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8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1课时)精品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6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能正确书写“富、优”等12个生字。
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手段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等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3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
3.借助思维导图,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
4.迁移运用,学会找关键语句的方法,并感受西沙群岛海水的美丽和海底生物的有趣。
教学重点:1.正确识字、写字。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描述图上的景观。
教学过程:一、巧解课题,激发了解西沙群岛的富饶1.小朋友们,见过大海吗?大海是怎么样的?是啊,大海广阔无边,海水蓝蓝的。
海的底下叫什么?(海底)海底是高低不平的,如果它露出了海面,形成了一小块四面环海的陆地,这叫什么?(海岛)大的叫岛,小的叫屿,总称岛屿。
如果不只是一块,而是一群呢?(群岛)(根据谈话,教师随机板画)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个著名的群岛,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在哪呢?(PPT出示:中国地图;出示句子: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
3.在地图上寻找位置,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以及四大群岛。
这跳动的虚线就是南海,在南海上有四大群岛,它们是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其中,西沙群岛由22个岛屿组成。
4.今天,我们就去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日游,去领略这里的“富饶”是怎样的一番景象?5.指导书写:富你看,宝盖头代表屋顶,有一间温暖的房子,还有一口田种粮食,这就是“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西沙群岛的富饶(一)明确阅读提示,初读课文1.读一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想一想:读了课文,你觉得西沙群岛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二)检查字词导语:小朋友,快看,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小丑鱼)快和小丑鱼一起去闯关吧!1.分组出示词语:第一组:(描写海水的词语)五光十色瑰丽无比(1)读准“瑰”,说说“瑰”字我们通常在哪里见到过呢?(玫瑰)(2)这两个成语都是写什么的呢?第二组:(介绍海底的生物的词语)珊瑚海参威武的大龙虾成群结队的鱼(1)读准多音字“参”,注意“武”的声调。
18《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课时目标1、认识“富、饶”等12个生字及27个词语,掌握多音字“参(shēn)”,会写“优、浅、错、挺”4个字。
2、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找文章的中心句。
学习第2自然段,会用关联词“因为……所以……”练习说话。
二、教学重点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读熟,初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产生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理解“五光十色”在句中的意思,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多媒体出示祖国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大家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在我国的南部有一个可爱的地方,那就是西沙群岛。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课文范读。
过渡: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课文朗读,请大家仔细听,小眼睛最灵,跟上朗读的速度;小耳朵最灵,听准每个字的读音。
)2、自由大声读课文,思考:课文是围绕文中哪句话来写的?过渡:越来越会倾听,就越来越会朗读。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读课文,看谁读得最好。
(教师随机提出朗读要求:①不随便丢字;②不随便加字;③不读错字词;④不颠倒词序;⑤不重复字词;⑥不唱读。
)3、根据朗读要求,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4、指名找出概括文章中心的句子,点明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这句话概括地写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直接点明那里是个可爱的地方。
)(相机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5、教师示范、指导朗读中心句。
过渡:在大家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出现了唱读的现象,现在老师就以中心句为例给大家做示范,请大家仔细听。
6、指名读中心句,师生点评。
7、全班齐读。
(三)认识生字词过渡:中心句找得真好,那么生字同学们都认识了吗?我们一起进入生字的学习吧!活动一: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生字,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资源丰富的情况;2.记住西沙群岛的简介,并能够口头或书写表达;3.能够根据图表、图片等信息,了解西沙群岛的特点和发展前景;4.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资源丰富的情况;2.西沙群岛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教学难点1.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图片等方式,全面了解西沙群岛的情况和发展前景;2.能够自己进行口头或书写表达。
教学内容1. 富饶的西沙群岛1.1 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西沙群岛是中国的一个海域群岛,位于北纬15°50’至17°00’,东经111°00’至113°45’之间。
它包括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三大群岛,总面积约160万平方公里,和众多散居岛礁。
1.2 西沙群岛的资源丰富西沙群岛是中国的宝藏,其海域面积广阔,水深达深海,水文环境优越,生态系统独特,貌似一个巨大的自然水族馆。
在西沙群岛海域,有丰富的渔场,如海参、龙虾等;还有大量的珊瑚礁和各种海藻、贝壳等海洋特产。
2. 西沙群岛的特点2.1 生态独特西沙群岛环境优美,生态独特,是一个海洋动植物自然保护区。
岛上有数百种珊瑚、几千种海洋生物和四十余种少有的植物生长,其中有些是世界珍稀物种。
2.2 发展前景广阔西沙群岛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自然条件良好,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国家对海洋经济的开发呈井喷之势,西沙群岛也得到了格外的重视。
未来,可以在旅游发展、渔业经济等方面进一步开发,为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学方法1.阅读理解;2.图片解读;3.讲(介)绍;4.思维导图。
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通过图片或文字,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并了解其特点及开发前景。
2. 学习及讨论1.学生通过阅读完相关文本信息,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丰富的情况,并能够口头或书写表达;2.学生通过题目,回答有关图片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3.学生根据图片和信息,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记录信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目标】1.会认“富、饶”等12个生字,能读正确多音字“参”,会写“富、优”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富、饶”等12个生字,能读正确多音字“参”,会写“富、优”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检查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如“富饶”一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
教师先出示“饶”,让学生读读,再出示“富饶”,问:“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学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
“绽开”“蠕动”“懒洋洋”等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演;“珊瑚”“海参”等词可以通过展示资料图片,观察图片后理解等多种形式掌握。
(5)以词带句,加强朗读。
五光十色①问:“五光十色”什么样儿?课文里是怎么写的?不同颜色的海水的画面,教师解释“多么美的海水呀!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多像一个变色的世界,真是五光十色”。
这么美,我们怎么读?②再读,思考: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会是五光十色的?(通过“五光十色”一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两句话内容。
)各种各样①问:想想什么意思?(不要求学生急于说出答案,给半分钟时间思考,用读的方式表达。
)②问:怎么读?③学生读词后,各种各样的珊瑚的画面和字幕“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筛选和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选自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是一篇描写我国南海诸岛中西沙群岛美丽富饶的文章。
课文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西沙群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圈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富饶的西沙群岛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3.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阅读技巧的指导。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8《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
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了解西沙群岛的动植物资源;
3.了解西沙群岛的作用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
1.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了解西沙群岛的动植物资源。
四、教学难点:
1.学生对生物常识的了解程度;
2.学生对地图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合作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先让学生看一张地图,询问学生如何认识地图,了解地图的作用和重要性。
(2)让学生看一些图片,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环境,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2.主体部分
(1)学生通过观看教材上的图片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教师通过讲诉,引导学生了解西沙群岛的动植物资源。
(3)互动问答,巩固学生所学习的内容。
3.学习总结
(1)学生小组内展示学习成果。
(2)教师进行点评鼓励,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
4.课后作业
(1)学生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
(2)学生在家中制作相关地图或生物课的手工作品。
七、板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动植物资源
作用和价值
八、教学资源
教材: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其他资源:图片、地图、实物模型等。
九、教学评估方式
1.口头提问
2.小组展示
3.完成作品评分。
18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教学目标1.基础目标。
(1)认识“富、饶”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富、优”等12个字,会写“群岛、位于”等27个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特色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3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能发现第五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抄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
(2)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3)能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描述图上的景观。
⒊发展目标。
借助图文阅读、有感情朗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一)识字写字1.识字(1)理解生字“瑰”中的“王”表示“玉”,“瑰”有“珍奇”的意思。
(2)对多音字“参”的教学,注意区分“shen“和”“can”的意思以及用法,并引导学生积累多音字。
2.写字(1)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大部分为熟识的部件组成的字。
指导书写时要重点提示容易少一笔多一笔的地方。
比如,“优”要提醒学生最后一笔是点。
(2)要注意指导本课左右结构的字中笔画发生的变化。
比如,“鼓”字中左边部分的最后一横,“数”字中“女”的第一笔,都要变成提。
(二)阅读(1)文章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教学重点,对于远离海域的学生来说,也是教学的难点。
(2) 总分总结构的学习,并列段、因果段的学习与仿写,引导学生厘清说明顺序,把握课文结构。
此外,在理解这些方面时,对于“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像……”等句式利用。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黑板贴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展示西沙群岛的图片,导入课题。
2.利用自主学习卡,检查会认的字的预习情况。
3.教写“富”字师:同学们,谁能结合着你的生活和学习的经历来说一说对“富”字的理解?来,请你说生:财产多,富裕。
师: “富”有财产多,富裕的意思。
接下来,老师要在字源上分析这个字。
大家看“富”的金文。
在“宝盖”下面是一个很像酒坛子的的符号。
18.《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饶、瑰、蓝”等生字,理解“富饶、瑰丽、蠕动”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从中找出答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2.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课时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生字,理解词语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从中找出答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西沙群岛风光片,引导学生关注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2)揭示课题,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圈出生字,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
(3)交流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3. 朗读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感情。
(2)指名读,评价并指导4. 理解课文(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西沙群岛为什么富饶?(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3)教师点评并总结5.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其他美丽富饶的岛屿(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六、板书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瑰丽无比、海水五光十色、珊瑚千姿百态富饶:物产丰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2. 默写自己喜欢的段落3. 收集我国其他美丽富饶的岛屿资料,与同学交流八、课后反思本课时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通过观看风光片、自主学习、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等环节,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有了深入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8《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环境和物产丰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理解文章、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8《富饶的西沙群岛》2. 相关背景知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物产丰富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环境和物产丰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理解课文内容。
3. 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把握课文结构。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探讨西沙群岛的自然环境和物产丰富。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西沙群岛的自然环境和物产丰富。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西沙群岛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8《富饶的西沙群岛》2. 板书内容:课文主题、西沙群岛的自然环境、物产丰富等。
七、作业设计1.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西沙群岛的短文。
2. 搜集关于西沙群岛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展示。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学生反思:自己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饶”等12个生字。
学会“富”等12个字。
认识1个多音字“参”,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课前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学生欣赏西沙风光照。
2、老师谈话导入课题。
3、在中国地图上了解西沙的位置。
4、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理解富饶一词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认识西沙。
1.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2.课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检查生字新词。
a.指名读,注意正音。
b.齐读。
c.强调多音字“参”。
3.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a.根据学生的回答,读画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b.文章是从海面、海底、海岛三个方面来介绍西沙的。
老师适时板书。
三、再读课文,感受优美与富饶。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
2.全班交流。
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说说喜欢的原因。
3.重点感悟。
①a.出示句式。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b.朗读体验。
这段话写了什么,你觉得写得怎么样?C.了解比喻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方法。
d. 女生朗读描写珊瑚的句子,男生朗读描写海参和大龙虾的语句。
e. 仿照句式说话。
海底的珊瑚还像什么?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段话。
② a. 出示句式。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目标】
1.会认“富、饶”等12个生字,能读正确多音字“参”,会写“富、优”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富、饶”等12个生字,能读正确多音字“参”,会写“富、优”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