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偏旁与部首的区别--人教部编版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之学习查字典》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书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中的一个章节。
“学习查字典”是一项新的教学内容。
上学期,我们已经带领孩子学习了音序查字法,认识了这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字典”,本册是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要更为深入更为全面地走进这本无声世界。
识字是终生的,识字识到老,所以养成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对儿童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学情分析:孩子们虽然在一年级就接触到字典,但是二年级随着识字量的进一步增大,为了完成教学要求,教师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课文配套教辅来让学生识字,孩子很少通过查阅字典认识更多的汉字和词语。
所以,我抓住这次“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机会,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不知不觉爱上字典这个学习工具。
三、教学目标:1.了解部首,学习部首查字法,掌握四个步骤。
2.培养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时,通过查字典解决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学习部首查字法,掌握四个步骤。
五、教学难点:培养动手查字典的兴趣,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六、课前准备:每人一本新华字典(第11版)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字谜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这里有一个谜语,谁愿意读一读?一位老师不开口,肚里学问样样有。
谁要有事请教它,还得自己去动手。
2.看动画这是谁啊?(喜羊羊)喜羊羊是一只聪明的小羊,可它今天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村长想把部首查字法的好方法教给喜羊羊,希望它以后遇到不认识的字时能够自己解决。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这样的学习才会最有效。
一上课,教师就采用微课的导入形式,动画片不仅明确了本堂课的学习任务,还使学生无负担地、很乐意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二)学习方法1.理清步骤我们语文书中也有关于部首查字法的介绍,让我们再来看一看部首查字法具体的步骤是什么?学生自读和指名读。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常见偏旁部首表以下是小学二年级常见偏旁部首表,每个偏旁的名称及表示的意思,以及一些常见的例字。
囗口字旁:围起来的意思。
例字有园、圆、回、团、围、图、国。
目目字旁:与眼睛有关。
例字有看、眼、睛、眨、睁、盯、眉、眠、盼、睡。
火火字旁:与火有关。
例字有灯、烟、炒、灰、灭、炸。
XXX手旁:与手的动作有关。
例字有接、抬、找、推、摇、摆、扫、捡、招、挑、担、拖、把、扑、摘、提、披、报、拔、拨、拍、排、拉、捕、捉、搭、扶、挤、掉、换、擦、抄、拾、摔、打、拦、摸、搓、挖。
氵三点水旁:与水有关。
例字有漂、河、清、波、满、湖、流、海、汗、泪、渴、洗、澡、淋、洒、滴、油、活、泼、池、激、潮、湿、消、温、渴、法、渐、沉、滩、溪、淡、浇、滚、洋、汽、治、游、江、没、深、洞。
亻单人旁:与人有关。
例字有住、修、做、们、位、什、件、休、值、佛、停、伸、借、伙、伴、假、使、倒、傲、XXX、俩、伯、你、他、住、仔、化、保。
日日字旁:与太阳或时间有关。
例字有暖、映、时、早、晚、昨、明、晴、晶、暗、晒。
犭反犬旁:与兽类动物有关。
例字有猫、狗、猴、猪、狼、狮。
鸟鸟字旁:与鸟类有关。
例字有鸡、鸭、鹅、鹰、鹂、鸦。
虫虫字旁:与虫类等有关。
例字有蜜蜂、蚂蚁、蜻蜓、蚯蚓、蝴蝶、蚊、蝌蚪、蜘蛛、蝉、蛙、蛇、虾。
灬四点底旁:与火有关,有少数是足、尾形。
例字有热、照、黑、然、煮、烈、熊、燕。
XXX字旁:与说话有关。
例字有说、话、诉、讲、谈、许、让、该、请、论、语、诗、评、访、认识、谢、议、诚、记、读、课、谁。
心心字底:与心理活动有关。
例字有想、愿、意、感、思、急、息、忽、总、忘、想、念、您。
XXX心旁:与内心活动有关。
例字有怕、情、怪、懂、悄、慢、惜、懒、惊、慌、忙。
车车字旁:与车有关。
例字有轮、辆、轨、转、轻、轿、软。
钅金字旁:与金属有关。
例字有钱、铃、铜、铁、银、链、镜、错。
纟绞丝旁:与丝、线有关。
例字有练、红、绿、绳、线、纸、织、编、系、经、级、纯、纸、给、细、结。
教学资源创新教案《部首查字法》教学设计【教学设想】学生从“部首”“在检字表哪一页”“除去部首有几画” “在字典哪一页”“读音”五方面完成老师印发的表格后,同桌之间根据表格中的答案翻阅字典,从而核实、验证答案是否正确。
如果全部正确得三颗星;有一处错误得两颗星;有两处错误得一颗星;有两处以上错误请小老师帮忙。
【教学准备】1.每个学生准备一本《新华字典》。
2.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
3.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儿歌: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
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哇跳,够不着。
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2.读一读,读正确。
同桌之间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3.课件出示带有下列汉字的树叶:葡、萄、紫、狐、狸、笨、酸二、认识部首。
1.请你们读一读这些汉字,再仔细看看这些字的字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有些字的偏旁相同。
有“艹”的字,有“糸”有“犭”的字,有“⺮”的字,还有“酉”字旁的字。
)2.把汉字按偏旁归类。
树叶里的这些汉字要跑出来和你们做朋友,请你们按偏旁让它们排好队,然后再读一读。
(1)课件出示:艹糸犭酉(2)让学生将树叶中的汉字按以上偏旁的顺序进行归类,课件随着出示:艹:葡萄糸:紫犭:狐狸⺮:笨酉:酸(3)按偏旁归类的顺序读一读。
3.结合偏旁归类的课件,帮助学生建立部首的概念。
汉字中有很多偏旁相同的字。
字典、词典把有相同偏旁的字放在一起作为一部,相同的偏旁就是这些字的部首。
如:“葡萄”都有“艹”,都归到“艹”部。
“艹”就是部首。
三、学习查字典。
1.课件出示:狐(1)认识这个字吗?(2)当我们遇到不认识的字时,用部首查字法就能查出它的读音。
2.自由读查字典方法的提示。
“狐“这个字的读音他是怎么查出来的,请你们打开P25小声读读方法。
3.四人小组边读查字典方法提示,边讨论部首查字的方法。
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提出不懂的问题,共同探讨。
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请一组学生代表说查“狐”字的方法。
识字2.树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10 个生字,初步懂得形声字的特点,掌握新出现的词语。
(2)通过看图和学儿歌,能初步认识11 种树的形状,了解这些树的特点。
2.能力目标:(1)指导写字,能注意合体字的偏旁跟独体字在写法上的区别。
朗读并背诵课文中的儿歌。
(2)通过词串的学习,进一步感受“木”字旁的字与树木有关这一构字规律。
学习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懂得爱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10 个生字,着重了解大多数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
教学准备:1. 有条件的可带领学生到公园或其他地方观察有关树木,并采集一些标本。
2. 准备好带有各种树木名称的图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启发学生说说在公园或其他地方看到过哪几种树,什么样子。
师:今天,我们还要从课本中再认识几种树的名称,还要学习写这几种树的一首儿歌。
现在请同学们静听老师朗读(最好背诵)这首儿歌,大家仔细听,然后说一说这首儿歌介绍了几种树。
二、按儿歌中树木顺序,看图学词、学儿歌。
1.学习“杨树、榕树”。
(1)看“杨树、榕树”图片,结合图,简介杨树、榕树。
(2)引导学生比较“杨树、榕树”的图,说说杨树、榕树的样子和特点。
(3)揭示第一句儿歌“杨树高、榕树壮”,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结合看榕树图,理解什么叫“榕树壮”。
(指榕树又粗又大)(5)散读、指名读这行儿歌。
归纳学习“杨树、榕树”这两个词的过程:①看图说说样子;②简介有关知识;③看图说特点;④读儿歌,理解意思。
要求学生按这个过程,自学其余内容。
2.学习“梧桐”及第二行儿歌。
(1)看“梧桐”图,让学生着重看看梧桐叶子是什么形状,再说出来。
(2)揭示第二行儿歌“梧桐叶子像手掌”,并与图对照,加深对树叶形状的认识,读准字音。
让学生说出这句儿歌主要意思是什么。
(3)一、二行儿歌连读,说明这两行介绍了三种树。
3.学习“枫树”、“松树”、“柏树”及三、四行儿歌。
部首查字法确定部首数几画,部首目录里面查。
翻到检字表页码,再数剩下有几画。
检字表里找到字,看看正文的页码。
正文当中查到字,读音字义全有啦!小朋友,部首查字法最关键的是确定部首,那么怎样确定汉字的部首呢?这是一个重点为,老师来举几个例子:例1:形声字清、烧、跳、柳它们都是形声字,清,清水的清与水有关,所以它的部首是“氵”,烧,烧火的烧与火有关,所以它的部首是“火”旁,跳,要用脚跳,与足有关,所以它的部首是“”,柳,与树木有关,所以它的部首是“木”旁,由此可见,形声字查形旁。
例2:有两个部首休可以分解成“亻”和“木”,我们说休的部首是左面的单人旁,早可以分解成“日”和“十”,我们说早的部首是上面的日字头,间可以分解成“门”和“日”,我们说间的部首是外面的门字框,还有坐、架、禁这几个字,它们长得很奇怪,它们头上长着角,那应该怎样确定部首呢,我们根据“头上长角查下面”的原则来确定它们分别查土字部、木字部和示字部。
由此可以得出合体字部首查字法的一般规律:查上不查下,查左不查右。
查外不查内,头上有角查下面。
那么独体字怎样确定部首呢?独体字的部首分为两种:例3:独体字七的部首是它的第一笔(一),甲的部首是它的第一笔(丨)九的部首是它的第一笔(丿)为的部首是它的第一笔(丶)书的部首也是它的第一笔(乛)这类不好确定部首的独体字,就查起笔。
那么这一类的独体字又怎样确定部首?马、鱼、音这类做偏旁的字,把整个字做部首来查,我们称它“独体字作偏旁查自己”。
我们把确定部首的口诀连起来,也是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读吧:独体字查起笔,作偏旁查自己。
形声字查形旁,查上不查下,查左不查右。
查外不查内,头上有角查下面。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学习书写常见的偏旁部首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学习书写常见的偏旁部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偏旁部首是构成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书写偏旁部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的意义和结构。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常见偏旁部首的掌握能力,提高他们的写字水平和汉字理解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偏旁部首,包括横、竖、撇、捺、点等。
2.通过观察、模仿和书写练习,掌握常见偏旁部首的书写规范和技巧。
3.培养学生对常见偏旁部首的记忆能力,能够快速辨认和认写相关汉字。
二、教学内容1.常见的偏旁部首介绍常见的偏旁部首包括横、竖、撇、捺和点等。
横部首如“一”字形状,竖部首如“丨”字形状,撇部首如“丿”字形状,捺部首如“㇏”字形状,点部首如“丶”字形状。
这些部首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掌握它们对于学习汉字的组成和书写很有帮助。
2.常见偏旁部首的书写规范和技巧(1)横部首的书写:向右平行书写,长度适中,书写时要保持稳定和一致性。
(2)竖部首的书写:向下垂直书写,长度适中,书写时要保持稳定和一致性。
(3)撇部首的书写:向下右斜书写,长度适中,书写时要保持流畅和轻快。
(4)捺部首的书写:向下左斜书写,长度适中,书写时要保持流畅和稳定。
(5)点部首的书写:放在字的正中间,大小适中,书写时要保持准确和清晰。
3.常见偏旁部首的练习和运用通过练习常见偏旁部首的书写,让学生逐渐熟悉和掌握常见的偏旁部首。
可以让学生利用课本、字帖和写字练习纸进行书写练习。
练习时要注意书写规范和技巧,保持笔画的连贯和平衡。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汉字,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其中的偏旁部首。
2.学习常见偏旁部首的名称和形状,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模仿和书写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模仿和书写常见偏旁部首,重点讲解横、竖、撇、捺、点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4.巩固练习:让学生在课本、字帖和写字练习纸上进行常见偏旁部首的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和纠正。
偏旁与部首的区别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把偏旁与部首混淆。
甚至有的老师也不太清楚。
本人查过《现代汉语词典》也查过《语文知识词典》得出一下结论:部首——把汉字相同的表义偏旁规类,每类叫做一“部”。
每部用一个表义偏旁标目,旧字典把标目的偏旁列为每部第一个字,称之为部首,并且首先解释这个表义偏旁的含义。
部首也是偏旁,但是,只有表义的偏旁才能成为部首。
研究汉字偏旁,按部首给汉字分类的第一部首字典是东汉需慎的《说文解字》。
偏旁——一个汉字的各组成部分。
如:“佛”可分成左右两部分,每一部分都叫偏旁。
“客”又能分成上下两部分。
上面的表示意义叫行旁;下半部分表示读音,叫声旁。
有的字本身是一个整体,分不出偏旁,如:“日”“山”,可以构成其他字的偏旁。
有的字作偏旁时形体有变化。
总之,部首叫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
在做练习时,要一定审清题再做。
考考你的能力:
1.请给以下汉字加上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章---()扁---()条---()
2.请给以下汉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广--()门--()舍---()。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一、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的识字课文包括《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和《植物妈妈有办法》。
口语交际内容为有趣的动物,而语文园地则由一到三部分构成,以“童话”为主题。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群小蝌蚪在鲤鱼和鸟龟的帮助下找到了妈妈,也变成了小青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独立生活,遇到问题要多思考,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我是什么》则生动地介绍了水的多种形态和利与害。
最后,《植物妈妈有办法》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介绍了蒲公英、苍耳和豌豆这三种植物的传播种子的方法,让我们认识到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本单元的“快乐读书吧”安排了“读读童话故事”,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惯。
教师应组织跟进式阅读,可以分阶段组织分享和交流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从本册起,“和大人一起读”变为“我爱阅读”,意味着学生自主阅读和伙伴间交流的形式取代了一年级的学生和老师、大人一起读的形式。
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51个生字,会写30个字。
2.认识教、没、为、得四个多音字,感受多音字之间的联系。
3.利用生活经验、插图、字谜和形声字规律等识字方法。
4.能朗读课文,背诵《植物妈妈有办法》。
5.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喜爱大自然、观察探索大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准确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要求读准、写正确,会用新词说话。
2.理解本单元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懂得从自我做起,保护我们的环境。
四、教学建议本单元的内容浅显易懂,目标明确。
教师可以将口语交际分散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练写小故事、小诗等,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共计11个课时,其中课文6个课时,口语交际1个课时,语文园地3个课时,快乐读书吧1个课时。
课题:《小蝌蚪找妈妈》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培养朗读能力,掌握生字和多音字。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掌握新生字和多音字的读写。
更多免费资料,请搜索关注公众号--部编版语文资源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规范字书写教案二年级硬笔教学目标及书写要求一、教学目标1.继续培养识、写汉字兴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了解汉字几种简单的造字方法,如:象形、会意和形声字,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发展过程。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铅笔(HB/B)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4.继续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汉字字形,注意笔画、笔顺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培养认字识帖能力。
5.掌握铅笔的正确书写方法,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用铅笔描、仿、临摹正楷字,铅笔书写有一定速度。
6.在认识常用汉字偏旁部首的基础上,逐步掌握其书写方法。
初步了解汉字的一些结构特点。
能通过观察,主动发现汉字书写的一些简单规律。
7.学会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的执笔、运笔方法。
学会正确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
二、书写要求1.保持正确写字姿势,加强握笔姿势和坐姿的训练:身体要坐端正,更多免费资料,请搜索关注公众号--部编版语文资源头放正、身坐直,两足平放与肩同宽,两臂自然展开,并注意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即写字时,胸离桌沿约一拳,手离笔尖约一寸,眼离书本约一尺。
2.继续练习写铅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3.书写比较熟练,达到一定的速度,每分钟能认真书写10个以上汉字。
4.薄本封面干净,页角不卷边。
正确使用铅笔(铅笔只能一头削尖)和橡皮,爱惜写字工具。
教学进度二年级下册书法教案第一课时:两姿的复习巩固及姓名练习指导教学目标:继续端正坐姿和执笔的姿势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坐姿和正确地执笔且会运用上学期学过的基本笔画来写自己的班级、姓名。
教学准备:铅笔课桌椅教学过程:一、复习坐姿1.让学生上来说说坐姿要注意什么。
2.师总结要点:头正、肩平、手平、背直、足安。
偏旁与部首的区别
说说偏旁与部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分析字形和查字典,经常用到“部首”、“偏旁”或“偏旁部首”这几个词语,使用中往往表现出概念不清的现象。
一些教师口中的“偏旁”,和另一些教师口中的“部首”或“偏旁部首”说的是一个意思;在“指出下列各字的偏旁部首”这样的考试题里,不知是让学生指出某字的两个部件(偏旁和部首)还是一个部件,如果是一个部件,是指出表义成分还是表音成分。
教学应当讲究概念的准确和术语的规范,对偏旁与部首的内涵有必要加以辨析。
一、偏旁同部首的联系与区别
“偏旁部首”常常连在一起说,于是有些教师就认为“偏旁”和“部首”是一回事,这是一种误解。
偏旁和部首,虽然有某些联系,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偏旁是合体字的构字部件。
古代人把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的左方称为“偏”,右方称为“旁”,现在合体字各部位的部件统称为偏旁。
如“语”字,由“三点水”和“吾”两个偏旁组成;“盆”字由“分”和“皿字底”两个偏旁组成;“问”字由“门字框”和“口”两个偏旁组成。
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所以,“偏旁”,主要包含形旁和声旁两类。
在分析字形时,常常提到“部首”这个术语,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小学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附表”里有《部首名称表》。
那么,什么是“部首”呢?一般地说,部首是表义的偏旁。
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偏旁与部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在偏旁中,部首的数量很少,常用的不过一百多个,前面提到的《部首名称表》列出的部首是99个。
大量的偏旁是表音成分,主要是声旁,
常用的有一千多个。
声旁中将近90%是独体字,如“偏”、“驾”、“固”等字中的“扁”、“加”、“古”,这类声旁叫做“成字声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那些构字能力强的成字声旁叫做“基本字”。
把表义的偏旁叫做“部首”,起源于以《说文解字》为代表的古代字典。
古代字典给汉字分类采取“据形系联”的方法,把具有共同形旁的字归为一部,以共同的形旁作为标目,置于这部分字的首位,因为处在一部之首,所以称为“部首”。
如“妈”、“妹”、“妙”、“姑”等字,具有共同的形旁“女”,“女”就是这部分字的部首。
二、两种部首——识字部首和检字部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部首”这个术语因使用场合不同而存在两种含义。
识字教学中所说的“部首”,通常是指合体字的表义偏旁,分析字形时常提到的“三点水”(氵)、“提手旁”(扌)“四点底”(灬)等,就是这类部首。
这类部首是合体字的构字部件,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可以叫做“识字部首”。
《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有“部首检字表”。
在教给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时,也用到“部首”这个词语,在这种情况下所说的部首可以叫做“检字部首”。
识字部首同检字部首大部分是重合的,如“提”字,识字部首是“扌”(称“提手旁”),检字部首也是“扌”(称“扌部”)。
两者虽然都叫“部首”,又大部分重合,却不是同一个概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区别:
首先是内涵不同。
识字部首是表义偏旁、构字部件,检字部首是某一类字字字形上的共同标志。
识字部首有“旁”、“头”、“底”、“框”、“心”五种类型,每一类型都有具体名称,如“言字旁(讠)”、“雨字头”(雨)、“马字底”(马)、“同字框(冂)”等,而检字部首统称为“某部”,如“丶部”、“亻部”、“亠部”等。
其次是作用不同。
识字部首有利于字形字义的识记,检字部首有利于字的检索。
例如“雉”,是一种鸟,按识字来说,只能归入“隹字旁”,但在字典的检字目录里可以归入“矢部”,另如“席”、“堂”、“耀”、“功”、“恙”等字,按识字来说,只能分别归入“巾字底”、“土字底”、“光字旁”、“力字旁”、“心字底”,但在字典的检字目录里却可以归入“广部”、“部”、“羽部”、“工部”、“羊部”。
再次是固定程度不同。
识字部首是固定的,例如“语”字,不管在哪里都可以说它的部首是“言字旁”(讠);检字部首是临时性的,例如“臻”字和“恭”字,在检字目录里都属“—”部,离开检字目录这个环境,谁也不会说它们的部首是“横部”。
另外,两种部首涉及的范围也不同。
识字部首范围小,只有合体字才有识字部首;检字部首范围大,合体字的部件、独体字的笔画、合体字的笔画,都能作为检字部首。
例如“和”字,本义是“以声音相呼应”,“口”是形旁,“禾”是声旁,检字部首既归入“口部”,又归入“禾部”;“棠”是木本植物名,“木”是形旁,“尚”是声旁,检字部首既归入“木部”,又归入“部”;再如独体字“果”和“中”,检字部首都是“丨部”,合体字“疑”,检字部首是“丿部”。
不明确识字部首和检字部首的区别,容易造成混乱。
某地区曾经出过这样一道试题:让学生指出“严”字的部首,标准答案是“—”(横)。
学生不明确试题的要求,几乎全答不出来,只有个别学生答了“厂部”。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有区别地使用“部首”这一术语。
在指导学生查字典时,应尽量避免使用“部首”这个词,可以说某字在检字目录中归“某部”,如果非用不可,要让学生知道,这里说的是检字部首。
像上面那道试题,如果问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严”字查什么部,大概学生不会答不上来。
三、识字部首的作用
识字部首是汉字中很有特色的构字部件:它构字能力强、利用率高,一个“三点水”(氵)与其他部件组合,可以构成500多个字。
识字部首一般都有名称,便于教学中称说;一般都有明显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字义、记忆字形。
利用识字部首纠正错别字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学生常把“爬”字的左边写成“瓜”,把“恭”的下边写成“水”字的样子,如果他们明白了“爬”要用“爪”、“恭”是内心的一种感情,就不会把“爪”写成“瓜”、把“心”(心字底)写成“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