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版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区第三节_西亚
- 格式:ppt
- 大小:13.90 MB
- 文档页数:46
第七章第三节西亚1、西亚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五海是指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三洲是指地处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的交界地带;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2、土耳其海峡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
3、霍尔木兹海峡沟通了波斯湾和阿拉伯海。
4、霍尔木兹海峡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被称为“世界油阀”。
5、伊朗首都德黑兰,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
6、西亚地形特点:以高原为主,地表沙漠广布,平原面积狭小。
7、西亚两条著名河流是位于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其流经地区被称为两河流域,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
8、西亚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9、西亚的河流稀少,水资源短缺,但是石油资源丰富。
(淡水比石油还宝贵)10、畜牧业是西亚的传统经济部门,著名的畜产品有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羊羔皮,阿富汗、伊朗的羊毛地毯。
11、西亚的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绿洲,原因是有河水灌溉,地形平坦。
12、枣椰树是热带和亚热带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被称为“头长在火中,脚浸在水中”。
伊拉克是世界上著名的椰枣生产国。
13、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叫两河平原),是西亚主要的灌溉农业区。
14、以色列农业节水技术主要有两点:①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和滴灌技术,②充分开发水源,利用微咸水和废水灌溉。
15、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埋藏浅、易开采、成本低、油质好。
16、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地区,主要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简称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
17、沙特阿拉伯是西亚面积最大、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
18、西亚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
19、西亚石油输出的三条主要路线:①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②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③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中国、日本。
教案:西亚【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47-P53。
主要包含“五海三州之地”、“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世界石油宝库”、“阿拉伯国家”等内容。
【课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准确指出西亚的地理位置,理解“五海三洲之地”的含义。
2.掌握西亚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理解干旱环境对农牧业的影响。
3.了解西亚作为“世界石油宝库”的地位,认识石油对该地区经济的重要性。
4.认识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文化特征,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宗教信仰、语言和生活习俗。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分析,培养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引导学生利用多种资源(如教材、网络、图书等)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开放心态。
2.增强学生对全球资源分布不均和地区发展差异的认识,激发其关注国际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西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石油资源及其经济意义、阿拉伯国家的文化特征。
难点:理解干旱环境对农牧业的影响,以及石油资源对西亚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找出西亚的大致位置,并提问:“为什么西亚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五海三州之地”讲解:介绍西亚的地理位置,指出其位于亚洲西部,地跨亚、非、欧三大洲,同时濒临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等五海(里海为内陆湖,但传统上仍被称为海)。
活动:学生分组在地图上标出西亚的边界、五海和三洲,并讨论这一地理位置对西亚地区的重要性。
三、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讲解:介绍西亚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等),强调其干旱少雨的特点。
分析:探讨干旱环境对农牧业的影响,如灌溉农业的重要性、畜牧业的发展条件等。
案例:以以色列的节水农业为例,说明科技在克服干旱环境挑战中的作用。
第三节西亚一、五海三洲之地1.位置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西亚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非洲,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五海三洲之地”的地理含义:自古以来,西亚就是东、西方陆上交通要道;这里有许多国际航空线联结亚、欧、非三洲;这里位于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之间,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2. 西亚交通位置的重要性,“陆、海、空”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海运方面:重点放在控制海上交通要道的两个战略要地———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
陆运方面:除西亚在古代就是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之外,西亚有铁路和公路连接亚、非、欧三洲。
空运方面:中国航空公司飞往西欧、东非(如埃塞俄比亚)的航线,都要经过西亚上空。
伊朗首都德黑兰是重要的国际航空中心。
西亚是现代海、陆、空交通要冲,它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战略位置特别重要。
“丝绸之路“是由我国西安沿河西走廊出新疆,经过中亚、西亚,到达欧洲。
3.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又称海湾)的唯一出口。
它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人们称霍尔木兹海峡为“西方的生命线”二、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气候的主要特征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西亚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
很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雨不下。
阿拉伯半岛上甚至没有成规模的河流。
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气候炎热,蒸发强,降水稀少,很难形成河流。
1.西亚在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畜牧业:西亚的传统经济部门。
商品: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羊羔皮,用羊毛织成的地毯,是阿富汗、伊朗等国重要的出口商品。
灌溉农业:西亚降水稀少,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因而农业多分布于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叫两河平原,是西亚主要的灌溉农业区。
以色列气候干旱,淡水资源匮乏,但由于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因而在农业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第七章了解地区第三节西亚第1课时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能够正确填图。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
2.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新闻直接指出硝烟弥漫的战场——伊拉克。
找学生指出伊拉克所在的位置,由此引出伊拉克的所属区域——西亚地区。
联系实际、从新闻出发吸引学生兴趣。
板书:第三节西亚讲授新课通过读图确认伊拉克的位置,了解西亚的范围。
读图找出亚洲欧洲、非洲,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大西洋、印度洋五海三洲之地。
通过读图掌握西亚的地理(海陆)位置:间接的沟通着大西洋与印度洋;位于亚洲的西南,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之间,所以被称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交通要道(古代、现代)找学生介绍历史上所学的古代丝绸之路的知识。
从古代起,西亚地区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简单介绍现代铁路、公路、航空运输途经西亚的情况。
强调其重要性主要国家、首都指导学生读世界地图以及图7-21西亚的国家图。
在图7-21中找出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伊拉克—巴格达、阿富汗—喀布尔、土耳其—安卡拉、科威特—科威特、伊朗—德黑兰、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叙利亚—大马士革、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等阿拉伯国家、宗教启发学生根据所看新闻报道回忆西亚地区居民的外貌、穿着打扮,西亚居民多数为阿拉伯民族,主要为白色人种,日常生活中以白色头巾、白色长袍包裹全身,男子蓄须,女子以面纱遮脸。
语言以阿拉伯语居多。
宗教以伊斯兰教为主。
麦加是伊斯兰教第一圣城。
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将耶路撒冷做为圣城。
简单介绍巴勒斯坦地区以及巴以之间的矛盾冲突。
试着分析引发矛盾、战争的主要原因。
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以及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新闻的良好习惯。
板书设计西亚(1)五海三洲之地交通要道主要国家、首都宗教第三节西亚第2课时1 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和主要产油国。
第三节西亚【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读图说明西亚地区的范围、位置;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了解西亚干旱的气候及其特色农牧业。
3.明确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二、能力目标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联系当前西亚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重点】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难点】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观看伊拉克战争视频短片——引出世界注目的焦点西亚二、重要的地理位置----“三洲五海之地”1古代的交通要冲----古代丝绸之路经过西亚。
2现代海陆空经过的地方。
3读图说出“土耳其海峡”与“霍尔木兹海峡”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性?完成47页活动3.4填图巩固三洲五海之地;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战争的原因之一。
三、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1让学生从图上提取有用的信息,找出西亚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
2让同学通过阅读课本49页文字完成下列内容。
(连线)土耳其紫羊羔皮阿富汗羊毛地毯伊朗安卡拉羊毛3淡水资源的匮乏是此地区冲突原因之一。
4通过以色列节水滴灌农业的视频,知道学习别人的长处。
四、探索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1、教学中要注意不同形式地图的作用,如通过读西亚石油分布图,可使学生明确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可对照世界政区图,由学生说出主要的产油国。
2、通过材料总结西亚石油的特点。
3、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三条航线的优势差异,如提问学生:同样是输出至西欧各国,航线2和3的差异何在?(2航线经非洲好望角,至欧洲的距离较长,但水道宽阔,可通行巨型油轮;3航线经苏伊士运河,至欧洲的距离最短,运费最经济,但由于运河地狭水浅,油轮吨位不高.)4、西亚石油是世界列强争夺的焦点,是产生战争、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热爱祖国、珍惜和平。
第三节西亚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西亚的国家及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明确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3.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以及农牧业的发展。
(二)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当今的热点问题;3.从西亚最具特色的节水农业中获取适宜发展我国农业的经验。
(三)情感目标1.联系当前西亚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进一步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2.由我国的“丝绸之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努力建设祖国的热情。
教学重点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教学难点1.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2.西亚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及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西亚地区的动荡不安与本地区的位置、资源的关系。
教学准备(一)知识储备l.引导学生经常收听、收看新闻节目,了解当今的世界局势变化,收集有关西亚局势的资料;2.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开展调查农业生产中的用水问题;3.了解西亚石油对世界各国尤其对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影响状况。
(二)教学准备1.收集西亚地区的局势变化资料制成录象片段或办成壁报;2.收集有关西亚石油资源的资料;3.节水农业的影视图片和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英联军轰炸伊拉克、美英联军进入巴格达、萨达姆铜象倒下及萨达姆被美军捕获的影视图片导入战争发生的区域:这是一个充满硝烟和血腥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区?他们为什么要想控制这个地区?控制了这个地区会获取哪些好处?(板书:西亚)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学法指导:由影视图片激趣入题,转入讨论研究。
一孔之见:联系当前世界上的重大事件,从学生爱关注的战争问题入手,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