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老化工艺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381.50 KB
- 文档页数:6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工作,由于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和安全造成的威胁,必须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以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高温作业的相关要求和指导,以确保高温作业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进行高温作业的员工和相关管理人员。
三、定义1. 高温环境:指环境温度高于35摄氏度的工作场所。
2. 高温作业: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高温烘烤、高温焊接等。
四、安全要求1. 健康检查:所有从事高温作业的员工必须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宜进行高温作业。
2. 环境监测:对高温作业场所进行定期的环境监测,确保温度不超过安全范围。
3. 防护设备: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防热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员工必须正确佩戴并妥善保管。
4. 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
5. 饮食补充: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适当的饮食补充,以保持员工体力和水分平衡。
6. 应急措施: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员工在高温作业中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应对措施。
五、操作规程1. 前期准备a. 检查工作场所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b. 检查防护设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确保员工能够安全佩戴。
c. 提供员工所需的健康检查和培训。
2. 高温作业操作a. 佩戴防护设备:员工必须佩戴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防护设备。
b. 注意休息: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员工应定期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
c. 补充水分:员工应根据个人情况合理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d. 注意安全:员工应注意工作场所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e. 注意体温:员工应自觉观察自己的体温,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3. 事后处理a. 员工离开高温作业场所后,应及时休息和补充水分。
b. 清洁防护设备:员工应将使用过的防护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和安全。
六、培训和宣传1. 培训:对从事高温作业的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高温作业的相关知识、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等。
步入式高温老化房作业指导书
一、设备名称:步入式高温老化房
二、公司名称:东莞市环仪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步入式高温老化房作业指导书:
步入式高温老化房是针对高性能电子产品(如计算机整机,显示器,终端机,车用电子产品,电源供应器,主机板、监视器、交换式充电器等)仿真出一种高温、恶劣环境测试的设备,是提高产品稳定性、可靠性的重要实验设备、是各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性的重要生产流程,该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脑、通讯、生物制药等领域。
1、步入式高温系统必须由专人操作维护。
严格遵守系统操作规程,避免他人误操作。
2、应建立系统使用档案,以方便系统的维护维修。
使用档案应记录系统每次运行起止时间(日期)、试验的种类、环境温度,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对故障现象作尽可能详细的描述,对系统进行维护、维修的内容也尽可能详细地记录。
3、步入式高温老化房系统长时间停机不用,会影响系统的有效使用寿命,因此,系统每10天至少要开机运行一次,不要在短时间内反复地使系统运行一停止,每小时启动次数应小于5次,每次开一停时的时间,间隔不小于3rain,不要在低温时打开步入式温湿度试验系统的大门,以防止损坏门密封带以及冷凝器结冰。
老化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确保本公司的产品从生产、出货到客户端的整个过程,不会因生产工艺、材料等问题出现异常而影响产品的品质。
2、适用机种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已经量产的产品。
3、参考文件无4、定义:无5、职责5.1工程部:制定需要老化产品的作业规范,指导生产老化作业。
对测试中所发生之问题做出分析,制定改善、预防对策。
5.2品管部:全程监督产品老化作业流程,纠正不良作业行为。
5.3生产部: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产品进行老化作业。
5.4资材部:安排相应生产排程(须考虑生产制程老化工序)。
6、老化作业规范及要求6.1生产工艺已成熟的产品(泛指已量产且平均直通率达96%以上(≥96%),无设计更改或生产作业工艺更改(版升级除外)现象发生的产品)按工单数的20% 进行老化, 常温老化。
6.2生产工艺尚未成熟新的产品(泛指已量产且平均直通率达不到96%,常有设计更改或生产作业工艺更改(版升级除外)现象发生的产品)前需100%进行老化。
常温老化。
6.6 老化场所:车间的老化房。
6.7 老化时间:4小时。
6.8 需要老化的产品要使用与其匹配的电源/负载。
6.9生产老化人员要求每隔两个小时巡检一次,并作好记录。
6.10老化过程中及老化后的测试如有不良品,要将不良品送工程部分析不良原因,并填写“老化不良品评审单”。
6.11老化过程及老化后测试有不良品,不良率>2%的则此工单应100%老化后才能出货。
6.12老化前一定要确认待老化的产品为良品。
老化后的测试标准同成品测试指导书要求相同。
7、巡检项目:参见各机种的《老化作业指导书》。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在工业生产中,由于某些特殊工艺或环境因素,需要进行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作业,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高温作业的安全和有效进行,制定本指导书。
二、任务目的本指导书的目的是为高温作业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作业人员了解高温作业的安全要求和操作步骤,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的安全。
三、任务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高温作业的场合,包括但不限于高温熔炼、高温焊接、高温烘烤等。
四、任务要求1. 高温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了解高温作业的风险和防护措施。
2. 高温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高温手套、防高温鞋等。
3. 高温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包括高温警示牌、禁止通行标识等。
4. 高温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并保持畅通的灭火通道。
5. 高温作业现场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作业人员的正常呼吸和体温调节。
6. 高温作业现场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7. 高温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进行高温作业。
五、任务步骤1. 高温作业前准备:a. 确保高温作业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的安全培训。
b. 检查防护装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c. 检查高温作业现场的通风情况和安全设施。
d. 确认高温作业现场的灭火器材的有效性。
e. 检查高温作业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安全性能。
2. 高温作业操作:a. 穿戴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高温手套、防高温鞋等。
b. 在高温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c. 确保高温作业现场的通风畅通,保持空气流动。
d. 根据作业要求,进行高温操作,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
e. 定期检查高温作业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3. 高温作业后处理:a. 结束高温作业后,及时脱下防护装备,进行休息和饮水。
b. 检查高温作业现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及时消除。
c. 对高温作业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各类作业活动,由于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和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以确保高温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二、任务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高温作业人员提供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匡助他们正确应对高温环境,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三、适合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于所有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工厂、建造工地、采矿、冶炼等行业。
四、作业前准备1. 人员培训:所有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包括高温作业的危害性、防护措施、应急处理等知识。
2. 环境检查:在进行高温作业前,必须对作业场所进行全面的环境检查,确保没有可燃物、易燃物等危(wei)险物质存在。
3. 防护装备:高温作业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火帽、防火靴等,以保护自身安全。
五、作业过程1. 温度监测: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应随时监测环境温度,确保不超过安全范围,并根据需要采取降温措施。
2. 通风措施:在高温作业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温度对人体的影响。
3. 安全防范:高温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反安全操作规定,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4. 饮食调节:高温作业人员应适当调整饮食,增加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和中暑的发生。
5. 作息调整:在高温作业期间,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苦,保证充足的歇息时间。
六、应急处理1. 高温中暑:如果有人员浮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阴凉处,赋予足够的水分和歇息,并及时寻求医疗救助。
2. 火灾事故: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如发生火灾事故,应即将拉响警报,迅速疏散人员,并采取灭火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七、作业后清理1. 工具设备清理:高温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和整理工具设备,确保下次作业时的正常使用。
2. 环境清理:作业场所应进行彻底的环境清理,清除可能存在的危(wei)险物质和垃圾。
八、作业评估1. 作业效果评估:高温作业结束后,应对作业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老化管理作业指导书篇一:高温老化作业指导书HUSANSO珠海环梭实业有限公司ZHUAI HUANSO INDUSTRIAL CO.,LTD.文件编号:发文日期:高温老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版本版次:生效日期:高温老化作业指导书1.0目的:保证产品在不同的环境气候下能正常使用工作,不会因环境气候的不同而影响产品正常使用工作造成品质异常。
2.0适用范围:本公司生产之摄像头,DVR系列等组装产品。
以及生产前期的电子料配件。
3.0试验数量:根据订单大小每批订单一般抽样5-10PCS即可。
4.0试验要求:产品在高温老化后测试各项功能无异常为合格。
5.0试验步骤和方法:5.1取装配完整检测合格的产品为试样。
将试样放入高温烤箱摆放整齐。
5.2条件设置:5.2.1首样老化:温度:470C(其它温度根据产品实际需要确定);时间:72H (不间断)。
5.2.2批量产品老化:温度:470C(其它温度根据产品实际需要确定);时间:4H(不间断)。
6.0判定标准:6.1高温老化后产品外观无变形,破损等现象。
标贴有无翘起。
变形。
等不良。
6.2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此项参考相关摄像头,DVR检验标准)。
7.0老化记录:各相关数据,如老化温度,开机时间,关机时间,期间温度变化,老化产品的入箱时间,设定温试,数量。
等都应记录于记录本。
以备后续查证。
篇二:留样管理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版本:留样管理作业指导书修订历史记录[至多存五版的历史修订记录]1.0 目的本文件旨在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物料及成品的留样方式、储存、观察记录、测试及最终处理等制定管理办法。
2.0 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并将销往中国大陆的成品及其所使用的关键物料。
3.0 参考文件医疗器械生产质量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YY 0033-201X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4.0 定义4.1 一般留样一般留样数量应满足质量追溯要求。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作业活动。
高温环境下,人体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可能引起中暑、热衰竭等危(wei)险情况。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制定本高温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相应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以降低高温作业对员工的危害。
二、适合范围本指导书适合于所有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作业活动的员工。
三、高温作业的定义高温作业是指环境温度超过30℃的作业活动。
四、高温作业的危害1. 中暑:高温环境下,人体难以散热,导致体温升高,浮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和死亡。
2. 热衰竭:由于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导致体力下降、出汗减少,浮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3. 烫伤:高温环境下,接触高温物体或者液体可能导致皮肤烫伤。
五、高温作业的安全措施1. 工作时间安排:a. 避免在高温最为严重的时段进行作业,如中午12点至下午3点。
b.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长期连续作业。
2. 工作环境改善:a. 提供充足的通风设备,保持工作区域空气流通。
b. 定期清洁和维护空调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c. 使用遮阳设施,减少阳光直射。
3. 个人防护措施:a. 穿着透气、吸汗的工作服,避免穿着过厚或者不透气的衣物。
b. 戴上适当的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c. 时常补充水分,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d. 避免饮用含咖啡因和含酒精的饮料。
4. 紧急救援措施:a. 设置紧急救援预案,明确中暑、热衰竭等情况的处理流程。
b. 配备急救箱,并确保员工了解急救箱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c. 培训员工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六、员工责任1. 员工应严格遵守高温作业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
2. 员工应定期参加高温作业安全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员工应及时向上级报告自己或者他人浮现的异常情况,如头晕、乏力等症状。
七、管理措施1. 上级应定期检查高温作业现场,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高温作业是指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条件下进行的作业活动。
为了确保高温作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在高温作业区域内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警示标识应包括高温警示和安全防护要求。
b. 确保作业人员已接受相关的高温作业培训,并具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
c. 检查高温作业区域的通风设备和消防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d. 检查高温作业区域的温度计是否准确,确保能够及时监测环境温度。
2. 防护措施a. 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高温作业要求的防护服装,包括防火防热服、防滴防溅服、防高温手套、防高温鞋等。
b. 作业人员应佩戴透气性好的头盔和防护眼镜,以防止高温物体的飞溅和灼伤。
c. 作业人员应佩戴呼吸防护装置,如防毒面具或者防尘口罩,以防止吸入有害气体和灰尘。
3. 高温作业操作a. 在进行高温作业前,必须确保作业区域内没有易燃易爆物品,并清理作业区域。
b. 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应定期检查作业区域的温度,确保环境温度未超过安全范围。
c. 作业人员应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d. 高温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检查,确保没有残留物和潜在的安全隐患。
4. 应急措施a. 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如发生火灾或者其他紧急情况,应即将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并及时报警。
b. 如有作业人员浮现中暑或者其他身体不适症状,应即将住手作业并提供适当的急救措施。
三、安全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高温作业操作规程,不得擅自修改或者忽略操作步骤。
2. 作业人员应定期接受高温作业培训,了解高温作业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3. 在高温作业区域内,不得吸烟、使用明火或者其他易燃物品。
4. 作业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护装备,确保其正常使用。
5. 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应定期歇息和补充水分,以防止中暑和脱水。
6. 高温作业结束后,应彻底清理作业区域,确保无残留物。
四、数据参考以下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高温作业区域温度范围:40°C - 60°C- 高温作业防护服装材料:耐高温防火材料- 高温作业防护手套材料:耐高温防火材料- 高温作业防护鞋材料:耐高温防滑材料五、总结高温作业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作业活动,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高温作业指导书标题:高温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高温作业是一种常见的工作环境,对于从事高温作业的工作者来说,了解高温作业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高温作业的定义、高温作业的危害、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高温作业的急救措施和高温作业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工作者更好地应对高温作业环境。
一、高温作业的定义1.1 高温作业是指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作。
1.2 高温作业通常发生在夏季或炎热的环境中。
1.3 高温作业可能会导致工作者中暑或其他健康问题。
二、高温作业的危害2.1 高温作业可能导致中暑、热衰竭等热应激症状。
2.2 高温环境下工作者容易出现体力透支、脱水等问题。
2.3 长期从事高温作业可能对工作者的身体造成长期损害。
三、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3.1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3.2 穿着透气、吸汗的工作服,避免直接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3.3 定期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
四、高温作业的急救措施4.1 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将患者移到阴凉处,并给予适当的降温措施。
4.2 给患者提供充足的水分,帮助其补充体液。
4.3 如情况严重,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五、高温作业的注意事项5.1 避免在高温中长时间暴露,尽量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高温作业。
5.2 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防护措施。
5.3 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自身身体状况适合从事高温作业。
结论: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高温作业的定义、危害、防护措施、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希望工作者们能够认真对待高温作业,加强防护意识,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时,务必注意安全,做好防护,避免发生意外。
xx佳华电子设施有限企业编号
版本
页次 SC/JS-
7.5-09 高温老化作业指导书A/0
编制 /日期:
审查 / 日期:
同意 / 日期:
1、把待检物件当心放进高温老化室内,在随工单上填写高温老化有关项目。
2、翻开老化室电源 ,设定高温老化时间、高温老化温度;一般规定高温老化时间为 4 小时,高温老化温度为 40℃。
3、开始进行高温老化。
4、在高温老化过程中,必定要有人察看高温老化过程中能否有异样状况,如:
异味、温度能否正常等。
如出现异样状况后立刻停电,清除异样状况后再从头进行高温老化。
一般规定起码 10 分钟察看一次;
5、高温老化时间到,在随工单上填写高温老化有关记录。
而后把物件送检,以确立被检物件能否合格。
江苏佳华电子设施有限企业编号
版本
页次 SC/JS-
7.5-09 常温老化作业指导书A/0
编制 /日期:
审查 / 日期:
同意 / 日期:
1、把待检物件放进车间老化地区内,在随工单上填写常温老化有关项目。
2、翻开物件电源 ,设定常温老化时间;一般规定常温老化时间为8 小时。
3、在企业生产的医疗器材产品在整机调式达成后,开始进行常温老化。
4、在常温老化过程中,一般规定通电四小时察看一次;如发现异样应进行
处理,保存记录
5、常温老化时间到,在随工单上填写常温老化有关记录,每台记录老化开端、停止时间。
而后把物件送检,以确立被检物件能否合格。
高温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在工业生产和建造施工等领域中,高温作业是一项常见的工作任务。
高温作业涉及到高温环境下的工作操作和安全措施,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高温作业的顺利进行,并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制定一份详细的高温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二、目的和适合范围本指导书的目的是为高温作业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和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和健康。
本指导书适合于所有进行高温作业的工作人员。
三、安全措施1. 高温作业前的准备工作:a. 在高温作业区域内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高温危(wei)险。
b. 确保工作人员穿着适合的防护服装,包括耐高温手套、防火服、防护眼镜等。
c. 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歇息时间,以防止中暑等高温引起的健康问题。
d. 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以减少高温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2. 高温作业期间的安全措施:a. 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擅自违反操作规程。
b. 高温作业期间,应定期测量和记录工作区域的温度,确保温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c. 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温检测,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d. 避免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应有适当的轮班制度和歇息时间安排。
e. 定期检查和维护高温作业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 高温作业后的安全措施:a. 高温作业结束后,工作人员应及时更换干净的衣物,保持身体清洁。
b. 工作人员应注意饮食和歇息,以恢复体力和健康状态。
c. 高温作业区域应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工作区域安全整洁。
四、紧急情况处理1. 高温作业期间如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应即将采取以下措施:a. 迅速报警,并向工作人员发出紧急撤离指令。
b. 尽量使用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若无法控制,应即将撤离。
c. 避免使用电器设备,以防止火灾扩大。
d. 在安全位置等待救援人员到达。
2. 高温作业期间如发生工作人员中暑、中暴等紧急情况,应即将采取以下措施:a.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一、目的:1. 为了更好的规范老化试验,确保产品可靠性能达到客户预期使用的目的。
2. 明确老化试验的方法及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符合预期规定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老化试验。
三、使用仪器设备:老化车、变压器、老化控制台。
四、试验时机:新产品打样时;对产品质量有怀疑时;进货检验电器质量时;顾客反应质量异常情况或退回产品分析时;旧产品改进时;某些电子元器件更换供应商时;所有产品出货时。
五、过程监控1.每20分钟监视一次。
监控内容:a 通电状态(光源有无接触不良而不亮);b 输出电压、电流状态;(是否与要求相符) c 温升、磁性元件温升、外壳温升;d 噪音; e 频闪;f 有无烧坏g 电器启动时间统一性。
2.试验完后30分钟冷却,检测功率、输出电流及功率因数是否正常。
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品质部及工程部相关人员依据实际质量情况具体分析原因,并确定处理结果。
六、操作步骤:1.打开仪器电源,设置低压、常压、高压等电压值;2. 将被测灯具连接到老化车上;3. 灯具接通后,经过3部分电压老化; 4. 经过规定的老化时间后,将完好的灯具取下放入合格产品区;5. 不合格品放入返修区。
七、注意事项:1.连接被测灯具时,应注意区分极性;2. 不合格产品返修后,应再次重新老化;3. 老化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异常,应首先关闭电源,方可进行故障检查。
八、老化规定:1公司所有成品在出厂前,须经过不少于2H的老化模拟测试合格后方可出货(客户有特殊要求的除外);2如果未经老化测试的产品要进行出货,除非得到总经理、厂长的批准,否则出货部门自负质量问题;3老化测试无异常后,老化员根据公司老化记录表填写相关记录;4所有产品在老化过程中,老化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电压进行老化测试,(250V AC2S、230V AC20S、150V AC20S)客户另有要求的除外;5除工程部做工程试验外,其它部门人员不得随意在老化架上进行产品老化或取增产品;6在老化过程中,老化人员发现不良品应及时送品质人员分析,生产维修后重新老化,如在巡检过程中产品单项功能不良品率达5%时,应及时以《内部联络单》书面形式通知工程、生产、品质等,且此批货须得到主管以上的人员书面确认或得到顾客的同意后方可放行,相反不能放行的,由工程出返工或改善方案,生产按照方案执行,老化人员做好返工标识,以便产品的追溯性,品质部负责监督和跟踪生产返工完毕重新老化,老化人员做好相应记录;7在老化前老化人员须确认该成品已经生产合格并加贴镜片完整的成品方可进行老化;8在老化过程中,老化人员巡检频率为20分钟每次,发现异常按6项处理;9不良率达5%工程分析为来料质量问题时,由品质向供方发出《品质异常处理联络单》并要求供应商改善,此批货品质做好相应标识和记录,工程提出改善方案,生产执行返工和改善处理,品质部做好、保存相关记录;10如产品未老化到2H以上,出货部要求出货,须得到总经理或工厂的书面确认后方可出货,同时此批货由品质部负责统一做好标识并记录于报告中。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常温老化作业指导书篇一:老化作业指导书篇二:常温、高温老化作业指导书1、把待检物品小心放进高温老化室内,在随工单上填写高温老化相关项目。
2、打开老化室电源,设定高温老化时间、高温老化温度;一般规定高温老化时间为4小时,高温老化温度为40℃。
3、开始进行高温老化。
4、在高温老化过程中,一定要有人观察高温老化过程中是否有异常情况,如:异味、温度是否正常等。
如出现异常情况后立即停电,排除异常情况后再重新进行高温老化。
一般规定至少10分钟观察一次;5、高温老化时间到,在随工单上填写高温老化相关记录。
然后把物品送检,以确定被检物品是否合格。
1、把待检物品放进车间老化区域内,在随工单上填写常温老化相关项目。
2、打开物品电源,设定常温老化时间;一般规定常温老化时间为8小时。
3、在公司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在整机调式完成后,开始进行常温老化。
4、在常温老化过程中,一般规定通电四小时观察一次;如发现异常应进行处置,保留记录5、常温老化时间到,在随工单上填写常温老化相关记录,每台记录老化起始、终止时间。
然后把物品送检,以确定被检物品是否合格。
篇三:紫外线老化检测箱作业指导书紫外线老化检测箱作业指导书一、紫外线老化检测箱模拟光的作用:1.因为紫外线会造成曝露在户外的各种材料比如:涂料、油漆、塑料、橡胶等产品的光降解,而为了得到材料和产品耐光老化的性能,我们有必要在短短几天或者数月内通过加速试验的方法得到自然曝晒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得到的数据。
2.艾思荔紫外线老化检测箱能模拟关键的短波紫外线,真实地再现由阳光造成的物理性能损伤。
这些损伤包括光泽消失、褪色、粉化、开裂、龟裂、模糊、脆化、起泡、强度衰退等。
3.紫外线老化检测箱适用于试验工作暴露在紫外线光、温度、冷凝水等老化因素的环境中,按规定的时间检测试验工件性能的变化,从而评价试验工件的耐候性。
高温老化工艺作业指导
书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温老化工艺作业指导书
(ISO9001-2015)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公司产品、半成品、及主要功能模块的高温老化过程及操作规则。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需进行高温老化的产品。
2、高温老化筛选目的
为提高产品可靠度,消除加工应力和残余溶剂等物质,模拟严酷工作环境,以鉴别和剔除产品工艺和元件引起的早期故障,确保整机优秀品质和期望寿命,进入高可靠的稳定期。
3、基本要求
老化筛选对象
进行老化试验的产品应是装配调测合格品;
公司产品、半成品、及主要功能模块。
模拟状态要求
为保证产品的性能稳定可靠,老化时应模拟产品工作状态;
当老化的产品需输入信号时,应在额定输出功率状态下进行,同时做好散热措施。
对于射频设备应:
a)设备的信号线和负载线的接入、接出应按照基本操作要求进行,并模拟设备的实际工作状态;
b)设备输出端应与阻抗匹配的负载相连,负载的额定功率应不小于整机额定输出功率2倍~3倍;
c)在信号源和设备之间,应加上隔离器或环形器;
d)严禁将大功率功放的输出信号通过合路器合路再进入负载的连接方式。
4、老化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a)老化前应确认老化室设备是否完好;
b)当多台老化产品一起进行试验时,各老化产品之间应有足够的间隙,以使温度有足够的均匀性。
不应将老化产品堆积或摆放无序,以免影响老化效果和对产品造成损坏。
5、老化温度和时间
老化温度、时间如下所示可任选一种:
a)室温条件下通电连续老化不得少于96h;
b)40℃±2℃条件下通电连续老化不得少于72h;
c)45℃±2℃条件下通电连续老化不得少于48h;
d)50℃±2℃条件下通电连续老化不得少于24h;
e)55℃±2℃条件下通电连续老化不得少于12h。
6、老化程序
对老化产品施加产品标准中规定的工作电压。
在老化产品通电的状态下将老化室的温度加热至规定的试验温度,老化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变化应在规定温度的±2℃范围内。
老化温度达到规定值,恒温后开始计时。
老化过程中应每隔2h查看老化室的运行是否稳定,特别是测量温度。
老化过程中发现温度异常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待老化室恢复正常后再继续进行老化。
老化产品在老化过程中应定时进行主要性能指标检测,具体指标种类及参数在转产文件的技术说明中规定。
a)常规产品老化,每5h~6h测试一次,并记录测试时的温度;
b)常规产品老化,采用抽测方式,每次测试的产品应不少于10%;
c)遇到所测型号设备存在问题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该类产品的检测数量,并不少于10%。
老化过程中产品出现故障时,应在附录A的备注栏中详细记录故障情况。
老化后的产品在室温下至少放置2h后,由生产计划部进行复测,并做好测试记录,合格后提交检验部门检验。
单盘的测试在老化后进行,测试项目包括监控功能、输出电压值等。
抽测数量应不少于20%,如老化后有不合格的试验样品,该批次需全部测试。
7、标识
a)老化测试合格的产品,应在产品易观查的表面用绿色标签做标识;
b)老化测试不合格的产品,应在产品易观查的表面用红色标签做标识。
8、测试记录
根据测试的项目填写老化测试记录,见附录A。
老化测试记录表应每月由指定人员归档。
9、老化设备维护要求
老化试验的所有测试器件应定期进行测试检验,
所有老化设施的检测应每月进行一次,主要检测项目为:
——老化设备温控系统的校应;
——老化负载的驻波比测试;
——信号源的输出信号准确度的测试;
——电源的输出电压测试。
测试结果应记录。
产品老测试记录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