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必背知识点系列专项训练:中国的人口和民族(带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76.74 KB
- 文档页数:6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系列练习: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一、选择题1.普通车牌号通常以汽车所属的省区简称开头。
小明在广州看到最多的车牌号可能是( )A.闽******B.湘******C.粤******D.琼******2.下列有关我国海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一个岛国B.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C.我国是一个内陆国D.我国是一个半岛国家3.下列《人与自然》“真的假的”栏目中关于中国的解说,假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B.我国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千米2,居世界第一位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东多西少D.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4.“人民币上学地理”,图示景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和它的简称分别是( )A.贵州省贵B.浙江省浙C.广西壮族自治区桂D.云南省滇下图是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的一组漫画。
读图,完成5—7题。
5.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当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是为了( )A.缓解人口老龄化的问题B.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问题C.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D.缓解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6.能正确反映我国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发展变化过程的排序是( ) A.a—c—d—b B.b—c—a—dC.c—a—b—d D.d—b—a—c7.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④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8.下图中我国少数民族与其集中分布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A.维吾尔族—① B.蒙古族—②C.藏族—③ D.朝鲜族—④9.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蒙古族——开斋节、摔跤B.汉族——端午节、赛龙舟C.彝族——火把节、手鼓舞D.白族——那达慕大会、斗牛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航拍中国》,深受观众喜欢。
中考地理考点总动员考点19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考点梳理】考点1 中国的人口现状及人口政策1. 人口数量和特点(1)数量: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3.40亿(不包含港、澳、台)。
(2)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分布不均。
2. 中国人口增长过程我国人口增长大致分为两个过程:(1)新中国成立以前,人口增长缓慢,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前经济落后,战争灾难频繁,疫病多,死亡率高。
(2)新中国成立以后,人口增长迅速,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延长,人口死亡率降低。
3. 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
考点2 中国的人口分布1. 人口密度201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千米2,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
2. 人口地理界线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云南的腾冲县一线为界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根据我国人口密度图可以读出表格中的信息。
区域面积(占全国百分比) 人口(占全国百分比)人口密度黑河—腾冲一线以东43% 94% 大黑河—腾冲一线以西57% 6% 小考点3 中国的民族1. 数量:中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92%,其他的55个少数民族人口仅占8%。
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集中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2. 主要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9个,它们是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和藏族。
3. 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4. 民族风情: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汉族的元宵节、傣族的泼水节、回族的开斋节等。
5. 民族的分布及特点(1)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分布:汉族遍及全国,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重难突破】1.歌诀记忆我国的民族我国民族五十六,各族人数差异大,汉族人数数第一;少数民族八点五,人口最多是壮族,分布最广是回族。
中国的人口\民族复习【复习目标】:1、读图描述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特点。
2、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3、通过阅读人口增长及人口分布图,使学生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状况,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4、读图说出中国的民族数量构成以及民族分布特点。
【复习重、难点】我国人口增长分布特点、人口问题及措施预习学案:复习任务一:自读教材,并结合图1--9了解认识我国人口数量和增长特点1、2010年,我国总人口为,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是世界上人口的国家。
2、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人口最少的省。
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人口超过8000万的省。
3、自读教材增长速度快,并结合图活动题完成有关问题:4、课本12页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思考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呈_____线上升的趋势。
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民______水平的提高和______条件的改善,人口______率大大下降,人口_______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复习任务二:读课本13页图1-10,思考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1、以黑龙江省的______市和云南省的_____县画一直线为界,______部人口多,_______部地区人口少。
分析原因?2、完成课本14页活动13、我国城镇人口增长_____。
但是,从全国看,(课本14页图1-11)2011年城镇人口占_____%,_____(农村、城镇)人口比重大。
复习任务三:自读教材我国的人口政策,并结合插图完成有关问题:1、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减慢的趋势,为什么?2、我国人口突出的特征,。
3、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社会带来很多问题,试举例。
4、人口的增长要与、的发展相适应,与、相协调。
5、我国的人口政策是复习任务四:阅读课本11-19页,说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1、人口:人口分布_______,东南______,西北_____(以__________连线为界)2、民族:有____个民族,_____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________;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_____。
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一、单项选择题1.小强学习了中国地理后,在日记中这样描述其地理位置,你认为正确的是()A.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西半球B.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南半球C.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没有热带D.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A.俄罗斯、韩国B.日本、菲律宾C.印度、文莱D.马来西亚、缅甸3.下列省区与越南接壤的有()A.黑龙江、内蒙古B.新疆、西藏C.云南、贵州D.云南、广西2014年5月份,我国南部地区不断遭遇强降水袭击,造成大面积洪涝灾害。
读受灾省份示意图,回答4~5题。
4.据图估算受灾省份的面积大约有() A.960万平方千米B.500万平方千米C.210万平方千米D.20万平方千米5.此次受灾最严重的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划的简称为() A.粤、湘B.桂、鄂C.粤、赣D.湘、黔6.“蜀犬吠日”发生在() A.四川盆地B.珠江三角洲C.长江中下游平原D.黄土高原7.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省区濒临东海B.②省区北回归线穿过C.③省区简称陕,省会太原D.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④省区8.结合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B.山东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C.漠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D.平原、盆地人口少,高原、山地人口多我国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据此回答9~10题。
9.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A.人口数量多,素质高B.人口基数大,增长快C.人口基数大,增长已十分缓慢D.人口地区分布均匀10.我国开放“单独二胎”政策的原因,与实际不符..的是() A.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日益严峻B.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C.劳动年龄人口供给减少D.人口总数不断减少11.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于2014年9月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举行。
若按民族人口数分配参赛名额,你认为参赛运动员人数最多的民族是() A.壮族B.汉族C.维吾尔族D.回族12.“湿透全身,幸福终生”。
中考地理考前训练题(十七)——人口与民族1.我国人口特点是。
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20世纪70年代我国政府把实行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以(黑龙江)—(云南)为界,此线东南部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43%,人口占全国总人口94%,人口稠密;西北部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57%,人口占全国总人口6%,人口稀疏。
4.我国人口最多的是省,人口密度最大的是省。
面积最大的是自治区。
6.在我国各民族中,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
另外55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少,总计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
7.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集中分布在自治区,有1 600多万人。
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共9个。
8.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分布最广的民族是,分布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是。
9.各民族分布具有的特点。
10.表示我国人口分布疏密的地理分界线是(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C.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D.黑河—腾冲一线11.“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少生近5亿人口,使“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5年,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开始有减少的趋势,老年人增多,社会负担加重,面对新形势,政府又逐步开始推行“全面二孩”政策,以增加人口出生率。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人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B.人越少越好,这样人均财富就更多C.人口增长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D.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12.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赫哲族B.壮族C.满族D.回族13.小明在班上做了一次民族成分的调查,他发现班上有五名同学来自不同的少数民族,这个调查印证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分区独立居住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C.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D.汉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等边疆地区14.下列对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低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B.人口开始从城市向农村迁移C.人口总量的增长已经停止D.应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15.读下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区( )A.东部B.西部C.东北部D.中部16.读全国人口普查有关数据统计图,分析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增幅( )A.快速上升B.逐渐上升C.逐渐下降D.基本持平17.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各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 )A.汉族B.壮族C.藏族D.维吾尔族18.下列关于我国人口与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中部B.汉族均匀分布于全国各地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东南D.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19.(2016·广东)我国正在加速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有( )①限制劳动力向国外迁移②大量接纳海外劳工移民③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④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0.(2015·昆明)下图是我国近年来人口普查的部分统计数据,自2010年以来,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1.44亿,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成效明显B.我国目前未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C.受教育程度上升,文化素质提高D.应控制人口增长,微调人口政策21.(2015·昆明)我国人口稠密区位于( )A.东部沿海平原地区B.西部高原山区地区C.漠河—腾冲一线以东D.黑河—腾冲一线以西22.(2015·云南)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迁移人口,使人口均衡分布C.控制人口数量,减缓老龄化D.控制城市人口,向农村发展23.(2016·张家界)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
专题16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一、中国人口增长图:根据“中国人口增长图”和“近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解放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____(快或慢)。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____(加快或减缓)。
(2)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约为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
(3)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在____(增加或减少),但是人口增幅是在____(加快或减缓),这是因为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答案】(1)慢加快(2)13.4(3)增加减缓计划生育【解析】本题以中国人口增长图和近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图为材料,涉及我国人口数量、人口增长速度、人口政策相关知识点,考察学生的地理文化素养和分析能力。
(1)根据图示可知,解放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慢。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解放前,我国饥饿贫困,又处于战争,医疗水平低,人口增长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2)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约为13.4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分析图示可知,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在增加,但是人口增幅是在减缓,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加快,庞大的人口数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所以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二、中国人口分布图:读图“我国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D两省区的名称B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2)A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我国最西端在该省区的_____上,C省区行政中心是______。
(3)图中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分别是_____(写简称)。
(4)以ab线为分界,东部人口密度____,西部人口密度_____。
2023年中考地理必背内容专题17 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考点一中国的疆域1、中国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2)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主要位于中纬度)(3)海陆位置: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是一个性海陆兼备的国家。
(4)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纬度位置: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海陆兼备。
我国跨纬度广,南北气候差异大,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带来了自然环境的复杂多样,动植物资源的丰富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旅游业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②海陆位置:我国东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我国东临太平洋,沿海多优良港口,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便于从海上与海外各国交往。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便于从陆地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
2、我国领土四至点:(1)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约53°N)(2)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3)南北纬度相差约50度,距离约5 500千米,因而产生了气候(季节)差异(4)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5)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73°E)(6)东西经度相差约62度,距离约5 200千米,因而产生了时间差异。
3、疆界与海域(1)中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千米2,差不多与欧洲面积相等,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领海宽度为12海里。
(3)从北向南,我国濒临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我国两大内海为:渤海和琼州海峡。
(5)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其次为海南岛,第三大岛屿为崇明岛。
(6)钓鱼岛属东海,黄岩岛属南海,台湾海峡属东海。
(7)我国的三个半岛:山东半岛(最大)、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1 / 3中国的疆域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有什么特点?位于2.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大部分位于20ºN 到50ºN 之间,位于3.纬度位置有哪些优越性? 4.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 5. 海陆位置有哪些优越性?(1) (2) (3) 二.海陆兼备的大国1. 领土四端各是哪里?最东端位于最西端位于 最南端位于 最北端位于2. 东西时间差异大的原因是什么?3. 南北气候差异大的原因是什么? 4.陆地领土面积是多少?居世界第几位? 平方千米。
居世界第 位。
5. 大陆海岸线长度是多少? 万多千米。
6.陆上国界线长度是多少? 万多千米。
7.陆上有多少个邻国?共有 个。
8.读图: (1)陆上邻国: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2)海域:A. B. C. D. (3)岛屿:E. F. (4)海峡:G. H. (5)隔海相望的国家: I. J. K. L. M. N. 9.我国有哪两个内海?10.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哪些?中国的疆域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有什么特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大部分位于20ºN 到50ºN 之间,位于中纬度地区。
北回归线从南部通过,大部分属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纬度位置有哪些优越性?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4.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东临太平洋,是亚洲东部海陆兼备的国家。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5. 海陆位置有哪些优越性?(1)东临太平洋,沿海有许多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加强同海外各国的交往。
(2)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陆上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
(3)东临太平洋,便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利于农业生产。
二.辽阔疆域和众多邻国1.领土四端各是哪里?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必背知识点专项训练:中国的人口和民族一、必背知识点1、我国的人口:(1)2010年达到13.7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2)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3)人口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4)分布特点:以黑河--腾冲为界,东多西少。
2、我国的民族:(1)构成:共有56个民族,汉族占92%,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
(2)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汉族分布最广,以东部和中部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3)民族风情: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汉族的赛龙舟。
二、专项训练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B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快C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慢 D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慢2.人口数量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
为此,我国政府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A.实行计划生育 B.保护环境C.改革开放 D.节约、保护耕地3.有关我国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基数庞大,出现负增长最好B.人口增长越慢越好,最好停止增长C .地大物博,人口增长再快也无妨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4.我国人口地理界线是( )A.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与云南省的腾冲县的连线为界B.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C.以长江为界D.以黑龙江省的漠河至海南的海口一线为界5.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南多、东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6.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的原因是()A.平原多,气候湿润 B.沙漠多,气候湿润C.山地多,气候干旱 D.沙漠多,气候干旱7.下列叙述中,因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产生的负面影响是()A.人口老龄化严重B.劳动力短缺C.交通拥挤.住房紧张D.国防兵源不足8.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水平降低 B.医疗水平落后C.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D.自然环境发生变化9.近些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居住地的自然条件有较大的改变 B.社会的劳动力需求量增加C.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D.商业贸易活动频繁10.我国关于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是:A.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B.提高人口的素质C.实行计划生育 D.晚婚晚育少生优生11.世界人口位居前三位的是()A.中国印度俄罗斯 B.中国印度美国C.中国印度日本 D.中国美国日本12.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行政区是()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甘肃省D.青海省13.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分别是()A.山东和香港 B.四川和西藏 C.江苏和青海D.河南和澳门根据下面表格中的材料进行计算和分析,回答14—15题14.根据图中数据,计算我国总人口约为()A.11.95亿 B.12.96亿 C.13.95亿D.14.95亿15.西藏自治区的人口密度约为()A.2人/平方千米 B.307人/平方千米 C.130人/平方千米 D.20人/平方千米二、综合题16.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问题:(1)从图中看出,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死亡率高,人口增长。
专项训练:中国的疆域与人口(附答案)一、单选题1.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③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④曾母暗沙。
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③2.以下有关下图中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匹配不正确的是()A. 甲省——云或滇——昆明B. 乙省——粤——广州C. 丙省——晋——济南D. 丁省——黑——哈尔滨3.读图,完成下题: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美誉,也是我国民族个数最多的省区是()A. ①B. ②C. ③D. ④如图中的山脉和河流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4-6题.4.图中河流的名称是()A. 长江B. 黄河C. 塔里木河D. 淮河5.下列几组数字,有可能为正常年份A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A. 5℃B. ﹣32℃C. ﹣4℃D. 16℃6.下列有关A地与B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地的河流冬季不结冰B. B地属于暖温带、湿润地区C. A地年降水量小于800mmD. B地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7.如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其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A. ①水田②林地③旱地④荒地B. 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C. 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D. 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林地读图,完成8-10题。
8.我国人口地理界线“黑河——腾冲”线中的“黑河”、“腾冲”分别位于()A. 甲省和乙省B. 乙省和丙省C. 丙省和丁省D. 丁省和甲省9.婷婷想体验傣族的泼水节,她最好去()A. 甲省B. 乙省C. 丙省D. 丁省10.汛期最长的河流是()A. ①河B. ②河C. ③河D. ④河11.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错误的是()A. B.C. D.12.造成如图图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差异B. 经度差异C. 地形差异D. 海陆差异读我国四条山脉示意图,完成13-15题。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中国的人口和民族一、知识要点1.世界人口最多①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3.7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人口最多的省是广东省,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②为了使人口数量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人口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③人口界线:黑河市—腾冲县一线人口分布的特点:不均匀,东南多,西北少或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西藏自治区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云南2.多民族的大家庭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汉族人数最多占91.5%。
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壮族。
②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③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汉族的赛龙舟等。
二、跟踪训练1.(株洲)关于我国海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最北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B.自北而南的边缘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C.与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相邻D.隔海相望的国家主要有朝鲜、日本、菲律宾2.与图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地理位置有很多优越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与俄罗斯相比,我国气候更寒冷B.中国是四国中唯一海陆兼备的国家C.与蒙古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D.与日本相比,我国气候受海洋影响更显著(海南)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首次成功试采可燃冰。
读图,回答3~4题:3.我国成功试采可燃冰的海域是图中的( D )A.甲B.乙C.丙D.丁4.下列关于我国海洋国土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B.渤海是内海C.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D.曾母暗沙岛位于我国最南端下图是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2亿图,该图印证了一条非常重要的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
2023年中考地理专题训练专题17 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一、选择题“此刻,我正飞越北极上空,向着家的方向前行,马上就要投入伟大祖国母亲的怀抱,阔别三年的祖国已在天涯咫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正在走向繁荣昌盛,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
”这是孟晚舟在田国航班上发出的感叹。
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孟晚舟的“家”把的是“伟大祖国”,关于这个“家”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跨低、中、高纬度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C.跨热、温、寒三带D.有赤道、北回归线穿过国土的南部2.关于我们伟大祖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叙述,正确的是()①海岸线漫长,优良港口多,利于发展海洋运输事业;②陆地边界漫长,邻国众多,利于发展边境贸易;③东部濒临海洋,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形成降水;④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通过中亚可达西亚、南亚、欧洲及北美洲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①D.①③④3.孟晚舟乘坐的包机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机场着陆,该机场所在的省级单位是()A.B.C.D.【答案】1.B 2.A 3.D【解析】1.孟晚舟的“家”是中国。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B正确;跨低纬度、中纬度;跨热带、北温带;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国土的南部,地跨中低纬度,没有高纬度,赤道没有穿过我国,AD错误;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C错误。
故选B。
2.我国海岸线漫长,优良港口多,利于发展海洋运输事业;陆地边界漫长,邻国众多,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东部濒临海洋,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形成降水;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通过中亚可达西亚、欧洲等地区,但不能到达北美洲。
故①②③正确。
故选A。
3.孟晚舟乘坐的包机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机场着陆,以上四个省区中,A表示的是云南省,B表示的是山东省,C表示的是黑龙江省,D表示的是广东省,故选D。
【点睛】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人口专项练习题教材梳理中国地理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人口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图示意2021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读图完成1—2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省级行政区域是()A.广东省B.福建省C.浙江省D.辽宁省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省级行政区域,其人口增长带来的有利影响有()①劳动力更充足②消费市场扩大③环境压力减轻④社会养老负担减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
表格为2000年以来我国三次人口普查各年龄段比重。
据此完成3—4题。
(G7101003)项目各年龄段人口比重(%)次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2000年第五次22.8 70.2 7.0人口普查2010年第六次16.6 74.5 8.9人口普查2020年第七次17.9 68.6 13.5人口普查3.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是()A.0—14岁人口比重持续上升B.0—14岁人口比重先升后降C.15—64岁人口比重持续下降D.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续上升4.我国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人口死亡数量B.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C.降低人口密度D.鼓励生育,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知识点2人口东多西少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启动。
读“我国东部与西部面积和人口比重示意图”,完成5—6题。
5.该图反映了我国人口()A.基数大B.增长速度快C.老龄化严重D.分布不均6.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A.漠河—腾冲B.黑河—腾冲C.黑河—昆明D.漠河—昆明7.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 6.98%。
据此,判断下列有关我国人口的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B.经济发达区域人口稠密C东北地区多沙漠,人口稀疏D.东部地区地势平坦,人口稠密能力提升全练如图为我国人口资料组图。
2016年全国中考地理试题专题练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1、(2016•连云港)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六次人口普查总人数量变化图”,结论错误的是()A.2000年,人口总量达到13.7亿人B.2000至2010年,人口总量仍在增加C.1982年,人口总量超过10亿人D.2000至2010年,增长速度有所下降【考点】人口数量概况.【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解答】解: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仍达1000多万,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故选:A.2、(2016•凉山州)有关我国人口和民族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B.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C.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D.黑河-大理一线是重要的人口分界线【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专题】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分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2)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统称为少数民族.【解答】解:A、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故A不符合题意;B、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仍达1000多万,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故B不符合题意;C、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故C不符合题意;D、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故D符合题意.故选:D.3、(2016•广东)我国正加速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有()①限制劳动力向国外迁移②大量接纳海外劳工移民③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④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专题】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解答】解: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同时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以应对将要出现的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故选:D.4、(2016•成都)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A.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B.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C.华北、东北和华南地区 D.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专题】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分析】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统称为少数民族.【解答】解: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这样的民族分布格局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故选:A5、(2016•福建)我国生育政策三年内从“单独二胎”到“全面放开二孩”的变化,主要原因是()A.人口老龄化B.人口负增长C.育龄妇女人数少D.生育观念的改变【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专题】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3年11月15日,中央决定放开“单独二胎”生育政策.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选:A.6、(2016•绥化)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线是()A.黑河--腾冲一线B.秦岭--淮河一线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专题】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此线以东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此线以西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故选:A.7、(2016•黑龙江)下列不属于我国人口增长快带来的问题是()A.交通压力大B.就业困难C.居住条件差D.国防兵源不足【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专题】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我国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造成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还有一些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故选:D8、(2016•济南)关于我国地理差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减低B.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C.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D.自东南向西北,人口分布东南稀疏,西北稠密【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分析】我国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理环境特色突出,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我国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很少;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差异显著.【解答】解:我国自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故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我国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故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故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故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9、(2016•泰安)读我国某省(市)人口统计图,从1990年到2020年间人口数量的变化是()①总人口数最在逐年减少②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较快③壮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④幼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专题】示意图;中国的人口与民族.【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从1990年到2020年,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该省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①错误;图中所示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较快,故②正确;壮年人口数量先增加后下降,故③错误;幼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故④正确.故选:D.10、(2016•泉州)读图,说明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A.东部地区 B.山地、高原区C.中、高纬度地区D.内陆地区【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专题】分布图;中国的人口与民族.【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故选:A11、(2016•泉州)我国全面开放二孩政策,能缓解的人口问题是()A.基数大B.素质偏低 C.增长快D.老龄化【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专题】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选:D.12、(2016•包头)目前,我国全面放开生育二孩,这一政策所针对的国情是()A.人口死亡率增高B.人口减少C.人口老龄化加剧D.就业困难【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专题】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选:C13、(2016•张家界)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下列社会背景发展,哪一项是促使国家调整二孩政策的原因()A.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众多B.义务教育普及化,国民文化素质提高C.我国开始步入“未富先老”老龄化社会D.近几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升高【考点】人口政策.【专题】配对题.【分析】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仍达1000多万,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解答】解:我国已经开始步入“未富先老”老龄化社会,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二孩”.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应对预计2025年后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渐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有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和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故选:C.14、(2016•广安)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我国没有必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B.我国人口分布西多东少C.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D.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是漠河-腾冲一线【考点】人口政策.【专题】配对题.【分析】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其中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解答】解:A.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B.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C.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D.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故选:C.15、(2016•威海)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全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重要决策,下列关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会大大加快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C.会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D.可有效提升我国人口的素质【考点】人口政策.【专题】配对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应对预计2025年后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渐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选:A.16、(2016•郴州)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2016年1月1日,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请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1题.下列有关我国出台“全面二孩”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利于在短期内解决我国人口男女性别比例失衡问题B.政策实施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C.近十年内青壮年劳动力将迅速增加D.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考点】人口政策.【专题】配对题.【分析】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仍达1000多万,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解答】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9日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以应对预计2025年后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渐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使人口的增长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选:D.17、(2016•东营)2016年,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人口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其主要目的是()A.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解决城市人口过多问题C.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D.解决人口基数过大问题【考点】人口政策.【专题】配对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2016年,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应对目前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启动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选:A.18、(2016•广西)从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将()A.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B.解决人口质量问题C.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D.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考点】人口政策.【专题】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选:C.19、(2016•咸宁)在独生子女政策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我国现在已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项政策调整所针对的国情是()A.我国人口基数大B.我国人口增长过快C.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D.我国人口素质偏低【考点】人口政策.【专题】配对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2013年11月15日,中央决定放开“单独二胎”生育政策,即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应对预计2025年后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渐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我国现在已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选:C.20、(2016•衡阳)“二孩政策”从2016年1月1日起在我国全面实施未来五年内,最不易拉动的行业是()A.医疗、卫生B.玩具、服装C.建筑、交通D.教育、服务【考点】人口政策.【专题】配对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的影响,近期内有儿童玩具、服装、幼儿教育、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等.最不易拉动的行业是建筑、交通.故选:C.21、(2016•烟台)2015年10月29日,我国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项政策的实施()A.将会缩小我国城乡差距B.将会减少我国人口总量C.可以延缓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D.完全否定了我国计划生育基本政策【考点】人口政策.【专题】配对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2015年10月29日,我国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二孩”.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应对预计2025年后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渐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有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和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选:C.22、(2016•益阳)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国家实施这一政策是为了积极应对()A.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B.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C.我国人口过少的问题D.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考点】人口政策.【专题】热点问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应对预计2025年后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渐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选:A.23、(2016•济宁)当前,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将产生的作用是()①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②迅速提高人口素质③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④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2023-2024学年上学期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中国的人口和民族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主要问题是()A.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B.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兵源不足等问题C.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会带来粮食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一系列问题D.我国人口增长快,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2.下列属于蒙古族最主要的民族节日是()A.端午节B.泼水节C.火把节D.那达慕节3.根据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4.12亿,排世界第()A.一B.二C.三D.四4.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下列信息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蒙古族—火把节—赛马B.藏族—雪顿节—赛牦牛C.黎族—三月三—泼水节D.维吾尔族—开斋节—手鼓舞5.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现在放开三孩,不再实行计划生育B.我国人口分布较为均匀C.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数量多D.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呈现负增长6.表示我国人口疏密程度的地理分界线是()A.黑河——腾冲B.哈尔滨——昆明C.漠河——腾冲D.黑河——昆明7.近20年来,我国生育政策进行了多次动态调整,如图所示。
调整的主要目的是()①迅速提高人口素质②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③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④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8.我国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特点表现为()A.西南密、东北疏B.东密西疏C.西北密、东南疏D.北密南疏9.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A.维吾尔族B.壮族C.汉族D.满族10.下列有关民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B.汉族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东南地区D.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中,没有汉族人的分布11.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代表文化对应错误的是()A.蒙古族呼麦B.满族的木卡姆艺术C.侗族大歌D.藏族的《格萨尔》史诗12.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的分布是西北人口多,东南人口少B.因为出生率高,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大量人口C.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D.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二.解答题(共3小题)13.我国的民族分布。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必背知识点专项训练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一、必背知识点
1、我国的人口:
(1)2010年达到13.7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
(2)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3)人口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4)分布特点:以黑河--腾冲为界,东多西少。
2、我国的民族:
(1)构成:共有56个民族,汉族占92%,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
(2)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汉族分布最广,以东部和中部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3)民族风情: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汉族的赛龙舟。
二、专项训练
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B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快C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慢 D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慢
2.人口数量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
为此,我国政府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A.实行计划生育 B.保护环境
C.改革开放 D.节约、保护耕地
3.有关我国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基数庞大,出现负增长最好
B.人口增长越慢越好,最好停止增长
C .地大物博,人口增长再快也无妨
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4.我国人口地理界线是( )
A.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与云南省的腾冲县的连线为界
B.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C.以长江为界
D.以黑龙江省的漠河至海南的海口一线为界
5.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多、东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6.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的原因是()
A.平原多,气候湿润 B.沙漠多,气候湿润
C.山地多,气候干旱 D.沙漠多,气候干旱
7.下列叙述中,因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产生的负面影响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B.劳动力短缺
C.交通拥挤.住房紧张D.国防兵源不足
8.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降低 B.医疗水平落后
C.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D.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9.近些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居住地的自然条件有较大的改变 B.社会的劳动力需求量增加
C.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D.商业贸易活动频繁
10.我国关于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是:
A.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B.提高人口的素质
C.实行计划生育 D.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11.世界人口位居前三位的是()
A.中国印度俄罗斯 B.中国印度美国
C.中国印度日本 D.中国美国日本
12.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行政区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甘肃省D.青海省
13.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分别是()
A.山东和香港 B.四川和西藏 C.江苏和青海D.河南和澳门
根据下面表格中的材料进行计算和分析,回答14—15题
14.根据图中数据,计算我国总人口约为()
A.11.95亿 B.12.96亿 C.13.95亿D.14.95亿
15.西藏自治区的人口密度约为()
A.2人/平方千米 B.307人/平方千米 C.130人/平方千米 D.20人/平方千米
二、综合题
16.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看出,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死亡率高,人口增长。
(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上升,大幅度下降,人口迅速增长。
(3)为此我国政府把实行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目前,我国的人口数量方面的特点是。
2010年我国人口数已达到亿。
17.下图是中国人口分布状况图,请根据地图回答。
(1)我国人口地理界线是图中A______与B______(请写出两地的名称)两地的连线,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口主要分布在这条线的______位置。
(2)看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
A.人口数量 B.人口自然增长率 C.人口密度 D.面积
(3)人口的迅速增长给我国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压力,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说说应该怎样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
参考答案
1-5:AADAC 6-10:ABCCD11-15:BADBA
16.(1)慢(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3)计划生育(4)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13.7
17.(1)黑河腾冲东南部(2)C (3)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