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会
- 格式:doc
- 大小:265.00 KB
- 文档页数:74
群英会蒋干中计原文翻译群英会蒋干中计原文翻译群英会蒋干中计是一个典故,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是指周瑜假装泄露机密,让奸细蒋干中计,以达到自己的军事目的。
下面小编收集了群英会蒋干中计的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
原文却说周瑜送了玄德,回至寨中,鲁肃入问曰:“公既诱玄德至此,为何又不下手?”瑜曰:“关云长,世之虎将也,与玄德行坐相随,吾若下手,他必来害我。
”肃愕然。
忽报曹操遣使送书至。
瑜唤入。
使者呈上书看时,封面上判云:“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
”瑜大怒,更不开看,将书扯碎,掷于地下,喝斩来使。
肃曰:“两国相争,不斩来使。
瑜曰:“斩使以示吾威!”遂斩使者,将首级付从人持回。
随令甘宁为先锋,韩当为左翼,蒋钦为右翼。
瑜自部领诸将接应。
来日四更造饭,五更开船,鸣鼓呐喊而进。
却说曹操知周瑜毁书斩使,大怒,便唤蔡瑁、张允等一班荆州降将为前部,操自为后军,催督战船,到三江口。
早见东吴船只,蔽江而来。
为首一员大将,坐在船头上大呼曰:“吾乃甘宁也!谁敢来与我决战?”蔡瑁令弟蔡壎前进。
两船将近,甘宁拈弓搭箭,望蔡壎射来,应弦而倒。
宁驱船大进,万弩齐发。
曹军不能抵当。
右边蒋钦,左边韩当,直冲入曹军队中。
曹军大半是青、徐之兵,素不习水战,大江面上,战船一摆,早立脚不住。
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
周瑜又催船助战。
曹军中箭着炮者,不计其数,从巳时直杀到未时。
周瑜虽得利,只恐寡不敌众,遂下令鸣金,收住船只。
曹军败回。
操登旱寨,再整军士,唤蔡瑁、张允责之曰:“东吴兵少,反为所败,是汝等不用心耳!”蔡瑁曰:“荆州水军,久不操练;青、徐之军,又素不习水战。
故尔致败。
今当先立水寨,令青、徐军在中,荆州军在外,每日教习精熟,方可用之。
”操曰:“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于是张、蔡二人,自去训练水军。
沿江一带分二十四座水门,以大船居于外为城郭,小船居于内,可通往来,至晚点上灯火,照得天心水面通红。
旱寨三百余里,烟火不绝。
却说周瑜得胜回寨,犒赏三军,一面差人到吴侯处报捷。
群英会
成语解释借指英雄⼈物或先进⼈物的集会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此皆江东之英杰。
今⽇此会,可名‘群英会’。
”
成语繁体羣英會
成语简拼QYH
成语注⾳ㄑㄨㄣˊ ⼀ㄥ ㄏㄨㄟˋ
常⽤程度常⽤成语
成语字数三字成语
感情⾊彩中性成语
成语⽤法群英会作宾语、定语;指先进⼈物的集会。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群英荟萃
成语例⼦xxx《⼯⼈阶级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优异贡献》:“希望全国职⼯群众⽤丰硕的成果来迎接新⻓征中第⼀次盛⼤的群英会。
”英语翻译conference of outstanding workers <gethering of heroes>
⽇语翻译労働模範など先進⼯作者を集めた会議
俄语翻译встреча народных героев
成语谜语智囊团聚会。
[三国演义群英会简介]三国群英会三国群英会篇一:2022年会爆笑创意节目小品剧本《“三国”群英会》人物:小乔、周瑜、曹操、将干;曹将、黄盖、武将甲、武将乙;旁白:东汉末年,公元207年、电缆所50年秋,曹操统一北方后,挥军南下,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第一幕:周瑜出兵周瑜上场(上场细节)。
周瑜敲门,“棒棒棒”小乔:“谁呀”周瑜:“小乔,是我呀,你开门呐!”小乔:“哦,原来是陆公子啊。
”周瑜:“啥(惊叹壮)陆公子不对不对,你再听听我是谁”小乔:“不是陆公子,那你是(挠挠脑袋)哦!原来是太史慈啊,你怎么这么久才来,奴家都想你了!”周瑜:“wrong!!!!你怎么连我都不认得了!”小乔:“又错了,那你是周泰”周瑜:“错!”“难道你是我的孙郎”周瑜:“错!”“宋兵甲”周瑜:“错!”“宋兵乙”周瑜:“啊!我受不了啦!!!!我是你老公啊!”小乔:“你是我第几任老公啊”周瑜:“苍天呐!自从曹操南下,我们‘开发三组’(可以替换别的科室名)就没有了鸭腿吃,她就整天神智不清,连我都不认得了”小乔:“鸭腿!!!哪里哪里快给我!”(冲过来找东西)周瑜:“啊!瑜哥生气了,后果很严重!曹贼,我与你势不两立,明日我即出兵抗曹!”第一幕完。
第二幕:将干盗书曹操上场,案首挺胸,激昂地念到:“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曹操:“听说又要打仗了耶!”(参考剪辑视频《大史记》的配音)将干:“丞相,这仗好像就是我们在打别人。
”曹操:“那不管谁打谁,以后食堂的鸭腿我们就吃不到了,那可咋办呢”将干:“丞相莫惊,那周瑜与我本是同乡,我愿以三寸不烂之舌劝他归降,如何”曹操:“那就快去吧!”将干走曹操:“记住,如果他留你吃饭,一定要用两头尖的牙签,这样一头剃完了,还能再用一次!”周瑜军营。
武将甲:“报都督,曹营将干求见!”周瑜:“要他进来!”将干上,直奔武将甲过去。
将干:“恭谨!好久不见!近来可好”周瑜倒武将甲:“那才是我们都督。
”将干:“这个、这个么,恭谨勿怪,近来眼神儿不好,呵呵。
[群英会蒋干中计读后感]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群英会蒋干中计》是罗贯中于明代著作的一部作品,出自于《三国演义》。
下面是分享的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
供大家参考!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教学目的一、了解《三国演义》概略,热爱民族文化遗产,提高文学修养。
二、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人物性格个性化的写作方法:1.在矛盾斗争中用人物自己的言行、神态显现出人物性格。
2.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3.以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性格。
教学设想一、因为本文是半文半白、生动有趣的小说片断,预习新课时可通过教师慢速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在理解语言文字方面应多用些时间。
二、如有条件,事先组织学生看有关“三国”的录像或折子戏,既可熟悉课文又可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
三、分析情节、人物形象时,可边提问、讨论,边板书。
情节重点放在5—8段,人物重点应是周瑜和蒋干两人,并注意两人行动、神态的对比、映衬。
四、“练习和思考”题五“写500字的故事梗概”,学生做在练习簿上后,教师可挑选两三位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堂上讲故事,然后集体评议以加深印象。
通过这个练习,可起到听、说、读、写多功能的作用。
教学时数3教时第一教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今天讲的《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怎样的一部书?有谁看过吗?(引起学生回忆)教师:(再从小问题入手)它的全称是什么?作者是谁?写什么时候的事情?写些什么?讨论,补充,教师小结:《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著名的章回体历史小说,也是我国古代小说跨入成熟阶段的标志。
它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三国演义》取材于重大的历史事件。
描写从东汉到晋统一约100年间的历史变化,着重写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以及彼此间的政治、军事斗争。
它既来源于历史,又不同于历史,作者以《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为依据进行艺术加工,既尊重历史,又增加了民间传说。
所以它有助于我们形象地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但又不能忘记,它是小说,有许多虚构的地方。
[]历史上的晋绥边区四届群英会晋绥边区是由山西中西部的晋西北、晋西南和内蒙古、绥远的大青山三个地区组成,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由我党领导创建的主要根据地之一。
晋绥边区建立以来,边区党政军机关在组织领导在开展轰轰烈烈抗日武装斗争的同时,为了鼓励广大民众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支援抗日,从1942年1月至1944年12月,曾先后举办过四次大型群英会,表彰了从工农业生产一线和武装斗争中涌现出的1000余名劳动模范和战斗英雄。
其中前第一次、第二次群英会均在兴县城内召开,第三次群英会在陕北神府县(即由毗邻晋绥边区的陕北神木、府谷两县合并而成,其时归属晋绥一专署)盘塘村召开,这三次会议着重表彰在边区工农业生产和部分行业中涌现出的劳动模范和妇女纺织英雄。
随着对敌斗争的胜利和边区各项事业发展,1944年12月,边区在管辖区陕北的神府县王家庄召开了最后一次大型群英会——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表彰和奖励了一大批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的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机关模范工作者,获奖者遍及全区的各行各业。
晋绥边区四次群英会的召开,对激励300万边区民众的生产和抗战热情,巩固和发展对晋绥边区抗日根据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各抗日根据地及全国人民的抗战事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一、晋西北1941年劳动英雄检阅及生产建设展览大会晋西北第一届群英会于1942年1月13至1月16日在兴县城关召开,这次群英会的名称叫“晋西北1941年劳动英雄检阅及生产建设展览大会”(其时并没有冠以届次,为完整记录这一事件,后人亦称此次会议为“晋西北第一届群英会”),出席这次大会的劳动英雄与代表共83人。
大会于1月13日举行开幕式,晋西北行署续范亭主任、牛荫冠副主任向大会致《劳动英雄书》。
“参加大会的劳动英雄,衣襟上都戴着红色的劳动英雄荣誉证,兴县各商店还在街道上搭扎彩牌表示欢迎。
”(引自《抗战日报》1942年1月17日三版)大会检阅了1941年的劳动成果,展览了工、农、矿业产品1000余种,评选和表彰了农民、工人、妇女、儿童、机关、部队各行各业的劳动英雄,于1月16日举行闭幕仪式,并发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