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绪论语音(专)
- 格式:ppt
- 大小:2.60 MB
- 文档页数:62
绪论一、什么是现代汉语1.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的(起源)劳动决定语言产生的需要和可能。
(1)从结构上看,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三要素)(2)从功能上看,可分为三个方面:①人与人的关系。
语言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性质)(语言的基本功能),不分阶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
②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事物的类别和事物之间的关系都靠语言来表明。
③人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性质),人们凭借语言积累知识、形成文化。
(3)语言的性质:①语言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②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③全民性④语言是思维的工具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2.现代汉语的两种形式:➢口语: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
简短、疏放←身手势态、语音变化,但是一发即逝,难于流传久远。
➢书面语: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
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现代汉语有发达的文学语言(标准语)。
文学语言的形成与发展,以书面语的产生与演进为先决条件。
3.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广义)(狭义专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3.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就叫作基础方言。
4.民族共同语的演变:春秋—雅言汉代—通语明代—官话现代(辛亥革命后)—国语新中国成立—普通话5.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过程中,北京话有着特殊地位。
三、现代汉语方言1.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2.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
章一绪论一、名词解释1、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所构成的符号系统,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附】线条性:由于人类发音器官的限制而导致语言符号只能一个个发出,无人可于同一时间位置说出两个声音。
即语言符号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接着一个符号出现。
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无必然联系,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俗成的,是任意的、偶然的。
2、现代汉语:从狭义而言,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从广义而言,现代汉语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狭义的现代汉语,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4、方言:即俗称的地方话,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
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人民的语言,并不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
主要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
5、现代汉语规范化:即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以此清除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分歧。
6、文学语言:指经加工、规范所得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包括文艺作品语言、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著作语言,对民族语言的发展有极大推动作用。
7、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即社会方言,指由于性别、年龄、地位、文化程度等社会因素的不同,人分属不同的社会群体。
每个群体都有一些区别于其他群体的语言特点,从而形成语言的各种社会变体。
二、简答题;1、现代汉语特点?【可分述或将之与印欧语言对比,自行诠释】(1)语音方面:总体而言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语调变化,具有音乐性,具体如下:Ⅰ没有复辅音;即一个音节内不存在两个或以上辅音相连的情况,音节界限分明;Ⅱ元音占优势;音节必有元音,可仅由一个元音构成音节,乐音比例较大;Ⅲ有声调;音节均有声调,使得音节间界限分明而富于变化,有区别意义作用;Ⅳ声母与韵母内部系统性较强;即声母与韵母间配合规律规范严谨;(2)词汇方面:Ⅰ语音多为单音节,词形较短;有时一个语素即一个汉字,存在大量单音词;Ⅱ双音节占优势;汉语词汇有双音节化趋势,旧的单音节被双音节大量代替;Ⅲ新词构成广泛采用词根复合法;即“实语素+实语素”构词法,少有派生法构成;Ⅳ对于吸收的外来词多为音译兼意译,或以汉语语素对译,直接音译较少;Ⅴ成语多为四音节结构;Ⅵ存在大量表示同一事物/现象的同义词,且音节数量不定,可见汉语词汇形式的伸缩性;(3)语法方面:Ⅰ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如我们理解(主谓结构)--理解我们(述宾结构)改变了语法结构关系;又如猫抓老鼠—老鼠捉猫,则改变了语法意义;真正语法上的语序变化应为词语的次序改变使语法结构关系及语义随之变化,如:二十岁才结婚—结婚才二十岁;Ⅱ主用语序和虚词表示语法意义,无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①有些结构有无虚词会导致结构和语义发生很大变化,如爸爸妈妈(联合结构)--爸爸的妈妈(偏正结构);②有些结构添加虚词后,虽语法结构关系未有改变,但语义变化,如北京大学—北京的大学,一指特定学校,一指北京所有大学;③有些结构添加虚词后会导致语用意义的变化,如中国文化—中国的文化,虽都为偏正结构、修饰关系,表意相同,但前者强调“属性”,后者强调“分类”,指中国而非其他国家的文化;Ⅲ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都存在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五种基本语法结构关系;(地震—地面震动—地面震动了)Ⅳ词类与句法成分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汉语词汇同一词可充当多种成分,好-a/v;Ⅴ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汉语中名词与数词结合需要加入量词,且随着对象不同而变化量词,如一头牛、一棵树;语气词的变法则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2、与古代汉语对比,现代汉语的特点是什么?(1)语音方面:总体而言语音系统简化;①浊塞音、浊塞擦音、清鼻音声母消失;②复辅音声母消失;③辅音韵尾大大减少,入声不再独立成为调类;(2)词汇方面:①新词大量产生;②词的双音节化倾向明显;③词缀和类词缀有所增加,词缀附加法构成的合成词增多;④大批印欧词语和日语汉字进入汉语词汇系统;(3)语法方面:①增加大量量词;②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较多,现代汉语兼类词较多;③古汉中语言省略现象较常见,现代汉语则少见;④古汉的否定句和疑问句常有宾语前置现象,现汉几无;3、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1)共同语是通行于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方言则是一个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即规范的共同语是方言的高级形式;(2)共同汉与方言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吸收的关系;Ⅰ共同语以某种方言为基础而形成,形成后又渗透到各方言中,制约方言的传播与发展;Ⅱ方言的表达形式影响共同语的发展,共同语需吸收方言中有利成分以促进自身发展;4、如何理解语言是一个分层装置?答: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形象而言即一个装置,其最主要特点是分层。
《现代汉语》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现代汉语是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该课程通过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加强学生汉语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贯切祖国语言文字的政策、推进汉民族共同语向更加纯洁健康方向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定位现代汉语课程是语言类以及文学类课程的基础底座,其前导课程为古代汉语、普通话训练、教师口语,为后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应用文写作、小学语文教学法等专业核心课程奠定基础,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课程作用现代汉语课程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其他相关语言文字政策法规为依据,帮助学生对已有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形成现代汉语语音、汉字、词汇、语法、修辞等的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为日后从事各项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兼有工具、理论和实践三方面的性质。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一)总体目标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具备较好的语言理论素养、较高的汉语文化素质和较强的汉语表达能力,能够运用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解决工作或者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基本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诚实肯干的劳动精神。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语音理论知识和汉语拼音方案,熟练地发音和分析语音现象;(2)掌握汉字的产生、特点、形体、构造、规范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3)了解现代汉语词汇单位的涵义、语素、词的构成方法和类型、词义的分析和运用、词汇的构成、变化和词汇规范化等内容;(4)建立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了解词类划分原则、各类词的特点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类型,掌握分析句子的方法和用词造句的规律;(5)明确修辞和语境,修辞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掌握词语锤炼、句式调整的方法,熟悉常用修辞方式。
2.能力目标(1)具有准确发音和熟练分析语音的能力,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2)具有正确分析和规范使用常用汉字的能力;(3)具有正确辨析和解释词义,提高用词的能力;(4)具有辨别词性、短语和句子类型,析句、造句以及辨析句子正误的能力;(5)具有选词炼句、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不断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达到准确、鲜明、生动、精练、连贯、得体的要求。
[ 上册 ]第一章绪论1、语言2、现代汉语3、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4、方言5、现代汉语的特点(与古代汉语、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与印欧语言)6、汉语发展的历史阶段7、现代汉语的地位第二章语音1、语音1.1语音的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2语音的生理属性(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呼吸器官(动力)、喉头和声带(发音体)、咽喉腔、鼻腔和口腔(共鸣器)。
1.3语音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突、语音和语义的联系2、语音单位:音素(辅音、元音)/ 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音位3、记音符号:拼音字母、注音符号、国际音标4、声母与辅音音位: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气流、声带、阻碍方式。
(辅音表和声母表)5、韵母与元音音位:单元音(舌位、前后、高低、唇形)5.1韵母总表:四呼(开、齐、合、撮),结构特点(单、复、带鼻辅音韵母)5.2韵母结构:韵头、韵腹、韵尾6、声调与声调音位: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7、音节(带调音节结构类型表)8、音变:变调(上声、一/不),轻声,儿化,啊9、音位变体:自由变体、条件变体;归纳音位(区别特征、互补分布)第三章文字1、文字2、汉字及其特点2.1 汉字的形体: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2.2 印刷体和手写体3、汉字的结构3.1 笔画:永字八法、扎字五法3.2 部件。
独体字,合体字:五组合方式。
部首3.3笔顺3.4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用字法:转注、假借)4、汉字的整理与汉字的标准化5、异形词整理表、别字、读错字、多音字第四章词汇1、词汇:语素(词根、词缀)、词(短语5/5.2)、固定短语(专名、熟语7.2)、缩略语1.1 词的结构:单纯词、合成词(语素和合成词类型表、词的结构类型简表)2、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2.1 词汇意义:概念义(理性义),色彩义(感情、语体、形象)3、义项:基本义、转义(引申义、比喻义)3.1 单义词、多义词、同音词4、义素:共同义素,区别义素4.1 义素分析5、语义场:词义的类聚5.1 语义场分析:类属、顺序、关系5.2 同义义场与同义词(同义词的差别:理性义、色彩、词性)5.3 反义义场(互补、极性),反义词6、语境: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社会现实语境)6.1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单一化、具体化、临时性意义、选择性7、现代汉语词汇:基本词汇(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和一般词汇7.1一般词汇: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7.2 熟语(固定短语):成语、谚语、惯用语。
《现代汉语》第一章绪论1.语言了解定义语言具备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文化的载体。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2.必考现代汉语定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这是说采纳北京话的音系)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用其词汇)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这一句话可以说是必考的,尤其会考填空题。
必背!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类型。
3.方言了解定义: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
汉语方言是汉语的地域变体,俗称地方话。
4.必考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官话) 以北京话为代表使用人数最多吴方言以苏州话(也有说上海话的) 为代表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这个比较特殊,注意一下闽方言以福州话、厦门话为代表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5.现代汉语规范化:推广普通话;汉字规范化。
《现代汉语》第二章语音1.语音定义: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有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这其中,社会属性是最本质的属性。
例题:语音的本质属性是_____。
2.语音四要素: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声调不同,音高不同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在语音里的表现主要是轻、重音和轻声音长指声音的长短普通话里的轻声的音长比一般的音节短很多音色又叫音质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音色汉语语音系统里声调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
在普通话里,轻声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长。
3.音节在语音一章还会重点讲音节定义:这会出填空题的。
音节是一个语音系统中听觉上自然感觉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在汉语里,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儿化音除外)。
4、音素定义: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很多人会分不出一个音节里面有到底几个音素。
这个只要看国际音标就可以了。
我在这里也不能教大家汉语国际音标,举几个例子吧:chang 切分为 ch a ng 是 3 个音素;er 是 1 个音素;bao 切分为 b a u 是 3 个音素;jiang 切分为 j i a ng 是 4 个音素;体会一下。
《现代汉语引论》中的现代汉语语音部分评析《现代汉语引论》中的现代汉语语音部分评析一、评《现代汉语引论》中的语音部分在骆小所教授主xxxx编的《现代汉语引论》中,现代汉语语音共有六个大节。
在现代汉语语音概述中,作者阐述了语音的性质,单位及现代汉语语音系统。
在第二节普通话音位中,详细介绍归纳了汉语普通话元音音位系统及其条件变体出现的情况、辅音音位系统及普通话辅音音位变体的描写说明顺序、普通话非音质音位系统-声调音位和5度标记法。
这一节是整个语音章节中最重要的部分,当然其中有难的内容,比如音位的条件变体和判定方法就是一个难点。
对于这种难点应该把它弱化或可以直接不提,因为现代汉语语音的学习主要是针对汉语普通话,只要掌握了元辅音音位有哪几个和元辅音音位系统的特点,对音位变体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就可以了,过分研究音位变体可能会使学习者越学越混淆,越学越迷惑。
教材的处理也算恰当,并没有花大篇幅来论证划分归并音位的方法和原则,只是明确的列出了普通话元音音位变体表。
在教材第34页对音节的定义是语流中自然的发音单位和听感单位,一个音节可以由一个音素构成,也可以由几个音素构成。
在这个定义中没有提到声调,而在41页对于声调的定义中,声调被定义为某些语言中每一个音节所固有的,能区别意义的相对音高,这是矛盾还是疏漏呢?至于第三节普通话音位的聚合与组合。
聚合与组合的内容可以删除或是在前面音位的划分部分稍微提一下,定义和内容也应该简化,比如可以把聚合关系直接说成"最小对立对",组合关系就说成"音位结合规则"这样从字面上还比较容易理解。
因为这两个概念更偏向于语言学范畴,在现代汉语的教材中穿插进来,起不到多大作用,相反,会显得有点突兀,和前后的内容也不能衔接起来。
声韵调分析法很重要,书中阐述很详细,后面还加上了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表,这一点值得肯定,不过要是能将拼写规则整理罗列出来就更好了。
书中将语音的韵律定义为"在语流中超越于最小语音片段的特征称为语音的韵律。
0535现代汉语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语音第三章文字第四章词汇,第五章语法第六章语用第一章绪论【单选】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
【判断、术语解释】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包括共同语(普通话)和不同的方言。
【单选、多选】现代汉语方言及代表性地点方言:(1)北方方言,包括四个次方言,即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2)吴方言,也叫江浙话,以上海适为代表。
(3)湘方言,又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
(4)赣方言,又称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也叫客家话,以广东省梅县话为代表。
(6)闽北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
(7)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
(8)粤方言,也叫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
(9)晋语,以太原话为代表。
(10)平话,内部分歧较大,可以分为两片,柳州以南为桂南平话,以南宁亭子平话为代表;鹿寨以北为桂北平话,至今尚无公认代表。
【单选,简答】现代汉语白话文的形成。
古代的书面语即文言最初必定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汉魏以来,因写文章的人往往沿袭和模仿先秦的语言,所以书面语就不再跟口语一起变化了,另外一种同口语直接相联系的书面语——‚白话‛就起来同‚文言‛分庭抗礼了。
白话最早可见于公元5世纪左右南朝产生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唐、五代的说唱文学变文产生后,口语的痕迹就更加明显。
到了12、13世纪,出现了用白话写的各种文学体裁的作品,如诸宫调、南戏、金元杂剧、元散曲等。
元末明初以来,开始大量出现用白话写作的长篇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等。
到了晚清,现代汉语共同的书面语话文已经成熟。
【单选、多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它以北室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适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简答】现代汉语语音方面的主要特点。
(1)没有复辅音。
现代汉语中‚eng‛‚ing‛当中的‚ng‛不是复辅音,是一个辅音,只是以两个字母来表示。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
1、汉语做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
即从内部结构上说,它就是一种________;从外部功能上说,它就是________。
2、语言符号最重要的特点就是________与________。
3、“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________,我们这里讲述的就是________。
4、现代汉语有________与________两种不同的形式。
________就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5、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________,它以________为________,以________为________,以________为________。
6、民族共同语就是在一种_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
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 这种共同语被称为________,从汉代起被称为________,明代改称为________。
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________,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________。
7、汉语方言大致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
8、我们了解与研究汉语方言,其目的之一就就是要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________,有效________。
9、汉语就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就是________语、________语、________语、________语与________语。
汉语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0、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就是________与________。
11、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就是:语音方面以________为________,词汇方面以________为________,语法方面以________为________。
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语言二、语言的性质三、言语和语言四、口语和书面语五、现代汉语共同语:定义两种形式形成历程六、现代汉语方言概况:七大方言七、现代汉语的主要特点:语音词汇语法八、现代汉语的地位影响一、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从结构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从功能上,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认知世界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二、语言的性质社会性全民性体系性(线条性层次性排列组合性)三、言语和语言言语:个人的具体的开放的无限的(思维和交际中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语言:社会的抽象的封闭的有限的(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四、口语和书面语(语言运用的两种形式)口语(第一性):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书面语(第二性):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口语是书面语的源泉和基础,起决定性作用;书面语推动口语发展。
P:文学语言不局限于书面语,具有典范性。
五、现代汉语共同语定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形成历程:口语:春秋时代:雅言汉代:通语明代:官话辛亥革命后:国语新中国:普通话书面语:先秦时代:文言或文言文唐宋时代:白话P:20世纪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互相推动、互相影响,使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言文脱节存在于...之间六、现代汉语方言概况北方方言(北京话,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73%)吴方言(苏州话,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7.2% 上海话吴语:官话色彩)湘方言(长沙话,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3.2%)赣方言(南昌话, 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3.3%)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3.6%)闽方言(五个次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5.7%)闽东:福州话闽南:厦门话闽北;建瓯话闽中:永安话莆仙:莆田话粤方言(广州话,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4%)七、现代汉语的主要特点语音: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音节整齐简洁词汇: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同音语素多语法: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受语义和语境制约P:音节:一个汉字音素:最小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八、现代汉语的地位影响汉语是世界上唯一的几千年来一直使用表意体系文字的语言,表示语素意义的汉字字符数以万计。
现代汉语专题总结<i>现代汉语学习资料</i>《现代汉语专题》第一章绪论重点概念(5*3=15)1、语言: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的功能特征: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表现在它的广泛性和基础性两个方面;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思维工具,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语言的结构特征: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的三要素是语音、语汇和语法。
语言的形式:口语和书面语。
语言的载体:是文化和信息的载体。
2、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
广义: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它所有的方言;狭义:专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方言:方言是语言的变体。
方言包括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是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4、社会方言:是语言的社会变体。
同一民族语言内部因职业、性别、年龄、阶层等原因而形成的语重点问答(5*5=25)1、七大地域方言及其代表话:(1)北方方言(官话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
四个次方言: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
(2)吴方言:以上海话和苏州话为代表。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2%。
(3)闽方言:以福州话和厦门话为代表。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7%。
五个次方言是:闽东方言、闽南方言、闽北方言、闽中方言、莆仙方言。
(4)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4%。
(5)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3.6%。
(6)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3.3%。
(7)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3.2%。
2、现代汉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特点:(一)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音乐性强。
①没有复辅音②元音占优势③有声调(二)词汇方面: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双音节语素少,仿佛狼狈;多音节语素更少,布尔什维克、苏维埃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计算机电脑;词缀少,类词缀:热:出国,足球3双音节词占优势:古汉语单音节词主导,现代汉语双音节词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