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2017)
- 格式:ppt
- 大小:11.28 MB
- 文档页数:39
课题第 2 章第 1 节课题名城市的空间结构课时数 1教学目标[A类]:1.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及功能分区类。
2.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3.运用中心地理论分析城市的地域结构,理解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范围和功能差异。
[B类]:1.结合材料,分析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预习作业一、城市的土地利用1、城市土地利用:是指在城市和的过程中,人们把土地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料,根据其和加以、和的全过程。
城市土地利用可反映出城市布局的和的地域差异。
2、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一般来说,每个城市都有、商业用地和用地三种类型。
其中用地是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而大城市因功能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用地类型,如行政用地、文化用地等,而在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很小,或分散布局。
二、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包括商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各城市功能区在城市空间位置分布上往往交错分布,各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域界线。
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历史文化因素、、交通运输状况等。
3、中心商务区:(1)中心商务区又称,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区,商业、、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为主,交通运输,零售商业十分发达。
(2)中心商务区(CBD)特征高大密集;经济活动最为繁忙;内部分区明显;数量昼夜差别很大;通达度很高。
小结:功能区形态位置特点住宅区块状低级住宅区多在内城,与工业区相联系;高级住宅区多在城市外缘,常与文化区、风景区相联系。
商业区点状或条状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4、城市空间结构类型:同心圆理论模式、、。
教学板块[合作探究1] 阅读课本30页图2-4,(1)例举图中共有几种功能用地(2)功能区之间是否有明确界线(3)不同等级的城市的功能区的类型上有何差异(4)各功能区中占地最广的是哪种,为什么?[合作探究2] 廉租房是指政府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
第一讲 城市的空间结构一、城市的空间结构1.概念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2.城市功能分区(1)中心商务区(CBD):①布局: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部位。
②特点: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
(2)商业区:①组成及分布: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组成,多分布于城区或交通干道旁。
②特点: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
(3)住宅区:①特点:城市中最普遍的用地方式。
有成片住宅楼及配套服务性设施,呈现高级与低级的分化。
②类型⎩⎪⎨⎪⎧ 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市政统一规划的住宅区(4)工业区: ①布局: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
②特点: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5)其他功能区:如行政中心区、文化区、混合功能区、郊区等。
[温馨提示]城市功能区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历史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行政原因。
二、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1.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其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1)城市规模⎩⎪⎨⎪⎧ 表达:一般用人口规模表达等级划分: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2)关系: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就越强。
[温馨提示](1)不同城市行政区具有明显的界线,而非行政区的服务范围之间并非有明确的界线。
(2)在非均质地区,同一级别的城镇的服务范围并不相等,一般人口稀疏的城镇服务范围大。
一、知识联系串一串二、核心问题想一想1.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有哪些?2.如何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并对其进行评价?3.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哪些?4.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有何差异?以考纲为纲|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以真题为范| 深挖考题内涵·把握命题精髓[考题精妙][典例] (2017·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
城市空间结构分类和功能分区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在空间上的组织结构和布局。
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城市空间结构分类主要有层次结构、轴向结构、辐向结构和网状结构等。
而城市的功能分区则是按照城市内不同的功能特点来划分的,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交通区、文化教育区、行政办公区和休闲娱乐区等。
1.层次结构:层次结构是指城市内各种空间元素之间的垂直分层关系。
城市的层次结构一般包括核心区、商业区、住宅区和郊区等。
核心区是城市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集中了大量的商业企业、行政机构和文化设施。
商业区则是城市的商业活动中心,有各种商店、超市和购物中心等。
住宅区主要是供人们居住的地方,有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住宅小区。
郊区则是城市的边缘区域,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般是农田或者未开发的土地。
2.轴向结构:轴向结构是指城市在一些方向上的延伸布局。
城市的轴线是城市内不同功能区域的连线,沿着这条轴线分布着不同的功能区。
例如,城市中心的轴线可能是由商业区、行政办公区和文化教育区等构成。
沿着这条轴线,商业和办公设施集中在中心地带,而住宅区则相对分散在两侧。
3.辐向结构:辐向结构是指城市中心区向外辐射延伸的布局。
辐向结构通常是以城市中心为起点,通过道路、铁路或者其他交通设施向周边地区扩展。
这种布局主要用于大城市和较为发达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有较强的交通、经济和社会活动需求。
辐向结构能够促进交通和信息流动,同时也对城市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城市的功能分区:1.居住区:居住区是城市中人们居住的地方,主要包括住宅小区、公寓和别墅等。
居住区一般需要配备相应的生活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如商店、学校、医院等。
2.商业区:商业区是城市的商业中心,集中了各种商业服务设施,如商场、超市、百货公司等。
商业区一般交通便利,消费氛围浓厚。
3.工业区:工业区是城市的工业生产基地,集中了各种工业企业和生产设施。
工业区需要便捷的交通和良好的环境条件,以支持工业生产的发展。
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城市功能分区
(1)城市中的三种基本功能区、和。
(2)特点①功能区之间明确的界线;②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主要的城市功能区(记忆)
工业区:分布(位置),。
原因(区位要求)①②
③④。
商业区:分布(位置)。
原因(区位要求)①②
住宅区:是城市土地利用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占%到%。
(4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历史原因:北京的故宫,早期是区,现在是区。
(2)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在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
影响租金高低的因素是:和。
(3)因素:(4)因素:
三、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城市的规模有和两种表达方式。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种类越多,范围越大;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种类越少,范围越小。
考点名称:城市地域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区的区位、特征及影响因素•城市功能分区及其形成原因(一)城市功能区的含义:城市的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通达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如图:(2)成因: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也各不相同,各项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
(3)划分:无明确界线,区内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二)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以兼有其他功能。
大城市功能复杂,还会形成行政区、文化区等功能区。
功能分区组成区位特征中心商务区地区性、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大公司、大商行、大银行等机构及高级商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部位建筑物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口流动大,人口密度昼夜差异大工业许多城市因工业门类不同而形成多个成片分布的工分布于城市的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巨大的厂房,高耸的烟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1、概念: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又称城市地域结构,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分布和组合的模式。
2、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历史、经济、社会、行政等四方面。
3、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1)历史因素:①历史背景:很大程度上决定功能分区的现状。
例如:北京的商业区,上海的中心商务区;②历史变化:城市土地利用随历史而变化城市中心附近住宅区的班落、城内污染工厂外迁。
(2)经济因素: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或地价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例如:城市中心形成商业区,商业区外圈形成住宅区,城市外缘形成工业区。
②交通通达度: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反之则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