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 7003-1995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648.86 KB
- 文档页数:15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MH/T7003-95)MH/T 7003 - 95引言民用航空运输事业的高速发展,对机场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卫航空运输安全的首要环节是强化地面安全,其基础是使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走向规范化和管理手段现代化,因此,进一步完善 1988 年民航局颁发的《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规定》,制定具体实施标准已势在必行,它既是民航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也是统一各部门思想、保证安全设施功能和工程质量的需要。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简称标准,下同)的主要内容有:机场控制区封闭设施、监控报警系统、航站楼安全设施、飞行区消防供水设施、消防站及公安、安检业务用房等。
机场建筑防火设施也属于机场安全设施范围,对这方面的要求,在国家颁发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已有规定,也是机场建设中必须遵循的,本标准不再重复(关于机场专用设施的建筑防火标准,如航站楼、机库、维修基地等,以后再专门制定相应的建筑防火规范。
在上述规范颁布之前,机场专用设施的建筑防火标准参照有关国家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机场控制区及其有关的安全保卫设施项目和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下同)。
飞行训练机场的安全保卫设施建设可参照本标准。
1.3 新建、扩建机场相应的安全保卫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
2 引用标准和文献GBJ16 - 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中央军委〔 1976 〕 6 号《中国人民解放军营房建筑标准》。
GNJ1 - 81 《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
MHJ1 - 85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 151 号《中国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规定》。
《国际民航公约》附件十四《机场》;附件十七《安全保卫》;航空港服务手册第一部分《援救与消防》。
3 术语3.1 机场控制区 Airport rwstricted area根据安全需要,在机场内划定的进出需要限制的区域,机场控制区包括飞行区、航站楼内旅客隔离区及公安保卫工作需要控制的其他区域。
民用航空行政检查项目(SB)行政检查项目:安全保卫-机场控制区消防[12/12]【检查内容】消防站设置(1/6)【检查标准】一、消防站等级划分符合MH7003-95的规定。
二、消防保障等级4级(含)以上的机场设置消防站;3级以下不单独设置,但有消防车库和邻近车库的消防员值班室;消防站符合MH7002-94附录B的规定。
三、位置符合消防驰救时间要求:最佳能见度和地面畅通条件下,消防车辆到达机场飞行区任何部位2分钟,最多不超过3分钟;条件不具备,增设消防值勤点。
消防值勤点建有不少于2个车位的车库、车辆维修室、消防队员膳宿室、通讯报警设备、灭火剂贮存间等;消防站有直通跑道或滑行道的消防通道;消防站设在跑道外侧,航站区一侧设消防值勤点。
四、消防车库、值班室、备勤宿舍、训练塔等设施符合MH7003-95第8条的规定。
五、支线机场消防站建筑设计符合MH5023-2002第3.0.9.1条的规定;训练场地、训练塔不单独安排,需建消防水池。
【检查依据】《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MH7003-95)第3.5条、第8条,《民用航空支线机场建设标准》(MH5023-2002)第3.0.9.1条,《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消防站装备标准》(MH7002-94)第4条。
【处理依据】暂缺。
【检查内容】消防队执勤(2/6)【检查标准】一、消防队熟悉机场和附近地形、道路、水源等有关情况;制定航空器和机场要害部位灭火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定期检查机场区域重点防火单位。
二、消防队执勤人员和装备器材,不得用于非消防用途。
三、消防队业务训练遵照《机场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大纲》和《消防战士基本功训练规定》执行。
697四、执勤人员得到出动信号,必须迅速着装登车;执勤队长检查登车情况,下达出车命令;从接警到驶离车库不得超过一分钟。
五、消防队出动,留下一名负责人;组织其他人员,集中设备器材,做好后勤保障或准备再次出动。
六、消防队必须建立正规的执勤制度,严格执行。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MH 7003-19951995-02-17发布1995-06-01实施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引言民用航空运输事业的高速发展,对机场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保卫航空运输安全的首要环节是强化地面安全,其基础是使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走向规范化和管理手段现代化。
因此,进一步完善1988年民航局颁发的《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规定》,制定具体实施标准已势在必行。
它既是民航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也是统一各部门思想、保证安全设施功能和工程质量的需要。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简称标准,下同)的主要内容有:机场控制区封闭设施、监控报警系统、航站楼安全设施、飞行区消防供水设施、消防站及公安、安检业务用房等。
机场建筑防火设施也属于机场安全设施范围,对这方面的要求,在国家烦发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已有规定,也是机场建设中必须遵循的,本标准不再重复(关于机场专用设施的建筑防火标准,如航站楼、机库、维修基地等,以后再专门制定相应的建筑防火规范。
在上述规范颁布之前,机场专用设施的建筑防火标准参照有关国家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机场控制区及其有关的安全保卫设施项目和要求。
1.2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下同)。
飞行训练机场的安全保卫设施建设可参照本标准。
1.3新建、扩建机场相应的安全保卫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
2引用标准和文献GBI .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中央军委〔1976] 6号《中国人民解放军营房建筑标准》。
GNJ 1-81《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
MHJ 1-85《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151号《中国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规定》。
《国际民航公约》附件十四《机场》;附件十七《安全保卫》;航空港服务手册第一部分《援救与消防》。
3术语3.1 机场控制区Airport restricted area根据安全需要,在机场内划定的进出需要限制的区域。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MH/T 7003-95引言民用航空运输事业的高速发展,对机场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卫航空运输安全的首要环节是强化地面安全,其基础是使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走向规范化和管理手段现代化,因此,进一步完善1988年民航局颁发的《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规定》,制定具体实施标准已势在必行,它既是民航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也是统一各部门思想、保证安全设施功能和工程质量的需要。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简称标准,下同的主要内容有:机场控制区封闭设施、监控报警系统、航站楼安全设施、飞行区消防供水设施、消防站及公安、安检业务用房等。
机场建筑防火设施也属于机场安全设施范围,对这方面的要求,在国家颁发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已有规定,也是机场建设中必须遵循的,本标准不再重复(关于机场专用设施的建筑防火标准,如航站楼、机库、维修基地等,以后再专门制定相应的建筑防火规范。
在上述规范颁布之前,机场专用设施的建筑防火标准参照有关国家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机场控制区及其有关的安全保卫设施项目和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下同。
飞行训练机场的安全保卫设施建设可参照本标准。
1.3 新建、扩建机场相应的安全保卫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
2引用标准和文献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中央军委〔1976〕6号《中国人民解放军营房建筑标准》。
GNJ1-81《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
MHJ1-85《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151号《中国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规定》。
《国际民航公约》附件十四《机场》;附件十七《安全保卫》;航空港服务手册第一部分《援救与消防》。
3术语3.1 机场控制区Airport rwstricted area根据安全需要,在机场内划定的进出需要限制的区域,机场控制区包括飞行区、航站楼内旅客隔离区及公安保卫工作需要控制的其他区域。
民航7003标准
民航7003标准是指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民用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MH/T ,该标准代替了原有的MH/T 标准。
《民用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MH/T 规定了民用运输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安全保卫设施的项目和要求,适用于民用运输机场(以下简称机场)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中的安全保卫设施。
该标准将“机场围界和道口”单独列章,同时章节内容涵盖了“基本要求、物理围界、入侵报警系统、道口和巡逻道”五方面,这充分地显示出局方对于机场围界部分的重视程度。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可以查阅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的相关文件或政策法规。
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设施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本标准所列条款作为《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MH/T7003-2008)中要害部位部分的扩充内容,凡未注明的引用文件,均出自该标准,并依据其最新版本执行。
2.2《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防范监控系统技术规范》(MH7008-2002)2.3《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和安全运行》(GB/T7946-2008)3 总则3.1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设施应能提高民航空管系统要害部位的防入侵、抗冲击能力,提高对异常事件、突发事件的识别和处置能力,防止非法干扰事件,保障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3.2根据民航空管系统工作区域的对安全保卫的要求程度,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区域等级划分为三类。
3.2.1一类安全保卫区域区域、进近、塔台管制及相关辅助设施等区域(区管中心、塔台等)。
3.2.2二类安全保卫区域为民航空中交通管制指挥提供保障的雷达、通信、网络、气象、导航、情报设施等区域(站、台、气象楼、重要机房等)。
3.2.3三类安全保卫区域办公楼及保管重要物品、重要凭证、现金、档案等场所。
3.3新建、改扩建的安全保卫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
4 安全保卫区域的防范要求4.1 一类安全保卫区域4.1.1设置安保监控室,监控室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其中塔台可视情况而定。
4.1.2设置围栏(墙),安装防攀爬设施。
4.1.3在主要进出通道配备防冲撞装置。
4.1.4安装周界报警系统,建筑物内重要部位安装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由保安监控室对闭路电视画面和报警系统进行监控。
4.1.5主要建筑物或核心工作区域安装防入侵报警系统、室内红外及微波探测报警系统、门禁系统。
4.1.6安装紧急报警按钮,且可与当地公安部门联网。
4.1.7可配置电子巡更系统。
4.2二类安全保卫区域4.2.1设置围栏(墙),安装防攀爬设施、周界报警系统,凡无人值守部位,可增加弱电防入侵设施。
机场保安作业——机场围界管理1小组成员:崔晟111241106冯求静111241108黄一鸣111241111周成111241139王玉瑶1112412282目录一、典型案例 (6)案例一:天津机场外来人员侵入跑道不安全事件 (6)案例二: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成功处置了一起无关人员攀爬飞行区围界事件8二、机场围界日常运行管理 (11)1、日常运行的工作目标 (11)2、人员方面 (11)3、设施设备方面 (14)4、环境的角度 (16)5、管理方面 (17)三、法律法规 (18)1、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 (18)2、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防范监控系统技术规范(MH7008-2002) (19)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 (20)4、民用航空运输机场航空安全保卫规则 (20)35、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MH/T7003-2008)附录A 机场围栏(墙)技术要求 (21)6、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MH/T7003-95) (24)四、机场围界应急救援预案 (24)1、信息传递程序及内容 (24)2、围界应急处置程序 (25)2.1、人员入侵未冲向跑道处置过程 (25)2.2、人员入侵并冲向跑道处置过程 (26)2.3、围界动物入侵预案 (27)五、常见围界探测的产品 (27)1、光纤周界防护系统 (28)2、张力围栏入侵探测系统 (28)3、刀片线电子围栏防护系统 (28)4、振动传感光缆入侵探测 (29)5、泄漏电缆周界报警系统 (29)4旗开得胜5机场围界管理一、典型案例案例一:天津机场外来人员侵入跑道不安全事件案例背景: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是08涉奥机场。
为保障好奥运会的代表进出港抵离工作,民航总局决定对天津机场进行改扩建。
工程共分三期规划,本期主要航站楼建设和部分飞行区改扩建。
2005年6月20日,飞行区扩建工程正式开工。
为了确保安全,便于施工管理,在原飞行区围界内、跑道以东约260米处建临时围界。
《民用机场总体规划规范》(MH5002-1999)《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指标》(MH5001-2006)《民用机场飞行区土(石)方与道面基础施工技术规范》(MH5014-2002) 《民用机场飞行区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规范》(MH5005-2002)《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MH7003-9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MH5005-200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粉煤灰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程》(GJJ4-97)《民用机场飞行区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技术规范》(MH5006-2002)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普通砼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10-2006)《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范》(JTJ 052-2000)《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范》(JTG E30-2005)《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范》(JTJG E41-2005)《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范》(JTJ057-9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 42-200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MH7003-1995)《民用机场飞行区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规范》(MH5005-2002)《民用机场飞行区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技术规范》(MH5006-2002) 《民用机场飞行区土(石)方与道面基础施工技术规范》(MH5014-2002) 《民用机场飞行区工程竣工验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H5007-2000)《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06)民航总局令第69号《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及民用航空其他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规定》民航总局第97号令《民用机场不停航管理规定》《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J5004-95)民用机场场址选择(MH5002)民用机场飞行区物理特性(MH5001)民用机场净空要求(MH5001)民用机场目视助航设施(MH-5001)民用机场空中交通管制设施(MH5002)民用机场消防、救援和保安设施(MH5002)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 5001-2006民用机场总体规划规范MH 5002-1999民用机场飞行区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规范MH 5005-2002民用机场飞行区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层施工技术规范MH 5006-2002 民用机场供油工程建设技术规范MH 5008-2005民用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施工技术规范MH 5011-1999民用机场目视助航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MH 5012-1999民用直升机场飞行场地技术标准MH 5013-1999民用机场飞行区土(石)方与道面基础施工技术规范MH 5014-2002 民用机场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MH 5016-2001 民用机场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MH 5022-2005 民用航空支线机场建设标准MH 5023-2006通用航空供油工程建设规范MH/T 5030-2014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无障碍设施设备配置标准MH 5062-2000民用机场特种车辆、专用设备配备MH/T5002-1996飞机地面静变电源MH/T 6018-2014民用机场飞行区集水口顶盖和地井顶盖MH/T 6107-2014民用机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5-2008民用机场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标(2000)243号。
民用航空行政检查项目(SB)行政检查项目:安全保卫-民用机场安全保卫设施[2/12]【检查内容】基本要求(1/8)【检查标准】民用机场新建、改建或者扩建,符合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关于民用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的规定。
【检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第十七条。
【处理依据】暂缺。
【检查内容】飞行区防护围栏(2/8)【检查标准】一、飞行区围栏(墙)坚固耐久,防攀(钻)越,人员、车辆及牲畜等不能随意进出飞行区。
4D(含)以上机场高度不低于2.5m,4C(含)以下机场可在2.2~2.5m 范围选定。
二、围栏可以是钢栅栏、砖墙、钢板网、钢筋网、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等多种形式。
(一)围栏符合以下标准:1.围栏的两支撑柱间距不大于3m,支撑柱牢固,下埋深度由设计确定。
2.围栏的竖筋直径不小于16mm。
3.围栏的边框采用最小边不小于5mm的角钢,与支撑柱联接牢固。
上下边框之间有加强肋或其它加强措施。
4.国际机场或设计年起降架次超过10000次的国内干线机场,围栏下部地面砌砖石或水泥混凝土地梁,地梁与支撑柱联接牢固;横截面尺寸不小于240mm×300mm。
5.围栏下部边框距竖筋下端不大于150mm,竖筋下端距地梁或地面距离不大于50mm ,围栏上部有防攀越结构。
6.围栏的两竖筋间距不大于100mm;具备Ⅱ类仪表着陆系统的机场围栏,距地面1m高设密集型栅网。
7.水中或跨排水沟修建的围栏段,采取防人、畜钻入的保安措施。
8.围栏的金属部分进行除锈、防腐处理,防腐年限不低于5年。
639(二)砖墙围栏符合以下规定:1.围墙是实体结构,设有墙基或地梁,厚度不小于240mm,用墙壁垛加固;相邻墙垛的间距不大于2m。
2.围墙水泥封顶,上镶嵌碎玻璃;或顶部采用向外弯折30º角的刺丝网结构;刺丝网支撑柱与墙体联接牢固;刺丝网相邻两支撑柱间距与墙垛间距相同,刺丝垂直间距不大于lO0mm。
3.留有排水口的部位,用防钻钢栅(网)保护。
第十章机场消防管理1 概述1.1 范围机场消防管理主要包括机场范围灭火、航空器应急救援及机场范围内消防设备设施、灭火器材、消防监控系统、消防水系统的维护保养与管理。
1.2 目的制定消防队伍管理规定,明确机场消防管理职责和消防设施设备运行标准,建立机场消防灭火预案、消防设施设备巡视检查、维护保养和管理制度,通过上述规定、标准、制度的落实,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机场消防设施设备等符合《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消防站消防装备配备》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要求,满足机场运行安全保障的需要。
2 消防管理的主要工作依据2.1 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6号)《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3号)《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民航局令第156号)《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民航局令第191号)《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民航局令第194号)《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援规则》(民航局令第90号)《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MH/T7015-2007)《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MH7003-95)《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消防站消防装备配备》(MH/T7002-2006)《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令第107号)《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配备标准》《民用航空地面事故等级》(MH2002-1996)《机场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大纲》《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公(消)字(1989)70号)《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 2.2 相关参考文件国际民航组织公约之附件十四ICAO《机场勤务手册》第一部分《救援与消防》第五部分《残损航空器搬移》第七部分《应急救援》ICAO《机场规划手册》ICAO《机场设计手册》3 安全目标3.1 年度安全目标的确定3.1.1 根据温州机场公司年度安全目标,现场指挥中心主任组织相关人员,对照内部和行业历史数据,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按照逐年递减的原则并应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制定下一年度《温州机场消防管理安全目标》,并逐级进行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