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3.1醇酚教案(最新整理)
- 格式:pdf
- 大小:213.49 KB
- 文档页数:7
高考化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特征、重要性质、了解苯酚的用途;掌握苯酚的检验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能力,加深对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情感目标:逐渐树立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化学学科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进取的品质。
教学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1.教法(1)教师设计课型,以探究性实验为先导,探究性质。
(2)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对比,练习固所学知识。
(3)多媒体辅助教学2.学法(1)实验探究、讨论、练习巩固。
(2)积极使用手、眼、脑,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思维分析能力。
教学组织形式小组讨论、师生讨论多种形式。
教学过程:进入实验室,同学们闻到了什么气味?它与我们到什么地方闻到的气味类似?生:医院。
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在工农业生产上和医药上经常使用。
家庭使用的药皂中也可常添加它,它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苯酚。
:第二节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实验来探究苯酚的性质。
请同学们先按步骤进行实验探究。
特别提示:苯酚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万一不小心粘在皮肤上时,应该立即用酒精洗涤。
一、实验探究实验完毕后,请同学们整理好药品、和仪器。
针对上述实验现象,请同学们看书自学。
二、读书思考题(投影打出)1、醇与酚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苯酚有那些物理性质?3、苯酚在结构4、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的现象如何?说明苯酚具有怎样的性质?5、苯酚溶液分别与浓溴水及FeCl3溶液反应的现象如何?6、苯酚分子中原子团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的?(学生根据实验探究结果、分析、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三、师生讨论请同学们针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师:请同学们回忆苯酚的物理性质。
生:回答。
(一)、物理性质:见多媒体(1)苯酚的浑浊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何现象?生:溶液由浑浊变澄清。
第一节醇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分析醇的结构了解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科学观点,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表格的数据,使学生学会利用曲线图表分析有关数据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即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二、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现在有下面几个原子团,请同学们将它们组合成含有—OH的有机物CH3——CH2——OH 学生书写探究醇与酚结构上的相似和不同点投影交流观察、比较激发学生思维。
分析、讨论运用分类的思想,你能将上述不同结构特点的物质分为哪几类?第一类—OH直接与烃基相连的:第二类—OH直接与苯环相连的: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讲解在上述例子中,我们把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醇;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形成的化合物叫做酚。
学生听、看明确概念过渡、提问醇和酚分子结构中都有羟基(—OH),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这一讲,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醇的有关知识投影、讲述一、醇1、醇的分类一元醇CH3OH 、CH3CH2OH 饱和一元醇通式:C n H2n+1OH二元醇CH2 OH CH2OH 乙二醇多元醇CH2 OH CHOH CH2 OH 丙三醇学生听、看、思考使学生了解醇的分类思考与交流请仔细阅读对比教材P49页表3-1、3-2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或作出什解释?分析较多数据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数据变化的曲线图来。
同学们不妨试试。
根据数据画出曲线图:画出沸点——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曲线图;培养学生科学分析方法讨论、交流;教师讲解氢键是醇学生结论:同一类有机物如醇或烷烃,它们的沸点是掌握氢键的概念。
第一节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醇酚》word教案一【差不多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化学选修5》2.年级:高二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三章第一节第1课时5.教学时刻:40分钟【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把握乙醇的结构特点和要紧化学性质,明白得羟基对化学性质的阻碍。
(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从观看实验入手,启发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从而使学生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样方法和思维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乙醇性质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性质之间关系的科学观点通过学生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乙醇要紧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羟基对化学性质的阻碍【教学过程】[引入]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辉煌辉煌的文化,诗词确实是其中璀灿的明珠,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交等等,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中都提到了一种什么物质?(酒)对!酒中的要紧成分是乙醇,请大伙儿依照高一、高二我们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判定,乙醇是由哪些基团组成的?(乙基CH3CH2-和羟基-OH)。
什么是醇?有哪些醇?醇有哪些性质?这些性质与醇的结构有如何样的联系?投影交流观看、比较激发学生思维。
分析、讨论运用分类的思想,你能将上述不同结构特点的物质分为哪几类?第一类—OH直截了当与烃基相连的:第二类—OH直截了当与苯环相连的: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讲解在上述例子中,我们把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醇;羟基与苯环直截了当相连形成的化合物叫做酚。
学生听、看明确两者的概念过渡、提问醇和酚分子结构中都有羟基(—OH),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这一讲,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醇的有关知识投影、讲述一、醇1、醇的分类一元醇CH3OH 、CH3CH2OH 饱和一元醇通式:C n H2n+1OH二元醇CH2OHCH2OH 乙二醇多元醇CH2OHCHOHCH2OH 丙三醇学生听、看、摸索使学生了解醇的分类讲述本课时我们以饱和一元醇为例来学习醇的性质摸索与交流请认真阅读对比教材P49页表3-1、3-2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或作出什说明?分析较多数据的最好方法确实是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数据变化的曲线图来。
年级高二教材人教版选修5章节课题醇(第一课时)课型1. 认识醇、酚的构造特色。
知识技术目标 2. 掌握醇的代替反响、消去反响、氧化反响原理。
教学3. 掌握酚构造的特色,代替反响。
目标经过学习掌握醇的代替反响、消去反响、氧化反响原理。
过程方法目标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乙醇的反响原理。
并提升学生自学归纳总结能力教课醇的代替反响、消去反响、氧化反响原理要点教课醇的催化氧化、消去反响原理难点教具惯例教具经过训练,教师解说等方法进行教课教课方法教课教师行为过程检默写: 1、乙醇与钠的反响查反馈2、乙醇的催化氧化第三章第一节新讲课学生设计行为企图限时检查完成效成1 / 6说,都能够看作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含有氧原子的原子团代替而衍生成的,它们又被称为烃的含氧衍生物。
自然,除了这些,我们在这一章中还会认识酚、酮等烃的含氧衍生物。
这一节我们先进一步认识我们比较熟习的有机物——乙醇及醇类。
【板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知师:大家回想我们在高一时所学的乙醇的分子构造和性质。
识讲( 学生回答,老师赐予评论并板书)解【板书】一、乙醇1. 分子构造分子式: C2H6O 构造简式: CH3CH2OH或 C2H5OH(官能团—OH)2. 化学性质( 1)与钠的反响2CH3CH2OH + 2Na →2CH3CH2O Na + H 2↑学生培养阅读学生教的自材,学归并提纳能高学力生自学归纳总结能力2 / 6师:乙醇分子可看作是乙烷分子中的H 被— OH代替的产物,也可看作是水分子中的H 被所乙基代替的产物,乙醇和水分子中都有羟基,但因为羟基所连接的基团不一样,因此其化学性质不一样。
因为乙基CH3CH2—的影响,使O— H 键的极性减弱,即:使羟基— OH上的 H 原子的活性减弱,没有H2O分子里的H原子开朗。
【解说】其余开朗金属如K、 Mg、 Al 等也能够把乙醇羟基里的H代替出来。
【重申】断键部位【发问】依据高一所做的乙醇的催化氧化的实验过程,剖析铜丝在实验中的作用(提示:铜丝先变黑又变成红色)【总结】在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响中,乙醇是复原剂,氧气是氧化剂,铜是催化剂,氧化铜是中间产物,O2把乙醇氧化成了乙醛。
第三章第一节醇酚(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醇是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在进行教时,要注意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方法,研究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质,要注意从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醇类的结构和性质,要注意运用多种教手段帮助生对知识的解,培养生的能力。
生已经了解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因此教的重点是在复习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深入研究乙醇的取代、消去、氧反应的基本规律,并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醇类合物。
二、教目标1.知识目标:1、分析醇的结构,了解性质的过程中使生获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和观点。
2、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进一步培养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表格的据,使生会利用曲线图分析有关据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2、培养生分析据和处据的能力3、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生开拓思维,进行探究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即内因是事物变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的条件,从而使生了解习和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激发生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教重点难点重点: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难点:醇的性质。
四、情分析生在必修2中已经对醇的知识已经有所了解,通过预习生可以掌握大部分知识点本节的重点要放在醇的消去反应上。
五、教方法1.实验法:醇的消去反应实验。
2.案导:见后面的案。
3.新授课教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生的习准备:完成预习案的填写,初步把握消去反应实验的原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准备:实验仪器的准备,,课内探究案,课后延伸拓展案。
3.教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小组教。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过程[引入]据我国《周礼》记载,早在周朝就有酿酒和制醋作坊,可见人类制造和使用有机物有很长的历史。
从结构上看,酒、醋、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物,可以看作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含有氧原子的原子团取代而衍生成的,它们被称为烃的含氧衍生物。
知识教..技术学过程目方法的感情价值观3.1 醇酚教课方案第2课时使学生掌握苯酚的分子构造特点、重要性质、认识苯酚的用途;掌握苯酚的查验方法。
培育学生操作、察看、剖析能力,加深对分子中原子团互相影响的认识,培育学生辩证唯心主义看法渐渐建立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化学学科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务实进步的质量。
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和构造特点。
难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四、苯酚结1.分子式: C6H 6O;构造式:略;构造简式:构与2、苯酚的化学性质板( 1)跟碱的反响——苯酚的酸性书( 2)苯环上的代替反响设苦味酸计( 3)显色反响:苯酚跟三氯化铁溶液作用能显示紫色。
3、苯酚的用途备教课过程注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介绍了含有羟基的两类有机化合物:醇和酚。
这节课我们以代表物来学习酚的性质。
四、苯酚展现 ]苯和苯酚分子的比率模型.1.分子式: C 6H 6 O ;构造式:略;构造简式:展现 ]苯酚样品,指导学生察看苯酚的色、态、气味。
(若苯酚显粉红色,应解说原由)演示 ]在试管中放入少许苯酚晶粒,再加一些水,振荡,加热试管里的物质,而后将试管放入冷水中。
设问 ]描绘实验现象,试做出结论.仔细察看、踊跃思虑,描绘现象,并得出结论:讲]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加热可增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苯酚的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有特别气味、易溶于有机溶剂。
注意:使用苯酚要当心,假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刻用酒精清洗。
讲]搁置时间长的苯酚常常是粉红色,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就能使苯酚慢慢地氧化成对-苯醌。
投影]2、苯酚的化学性质讲]苯酚的化学性质,主假如由羟基和苯环之间的互相影响所决定。
( 1)跟碱的反响——苯酚的酸性投影 ](实验3-3(2))察看描绘现象:溶液由污浊变成透明澄清。
问 ]描绘实验现象,试做出结论。
讲]思虑、剖析,得出结论:苯酚能与NaOH 发生中和反响,苯酚显酸性。
板书 ]投影 ](实验3-3(3))向一支盛有苯酚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向另一支苯酚钠溶液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
第一节醇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分析醇的结构了解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科学观点,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表格的数据,使学生学会利用曲线图表分析有关数据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即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二、教学环节第二类—OH直接与苯环相连的:讲解在上述例子中,我们把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醇;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形成的化合物叫做酚。
学生听、看明确概念过渡、提问醇和酚分子结构中都有羟基(—OH ),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这一讲,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醇的有关知识投影、讲述一、醇1、醇的分类一元醇CH 3OH 、CH 3CH 2OH 饱和一元醇通式:C n H 2n+1OH二元醇CH 2 OH CH 2OH 乙二醇多元醇CH 2 OH CHOH CH 2 OH 丙三醇学生听、看、思考使学生了解醇的分类思考与交流请仔细阅读对比教材P49页表3-1、3-2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或作出什解释?分析较多数据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数据变化的曲线图来。
同学们不妨试试。
根据数据画出曲线图:画出沸点——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曲线图;培养学生科学分析方法讨论、交流;教师讲解氢键是醇分子中羟基中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的相互吸引力。
学生结论:同一类有机物如醇或烷烃,它们的沸掌握氢键的概念。
点评:1、本设计是一节中规中矩的边讲边实验的新授课教学,注重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
2、设计中也符合由结构到性质这一化学研究方法。
3.1醇酚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分析醇的结构,了解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和科学观点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表格的数据,使学生学会利用曲线图分析有关数据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2、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3、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即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重点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难点醇的化学性质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一、醇(alcohol)1、概念:2、分类:(1)按烃基种类分;(2) 按羟基数目分:多元醇简介:乙二醇:分子式:C2H6O2结构简式:丙三醇:分子式:C3H8O3结构简式:3、醇的命名4、醇的沸点变化规律:5、醇的物理性质和碳原子数的关系:二、乙醇的化学性质1、消去反应分子内脱水:C2H5OH CH2=CH2↑+ H2O分子间脱水:C2H5OH+HOC2H5C2H5OC2H5+H2O(取代反应)2、取代反应:C2H5OH +HBr C2H5Br+ H2O 断裂的化学键是C-O。
3、氧化反应:乙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重铬酸钾溶液褪色,氧化过程:三、醇的化学性质规律1、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规律2、消去反应发生的条件和规律:教学过程备注引入]同学们已经学过乙烷分子中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就是乙醇,那么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它属于哪类物质呢?是否含有羟基的有机物都属于醇类呢?这样把思路交给学生,通过让同学自己阅读课文了解酚类和苯酚,接着再问:如果甲苯的苯环或甲基上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又各属于哪类物质呢?最后讨论得出:含有羟基的有机物有醇类和酚类,羟基连在链烃(或环烃)的烃基上的是醇,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是酚,然后让同学讨论:芳香醇与酚有何区别?下列哪些物质属于酚类?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投影]填表(见下表)取代产物结构简式官能团名称乙烷分子里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苯分子里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甲苯分子里甲基上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通过练习,同学们对酚的结构有了深刻的理解。
第三章第一节醇酚【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分析醇的结构,了解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和科学观点。
2、使学生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特征、重要性质、了解苯酚的用途;掌握苯酚的检验方法。
3、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表格的数据,使学生学会利用曲线图分析有关数据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2、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3、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科学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即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苯酚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醇、苯酚的化学性质【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1-2课时乙醇和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可以看作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含有氧原子的原子团取代而衍生成的,它们被称为烃的含氧衍生物。
烃的含氧衍生物种类很多,可分为醇、酚、醛、羧酸和酯等。
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由所含官能团决定。
利用有机物的性质,可以合成具有特定性质而自然界并不存在的有机物,以满足我们的需要。
【板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烃分子中的氢原子可以被羟基(-OH)取代二衍生出含羟基的混合物: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混合物称为醇,羟基和苯环直接相连而形成混合物称为酚。
最简单的脂肪醇——甲醇,最简单的芳香醇——苯甲醇,最简单的酚——苯酚。
【板书】一、醇1、概念:醇是链烃基与羟基形成的化合物。
与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通式为C n H2n+2O x,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C n H2n+1OH2、分类:(1)按烃基种类分;(2) 按羟基数目分:多元醇简介:乙二醇:分子式:C2H6O2结构简式:物理性质和用途: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沸点198℃,熔点-11.5℃,密度是1.109g/mL,易溶于水和乙醇,它的水溶液凝固点很低,可用作内燃机的抗冻剂。
3.1醇酚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分析醇的结构,了解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和科学观点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表格的数据,使学生学会利用曲线图分析有关数据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2、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3、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即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重点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难点醇的化学性质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一、醇(alcohol)1、概念:2、分类:(1)按烃基种类分;(2) 按羟基数目分:多元醇简介:乙二醇:分子式:C2H6O2结构简式:丙三醇:分子式:C3H8O3结构简式:3、醇的命名4、醇的沸点变化规律:5、醇的物理性质和碳原子数的关系:二、乙醇的化学性质1、消去反应分子内脱水:C2H5OH CH2=CH2↑+ H2O分子间脱水:C2H5OH+HOC2H5C2H5OC2H5+H2O(取代反应)2、取代反应:C2H5OH +HBr C2H5Br+ H2O 断裂的化学键是C-O。
3、氧化反应:乙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重铬酸钾溶液褪色,氧化过程:三、醇的化学性质规律1、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规律2、消去反应发生的条件和规律:教学过程备注引入]同学们已经学过乙烷分子中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就是乙醇,那么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它属于哪类物质呢?是否含有羟基的有机物都属于醇类呢?这样把思路交给学生,通过让同学自己阅读课文了解酚类和苯酚,接着再问:如果甲苯的苯环或甲基上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又各属于哪类物质呢?最后讨论得出:含有羟基的有机物有醇类和酚类,羟基连在链烃(或环烃)的烃基上的是醇,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是酚,然后让同学讨论:芳香醇与酚有何区别?下列哪些物质属于酚类?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投影]填表(见下表)取代产物结构简式官能团名称乙烷分子里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苯分子里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甲苯分子里甲基上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通过练习,同学们对酚的结构有了深刻的理解。
3.1醇酚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分析醇的结构,了解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和科学观点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表格的数据,使学生学会利用曲线图分析有关数据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2、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3、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即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重点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难点醇的化学性质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一、醇(alcohol)1、概念:2、分类:(1)按烃基种类分;(2) 按羟基数目分:多元醇简介:乙二醇:分子式:C2H6O2结构简式:丙三醇:分子式:C3H8O3结构简式:3、醇的命名4、醇的沸点变化规律:5、醇的物理性质和碳原子数的关系:二、乙醇的化学性质1、消去反应分子内脱水:C2H5OH CH2=CH2↑+ H2O分子间脱水:C2H5OH+HOC2H5C2H5OC2H5+H2O(取代反应)2、取代反应:C2H5OH +HBr C2H5Br+ H2O 断裂的化学键是C-O。
3、氧化反应:乙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重铬酸钾溶液褪色,氧化过程:三、醇的化学性质规律1、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规律2、消去反应发生的条件和规律:教学过程备注引入]同学们已经学过乙烷分子中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就是乙醇,那么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它属于哪类物质呢?是否含有羟基的有机物都属于醇类呢?这样把思路交给学生,通过让同学自己阅读课文了解酚类和苯酚,接着再问:如果甲苯的苯环或甲基上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又各属于哪类物质呢?最后讨论得出:含有羟基的有机物有醇类和酚类,羟基连在链烃(或环烃)的烃基上的是醇,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是酚,然后让同学讨论:芳香醇与酚有何区别?下列哪些物质属于酚类?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投影]填表(见下表)取代产物结构简式官能团名称乙烷分子里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苯分子里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甲苯分子里甲基上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通过练习,同学们对酚的结构有了深刻的理解。
醇 酚【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醇、酚的典型代表物质的组成、结构特点及性质,根据典型代表物,认识上述各类物质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掌握乙醇、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3、了解醇和酚结构的差别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及加工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含氧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讨论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安全使用,关注烃的含氧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重难点】重点:乙醇、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难度:醇和酚结构的差别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方法】讨论、实验、归纳、对比、讲述【正文】注:黑色——板书;蓝色——叙述、讲解;绿色——学生活动;红色——强调;【引入】我们在上一章第三节学习了卤代烃,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卤代烃的定义是什么?【学生】卤代烃: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而产生的化合物。 那么如果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衍生出含羟基化合物,又叫什么呢?
【举例】CH3CH2OHCH3CHCH
3
CH3
丁丁2-℃℃苯甲醇苯酚邻甲基苯酚
OHCH2OHOHOH
【板书】醇: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醇; 酚: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接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酚。
【Part1】一、醇 1、官能团:羟基 —OH2、命名(1)普通命名法——用于简单的醇烃基+醇(2)系统命名法:a、选含羟基的最长碳链做主链,称某醇; b、从靠近羟基一端编号; c、羟基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个数用“二”“三”表示
【EXE】CH3CHCHCH3CH3CHCH=CH
2CH3CHCH2CH2CHCH2CH
3
3-丁丁-2-丁丁3-丁丁-2-丁2,5-℃℃℃OHCH3OHOHOH3、分类 一元醇:饱和一元醇通式:CnH2n+1OH,表达式:
R— OH 如:CH3CH2OH
按羟基的数目二元醇 如: 如:CH2
CH2OHOH
CH2
CHCH2OHOH
OH
多元醇 饱和醇 醇 按烃基的种类 脂肪醇 不饱和醇 芳香醇 伯醇 CH3CH2CH2OH
按α碳的种类 仲醇 CH3CHCH3
OH
CH3CCH3
OH
CH3
叔醇【Part2】我们在必修二中已经学习过了一元醇的代表乙醇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能溶于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能与水任意比互溶。与乙醇稍有不同的是:二元醇的代表乙二醇、三元醇的代表丙三醇,都是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都易溶于水和乙醇。乙醇、乙二醇、丙三醇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乙醇的用途大家已经不陌生了,可以制作成酒、作燃料等等;乙二醇可以用作汽车防冻液;丙三醇可以用于配置化妆品。
【Part3】【讨论1】P49 表3-1 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与烷烃的沸点比较名称结构简式相对分子质量沸点/℃甲醇CH3OH3264.7
乙烷CH3CH330-88.6
乙醇CH3CH2OH4678.5
丙烷CH3CH2CH344-42.1
丙醇CH3CH2CH3OH6097.2
丁烷CH3CH2CH2CH358-0.5
信息: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解释:这是由于醇分子中羟基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着相互吸引作用——氢键。【板书】4、氢键(1)定义:氢原子与电负性的原子X(F、O、N)以共价键结合时,共用的电子对强烈地偏向X的一边,使氢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能再与另一个电负性高而半径较小的原子Y(F、O、N)结合,形成的X—H┅Y型的键。 (2)机理: 由于氧吸电子能力较强原子且原子半径较小,因此氧原子上有很大的电子云密度,而由于H-O键的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氧原子,氢原子变成接近“裸露”的质子,这种氢核由于体积较小,又不带内层电子,不易被其他原子的电
OHH
HHHHHH
O
OO子云所排斥,所以它还与另一个分子中的氧原子中的孤对电子产生相互吸引力。【举例】 HFHFHFNHHH
HHO
(3)形成条件:①有一个与电负性很强的元素(F、O、N)以共价键结合的氢原子;②与氢原子相结合的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必须有孤对电子。 (4)存在 无机中:HF、H2O、NH3之间。特征:F、O、N均为第二周期元素,
原子半径较小,同时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电负性强)。 有机中:具有羟基(-OH)、氨基(-NH2)、醛基(-CHO)、羧基(-COOH)
等官能团的分子之间。小结:①因为有了氢键的存在,所以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相比,醇具有较高的沸点。 ②饱和一元醇随分子中碳原子个数的增加,沸点升高。 ③碳原子数相同时,羟基个数越多,醇沸点越高。 ④这些有机分子与水分子之间也可以形成氢键,所以含有这些官能团的低碳数的有机分子,均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讨论2】P49 表3-2 一些醇的沸点名称分子中的羟基数目沸点/℃乙醇178.5乙二醇2197.31-丙醇197.21,2-丙二醇21881,2,3-丙三醇3259信息:相同碳原子数,含羟基数越多,沸点越低。解释:由于羟基数目增多,使得分子间形成的氢键增多增强。
【Part4】给大家一分钟,快速阅读并思考P49~50下面的[思考与交流]。 [引导]我们知道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或水发生剧烈反应;而与乙醇的反应却较为平缓。[参考]方案3更合理。因为根据必修2中的知识,乙醇与钠也可以发生反应,并且反应比水和钠的反应缓和、热效应更小。【过渡】乙醇除了我们学过的与O2和Na反应外,还能发生那些反应呢?下面我们以乙醇为例,进一步学习醇的化学性质。【板书】5、乙醇的化学性质我们在化学中反复强调:结构决定性质。所以在学习乙醇的性质之前,我们一起来分析乙醇的结构。
①与Na:+2Na2CH3CH2ONaH2+2CH3CH2OHCH3CH2OH¦Ä+¦Ä
-
¦Ä+
消去、取代取代②消去反应:CHHHOHHCH丁丁丁170℃CH2=CH2+H2O【实验3-1】为了验证产物是乙烯
步骤:在长颈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约为1:3)的混合液20mL,放入几片碎瓷片,以免混合液在受热时暴沸。加热混合液,使液体温度迅速上升到170℃,将生产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装置解读:①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脱水剂、吸水剂;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在页面一下;③碎瓷片:防止暴沸 ④长直导管的作用:导气;冷凝挥发出的乙醇蒸汽(乙醇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⑤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吸收乙醇;吸收SO2 和CO2 ;操作要点:①加入药品顺序:注酸入醇; ②大火加热,使液体温度迅速上升到170℃,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140℃时,发生副反应,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
现象解释:①烧瓶中液体颜色变深:发生了碳化,碳化产物有:C、CO2、SO2; 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产物乙烯发生了加成反应; ③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产物乙烯被氧化乙醇在不同温度下的脱水反应说明了反应物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可生成不同的产物。【讨论】溴乙烷和乙醇的消去反应有何异同?CH3CH2BrCH3CH2OH反应条件NaOH乙醇溶液,加热浓硫酸,170℃化学键的断裂C—Br、C—HC—O、C—H化学键的生成C=CC=C反应产物CH2=CH2、NaBr、H2OCH2=CH2、H2O
③取代:制备溴乙烷(也可以乙烯与溴化氢加成)C2H5OH+HBrC2H5Br+H2O
2CH3CH2OHŨÁòËá140¡æCH3CH2OCH2CH3+H2O
2C2H5OH+2NaBr+H2SO
4丁
℃75%℃Na2SO4+2CH3CH2Br+2H2O
④ 氧化:在有机化学反应中,通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失去氢原子或加入氧原子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把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叫做还原反应。
燃烧:CH3CH2OH3O22CO23H2O丁丁++
CxHyOz+(x+y/4-z/2)O2点燃xCO2+y/2H2O 催化氧化:+O2Cu或Ag+2H2O2CH3CH2OH2CH3CHO强氧化剂氧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5CH3CH2OH+4KMnO4+6H2SO45CH3COOH+4MnSO4+2K2SO4+11H2O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3CH3CH2OH+2K2Cr2O7+8H2SO43CH3COOH+2K2SO4+2Cr2(SO4)3+11H2O
【实验3-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重铬酸钾酸性溶液,然后迪加少量乙醇,充分振荡。观察并 记录实验现象。
CH3CH2OH[O][O]CH3CHOCH3COOH
⑤酯化:CH3CH2OH+CH3COOH丁丁丁CH3COOCH2CH3H2O+
第二课时 酚【板书】二、酚 苯酚——最简单的一元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