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议论文开头指导训练
- 格式:pptx
- 大小:284.54 KB
- 文档页数:38
议论文开头作用答题技巧及梯度训练1议论文开头常见作用:①用……引出论点(论题);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作为论据(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证明论点。
1、让有些话穿耳而过①李肇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儿子3 岁时的一些充满意趣的奇言妙语。
有次他儿子在回答“人为什么会长两只耳朵”时说:“可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光进不出就会装不下。
”②由此,我想起了一句话: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第①段事例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劳动中把“小我”融入“大我”①现实中,不少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
部分青少年对劳动的理解有偏差,渴望不劳而获。
为了“对症施治”,劳动教育应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把个人成长与人民的需要、民族的振兴、时代的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劳动中真正把“小我”融入“大我”。
②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本文第①段划线句有哪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心存敬畏①《明史》中记载:一日早朝,明太祖朱元璋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大家众说纷纭,或曰金榜题名者,或曰功成名就者,或曰富甲天下者,不一而足,却皆未获赞许,唯独大臣万钢回答“畏法度者快活”时,朱元璋点头称是,称其见解“甚独”,并说“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
②敬畏,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
万能议论文开头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讨论越来越频繁。
无论是环境保护、教育改革还是经济发展,各种议论纷纷涌现。
然而,在这些众多的议论中,有一个议题却备受关注,那就是……
2.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各类全球性问题呼唤我们进行广泛的讨论。
许多人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迥异,各执一词。
然而,我们不妨就此展开一场辩论,探讨各种观点的合理性……
3. 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观点争相流传。
这使得关于某个问题如何看待和解决变得愈加复杂。
为了寻找共同思考和进步的路径,我们需要进行全面、客观、深入的讨论。
4.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们更加容易表达自己的观点。
然而,言论的自由并不能保证真理的发现。
只有通过深入的讨论和辩论,我们才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问题。
5. 唯独透过辩论和讨论,人类才能够不断推动自己的认知和思想发展。
通过辩论,我们有机会倾听不同声音、接触新观点,并对自己的观念进行反思和调整。
因此,开展一场深入的讨论是非常必要且有益的。
6. 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样化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广泛的辩论。
只有通过充分的讨论,我们才能够更好地
了解不同观点间的差异、优劣,并最终达成智慧的共识。
7. 每个人对于某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然而,这种个人观点往往无法处于真理的高度。
通过开展一场万能的讨论,我们希望能够汇集各方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议论文开头训练【学习目标】1、熟悉议论文开头的一些要求和基本方法。
(基本目标)2、掌握开门见山式和引用名言式这两种议论文的开头技巧。
(期望目标)3、平时训练用熟这两种开头技巧,力争写出精彩开头。
(理想延伸目标)【自主学习】一、议论文开头的要求①明:要明确中心论点。
明确中心论点,也就是让人开篇就了解你的论点或论题,知道你要说什么。
②简:要短小精悍。
语言凝练,短小精悍,力争控制在五行以内,字数在50—150之间。
③美:要有文采。
文章开头要精彩,可用对比、设问、排比等修辞引入论点,还可以引用名言,讲述寓言故事等导入话题。
二、议论文开头的方法1.开门见山法2. 引用名言法3.解释概念法4.设问开篇法5.故事导入法6.设喻开篇法7.对比式开头法8.欲进先退法【重难点突破】一、议论文开头写作方法(一)开门见山法: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直截了当地切入要旨。
这是议论文最常用的一种开头方式。
这种开头方式,开宗明义,简洁明了,能统摄全文,不失为一种普通但又实用的方法。
例如: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劝学》古之学者必有师。
——《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迁移训练】以“尊严”为话题,写一个开门见山式的开头段。
(二)引用名言法:这类开头或以格言,或以俗语,或以诗文开头,然后以此为起点生发出去,从而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其好处是自然深刻,有文采,简便易操作。
在平日要有意识的积累一些常见话题的精彩名言警句,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
例1: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我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灵魂支撑起来!”诚信就是一个人灵魂的支点。
——诚信例2:同是高贵,陶渊明告诉我们“不要为五斗米折腰”;李白解释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于谦则表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025届高考议论文系统训练(6)——说强【作文题目】强,有强壮、强硬、强盛等意思。
于个人、集体、国家而言,强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追求;强是立身的根本,也是发展的需要。
请以“说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审题指导】这道题目是训练同学们的层次逻辑,题目中给出了个人、集体、国家等几个角度,其实也就给了大家分论点设置的角度。
这是比较简单的构思方式,当然同学们也可以抓住“强”的一个方面进行内涵的深入挖掘,这样更易写出高分作文。
以下的两篇例文就是两种类型。
【例文分析】说强“强”,是古往今来,众多个人与国家所不懈追寻的。
个人的强大与国家的强盛,是他们的立身根本、发展需要,更是一种态度,一种追求。
【中心论点】强乃立身之本,是个人存在并发展的基础。
物竞天择的法令从来不予弱者生存之地。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火箭般的更新速度正将成批故步自封者甩下,唯有强者,才能在林立高楼间立足,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强,更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
“强大”不只是一个结果,更是一种永不言败,积极攀登的精神。
【分论点一】新中国成立之初,几次挑战珠穆朗玛峰的勇士们,他们有的铩羽而归,有的甚至葬身雪岭,可我们能说他们不强大吗?其实有些时候,“强大”是一个过程。
有勇者迈出艰难的第一步,或是有奋进者终身耕耘、越挫越勇,也许他们仍与失败比邻,可他们依旧是强大的。
站在金字塔尖俯瞰众生的人,只有那么几个,但那些没有天资而能挺立于塔底,撑起稳固根基的人,不也是强者吗?“强大”的深层内涵中,还蕴含着一种兼济的情怀,一种对弱者的保护。
【分论点二】我曾痛恨世上的“强者”,他们倚仗发达的工业文明敲开闭塞的美洲大门,带去疾病、劳役与死亡,他们将黑奴如牲畜一般的压入暗无天日的船底……我以为强者的存在意味着欺凌,但我错了。
“强大”意味着力量与精神的双重高绝,站在压迫的对立面,坚定的予弱者以守护。
力量对强大的人来说不过是武器,用以斩落徒有强力而心术不正之人。
精神才是辨识强者的根本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