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复习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11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命题都具有相同逻辑形式,除了( E )以外。
E.只有讲究科学方法,才能取得好成绩2.中国女子排球队多次夺得过世界冠军。
这里“世界冠军”是( A )。
A.普遍概念3.在“禁止非司机开车”这个语句中,“非司机”这个语词表达是( D )。
D.负概念与非集合概念4.以下划横线的概念,是在( A )意义上使用的。
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A.集合概念5.“企业可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这个划分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B )。
B.划分不全6.“我最爱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英国的、法国的、古典的,我都爱读。
”这一陈述在逻辑上犯了哪项错误?( A )。
A.划分外国文学作品的标准混乱,前者是按国别划分的,后者是按时代划分的7.正方形就是四角相等的四边形。
以下哪项对上述定义的评价最为确切?( B )。
B.不正确,定义过宽8.母项S通过划分,得到并且只得到S1和S2两个子项。
如果这一划分是正确的,则S1和S2不可能具有以下关系( E )。
(1)属种关系(2)矛盾关系(3)对立关系E.只有(1)和(3)9.“鸡血是红色的,羊血是红色的,鱼血是红色的,可见,一切动物的血都是红色的。
”这段议论犯了( A )的逻辑错误。
A.轻率概括10.“吸烟成癖”和“患肺癌”之间是什么关系?( D )。
(注:若C项成立,则A和B项自然同时成立。
约定:若选C项,则不选择A或B项)D.前者和后者不构成条件关系11.“相容关系”和“交叉关系”,这两个概念是( B )。
B.属种关系12.“人口不少于50万的城市”与“人口多于100万的城市”这两个概念具有( D )关系。
D.属种13.“普遍概念”限制为“单独概念”;“中国”限制为“北京”;“科学”限制为“自然科学”;“亚洲”限制为“中国”;“竞争”限制为“人才竞争”。
在上述五组对相应概念的限制中( B )。
B.只有二个是正确的14.有些青年是发明家,有些青年是知识分子,所以,有些知识分子是发明家。
完整版逻辑学重点整理逻辑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什么是逻辑学答:逻辑是关于思维过程⾃⾝规律的学说。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逻辑规律及简单的逻辑⽅法的科学。
2、什么是概念答: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
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
3、什么是命题答:命题是反映思维对象情况的思维形态。
4、什么是推理答:推理是依据已知命题得到新命题的思维形态。
5、什么是定义答:定义是揭⽰概念内涵的逻辑⽅法。
6、什么是划分答:划分是把⼀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个⼩类,从⽽明确这个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法。
划分的三要素:母项、⼦项、划分的根据7、什么是直⾔命题答:直⾔命题是直接地⽆条件地反映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8、什么是直⾔三段论答:直⾔三段论也叫三段论,它是借助于⼀个共同的词项(概念)把两个直⾔命题联结起来,从⽽推出⼀个新的直⾔命题的间接推理。
9、什么是同⼀律答:同⼀律是在同⼀思维过程中,每⼀思想必须保持⾃⾝同⼀。
10、什么是不⽭盾律答:不⽭盾律是在同⼀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即互相⽭盾或者互相反对的思想不能同真,庇必有⼀假。
11、什么是排中律答:排中律是在同⼀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即互相⽭盾或下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真。
12、什么是充⾜理由律答:充⾜理由律是在思维或论证过程中,任何⼀个被确定为真的思想总有它的充⾜理由。
⼆、⽤图解法表⽰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1 A船B轮船C货船答:这⼏个概念间的关系可⽤图表⽰为:2. A泰⼭B⼭东C中国D联合国答:可⽤图表⽰为:4.A现代化B社会主义现代化C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答:可⽤图表⽰为:5.A⽯拱桥B卢沟桥C拱形桥洞6.A⼩说家B戏剧家C诗⼈D⽂学家答:可以⽤图表⽰为:三、将具有下图所⽰关系的概念分别填⼊图中3. A词B褒义词C贬义词D合成词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 1货币是商品,但不是⼀般商品。
(完整版)逻辑学复习知识点逻辑学复习知识点前言:逻辑学: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它是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更直接,更系统)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逻辑学1.“逻辑”的含义:源于古希腊,原意:思想,言辞,理性,规律。
逻辑是一门学科,即逻辑学(思维科学)。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逻辑学的研究目的:总结出人们正确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律。
思维: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命题(判断),推理)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逻辑常项和变项逻辑常项:不随思维具体内容变化而变化,是判定一种逻辑形式具体类型的唯一依据。
传统逻辑:自然语言(日常用语)现代逻辑:人工语言(符号语言:表意符号,公式,公式序列)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逻辑规则:仅适用于某种思维形式。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思维形式。
(传统逻辑定义)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表现方式: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经典命题逻辑,经典谓词逻辑(表现方式:重言式(重言蕴涵式,重言等值式))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1.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全人类性(没有民族性,阶级性)2.逻辑学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三方面作用:促成逻辑思维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帮助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3.第三节逻辑简史逻辑学的历史:两千多年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西方逻辑:以古希腊逻辑为先河,在发展的历程中完整地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形态。
(以此为例)传统逻辑的诞生与发展:传统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开始直至莱布尼兹之前的整个逻辑类型。
特点:借助自然语言,主要范围是常见日常思维类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著名学者,第一次全面、系统研究逻辑学主要问题,首创逻辑学这门科学。
逻辑学复习资料章节顺序:1.绪论2.概念3.命题4.复合命题5.逻辑规律6.演绎推理上7.演绎推理下8.归纳推理9.类⽐推理与溯因推理10.论证与谬误考试题型与重点⼀.填空:20分,10个⼆.选择题:20分,10个三.图表题:20分,2个(欧拉图,真值表)四.案例分析题:40分,2个重点内容:1.A、E、I、O命题推理2.命题的等值判断()3.概念限制、概括、分类(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集合与⾮集合)、关系(全同、包含、真包含、相交、全异)、欧拉图4.命题真值表、推理(性质命题A、E、I、O){换质,换位,换质位}、三段论推理七条原则、复合命题的推理(命题的等值判断,选⾔推理,联⾔推理)5归纳和演绎第⼀章绪论1.逻辑: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思维规律、特殊的理论、观点、逻辑学.2.什么叫逻辑学?逻辑学是⼀门研究思维及其规律的科学。
第⼆章概念1.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质,含义)。
2.概念的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量,范围)内涵是概念的质,外延是概念的量3概念的种类:(⼀)由概念的外延划分概念单独概念:只有⼀个外延的概念。
普遍概念:外延有多个分⼦的概念。
空概念:外延为空类的概念,外延在现实中不存在。
如:魔⿁集合概念:从整体反映对象的概念。
(同类对象构成的整体,才能称之为集合体)⾮集合概念:不是从整体反映对象的概念。
如:森林—树⽊丛书—书(⼆)由概念的内涵划分概念具体概念:反映特定事物的概念。
抽象概念:反映对象各种属性的概念。
如:动物——勇敢正概念:反映某属性存在于事物中的概念。
负概念:反映某属性不存在于事物中的概念。
如:正义的——⾮正义的相对概念:反映具有某种关系的事物的概念。
绝对概念:反映具有某种性质的事物的概念。
4.概念外延的关系(⼀)相容关系(1)、同⼀关系(全同关系/重合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全同即完全重合的关系。
即所有a是b,⽽且所有b是a,那么,a与b就是全同的(或同⼀的)。
逻辑复习资料逻辑复习资料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规律和推理方法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清思维的脉络,提高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在各个领域的学习和工作中,逻辑思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我们需要进行逻辑的复习和训练。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逻辑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巧。
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的基础,它研究的是命题之间的关系和推理规则。
命题是陈述句,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命题逻辑中,我们需要熟悉命题的基本运算和推理规则。
例如,与、或、非是命题逻辑中的基本运算符号,它们分别表示“且”、“或”、“非”的关系。
而推理规则则是根据命题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的方法,如假言推理、拒取式推理等。
二、谬误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思维或逻辑错误。
了解和熟悉常见的谬误类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和避免这些错误。
例如,诉诸个人攻击、诉诸权威、虚假二选一等都是常见的谬误类型。
通过学习这些谬误类型,我们可以提高辨别和分析论证的能力,避免在思维中陷入谬误的陷阱。
三、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一种基于前提和规则进行推理的方法,它通过逻辑关系的推导,得出结论的正确性。
在演绎推理中,我们需要熟悉和掌握常见的推理规则和推理形式。
例如,假言推理是一种常见的演绎推理形式,它以“如果...那么...”的形式进行推理,通过前提和规则得出结论。
而通过学习和练习演绎推理,我们可以提高逻辑推理的能力,更好地进行思维分析和论证。
四、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一种从具体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它通过观察和分析个别事物的特征,得出一般规律或结论。
在归纳推理中,我们需要注意观察和总结的方法,以及归纳推理的局限性。
通过学习和练习归纳推理,我们可以提高归纳思维的能力,更好地进行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
五、逻辑谜题逻辑谜题是一种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好方法。
通过解决逻辑谜题,我们可以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逻辑谜题通常包含一些隐藏的逻辑关系和规律,通过观察和推理,我们可以找到正确的解答。
逻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逻辑学的含义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第二章词项逻辑1、词项的定义及特征2、词项外延间的关系3、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4、直言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5、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推理6、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换质法4个,换位法3个)7、三段论的规则及其应用第三章命题逻辑1、命题的定义及其逻辑特征2、命题与推理的类型3、联言命题及其推理4、选言命题及其推理(3个公式)5、假言命题及其推理(4个公式)6、负命题及其推理第四章模态逻辑1、模态命题的符号化2、基本模态命题的对当关系第六章归纳逻辑1、简单枚举归纳推理2、类比归纳推理3、穆勒“五法”第八章语用逻辑1、语境2、合作原则与准则3、隐涵与语用推理第十章论辩逻辑1、论辩的方法与作用2、论证的种类3、论辩的规则(论题、论据、论证方式)第十一章基本规律1、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基本内容2、同一律的逻辑要求和违反它的逻辑错误逻辑学题型分析一、填空题1逻辑学是研究抽象思维的结构方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三条基本规律都共同要求保持思维的确定性。
二、选择题1、“钳子”和“作案工具”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_______。
A.矛盾关系B.交叉关系C.属种关系D.反对关系2、“公安厅”和“公安局”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______。
A.真包含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同一关系D.全异关系三、什么是思维的逻辑形式?试举例说明。
SEP:E是常项,S、P是变项。
以“不努力学习的人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为前提,推出结论“有些不能取得好成绩的是不努力学习的人”,此推理的逻辑形式为SAP→PIS。
四、简答题(下列推理错在哪里)1有的工人不是青年,所以有的青年不是工人。
不正确。
由SOP换位成POS,S(“工人”)在原命题中不周延,换位后却周延了,违反了换位法的规则。
2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我是中国人,所以我是勤劳勇敢的。
不正确。
这是一个三段论,中项“中国人”在大前提中表达的是集合概念,而在小前提中表达的是非集合概念,这样中项就分成了两个概念,加上大项和小项,该三段论就有四个概念。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一逻辑释义二逻辑学以思维为研究对象,关于思维及其形式规律的科学形式逻辑——古典形式自然语言分支辩证逻辑——现在形式符号语言三研究对象:抽象思维形式,规律,简单的逻辑方法1.思维: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人脑的作用有目的的对认识对象进行概括。
形象思维可感觉分类灵感思维借助于外物偶然概括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理论思维判断推理特点①概括性②间接性2.思维形式内容不同的命题与推理具有相同结构逻辑变项①概念变项②命题变项即可用自然语言,又可用符号语言(SAP)3.思维形式(思维准则)确定基本规律(同一、矛盾、排除)一致一般规律明确4.一般(简单)逻辑方法第二节逻辑性质作用一性质工具性二逻辑与语言,修辞的关系三作用➢有助于人们进行正确思维,避免逻辑错误,克服思维混乱➢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准确地表达,严密的论证思想➢揭露谬论,批驳诡辩第二章命题逻辑(上)第一节命题与推理概述一命题语句判断1.命题含义:反映事物情况的思想特点:①必须有判定②有真假2.命题与语句的关系➢语句是命题的载体➢语句和命题不一一对应比较:①属于不同科学领域②并非所用的语句表达命题③同一个命题可用不同的语句表达④同一语词可以表达不同命题(语境不同)3.命题与判断判断是被判断者断定了的命题二命题的分类性质命题(A、B)简单命题关系命题非模态命题联言命题复合命题选言命题条件命题模态命题负面题三推论及分类➢推理定义:以一个或几个已知命题推出新命题的思维模式前提➢结构结构推理形式➢推理的逻辑性是否正确推理形式是否正确符合推理规则4.推理种类演绎推理第一种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必然性推理第二种或然性推理第二节复合命题及推理一直言命题(性质命题)➢主项:被判断的事物 S➢谓项:被判断事物的性质 P➢量项:全称特称单称➢连项:肯定(是)否定(否)二联言命题及推论(一)联言命题(判断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问题)1.客观根据2.定义:判断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问题 3.逻辑形式并列性①自然语言表达:P 并且Q 转折性 虽然…但是 递进性 不仅…而且②符号语言:P ∧Q (合取)判断几种事物同时存在(p 、q 为联言命题) 4.逻辑特征(真值表)(二)联言命题的推理1.定义:前提或结论是联言命题的推理 2.形式:①分解式 (P ∧Q)├ P(Q) 三 选言命题及推理 (一)选言命题 1.客观依据 2.定义及构成定义:断定事物的几种可能中,至少一种存在情况的命题 构成:选言支:一般用P,Q,R,S 等来表示 相容性质(至少一种) 选言连结词不相容性质(有且仅有一种) 3.选言相容命题⑴.定义:断定事物的几种情况中,至少有一种情况的命题⑵.逻辑形式:P Q 或P,或Q P 或Q ∨(折取) P ∨Q 也许…也许 可能…可能 或许…或许 ⑶.逻辑特征4.⑴.定义:断定事物的几种情况中可能情况中仅有一种情况存在的问题 ⑵.逻辑形式:要么P 要么Q 不是P 就是Q ∀不相容析取 宁可P 也不Q 与其Q 不如Q ⑶.逻辑特征(如上) ㈡相容推理支命题组合与联言命题相符合时真,否则为假1.相容选言推理⑴.定义⑵.规则: A肯定一个选言支,不能断定其它选言支B否定一个选言支,就要肯定其它选言支⑶.推理形式否定肯定式(P∨Q)∧⌝P)├Q(P∨Q)∧⌝Q)├P2.不相容选言命题(1).定义:以不相容选言命题为前提,以不相容选言命题推理为准则(2).规则:A肯定一个选言支,就要否定其它所有选言支B否定其它选言支,就要肯定这个选言支(3).形式:①肯定否定式 ((P∀Q)∧P)├⌝Q②否定肯定式 ((P∀Q)∧⌝P)├P(三).注意的问题⑴.选言支要相对独立(不相容,不交叉)⑵.否定肯定式((P∧Q∧R)∧⌝P)├(Q∧R)三.假言命题及其推理㈠.假言命题1.客观根据2.定义及结构①定义:断定某一事物情况存在是另外一事物存在的条件关系的命题②结构:支命题+逻辑连接词条件→前件P 结果→后件Q3.充分条件假言命题①定义”断定某一事物情况是另外一种事物情况存在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有之必然,无之未必然)②逻辑形式如果P,那么Q P→Q“一旦,就”“假如,就”“有…,就有…”“要有…就…”“若…就会…”“不P,不Q”“没有P,没有Q”③逻辑特征4.必然而不充分条件①定义: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可也②逻辑形式:只有P才Q P←Q除非P否则Q 仅当P才Q必然P才Q 不P不Q5.充分条件假言命题⑴定义: 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⑵形式: 当且仅当P才Q只需而且必须P才Q⑶逻辑特征⑷作用认识作用推理作用㈡假言命题推理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①定义②规则➢如果命题为真:肯定前件必肯定后件为真,肯定后件不肯定前件为真➢如果命题为真: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否定后件则前件否定③推理形式➢肯定前件式((P→Q)∧P)├Q➢否定后件式((P→Q)∧⌝P)├⌝P2.必然条件推理形式①定义②规则:肯定后件则能肯定前件否定前件则能否定后件③推理式 A 肯定前件式((P←Q)∧Q)├PB 否定前件式((P←Q)∧⌝Q)├⌝P四.负命题1.客观依据2.定义:对一个命题的否定,否定一个命题的复合命题3.逻辑形式:非P ⌝P 无、不、没等连接词4.真值表5.种类①⌝(P∧Q)↔(⌝P∨⌝Q) ②⌝(P∨Q)↔(⌝P∧⌝Q)③⌝(P∀Q)↔(P∧Q)∨(⌝P∧⌝Q)④⌝(P→Q)↔(P∧⌝Q) ⑤⌝(P←Q)↔(⌝P∧Q)五.其他复合命题推理㈠纯假言命题推理1.定义: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假言命题为前提,根据假言命题的特征进行推理过程2.特征:①前提和结论都是假言命题②前提间具有逻辑关系(后一个假言命题是前一个假言命题的后接3.充分条件纯假言推理➢肯定式((P→Q)∧(Q→R)├(P→R)➢否定式((P→Q)∧(Q→R)├(⌝R→⌝P)4.必要条件纯假言推理➢肯定式((P←Q)∧(Q←R)├(P←R)➢否定式((P←Q)∧(Q←R)├(⌝R←⌝P)㈡.二难推理(P41)1.定义:以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一个具有两个选言支的选言命题为前提并根据假言命题推理逻辑特征进行推理的前提2.特征:前提上: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一个选言支结论上:简单命题或选言命题3.形式①简单构成式:[﹙P→R﹚∧(Q→R﹚∧﹙P∨Q﹚]├ R特例:[﹙P→R﹚∧(⌝P→R﹚∧﹙P∨﹚⌝P]├ R②简单破环式: [﹙P→R﹚∧(P→S﹚∧﹙⌝R∨⌝S﹚]├⌝P③复杂构成式:[﹙P→R﹚∧(Q→S﹚∧﹙P∨Q﹚]├ (R∨S)④复杂破坏式:[﹙P→R﹚∧(Q→S﹚∧(⌝R∨⌝S]├(⌝P∨⌝Q)4.怎么样反驳错误的二难推理⑴.指出前提虚假➢假言前提虚假➢选言前提虚假⑵.指出二难推理的形式不正确⑶.再构二难推理反驳错误二难推理六.多重复合命题1.联言型2.选言型3.假言型第三章词项逻辑第一节:词项一.词项的定义及特征1.定义:在主谓式的语句中充当主谓项的语词主项:对象谓项:要判断的性质、特征2.词项、语词、概念词项更注重逻辑意味3.词项或概念的逻辑特征词项与概念具有抽象性词项与概念具有概括性内涵:描述概念反应质的特征外延:4.概念(词项)与语词的区别内容与形式内容概念语气形式一个语词表达不同概念同一个概念可以由不同语词表达二. 词项的种类1. 根据外延的数量(P72) 单独词项、普遍词项2. 集合词项,非集合词项(P73) 3. 正词项,负词项三.词项间的外延关系(P74-P75) 全同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 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 不相容关系:P75-P76 1. 矛盾关系 2. 反对关系四. 词项的限制与概括 ㈠.逻辑依据和逻辑前提 1.前提 同一属种序列2.依据 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 ㈡.限制 P76(属词项 种词项) (属词项+内涵) 种词项 作用:㈢.词项的概括种词项 内涵 属词项 ㈣.注意问题1. 限制和概括必须在同一属种关系序列内 2. 限制都是有一定极限的3. 在多级限制和多级概括中要注意被限制和被概括前后的属种序列,使其成为一个重要关系。
逻辑学复习提要1. 引论1.1 逻辑学是什么1.1.1 逻辑学研究的对象1.1.2 逻辑学简史亚⾥⼠多德在西⽅被称为“逻辑之⽗”。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Leibniz,1646—1716),被称为数理逻辑的奠基⼈。
德国数学家和逻辑学家弗雷格(G.Frege,1848—1925)被誉为“现代逻辑之⽗”。
1.2 逻辑学的本质1.2.1 逻辑形式1.2.2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演绎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归纳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1.3 命题分析和逻辑类型1.3.1 复合命题和命题逻辑1.3.2 直⾔命题和词项逻辑1.3.3 谓词逻辑1.4 逻辑的作⽤3.直⾔命题逻辑3.1 直⾔命题概述3.1.1 直⾔命题的构成3.1.2 质和量,以及直⾔命题的类型命题名称命题形式所有艺术家都是⼈ A 所有S都是P所有艺术家都不是⼈ E 所有S都不是P 有些艺术家是⼈ I 有些S是P有些艺术家不是⼈ O 有些S不是P 3.1.3 直⾔命题的标准形式与⾮标准形式3.1.4 周延(distribution)把这四条结论⽤于A、E、I、O四种命题,得到下表:命题类型主项谓项 SAP 周延不周延SEP 周延周延SIP 不周延不周延SOP 不周延周延 z思考和练习:指出下列命题中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所有共产党员都是履⾏过⼊党⼿续的。
有的⼩学教师是⼤学毕业的。
所有主张意识决定存在的哲学家都不是唯物主义哲学家。
有的共青团员不是⼤学⽣。
有的教师是书法家。
凡海豚都是善游⽔的动物。
3.1.5 直⾔命题的图解法3.1.5.1 ⽂恩图解法(Venn Diagrams)3.1.5.2 欧拉图解(Euler Diagrams)3.1.6 存在的含义:假设观点与存在观点3.2 对当关系论证3.2.1 对当⽅阵(Square of Opposition)SAP 反对关系 SEPSIP 下反对关系 SOP(1)⽭盾关系(Contradictories)(2)反对关系(Contraries)(3)下反对关系(Subcontrries)(4)差等关系(Subalternation)(蕴含关系)z思考与练习: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并判断真假。
一、概念一、运用有关概念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指出下列画有横线的概念的种类:①无理数: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②在我国,人民享有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我国:单独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人民: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③欧盟:单独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④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单独概念、非集合概念、负概念伟大的民族:普遍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⑤卫星: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⑥只见树,不见森林,是一种片面性。
树: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森林:普遍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2说明并图示概念外延间的关系①文明、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A B C说明:A真包含B,A真包含C,B、C全异关系②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A B C D说明:A真包含于B、C、D,B、C、D为交叉关系③运动员、大学生、学生A B CB说明:A 、B 、C 为交叉关系,B 真包含于C④北京、中国首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心城市A B C D说明:A 、B 全同关系,C 、D 交叉关系,A 、B 真包含于C 、D⑤党员、干部、先进工作者A B C说明:A 、B 、C 为交叉关系⑥国家、亚洲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A B C DA说明:A 真包含B 、C 、D ,B 、C 、D 为交叉关系,C 、D 为全异关系二、判断一、指出下列性质判断的种类和结构式1、任何..困难不是..不可克服的。
S P答:SEP 全称否定判断2、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S P答:SAP 全称肯定判断3、有的..干部不是..以权谋私的。
S PAB DC A BCBC D答:SOP 特称否定判断二、写出下列判断的种类及结构式:1、我们不仅..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且p q答:p∧q,联言判断(p合取q或p且q)2若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犯罪行为,则是P q答:p→q,充分条件假言判断3、小王不是苏州人,就.是无锡人。
逻辑学复习资料逻辑学复习资料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规律和推理方法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清思维的脉络,提高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逻辑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复习逻辑学知识,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复习资料。
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的基础,它研究的是命题之间的关系。
命题是陈述性句子,可以判断真假。
在命题逻辑中,我们可以通过连接词(如“与”、“或”、“非”等)来构建复合命题,并通过真值表来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
在复习命题逻辑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命题的基本概念:了解命题的定义、命题的真值、命题的复合等基本概念,掌握命题的分类和常见的命题形式。
2. 真值表:学会使用真值表来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掌握连接词的真值表和复合命题的真值表推导方法。
3. 命题公式:了解命题公式的定义和性质,学会使用命题公式进行推理和判断。
二、谬误与推理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而推理则是根据前提得出结论的过程。
在逻辑学中,我们希望通过正确的推理来避免谬误,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在复习谬误与推理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谬误的分类:了解常见的谬误类型,如诉诸感情、虚假假设、歪曲论点等,学会辨别谬误的特征和错误之处。
2. 推理的形式:学习不同的推理形式,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 推理规则:掌握一些常用的推理规则,如假言推理、析取三段论等,学会运用这些规则进行推理和证明。
三、命题演算与谓词逻辑命题演算是一种基于命题的逻辑系统,它研究的是命题之间的推理关系。
谓词逻辑则是一种更为复杂的逻辑系统,它不仅考虑命题的真假,还考虑命题中的对象和属性。
在复习命题演算与谓词逻辑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命题演算:学习命题演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了解命题演算的语言和推理方法。
2. 谓词逻辑:了解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和语言,学会使用谓词逻辑进行推理和证明。
3. 形式化推理:学习如何将自然语言中的论证转化为形式化的推理过程,掌握形式化推理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