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鲁司特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功能平衡的调节作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42.30 KB
- 文档页数:3
孟鲁司特钠治疗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陈钰霜【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22(16)24【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
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予以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患儿予以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
对比两组患儿疗效,治疗前后气道反应性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治疗前后哮喘控制及鼻部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FVC、FEV1、PEF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FVC、FEV1、PEF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FVC、FEV1、PEF分别为(2.68±0.31)L、(2.26±0.52)L、(4.67±0.68)L/s,均高于对照组的(2.32±0.33)L、(1.98±0.46)L、(3.96±0.55)L/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患儿哮喘控制及鼻部症状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哮喘控制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鼻部症状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儿的哮喘控制评分(22.11±1.58)分高于对照组的(16.83±2.34)分,鼻部症状评分(2.85±0.58)分低于对照组的(3.62±0.9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张华艳;雷刚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16(32)5
【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1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根据就诊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疗程均为2周,统计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服用孟鲁司特后,各症状体征积分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4/58),均较轻且未影响治疗.结论临床上应用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鼻炎是安全、有效的.
【总页数】3页(P684-685,688)
【作者】张华艳;雷刚
【作者单位】重庆市消防总队医院耳鼻咽喉科401133;重庆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4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J], 苏培媛; 艾涛
2.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J], 杨伟
3.孟鲁司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刘怡
4.孟鲁司特钠与氯雷他定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鼻喷剂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轻中度腺样体肥大临床研究 [J], 吕建
5.孟鲁司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刘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调节性T细胞在变应性鼻炎免疫应答中的作用①罗超曾佐静彭顺林(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成都 610075)中图分类号R765.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0-484X(2023)04-0879-06[摘要]调节性T(Treg)细胞是CD4+T细胞的一个小而关键的亚群,具有维持免疫稳态的作用,诸多研究已证明Treg 在过敏性气道疾病中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在免疫抑制和炎症气道的恢复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变应性鼻炎(AR)中,Treg 可抑制第2组先天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肥大细胞、树突状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B细胞,从而维持耐受性机制。
本综述回顾总结了目前关于Treg在AR中如何调节过敏原引发的免疫应答和维持耐受性机制,对充分利用Treg生物学知识为临床防治AR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调节性T细胞;免疫应答Effect of regulatory T cells in immune response of allergic rhinitisLUO Chao,ZENG Zuojing,PENG Shunlin.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ical,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0075, China[Abstract]Regulatory T (Treg) cells are a small and key subgroup of CD4+T cells, which have the function of maintaining immune homeostasis. Many studies have proved Treg has great therapeutic potential in allergic airway disease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munosuppression and the recovery of inflammatory airway. In allergic rhinitis (AR), Treg inhibits group 2 innate lympho‐cytes,T helper cells,mast cells,dendritic cells,eosinophils and B cells to maintain tolerance mechanisms. In the paper,we re‐view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reg in AR how to regulate the immune response and maintain tolerance mechanism caused by aller‐gens, which provides important knowledge for the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R.[Key words]Allergic rhinitis;Regulatory T cells;Immune response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环境和遗传共同作用导致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疾病,其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多因素参与的多阶段演变过程。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近几年,在临床中,对于过敏性鼻炎(AR)、腺样体肥大(AH)而言,其总的发生率逐步上升[1]。
而其中,AR 是因为患儿吸入了各类外界抗原所引发的,这类患儿大多会出现鼻塞、流鼻涕等,十分严重的会出现嗅觉障碍,还会引发鼻窦炎、哮喘等许多十分严重的并发症[2]。
对于AH 而言,其是腺样体由于被各类炎性反应多次进行刺激所出现的一种病理性增生[3]。
对于AR 合并轻中度AH 患儿而言,由于AR 所引发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极大地威胁到了患儿的身心健康,且给患儿亲属增加了许多负担[4]。
现阶段,临床中对AR 合并轻中度AH 患儿大多借助手术实施治疗,但是,患儿对手术总的耐受性不够理想,且会引发许多并发症,所以,药物治疗是十分关键的[5]。
本研究特选取AR 合并轻中度AH 患儿138例,分别采取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探究孟鲁司特钠与氯雷他定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鼻喷剂对患儿症状评分、治疗疗效的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8年2月-2020年4月收治过AR合并轻中度AH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三组,各46例。
对照组1男34例,女12例;年龄4~10岁,平均(7.11±1.33)岁;病程1~5年,平均(3.69±0.43)年。
在对照组2男33例,女13例;年龄5~9岁,平均(7.82±1.17)岁;病程2~6年,平均(4.11±1.32)年。
观察组男32例,女14例;年龄6~8岁,平均(7.55±0.99)岁;病程3~7年,平均(5.10±1.47)年。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式:在住院后,三组患儿均给予解痉、止咳、平喘等有关治疗;对出现感染的患儿,需要施予抗生素。
①对照组1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患儿施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进行口服,1片/次,1次/d;同时,对患儿施予氯雷他定胶囊,进行口服,对于体质量超出30kg 的患儿而言,1次/d,1粒/次;对于体质量低于30kg 的患儿而言,需要相应地减量。
收稿日期:2019 ̄07 ̄15基金项目: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JZYC18S31)通信作者:杨淑荣ꎮE ̄mail:yang7998@139.comdoi:10.6040/j.issn.1673 ̄3770.0.2019.355综述变应性鼻炎中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黄嘉莉1㊀综述杨淑荣2㊀审校1.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ꎬ江西南昌330000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ꎬ江西南昌330000摘要:变应性鼻炎发生及发展的过程涉及多种信号传导通路ꎬ研究信号传导通路可以推动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ꎬ提示应用某一通路中的阻断剂阻断通路传导以达到治疗作用ꎬ为设计开发更有效新型药物治疗开拓新的前景ꎮ综述变应性鼻炎中常见的信号传导通路ꎬ为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参考ꎮ关键词:变应性鼻炎ꎻ信号转导ꎻ通路ꎻ发病机制中图分类号:R765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3 ̄3770(2020)04 ̄0125 ̄05引用格式:黄嘉莉ꎬ杨淑荣.变应性鼻炎中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ꎬ2020ꎬ34(4):125 ̄129.HUANGJialiꎬYANGShurong.Advancesinresearchonrelatedsignalingpathwaysinallergicrhinitis[J].JournalofOtolaryngologyandOphthalmologyofShandongUniversityꎬ2020ꎬ34(4):125 ̄129.AdvancesinresearchonrelatedsignalingpathwaysinallergicrhinitisHUANGJiali1ReviewYANGShurong2㊀Guidance1.DepartmentofClinicalMedicineꎬJiangx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ꎬNanchang330000ꎬJiangxiꎬChina2.DepartmentofOtolaryngologyꎬAffiliatedHospitalofJiangx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ꎬNanchang330000ꎬJian ̄gxiꎬChinaAbstract:Theoccurrenceanddevelopmentofallergicrhinitisinvolvesavarietyofsignaltransductionpathways.Studyingsignaltransductionpathwayscanpromotetheprogressofpathogenesisresearchꎬsuggestingthatwecanblocktheconductionofpathwaysinapathwaytoachievetherapeuticeffects.Openupnewprospectsfordesigninganddevelopingmoreeffectivenewdrugtreatments.Thecommonsignalingpathwaysinallergicrhinitisarereviewedinthisarticletoprovideareferenceforthetreatmentofallergicrhi ̄nitis.Keywords:AllergicrhinitisꎻSignaltransductionꎻPathwayꎻNosogenesis㊀㊀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ꎬAR)是变态反应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ꎬ从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的数据来看ꎬ未来随着人民生活环境清洁度的提高ꎬAR的发病率也会呈上升趋势[1 ̄2]ꎮ信号转导是变应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一大热点ꎬ近年来关于变应性疾病中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日益增多ꎬ对各信号通路的发病机制的研究ꎬ有助于寻找到有效的干预途径ꎬ达到预防与治疗AR的目的ꎮ在AR发病机制的众多学说中ꎬ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在AR发病机制中占主导地位ꎮAR发病机制也与肥大细胞㊁嗜酸性粒细胞㊁B淋巴细胞和Ige等一些炎症和免疫细胞密切相关ꎮ近年来ꎬ一些学者注意到一些新识别的T细胞亚群如调节性T细胞(Treg)对Th2细胞分化有调节作用[3]ꎬ可为AR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ꎮ1㊀与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1.1㊀TLR ̄NF ̄κB信号通路㊀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是AR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ꎮTLR ̄NF ̄κB信号通路在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中起重要作用ꎮ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TLRs可间接的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ꎬ且TLRs能调节淋巴细胞㊁肥大细胞等与AR密切相关的细胞[4]ꎮTlrs主要通过Myd88依赖性通路参与AR的发病过程ꎬ其次为通过MYd88非依赖性途径参与AR的发病过程ꎬ现国内外研究发现ꎬ这两条途径都将激活核因子κB(NF ̄κB)[5 ̄7]ꎮ核因子nf ̄κB可影响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ꎬ从而介入AR的发病过程[8]ꎮ目前在人体内发现tlrs共有10种ꎬ分别为TLR1 ̄TLR10ꎬ分布介导不同的信号通路[9]ꎬ其中ꎬ因TLR2与TLR4的配体涵盖了大部分类别的致病菌ꎬTLR2和TLR4介导的信号通路在国内外研究最为常见ꎮ1.1.1㊀TLR4/NF ̄κB信号通路㊀TLRS主要通过Myd88依赖性/非依赖性途径参与AR的发病过程ꎬ其中TLR4是惟一一个可以同时激活两条途径从而激活NF ̄κB信号通路的受体ꎮTLR4/NF ̄κB信号通路被激活后可释放大量与AR相关的炎症因子(如嗜酸性粒细胞)从而加重AR的临床症状[10]ꎮ有研究证明抑制TLR4/NF ̄κB信号通路可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㊁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ꎮ通过检测玉屏风散治疗前后TLR4/NF ̄κB信号通路中相关指标的变化[9]ꎬ发现玉屏风散能降低TLR4/NF ̄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ꎬ从而起到改善AR的作用ꎬ且随着剂量的增大疗效明显ꎮ1.1.2㊀TLR2 ̄NF ̄κB信号通路㊀研究表明ꎬTLR2能促进变应性反应的发生[11]ꎮTLR2通过刺激免疫细胞ꎬ由免疫细胞内的信号通路激活NF ̄κBꎬ激活的NF ̄κB可启动相关基因转导ꎬ释放细胞因子的表达ꎬ同时ꎬ激活的NF ̄κB又可促进TLR2的转录表达ꎬ形成TLR2 ̄NF ̄κB ̄TLR2的自身循环ꎮTLR2 ̄NF ̄κB信号通路参与的分子包括:TRAF6ꎬTGF ̄βꎬIKK ̄βꎬTAK1ꎬIRAK ̄1ꎬIKK ̄βꎬNF ̄κB等ꎬ它们参与了调节细胞的多种调节功能ꎬ如细胞免疫反应㊁炎症㊁抗凋亡等ꎮ通过对AR大鼠予雷公藤内酯醇干预[12]ꎬ干预后大鼠鼻黏膜组织中的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都明显低于模型组ꎬ并且发现降低TLR ̄2 ̄NF ̄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可以起到治疗AR的作用ꎮ1.2㊀JAK ̄STAT信号通路㊀JAK/STAT信号通路与细胞的生长ꎬ增殖和分化密切相关[13]ꎮ研究显示ꎬ多种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 ̄6ꎬIL ̄1β等)可通过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ꎬ导致炎症的发生[14]ꎮJAK/STAT信号通路也可通过人体吸入NO2使得JAK1㊁JAK3及STAT6基于和蛋白大量表达从而被激活ꎬ激活后JAK/STAT信号通路将导致Th1升高ꎬ破坏Th1/Th2细胞比例的平衡ꎬ导致AR的发生[15]ꎮJAK/STAT信号传导过程大致如下:炎性反应后STAT与磷酸化的酪氨酸残基结合并磷酸化ꎬ形成JAK/STAT二聚体ꎬ转运至细胞核内ꎬ实现细胞因子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16]ꎮJAK/STAT信号通路中的相关因子在大鼠鼻黏膜中的表达发现[17]ꎬAR小鼠鼻黏膜中的基因和蛋白相对于对照组大量表达ꎬ提示AR与JAK/STAT信号通路可能存在联系ꎬ或可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作为靶点治疗ARꎮ1.3㊀白细胞介素 ̄33/ST2信号转导通路㊀白细胞介素 ̄33(IL ̄33)归属于Toll/IL ̄1受体超家族ꎬ由多种免疫细胞表达ꎬ可通过促进固有免疫细胞产生Th2细胞因子ꎬ从而介导Th2细胞因子所介导的过敏性反应ꎮST2受体是IL ̄33的特异性配体ꎬ可在TH2细胞表面ꎬ肥大细胞㊁嗜碱性粒细胞㊁NK细胞等细胞表面表达ꎮIL ̄33与自身特异性配体ST2结合形成IL ̄33/ST2信号转导通路ꎬ活化的信号传至细胞内ꎬNF ̄κB及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ꎮIL ̄33可通过IL ̄33/ST2信号转导通路作用于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ꎬ从而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ꎬ且促进嗜酸性粒细胞㊁嗜碱性粒细胞㊁肥大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的聚集从而促使过敏性鼻炎的发生[18]ꎮAR患者鼻黏膜上皮中IL ̄33和ST2的表达显著升高[19]ꎬ在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和ERK㊁p38 ̄MAPK㊁JNK㊁NF ̄κB信号传导通路的不同信号转导抑制剂可以降低IL ̄33与ST2的表达ꎬ减轻AR的症状ꎮ2㊀Fyn ̄STAT5信号转导通路Fyn(酪氨酸蛋白激酶)是src激酶家族中的一种ꎮSTAT5是介导肥大细胞所激活的变态反应的重要枢纽ꎬ是STAT家族的重要成员ꎬ在肥大细胞的生长和生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ꎮ目前研究认为ꎬ肥大细胞的活化和脱颗粒是导致鼻炎发病的重要因素[20]ꎬ磷酸化的Fyn可通过促进磷脂酶D激活从而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ꎮFyn还可通过调控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引起肥大细胞的脱颗粒ꎬ释放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ꎮ即使FcεRI已发生磷酸化ꎬ肥大细胞的脱颗粒并不会因为Fyn的缺失而停止遭到破坏ꎮ在肥大细胞中ꎬFyn以IgE依赖使STAT5和Fyn结合在尚未活化的肥大细胞中ꎬFyn ̄STAT5信号通路被激活后ꎬ即会发生细胞内的信号传导ꎬ从而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ꎮ应用中药醒鼻凝胶滴鼻剂观察Fyn ̄STAT5信号通路中的相关因子(Fyn㊁SCF㊁IL ̄10㊁STAT5)[21]ꎬ发现醒鼻凝胶滴鼻剂可能通过上调STAT5和IL ̄10蛋白表达同时降低Fyn和SCFꎬ从而抑制Fyn ̄STAT5信号通路ꎬ起到治疗AR的作用ꎮ3㊀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 ̄tedproteinkinaseꎬMAPK)㊀㊀MAPK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ꎬ主要包括四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ꎬc ̄Jun氨基末端激酶(JNK)/SAPKꎬp38和ERK5ꎮMAPK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ꎬ广泛参与细胞的增殖㊁分化等生理病理过程ꎬ与感染㊁炎症联系密切ꎮ3.1㊀P38MAPK㊀P38MAPK是一个大家族ꎬ是一类由360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38kDa的蛋白ꎬ包括αꎬβꎬγꎬδ4个亚家族ꎮ4种亚家族在机体的分布有所不同ꎬ作用也不尽相同ꎬ其中p38α亚型被证明是促炎细胞因子产生的关键因素ꎮp38MAPK级联反应由一个连续的蛋白激酶反应链完成ꎬ包括4种激酶:PAK㊁MEK㊁MKK3/6/4㊁p38MAPKꎮp38MAPK级联反应可影响细胞的增殖㊁分化和细胞因子的合成[22]ꎮ研究发现致敏细胞如肥大细胞等细胞膜表面表达p38MAPK相关受体ꎬ受刺激后向特定位点迁移引发过敏反应ꎬ抑制p38MAPK可以阻断该信号传递ꎬ从而抑制致敏细胞向特定抗原方向移动ꎮp38MAPK可调节MUC5AC的表达提高[23]ꎬ从而导致黏液分泌亢进ꎮ在抗过敏相关研究中发现[24]ꎬ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可减少黏膜下炎细胞浸润ꎬ减轻鼻黏膜过敏反应ꎮ3.2㊀JNK㊀JNK家族是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的第三类MAPK家族ꎮJNK信号通路可被多种因素激活ꎬ细胞因子㊁某些G蛋白偶联受体㊁应激等ꎮJNK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㊁细胞凋亡和恶变等生理病理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ꎬJNK信号通路功能失调可造成机体组织慢性炎症的发生㊁肿瘤的增长等多种疾病ꎮ在Thl/Th2的分化中JNK信号通路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ꎬ其中JNK2诱导初始CD4+T向Th1细胞分化同时ꎬJNK1抑制初始CD4+T细胞向Th2细胞分化ꎮ目前认为ꎬ哮喘和AR是 一个呼吸道ꎬ一种疾病ꎮ [25]大量数据表明JNK信号通路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作用关键ꎬ可激活大量炎性细胞ꎬ因此JNK信号通路在AR中可能同样起着重要作用ꎮ通过建立变应性小鼠模型观察JNK信号通路在AR中的作用[26]ꎬ发现小鼠磷酸化JNK在AR小鼠中表达明显ꎬ提示JNK信号通路在AR的发病过程中有作用ꎮ4㊀呼吸道和骨髓之间的信号调节机制㊀㊀AR患者骨髓中祖细胞(CD34+)比正常者明显增殖ꎬ分化为成熟的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ꎬ进而向外周血和呼吸道黏膜释放和浸润ꎮ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granulocyteꎬEOS)是变应性炎症中最重要的炎症细胞之一ꎬ主要产生于骨髓ꎮ目前证实多种细胞因子如IL ̄5可以诱导CD34+干细胞迁移㊁分化为EOSꎮ骨髓中的祖细胞是上下呼吸道炎症的源头ꎬ提示呼吸道和骨髓间存在复杂的信号传导通路ꎮ杨淑荣[27]通过检测 温督祛霾 针灸法治疗前后外周血EOS ̄骨髓干细胞通路中相关指标(外周血EOS㊁IL ̄5㊁CD34+)的变化ꎬ发现观察组疗前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EOS㊁IL ̄5㊁CD34+值比较ꎬ有显著性差异ꎬ说明AR患者存在外周血EOS ̄骨髓干细胞信号通路ꎮ5㊀TICAM ̄1通路㊀㊀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sꎬTreg)是众多参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炎症因子的一种ꎬ主要通过分泌IL ̄10㊁IL ̄35等抑制性细胞因子分别抑制IgE㊁效应T细胞来发挥免疫抑制作用ꎮTICAM ̄1通路中是由mDCs诱导细胞效应ꎮTICAM ̄1在mDCs中诱导IFN ̄αβ㊁促炎性细胞因子㊁ROS和K+ꎮ在mDCs中ꎬTICAM ̄1修饰和易位激活了CTL㊁NK和CD4+T细胞诱导的信号通路ꎮTreg可通过TI ̄CAM ̄1通路分泌细胞因子IL ̄10来刺激免疫抑制ꎬ从而阻碍变应性疾病的发生[28]ꎮ6㊀B细胞信号传导通路㊀㊀B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主要的细胞及分子在B细胞中围绕B细胞受体所产生ꎬ进行着细胞代谢㊁信号传递和级联放大反应等一系列活动ꎮB细胞受体可在T细胞等相关细胞因子的协作下促进B细胞增殖活化ꎬ形成一个由B细胞受体组成的 信号小体 ꎬBCR 信号小体 诱导使机体产生可以致敏的IgE抗体ꎮB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信号传导主要是由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基序来完成ꎬ这个由Igα和Igβ复合物尾端组成的氨基酸结构可以传递信号[29]ꎮ7㊀总结与展望㊀㊀AR的发病机制众多ꎬ多条信号传导通路参与AR的发生都与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相关ꎬ或与AR相关的炎症和免疫细胞联系密切ꎬ或同时与几个因素相关联ꎮ因此可知AR的发病过程中涉及多种信号传导通路ꎬ单一的阻断某一条信号传导通路的传导ꎬ并不能达到最佳效果ꎬ因此ꎬ熟悉各个信号传导通路的传导机制以及与其互相的联系对AR的治疗至关重要ꎮ近年来对AR发病机制的研究虽然有了很大进展ꎬ但AR的发病涉及的细胞㊁因子㊁信号通路众多ꎬ其网络结构过程复杂ꎬ我们应从整体的角度研究AR发病机制ꎬ研究出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或治疗方案以减轻患者的症状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ꎮ参考文献:[1]Krajewska ̄WojtysAꎬJarzabJꎬZawadzińskaKꎬetal.LocalAllergicrhinitisinadultpatientswithchronicnasalsymp ̄toms[J].IntArchAllergyImmunolꎬ2017ꎬ173(3):165 ̄170.doi:10.1159/000478656.[2]RondónCꎬCantoGꎬBlancaM.Localallergicrhinitis:anewentityꎬcharacterizationandfurtherstudies[J].CurrOpinAllergyClinImmu ̄nolꎬ2010ꎬ10(1):1 ̄7.doi:10.1097/ACI.0b013e328334f5fb.[3]韩德民ꎬ张罗ꎬGLAUSBACHERGTꎬ等.过敏性鼻炎[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ꎬ2014. [4]陈若希ꎬ张清照ꎬ陆美萍ꎬ等.TLR通路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的关联研究[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ꎬ2019ꎬ33(3):79 ̄87.doi:10.6040/j.issn.1673 ̄3770.1.2019.008.CHENRuoxiꎬZHANGQingzhaoꎬLUMeipingꎬetal.AssociationofToll ̄likereceptorpathwaygenepolymor ̄phismswithallergicrhinitis[J].JournalofOtolaryngolo ̄gyandOphthalmologyofShandongUniversityꎬ2019ꎬ33(3):79 ̄87.doi:10.6040/j.issn.1673 ̄3770.1.2019.008. [5]TIANShaohuaꎬYUDejunꎬLIZhiyongꎬetal.Theinhi ̄bitionofmicroRNA ̄203onischemicreperfusioninjuryaf ̄tertotalkneearthroplastyviasuppressingMYD88 ̄mdiatedtoll ̄likereceptorsignalingpathway[J].Geneꎬ2019.doi:10.1016/j.gene.2019.02.030[6]DeguineJꎬBartonGM.MyD88:acentralplayerininnateimmunesignaling[J].PrimeReportsꎬ2014ꎬ6(97):97.doi:10.12703/P6 ̄97.[7]DeNardoD.Toll ̄likereceptors:Activationꎬsignallingandtranscriptionalmodulation[J].Cytokineꎬ2015ꎬ74(2):181 ̄189.doi:10.1016/j.cyto.2015.02.025. [8]徐吉ꎬ李吉平.变应性鼻炎与TLR/MyD88信号通路[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ꎬ2014(1):80 ̄82.doi:10.3760/cma.j.issn.1673 ̄0860.2014.01.026. [9]林甦ꎬ黄敬之.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TLR4/NF ̄κB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ꎬ2018ꎬ25(12):48 ̄52.doi:10.3969/j.issn.1005 ̄5304.2018.12.013.LINSuꎬHUANGJinzhi.EffectsofYupingfengpowderonTLR4/NF ̄κBsignalingpathwayofmodelratswithal ̄lergicrhinitis[J].ChinJInformationonTraditionalChinMedꎬ2018ꎬ25(12):48 ̄52.doi:10.3969/j.issn.1005 ̄5304.2018.12.013.[10]LIJinꎬZHANGLiliꎬCHENXinꎬetal.Pollen/TLR4InnateimmunitysignalinginitiatesIL ̄33/ST2/Th2path ̄waysinallergicinflammation[J].Scientificreportsꎬ2016ꎬ6.doi:10.1038/srep36150.[11]JafarzadehAbdollahꎬNematiMaryamꎬKhorramdelazadHossainꎬetal.TheToll ̄likeReceptor2(TLR2) ̄relatedimmunopathologicalresponsesinthemultiplesclerosisandexperimentalautoimmuneencephalomyelitis[J].Ira ̄nianJournalofAllergyꎬAsthmaꎬandImmunologyꎬ2019ꎬ18(3).doi:10.18502/ijaai.v18i3.1117. [12]杨春治.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变应性鼻炎TLR2 ̄NF ̄κB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ꎬ2015ꎬ46(7):636 ̄640.doi:10.13753/j.issn.1007 ̄6611.2015.07.008.YANGChunzhi.EffectoftriptolideonTLR2 ̄NF ̄κBsignalingpathwayofallergicrhinitisinrats[J].JShanxiMedUniversity.2015ꎬ46(7):636 ̄640.doi:10.13753/j.issn.1007 ̄6611.2015.07.008.[13]DuronioVꎬScheidMPꎬEttingerS.Downstreamsignal ̄lingeventsreg ̄ulatedby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activity.CellSignallingꎬ1998(10):233 ̄239.doi:10.1016/s0898 ̄6568(97)00129 ̄0.[14]ShangAQꎬWuJꎬBiFꎬetal.RelationshipbetweenHER2andJAK/STAT ̄SOCS3signalingpathwayandclinicopathologicalfeaturesandprognosisofovariancancer[J].CancerBiolTherꎬ2017ꎬ18(5):314 ̄322.doi:10.1080/15384047.2017.1310343.[15]JiXꎬHanMꎬYunYꎬetal.Acutenitrogendioxide(NO2)exposureen ̄hancesairwayinflammationviamodulatingTh1/Th2differentiationandactivatingJAK ̄STATpathway[J].Chemosphereꎬ2015ꎬ120:722 ̄728.doi:10.1016/j.chemosphere.2014.10.039.[16]WelschKꎬHolsteinJꎬLaurenceAꎬetal.TargetingJAK/STARTsignallingininflammatoryskindiseaseswithsmallmoleculeinhibitors[J].EurJlmmunolꎬ2017ꎬ47(7):1096 ̄1107.doi:10.1002/eji.201646680. [17]陈晓萍ꎬ徐飞.JAK ̄STAT信号通路研究进展[J].自然杂志ꎬ2003(3):149 ̄152.doi:10.3969/j.issn.0253 ̄9608.2003.03.007.CHENXiaopingꎬXUFei.ProgressinthestudiesofJAK ̄STATsignalpathway[J].ChinJNatureꎬ2003(3):149 ̄152.doi:10.3969/j.issn.0253 ̄9608.2003.03.007.[18]孟欣ꎬ张晓敏ꎬ戴启刚ꎬ等.IL ̄33/ST2信号转导通路与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ꎬ2015ꎬ30(6):2032 ̄2035.MENGXinꎬZHANGXiaominꎬDAIQigangꎬetal.Re ̄searchprogressontheroleofIL ̄33/ST2signalpathinallergicrhinitis[J].ChinJTraditionalChinMedPhar ̄macyꎬ2015ꎬ30(6):2032 ̄2035.[19]LamEPꎬKariyawasamHHꎬRanaBM.Etal.IL ̄25/IL ̄33 ̄responsiveTH2cellscharacterizenasalpolypswithadefaultTH17signatureinnasalmucosa[J].JournalofAllergyandClinicalImmunologyꎬ2016ꎬ137(5).doi:10.1016/j.jaci.2015.10.019.[20]王书敬ꎬ赵长青.肥大细胞表面受体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ꎬ2014ꎬ14(4):261 ̄264.doi:10.14166/j.issn.1671 ̄2420.2014.04.021. [21]庄翔莉ꎬ吴博ꎬ邱彩霞ꎬ等.醒鼻凝胶滴鼻剂对变应性鼻炎豚鼠鼻黏膜成纤维细胞Fyn ̄STAT5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ꎬ2018ꎬ33(5):1794 ̄1799.ZHUANGXiangliꎬWUBoꎬQIUCaixiaꎬetal.EffectsofXingbiGelonFyn ̄STAT5pathwayinnasalmucosafibroblastsofallergicrhinitisguineapigs[J].ChinJTra ̄ditionalChinMedPharmacyꎬ2018ꎬ33(5):1794 ̄1799. [22]陈建勇ꎬ王聪ꎬ王娟ꎬ等.MAPK信号通路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ꎬ2011ꎬ1(8):32 ̄34.[23]王振霖ꎬ李鹏ꎬ李源ꎬ等.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通路对变应性鼻炎中黏蛋白5AC的信号转导机制初探[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ꎬ2011ꎬ25(20):943 ̄946.doi:10.3969/j.issn.1001 ̄1781.2011.20.010.WANGZhenlinꎬLIPengꎬLIYuanꎬetal.Apreliminarystudyontheregulationmechanismofp38MAPKonMUC5ACinallergicrhinitis[J].JClinicalOtorhinolar ̄yngolHeadandNeckSurgeryꎬ2011ꎬ25(20):943 ̄946.doi:10.3969/j.issn.1001 ̄1781.2011.20.010.[24]JungHWꎬJungJKꎬParkYK.AntiallergiceffectofOs ̄tericumkoreanumrootextractonovalbumin ̄inducedal ̄lergicrhinitismousemodelandmastcells[J].AsianPacJAllergylmmunolꎬ2011ꎬ29:338 ̄348.[25]程雷.同一气道ꎬ同一疾病:舌下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ꎬ2019ꎬ33(1):1 ̄3.doi:10.6040/j.issn.1673 ̄3770.1.2018.048.CHENGLei.Oneairwayꎬonedisease:clinicalapplica ̄tionofsublingualimmunotherapy[J].JournalofOtolar ̄yngologyandOphthalmologyofShandongUniversityꎬ2019ꎬ33(1):1 ̄3.doi:10.6040/j.issn.1673 ̄3770.1.2018.048.[26]周远红.JNK信号通路在变应性鼻炎小鼠发病机制中的研究[D].武汉ꎻ华中科技大学ꎬ2010.[27]杨淑荣ꎬ杨小军ꎬ谢强ꎬ等.基于外周血EOS ̄骨髓通路研究谢氏 温督祛霾 针灸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与机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ꎬ2019ꎬ19(1):1 ̄3ꎬ65.doi:10.13638/j.issn.1671 ̄4040.2019.01.001.YANGShurongꎬYANGXiaojunꎬXIEQiangꎬetal.TheStudyonthetherapeuticeffectandmechanismofXie̓s Wenduqumai 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ther ̄apyonallergicrhinitisbasedonperipheralbloodeos ̄bonemarrowpathway[J].PracticalClinicalJ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WesternMedꎬ2019ꎬ19(1):1 ̄3ꎬ65.doi:10.13638/j.issn.1671 ̄4040.2019.01.001. [28]张丽霞ꎬ刘涛.Treg通过TICAM ̄1通路对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的影响[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ꎬ2018ꎬ32(22):1763 ̄1766.doi:10.13201/j.issn.1001 ̄1781.2018.22.020.ZHANGLixiaꎬLIUTao.Treginfluencesthepathogene ̄sisofallergicrhinitisthroughTICAM ̄1pathway[J].JClinicalOtorhinolaryngolHeadandNeckSurgeryꎬ2018ꎬ32(22):1763 ̄1766.doi:10.13201/j.issn.1001 ̄1781.2018.22.020.[29]戴炳译.B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SYK等因子的变化致变应性鼻炎发作机制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ꎬ2018.(编辑:王磊)。
分析孟鲁司特钠与香菊胶囊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孟鲁司特钠与香菊胶囊是两种常用的药物,分别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主要表现为鼻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孟鲁司特钠与香菊胶囊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我们来了解一下孟鲁司特钠与香菊胶囊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孟鲁司特钠是一种新型的非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组胺H1受体而起到抗过敏和抗炎作用,从而减轻鼻黏膜充血、水肿和刺激性症状。
香菊胶囊则是一种中草药制剂,主要成分为香菊、薄荷脑等草本植物提取物,具有清热解毒、散寒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鼻部炎症和过敏性鼻炎。
孟鲁司特钠与香菊胶囊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如何呢?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将孟鲁司特钠与香菊胶囊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从抗过敏和抗炎的角度看,孟鲁司特钠可以有效地减轻鼻黏膜充血、水肿和刺激性症状,而香菊胶囊则可以清热解毒、舒筋活络,有助于改善鼻部炎症和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由于孟鲁司特钠与香菊胶囊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可以互补作用,同时减轻鼻部症状,提高治疗的效果。
孟鲁司特钠与香菊胶囊的联合应用还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长期治疗的进行。
除了临床研究的结果外,一些临床医生也积极推崇孟鲁司特钠与香菊胶囊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
他们认为,通过联合应用两者,可以更全面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
孟鲁司特钠与香菊胶囊的联合应用也有利于减少患者对抗过敏药物的耐受性,减少反复用药带来的问题。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孟鲁司特钠与香菊胶囊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较好,但由于每个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反应情况均不同,因此在临床应用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联合治疗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以便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顺妥敏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顺妥敏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感。
顺妥敏与孟鲁司特钠作为两种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抗过敏作用。
本研究设计了临床试验,观察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效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顺妥敏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对减轻变应性鼻炎症状有显著的效果,且副作用较少。
顺妥敏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良好的有效性,未来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这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轻医疗负担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顺妥敏、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效果观察、作用机制、临床试验、结果分析、副作用观察、有效性、临床应用、前景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鼻黏膜的慢性炎症反应,导致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据统计,全球有数亿人患有变应性鼻炎,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便和困扰。
顺妥敏与孟鲁司特钠是两种常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药物。
顺妥敏是一种H1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抑制组织胺的释放来减轻鼻部症状,如鼻塞和鼻涕。
而孟鲁司特钠则是一种局部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症细胞的浸润,有效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
为了探讨顺妥敏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我们进行了本研究。
通过临床试验设计和结果分析,我们旨在验证这种联合治疗是否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变应性鼻炎治疗的选择,并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1.2 研究目的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顺妥敏和孟鲁司特钠是两种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
本研究旨在观察顺妥敏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和优势。
研究目的包括评估联合治疗对变应性鼻炎症状的缓解效果、观察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和副作用情况。
•1386•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November2020,Vol.32,No.11tion(FDA)FDA drug safety communication:increased risk of death with Tygacil(Tigecycline)compared to other antibioticsused to treat similar infections[M].Rockville(MD),2010.[9]Hassoun Ali,Linden Peter K,FriedmanBruce.Incidence,prevalence,and management of MRSA bacteremia across patientpopulations-a review of r ecent developmentsin MRSA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J].Crit Care,2017,21(1):211.[10]Bal AM,David MZ,Garau J,et al.Futuretrends in the treatment of m eth i cil I 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infection:An in-depth review of n ewer antibiotics active against an enduring pathogen[J].J Glob Antimicrob Resist2017,10(10):295-303.收稿日期:2020-08-10(本文编辑:吴迪汉)孟鲁司特钠联合鼻渊通窍颗粒对变应性鼻炎患儿症状及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王明杰,陈超林,林莉【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鼻渊通窍颗粒对变应性鼻炎(AR)患儿临床症状及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
阴阳平衡与免疫调节摘要】阴阳理论是祖国医学中应用最多的理论,贯穿于中医学的各个领域。
各种疾病的发生都可以概括为阴阳之间平衡的破坏,而纠正阴阳失衡,恢复阴阳平衡是治疗疾病的总的原则。
本文试图探讨阴阳平衡与免疫调节的统一性。
【关键词】阴阳平衡免疫调节祖国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由阴阳所代表的两性物质产生和形成的。
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曰:“生之本,本于阴阳”。
人体必须经常地保持阴阳的相对平衡才能健康地生活,故《素问·生气通天论》又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平阳秘是保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而阴阳失衡则是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
免疫是指机体能够识别“非己”的抗原物质,并与它们作斗争以防治疾病的发生。
免疫调节是通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使免疫应答维持在适宜的强度和时限,并使病理性免疫反应向生理性免疫反应转化,以保证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
1 阴阳思想与人体免疫《素问》中黄帝曰:“阴阳者,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这里所说的“本”就是阴阳,它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乃至于养生等各方面。
人体的一切活动离不开阴阳。
中医把人体视为由阴阳两个互相矛盾又统一的方面构成的统一体,若阴阳两方的一方偏盛或亏损,使两者失去平衡,就产生各种病理现象,防治疾病就要维持这种平衡和调整失去的平衡并使之恢复。
结合现代免疫学的观点来说,人体系统是一个免疫功能完善的系统,每个人都有抵抗疾病的能力,由一套完备的免疫机制构成,可谓之正气。
而外来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及一些不良刺激对人体的侵袭破坏作用可谓之邪气。
正气为阳,邪气为阴,正气与邪气相争相斗,相互制约、相互转化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并决定着疾病的发生。
《素问遗篇·刺法论》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内外调和、邪不能害”。
说明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衡,导致抵抗能力降低而引起的,这与现代免疫学的观点是相互吻合的。
免疫调节的过程正是阴阳抗衡、对立消长的过程,阳偏盛或阴偏盛均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及对免疫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庞礴;李雅琼;曹永华【期刊名称】《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年(卷),期】2024(9)9【摘要】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效果及对免疫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00例AR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
对照组接受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的最大呼气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7(IL-17)、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的CC趋化因子配体17(CCL17)、CC趋化因子配体22(CCL22)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能够改善AR患者的肺功能,调节免疫炎性因子及趋化因子水平,疗效确切。
【总页数】4页(P55-58)【作者】庞礴;李雅琼;曹永华【作者单位】汉中市中心医院;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21【相关文献】1.孟鲁司特钠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2.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3.小青龙汤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4.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及对症状评分影响分析5.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氮卓斯汀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孟鲁司特钠(Montelukast Sodium)是一种针对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药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孟鲁司特钠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辅助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研究和临床案例的分析,探讨孟鲁司特钠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
一、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概述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指小儿在发生感染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后出现的干咳或带有少量痰液的咳嗽,这种咳嗽常伴随着气喘样症状,如喘息、气促等。
它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二、孟鲁司特钠的作用机制孟鲁司特钠是一种半合成的、选择性的、口服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白三烯受体CysLT1的结合,从而阻断白三烯的生物效应,减少白细胞和其他细胞的趋化、黏附、渗透和活化,降低气道炎症反应,减轻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三、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1. 改善症状临床研究表明,孟鲁司特钠可显著改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症状,如干咳、喘息、气促等。
患儿在用药后往往能够明显减轻上述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 减少急性发作孟鲁司特钠可有效减少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急性发作次数,降低复发率,使患儿在感染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后更少出现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
3. 改善肺功能有研究表明,孟鲁司特钠能够显著改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肺功能,如提高最大呼气流量峰值(PEF)、增加气道通畅度,减少气道炎症,使患儿的肺功能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
4. 减少用药需求孟鲁司特钠可以减少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其他药物需求,如β2受体激动剂的使用次数减少,激素的使用减少等,从而减轻患儿的药物负担和不良反应。
四、安全性与副作用孟鲁司特钠在临床应用中被证实是相对安全的,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但在少数患者中也会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如头痛、腹泻、恶心、搔痒等。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Ⅰ型变态反应。
特应性个体在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有研究指出,变应性鼻炎约占全部鼻炎的40%。
变应原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经巨噬细胞处理,刺激B淋巴细胞变为浆细胞,后者产生特异性IgE抗体。
当变应原物质再次进入鼻黏膜,使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细胞膜结构发生变异,释放组胺、白细胞三烯、五羟色胺等多种化学介质,使小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渗出增加,炎性细胞浸润(以嗜酸细胞为主),组织水肿,神经末梢兴奋性增强等,上述病理变化即可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近年来有研究指出,变应性鼻炎发病与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有关。
本实验分析了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0.24.009白介素细胞因子在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理林志斌 李添应 陈冬[摘要] 目的 探讨白介素-2等细胞因子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变应性鼻炎患者86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健康者43例为对照组。
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上述患者的IL-2、IL-4、IL-5、IL-6、IFN-γ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组检测结果。
结果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2、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二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受试者血清IL-4、IL-5、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IL-4 、IL-5增加反应的Th2细胞的高表达及IL-2、IFN-γ减少反应的Th1细胞的低表达,与变应性鼻炎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 细胞因子;变应性鼻炎;作用机制[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Interleukin -2 and other cytokin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llergic rhinitis Mechanism.Methods Selected 86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same period 43 cases of healthy as control group. General condi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able. 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on the patient’s IL-2, IL-4, IL-5, IL-6, IFN-γ cytokines were detected, and compare the two sets of test results.Results Allergic rhinitis patients IL-2,IFN-γ level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 fi cant. Test group, serum IL-4,IL-5,IL-6 level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 fi cantly high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 fi cant. Conclusion IL-4,IL-5 increase in response to the high expression of Th2 cells and IL-2,IFN-γ response of Th1 cells to reduce low expression,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Key words] Cytokine;allergic rhinitis;Mechanism作者单位:51008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 (林志斌 李添应 陈冬)通讯作者:陈冬 E-mail:wzc0001@明在手术过程中如何保证手术成功顺利完成的,增加患者对介入的安全感;在讲解手术的过程中可采用电教等形式,让患者以及家属观看,消除患者及家属对介入手术的疑虑。
分析孟鲁司特钠与香菊胶囊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鼻黏膜充血、瘙痒、喷嚏和流涕等症状。
在现代社会中,空气污染、过敏原的增多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使得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逐渐增加。
变应性鼻炎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其他疾病如哮喘等。
有效治疗变应性鼻炎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药物中,孟鲁司特钠与香菊胶囊作为联合治疗方案备受关注。
孟鲁司特钠是一种高效的抗过敏药物,能够抑制组织胺的释放及其在鼻黏膜上的作用,从而缓解鼻黏膜的炎症反应。
香菊胶囊则以其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药效,对变应性鼻炎的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孟鲁司特钠与香菊胶囊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备受研究者关注。
本研究旨在对孟鲁司特钠与香菊胶囊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从药理作用、临床研究结果、安全性评估、相关机制研究以及与其他联合治疗方案的比较等方面进行全面讨论,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孟鲁司特钠与香菊胶囊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及其可能的机制。
通过对临床研究结果的分析和副作用及安全性的评估,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这种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还将探讨相关的药理作用和机制研究进展,进一步揭示孟鲁司特钠与香菊胶囊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
我们还将比较其他联合治疗方案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的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我们希望能够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3 研究方法为了分析孟鲁司特钠与香菊胶囊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本研究采用了双盲、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
在临床筛选阶段,我们招募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包括年龄范围、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等。
经过简单随机抽样将患者分为不同治疗组,包括孟鲁司特钠单独治疗组、香菊胶囊单独治疗组、孟鲁司特钠与香菊胶囊联合治疗组以及安慰剂对照组。
香菊胶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分析作者:张春凤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第31期【摘要】目的分析应用香菊胶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1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香菊胶囊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鼻部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的鼻部症状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2、4周后鼻部症状评分(1.71±0.25)、(0.64±0.43)分均低于对照组(2.06±0.17)、(1.49±0.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香菊胶囊;孟鲁司特钠;变应性鼻炎;疗效DOI:10.14163/ki.11-5547/r.2017.31.071变应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在接触到变应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介质释放,其中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一个鼻黏膜非感染性疾病[1]。
目前变应性鼻炎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导致了大量患者丧失劳动力。
目前对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本次研究将通过对联合应用香菊胶囊和孟鲁司特钠在治疗变应性鼻炎时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中关于变应性鼻炎相关诊断标准[2],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3.57±5.88)岁。
将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
1. 2 排除标准①排除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②排除伴有恶性肿瘤的患者;③排除伴有精神疾病、精神障碍或者意识障碍的患者;④排除对实验用药有过敏反应的患者;⑤排除伴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或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造血功能异常的患者;⑥排除存在哮喘、鼻息肉或者鼻中隔偏曲等情况的患者。
孟鲁司特钠与曲安奈德鼻喷雾剂联合用药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因子的影响引言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过敏原接触后局部鼻黏膜的炎症反应。
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孟鲁司特钠与曲安奈德鼻喷雾剂的联合用药。
孟鲁司特钠是一种抗组胺药,可减少鼻腔分泌物的分泌和缓解鼻塞症状。
曲安奈德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孟鲁司特钠与曲安奈德鼻喷雾剂联合用药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因子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了60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孟鲁司特钠组、曲安奈德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20例。
孟鲁司特钠组患者每天口服孟鲁司特钠片剂10mg一次,曲安奈德组患者每天鼻腔喷雾曲安奈德鼻喷雾剂0.05% 2次,联合用药组患者既口服孟鲁司特钠片剂10mg,又鼻腔喷雾曲安奈德鼻喷雾剂0.05% 2次,疗程为8周。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患者的鼻炎症状评分,并采集患者的血清标本,检测血清中IL-4、IL-5、IL-13和IgE水平的变化。
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鼻炎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
治疗后,孟鲁司特钠组、曲安奈德组和联合用药组的鼻炎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联合用药组的降幅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组(P<0.05)。
血清IL-4、IL-5、IL-13和IgE水平在三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
治疗后,孟鲁司特钠组、曲安奈德组和联合用药组的IL-4、IL-5、IL-13和IgE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联合用药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组(P<0.05)。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孟鲁司特钠与曲安奈德鼻喷雾剂联合用药可以显著减轻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鼻炎症状,并显著降低血清IL-4、IL-5、IL-13和IgE水平。
IL-4、IL-5、IL-13是Th2细胞分泌的免疫调节因子,它们可以促进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的合成,并导致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