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施工组织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10 MB
- 文档页数:296
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组织设计范文一、工程概况。
咱这个抽水蓄能电站啊,那可是个超级厉害的大工程。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能量“储蓄罐”,在用电低谷的时候把水抽到高处存起来,等到用电高峰的时候再让水从高处流下来发电。
这个电站的地理位置也很特别,位于[具体地点],周边的环境有山有水,风景倒是不错,但这也给施工带来了一些挑战呢。
工程的规模那也是相当可观,包括[列举主要工程规模数据,如水库容量、发电功率等]。
二、施工目标。
1. 质量目标。
咱们的目标就是打造一个超级高质量的抽水蓄能电站,要像给电站穿上一层坚不可摧的铠甲一样。
每一个部件、每一道工序都得严格按照高标准来,争取让这个电站成为同类型中的质量标杆,让它稳稳地运行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出大问题。
2. 进度目标。
时间就是金钱啊,朋友们!咱们得按照计划把这个电站尽快建好。
计划是在[具体开工日期]开工,然后在[具体竣工日期]竣工,中间每一个施工阶段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就像火车按照轨道行驶一样,可不能晚点。
3. 安全目标。
安全可是重中之重啊,这就好比在战场上,安全就是咱们的“盾牌”。
施工现场要做到零重大事故,每个工人都得平平安安地来上班,平平安安地回家去。
三、施工总体部署。
1. 施工顺序。
首先呢,咱们得先把场地给平整好,就像给电站打个地基一样,这是基础中的基础。
然后开始建设大坝,大坝可是整个电站的关键部分,就像人的脊梁骨一样重要。
在大坝建设的同时,可以开展地下厂房的挖掘工作,这就像是在地下打造一个巨大的“能量心脏”。
接着就是安装各种设备,最后进行调试。
2. 施工工区划分。
我们把整个施工现场划分为几个工区。
比如说,大坝工区,这里主要负责大坝的施工,各种大型机械在这里轰隆隆地工作着。
还有地下厂房工区,这个工区可神秘了,工人们像一群地下探险家一样在里面挖掘、建设。
另外还有设备安装工区,这里是各种高科技设备的“组装车间”。
四、施工资源配置。
1. 人力资源。
咱们得召集各路英雄好汉来干活。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上水库场内公路工程施工方案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水能进行储存的设施,通过将低峰时段的电能利用于抽水,并在高峰时段放水发电,实现电能的储存和调峰。
而上水库场内公路工程是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工程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环境保护等因素,并能够满足工期和质量的要求。
上水库场内公路工程的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概况:对上水库场内公路工程的位置、布置和规模进行描述,列出施工期间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
2.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组织的总体方案,包括施工队伍的组成、施工部门的职责分工、施工设备的配置和临时设施的布置等。
3.工期计划: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施工方法,结合施工的主要工序和关键工时,制定详细的工期计划。
同时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4.质量控制措施:确定施工过程中的主要质量控制点和质量验收标准,详细规定施工中各项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要求,并制定质量报验和质量追踪的具体措施。
5.安全生产措施:制定详细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布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要求和危险源的识别与防范等。
同时要规定好安全生产责任的划分和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
6.环境保护措施:制定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方案,包括对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影响评估和对施工产生的噪音、振动、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处理措施。
7.施工方法和技术: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方案,包括土方工程、路面工程、排水工程和绿化工程等。
8.施工资源配置: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数量和工作安排,确保施工的高效进行。
同时要充分考虑施工材料的采购和运输,以及施工设备的调配和维护。
9.经济预算:对工程的预算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填报,包括劳务费、材料费、设备费和管理费等,确保施工经济合理和成本控制。
综上所述,上水库场内公路工程的施工方案应全面考虑工程的各个方面,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进行预防和应对,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达标。
抽水蓄能电站的施工组织与管理方案在当今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电站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电力供应不稳定的情况下。
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与管理方案,不仅可以提高工程效率,还能有效控制成本,保障工程质量。
接下来将探讨抽水蓄能电站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各个方面。
工程概况抽水蓄能电站主要由上水库、下水库、机电设备和输电线路等部分组成。
施工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地质条件、气候变化等因素。
这类项目多为大型工程,有时需要数年的时间完成,因此制定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案至关重要。
施工准备阶段在进入实际施工之前,充分的准备工作能够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
需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踏勘,了解地形、地质和气象条件。
接下来,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进度计划、资源配置计划、质量控制计划等。
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同样重要。
根据不同工序的需求,配备相应数量和技能的人才,以保证项目的施工作业能够顺畅开展。
施工前的安全培训不可忽视,确保每位员工了解安全操作规程,从而降低安全隐患。
施工组织施工组织主要包括人员、设备、材料的合理配置。
有效的组织形式会让各项工作如丝般顺滑。
人员组织针对不同的施工环节,组建专项施工队伍。
例如,机电设备安装、土石方开挖等各有专门的施工队。
各队伍之间需要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确保不同环节之间信息畅通,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施工延误。
设备管理抽水蓄能电站的施工涉及大量重型机械设备。
制定设备采购和使用计划至关重要。
首要任务是确保设备的良好状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工期延误。
设备使用效率的监控也非常关键。
统计和分析设备的使用率、故障率,有助于及时调整使用策略。
材料管理施工材料的供应保障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在材料采购方面,需要提前制定详细清单,确保不缺料、少料。
建立完善的仓储管理制度,防止因材料存放不当导致损耗。
施工过程控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的进度控制是提高工程效率的关键。
安徽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重大设计变更及设计优化傅新芬1 成卫忠2 郑齐峰1 肖贡元2(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1 杭州 310014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2 上海 200434)[摘 要] 本文叙述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在招标技施阶段,根据补勘、模型试验及设计论证资料,进行创新研究,对主要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及设计优化,节省投资、简化施工。
[关键词] 设计变更 设计优化 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1 工程概况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位于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峨桥镇,直线距芜湖市区30km,临近电网负荷中心。
该电站为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1000MW,工程枢纽主要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和开关站等组成,为大(2)型二等工程。
枢纽主要建筑物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和开关站等主要建筑物级别按2级建筑物设计,次要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
上水库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88.0m,坝顶长为520.00m,南、北副坝亦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分别为62.0m和53.5m,坝顶长分别为353.00m、174.00m。
上水库采用为面板及帷幕灌浆相结合防渗方式。
上水库有效库容1282万m3,水库运行最大水位变幅32m,正常运行时为24m。
下水库由湖荡洼地经围堤圈围而成,堤长3787m,最大堤高21.5m,由均质土围堤和充水闸等组成。
下水库有效库容1282万m3。
水库运行最大水位变幅12.65m,正常运行时为10.49m。
输水系统总长约900m,单机流量大,因此采用单机单洞布置,主要由上下进/出水口、引水竖井、尾水隧洞组成。
地下厂房布置在上水库主坝右岸的山体内,采用首部式地下厂房布置方案。
主要洞室有主副厂房洞、主变洞、母线洞、电缆洞、通风洞、交通洞等。
主厂房尺寸175×25×55.45m(长×宽×高),其中主厂房机组段长度为114.5m,副厂房长18m。
500kV升压变设在地下,通过500kV电缆斜井至地面开关站GIS,两回出线。
第21章文明施工措施21.1 文明施工目的在本合同工程施工中,我局将按照双文明施工企业的标准要求施工人员,实行规范化施工,认真履行合同,确保施工现场整齐、文明、卫生、安全,创建文明工地和清洁卫生的环境。
21.2 文明施工组织机构文明施工工作由安全施工组织机构兼管。
项目部设立安全文明委员会,作为文明管理领导机构,项目经理作为第一负责人;安全环保部全面负责文明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专职安全员兼任文明专员;各作业队长为该队文明生产第一负责人。
21.3 文明施工措施21.3.1加强宣传和教育在参建职工中,深入宣传和教育,让全体职工深感自己在工程建设中荣幸和责任,自觉争做文明职工。
重视和加强队伍的全面建设,充分发挥党团及工会组织的作用,切实做好施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各施工队团结稳定、作风过硬。
21.3.2创建整齐、卫生、文明的施工现场⑴严格用地管理,临时工程设施均安排在计划用地范围内,根据批准的施工平面布置图规划生活用房和施工用房。
⑵在施工区内,设置“五牌一图”和安全标志。
即工地挂施工单位和工地名称牌,安全生产纪律宣传牌,防火须知牌,安全无重大事故计数牌,施工总平面图。
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危险区通道口、配电室和变压器等地做好防护,挂安全警示牌。
⑶施工现场的道路必须平整畅通,排水系统良好。
⑷工程材料、机具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
⑸施工场地内的管线严格按设计和安全规定架设,并加强管理,杜绝乱搭乱接。
⑹施工现场设专职环卫人员和环卫设施,保持清洁卫生。
21.3.3加强安全管理,创建安全的施工环境⑴做好施工现场安全保卫、防火、防盗工作,建立必要的防范措施和规章制度,执行值班、交接班制度。
非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施工现场;⑵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按要求佩带安全帽和上岗证。
21.3.4杜绝野蛮施工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复查地下构造物(如地下电缆、给排水管道等)的埋设位置及走向,对周围的建筑物要确定其位置,并采取防护措施,施工中如发现事先不知的地下构造物、地面建筑物或有危险品、文物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报告并等待相关部门处理。
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下进出水口施工期度汛优化方案总结【摘要】在下进出水口部位的尾水隧洞贯通后,为确保地下厂房度汛安全,需在尾水隧洞出口及下进出水口前池与库盆交接处分别设置围堰(下简称为“尾水隧洞围堰”、“下进出水口围堰”),防止下进出水口施工区或库盆洪水倒灌地下厂房。
通过技术方案优化和经济比较,下进出水口围堰采用预留土埂的施工方案,经过两个主汛期的实践证明:此方案可行。
【关键词】抽水蓄能电站;下进出水口围堰;预留土埂;优化1工程概况安徽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峨桥镇境内,电站由上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系统、开关站和下水库等建筑物组成。
下水库位于浮山东面的湖荡洼地,由围堤圈围而成。
下水库进出水口采用侧式布置,设在下库西边靠近山体侧,底板高程-16.00m,前池以1:15的倒坡与库底(库底高程0.45m)相连,尾水上平洞以8%的倒坡与进出水口相连、其上游为上弯段及斜井段。
进出水口南北两侧分别布置有导堤,导堤由开挖预留形成,然后采用浆砌石护坡进行保护,顶高程1.95m。
进出水口边坡顶部设截排水沟,在46.5m高程和31.35m高程分别设2m宽马道,马道布置排水沟并与顶部截水沟相连排除边坡和周边汇水,汛期山体汇水主要通过截排水沟引入主沟排洪沟或南围堤外排水沟,最终排入泊口河;进出水口施工区汇水面积内的雨水汇集至排水泵坑后抽排至南侧南围堤外排洪沟或北侧主沟排洪沟。
2下进/出水口施工期度汛方案选择2.1工期要求根据原投标文件导流工程施工进度安排,下库进/出水口施工挡水围堰于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15日填筑完成,2011年1月1日2011年1月10日拆除完成,施工挡水围堰经历两个主汛期,有效使用天数共计716天。
2.2方案选择下进/出水口挡水度汛方案选择的成败,直接影响到下进/出水口施工进度,关系到厂房汛期的度汛安全。
为此,特对下进/出水口施工期度汛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
2.2.1招标阶段由于下进/出水口较周边库盆低,形成深基坑,需在尾水隧洞出口和进/出水口前池段下游端填筑施工围堰,围堰采用粘土填筑及编织袋子堰,确保库盆内暴雨积水不进前池,前池内雨水不倒灌进尾水隧洞。
第18章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方案及措施18.1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并按本工程《通用合同条款》中的有关规定,做好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18.2环境保护措施计划在编制施工总布置设计文件的同时编制一份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并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
其主要内容包括:⑴施工弃渣的利用和堆放;⑵施工场地开挖的边坡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⑶防止饮用水污染措施;⑷施工活动中的噪声、粉尘、废气、废水和废油等的治理措施;⑸施工区和生活区卫生设施以及粪便、垃圾的治理措施;⑹完工后的场地清理。
18.3环境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18.3.1环境管理体系在项目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保证该体系能及时、持续、有效运行。
具体环境管理体系如下:项目经理为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实行环保责任制,将环保责任落实到人,做到“有人管,管到位”;各作业队队长为该队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作业队设兼职的环保员。
项目部设立安全环保部,由专职环保工程师负责环保工作,设环保监察员跟踪检查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并管理所有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安全环保科负责对外联络、协助业主环保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落实、监督项目部的环境保护工作,其职责为:⑴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⑵组织制定和修改项目部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⑶制定并组织实施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⑷领导和组织项目部的环境监测;⑸检查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⑹组织开展项目部的环境保护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水平;⑺协助业主环保机构开展日常工作,负责施工期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联络、组织和落实;⑻推广应用环境保护先进技术和经验,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学术交流。
18.3.2环境管理组织机构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如下框图所示。
图18.3-1 环境管理组织机构框图18.4环保方案和环保设施18.4.1施工期间可能存在的污染源和污染物分析施工期主要污染包括:废水、废气、噪声、粉尘、废渣等。
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述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特殊的水电站,它通过在电力负荷低谷时将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储存能量,在电力负荷高峰时放水发电,起到调峰填谷、稳定电力系统的作用。
本次施工的抽水蓄能电站位于_____,总装机容量为_____兆瓦。
电站主要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发电厂房和开关站等部分组成。
上水库位于_____,正常蓄水位_____米,总库容_____立方米。
下水库位于_____,正常蓄水位_____米,总库容_____立方米。
输水系统包括上水库进出水口、压力管道、尾水隧洞等。
发电厂房内安装_____台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
二、施工条件(一)地形地貌工程所在区域地形复杂,山势陡峭,沟谷纵横。
上水库和下水库分别位于两座山峰之间,需要进行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和边坡支护工作。
(二)气候条件该地区属于_____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在_____季节,对施工进度和质量有一定影响。
施工期间需要做好防雨、防汛和防滑坡等措施。
(三)交通条件外部交通较为便利,有_____公路与外界相连。
但场内交通条件较差,需要新建和拓宽部分道路,以满足施工车辆和设备的通行需求。
(四)水电供应附近有_____变电站和水源,可以为施工提供电力和用水保障。
但需要铺设输电线路和供水管网,确保施工期间的稳定供应。
(五)建筑材料工程所需的砂石料、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可从周边的_____采购,部分特殊材料需从外地调运。
三、施工总体布置(一)施工分区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需要,将整个工程划分为上水库施工区、下水库施工区、输水系统施工区、发电厂房施工区和开关站施工区等五个施工区域。
(二)施工道路布置新建和拓宽连接各个施工区域的道路,确保施工车辆畅通无阻。
主要道路包括上水库进场道路、下水库进场道路、压力管道运输道路和尾水隧洞出口道路等。
(三)施工营地布置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施工营地,为施工人员提供住宿、餐饮和办公等设施。
施工营地包括生活区、办公区和仓库区等。
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混凝土施工方案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利用低峰电能泵水到高峰期储能,再通过下落水流驱动水轮机发电的系统。
它能够平衡电力系统的负荷波动,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水库混凝土施工方案对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行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针对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混凝土施工的方案。
一、施工前准备1.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周期等。
2.设计并搭建必要的施工工地及临时设施。
3.准备必要的施工机械、器材和材料。
二、施工工序1.清理水库施工区域,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2.进行地下开挖工作,包括水库坝体的基坑和导流洞的出口施工。
3.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模板支撑、钢筋绑扎等工作,并使用混凝土泵进行浇筑。
4.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使混凝土能够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5.进行防水处理工作,采用防水涂料或者防水混凝土进行处理,确保水库的密封性和防渗功能。
6.进行施工验收,包括结构验收和质量验收,确保水库混凝土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施工方法和工艺1.采用抽水驱动的混凝土输送系统,利用抽水机将混凝土从搅拌站抽送到施工现场,确保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采用模板支撑系统,包括钢模板和木模板,确保混凝土施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采用自动化施工系统,包括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输送系统、混凝土浇筑系统等,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4.采用养护措施,包括覆盖保温层、喷淋养护液等,保证混凝土在养护期间的湿度和温度。
5.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包括混凝土强度和温度监测系统、自动化浇筑和养护系统等,提高施工的精度和可靠性。
四、施工周期和安全管理1.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时间表,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同步推进。
2.加强安全管理,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警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防护措施的落实等。
3.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包括施工废水和废料的处理,确保施工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损害。
4.定期进行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14章安全监测工程施工14.1水力监测施工范围负责的水力监视测量设备埋设件的工地接收、工地运输、储藏、埋设、维护等工作。
全部安装项目如下:(1)用于上水库水位测量的压阻式水位计2套。
包括测量仪器及保护罩、水位计套管及其附件、带拦污网的进水管口等。
(2)用于上水库高水位报警的浮球式水位计2套。
包括测量仪器及保护罩、水位计套管及其附件、带拦污网的进水管口等。
(3)用于上水库水温测量的温度计2套。
包括测量仪器及保护罩、温度计套管及其附件、带拦污网的进水管口等。
(4)用于上水库事故闸门井(兼调压井)闸门平压的压阻式水位计8套。
包括测量仪器及保护罩、水位计套管及其附件、带拦污网的进水管口等。
(5)上述设备所有永久性埋设件,包括埋于混凝土中的管道、用于固定或支撑测量设备的设施等。
(6)凡与埋设件及其埋设以及埋设后的维护。
14.2水力监测主要提交的资料14.2.1 安装实施计划在安装工作开始前14d,向监理人提交合同规定的安装项目的安装实施计划,报送监理人批准。
安装实施计划包括:(1)设备安装的分部工程、单元工程等划分;(2)设备安装程序、安装方法、安装时间和安装进度;(3)安装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4)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措施;(5)设备的调试、试运行工作计划。
14.2.2 完工验收资料设备安装完毕,并通过试运行,承包人应按合同规定,向监理人提交下列完工资料:(1)安装完成项目清单;(2)安装竣工图;(3)安装记录;(4)各种检查和试验报告;(5)调试记录;(6)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验收记录;(7)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8)试运行报告。
(9)设备开箱资料(含安装技术说明书、质量证明书等)及安装采购的材料的质量证明等资料。
14.3 设备安装程序和工艺要求14.3.1 一般要求(1)各项目安装前应具备的资料:1)制造厂图纸、安装使用说明书、施工安装图纸;2)设备出厂合格证和技术说明书;3)设备制造验收资料和质量证书。
技术投标文件分标编号:分标名称:包号:包名称:投标人: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目录第一章施工总体规划 (15)1.1 工程综合说明 (15)1.2 项目总体施工目标 (42)1.3 施工总体程序 (44)第二章现场施工组织机构 (47)2.1 现场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47)2.2 现场施工组织机构职能 (47)2.3 现场施工组织机构运作 (53)2.4 建立质量、安全、技术管理体系 (56)第三章对本标工程中关键技术问题的认识及应对措施 (60)3.1 工程施工特点 (60)3.2 对本标工程中关键技术问题的认识 (60)3.3 针对关键技术问题的应对措施 (63)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和临建设施管理 (73)4.1 布置原则及条件 (73)4.2 施工场地规划 (74)4.3 生活、生产营地 (75)4.4 施工道路及施工支洞 (76)4.5 施工供电系统 (84)4.6 施工供水系统 (90)4.7 施工供风系统 (98)4.8 施工通信系统 (101)4.9 施工照明系统 (103)4.10 施工通风散烟系统 (104)4.11 砂石加工及混凝土系统 (109)4.12 工地试验室 (109)4.13 火工材料库及管理 (110)4.14 制、供浆系统布置 (110)4.15 施工机械修配、保养、停放场 (110)4.16 综合加工厂 (113)4.17 仓储系统 (115)4.18 料场、渣场规划及管理 (116)4.19 金结拼装及堆放厂 (117)4.20 预制构件堆场 (118)4.21 钢管加工厂及堆存场 (118)4.22 卫生设施布置 (118)4.23 开挖粉尘控制设施布置 (119)4.24 环保及安全文明施工设施 (120)4.25临时用地计划 (124)第五章施工导流和水流控制工程 (127)5.1 概述 (127)5.2 上、下库导流设计 (127)5.3 上、下库导流施工 (134)5.4 施工期间向下游供水 (147)5.5 上、下库经常性排水排水施工 (147)5.6 上、下库区安全度汛与防护工程施工 (149)5.7 上、下现有水库放空 (158)5.8 上、下库现有水库拆除 (159)5.9 其他部位的导流施工 (161)5.10 下闸蓄水 (162)5.11 施工进度计划 (164)5.1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164)第六章土石方明挖 (167)6.2 施工重点、难点及主要对策 (169)6.3 施工布置 (170)6.4 现场生产性爆破试验 (177)6.5 开挖分区、分层及施工总程序 (181)6.6 主要项目开挖程序和方法 (182)6.7 石料开采 (188)6.8 特殊部位开挖施工 (197)6.9 地质缺陷处理施工 (198)6.10 土石方明挖施工工艺 (199)6.11 提高开挖料利用率措施 (205)6.12 开挖渣料的利用和弃渣处理 (205)6.13 施工期临时排水 (206)6.14 安全防护及临时安全监测 (206)6.15 施工粉尘控制措施 (207)6.16 施工进度计划及强度分析 (209)6.17 主要资源配置计划 (213)6.18 工期保证措施 (216)6.19 主要施工质量及安全技术措施 (217)第七章地下洞室开挖工程 (223)7.1 概述 (223)7.2 施工布置 (231)7.3 地下洞室群施工支洞规划 (238)7.4 地下洞室群通风排烟规划 (239)7.5 现场生产性爆破试验 (251)7.6 开挖总体程序 (252)7.7 输水系统开挖程序和方法 (253)7.8 地下厂房系统开挖程序和方法 (269)7.10 特殊及关键部位的开挖施工技术措施 (299)7.11 爆破振动和超欠挖控制措施 (306)7.12 开挖渣料的利用和弃渣处理 (306)7.13 不良工程地质洞段施工及塌方处理措施 (306)7.14 地下水的防渗、排水措施以及封堵措施 (309)7.15 通风散烟、除尘和空气监测措施 (310)7.16 洞室临时安全监测规划和措施 (311)7.17 施工进度计划及强度分析 (312)7.18 主要资源配置计划 (314)7.19 主要开挖施工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 (316)第八章土石方填筑工程 (319)8.1 概述 (319)8.2 施工重难点与对策 (322)8.3 施工规划 (323)8.4 施工布置 (328)8.5 施工程序 (333)8.6 工艺性试验 (334)8.7 上、下水库坝体填筑施工 (338)8.8 翻模固坡砂浆施工 (347)8.9 溢洪道回填施工 (355)8.10 施工进度计划及强度分析 (355)8.11 主要资源配置 (361)8.12 质量和安全控制技术措施 (364)第九章土石方平衡调配与规划 (370)9.1 土石方调配原则及编制依据 (370)9.2 调配平衡的工程量 (371)9.3 填筑土石料利用率折算系数 (376)9.4 料源规划 (378)9.5 开挖料利用分析 (380)9.6 土石方平衡与调配 (381)9.7 料场及渣场的维护管理 (4)第十章支护与排水工程 (7)10.1 概况 (7)10.2 施工布置 (11)10.3 支护施工程序 (12)10.4 总体施工方案 (13)10.5 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 (15)10.6 施工强度及设备分析 (46)10.7 主要资源配置 (48)10.8 主要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0)第十一章混凝土工程 (54)11.1 概述 (54)11.2 施工布置 (56)11.3 施工程序 (62)11.4 模板工程 (67)11.5 钢筋工程 (71)11.6 止水及预埋件工程 (73)11.7 上、下水库混凝土工程施工 (76)11.8 输水系统混凝土施工 (95)11.9 地下厂房系统混凝土施工 (97)11.10 其它混凝土施工 (104)11.11 普通混凝土施工工艺 (104)11.12 清水混凝土 (114)11.13 混凝土温度控制与技术措施 (119)11.14 混凝土施工进度计划和强度分析 (123)11.15 主要资源配置计划 (131)11.16 工期保证措施 (133)11.17 混凝土养护与保护 (135)11.18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混凝土施工 (136)11.19 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 (138)11.20 混凝土内部缺陷处理 (141)11.21 混凝土裂缝处理 (141)11.22 安全监测仪器的安装配合和保护 (145)11.23 主要质量及安全技术措施 (146)第十二章钻孔灌浆及排水孔施工 (157)12.1 概述 (157)12.2 灌浆材料及浆液拌制 (161)12.3 钻孔灌浆设备及主要施工方案 (162)12.4 施工布置 (166)12.5 施工程序 (169)12.6 灌浆试验 (174)12.7 抬动变形观测及物探测试工艺及方案措施 (175)12.8 钻孔取样施工工艺及方案措施 (176)12.9 固结灌浆施工工艺及方案措施 (177)12.10 帷幕灌浆施工工艺及方案措施 (184)12.11 回填灌浆施工工艺及方案措施 (194)12.12 堵头接缝灌浆工艺及方案措施 (197)12.13 钢衬接触灌浆施工工艺及方案措施 (200)12.14 岸坡接触灌浆施工工艺及方案措施 (203)12.15 化学灌浆施工工艺及方案措施 (204)12.16 排水孔施工工艺及方案措施 (207)12.17 施工期间的排污 (210)12.18 质量保证措施 (211)12.19 钻灌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强度分析及资源配置 (213)12.20 数字化灌浆监测系统建设、运行维护 (215)第十三章压力钢管制造和安装 (217)13.1 概述 (217)13.2 压力钢管制安的重、难点分析及主要对策 (220)13.3 施工布置 (222)13.4 压力钢管制造安装施工准备 (224)13.5 压力钢管制造 (225)13.6 压力钢管的运输 (245)13.7 压力钢管安装 (253)13.8 压力钢管焊接 (268)13.9 压力钢管涂装 (281)13.10 加快压力钢管安装进度的专项措施 (284)13.11 压力钢管质量检查及验收 (285)13.12 压力钢管制造安装施工进度计划 (286)13.13 引水系统充排水试验 (294)13.14 主要资源配置计划 (300)13.15 主要质量及安全技术措施 (302)第十四章钢结构制造和安装 (308)14.1 主要工程项目 (308)14.2 施工布置 (308)14.3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309)14.4 金属结构的制作安装 (309)14.5 主要资源配置 (312)14.6 主要质量及安全技术措施 (313)第十五章金属结构安装工程 (315)15.1 概述 (315)15.2 施工布置 (318)15.3 上、下库进/出口闸门与启闭机安装 (320)15.4 尾闸洞闸门与启闭机安装 (334)15.5 下库导流泄放洞闸门与启闭机安装 (346)15.6 上库导流洞封堵闸门的安装 (349)15.7 闸门和启闭机安装的检测、试验 (349)15.8 施工进度与强度 (352)15.9 主要资源配置计划 (353)15.10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355)第十六章预埋件埋设工程 (357)16.1 概述 (357)16.2 施工布置 (358)16.3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358)16.4 预埋件制作安装 (358)16.5 主要资源配置计划 (363)16.6 主要质量及安全技术措施 (364)第十七章机电设备安装工程 (366)第十八章建筑与装修工程 (367)18.1 概述 (367)18.2 建筑与装修施工程序 (368)18.3 砖砌体施工 (368)18.4 楼地面施工 (370)18.5 抹灰工程施工 (371)18.6 屋面施工 (373)18.7 门窗施工 (374)18.8 室内外装修 (374)18.9 洞口装饰装修 (379)18.10 质量和安全控制技术措施 (380)18.11 主要设备配置 (382)第十九章成品保护措施 (383)19.1 成品保护范围 (383)19.2 成品保护措施 (383)19.3 验收阶段成品保护 (385)第二十章新技术应用及绿色施工专项方案 (386)20.1 概述 (386)20.2 新技术应用 (386)20.3 环境保护措施 (390)20.4 节材措施 (392)20.5 节水措施 (393)20.6 节能措施 (393)20.7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 (394)第二十一章其他施工技术方案 (395)21.1 绿化工程 (395)21.2 安全隔离栏工程 (412)第二十二章砂石加工系统设计、建设与运行 (414)22.1 砂石加工系统设计、建设与运行 (414)22.2 砂石加工系统运行、维护及管理 (440)22.3 砂石加工系统的拆除及清场 (454)第二十三章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建设与运行 (458)23.1 概述 (458)23.2 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 (459)23.3 混凝土生产系统建设 (494)23.4 混凝土生产系统生产运行和维护、管理 (518)23.5 混凝土生产系统的拆除及清场 (542)第二十四章公路工程施工 (544)24.1 概述 (544)24.2 主要工程量 (545)24.3 施工布置 (546)24.4 路基工程 (547)24.5 路面工程 (558)24.6 涵洞工程 (567)24.7 桥梁工程 (571)24.8 电缆沟及边沟、截水沟施工 (577)24.9 交通安全设施 (577)24.10 道路工程的日常维护保养 (581)24.11 施工进度计划 (582)24.12 主要资源配置计划 (584)24.13 主要施工质量及安全技术措施 (586)24.14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590)第二十五章试验检验和施工测量 (595)25.1 试验检测 (595)25.2 施工测量 (610)第二十六章施工期安全监测及安全监测配合 (627)26.1 概述 (627)26.2 引用标准和规程规范 (627)26.3 施工期安全监测实施方案 (628)26.4 与其他标段的配合 (652)第二十七章质量目标、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654)27.2 质量目标 (654)27.3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655)27.4 质量管理措施 (663)27.5 质量管理及检验标准 (677)27.6 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684)27.7 达标创优实施规划 (695)27.8 数码照片应用计划 (703)27.9 质量管理二次策划和年度质量策划 (704)27.10 二次施工工艺设计 (704)27.11 联营体在其它类似工程施工质量现场照 (704)第二十八章安全施工目标、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710)28.1 概述 (710)28.2 安全目标、原则和法律法规 (710)28.3 安全管理体系 (713)28.4 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 (734)28.5 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742)28.6 重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过程控制 (761)28.7 本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766)28.8 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 (777)28.9 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的措施 (780)28.10 安全文明施工二次策划和年度策划 (782)28.11 安全施工检查与验收 (782)28.12 类似工程安全活动及安全设置照片 (783)第二十九章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787)29.1 概述 (787)29.2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目标和法律法规 (787)29.4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 (798)29.5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计划 (804)29.6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 (805)29.7 质量检查与验收 (817)第三十章施工总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819)30.1 编制原则 (819)30.2 工期目标 (819)30.3 控制性工期 (819)30.4主要施工程序 (821)30.5 主要进度安排 (823)30.6 施工关键线路、关键项目施工 (834)30.7 分年度完成工程量计划 (835)30.8 主要施工强度分析 (835)30.9 工期保证措施 (840)第三十一章施工资源配置 (844)31.1施工设备配置原则 (844)31.2 施工设备配置计划 (844)31.3施工设备保证措施 (844)31.4劳动力资源配置计划 (847)第三十二章冬季和雨季的施工措施 (848)32.1 冬季施工措施 (848)32.2 雨季施工措施 (849)32.3 台风季节施工措施 (851)第三十三章施工信息化管理及大坝施工数字化应用 (862)33.1 信息管理 (862)33.2 计划报表的编制与传递 (867)33.3 统计报表的编制与传递 (870)33.4 竣工资料及施工记录的移交 (872)33.5大坝施工数字化应用系统 (874)第三十四章主要乙供材料 (894)34.1 主要乙供材料项目及工程量 (894)34.2 乙供材料要求 (894)第三十五章为其他承包人提供服务、协调配合 (896)35.1 与发包人的配合与协调措施 (896)35.2 与监理单位的配合与协调措施 (897)35.3 与设计单位的配合与协调措施 (898)35.4 与其他承包人提供服务、协调配合措施 (898)35.5 其他配合与协调措施 (901)第三十六章合理化建议 (903)36.1 关于尾闸洞增加尾闸通风平洞的建议 (903)36.2 下库尾水洞出口增设施工支洞的建议 (904)附表: (905)表1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905)表2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913)表3劳动力计划表 (917)表4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918)表5施工总平面图 (918)表6临时用地表 (918)表7其它技术投标资料表 (919)第一章施工总体规划1.1 工程综合说明1.1.1 工程概况某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某省某县城东北面大佳何镇境内,上水库位于茶山林场穹窿的中心部位,下水库位于大佳何镇涨坑村。
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建设施工方法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独特的能源调节设施,利用电能转化为势能,能够有效平衡电网负荷,确保能源的有效使用。
上下水库的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方法的选定不仅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也影响其后续的运行效果。
下面将详细探讨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的施工方法。
项目准备阶段有效的准备阶段是施工顺利实施的基础。
需要进行地质勘察,以了解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地层结构以及地下水情况。
这些数据不仅为后续的设计提供依据,还能够帮助制定更合理的施工方案。
接下来,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可能产生影响,评估报告能够帮助项目组及时识别潜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缓解措施。
材料的选用也至关重要。
作为水库的主要材料,混凝土、砂石和土料等,必须满足防渗、耐久和抗压等多重指标。
选择质量优良的原材料,能够显著提高水库的使用年限和安全性。
施工工艺的选择在考虑施工工艺时,施工单位常常体现出各自的特长与经验。
常用的施工方法包括开挖和回填、土工布的铺设以及混凝土的浇筑。
开挖阶段首先要明确土方的挖填比例,确保水库的设计轮廓依据勘探数据精准实现。
土工布是水库防渗的关键材料,施工人员需确保铺设的平整度和密封性,特别是在接缝处,必须使用热焊或粘接等工艺,避免因接缝不严产生漏水问题。
浇筑混凝土时,首先要设置好钢筋混凝土框架,此框架将为混凝土提供巨大强度支持。
混凝土的浇筑应遵循分层浇筑原则,确保每层的厚度和强度均符合设计要求。
为防止裂缝与空鼓现象,浇筑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混凝土的振动,确保其致密性和稳定性。
上水库的特殊考虑上下水库功能不同,其建设方法也有所不同。
上水库通常选址在山地或较高地带,因此在施工时需考虑坡度、滑坡和水土保持等因素。
通常采用边坡支护体系,确保在施工过程中防止边坡塌方,避免对施工人员安全和工程进度造成影响。
为了达到最佳的蓄水效果,上水库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水位差和流量控制。
在施工时,水闸和溢洪道的工艺设计必须保证其在异常气候条件下依然能够有效排水,以防止溢水导致的安全隐患。
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高效的储能方式,能够在电力需求高峰期释放储存的能量,同时在需求低谷期进行能量的储存。
这一系统的核心在于其输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下面将详细探讨输水系统的相关要素,以便更好地理解其组织设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输水系统的基本构成抽水蓄能电站的输水系统主要由上游水库、下游水库及连接二者的输水管道构成。
上游水库储存水源,而下游水库则负责接受水流。
在发电和抽水的过程中,水的循环至关重要,因此输水系统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水流量、流速,还要关注压力损失、熄灭和维护等诸多因素。
水库设计的影响因素在进行水库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库容需要根据电站的调峰能力和地域水文条件进行精准计算,以保证在需要时能提供足够的水源。
水库地形选择要考虑其容积利用率,充分发挥自然地貌的优势。
水质是保障发电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指标。
需要定期监测水质,防止淤泥和有害物质影响水泵及其他设备的运行。
输水管道的设计输水管道的设计涉及管道的材质、直径、铺设方式及坡度等。
高质量的管道能够有效减少水流过程中产生的摩擦损失,支持流量的持续稳定传输。
管道材质应满足耐腐蚀和耐压的要求,常用的有钢管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RP)。
管道直径设计要避免管道过细造成的流体阻力,也要考虑到经济性,避免不必要的开支。
铺设方式在跨越天然障碍物时,可能需要采用隧道或架空方式,确保输水的连续性与安全性。
施工组织设计的细节施工组织设计需要综合调度人力、物力及财力,通过合理的安排,确保各工序的顺利衔接。
对于抽水蓄能电站的输水系统而言,施工的每个环节至关重要。
施工阶段的划分准备阶段包括对地形的勘查和施工图纸的审核,合理评估风险与挑战。
基础施工在进行水库和管道的基础施工时,必须确保土层稳定,防止发生滑坡或沉降。
管道安装运营前,管道的安装精度和焊接质量直接影响水流的顺畅度,要定期检测。
保障施工安全安全是施工过程中的头等大事。
事故往往出现在施工的交接阶段,合理规划这些环节是减少意外的有效途径。
第1章工程总说明1.1 工程概述1.1.1 工程简介安徽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峨桥镇境内,距繁昌县城约25km,距芜湖市约45km,电站装机容量1000MW(4×250MW),为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电站由上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系统、开关站和下水库等建筑物组成。
电站属大(2)型二等工程,主要建筑物按2级建筑物设计。
本标段为安徽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土建工程(招标编号:SGXY-2007-109082(XSJ/C1)),上水库位于浮山东部的响水涧沟源坳地,由主坝、南副坝、北副坝和库周山岭围成。
本标段包括上水库主坝、南副坝、北副坝、库盆、引水系统等项目的土建施工。
主、副坝均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长分别为520m、353m和174m,最大坝高分别为88.0m、62.0m和53.5m。
主体工程量:明挖土方833.95万m3,明挖石方453.72万m3,石方洞挖3.69万m3,土方填筑12.98万m3,石方填筑408.56万m3,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12.05万m3,钢筋6766t,金属结构927t,帷幕灌浆4.24万m,固结灌浆2.76万m。
1.1.2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1.1.2.1水文气象本工程所在地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北缘,气候温和湿润,雨量适中,四季分明。
全年有三个明显降雨期,4至5月春雨,6至7月梅雨,9至10月秋雨。
响水涧站址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215.5mm,降水量多集中在4至7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1.4%,全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45.3天。
多年平均气温为15.8℃,极端最高气温为40.3℃,极端最低气温为-16.7℃。
多年平均风速为2.2m/s,全年最多风向为NE。
上水库建于响水涧沟源山坳中,集水面积为 1.12km2,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暴雨均发生在4月至9月,以6月至7月梅雨期最多。
下库区的泊口河总集水面积为28.71km2,而下库小庄以上的集水面积为14.13km2。
下水库区多年平均流量为0.275m3/s,最大年平均流量为0.506m3/s,最小年平均流量为0.114m3/s。
1.1.2.2工程地质上水库位于浮山东侧的响水涧沟源洼地,库区浅、短冲沟发育,洼底最低高程147.75m,南北两侧各有一垭口,高程分别为178.5m和206.5m。
四周山岭环绕,高程在230m以上,洼地西侧为浮山主峰,海拔高程435.2m。
库岸除局部地形较陡外,一般坡度在25~30º之间,植被发育,覆盖层不厚,一般小于2.0m。
响水涧冲沟源于洼地西侧,自西向东延伸至浮山东侧坡脚,沟长约700m。
库区基岩大多裸露,未发现较大规模的滑坡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出露的岩性较为单一,均为燕山晚期侵入的中性及酸性岩类,局部有第四系分布。
上水库库岸整体稳定性较好,但水库蓄水运行后受库水频繁升降作用的影响,在库水位变幅范围内的库岸边坡可能会有部份松散覆盖层及全风化基岩被剥落库内,对库岸边坡整体稳定性影响不大。
地质构造形迹主要表现为一些规模不大的断层破碎带和节理裂隙。
断层为库盆内最大的断层破碎以NNW与NE向最为发育,NNE向次之。
F1带,自南副坝经库盆向北贯穿北副坝垭口,总体产状为N 0º~15ºW,SW ∠80º~85º,宽度变化范围大。
北副坝垭口及其附近,断层带宽1.0~2.6m,上盘影响带宽达 3.5~10.2m,下盘影响带宽 1.5m;库盆中渐窄处仅为0.5~1.0m;南副坝及其库内侧包括影响带宽达3.0~5.0m,由数条破裂面组成。
上水库主、副坝之间垭口段,以及贯穿库盆的F1断层及其影响带存在库水外渗问题,须采取有效的防渗处理措施。
库周岩体多为微~极微透水层,地下水位高于正常蓄水位,库周渗漏量甚小。
1.1.3对外交通条件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的峨桥镇境内,公路交通发达,公路网络密布,现有公路距繁昌县城关约25km,距芜湖市约45km。
芜铜公路(芜湖~铜陵)从电站西北方向经过,目前已拓宽为一级公路。
电站附近还有芜铜高速公路经过,其中在鲁家大山附近设有峨桥互通出、入口,并与新戴公路相接,目前芜湖至峨桥互通出、入口段高速已经开通。
而新戴公路是本工程的对外交通必经之路,与新戴公路相接的新缪公路(新淮至缪家嘴)为本工程的对外公路,长约5.7 km,该公路按平原微丘三级公路设计,路面宽8m,路基宽9.5m,为混凝土路面,该公路计划在2007年年底路基基本完成,具备大型车辆通行条件。
1#公路(上、下库连接公路)在工程筹建期内施工,本工程承包人进点后初步具备通车条件。
皖赣铁路及芜铜铁路分别从工程的东、西方向通过,电站附近的主要铁路货运站有芜湖南站、繁昌东站和枫香墩站。
其中芜铜铁路的枫香墩站位于繁昌县城西南,距离本电站约32km。
本工程水运条件也较便利,工程附近长江沿岸的主要港口有芜湖港、澛港和荻港。
各港口距本电站抵公路里程分别为62.7km、32.7km、46.7km,其中芜湖港作为长江干流上对外开放港口之一,年货运量达680万t,荻港的年货运量为250万t。
1.1.4砂石料及混凝土供应条件工程附近区域没有天然砂砾石料,人工砂石骨料料源主要利用地下工程的洞挖料,不足部分由C1标承包人提供上库石料场开采的开挖料。
根据本工程的总体规划,砂石料混凝土系统单独设立一个标段(XSJ/Q7标),向主体工程各个标段的承包人提供各种粒径的人工骨料及各种标号、级配的成品混凝土。
因此本合同工程所需的永久混凝土(不含喷混凝土和喷钢纤维混凝土,喷混凝土由本标承包人自行生产),均由XSJ/Q7标承包人以固定价供应。
供应点在下库Q7标承包人的混凝土系统出机口,混凝土的计量及装车由Q7标承包人负责,本标承包人负责从供应点到浇筑点的运输。
砂石骨料的计量及装车由Q7标承包人负责,运输由本标承包人负责。
人工骨料及混凝土系统供料的开始时间为2007年12月31日。
该时间之前的所有骨料及混凝土由本承包人自行解决,临时工程的混凝土亦由承包人自行解决。
1.2 合同项目和工作范围1.2.1 合同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1.2.1.1永久工程项目:(1) 上水库主坝、南副坝及北副坝:主、副坝均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长分别为520m、353m和174m,最大坝高分别为88.0m、62.0m和53.5m。
本标工作范围主要包括主、副坝基础开挖及处理、坝体填筑、趾板、面板、防浪墙等混凝土浇筑、灌浆等施工,主坝底排水廊道及泄水管道、阀门等施工,北副坝F1断层处理及面板后反向水压抽排系统的施工。
(2) 上水库库盆:主要包括库区清理、土石方开挖(含石料场开挖)、喷锚支护、混凝土浇筑、库盆帷幕灌浆、库内弃渣场堆筑及施工期防护等施工。
(3) 上库进/出水口:上进/出水口设在上库主坝和南副坝间,采用侧式布置。
四个进/出水口前缘总宽98.00m。
每个进/出水口平、立面均呈伸向库内的扩散形,设有防涡梁和拦污栅。
从扩散段起始点(进洞点)至上进/出水口前缘长43.75m,上进/出水口底板高程175.00m。
本标工作范围主要包括土石方明挖、回填、喷锚支护、混凝土浇筑等施工。
(4) 部分引水上平洞(上水库事故闸门井后渐变段以前):四条引水隧洞上平洞相互平行,从进洞点至事故闸门井后渐变段末端水平长度为88.20m,其中圆形洞段衬砌后直径6.40m。
本标工作范围主要包括洞挖、喷锚支护、混凝土衬砌、灌浆等施工。
(5) 上库事故闸门井:四个事故闸门井设在山体内,顶部露出地面,兼有调压井功能。
竖井段衬砌后直径7.40m,高程222.0m至231.0m 之间连通为上室。
上室以上为启闭机房及排架。
本标工作范围主要包括竖井开挖、喷锚支护、混凝土衬砌与结构、灌浆和启闭机房等施工。
(6) 上库弃渣场防护:主要包括北副坝后渣场排水处理、弃渣填筑及拦渣设施等施工。
(7) 上库环库公路:从南副坝右坝头环上水库至主坝左坝头,长2153m(含北副坝坝顶174m)。
主要包括开挖、、喷锚支护、路面结构、路灯基础及电气埋件等施工。
(8)金属结构安装工程:包括上库进出水口拦污栅埋件及栅叶的运输、埋设与安装;上进出水口事故闸门埋件及门叶的运输、埋设与安装;事故闸门启闭机及轨道的运输、安装与调试,拦污栅运输滑道的安装。
这些金属结构、启闭机设备由发包人委托其他承包人制作提供。
(9) 上库接地系统及电气埋件等施工。
(10) 上库房建工程施工:观测房、配电房等。
(11)上水库的消防及房建工程中的给排水、暖通设施埋件施工。
(12)安全监测的土建配合工作。
(13)水力量测设备预埋件埋设及其它土建配合工作。
1.2.1.2施工临时设施项目为完成 1.2.1.1项下的各项工程所必需的施工临时设施的布置、设计、营建、运行管理、维护与拆除。
其临时设施项目包括:(1)施工临时交通工程;(2)施工供电系统工程;(3) 施工供水系统工程;(4) 施工供风系统工程;(5) 施工通讯系统工程;(6) 施工机械修配和加工工厂;(7)仓库和堆料场;(8)施工期环境保护设施工程;(9)施工期水土保持工程;(10)临时生产生活房屋建筑工程;1.2.2与本合同有关的其他承包人承担的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以下的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与本合同在施工上有关联,但不属于本合同范围。
(1) 输水系统及地下厂房工程土建施工标(XSJ/C2标);(2) 下水库及部分尾水系统工程土建施工标(XSJ/C3标);(3) 金属结构制造标(XSJ/EM5标);(4) 闸门启闭设备制造标(XSJ/EM6标);(5) 机电安装标(XSJ/EMI标);(6) 1#公路(XSJ/Q3标);(7) 人工砂石料及混凝土系统的修建及运行(XSJ/Q7标),并向其他承包人提供人工骨料及成品混凝土。
(8) 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承包人。
1.2.3 本合同与其他承包人的分界面1.2.3.1 与输水厂房系统工程标(XSJ/C2)的界面本标与输水厂房系统工程标(XSJ/C2)的分标界面在上库事故闸门井后渐变段与引水上平洞之间的分缝处。
(1) 该界面上游段(往上库方向)的洞挖、临时及永久支护、混凝土衬砌、灌浆等所有工作均属于本标范围,该界面下游段的洞挖、临时及永久支护、混凝土衬砌、灌浆等所有工作均属于C2标范围。
(2) 两标的接地系统将预留在上平洞洞内两标段的分界面处,两标接地系统的连接工作由C2标承包人负责。
(3) 从1#施工支洞洞口至1#公路段之间的“上库主坝后施工临时道路”,两标的分工如下:从1#公路至主坝右侧坝坡之间的道路修建和维护由本标承包人承担。
主坝右侧坝坡至1#施工支洞之间的道路的修建和维护由C2标承包人承担。
(4) C2标承包人1#施工支洞及引水上平洞的弃渣弃于北副坝坝后弃渣场,该渣场的管理和维护由本标承包人负责,C2标承包人应按监理人的指示进行弃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