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安全主题班会
- 格式:docx
- 大小:223.71 KB
- 文档页数:3
体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7篇)体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1)一、活动目标:1、了解游泳时需要注意的安全常识。
2、认识游泳时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学会及时处理。
二、活动过程:(一)游泳安全须知1、游泳前必须进行身体检查,体检合格方可游泳。
2、禁止到非游泳区游泳,要在游泳馆、池或标有无危险标记的游泳区游泳。
3、游泳要由家长、老师或可靠的人带领,或结伴,不能单独游泳。
4、游泳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得到活动。
5、头痛、发烧、伤风感冒或者病刚好,及饿肚子、饭后、身体过于疲劳、大量出汗后、喝酒后都不能游泳。
6、在水中游泳的时间,每次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
特别使初学的人,在水中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5-30分钟就要休息一下。
(二)问题及处理1、游泳的时间或水温不当时,容易引起抽筋。
这时应立刻停止游泳。
仰面浮在水面上呼救,并拉伸抽筋肌肉,舒缓后,要换个泳式游回岸边,一定不要乱挣扎。
2、游泳时身体感到疲劳或寒冷时,要马上游回岸边。
3、游泳时遇到水中有水草缠身时,要赶快像脱手套或脱袜子那样摆脱水草缠身,然后离开有水草的地方。
4、游泳时可能会出现头痛。
这时要停止游泳,迅速上岸,用大拇指对准头部太阳、百会、列缺等穴位进行旋转按摩,并用热毛巾做头部保温。
三、活动小结:游泳前、游泳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如果游泳时发生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
体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2)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术环节,重点改进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发展灵敏、协调和弹跳等能力,培养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克服困难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助跑有力,节奏清楚,助跑和起跳结合紧密,过杆动作协调。
教具准备1、多媒体电脑;2、CAI教学软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利用CAI课件“跨越式跳高简图”引入。
利用CAI课件展示跨越式跳高的完整动作和分解动作。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跨越式跳高助跑、起跳、空中姿势和落地四个技术环节。
学生思考回答:①跨越式跳高由那四个技术环节构成?②重难点是什么?利用CAI课件展示和解说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
校园体育的主题班会教学活动(精选7篇)校园体育的主题班会教学活动篇1内容:不同方式的跳跃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本班有学生32名,其中女生18名。
优秀学生占30%,合格学生占60% ,后进生占10%,学生有课前预习得习惯,学习自觉性较好。
教学目标运动参与: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运动动作的学习,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态度。
运动技能:在游戏找了个进行各种移动,跳跃的练习,说出不同方式跳跃的术语,使100%的学生掌握基本跳跃的方法,80%的同学掌握不同方式的跳跃方法。
身体健康: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及跳跃能力。
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
使学生体会到体育的乐趣。
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社会适应:培养学生独立和他人合作完成活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先摆臂,后蹬地双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跳出双脚落地,落地时脚尖先落地,同时两腿自然屈膝,维持平衡。
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1、课堂常规a、体委集合整队,清点报告人数b、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教学任务组织图形X X X X 要求:快静齐X X X X 声音洪亮、精神饱满2、准备活动a、按图形跑成“龙”的队形,(教师将画好的图形展示给学生,找出领头人带队跑出队形)图形分别为:四边形、螺旋形、S形、T形要求:a、学生手持藤圈放在头顶上,跑出队形,队伍整齐,步伐一致b、“相反口令”小游戏要求:动作迅速,学生邀请听课的老师一起进行游戏。
二、基本部分1、游戏“梅花桩”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梅花桩”这个游戏,让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双脚蹬地向前跳动作技术要领,获得运动技能。
2、“青蛙过河”学生利用藤圈想象出不同的跳法a、教师引导跨步加双脚跳,先单脚再双脚跳,单脚或双脚跳b、学生尝试练习,教师指导。
3、袋鼠接力组织学生用已掌握的基本跳跃方法进行一场接力比赛,然学生在竞争中进一步巩固技术要领。
通过比赛,对优胜组进行激励性评价。
三、结束部分1、教师让分成的两个小组的学生分别利用小组的藤圈摆出图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冲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由学生自编自创出不同的图形或字(奥运图形、花环图形等)2、教师总结本课,冲分表演肯定学生的能力,以笑脸结束本课。
体育活动安全主题班会内容
《体育活动安全》
1. 开场:老师为大家介绍今天的主题班会——体育活动安全。
体育活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但在参与体育活动时也要注意安全问题。
2. 体育活动中常见的安全问题: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体育活动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如摔倒、扭伤、中暑等。
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安全意外,并告诫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免这些意外发生。
3. 体育器材的正确使用: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我们会使用一些器材,如球、篮球架等。
老师指导大家如何正确使用体育器材,如何保养和维护这些器材。
4. 体育活动中的急救知识: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意外情况可能随时发生。
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如受伤后的基本处理方法、中暑的应急处理等。
5. 提醒:老师再次强调大家要重视体育活动安全问题,要随时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并鼓励大家将安全意识贯穿在平时的体育活动中。
6. 结语:老师希望大家在学校和课外的体育活动中都能够享受到健康快乐的运动时光,但更要牢记体育活动安全的重要性,防患于未然。
希望大家都能够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一、班会背景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运动会已经成为广大师生展示体育风采、增进友谊、增强体质的重要活动。
然而,在运动会期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我们特此召开本次校运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二、班会目的1. 提高同学们对校运会期间安全问题的认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2. 帮助同学们掌握运动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通过案例分析,使同学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三、班会内容一、运动安全知识普及1. 运动前的准备:运动前应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避免肌肉拉伤。
热身活动包括慢跑、关节活动等。
2. 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过度用力。
若出现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3. 运动后的恢复:运动后,应进行适当的拉伸和放松活动,帮助肌肉恢复。
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补充水分和营养。
二、常见运动损伤及处理方法1. 肌肉拉伤:肌肉拉伤是由于肌肉过度拉伸或收缩造成的。
处理方法:立即停止运动,冷敷受伤部位,抬高受伤肢体,24小时后进行热敷和按摩。
2. 骨折:骨折是骨骼断裂的一种损伤。
处理方法:立即停止运动,用夹板固定受伤部位,并及时就医。
3. 关节扭伤:关节扭伤是由于关节过度弯曲或扭转造成的。
处理方法:立即停止运动,冷敷受伤部位,抬高受伤肢体,24小时后进行热敷和按摩。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学生在校运会比赛中,由于准备不足,导致肌肉拉伤。
该学生未及时处理,导致病情加重,影响学业。
2. 案例二:某学生在校运会比赛中,由于动作不规范,导致骨折。
该学生未及时就医,导致病情恶化,留下终身残疾。
四、总结与倡议1. 总结: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运动安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 倡议:为了确保校运会顺利进行,我们提出以下倡议:(1)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遵守比赛规则,确保比赛公平、公正。
(3)尊重对手,团结协作,共创佳绩。
运动会安全主题班会一、班会目标1. 增强学生对运动会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掌握运动会期间的安全知识,学会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运动会氛围。
二、班会内容1. 运动会安全知识普及首先,向学生介绍运动会期间常见的安全隐患,如运动伤害、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等。
随后,讲解如何在比赛和观看比赛时避免这些安全隐患,如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和鞋子、遵守交通规则、不食用不洁食品等。
2. 案例分析与讨论通过分享一些真实的运动会安全事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让学生认识到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和后果,从而更加重视运动会安全。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共同探讨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3. 安全演练与应对措施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演练,模拟运动会期间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如运动员受伤、火灾等。
让学生熟悉并掌握正确的应对措施,如及时报告老师或工作人员、正确使用急救设备等。
同时,强调学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保持冷静、有序,切勿惊慌失措。
4. 团队协作与责任意识培养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
让学生认识到在运动会期间,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员,应该共同维护运动会的安全和秩序。
同时,强调学生在运动会期间要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运动会氛围。
三、班会总结在班会结束时,对本次班会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再次强调运动会安全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仅在运动会期间要注意安全,平时也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安全健康。
最后,对学生在班会中的表现和参与情况进行点评和表扬,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发扬团结协作、关爱他人的精神。
四、后续跟进为了确保班会的效果能够持久地发挥作用,班主任或相关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后续跟进:1. 定期回顾与巩固:在运动会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安全知识的回顾与巩固,确保学生能够牢记并运用所学的安全知识。
运动安全主题班会教案运动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篇一:体育活动安全主题班会风平中学班“体育活动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班级任课教师:一、班会目的1、了解上体育课时衣着上的注意事项。
2、了解体育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重点强调学生在上体育课时要遵守课堂纪律,避免安全隐患。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牢记不到树下上课。
由于夏天天气较热,部分学生不听教师安排,到树下乘凉,可能会有枯树枝断裂打伤学生。
2、注意学生的身体状况,避免发生意外。
四、教学过程:体育课是为了让大家增强身体素质,但如果学生部服从教师安排,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同学们在上体育课是要听从教师的知道,注意以下事项:(一)上体育课时衣着上的注意事项:上体育课大多是全身性运动,活动量大,还要运用很多体育器械,如单双杠、铅球??所以为了安全,上课时衣着有一定的讲究。
(1)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
(2)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
(3)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
(4)尽量不要戴眼镜。
(5)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应当穿球鞋或一般胶底布鞋。
(6)衣服要宽松合体,最好不穿钮扣多、拉锁多或者有金属饰物的服装。
有条件的应该穿着运动服。
(二)活动应注意事项:(1) 剧烈活动后半小时左右才可以吃饭,饭后一小时才可以做剧烈活动。
(2) 由于活动时出汗多,所以需要补充水,但喝水时一定要注意量少次数多,不能一次喝水过多,最好喝淡盐开水。
(3) 剧烈活动后不能马上停下来。
要做放松整理运动。
(4) 剧烈活动后不能马上进行冷水浴或游泳。
(5)恶劣天气(大风、雾天、气温过高或过低)不宜活动。
五、课后反思运动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篇二:《安全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主题班会教案活动目的: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识、自护知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能力。
2、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参与、自主体验、自我感受,从而养成良好的品德,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体育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体育主题班会教案 1一、活动目的:通过“阳光体育,与我同行”主题班会,使学生学习了解阳光体育活动的有关知识,理解阳光体育的重要意义,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和兴趣,激发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情感。
引导学生参与体育的各项活动,全面提高自己的体能素质和体育技能。
为一个健康的体魄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增加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及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参加体育活动的好处。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从活动中感受亲身参与体验乐趣。
三、活动重点:充分认识阳光体育的重要性,明确阳光体育实施的迫切性和与我们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活动准备:1、确定男女主持人各一名。
2、制作阳光体育教学课件。
3、录制《阳光体育之歌》MP3。
4、每人动手制作一张“我与阳光体育”的手抄报,评出若干最佳作品。
5、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一句口号,评出最佳设计者。
6、各队选出四名队员参加“阳光体育”知识竞赛,并准备竞赛题目。
7、写好主题“阳光体育,与我同行”。
8、收集阳光体育格言。
9、学生每人自带跳绳一条。
五、活动步骤:1、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2、演讲:《阳光体育活动的乐趣》。
3、阳光体育实践5分钟。
4、小品:《不参加体育锻炼会怎样》(学生活动前自由组合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
5、讨论:学生发表对小品中的现象的看法。
6、举例说明(例如姚明、刘翔等等),树立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7、体育知识竞答(20个体育知识小测验)。
8、学生代表总结发言。
9、请大家合唱:《阳光体育之歌》。
10、全体起立,呼号。
11、辅导员总结,活动结束。
体育主题班会教案 2一、班会目标:1.增加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及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参加体育活动。
3.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从活动中感受亲身参与体验乐趣。
二、班会重点:充分认识阳光体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小学生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体育运动安全教育一、教学目标1. 了解体育运动中的危险因素。
2. 掌握健康安全的体育运动方式。
3. 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体育运动中的危险因素在体育运动中,可能会遇到如下危险因素:(1)受伤:包括扭伤、摔伤等。
(2)疲劳:长时间运动可能导致疲劳。
(3)身体不适:如感冒、心脏病等,可能会在运动中发作。
(4)天气:恶劣的天气如雨雪、大风等会影响运动安全。
2. 健康安全的体育运动方式(1)运动前的准备:在运动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让身体适应运动状态。
(2)运动时的注意事项:运动时要注意充足的水分补给,注意自己的身体状态,以免不适应。
(3)运动后的放松:在运动结束后,要进行足够的放松运动,以减缓肌肉的疲劳。
3. 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1)身体自我保护:小学生需要了解如何自我保护身体,如摔倒时保护双手和头部。
(2)保证场地安全:在运动场地时,小学生要注意检查场地是否平整、涂料是否完好等,保障场地安全。
(3)遵守运动规则:在体育运动中,小学生需要遵守运动规则,以减少因“偏离规则”导致的危险。
三、教学方法1. 演示法:老师可以借助场地或模型来演示体育运动中的危险情况和自我保护方法,让学生印象深刻。
2. 经验分享法:老师可以邀请有运动经验的学长学姐或父母来给学生分享运动经验和安全知识。
3. 互动游戏法:老师可以设定有趣的体育运动安全知识问答游戏或“反手拍大球”安全比赛,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引导学生讨论一些体育运动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
2. 知识点讲解(20分钟)(1)体育运动中的危险因素老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或模型等方式,向学生讲解体育运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及其危害。
(2)健康安全的体育运动方式老师要向学生介绍健康安全的体育运动方式,如运动前的准备、运动时的注意事项和运动后的放松。
体育活动安全主题班会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风平中学班“体育活动安全”
主题班会教案
班级任课教师:
一、班会目的
1、了解上体育课时衣着上的注意事项。
2、了解体育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重点
强调学生在上体育课时要遵守课堂纪律,避免安全隐患。
三、教学难点:
1、让学生牢记不到树下上课。
由于夏天天气较热,部分学生不听教师安排,到树下乘凉,可能会有枯树枝断裂打伤学生。
2、注意学生的身体状况,避免发生意外。
四、教学过程:
体育课是为了让大家增强身体素质,但如果学生部服从教师安排,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同学们在上体育课是要听从教师的知道,注意以下事项:(一)上体育课时衣着上的注意事项:
上体育课大多是全身性运动,活动量大,还要运用很多体育器械,如单双杠、铅球……所以为了安全,上课时衣着有一定的讲究。
(1)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
(2)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
(3)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
(4)尽量不要戴眼镜。
(5)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应当穿球鞋或一般胶底布鞋。
(6)衣服要宽松合体,最好不穿钮扣多、拉锁多或者有金属饰物的服装。
有条件的应该穿着运动服。
(二)活动应注意事项:
(1)剧烈活动后半小时左右才可以吃饭,饭后一小时才可以做剧烈活动。
(2)由于活动时出汗多,所以需要补充水,但喝水时一定要注意量少次数多,不能一次喝水过多,最好喝淡盐开水。
(3)剧烈活动后不能马上停下来。
要做放松整理运动。
(4)剧烈活动后不能马上进行冷水浴或游泳。
(5)恶劣天气(大风、雾天、气温过高或过低)不宜活动。
五、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