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之盛:品类,自然界的万物;盛,繁多。 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畅胸怀。 极:穷尽 信:实在 夫(fú):语气词,①句首发语词,不译
②句尾,表感叹“啊” 或:有的人 怀抱:胸怀抱负 悟言:对面交谈。“悟”通“晤”,面对面。 放浪:放纵,无拘束。 形骸:身体、形体
趣舍万殊:通“趋”,趋向、取向;舍,舍弃 所之既倦:往,到达 系:附着 向:过去、从前 陈迹:旧迹 兴:发生、引起 修短随化:命运长短,听凭造化。 期:至、及 临文嗟悼:临,面对;悼,悲伤 喻:明白 固:本来、当然 一:把……看作一样 齐:把……看作相等
A、说诗的产生:(“一觞一咏”)
B、说诗集的由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C、说编集的意义: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 文”)
重点词语归纳
修:举行
禊事:古代一种风俗,三月三(上巳节)在水
边祈福。
毕:都
咸:都
修竹:高
映带:映衬、围绕
觞:酒杯 (樽、觥gōng觥筹交错)
列坐其次:旁边
畅叙幽情:畅,痛快舒畅;叙,表达;幽情, 幽深内藏的情感。
或因寄所托
感
当其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慨
人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人生百年
生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乐境易逝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生命短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死生亦大矣
感慨万千
这种"痛"是痛什么?
这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 短暂,世事无常”“人生苦短, 命运难测”的痛惜。作者从不同 处世形态的共性出发,抒发了自 己“重死生”的感慨。
兰亭集会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 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参加修禊之礼,举行 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 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 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 这天天气很好,名士们分坐在溪水两旁,饮酒 赋诗。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 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诗作一一 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 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