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九下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原因)、时间和标志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3
考点:苏德战争爆发的时间、概况和影响时间:1941年6月。
概况:德军进攻苏联,不到几个月,德军便占领了苏联大片领土,直逼苏联首都莫斯科。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军民英勇抗击侵略者,使德军占领莫斯科的企图没能得逞。
影响:德国进攻苏联,二战规模扩大。
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军民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二战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例题1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常“不宣而战”。
在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对下列哪一国家“不宣而战”?()A.法国B.英国C.苏联D.美国答案:C解析:题干中“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等是解题的关键信息,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然进攻苏联。
故选C。
例题2莫斯科是个英雄城市,二战中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B.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C.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答案:B解析: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答案B。
1.苏德战争爆发后,领导苏联进行莫斯科保卫战并取得胜利的是()A.列宁B.斯大林C.罗斯福D.丘吉尔2.2015年召开了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
这次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于()A.德国突袭波兰B.德国东侵苏联C.日本偷袭珍珠港D.莫斯科保卫战3.以下事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扩大的是()A.幕尼黑会议B.德国进攻波兰C.英法对德宣战D.德国东侵苏联4.随着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卷入了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据此回答:对苏德战争的初期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德军占领了苏联的大部分领土B.德军占领了苏联的斯大林格勒C.苏联军民坚决抗击,节节胜利D.德军攻陷了苏联首都莫斯科1.B解析:领导苏联进行莫斯科保卫战并取得胜利的是斯大林,答案B。
2.B解析:1941年德国东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开始了卫国战争,答案B。
3.D解析:1941年德国东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扩大,答案D。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导火索以及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役。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进一步延伸,对于理解20世纪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和数据,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全貌,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和过程。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段重要事件,距离现在较远,学生对其了解程度不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导火索和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役,掌握战争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增强历史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导火索和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役。
2.教学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讨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直观展示战争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二战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战争的思考,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二战爆发的背景、导火索和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役。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二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4.成果展示:各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5.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二战爆发的原因和过程。
6.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考点:慕尼黑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与会国及会议结果会议背景: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大肆扩军备战,吞并了奥地利,却没有受到国际社会有效地抵制和制裁。
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进而将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召开时间:1938年9月与会国:德国(希特勒)、意大利(墨索里尼)、英国(张伯伦)、法国(达拉第)会议结果:签订《慕尼黑协定》,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利益。
例题1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与法国总理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捷克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
这里的“死亡证书”指的是()A.《凡尔赛和约》B.《慕尼黑协定》C.《联合国家宣言》D.《欧洲联盟条约》答案:B解析:四个选项中,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以及希特勒签订的是《慕尼黑协定》,答案B。
例题21938年,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签订了慕尼黑协议,这一事件被称为慕尼黑阴谋。
该“阴谋”直接损害了下列哪个国家的利益?()A.波兰B.法国C.捷克斯洛伐克D.意大利答案:C解析:《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利益,答案C。
1. 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国家有()①英国②法国③美国④德国⑤捷克斯洛伐克⑥意大利A.①②④⑤⑥B.①②④⑥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2.下图是19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某一次会议上几个国家领导人的留影照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次会议是()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华盛顿会议B.雅尔塔会议C.签订《九国公约》的华盛顿会议D.慕尼黑会议3.捷克斯洛伐克代表被拒之门外,英法代表向他们告知会议结果并蛮横地声称:“这是无权上诉和不能修改的判词”。
这次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阴谋D.雅尔塔会议4.参加慕尼黑会议的英国首相是()A.达拉第B.张伯伦C.希特勒D.墨索里尼1.B解析: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四国参加了慕尼黑会议,答案B。
2.D解析:1938年召开的会议是慕尼黑会议,答案D。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慕尼黑阴谋1.慕尼黑会议背景:德国吞并奥地利,侵略野心膨胀,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参与国:1938年9月,德、意、英、法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会议内容: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为慕尼黑阴谋。
绥靖政策含义(或实质):英法等西方大国虽对法西斯侵略不满,但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对法西斯侵略不加严厉制裁,而是希望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
会议的影响: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绥靖政策影响: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反法西斯力量,最终导致二战全面爆发。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二战开始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英法长期推行绥靖政策,也最先尝到了苦果,1940年四五月德军进攻英法,法国战败投降,英国首相丘吉尔带领英国人民坚决抵抗。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人民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时间:1942年1月1日国家: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内容: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26国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影响: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促进二战胜利。
2.开罗会议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时间:1943年11月国家:中、美、英地点:开罗内容:发表《开罗宣言》,明确要求:日本所窃据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3.雅尔塔会议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时间:1945年2月人物: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召开雅尔塔会议内容:①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②决定成立联合国;③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原因)、时间和标志
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根本原因);德意日建立法西斯统治,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
时间:1939 年9 月1日
标志:1939 年9 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
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易错微析
二战中波兰失败的原因(拓展点):绥靖政策的结果、德国的闪电战、军事装备落后。
当欧洲二战爆发时,中国早已在进行抗日战争。
例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经济危机的打击
C.德日法西斯的扩张
D.英法等国实行缓靖政策
答案:A
解析:ABCD四项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但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在20世纪二十年代相对稳定时期,随着德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对英法美主宰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日益不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再次尖锐。
答案A。
例题2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慕尼黑阴谋
B.德国进攻波兰
C.德国进攻苏联
D.日本偷袭珍珠港
答案:B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答案B。
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是()
A.1937年7月
B.1938年9月
C.1939年9月
D.1914年12月
2.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
其中写道:“进攻日期:1939年9月1日。
”签署该命令是为了()
A.突袭波兰
B.进攻苏联
C.偷袭珍珠港
D.包围斯大林格勒
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
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英、法对德、意、日的法西斯侵略行为实行绥靖政策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④经济危机的影响⑤苏德战争爆发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4.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
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法西斯势力掌握了国家政权
D.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答案】C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是1939年9月,答案C
2.【答案】A
【解析】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故选A。
3.【答案】C
【解析】①②④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③⑤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才出现的,故选C。
4.【答案】B
【解析】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