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艺术学门类艺术学
- 格式:docx
- 大小:17.01 KB
- 文档页数:14
什么是美学【摘要】美学是一个涉及哲学、艺术和审美教育的领域,探讨着人类对美的认识和追求。
在哲学美学中,美学被视为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解释,探讨着美的本质和价值。
艺术美学则着重于艺术作品与美的关系,研究着美的表达和呈现方式。
审美教育被认为是培养人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文化发展至关重要。
美学与社会文化相互影响,反映出美在不同文化中的变化和发展。
在当代社会,美学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进步与完善,展现着其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通过对美学的思考与学习,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美的价值和意义,以及美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美学是一个广阔而深刻的领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美学、起源、研究对象、哲学美学、艺术美学、审美教育、社会文化、当代发展、人类意义、地位、思考、学习。
1. 引言1.1 什么是美学美学是研究美、审美及美的规律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它关注美的本质、美的产生条件、美的表现形式等问题。
美学贯穿于人类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与艺术、文学、建筑、音乐、舞蹈、电影等艺术形式息息相关。
美学不仅涉及对美的认知和评价,还包括对审美经验和审美情感的研究。
美学通过对人类审美活动的探讨,揭示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对美的认知方式,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对美学的研究和探讨,也为人类提供了更深刻的对美的理解和欣赏的途径。
美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哲学、艺术、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通过美学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美的本质和意义,提升个体的审美水平和审美能力。
1.2 美学的起源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期,从古希腊哲学家对美的探讨开始,美学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
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中,对于美的本质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柏拉图认为美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理念,是一种绝对的存在,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美是一种具体存在的物质形式。
随着古希腊文化的传播和演变,美学的研究逐渐传入罗马和其他欧洲国家,成为人类文化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一节艺术学与门类艺术一、艺术学艺术学,是指关于艺术现象的理论反思,也就是对诉诸人们五官感觉的包含思想、情感及思想的媒介与符号形式的理性研究。
其中包括对音乐、舞蹈、文学、绘画、书法、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的研究。
作为对人生意义的理性传播方式,艺术学更多的是对艺术的富于理性的思维方式,它让我们冷静的思考艺术现象的奥秘。
艺术学的称谓最初来源于德文Kunstwissenschaft,其在英文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语,最接近的名称是艺术理论(art theory)。
19世纪的德国美术史家康拉德·费德勒(Konlad Fiedler ,1841-1895)虽然未曾使用艺术学这一学科名称,但率先明确区分了艺术与美以及艺术的学问与美的学问,被视为“艺术学之祖”。
他认为,美与快感有关,艺术则是对真理的感性认识,遵循普遍法则。
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美而在于形象的构成。
艺术学的概念,是在艺术学升格为独立学科门类的意义上使用的,便于现行人才培养体制的实施,主要是指狭义艺术学,即艺术学理论的简称,是指对各种具体艺术活动及艺术学理论本身的反思方式,也就是对诉诸五官感觉的包含思想、情感及思想的媒介与符号形式的反思方式,以及对艺术学理论自身的反思方式。
但与此同时,这种狭义艺术学又必须以广义艺术学的学科内容为对象加以研究,也就是要从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和艺术学理论等自身实际现象中加以理论概括和分析。
这就是说,这里的艺术学虽然主要是在狭义艺术学意义上使用,但同时却又必须面向广义艺术学对象,即音乐、美术、设计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艺术和舞蹈等具体艺术门类现象。
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当有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属性和方法。
1、艺术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艺术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显着艺术特征的艺术。
事实上,对于艺术的边线界定在今天就已成为一个疑难了。
艺术现象历来姿态万千,当前艺术更是呈现出复杂难辨的情形,特别是与日常生活和媒体景观等形成分坛繁复的相互长绕,从而对艺术学的对象进行分辨本身就构成挑战。
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课程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体现。
艺术包括绘画、音乐、戏剧、电影、文学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意义。
在现代社会,艺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仅可以为人们带来快乐和享受,还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因此,学习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课程对于每个人都极为重要。
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课程是一门探讨艺术的哲学课程。
它主要研究艺术的本质、特点、规律和意义,以及艺术与人类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关系。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人们可以了解艺术的内涵和外延,掌握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提高自己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同时,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课程也可以帮助人们深入思考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变,以及艺术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课程是一门培养人们艺术鉴赏和评论能力的课程。
它主要研究艺术作品的形式、结构、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以及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外延,发现艺术作品中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享受艺术作品。
同时,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课程也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己的批判思维和文化素养,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文化人。
在学习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课程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习艺术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要通过实践去感受和体验艺术。
比如,在学习绘画时,要多画多看,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去理解绘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在学习音乐时,要多听多唱,通过实际演奏和欣赏去感受音乐的美妙和情感。
第二,要注重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艺术是各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产物,学习艺术也需要跨越不同的文化和国界,扩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
比如,在学习中国绘画时,要了解中国绘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同时也要了解西方绘画的发展和成就,通过比较和交流去发现共同点和差异点。
美术编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美术的历史、起源,美术的门类。
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社会,表现人类情感的一门大的学科,包罗了美术、音乐、诗歌、舞蹈、戏曲、电影、书法等,也包括服饰、园林设计等很大的范围。
而美术则专门用来指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即视觉艺术部分。
法国巴托《统一原则下的美的艺术》第二节、起源模仿说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
(亚里士多德来奥那尔多狄德罗)游戏说席勒和斯宾塞,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
(席勒《美育书简》表现说起源于人类的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雪莱托尔斯泰)巫术说在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泰勒《原始文化》劳动说希尔恩《艺术的起源》美术的发展第三节、认识功能对现实生活全面、能动的反应,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有助于们人智能的形成发展与情感意志的培养。
教育功能感染与激发效能启发观者的意识与情感,提高思想、品德和情操.审美功能最本质最普遍的功能,形成审美观念、理想陶冶情感与人格。
第四节、一、现代美术门类文艺复兴,文学、绘画、雕刻、建筑、音乐、戏剧六大类,后来电影被纳入。
历史上看分为四种:存在: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刻)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时空综合(戏剧、电影等)。
运动方式:静态艺术(建筑、绘画、雕塑)动态(音乐、戏剧、电影)动静结合(文学).主体对对象的感觉方式:视觉(建筑、雕塑、绘画)听觉(音乐)试听综合(戏剧、电影)想像艺术(文学)。
内容特征: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电影)与表现艺术(音乐、建筑、诗歌、舞蹈)(一)建筑(二)雕塑(三)油画(四)版画(五)工艺美术二、中国传统书画门类(一)人物画以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周代劝善戒恶的壁画,战国秦汉独幅人物画作品,魏晋隋唐是人物画发展的重要时期吴道子把人物宗教画发展到更富于表现力,五代两宋是深入发展的随着画院更加精美随着文人画民间稿本被李公麟提为白描张择端南宋受禅宗思想影响,写意人物画肇兴开始总是审美和抒发情感,元明清具有萌芽状态反封建的文人人物画形成了独特传统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题材,开掘深意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足以显现人物内在本质的外形的描写,真实的展示不同人的性格及,主张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等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
十三大学科门类十三大学科门类包括:01哲学;02 经济学;03 法学;04 教育学;05 文学;06 历史学;07 理学;08 工学;09 农学;10 医学;11 军事学;12 管理学;13 艺术学1、哲学一级学科: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2、经济学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7 个)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10 个)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3、法学一级学科:法学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军事法学一级学科:政治学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一级学科:社会学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一级学科:民族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4、教育学一级学科:教育学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一级学科: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一级学科: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医学学位)、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5、文学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新闻学、传播学6、历史学一级学科:历史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7、理学一级学科:数学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一级学科:物理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无线电物理一级学科: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一级学科:天文学天体物理、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一级学科: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一级学科:大气科学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一级学科: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地球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一级学科: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一级学科: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一级学科:系统科学系统理论、系统分析与集成8、工学一级学科:力学动力学与控制、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一级学科: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界面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光学工程平板显示技术与器件、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通信网络与光信息处理、光电检测技术、激光与太赫兹波技术一级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精密测试技术与仪器、微机电系统技术及应用、现代测控技术及方法、计算机测试与控制技术、智能仪器与虚拟仪器技术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一级学科:冶金工程炼铁原料及资源综合利用、炼铁新技术、炼钢新技术、凝固理论及浇注新工艺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一级学科:电气工程牵引电机及控制、智能化电器、电机电器动态分析及电磁场分析、电机电器参数设置及识别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一级学科:建筑学都市建筑设计及理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建筑与城市绿色环境技术、城市设计方法及理论一级学科: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一级学科: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一级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矿业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一级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一级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一级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一级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一级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一级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一级学科:核科学与技术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一级学科: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化与自动化一级学科:林业工程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一级学科: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9、农学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草学10、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科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特种医学、医学技术、护理学11、军事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战役学、战术性、军队指挥学、军制学、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后勤学、军事装备学、军事训练学12、管理学(5 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13、艺术学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3,十三大门类学校推荐哲学门类学校推荐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山西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门类学校推荐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门类院校推荐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湘潭大学、重庆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教育学门类院校推荐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文学门类院校推荐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黑龙江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历史学门类院校推荐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吉林大学理学门类院校推荐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工学门类院校推荐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东华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农学门类院校推荐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扬州大学、吉林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医学门类院校推荐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医学院(原中山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同济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原华西医科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原湖南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军事学门类院校推荐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后勤工程学院、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军事交通学院、军事经济学院、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管理学门类院校推荐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厦门大学艺术学门类院校推荐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福建师范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美术学类一级学科专业美术学类一级学科专业是一门涵盖绘画、雕塑、摄影、设计等多个艺术门类的学科。
它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为目标,旨在培养具备丰富的艺术知识和创作技能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从美术学类一级学科专业的概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概述美术学类一级学科专业是一门以艺术创作为核心的学科,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设计等多个方向。
通过对各种艺术形式的研究和实践,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艺术的本质和规律,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同时,美术学类一级学科专业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艺术家或设计师。
二、培养目标美术学类一级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通过专业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对艺术创作过程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和表现能力。
2.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艺术史、美学理论等课程,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和批判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3.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绘画、雕塑、摄影、设计等实践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的掌握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通过综合实践、设计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美术学类一级学科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理论课程。
包括艺术史、美学理论、创意思维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方法的掌握能力。
2.专业实践课程。
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设计等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的掌握能力和创作能力。
3.艺术实习和实践活动。
包括参观展览、实地考察、艺术实习等活动,旨在提供学生与实际艺术创作和行业的接触机会,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四、就业前景美术学类一级学科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艺术创作领域。
探讨美学与艺术学的关系及异同摘要: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
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艺术是借助一些手段或媒介,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来反映现实、寄托情感的一种文化。
两则之间看似相辅相成,实则也是独立的个体。
本文通过对美学与艺术学的对比与分析,从美学与艺术学两者之间的知识体系、研究上、哲学上、对象上这几个方面出发,对比分析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以让我们可以更好的掌握二者的内容和联系,方便我们后续的工作和学习。
关键字:美学艺术学美学范畴比较研究一、美学范畴美学自古以来,都是争论比较大的,直到今天,它依然是人们所讨论的一个问题,每一个人的说法和看法都不一样。
在当代,研究发现,美学研究拥有两次高潮,第一次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第二次高潮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的。
在第一次高潮的时候,其主要是讨论这个问题,那就是美的本质问题到底是什么,美到底是主观的呢?还是客观的呢?第二次高潮和第一次高潮是有所区别的,它不仅仅是集中去讨论美的本质的这一个问题,这时候讨论的问题就比较多了,因为这个时候关注美学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美”有很多,美学与我们每个人个体相联系,与这个世界万物相联系,当今,我们对于美学的理论研究是要吸收西方文化一切美好的东西,但是这不等于照搬照抄,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中国传统文化来研究属于中国的美学。
美学学科的“美”并不是我们平日所说的美,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把“美”挂在嘴边,比如:今天天气好美啊;今天吃了一直以来想吃的重庆火锅,这个东西好美啊等等类似单纯、完整、和谐的语言。
但是,如果在我们所讨论的美学学科的“美”就并非如此,它主要是包括一切审美对象。
但其实审美活动主要有4个要素,分别是作品、艺术家和世界以及欣赏者,其中,艺术家就是一个创作的核心部分,作品的主体,而世界就是自然万物与社会的历史和现实。
美学和艺术学的关系
美学和艺术学是两个密不可分的学科,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美的规律和美的价值的学科,而艺术学则是研究艺术的本质、艺术的规律和艺术的价值的学科。
美学和艺术学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美学和艺术学都是研究人类文化的重要学科。
美学和艺术学都是研究人类文化的重要学科,它们都关注人类文化中的美和艺术。
美学研究的是美的本质和美的规律,而艺术学则研究的是艺术的本质和艺术的规律。
两者都是从人类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人类对美和艺术的认知和追求。
美学和艺术学都是研究艺术的价值的学科。
美学和艺术学都关注艺术的价值,它们探讨的是艺术对人类的意义和价值。
美学认为美是一种普遍的价值,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艺术学则认为艺术是一种独特的价值,是人类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两者都认为艺术对人类的生活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美学和艺术学都是研究艺术的规律的学科。
美学和艺术学都关注艺术的规律,它们探讨的是艺术的创作和表现的规律。
美学研究的是美的规律,探讨的是美的表现方式和美的创作方法,而艺术学则研究的是艺术的规律,探讨的是艺术的表现方式和艺术的创作方法。
两者都认为艺术的规律是可以被研究和掌握的,艺术的创作和表现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高和完善。
美学和艺术学是两个密不可分的学科,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
美学和艺术学都是研究人类文化中的美和艺术的重要学科,它们都关注艺术的价值和规律。
美学和艺术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创作和表现艺术。
艺术美学课程艺术美学,作为艺术学科的一部分,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之内,主要是研究艺术美学原理、艺术美学概念、艺术美学理论和艺术美学实践的实践性学科,是艺术创作者及其他艺术相关行业人士熟悉艺术美学原理、概念和实践的强大基础课程。
艺术美学课程以艺术理论为主要内容,理论教育跨越了艺术史记、艺术品评价等多方面,为艺术家及其他艺术行业人士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学习艺术美学的学生会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的指导,从历史、文化、审美角度分析艺术作品,通过美学的认知架构和认知视角,全面理解艺术的表演和传达的过程。
艺术美学课程涵盖了一系列基础知识,包括艺术发展史、艺术理论和审美理论等。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学习这些理论,了解各类艺术品的发展历程、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和形式,了解审美概念的发展史,学习如何在审美角度上解析艺术作品的构图、调色等,从而获得艺术史认识和审美认知能力。
艺术美学课程也包括了实践性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学习到如何进行艺术美学的分析和审美评价,如何通过人文素养、审美视角和艺术知识构建全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此外,学生也可以学习到艺术家如何实践美学价值观以及艺术美学实践的艺术美学技巧,从而更好的表达艺术美学的价值。
艺术美学课程对于学生的艺术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学习新的艺术概念、艺术理念和艺术表达方式,这些都将为学生未来的创作提供技术支持。
学习艺术美学课程以及作为艺术家及其他艺术行业从业者的实践经验,可以为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拓宽视野,培养深厚的艺术功底,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事业上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艺术美学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还是一个全新的思想范式,涉及到众多的艺术学科,学习者可以在这门课程里接受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也可以学习到艺术实践的技巧,从而促进学生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不断进步和发展,为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艺术学学科门类
艺术学学科门类是指以艺术为核心的一类学科,包括审美学、美学、艺术史学、艺术理论学、艺术教育学、艺术管理学等。
1. 审美学: 是一门探讨人类对于艺术作品或者其他物体的审美感受和行为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审美心理学、审美伦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史学等。
2. 美学: 是研究审美现象和审美经验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艺术形式理论、艺术作品评价理论、视觉美学、声音美学、文字美学等。
3. 艺术史学: 是研究过去各国各时期不同艺术形式的发展史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雕塑艺术史、绘画艺术史、乐器艺术史、舞蹈艺术史等。
4. 艺术理论学: 是研究艺术活动的思想层面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艺术社会学、艺术哲学、艺术科学等。
5. 艺术教育学: 是研究如何使学生通过美术鉴赏、实践、创作、参观、考古等方式认识艺术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艺术教育的历史发展、艺术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艺术教育的实践等。
6. 艺术管理学: 是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管理艺术活动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艺术活动策划、艺术市场研究、艺术文化管理等。
艺术学门类一级学科艺术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艺术及其美学原理、风格演变、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学科。
它涵盖了从绘画、音乐、戏剧、电影、舞蹈、建筑、雕塑等不同类型艺术的研究,到它们在不同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下的设计、发展与影响等领域。
艺术学的研究范畴十分广泛,它可以站在学术角度,通过对艺术品及其创作背景的分析,探究艺术作品的内在逻辑、语言艺术及其传播影响等问题。
同时,它也能为我们提供更深入的领悟和体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在人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艺术学的研究方向涉及美学、史学、批评、文化研究等不同领域,无论是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还是作品分析与评论,都要借助各种研究手段和理论工具。
对于学习艺术学的人来说,要从多个方面透彻理解艺术品与文化、方式、社会和历史的关系。
首先,要了解艺术的基本语言和审美原则,如线条、色彩、形状、音乐旋律等,在此基础上认识艺术品的艺术性质、特征和应用价值。
其次,应该关注不同艺术的发展过程和变化趋势,探究其背后的所涉及到的历史、文化与社会背景,以及这些因素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最后,要了解艺术品的展示形式和消费市场以及它们的影响力,探究艺术在文化、思想、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作用。
在学习艺术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如阅读文献、参观艺术展览、观看表演、参加学术讲座等,还应该注重自己的实践、体验和思考。
一方面,积极参与创作,体验艺术的内在过程,另一方面,要学会思辨与探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在艺术学领域有所建树。
总之,艺术学是一门既丰富又有价值的学科,在研究和实践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艺术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艺术和文化的本质,解开人类创作与审美的脉络,以及探寻艺术在我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美学和艺术学的关系
美学和艺术学是紧密相关的两个学科。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产生和认识的学科,主要关注艺术的审美价值及其内在的美学规律。
而艺术学则是研究艺术作品的种类、发展以及艺术家们的创作技巧和方法的学科。
两者相辅相成,美学为艺术学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艺术作品则为美学提供了实践对象。
美学和艺术学在某些方面有着相似之处,比如它们都试图探究人类对美的感知和感受,都需要对艺术品进行分析和理解。
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美学关注美的概念和规律,而艺术学更注重艺术品与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联系。
因此,两个学科虽然有着共同点,但各自有着独立的研究领域和重点。
总之,美学和艺术学都是研究艺术的学科,尽管它们的研究方法和目的不同,但它们必然有着相互的关联和交融,对艺术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促进作用。
艺术学和美学的关系
《艺术学和美学,那点事儿》
嘿,咱今儿就来说说艺术学和美学的关系。
就拿我上次去看画展这事来说吧。
那天我溜达着就到了那个画展门口,一进去,哇哦,满眼的画作呀!我就开始在那一幅幅画前面晃悠。
有一幅画,画的是一片森林,那树叶的颜色绿得哟,感觉都能闻到森林的气息了。
我就站在那盯着看,心里琢磨着,这画得可真美呀,颜色搭配得恰到好处,构图也特别有意思。
看着看着,我就意识到,这就是艺术学和美学的完美结合呀!艺术学让画家有了技巧,能把这森林画得这么逼真,而美学呢,就是让这画变得这么吸引人,让人忍不住一直看。
这就好像做菜,艺术学是那些厨艺技巧,能把菜做熟做漂亮,而美学就是那恰到好处的调味,让菜变得超级美味。
咱再想想,要是只有艺术学,没有美学,那画出来的东西可能就是干巴巴的,没啥吸引力。
反过来,只有美学,没有艺术学的支撑,那也只能是空想,没法落到实处变成一幅实实在在的画。
所以说呀,艺术学和美学,那就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
就像我那次看画展,要是没有艺术学和美学的共同作用,我哪能有那么棒的体验呀!以后呀,我可得多去看看这些艺术的玩意儿,好好感受感受艺术学和美学的奇妙之处。
嘿嘿,这就是我对艺术学和美学关系的一点小感受啦!。
艺术的门类划分
艺术门类的划分是根据艺术的特征、原则、方式等因素进行的。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艺术分为不同的门类。
其中,常见的艺术门类包括:
1. 实用艺术:指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审美价值的空间艺术,如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现代设计等。
2. 审美艺术:指按照艺术美学原则为依据,划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等门类。
3. 再现艺术:指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艺术形态,如绘画、雕塑、戏剧、小说等。
4. 表现艺术:指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艺术形态,如音乐、舞蹈、建筑、抒情诗等。
5. 动态艺术:指艺术作品物化出来后呈持续活动的形态的艺术门类,如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等。
6. 静态艺术:指艺术作品物化后呈静止凝固的形态的艺术门类,如绘画、雕塑、建筑、实用工艺等。
7. 时间艺术:指以时间为存在方式的艺术,如音乐和文学。
8. 空间艺术:指以空间为存在方式的艺术,如绘画和雕塑。
不同的艺术门类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每种艺术门类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艺术美学课程艺术美学是一门探究艺术的本质、理论和价值的学科。
通过学习艺术美学课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艺术的内涵和外延,探索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意义和情感,提升我们对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本文将介绍艺术美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内容,以及它对我们认识艺术的影响。
一、艺术美学的重要性艺术美学课程对于我们认识和欣赏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艺术美学课程帮助我们理解艺术的价值和功能。
通过探究艺术作品的形式、内容和表现手法,我们可以深入思考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领悟艺术对于塑造个体心灵和社会共识的重要性。
其次,艺术美学课程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通过一定的创作方法和表达方式,将其内心、思想和感受进行转化并呈现给观众的产物。
通过深入学习艺术美学,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感知领域,提升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培养欣赏和鉴赏艺术作品的眼光。
第三,艺术美学课程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思辨能力。
艺术作品中常常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哲学思考,通过学习艺术美学,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学会用更加深入和多元的视角审视和解读艺术作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艺术美学课程的学习内容艺术美学课程的学习内容通常包括艺术哲学、审美理论、艺术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艺术哲学是艺术美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探讨的是艺术的本质、特点和意义。
通过学习艺术哲学,我们可以了解艺术的不同形式和流派,学习不同艺术思潮对艺术发展的影响,深入思考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
审美理论是艺术美学课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的产生和影响因素。
通过学习审美理论,我们可以了解美的概念和美的标准,在鉴赏艺术作品时更加准确地把握美的要素和美的感受。
艺术理论是艺术美学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它包含了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艺术理论,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发展脉络和风格特点,学习艺术批评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了解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艺术美学课程艺术美学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对艺术理论和美学原理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课程。
通过学习艺术史、美学理论和艺术创作的实践,学生能够拓展对艺术的认识,培养审美眼光与创造力。
本文将从学习目标、课程安排和受益结合个人经历来探讨艺术美学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学习目标艺术美学课程的主要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审美理解、批评分析和创造能力。
首先,通过学习艺术史,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流派,从而培养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其次,通过学习美学理论和艺术批评方法,学生能够理解艺术创作的内涵和价值,并能进行批评性分析。
最后,通过实践艺术创作,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培养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课程安排艺术美学课程的课程安排通常包括艺术史、美学理论和艺术创作三个方面。
1. 艺术史:通过学习艺术史,学生将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
他们将学习到艺术作品的审美特点、创作背景和历史价值,并能够辨别不同流派的艺术风格。
2. 美学理论:学生将学习美学理论和美学思想家的观点,如康德的审美理论、哈耶克的美学观点等。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艺术作品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并能够进行批评性的观察和分析。
3. 艺术创作:课程还包括实践性的艺术创作。
学生将通过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形式的艺术实践来培养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艺术创作,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实际成果的肯定和反馈。
三、受益及个人经历分享艺术美学课程的学习对个人的发展与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以下是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受益分享。
首先,通过学习艺术史,我对不同流派和时期的艺术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欣赏和鉴赏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艺术作品,并能够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内涵。
这使我对艺术的理解更加多元化,也提高了我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其次,学习美学理论让我对艺术的审美标准和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美学,艺术学和门类艺术学凌继尧摘要:艺术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从美学中独立出来的,它与美学、以及门类艺术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而,只有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把艺术学同美学和门类艺术学区分开来,艺术学才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美学;艺术学;门类艺术学?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一级学科的艺术学包括8个二级学科:艺术学(与一级学科同名),美术学,音乐学,设计艺术学学,戏剧戏曲学,舞蹈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本文标题中的“艺术学”指二级学科艺术学,“门类艺术学”指与艺术学并列的其他7种二级学科,即美术学、音乐学、设计艺术学等。
除艺术学和门类艺术学外,研究艺术的主要学科还有美学。
这三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
只有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把艺术学同美学和门类艺术学区分开来,艺术学才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学科目录中增列了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后,艺术学在我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已有一批院校获得了艺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有上百所院校获得了艺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学也有了国家重点学科。
然而,在艺术学学科建设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深刻的隐忧:对艺术学学科定位和研究对象的模糊认识,严重地制约了艺术学的发展。
?一级学科艺术学和二级学科艺术学是不同层次的学科,后者只是前者的一部分。
任何一种艺术研究都属于一级学科艺术学研究,但不一定就是二级学科艺术学研究。
然而,两种不同层次的学科的重名使人容易产生对二级学科艺术学研究对象的模糊认识,把艺术研究等同于艺术学研究,对二级学科艺术学的学科定位缺乏一种自觉的意识。
主要表现为:其一,艺术学学科的研究生导师虽然有艺术研究成果,却缺乏、甚至完全没有本学科、即二级学科艺术学的研究成果。
这种情况在其他学科中是不大可能存在的。
没有写过一篇美术论文的学者是不大可能申请担任美术学研究生导师的,然而没有写过一篇艺术学论文、而仅写过其他艺术方面的论文的学者,甚至连其他艺术方面的论文也是凤毛麟角、只是所研究领域与艺术稍有沾边的学者申请担任艺术学研究生导师却被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
?其二,艺术学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大部分不是艺术学的。
这种情况在门类艺术学中很少见到。
美术学研究生不可能做音乐学的论文;设计艺术学研究生不可能做舞蹈学的论文,戏剧戏曲学研究生不可能做电影学的论文。
然而,艺术学研究生既可能做美术学、设计艺术学的论文,也可能做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的论文,还可能做音乐学、戏剧戏曲学的论文。
?其三,在艺术学学位授权点的申报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把艺术学混同于门类艺术学的倾向。
很多艺术院校除了申报本学科的学位授权点外,都把艺术学当作新的学科生长点。
美术学院除了申报美术学和设计艺术学学位授权点外,无法申报音乐学学位授权点;音乐学院除了申报音乐学学位授权点外,无法申报美术学学位授权点;戏剧学院除了申报戏剧戏曲学学位授权点外,无法申报电影学学位授权点。
然而它们都可能申报艺术学学位授权点。
因为这些学科都和艺术学有联系。
不过,人们往往忽视了它们之间的重要区别。
还有的院校美术学或音乐学专业如果单独申报各自的学科点,力量比较薄弱,为了加强力量,于是联合起来改报艺术学学科点。
这种做法实际上把艺术学看作为若干门类艺术学的简单拼凑。
上述现象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能够自觉地区分艺术学研究和非艺术学的艺术研究,使前者为后者所淹没、所遮蔽,那么,我们的艺术学很可能会成为“没有艺术学的艺术学”。
?若是没有明确的、独特的研究对象,艺术学作为一门学科就不可能存在。
当然,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不断发生变化,要确定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要看这个学科是怎样形成的,以后又是怎样发展的。
?关于艺术学的形成,已有不少论述。
我们仅从艺术学和门类艺术学的关系的角度作一番简单的考察。
艺术学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它诞生的标志是德国美学家和心理学家马克斯?德苏瓦尔(Max Dessoir)于1906年出版的着作《美学与一般艺术学》。
这里的一般艺术学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二级学科艺术学,“一般”的限定词为了使它有别于特殊艺术学。
所谓特殊艺术学,就是我们所说的门类艺术学。
?“一般艺术学”“我们的感性观念、感情和观照的感性表现”。
艺术的存在完全不是为了创造美,艺术的目的也完全不是为了享受。
1903年出版了斯皮策尔(H.Spetzer)研究赫特纳的大部头着作,这部着作对“一般艺术学”概念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德苏瓦尔希冀建立的一般艺术学不同于特殊艺术学。
它们之间的区别、或者说艺术学和门类艺术学的区别主要在研究对象上。
艺术学和门类艺术学的关系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艺术学依据门类艺术学的研究成果,对艺术作综合的、整体的研究,它研究艺术的普遍问题;门类艺术学则在艺术学理论指导下,对具体门类的艺术进行研究,它研究某一种艺术门类的特殊问题。
德苏瓦尔把艺术学的研究课题确定为:艺术的本质和价值,艺术作品的物质,艺术创作,艺术起源,艺术的分类和功能,以及在认识论上探讨音乐学、美术学等特殊艺术学的前提、方法和目的。
?德苏瓦尔的主要追随者埃米尔?乌提茨(Emil Utitz)撰有两卷本的《一般艺术学原理》,第1卷出版于1914年,阐述了一般艺术学的对象、性质和艺术的特征、规律和分类;第2卷出版于1920年,探讨了艺术作品、艺术家和一般艺术问题。
乌提茨支持对艺术的综合研究,把艺术学的课题确定为:艺术的定义,艺术的体验,艺术享受,艺术美的意义,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等问题。
?由此可见,在艺术学诞生的过程中,艺术学和门类艺术学的区别就得到了明确的阐述。
从艺术学学科的形成来看,它的研究对象最简单地说就是四个字:艺术一般,或者艺术普遍。
?二?艺术学和门类艺术学的区别,也为我国艺术学研究的先驱者所透彻理解。
我国艺术学研究的先驱者是宗白华和马采。
宗白华在20世纪20年代就从事艺术学研究。
他是国际上艺术学这门学科诞生和形成过程的直接见证者。
他于1920年赴德国留学,就读于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
当时,在“美学与一般艺术学”的旗帜下,开展艺术学对美学的独立运动的德苏瓦尔执教于柏林大学哲学系。
为了亲炙德苏瓦尔的学术思想,宗白华于1921年转学到柏林大学哲学系,学习美学和历史哲学,受业于德苏瓦尔等人,直接受到艺术学独立过程的学术氛围的熏陶和浸染。
?宗白华于1925年回国后,任教于东南大学(1928年改名为中央大学)哲学系。
1926-1928年他撰写了《艺术学》和《艺术学(演讲)》两份体系完备的讲稿,并在我国高校中首次开设了美学和艺术学课程。
“这两门课程,不仅是当时中国大学里哲学系第一次开设的课程,而且也是文学系、艺术系、建筑系等开设的第一门课程。
这两门课程,一直延续到1948年。
”参见《宗白华全集(代后记)》第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757页。
顾名思义,艺术学就是研究艺术的学科,那么,凡是对艺术的研究,是不是都可以称为艺术学研究呢?宗白华的回答是否定的。
这个问题涉及到艺术学和门类艺术学的区别。
艺术学“其出发点注重艺术普遍的问题,最后目的则在得到包括一切艺术的科学,故此为普通的,而非特殊的(如音乐图画等专门一事者)。
”参见《宗白华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11页。
?继宗白华之后,马采对艺术学研究作出重要拓展。
宗白华于20世纪20年代写的两份艺术学讲稿,在他身前未能发表,20世纪90年代才收进《宗白华全集》第1卷中。
马采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写了6篇自成体系的艺术学论文,其中带有纲领性的第一篇于1941年发表于《新建设》第2卷第9期。
这6篇论文都收入马采的《艺术学与艺术史文集》,由中山大学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
它们迄今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马采艺术学散论之一的标题《从美学到一般艺术学》,脱胎于德苏瓦尔的书名《美学与一般艺术学》,它最简要地概括了艺术学从美学中独立出来的国际学术潮流。
马采洞悉这股学术潮流,并对艺术学独立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作了恰当的评价。
《从美学到一般艺术学》开宗明义地指出:“艺术学或一般艺术学,就是根据艺术特有的规律去研究一般艺术的一门科学。
它是由距今100多年前德国艺术学者费德勒奠定了其作为一门特殊科学的基础,后来又由德苏瓦尔和乌提茨赋予其一个特殊科学的体系。
”参见马采着《艺术学与艺术史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马采从众多的艺术学独立运动代表人物中,选出费德勒、德苏瓦尔和乌提茨三个人加以阐述,这是很准确的。
费德勒(Korad Fiedler)被乌提茨称作为“我们现代形式的艺术学之父”。
费德勒没有提出“艺术学”的名称,然而他对美和艺术、美学和艺术理论作了区分,规定了艺术学所应解决的一般问题。
?在我国的艺术学研究中,马采第一次给艺术学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艺术学就是研究关于艺术的本质、创作、欣赏、美的效果、起源、发展、作用和种类的原理和规律的科学。
”参见马采着《艺术学与艺术史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这则定义把艺术的历史研究(起源、发展)和逻辑研究(本质、作用、种类等)结合起来,包含着我们现在习见的把艺术活动作为“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的系统来研究的雏形。
为了保持艺术学研究的纯正品位,有必要把艺术学(一般艺术学)研究和门类艺术学(特殊艺术学)研究区分开来。
在这方面,马采有一个精到的说明:“特殊艺术学的知识,即各种艺术史和各种艺术学所提供的资料,虽然不断被参考被利用,但一般艺术学的研究决不是对戏剧、音乐等特殊艺术现象的直接的探讨,也不是对宋代绘画或顾恺之等某一时代某一作家的具体作品的解剖分析,而是以艺术一般的抽象的概念作为对象作理论的考察。
”参见马采着《艺术学与艺术史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马采于60年前提出的这条艺术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对我们的艺术学学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50年代以后,虽然艺术研究在我国一直没有中断过,但是,艺术学作为一门学科并不存在。
在我国的学科目录中,一级学科艺术学原来包含7个二级学科,即7种门类艺术学。
20世纪90年代中期,增列了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
当时的考虑是:各种艺术门类都有相应的学科作研究,而对于整体艺术、各种艺术之间的关系还没有一门学科作综合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增列一门学科来作这种综合研究,于是,二级学科艺术学应运而生。
增列二级学科艺术学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学科建设走向成熟的标志,它出于现实的需要,而不?是出于主观的臆想。
这样,从艺术学学科的发展来看,它的研究对象也是艺术一般,或者艺术普遍。
?所谓艺术一般,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研究艺术的一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