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数1-3单元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43
人教版-五年级-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知识点剖析(一)小数乘整数(1)按整数乘法算出积.(2)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积的小数部分末尾的0可以去掉.(二)小数乘小数(1)按整数乘法算出积.(2)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积的小数位数如果不够,要先在前面用0补足后,再点小数点.(4)积的小数部分末尾的0可以去掉.(三)积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例如:0.049×45=2.205,将积保留一位小数,要看百分位,百分位<5,则舍去0和5,2.205≈2.2二、练习题(一)选择题1.与0.3×1.21的积相等的式子是()A.3×1.21B.3×12.1C.0.03×0.121D.12.1×0.03 2.下列算式中,积最大的是()A.55.5×0.5B.55.5×0.05C.5.55×0.5D.0.555×5 3.6.65×0.3的积,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是()A.1.99B.2C.2.00D.2.04.下面算式中,积大于第一个因数的是()A.0.87×0.87B.0.27×1.6C.9.34×1D.7.86×05.下面的算式中,积等于10的是()A.12.5×0.8B.1.25×0.8C.2.4×5D.2.5×0.46.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0.85×0.79≈()A.0.6715B.0.6C.0.67D.0.77.如果0.5×a=0.675×b,那么()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8.昙花的寿命能保持4小时,小麦开花的时间是昙花寿命的0.02倍,约()左右.A.0.8分钟B.5分钟C.0.08分钟D.8分钟(二)计算题1.列竖式计算2.3×1.91=0.57×0.12=3.08×0.25=4.57×1.8= 3.75×0.24= 3.35×1.6=2.四舍五入4.865×8≈(保留整数)10.23×42≈(保留一位小数)4.06×0.75≈(保留两位小数)7.8×0.9≈(保留一位小数)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90×4.5+45(2)3.8×1.96﹣3.8×0.46﹣3.8×0.5(3)(0.125+1.25+12.5+125)×8(4)42×10.1(5)15.4×1.7+9.3×15.4﹣15.4(6)2.2×0.25+2.8×0.25(7)0.25×6.82×4(8)12.5×88(9)50×9.9(10)2005×1.9+200.5×81(三)解答题1.某停车场规定,停车1小时以内(含1小时)收10元停车费.超过1小时的部分,每15分钟(不足15分钟,按15分钟计算)加收1.5元,24小时内最多收费50元.王师傅在这个停车场停车2小时40分,他需交多少元的停车费?2.一盒牛奶3.25元,王老师买了35盒牛奶,一共大约需要多少元钱?(得数保留整数)3.工程队要修一条路,已经修了48.5米,剩下的路长是已经修的路长的2.4倍,这条路全长多少米?4.韩老师要为育英学校买苹果和香蕉各50千克,苹果每千克3.6元,香蕉每千克3.2元.她带了350元够吗?三、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2.【答案】A.3.【答案】C.【解析】6.65×0.3=1.995,利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千分位上数字是“5”,确定用“五入”法.1.995≈2.00.选:C.4.【答案】B.5.【答案】A.6.【答案】D.【解析】0.85×0.79=0.6715.利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百分位上数字是“7”,确定用“五入”法.0.6715≈0.7.选:D.7.【答案】A.【解析】因为0.5×a的积和0.675×b的积相等,又因为0.675>0.5,即一个因数变大,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需要变小,所以b<a.选:A.8.【答案】B.【解析】小麦开花的时间是:4×0.02=0.08(小时),0.08小时=4.8分钟≈5分钟.选:B.(二)计算题1.【答案】4.393,0.0684,0.77;8.226,0.9,5.36(竖式略)2.【答案】39,429.7;3.05,7.03.【答案】(1)90×4.5+45=9×45+45=(9+1)×45=10×45=450(2)3.8×1.96﹣3.8×0.46﹣3.8×0.5=3.8×(1.96﹣0.46﹣0.5)=3.8×1=3.8(3)(0.125+1.25+12.5+125)×8=0.125×8+1.25×8+12.5×8+125×8=1111(4)42×10.1=42×(10+0.1)=42×10+42×0.1=420+4.2=424.2(5)15.4×1.7+9.3×15.4﹣15.4=15.4×(1.7+9.3﹣1)=15.4×10=154(6)2.2×0.25+2.8×0.25=(2.2+2.8)×0.25=5×0.25=1.25(7)0.25×6.82×4=(0.25×4)×6.82=1×6.82=6.82(8)12.5×88=12.5×(80+8)=12.5×80+12.5×8=1000+100=1100(9)50×9.9=50×(10﹣0.1)=50×10﹣50×0.1=500﹣5=495(10)2005×1.9+200.5×81=2005×1.9+2005×8.1=2005×(1.9+8.1)=20050(三)解答题1.【答案】2小时40分钟﹣1小时=1小时40分钟=100分钟,100÷15=6……10,1.5×(6+1)+10=10.5+10=20.5(元)答:他需交20.5元的停车费.2.【答案】3.25×35=113.75(元)≈114(元)答:一共大约需要114元.3.【答案】48.5+48.5×2.4=48.5+116.4=164.9(米)答:这条路全长164.9米.4.【答案】(3.2+3.6)×50=6.8×50=340(元),350元>340元答:她带了350元够.人教版-五年级-第二单元-《位置》一、知识点剖析1.横排叫做行,竖排叫做列。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1、复习三年级下册知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的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
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方法要灵活处理,可以:(1)先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2)也可先计算三个数中的两个数后,再进行通分的;(3)也有先部分进行通分,算出部分的结果后,再第二次通分的。
注意:具体的题型具体分析,尽量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
补充知识点: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减法中同样适用,见下图:4、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通常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来得到。
注意:对于某些分数也可以将它化为分母是10、100、1000之类的分数,然后再直接写成小数形式。
例如:5、常见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第二单元《长方体(一)》1、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点: 注意: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 长 方 体 的 棱 长 总 和 = ( 长+宽+高 )×4 或者 长×4+宽×4+高×4 正 方 体 的 棱 长 总 和=棱 长×12灵活运用公式,能求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或是正方体的棱长:长方体: 长+宽+高=长 方 体 的 棱 长 总 和÷4 长=长 方 体 的 棱 长 总 和÷4-宽-高正方体:棱长=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123、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了解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几种形式,并以此 来判断。
正方体展开规律(四类)第一类,中间四连方,两侧各一个,共六种:第二类,中间三连方,两侧各有一、二个,共三种:第三类,中间二连方,两侧各有二个,只有一种:顶 点 个 数面棱个 数 形 状 大小关系 条 数长度关系长方 体 86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是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复习》教学设计教案及板书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学生对第一单元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整数和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2.小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3.几何图形的性质和面积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整数、分数和小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几何图形的性质和面积计算。
2.教学难点:分数和小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性质和面积计算。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单元的内容,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生:我们学习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还学习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面积计算。
师: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这些内容,巩固我们的知识。
2.复习整数、分数和小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1)整数①整数有什么特点?②整数的分类有哪些?③整数的运算规律是什么?(2)分数①分数有什么特点?②分数的分类有哪些?③分数的运算规律是什么?(3)小数①小数有什么特点?②小数的分类有哪些?③小数的运算规律是什么?3.复习几何图形的性质和面积计算(1)几何图形的性质①长方形有什么性质?②正方形有什么性质?③圆有什么性质?(2)面积计算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②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4.实践练习师:现在请大家来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我们刚刚复习的内容。
(1)计算题①12×3÷4②5/6×2/3③3.2+1.5(2)应用题①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求它的面积。
②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求它的面积。
③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求它的面积。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复习了第一单元的内容,巩固了我们的知识。
请大家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五、板书设计1.整数、分数和小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2.几何图形的性质和面积计算3.练习题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一)对称1、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学过的轴对称平面图形:长方形(2)、正方形(4)、圆形(无数)、等腰三角形(1)、等边三角形(3)、等腰梯形(1)……(二)旋转1、旋转:确定旋转中心(0点)、找出与0相连的线段、确定旋转方向、旋转度数、画对应点。
2、生活中的旋转:电风扇、车轮、纸风车、秋千3、旋转的性质:图形的旋转只是图形位置移动,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4、对称要注意: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之间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都是在非0自然数范围内)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30,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只有1个因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没有最大的质数和合数。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概念】1、长方体特征:6个面,一般是长方形,特殊时有2个正方形,此时,另4个面面积相等。
12条棱,4长、4宽、4高,分别平行且相等。
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阶段测试卷一、填空题(30分)1.根据图形的位置关系回答问题。
(1)图形B可以看作图形A绕点(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
(2)图形C可以看作图形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的。
(3)图形B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到图形( ) 所在位置。
(4)图形D可以看作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的。
2.移一移,说一说。
(1)向()平移了()格。
(2)向()平移了()格。
(3)向()平移了()格。
3.用12个边长是1cm的小正方形摆一个长方形,你会几种摆法?①可以摆成长是()厘米,宽是()厘米的长方形,即()×( )=12。
②也可以摆成长是()厘米,宽是()厘米的长方形,即()×()=12。
③还可以摆成长是()厘米,宽是()厘米的长方形,即()×( )=12。
以上所填的都是12的( ),12是这些数的( )。
4.如果a×b=c (a、b、c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c是( )和( )的倍数,a和b是c的( )。
如果A、B是两个整数(B≠0),且A÷B=2,那么A是B的(),B是A的()。
5.能同时被2、3和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__,最大两位数是 _,最小两位数是__,最大三位数是__。
6.用5、2、7三个数字排成一个三位数,2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
7.小健家的电脑密码是一个三位数,百位是最小的奇数,十位是最小的质数,个位是最小的合数,这个数是(),分解质因数是()。
8.在97,91,2,1,4这5个数中,合数有(),质数有()。
9.用质数填空,所用质数不能重复。
24=()+()=()+()=()+()10.把下面各数按要求填。
6 9 102 45 110 91 780 248 37奇数( ) 能被2整除( )偶数( ) 能被3整除( )质数( ) 能被5整除( )合数( ) 能被2、3、5整除( )二、判断题(10分)1.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4条对称轴。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至三单元试卷一、填空(16分)1.确定位置用()表示。
(4 , 3 )表示小军坐在教室的第()列,第()行。
2.杨树比柳树多20棵”,填写下面的数量关系。
()的棵数+20=()的棵数()的棵数-20=()的棵数。
3.如果a÷b=c,(a、b、c均不为0),那么a是b的(),b是a的()。
4.在()里填上“>”、“<”或“=”。
(1)当x=88时,x+14( )74;(2)当x=4时,17x( )685、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填空。
(1)一块地有a公顷,共收7200千克小麦,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千克。
(2)红花有x 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4.5倍,黄花有()朵,红花比黄花少()朵(3)吴婷去年重x 千克,今年比去年重2.5千克,今年重()千克。
二、判断。
(10分)(1)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3)a比b少c,列成式子是a-c=b或b-a=c。
………………………………()(4)如果x÷0.5=0.5,那么=1。
…………………………………………………()(5)等式可能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0分)1. 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A、1B、6C、362、(x , 5)和( x , 6)表示()A、同行B、同列C、无法确定3.如果x+1.5=7.5,那么x=()。
A.6 B.9 C.13.5 D.124.3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02,则最小的数是()。
A.32 B.33 C.34 D.355.一块长方形的面积是x平方米,它的宽是60米,周长是()米。
A.x÷60 B.(x +60)×2 C.(x ÷60+60)×2 D.60四、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第一单元生字词语:一、师恩难忘1、姥姥、姥爷2、炊烟、野炊、炊事班、炊烟袅袅、无米之炊(【解释】:炊:做饭。
比喻缺少必要条件无法办成的事。
)3、歇息、歇脚、歇一下、歇斯底里(常用来形容人情绪激动、举止失常。
)4、念叨、唠叨、叨唠、数叨5、恍惚、恍如、恍然、恍然大悟、恍如隔世(【解释】: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
仿佛隔了一个时代。
指一种因人事或景物变化很大而引起的感触。
)6、苏醒、醒悟、醒来、醒目、睡醒、如梦初醒(【解释】:象刚从梦中醒来。
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7、滋味、滋润、滋长、滋养、滋补8、拐杖、手杖、禅杖、擀面杖9、重点词语: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
例句:每一个故事都被他讲得娓娓动听。
炊烟:烧火做饭时冒出的烟。
例句:晚饭时间到了,村子上空炊烟袅袅。
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滋润、教诲(见教材详解)必须掌握的词语:姥姥lǎolao 歇脚xiējiǎo 炊烟chuīyān 滋润zīrùn 拐杖guǎizhàng 教诲jiàohuì念叨niàndao 恍如huǎngrú惊醒jīngxǐng 娓娓动听wěiwěidòngtīng 身临其境shēnlínqíjìng 引人入胜yǐnrénrùshèng 十年树木shíniánshùmù百年树人bǎiniánshùrén二、陶校长的演讲1、鞭子、鞭炮、鞭策、钢鞭2、否则、否认、否定、是否、否决权、不置可否(【解释】:置:放,立;可:行;否:不行。
不说行,也不说不行。
指不表明态度。
)、不知可否3、锻炼、锻造、锻压、锻接、锻铁4、炼铁、炼油、锤炼、炼丹、百炼成钢(【解释】: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5、营垒、堡垒、对垒、垒球、垒墙、壁垒森严(【解释】:壁垒:古代军营四周的围墙;森严:整齐,严肃。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1-4单元知识点总结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是平移、对称和旋转。
1、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学过的轴对称平面图形:长(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任意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 )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①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②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5 )对称图形包括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平行四边形(除棱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
2、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较做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1 )生活中的旋转:电风扇、车轮、纸风车(2)旋转要明确绕点,角度和方向。
(3)长方形绕中点旋转180度与原来重合,正方形绕中点旋转90度与原来重合。
等边三角形绕中点旋转120度与原来重合。
旋转的性质:(1)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2 )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3 )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4 )两组对应点非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5 )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3、对称和旋转的画法:旋转要注意:顺时针、逆时针、度数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2、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12是6的倍数,6是1 2的因数。
(1)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一、观察物体(三)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正面、侧面、后面都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观察物体,从实物观察到对立体图形的观察有一个体验、认识、提高的过程,建议同学们先多观察物体,多画观察到的图形,有意识的训练想象能力,逐渐就会观察立体图形了4、观察物体,先要确定观察的方向(常选择上面、正面、左侧面、右侧面),再确定观察的形状,并把它画下来摆立体图形时,可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摆出底层,再根据从正面看到的摆出前排图形,然后根据从左面看对后排进行修正,最后从不同方向观察所摆图形是否符合原题要求5、摆立体图形时,可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摆出底层,再根据从正面看到的摆出前排图形,然后根据从左面看对后排进行修正,最后从不同方向观察所摆图形是否符合原题要求。
6、数正方体的个数时,为了既不遗漏又不重复,可分层数;观察露在外面的面,应弄清从哪几个方向看到的是什么图形,再计算7、构建空间想象力:(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8、动手操作,思维拓展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知识点复习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2、如果12÷3=4。
那么12是3和4的倍数,3和4是12的因数。
(倍数和因数是相互存在的,不可以说12是倍数,或者说3是因数。
只能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3、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2020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观察物体1、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子上,从不同角度观察,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或说成:最多同时能看到3个面)。
2、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先根据平面图找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排;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非0的整数。
(不包括小数、分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2х6=12,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和6的倍数。
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只能说2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
不能说2是因数,12是倍数。
找因数的方法:24的因数有()。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60以内7的倍数有()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1是任何整数(0除外)的因数。
也是任何整数(0除外)的最小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至少有1个,这个数是1。
除1以外的任何整数至少有两个因数(0除外)。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 =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 =这个数它本身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3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且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的两位数是30,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最大的三位数是99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一、数的认识
1.自然数:
2.整数:
3.分数:
4.小数:
5.数的大小比较:
6.数轴:
二、乘法运算
1.乘法的概念:
2.乘法的性质:
3.乘法的运算法则:
4.乘法的应用:
三、除法运算
1.除法的概念:
2.除法的性质:
3.除法的运算法则:
4.除法的应用:
四、小数计算
1.小数的加减法:
2.小数的乘法:
3.小数的除法:
4.小数的应用:
五、整数计算
1.整数的加减法:
2.整数的乘法:
3.整数的除法:
4.整数的应用:
六、分数计算
1.分数的加减法:
2.分数的乘法:
3.分数的除法:
4.分数的应用:
七、平方数与平方根
1.平方数的性质:
2.平方根的概念:
3.平方数的运算:
4.平方根的运算:
八、长方体
1.长方体的结构特点:
2.长方体的面积计算:
3.长方体的体积计算:
九、图形的认识
1.平面图形:
2.立体图形:
3.图形的属性:
十、图形的分类
1.三角形:
2.四边形:
3.多边形:
4.圆:
十一、图形的计算
1.图形的周长计算:
2.图形的面积计算:
十二、时间和日期
1.时钟:
2.日期:
3.时间的计算:
以上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总复资料,希望对大家的研究有所帮助。
五下数知识点总结
一、整数的认识
1、自然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2、正整数、零和负整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3、整数的大小比较。
4、整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5、整数的应用。
二、分数的认识
1、分数的概念。
2、分数的表示法。
3、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4、分数的大小比较。
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6、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7、分数的应用。
三、小数的认识
1、小数的概念。
2、小数的表示法。
3、小数点的意义。
4、小数的大小比较。
5、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6、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7、小数的应用。
四、有关图形的认识
1、直线段、封闭曲线和曲线。
2、平行线、相交线、垂直线的关系。
3、三角形、四边形的性质。
4、尺规作图。
5、有关测量的知识。
6、图形的应用。
五、统计与概率的认识
1、统计的基本概念。
2、图形统计。
3、概率的基本概念。
4、简单的概率计算。
以上是五下数学的知识点总结,具体详细内容请参考教科书。
人教精通版五年级下册Unit1-Unit3期中知识汇总人教精通版五年级下册unit 1 知识汇总一、词汇library 图书馆 borrow (向某人、从某人)借 borrow books 借书 meeting room 会议室have a meeting 开会welcome 欢迎meet 相遇、开会our 我们的English lesson 英语课language lab 语言实验室science lesson 科学课science lab 科学实验室 we 我们have 有all 所有;全部 like 喜欢very much 非常;很 art club 美术(艺术)俱乐部paint a picture (用颜料)绘画 music club 音乐俱乐部play the piano 弹钢琴many 许多 way 路;道路 please 请also 也;同样二、句子1. Welcome to our school! 欢迎来到我们的学校。
2. We often borrow books from the library. 我们经常从图书馆借书。
3. We’ll show you around our school. 我们会带你参观我们的学校。
4. This way, please. 这边请。
5. This is our science lab. 这是我们的科学实验室。
6. Do you often come to the library? 你经常来图书馆吗?7. How many English lessons do you have in a week? 你们一周有几节英语课?8. How many science lessons do you have in the science lab? 你们在科学俱乐部有几节科学课?9. We have one science lesson in the science lab. 我们在科学俱乐部有一节科学课。
五年级数学第1、2、3、4、5单元重点、难点易错题一、 填空。
1、( )排叫列,( )叫做行,第2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表示为( ),(3,2)表示( )。
2、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最大是( ),最小是( );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最大的( ),最小是( )。
3、如果A=B —1(A 、B 均不为0),A 、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A ÷B=3,那么A 、B 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5、三个连续自然数和是42,这三个数分别是( )、( )、( )。
6、用1、3、5这三个数中的两个数,组成一个最大的假分数是( ),组成一个最大的真分数是( )。
7、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5段,每段是这个绳子的( ),每段长( )米。
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9厘米=( )米 20秒=( )分 250毫升=( )升 10、58 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11、56 的分子如果乘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二、判断。
1、因为4.5÷0.5=9,所以4.5是0.5的倍数。
( )2、一个数的最大因数一定大于这个数的最小倍数。
( )3、大于15 而小于13 的分数只有14 。
( )4、a2 =2a 。
( )三、解方程。
(1)X+35=120 (2)12X=3 (3)27- X=3四、应用题。
1、100克水中溶解20克盐,水占盐水的几分之几?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2、一块三角形菜地底是30米,面积是300平方米,它的高是多少平方米?(用方程解)3、有两根木条,第一根长60厘米,第二根长48厘米,剪成同样的小段而且没有剩余,每小段最长多少厘米?4、一张长方形纸长40厘米,宽24厘米,能剪成几个最大的正方形而无剩余?5、把20枝铅笔和25个本子平均发给一些同学,结果铅笔剩2枝,本子剩1个,这些同学最多有多少个?五年级下册1-4单元试题 一、填空1、如果□+□+□+△=25,□+□+△+△=22,那么□=( ),△=( )。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一、填空。
1、下面是用小正方体搭建的一些几何体。
从上面看是的有(),从左面看是的有()2、先观察几何体、再填空。
3、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右面、上面看都是,这个图形由()个小正方体块摆成。
4、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就可以判断出由多少个正方体摆出的几何体的形状。
二、选择题。
2、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是()三、连一连1、左图是用5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右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哪一面看到的?四、1、画一画,在方格纸上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
2、下面是用小正方体搭建的一些几何体从正面看是的有(),从左面看是的有()五、在下面的方格纸上分别画出从几何体的上面、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
六、哪几个几何体符合要求?在正确的括号里画“√”。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一、填空题1、54÷6=9,()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2、32的因数有(),其中最大因数是(),最小的因数是()。
3、()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4、一个非零自然数至少有()个因数。
5、一个数既是7的倍数,又是28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
6、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基数是(),一位数中最大的奇数是(),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7、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最小的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
8、一个质数只有()个因数,一个合数至少有()个因数。
9、在自然数1-20中,不是偶数的合数是(),不是奇数的质数是()。
10、奇数+偶数=()数奇数+奇数=()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数奇数×奇数=()数偶数×偶数=()数11、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75,这三个连续奇数是()()()二、选择题1、非0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分,可以分为()A、奇数和偶数B、质数和合数C、质数、合数和12、一个合数至少有()个因数A、1B、2C、33、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的积是()A、2B、4C、8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质数,它的面积一定是()A、质数B、合数C、质数和合数都有可能5、38□是一个三位数,要使38□是3的倍数,□中可以填的数有()个。
五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练习练习一 _____月_____日1.2个37 的和是多少?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2.57 ×9或9×57 表示:37 ×57 表示:3.一桶油重100千克,2桶油重( )千克,算式是( );12 桶油重( )千克,算式是( );14 桶油重( )千克,算式是( )。
4.一桶油,每天用去19 ,3天用去这桶油的几分之几?几天能用完?5.5米的45 和( )的15 一样长。
(强调带单位)6.18个512 是多少?练习二 _____月_____日1.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是什么?2.36×14表示把( )平均分成( ),取其中的( )份。
3.打折问题中,( )是单位“1”。
求现价用( );求原价用( )。
八折( );七折( );现价比原价( )(便宜?贵?) 4. 45 ×0= 45 ×54= 45 ÷45 = 45 ÷54= 5.3吨的19是多少?6.一个班有48人,其中男生占58 ,男生中的56去打扫卫生,打扫卫生的男生有多少人?7.一个长方形,长是4分米,宽是长的38,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8.一桶油倒出25千克,倒出35 ,倒出的又用去15,用去多少千克?练习三 _____月_____日1.分数乘分数的方法是什么?( )2.14 ×58表示什么? 3.一个数乘真分数,乘得的结果比这个数( )一个数乘假分数,乘得的结果比这个数( )4.一根木料长6米,截取13 后,又截取13米,这根木料还剩多少米? 5.58 吨=( )千克 30米=( )千米 25时=( )分 6.一根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绳子的长是( )米,每段占全长的( )一根5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绳子的长是( )米,每段占全长的( )7.李叔叔前年的体重是112千克,去年的体重是前年的58,今年的体重是去年的67,李叔叔去年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李叔叔今年的体重是多少千克?8.学校食堂买来一桶油,第一次用去45 千克,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65倍,两次用去多少千克?1.什么是互为倒数( ). 1的倒数是(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