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病例)
(2)气逆 概念:指气机升多降少,脏腑之气逆上得病理状
态。
形成:
情志内伤
气 机
上升太过─肝气升逆
外邪侵犯
升
痰浊壅滞
降
肺气上逆
失 不降反升 胃气上逆
饮食冷热不适 常
临床表现: 肺气上逆─咳逆、气喘 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呃逆、嗳气 肝气逆上─头痛而胀、面红目赤、易怒、或 咯血、吐血、甚则昏厥。
3、气不摄血 概念:由于气虚不足,统摄血行功能减退,血不循 经,逸出脉外,导致各种失血得病理状态。
形成: 脾气虚损─统血失职 统藏失司─血逸脉外─各种出血证 肝气不足─收摄无力
临床表现: 失血症状+面色不华,神疲乏力,脉无力,舌淡胖 等气虚症状。
4、气随血脱 概念:指在大量出血得同时, 气随血液得突然流失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就是构成人体得基本物质,也就是维持人 体生命活动得基本物质。气、血、津液,就是人体脏腑、 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得产物,也就是这些组织器官进 行生理活动得物质基础。
气,就是不断运动着得具有很强活力得精微物质;血,基本 上就是指血液;津液,就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得总称。从气 、血、津液得相对属性来分阴阳,则气具有推动、温煦等 作用,属于阳;血与津液,都有就是液态物质,具有濡养、滋 润等作用,属于阴。
形成:
热盛、烧伤、久病 耗伤 脏腑、形体 干燥枯涩病证 汗、吐、下太过 津液 官窍失养
临床表现: 伤津─口干欲饮,大便干燥秘结,小便短少而黄, 鼻、咽、舌干,干咳,皮肤干裂,干痒, 落屑,无弹性,螺瘪。 脱液─形瘦骨立、大肉尽脱,皮肤干燥,毛发枯 槁,舌光红干枯,甚则手足蠕动、筋挛肉 瞤等。
伤津与脱液得区别:
(4)气闭 概念:指气郁太过,壅阻心胸,闭塞清窍,以致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