB的度数是A .40°B .55°C .60°D .70° 7.用配方法解方程2210x x --=,原方程应变形为 A .2(1)2x -= B .2(1)2x +=C .2(1)1x -=D .2(1)1x +=8.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 )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是有规律的.他用无意义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通过测试,他得到了一些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出一条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如图.该曲线对人类记忆认知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小梅观察曲线,得出以下四个结论: ①记忆保持量是时间的函数②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快,以后逐渐减慢 ③学习后1小时,记忆保持量大约为40%④遗忘曲线揭示出的规律提示我们学习后要及时复习 其中错误的结论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9.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kx x -+=有两个实数根,那么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A .1k ≤B .1k <且0k ≠C .1k ≤且0k ≠D .1k ≥10.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动点P 在正方形的边和对角线上匀速运动. 如果点P 运动的时间为x ,点P 与点A 的距离为y ,且表示 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那么点P 的运动路线可能为图1 图2A .A →B →C →A B .A →B →C →D C .A →D →O →A D .A →O →B →C 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 11.函数12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12.在△ABC 中,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如果DE =10,那么BC = .13.“四个一”活动自2014年9月启动至今,北京市已有60万中小学生参观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下图是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的天安门广场周围的景点分布示意图. 如果这个坐标系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 轴、y 轴的正方向,表示故宫的点的坐标为(0,1),表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点的坐标为(1,-1),那么表示人民大会堂的点的坐标是 .14.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如果AB ∥CD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ABCD 成为平行四边形,这个条件可以 是 .(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 kx =和3y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3kx x <-+的解集美术馆景山电报大楼故宫王府井天安门中国国家博物馆前门人民大会堂北y =kxy3214O BC D A已知:∠AOB .求作:射线OE ,使OE 平分∠AOB . 作法:如图,(1)在射线OB 上任取一点C ;(2)以点O 为圆心,OC 长为半径作弧,交射线OA 于点D ;(3)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OC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E ; (4)作射线OE .所以射线OE 就是所求作的射线.是 .16.下面是“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尺规作图过程.请回答:该作图的依据是 .三、解答题(本题共52分,第17题4分,第18-24题每小题5分,第25题6分,第26题7分) 17.解方程:2430x x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一次函数112y 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OBAEDC ABO与y 轴交于点B . (1)求A ,B 两点的坐标;(2)在给定的坐标系中画出该函数的图象;(3)点M (-1,y 1),N (3,y 2)在该函数的图象上,比较y 1与y 2的大小.19.已知:如图,E ,F 为□ABCD 的对角线BD 上的两点,且BE =DF . 求证:AE ∥CF .20.阅读下列材料:为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文学名著,某校开展了读书月活动. 学生会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平均每周阅读时间的情况,整理并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表:学生平均每周阅读时间频数分布表FEABCD yOx312123321321平均每周阅读 时间x (时)频数 频率 02x ≤<10 0.025 学生平均每周阅读时间频数分布直方图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频数分布表中,a = ______,b = _______;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如果该校有1 6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平均每周阅读时间不少于6小时的学生大约有 人.21.“在线教育”指的是通过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互联网+”时代,中国的在线教育得到迅猛发展. 请根据下面张老师与记者的对话内容,求2014年到2016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86420频数12080402010060时间/时10122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CB CD =,我们把这种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根据学习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经验,小文对筝形的性质进行了探究. (1)小文根据筝形的定义得到筝形边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文通过观察、实验、猜想、证明得到筝形角的性质是“筝形有一组对角相等”.请你帮他将证明过程补充完整.已知:如图,在筝形ABCD 中,AB AD =,CB CD =.求证:_____________. 证明:BADC在线教育打破了时空限制,可碎片化学习,可以说具有效率高、方便、低门槛、教学资源丰富的特点.那么这两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产值如何呢?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统计及分析,2014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产值约为1 000亿元,2016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产值约为1 440亿元.(3)小文连接筝形的两条对角线,探究得到筝形对角线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2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102x mx m ++-=.(1)求证: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选择一个m 的值,并求出此时方程的根.24.小明租用共享单车从家出发,匀速骑行到相距2 400米的邮局办事. 小明出发的同时,他的爸爸以每分钟96米的速度从邮局沿同一条道路步行回家,小明在邮局停留了2分钟后沿原路按原速返回. 设他们出发后经过t (分)时,小明与家之间的距离为s 1(米),小明爸爸与家之间的距离为s 2(米),图中折线OABD ,线段EF 分别表示s 1,s 2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 (1)求s 2与t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E 2400OFD CBt /分10A s /米(2)小明从家出发,经过多长时间在返回途中追上爸爸?25.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F是对角线BD上的一个动点.(1)如图1,连接AF,CF,直接写出AF与CF的数量关系;(2)如图2,点E为AD边的中点,当点F运动到线段EC上时,连接AF,BE相交于点O.①请你根据题意在图2中补全图形;②猜想AF与BE的位置关系,并写出证明此猜想的思路;③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2,直接写出AO的长.A D FBCC DABE图1 图2 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如果点A ,点C 为某个菱形的一组对角的顶点,且点A ,C 在直线y = x 上,那么称该菱形为点A ,C 的“极好菱形”. 下图为点A ,C 的“极好菱形”的一个示意图.已知点M 的坐标为(1,1),点P 的坐标为(3,3).(1)点E (2,1),F (1,3),G (4,0)中,能够成为点M ,P 的“极好菱形”的顶点的是 ;(2)如果四边形MNPQ 是点M ,P 的“极好菱形”.①当点N 的坐标为(3,1)时,求四边形MNPQ 的面积;②当四边形MNPQ 的面积为8,且与直线y = x + b 有公共点时,写出b 的取值范围.y=xDCBA4444123123321213xO y丰台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练习初二数学参考答案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B BCD D A A C C A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11.2x ≠; 12.20; 13.()11--,; 14. AB=CD 或AD ∥BC 等,答案不唯一; 15.1x <; 16.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菱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三、解答题(本题共52分,第17题4分,第18-24题每小题5分,第25题6分,第26题7分)17. 解:(1)(3)0x x --=, ……2分∴121, 3.x x == ……4分其他解法相应给分.18.解:(1)令0y =,则2x =;令0x =,则1y =.∴点A 的坐标为(2,0),……1分点B 的坐标为(0,1). ……2分(2)如图:y =12x +1y O x31212211……4分(3)12.y y .……5分19.证明:连接AC 交BD 于点O ,连接AF ,CE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OB =OD ,OA =OC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2分∵BE =DF ,∴OB -BE =OD -DF即OE =OF .……3分∴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分∴AE ∥CF . ……5分其他证法相应给分.20.解:(1)80,0.275; ……2分(2) O DC B A E F 6010080120频数…4分(3)1000 ……5分21.解:设2014年到2016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是x , ……1分依题意,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0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函数y=(x+2)/(x-1)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
x≥-2且x≠1B。
x≤2且x≠1C。
x≠1D。
x≤-22.下列各组二次根式中,可以进行合并的一组是()A。
12与72B。
63与78C。
8√3与22√xD。
18与6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梯形的对角线相等B。
菱形的对角线不相等C。
矩形的对角线不能互相垂直D。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可以互相垂直4.如图,菱形ABCD中,AC=8,BD=6,则菱形的周长为()A。
20B。
24C。
28D。
405.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如果添加一个条件使△ABE≌△CDF,则添加的条件不能是()A。
AE=CFB。
BE=FDC。
BF=DED。
∠1=∠26.已知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经过两点,则它不经过(2,-1)的象限是()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7.五名学生投篮球,规定每人投20次,统计他们每人投中的次数,得到五个数据。
若这五个数据的中位数是6,唯一众数是7,则他们投中次数的总和可能是()A。
20B。
28C。
30D。
318.园林队在某公园进行绿化,中间休息了一段时间已知绿化面积S(单位:平方米)与工作时间t(单位:小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休息后园林队每小时绿化面积为()A。
40平方米B。
50平方米C。
80平方米D。
100平方米9.如图,在△ABC中,AC=BC,D、E分别是边AB、AC 的中点,△ADE≌△CFE,则四边形ADCF一定是()A。
矩形B。
菱形C。
正方形D。
梯形10.XXX骑自行车上学,开始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但行至中途时,自行车出了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上课,他比修车前加快了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下面是行驶路程s(m)关于时间t(min)的函数图象,那么符合XXX行驶情况的大致图象是()无法提供图象)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计算:(48-327)÷3=_________.12.一次函数y = (m+2)x + 1,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取值范围为什么?答案:m。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3分×10)1.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2.0B.12C.3D.18 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2<15<3B.3<15<4C.4<15<5D.14<15<16 3.以下列长度(单位:cm )为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5,6,7 B.7,8,9 C.6,8,10 D.5,7,9 4.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5.能判定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A.AB ∥CD,AD=BC; B.∠A=∠B,∠C=∠D C.AB=CD,AD=BC; D.AB=AD,CB=CD6.8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x ,如果另外2名学生每人得84分,那么整个组的平均成绩是() A.284x + B.101688+ C.1084x 8+ D.10168x 8+ 7.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为() A.5 B.7 C.7 D.7或5 8.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 点,E ,F 分别是AB ,BC 边上的中点,连接EF.若EF=3,BD=4,则菱形ABCD 的周长为() A.4 B.64 C.47 D.289.A 、B 两地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都从A 地去B 地,图中21l l 和分别表示甲、乙两人所走路程s (千米)与时间t (小时)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①乙晚出发1小时;②乙出发3小时后追上甲;③甲的速度是4千米/小时;④乙先到达B 地,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4 B.3 C.2 D.110.如图,点A 、B 、C 在一次函数y=-2x+m 的图像上,它们的横坐标依次为-1,1,2,分别过这些点作x 轴与y 轴的垂线,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是()A.1B.3C.3(m —1)D.23(m —1)二、填空题(3分×6)11.函数y=1-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明.)20。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CB =CD ,E 为AB 的中点,在AC 上求作点P ,使EP +BP 的值最小。
(1)画出点P 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不写画法);(2)若AD =6,∠DAC =30°,求EP+BP 的最小值。
21.,办场时买来的80头小羊经过精心饲养,七个月就可以出售了。
下表数据是这些羊出售时的体重:(1)求这些“大耳羊"在出售时平均体重是多少? (2)“大耳羊”购进时每只成本平均为420元,饲养时每只成本平均为1060元,若按每千克32元的价格可以全部售完,在不计其它成本的情况下,求该农民合作组织饲养这批“大耳羊”可以获得多少利润(利润=总售价-购羊成本-饲养成本).22.某车间计划生产100件产品,由于采用新技术,每天可多生产4件,这样实际生产148件产品的时间与计划生产100件产品所需要的时间相等,求计划生产100件产品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天?23。
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边长为3正方形OABC 的顶点B ,点P (m ,n )为该函数图象上的一动点,过点P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F ,设矩形OEPF 和正方形OABC 不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 (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求k 的值;(2)当m =4时,求n 和S 的值; (3)求S 关于m 的函数解析式.24.如图,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B =90°,AB =8cm,AD =24cm,BC =26cm 。
点P 从A 出发,以1cm/s 的速度向点D 运动;点Q 从点C 出发,以3cm/s 的速度向B 运动,若它们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 秒,并且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1)当t =3时,求出P 、Q 两点运动的路程分别是多少?(3)四边形PQCD 有可能为菱形吗?试说明理由。
八年级(初二)数学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B ; 2.C ; 3.A ; 4.A ; 5.C ; 6.D ; 7.B; 8.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 10.; 11.6; 12. 1;13。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1-6小题每小题2分,7-15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把这个正确的选项的序号写在括号内1.使二次根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A. x=1 B.x≠1C. x>1 D.x≥12.如图,三个正方形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81、400分别为所在正方形的面积,则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正方形面积是()A. 11 B. 31C. 319 D.以上答案都不对3.如图,▱ABCD中,∠C=120°,BE平分∠ABC,则∠ABE等于()A.30° B.60°C.120° D.以上答案都不对4.下列各图给出了变量x与y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y是x的函数的是()A. B. C. D.5.某农科院对甲、乙两种甜玉米各用10块相同条件的试验田进行试验,得到两个品种每公顷产量的两组数据,其方差分别为s甲2=0.002、s乙2=0.03,则()A.甲比乙的产量稳定B.乙比甲的产量稳定C.甲、乙的产量一样稳定D.无法确定哪一品种的产量更稳定6.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C.D.7.在“大家跳起来”的乡村学校舞蹈比赛中,某校10名学生参赛成绩统计如图所示.对于这10名学生的参赛成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众数是90 B.中位数是90C.平均数是90 D.极差是158.一次函数y=5x+2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9.依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矩形,则四边形ABCD一定是()A.菱形 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C.矩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10.某班同学在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时,实验记录得到的相应数据如下表,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是()砝码的质量(x克)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指针位置(y厘米)2 3 4 5 6 7 7.5 7.5 7.5A. B. C. D.11.一次函数y1=kx+b与y2=x+a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①k<0;②a>0:③b>0;④x<2时,kx+b<x+a中,正确的个数是()A. 1 B. 2 C. 3 D.41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2cm,BC=6cm,点E、F分别在AB、CD上,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点A、D分别落在矩形ABCD外部的点A1、D1处,则整个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A. 72cm B. 18cm C. 40cm D.36cm 13.甲、乙两人沿相同的路线由A到B匀速行进,A、B两地间的路程为16km,他们行进的路程s(km)与甲出发后的时间t(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乙比甲晚出发1hB.甲比乙晚到B地2hC.甲的速度是4km/hD. 乙的速度是8km/h14.一个正方形和两个等边三角形的位置如图所示,若∠3=50°,则∠1+∠2=()A 90°B.100°C.130°D.180°15.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CD、AD上的点,且CE=DF,AE、BF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1)AE=BF;(2)AE⊥BF;(3)AO=OE;(4)S△AOB =S四边形DEOF中正确的有()A.4个B. 3个C. 2个D. 1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2020的相反数是( ) A .2020 B .2020- C .12020 D .12020- 2.如图,若x 为正整数,则表示()2221441x x x x +-+++的值的点落在( )A .段①B .段②C .段③D .段④3.若x ,y 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下列分式的值保持不变的是( )A .2x x y +-B .22y xC .3223y xD .222()y x y - 4.已知三角形三边长为a 、b 、c ,且满足247a b -=, 246b c -=-, 2618c a -=-,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 )A .等腰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无法确定 5.若a ab+有意义,那么直角坐标系中点A(a,b)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6.已知点(224)P m m +,﹣在x 轴上,则点P 的坐标是( ) A .(40), B .(0)4, C .40)(-, D .(0,4)-7.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8.如图,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 的北偏东60°方向,与灯塔P 的距离为30海里的A 处,轮船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 的南偏东30°方向上的B 处,则此时轮船所在位置B 与灯塔P 之间的距离为( )A .60海里B .45海里C .203海里D .303海里9.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B =9,点E 在CD 边上,且DE =2CE ,点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则PE +PD 的最小值是( )A .310B .103C .9D .9210.如图,已知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ED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90BAC ∠=︒,3AD =,则CE 的长为( )A .6B .5C .4D .3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若△ABC 三条边长为a ,b ,c ,化简:|a -b -c |-|a +c -b |=__________.21273=___________. 3.若214x x x++=,则2211x x ++= ________. 4.如图,四边形ACDF 是正方形,CEA ∠和ABF ∠都是直角,且点,,E A B 三点共线,4AB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5.如图,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E 、F 分别是AO 、AD 的中点,若AB=6cm ,BC=8cm ,则AEF 的周长=______cm .6.如图△ABC 中,分别延长边AB 、BC 、CA ,使得BD=AB ,CE=2BC ,AF=3CA ,若△ABC 的面积为1,则△DEF 的面积为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23111x x x -=--.2.先化简,再从﹣1、2、3、4中选一个合适的数作为x 的值代入求值.2222444424x x x x x x x ⎛⎫---÷ ⎪-+--⎝⎭.3.若方程组3133x y m x y m +=+⎧⎨+=-⎩的解满足x 为非负数,y 为负数. (1)请写出x y +=_____________;(2)求m 的取值范围;(3)已知4m n +=,且2n >-,求23m n -的取值范围.4.(1)如图(1),已知:在△ABC 中,∠BAC =90°,AB=AC ,直线m 经过点A ,BD ⊥直线m, CE ⊥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 、E.证明:DE=BD+CE.(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 中,AB=AC ,D 、A 、E 三点都在直线m 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 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与应用:如图(3),D 、E 是D 、A 、E 三点所在直线m 上的两动点(D 、A 、E 三点互不重合),点F 为∠BAC 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 和△ACF 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 、CE,若∠BDA=∠AEC=∠BAC ,试判断△DEF 的形状.5.如图,在长方形OABC 中,O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 坐标为(a ,0),点C 的坐标为(0,b ),且a 、b 4a -﹣6|=0,点B 在第一象限内,点P 从原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 ﹣C ﹣B ﹣A ﹣O 的线路移动.(1)a= ,b= ,点B 的坐标为 ;(2)当点P 移动4秒时,请指出点P 的位置,并求出点P 的坐标;(3)在移动过程中,当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 移动的时间.6.某青春党支部在精准扶贫活动中,给结对帮扶的贫困家庭赠送甲、乙两种树苗让其栽种.已知乙种树苗的价格比甲种树苗贵10元,用480元购买乙种树苗的棵数恰好与用360元购买甲种树苗的棵数相同.(1)求甲、乙两种树苗每棵的价格各是多少元?(2)在实际帮扶中,他们决定再次购买甲、乙两种树苗共50棵,此时,甲种树苗的售价比第一次购买时降低了10%,乙种树苗的售价不变,如果再次购买两种树苗的总费用不超过1500元,那么他们最多可购买多少棵乙种树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B3、D4、A5、A6、A7、B8、D9、A10、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b-2a23、84、85、96、18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x=1、2x=-时,原式=1.2、x+2;当13、(1)1;(2)m>2;(3)-2<2m-3n<184、(1)见解析(2)成立(3)△DEF为等边三角形5、(1)4,6,(4,6);(2)点P在线段CB上,点P的坐标是(2,6);(3)点P移动的时间是2.5秒或5.5秒.6、(1)甲种树苗每棵的价格是30元,乙种树苗每棵的价格是40元;(2)他们最多可购买11棵乙种树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附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使1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B x >-1C x ≥1D x ≥-1 2、在根式xy 、12、2ab 、x y -、2x y 中,最简二次根式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0210=B 5630⨯=C 2236⨯=D 2(3)3-=- 4、一元二次方程x (x-2)=2-x 的根式( )A -1B 2C 1和2D -1和2 5、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①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A 3个B 2个C 1个D 0个 6、在△ABC 中,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且a+c=2b ,c-a=12b ,则△ABC 是( )A 直角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 7、某公司为了解职工参加体育锻炼情况,对职工某一周平均每天锻炼 (跑步或快走)的里程进行统计(保留整数),并将他们平均每天锻炼 的里程数据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关于他们平均每天锻炼里程数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平均每天锻炼里程数据的中位数是2B 平均每天锻炼里程数据的众数是2C 平均每天锻炼里程数据的平均数是2.34D 平均每天锻炼里程数不少于4km 的人数占调查职工的20% 8、疫情期间居民为了减少外出时间,更愿意使用APP 在线上购物,某购物APP 今年二月份用户比一月份增加了44%,三月份用户比二月份增加了21%,则二、三两个月用户的平均每月增长率是( )A 28%B 30%C 32%D 32.5% 9、有两个一元二次方程:M :ax 2+bx+c=0,N :cx 2+bx+a=0,以下四个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如果方程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方程N 也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如果方程M 有两根符号相同,那么方程N 也有两根符号相同 C 如果5是方程M 的一个根,那么15是方程N 的一个根D 如果方程M和方程N有一个相同的实数根,那么这个跟必是x=110、△ABC中,∠C=30°,AC=6,BD是△ABC的中线,∠ADB=45°,则AB=()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的结果是1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8=0,一个根为2,则另一个根是13、有一棵9米高的大树,如果大树距离地面4米处这段(没有断开),则小孩至少离开大树米之处才是安全的。
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禅城区南庄中学﹒1.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如图,AE∥BD,∠1=120°,∠2=40°,则∠C的度数是()A.10°B.20°C.30°D.40°3.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A′O′B′等于已知角∠AOB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图形的全等这一章的知识,说明画出∠A′O′B′=∠AOB的依据是()A.SAS B.ASA C.AAS D.SSS4.如图,AB∥DE,AC∥DF,AC=DF,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DEF的是()A.AB=DE B.∠B=∠E C.EF=BC D.EF∥BC5.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为F,DE=DG,△ADG和△AED的面积分别为50和39,则△EDF的面积为()A.11 B.5.5 C.7 D.3.56.如图,直线l1∥l2被直线l3所截,∠1=∠2=35°,∠P=90°,则∠3=()度.A.35 B.55 C.60 D.707.如图,直线a∥b,射线DC与直线a相交于点C,过点D作DE⊥b于点E,已知∠1=25°,则∠2的度数为()A.115°B.125°C.155°D.165°8.如果a>b,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a﹣3<b﹣3 B.<C.﹣2a<﹣2b D.﹣a>﹣b9.下列各式(1﹣x),,,+x,,其中分式共有()个.A.2 B.3 C.4 D.510.下列多项式中不能用公式分解的是()A.﹣a2﹣b2+2ab B.a2+a+C.﹣a2+25b2D.﹣4﹣b211.若把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则其对应的图形为()A.长方形B.线段 C.射线 D.直线12.不等式x≥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A.B.C.D.1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若连接AC、BD相交于点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14.如图所示,点E是矩形ABCD的边A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D=DE,连结BE交CD于点O,连结AO,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OB≌△BOC B.△BOC≌△EOD C.△AOD≌△EOD D.△AOD≌△BOC15.如图,已知在Rt△ABC中,∠ABC=90°,点D是BC边的中点,分别以B、C为圆心,大于线段BC长度一半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直线BC上方的交点为P,直线PD交AC于点E,连接BE,则下列结论:①ED⊥BC;②∠A=∠EBA;③EB平分∠AED;④ED=AB中,一定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且EC=2AE,直角三角形FEG的两直角边EF、EG分别交BC、DC于点M、N.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则重叠部分四边形EMCN的面积为()A.a2 B.a2 C.a2 D.a217.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A.AB=DE,BC=EF,∠A=∠D B.∠A=∠D,∠B=∠E,∠C=∠FC.AC=DF,∠B=∠F,AB=DE D.∠B=∠E,∠C=∠F,AC=DF18.如图,△ABC中,BC>AB>AC.甲、乙两人想在BC上取一点P,使得∠APC=2∠ABC,其作法如下:(甲)作AB的中垂线,交BC于P点,则P即为所求(乙)以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P点,则P即为所求对于两人的作法,下列判断何者正确?()A.两人皆正确B.两人皆错误C.甲正确,乙错误D.甲错误,乙正确19.如图,在△ABC中,AB=AC,∠A=4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BE,则∠CBE的度数为()A.70°B.80°C.40°D.30°20.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折叠,设重叠部分为△EBD,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CD B.∠BAE=∠DCEC.EB=ED D.∠ABE一定等于30°二、填空题:21.在等腰△ABC中,两条边长分别为3和4,则等腰△ABC的周长等于;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100°,则它的底角为.22.如图,AB∥CD,∠1=62°,FG平分∠EFD,则∠2=.23.如图,AC、BD相交于点O,∠A=∠D,请补充一个条件,使△AOB≌△DOC,你补充的条件是(填出一个即可).24.如图,在△ABC中,BC边的中垂线交BC于D,交AB于E.若CE平分∠ACB,∠B=40°,则∠A=度.25.若,则=.26.已知=3,则=;分解因式:ab2﹣2ab+a=.27.若不等式(m﹣2)x>2的解集是x<,则m的取值范围是.28.如果x<﹣2,则=;化简•的结果为.29.化简:÷(a﹣b)•=;计算:+﹣=.30.若等腰三角形腰长为4,腰上的高为2,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度.三、解答题:(共55分)31.分解因式:(1)(a2+b2)2﹣4a2b2(2)(a﹣)a+1.32.解分式方程:+=1.33.解不等式组:,并指出它的所有整数解.34.先化简,再从﹣2,2,﹣1,1中选取一个恰当的数作为x的值代入求值.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禅城区南庄中学﹒1.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中心对称图形.【分析】根据中心对称的定义,结合所给图形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属于基础题,判断中心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旋转180°后能够重合.2.如图,AE∥BD,∠1=120°,∠2=40°,则∠C的度数是()A.10°B.20°C.30°D.4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AE∥BD,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CBD的度数,又由对顶角相等,即可得∠CDB的度数,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C的度数.【解答】解:∵AE∥BD,∴∠CBD=∠1=120°,∵∠BDC=∠2=40°,∠C+∠CBD+∠CDB=180°,∴∠C=20°.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A′O′B′等于已知角∠AOB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图形的全等这一章的知识,说明画出∠A′O′B′=∠AOB的依据是()A.SAS B.ASA C.AAS D.SSS【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作图题.【分析】根据作图过程,O′C′=OC,O′B′=OB,C′D′=CD,所以运用的是三边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作为依据.【解答】解:根据作图过程可知O′C′=OC,O′B′=OB,C′D′=CD,∴△OCD≌△O′C′D′(SSS).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本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相关知识,其理论依据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边边”定理和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从作法中找已知,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判定方法.4.如图,AB∥DE,AC∥DF,AC=DF,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DEF的是()A.AB=DE B.∠B=∠E C.EF=BC D.EF∥B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本题可以假设A、B、C、D选项成立,分别证明△ABC≌△DEF,即可解题.【解答】解:∵AB∥DE,AC∥DF,∴∠A=∠D,(1)AB=DE,则△ABC和△DEF中,,∴△ABC≌△DEF,故A选项错误;(2)∠B=∠E,则△ABC和△DEF中,,∴△ABC≌△DEF,故B选项错误;(3)EF=BC,无法证明△ABC≌△DEF(ASS);故C选项正确;(4)∵EF∥BC,AB∥DE,∴∠B=∠E,则△ABC和△DEF中,,∴△ABC≌△DEF,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不同方法的判定,注意题干中“不能”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为F,DE=DG,△ADG和△AED的面积分别为50和39,则△EDF的面积为()A.11 B.5.5 C.7 D.3.5【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作DM=DE交AC于M,作DN⊥AC,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N=DF,将三角形EDF 的面积转化为三角形DNM的面积来求.【解答】解:作DM=DE交AC于M,作DN⊥AC于点N,∵DE=DG,∴DM=DG,∵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DF=DN,在Rt△DEF和Rt△DMN中,,∴Rt△DEF≌Rt△DMN(HL),∵△ADG和△AED的面积分别为50和39,∴S△MDG=S△ADG﹣S△ADM=50﹣39=11,S△DNM=S△EDF=S△MDG=×11=5.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地作出辅助线,将所求的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另外的三角形的面积来求.6.如图,直线l1∥l2被直线l3所截,∠1=∠2=35°,∠P=90°,则∠3=()度.A.35 B.55 C.60 D.7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CAB的度数,再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PAB的度数,故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直线l1∥l2被直线l3所截,∴∠CAB=180°﹣∠1﹣∠2=180°﹣35°﹣35°=110°,∵△ABP中,∠2=35°,∠P=90°,∴∠PAB=90°﹣35°=55°,∴∠3=∠CAB﹣∠PAB=110°﹣55°=5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7.如图,直线a∥b,射线DC与直线a相交于点C,过点D作DE⊥b于点E,已知∠1=25°,则∠2的度数为()A.115°B.125°C.155°D.16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如图,过点D作c∥a.由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解题.【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c∥a.则∠1=∠CDB=25°.又a∥b,DE⊥b,∴b∥c,DE⊥c,∴∠2=∠CDB+90°=11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此题利用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来解题的.8.如果a>b,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a﹣3<b﹣3 B.<C.﹣2a<﹣2b D.﹣a>﹣b【考点】不等式的性质.【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判断.【解答】解:A、如果a>b,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a﹣3<b﹣3不成立;B、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成立;C、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所以﹣2a<﹣2b成立;D、﹣a<﹣b.故选C.【点评】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或式子时,一定要注意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改变.9.下列各式(1﹣x),,,+x,,其中分式共有()个.A.2 B.3 C.4 D.5【考点】分式的定义.【分析】根据分式的定义对上式逐个进行判断,得出正确答案.【解答】解:中的分母含有字母是分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定义,π不是字母,不是分式.10.下列多项式中不能用公式分解的是()A.﹣a2﹣b2+2ab B.a2+a+C.﹣a2+25b2D.﹣4﹣b2【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及平方差公式判断即可.【解答】解:A、原式=﹣(a﹣b)2,不合题意;B、原式=(a+)2,不合题意;C、原式=(﹣a+5b)(﹣a﹣5b),不合题意;D、原式不能用公式分解,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及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1.若把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则其对应的图形为()A.长方形B.线段 C.射线 D.直线【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先解出不等式组的解,然后把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5.在数轴上表示为:解集对应的图形是线段.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组的解集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知识,属于基础题.12.不等式x≥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A.B.C.D.【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分析】数轴上的数右边的数总是大于左边的数,因而不等式x≥2的解集是指2以及2右边的部分.【解答】解:不等式x≥2,在数轴上的2处用实心点表示,向右画线.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析,需要注意当包括原数时,在数轴上表示时应用实心圆点来表示,当不包括原数时,应用空心圆圈来表示.1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若连接AC、BD相交于点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首先证明△ABC≌△AD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C=∠DAC,∠BCA=∠DCA,再证明△ABO≌△ADO,△BOC≌△DOC.【解答】解:∵在△ABC和△ADC中,∴△ABC≌△ADC(SSS),∴∠BAC=∠DAC,∠BCA=∠DCA,∵在△ABO和△ADO中,∴△ABO≌△ADO(SAS),∵在△BOC和△DOC中,∴△BOC≌△DOC(SAS),故选:C.【点评】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14.如图所示,点E是矩形ABCD的边A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D=DE,连结BE交CD于点O,连结AO,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OB≌△BOC B.△BOC≌△EOD C.△AOD≌△EOD D.△AOD≌△BO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AD=DE,OD=OD,∠ADO=∠EDO=90°,可证明△AOD≌△EOD,OD为△ABE的中位线,OD=OC,然后根据矩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出全等三角形即可.【解答】解:∵AD=DE,DO∥AB,∴OD为△ABE的中位线,∴OD=OC,∵在△AOD和△EOD中,,∴△AOD≌△EOD(SAS);∵在△AOD和△BOC中,,∴△AOD≌△BOC(SAS);∵△AOD≌△EOD,∴△BOC≌△EOD;故B、C、D均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15.如图,已知在Rt△ABC中,∠ABC=90°,点D是BC边的中点,分别以B、C为圆心,大于线段BC长度一半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直线BC上方的交点为P,直线PD交AC于点E,连接BE,则下列结论:①ED⊥BC;②∠A=∠EBA;③EB平分∠AED;④ED=AB中,一定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考点】作图—基本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作图过程得到PB=PC,然后利用D为BC的中点,得到PD垂直平分BC,从而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作图过程可知:PB=CP,∵D为BC的中点,∴PD垂直平分BC,∴①ED⊥BC正确;∵∠ABC=90°,∴PD∥AB,∴E为AC的中点,∴EC=EA,∵EB=EC,∴②∠A=∠EBA正确;③EB平分∠AED错误;④ED=AB正确,故正确的有①②④,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如何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难度中等.16.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且EC=2AE,直角三角形FEG的两直角边EF、EG分别交BC、DC于点M、N.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则重叠部分四边形EMCN的面积为()A.a2 B.a2 C.a2 D.a2【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压轴题.【分析】过E作EP⊥BC于点P,EQ⊥CD于点Q,△EPM≌△EQN,利用四边形EMCN的面积等于正方形PCQE的面积求解.【解答】解:过E作EP⊥BC于点P,EQ⊥CD于点Q,∵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D=90°,又∵∠EPM=∠EQN=90°,∴∠PEQ=90°,∴∠PEM+∠MEQ=90°,∵三角形FEG是直角三角形,∴∠NEF=∠NEQ+∠MEQ=90°,∴∠PEM=∠NEQ,∵AC是∠BCD的角平分线,∠EPC=∠EQC=90°,∴EP=EQ,四边形PCQE是正方形,在△EPM和△EQN中,,∴△EPM≌△EQN(ASA)∴S△EQN=S△EPM,∴四边形EMCN的面积等于正方形PCQE的面积,∵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AC=a,∵EC=2AE,∴EC=a,∴EP=PC=a,∴正方形PCQE的面积=a×a=a2,∴四边形EMCN的面积=a2,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证出△EPM≌△EQN.17.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A.AB=DE,BC=EF,∠A=∠D B.∠A=∠D,∠B=∠E,∠C=∠FC.AC=DF,∠B=∠F,AB=DE D.∠B=∠E,∠C=∠F,AC=D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SAS,ASA,AAS,SSS,而SSA,AAA都不能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根据以上内容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AB=DE,BC=EF,∠A=∠D,不能判断△ABC≌△DEF,故本选项错误;B、根据∠A=∠D,∠B=∠E,∠C=∠F,不能判断△ABC≌△DEF,故本选项错误;C、根据AC=DF,∠B=∠F,AB=DE,不能判断△ABC≌△DEF,故本选项错误;D、∵在△ABC和△DEF中,∴△ABC≌△DEF(AAS),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题目比较好,但是一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SAS,ASA,AAS,SSS.18.如图,△ABC中,BC>AB>AC.甲、乙两人想在BC上取一点P,使得∠APC=2∠ABC,其作法如下:(甲)作AB的中垂线,交BC于P点,则P即为所求(乙)以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P点,则P即为所求对于两人的作法,下列判断何者正确?()A.两人皆正确B.两人皆错误C.甲正确,乙错误D.甲错误,乙正确【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圆的认识;作图—基本作图.【分析】根据甲乙两人作图的作法即可证出结论.【解答】解:甲:如图1,∵MN是AB的垂直平分线,∴AP=BP,∴∠B=∠BAP,∵∠APC=∠B+∠BAP,∴∠APC=2∠ABC,∴甲正确;乙:如图2,∵AB=BP,∴∠BAP=∠APB,∵∠APC=∠BAP+∠B,∴∠APC≠2∠ABC,∴乙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19.如图,在△ABC中,AB=AC,∠A=4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BE,则∠CBE的度数为()A.70°B.80°C.40°D.30°【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由等腰△ABC中,AB=AC,∠A=40°,即可求得∠ABC的度数,又由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D,交AC于E,可得AE=BE,继而求得∠ABE的度数,则可求得答案.【解答】解:∵等腰△ABC中,AB=AC,∠A=40°,∴∠ABC=∠C==70°,∵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D,交AC于E,∴AE=BE,∴∠ABE=∠A=40°,∴∠CBE=∠ABC﹣∠ABE=30°.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0.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折叠,设重叠部分为△EBD,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CD B.∠BAE=∠DCEC.EB=ED D.∠ABE一定等于30°【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根据ABCD为矩形,所以∠BAE=∠DCE,AB=CD,再由对顶角相等可得∠AEB=∠CED,所以△AEB≌△CED,就可以得出BE=DE,由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矩形∴∠BAE=∠DCE,AB=CD,故A、B选项正确;在△AEB和△CED中,,∴△AEB≌△CED(AAS),∴BE=DE,故C正确;∵得不出∠ABE=∠EBD,∴∠ABE不一定等于30°,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二、填空题:21.在等腰△ABC中,两条边长分别为3和4,则等腰△ABC的周长等于10或1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100°,则它的底角为40°,4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由于题中没有指明哪边是底哪边是腰,则应该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①3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3、4,能组成三角形,周长=3+3+4=10,②3是底边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4、4,能组成三角形,周长=3+4+4=11,综上所述,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或1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100°,∴100°的角是顶角,底角为(180°﹣100°)=40°.故答案为:10或11;40°,40°.【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第二问难点在于分情况讨论并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是否能组成三角形.22.如图,AB∥CD,∠1=62°,FG平分∠EFD,则∠2=31°.【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EFD=∠1,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2=∠EFD.【解答】解:∵AB∥CD,∴∠EFD=∠1=62°,∵FG平分∠EFD,∴∠2=∠EFD=×62°=31°.故答案为:31°.【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3.如图,AC、BD相交于点O,∠A=∠D,请补充一个条件,使△AOB≌△DOC,你补充的条件是AB=CD(答案不唯一)(填出一个即可).【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开放型.【分析】添加条件是AB=CD,根据AAS推出两三角形全等即可.【解答】解:AB=CD,理由是:∵在△AOB和△DOC中∴△AOB≌△DOC(AAS),故答案为:AB=CD(答案不唯一).【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题目是一道开放型的题目,答案不唯一.24.如图,在△ABC中,BC边的中垂线交BC于D,交AB于E.若CE平分∠ACB,∠B=40°,则∠A=60度.【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得出BE=CE,推出∠B=∠BCE=40°,求出∠ACB=2∠BCE=80°,代入∠A=180°﹣∠B﹣∠ACB求出即可.【解答】解:∵DE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BE=CE,∴∠B=∠BCE=40°,∵CE平分∠ACB,∴∠ACB=2∠BCE=80°,∴∠A=180°﹣∠B﹣∠ACB=60°,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注意: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5.若,则=.【考点】比例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等比性质设=m,则有x=3m,y=4m,z=5m,代入原式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设=m,∴x=3m,y=4m,z=5m,代入原式得:==.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比性质,比较简单.26.已知=3,则=2;分解因式:ab2﹣2ab+a=a(b﹣1)2.【考点】比例的性质;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把=3化为a=3b,代入所求是式子计算即可;先提公因式,再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即可.【解答】解:∵=3,∴a=3b,∴==2,ab2﹣2ab+a=a(b2﹣2b+1)=a(b﹣1)2,故答案为:2;a(b﹣1)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比例的性质和因式分解的方法,正确运用比例的性质把比例式进行变形和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7.若不等式(m﹣2)x>2的解集是x<,则m的取值范围是m<2.【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因为系数化为1时不等号改变了方向,所以系数为负数,得到不等式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m﹣2<0,∴m<2.故答案为m<2.【点评】此题考查不等式的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发生改变.28.如果x<﹣2,则=﹣x﹣2;化简•的结果为..【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分式的乘除法.【分析】(1)先求得x+2<0,然后利用绝对值进行化简即可;(2)先将分式的分子分母进行分解,然后再约分、计算即可.【解答】解:(1)∵x<﹣2,∴x+2<0.∴=|x+2|=﹣x﹣2;(2)原式==.故答案为:﹣x﹣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化简,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化简的方法和步骤是解题的关键.29.化简:÷(a﹣b)•=;计算:+﹣=1.【考点】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加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即可得到结果;原式变形后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原式===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乘除法,以及分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30.若等腰三角形腰长为4,腰上的高为2,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或75度.【考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分类讨论.【分析】分该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两种情况,再结合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底角.【解答】解:若该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如图1,AB=AC=4,过B作BD⊥AC,交AC的延长线于点D,∵BD=2,AB=4,∴∠BAD=30°,又AB=AC,∴∠ABC=∠C=15°,若该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如图2,AB=AC,过B作BD⊥AC交AC于点D,∵AB=4,BD=2,∴∠A=30°,又AB=AC,∴∠ABC=∠C==75°,综上可知该三角形的底角为15°或75°,故答案为:15或7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顶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三、解答题:(共55分)31.分解因式:(1)(a2+b2)2﹣4a2b2(2)(a﹣)a+1.【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1)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2)原式整理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解答】解:(1)原式=(a2+b2+2ab)(a2+b2﹣2ab)=(a+b)2(a﹣b)2;(2)原式=a2﹣a+1=(a﹣1)2.【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熟练掌握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32.解分式方程:+=1.【考点】解分式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本题考查解分式方程的能力,因为3﹣x=﹣(x﹣3),所以可得方程最简公分母为(x﹣3),方程两边同乘(x﹣3)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要注意检验.【解答】解:方程两边同乘(x﹣3),得:2﹣x﹣1=x﹣3,整理解得:x=2,经检验:x=2是原方程的解.【点评】(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2)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3)方程有常数项的不要漏乘常数项.33.解不等式组:,并指出它的所有整数解.【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分析】首先解每个不等式,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确定解集中的整数解即可.【解答】解:,解①得:x≥1,解②得:x<4.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4.则整数解是:1,2,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解此类题目常常要结合数轴来判断.还可以观察不等式的解,若x>较小的数、<较大的数,那么解集为x介于两数之间.34.先化简,再从﹣2,2,﹣1,1中选取一个恰当的数作为x的值代入求值.【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选取合适的x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取a=﹣1时,原式==.【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