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各单位教学科研岗位进人计划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147.00 KB
- 文档页数:8
安徽师范大学教学科研系列岗位设置暂行办法为科学合理地设置我校教学科研系列专业技术岗位, 进一步加强教学和科研工作, 促进本科教学和学科学位点建设,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设置办法根据校内核定的各教学单位教学科研人员编制数, 确定教授岗位基本指标数,再根据本科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核定教授岗位调节指标, 累计后核定出各教学单位教授岗位总指标数。
然后原则上按照教授指标数 2倍、 2.5倍的标准分别核算出各单位副教授岗位指标数和讲师岗位指标数。
二、教授岗位指标核定办法(一基本指标确定办法根据各教学单位教学科研人员编制数, 按照教授岗位数不超过编制总数的 8%的标准确定教授岗位基本指标。
(二岗位调节指标核定办法1、本科教学(1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集体项目每项设教授岗位 1个;(2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集体项目每项设教授岗位 0.5个;(3公共体育、公共英语、公共计算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理论及教育技术等五类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的必修公共课各增设教授岗 1个、副教授岗位 8-10个。
2、科研工作(1国家级科研平台每个增设教授岗位 1个;(2省部级科研平台每个增设教授岗位 0.5个。
(三最高比例控制规定1、根据以上办法计算出的教授岗位比例,如超过本单位教学科研人员编制数25%的,最多按照 25%计算;2、根据以上办法计算出的教授及副教授岗位比例,如超过本单位教学科研人员编制数 55%的,最多按 55%计算。
三、有关规定(一学校掌握一定比例的高级职务岗位用于引进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以及向重点建设学科、新办专业倾斜。
(二对于三年内受聘高级职务人数未达到岗位设置数 80%的教学单位,学校视情况将调整该教学单位高级职务岗位数。
(三岗位设置工作与校内编制核定相结合, 原则上三年重新核定一次。
(四学生思想政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单独设置, 由学校统一掌握使用。
(五质量工程集体项目界定范围是:国家级专业建设项目、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 省级专业建设项目、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程。
安徽师范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条件(试行)第一章基础条件第一条基本素质要求(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治学,爱岗敬业;以学生为本,教书育人;学风端正,为人师表。
(三)具有良好的业务能力和身体素质,较好地履行岗位职责,任期内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等次。
(四)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第二条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取得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和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合格证书,或符合规定的免试条件。
第三条继续教育要求结合工作需要,按照《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的要求,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任务。
第四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在规定的任职年限基础上延迟申报(一)任期内受警告处分者,延迟年申报;任期内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年申报。
(二)任期内发生三级教学事故两次以上者,延迟年申报;任期内发生二级教学事故一次以上者,延迟年申报;发生二级教学事故两次以上或发生一级教学事故者,延迟年申报。
(三)谎报学历、资历、业绩,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行为者,延迟年申报。
(四)任期内年度考核不合格、未定等次者,顺延申报。
第二章申报教授职务条件第五条学历和资历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年之前(含年)出生的教师:、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受聘副教授职务满年。
、研究生毕业或获得第二学士学位,受聘副教授职务满年。
、年前(含年)获得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并取得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进修班省部级结业证书,受聘副教授职务满年。
(二)年以后(含年)出生的教师,原则上要求具备博士学位并受聘副教授满年。
(三)特殊专业教师按第(一)条执行。
第六条教育教学工作符合下列要求(一)作为固定的教学科研团队成员,为该团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是团队的业务骨干。
(二)完成岗位职责规定的教学工作量,系统承担过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其中一门必须是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每学年至少为全日制本科生讲授门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综合测评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