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选修3-1第一章作业2
- 格式:pdf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8
(高二)物理教科版选修3—1第1章 静电场含答案教科版选修3—1第一章 静电场1、(双选)如图所示,A 、B 是被绝缘支架分别架起的两金属球,并相隔一定距离,其中A 带正电,B 不带电,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体B 将带负电B .导体B 左端出现负电荷,右端出现正电荷,并且电荷量大小相等C .若A 不动,将B 沿图中虚线分开,则两边的电荷量大小可能不等D .只要A 与B 不接触,B 的总电荷量总是为零2、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q 1和q 2,其间距为r 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 =k q 1q 2r 2,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 的单位应为( )A .kg·A 2·m 3B .kg·A -2·m 3·s -4C .kg·m 2·C -2D .N·m 2·A -23、(双选)如图所示,金属板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金属小球带电量为+q ,当小球静止后,悬挂小球的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α,小球与金属板中心O 恰好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且距离为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Q 在小球处产生的场强为E 1=kQ L 2B .+Q 在小球处产生的场强为E 1=mgtan αqC .+q 在O 点产生的场强为E 2=kq L 2D .+q 在O 点产生的场强为E 2=mgtan αQ4、(多选)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O点,两虚线圆均以O为圆心,两实线分别为带电粒子M和N先后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a、b、c、d、e为轨迹和虚线圆的交点.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B.M在b点的动能小于它在a点的动能C.N在d点的电势能等于它在e点的电势能D.N在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5、(双选)如图所示,电量和质量都相同的带正电粒子以不同的初速度通过A、B两板间的加速电场后飞出,不计重力的作用,则()A.它们通过加速电场所需的时间相等B.它们通过加速电场过程中动能的增量相等C.它们通过加速电场过程中速度的增量相等D.它们通过加速电场过程中电势能的减少量相等6、(多选)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E和电流表相连接,接通开关S,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保持S接通,使两极板的面积错开一些(仍平行),则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B.保持S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电流表中有从左到右的电流流过C.断开S,增大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大D.断开S,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电介质板,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7、两个半径为r的相同金属球带上异种电荷,已知q1=3q2,两球心相距10r,其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1,现将两球接触后分开,再放回原处,这时两球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2,则()A.F2=F1B.F2=F1 3C.F2>F13D.F2<F13*8、(双选)如图甲所示为某一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为电场线上的两点,一电子以某一速度沿电场线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场线方向由A指向BB.场强大小E A>E BC.Q在A的左侧且为负电荷D.Q可能为负电荷,也可能为正电荷*9、(双选)如图所示,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把两个等量正电荷固定在正方形abcd的a、c两点,一质量为m带负电的光滑小球从b点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运动到d位置时速度不可能为零B.小球从b位置运动到d位置的过程中,加速度最大时速度一定最大C.小球从b位置运动到d位置的过程中,其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小球从b位置运动到d位置的过程中,电势能与动能之和始终保持不变*10、如图所示,以O点为圆心,以R=0.20 m为半径的圆与坐标轴交点分别为a、b、c、d,该圆所在平面内有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θ=60°角,已知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4 3 V、4 V、-4 3 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匀强电场的场强E=40 3 V/mB.该匀强电场的场强E=80 V/mC.d点的电势为-2 3 VD.d点的电势为-4 V*11、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并接到电源上,一个带电微粒P位于两板间,恰好平衡.现用外力将P固定住,然后固定导线各接点,使两板均转过α角,如图虚线所示,再撤去外力,则P在两板间()A.保持静止B.水平向左做直线运动C.向右下方运动D.不知α角的值,无法确定P的运动状态12、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绝缘球壳上均匀地带有电荷量为+Q的电荷,另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球心O上,由于对称性,点电荷受力为零.现在球壳上挖去半径为r(r≪R)的一个小圆孔,则此时置于球心的点电荷所受静电力的大小为多少?方向如何?(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13、如图所示,A、B、C为一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某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平行于该三角形所在平面.现将电荷量为10-8C的正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3×10-6 J,将另一电荷量为10-8 C的负点电荷从A点移到C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3×10-6 J.(1)U AB、U AC、U BC各为多少?(2)画出电场线方向;(3)若AB边长为2 3 cm,求电场强度.(高二)物理教科版选修3—1第1章静电场含答案教科版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1、(双选)如图所示,A、B是被绝缘支架分别架起的两金属球,并相隔一定距离,其中A带正电,B不带电,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B将带负电B.导体B左端出现负电荷,右端出现正电荷,并且电荷量大小相等C.若A不动,将B沿图中虚线分开,则两边的电荷量大小可能不等D.只要A与B不接触,B的总电荷量总是为零BD[由于静电感应,导体B左端带负电,右端带正电,导体总电荷量为零,故A错误,D正确.B的左端感应出负电荷,右端出现正电荷,电荷量的大小相等,故B正确.若A不动,将B沿图中虚线分开,则两边的电荷量大小相等,与划分的位置无关,故C 错误.]2、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q 1和q 2,其间距为r 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 =k q 1q 2r 2,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 的单位应为( )A .kg·A 2·m 3B .kg·A -2·m 3·s -4C .kg·m 2·C -2D .N·m 2·A -2B [由公式F =k q 1q 2r 2得,k =Fr 2q 1q 2,故k 的单位为N·m 2C 2,又由公式q =It 得1 C =1 A·s ,由F =ma 可知1 N =1 kg·m·s -2,故1N·m 2C 2=1 kg·A -2·m 3·s -4,选项B正确.]3、(双选)如图所示,金属板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金属小球带电量为+q ,当小球静止后,悬挂小球的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α,小球与金属板中心O 恰好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且距离为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Q 在小球处产生的场强为E 1=kQ L 2B .+Q 在小球处产生的场强为E 1=mgtan αqC .+q 在O 点产生的场强为E 2=kq L 2D .+q 在O 点产生的场强为E 2=mgtan αQBC [金属板不能看作点电荷,在小球处产生的场强不能用E =kQ r 2计算,故A错误;根据小球处于平衡得小球受电场力F =mgtan α,由E =F q 得:E 1=mgtan αq ,B 正确;小球可看作点电荷,在O 点产生的场强E 2=kq L 2,C 正确;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金属板受到小球的电场力大小为F =mgtan α,但金属板不能看作试探电荷,故不能用E =F Q 求场强,D 错误.]4、(多选)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O点,两虚线圆均以O为圆心,两实线分别为带电粒子M和N先后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a、b、c、d、e为轨迹和虚线圆的交点.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B.M在b点的动能小于它在a点的动能C.N在d点的电势能等于它在e点的电势能D.N在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ABC[由图中带电粒子M和N先后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可知,粒子M受到引力作用所以带负电,粒子N受到斥力作用所以带正电,选项A正确;由于a点比b点更靠近带正电的点电荷,所以粒子M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粒子要克服电场力做功,动能减小,选项B正确;d点和e点在同一个等势面上,所以N在d点的电势能等于它在e点的电势能,选项C正确;粒子N带正电,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选项D错误.]5、(双选)如图所示,电量和质量都相同的带正电粒子以不同的初速度通过A、B两板间的加速电场后飞出,不计重力的作用,则()A.它们通过加速电场所需的时间相等B.它们通过加速电场过程中动能的增量相等C.它们通过加速电场过程中速度的增量相等D.它们通过加速电场过程中电势能的减少量相等BD[由动能定理知qU=ΔE k,因两粒子电荷量相同,故ΔE k相同,B项正确.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Uqmd,由v-t图像知位移相同,初速度大的用的时间短,A项错误;Δv=aΔt,时间不相等,故速度增量不相等,C项错误;电场力做功都是qU,故电势能减少量相等,D项正确.]6、(多选)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E和电流表相连接,接通开关S,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保持S接通,使两极板的面积错开一些(仍平行),则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B.保持S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电流表中有从左到右的电流流过C.断开S,增大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大D.断开S,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电介质板,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BCD[先明确物理量C、Q、U、E中保持不变的量,再依据物理公式来讨论.保持开关S接通,电容器上电压U保持不变,正对面积S减小时,由E=Ud可知U和d都不变,则场强E不变,A错误.减小距离d时,由C∝1d可知电容C增大,因为开关S接通U不变,由Q=CU得电荷量Q将增大,故电容器充电,电路中有充电电流,B正确.断开开关S后,电容器的电荷量Q保持不变,当d增大时电容C减小,由C=QU可得电压U将增大,C正确.插入电介质,εr增大,电容C增大,因为断开S后Q不变,由C=QU知电压U将减小,D正确.]*7、两个半径为r的相同金属球带上异种电荷,已知q1=3q2,两球心相距10r,其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1,现将两球接触后分开,再放回原处,这时两球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2,则()A.F2=F1B.F2=F1 3C.F2>F13D.F2<F13D [根据题意,两球接触后分开,每个球的带电荷量应是q2.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当两球带异种电荷时,由于电荷间的吸引,电荷在金属球表面不再均匀分布,两球表面所带电荷的“等效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必定小于10r,如图甲所示.甲应用库仑定律,则F1>k q1q210r2=k3q22100r2.同理,当两球带同种电荷时,两球表面所带电荷的“等效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必定大于10r,如图乙所示.乙则F2<kq2210r2=kq22100r2.因此F2必小于13F1,故应选D.]*8、(双选)如图甲所示为某一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为电场线上的两点,一电子以某一速度沿电场线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场线方向由A指向BB.场强大小E A>E BC.Q在A的左侧且为负电荷D.Q可能为负电荷,也可能为正电荷BC[由于A到B的过程中速度增加,根据动能定理可知,电场力对负电荷做正功,所以电场线的方向由B指向A,A错误;由图乙可知,电荷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所以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电场力在减小,由F=Eq知,E在减小,所以E A>E B,B正确;由以上分析知Q在A的左侧且为负电荷,C正确,D错误.]*9、(双选)如图所示,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把两个等量正电荷固定在正方形abcd的a、c两点,一质量为m带负电的光滑小球从b点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运动到d位置时速度不可能为零B.小球从b位置运动到d位置的过程中,加速度最大时速度一定最大C.小球从b位置运动到d位置的过程中,其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小球从b位置运动到d位置的过程中,电势能与动能之和始终保持不变CD[由b到bd连线的中点O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由O到d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因此到达d点的速度等于b点的速度,故A错误.由等量正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电场分布可知:ac的连线与中垂线的交点处场强为0,电场线的方向指向两边,由于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跟电场线的方向相反,所以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始终指向ac的连线与中垂线的交点.但中垂线上场强的大小:从中点到两侧场强先增大再减小,所以小球所受的电场力从中点到两侧先增大再减小,加速度最大的点不在O点,速度最大的点在O 点,故B错误.由等量正电荷的电场分布可知,在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O点的电势最高,沿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所以从b到d,电势是先增大后减小,负电荷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C正确.由于只有电场力做功,所以只有电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电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故D正确.故选C、D.]*10、如图所示,以O点为圆心,以R=0.20 m为半径的圆与坐标轴交点分别为a、b、c、d,该圆所在平面内有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θ=60°角,已知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4 3 V、4 V、-4 3 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匀强电场的场强E=40 3 V/mB.该匀强电场的场强E=80 V/mC.d点的电势为-2 3 VD.d点的电势为-4 VD[在匀强电场中,平行等长的线段两端的电势差相等,有U bc=U ad,得φd=-4 V,选项C错误,D正确;同理得O点电势为零,又U ao=ERsin θ,得E=40 V/m,选项A、B错误.]*11、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并接到电源上,一个带电微粒P位于两板间,恰好平衡.现用外力将P固定住,然后固定导线各接点,使两板均转过α角,如图虚线所示,再撤去外力,则P在两板间()A.保持静止B.水平向左做直线运动C.向右下方运动D.不知α角的值,无法确定P的运动状态B[设原来两板间距为d,电势差为U,则qE=mg,当板转过α角时两板间距d′=dcos α,E′=Ud′=Ecos α,此时电场力F′=qE′=qEcos α,其方向斜向上,其竖直分力F=F′cosα=qE=mg,故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则P水平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2、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绝缘球壳上均匀地带有电荷量为+Q的电荷,另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球心O上,由于对称性,点电荷受力为零.现在球壳上挖去半径为r(r≪R)的一个小圆孔,则此时置于球心的点电荷所受静电力的大小为多少?方向如何?(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解析:在球壳上与小圆孔相对的小圆面的电荷量q′≈πr24πR2Q=r24R2Q.根据库仑定律,它对球心的点电荷+q的作用力大小F=kq′qR2=kr24R2QqR2=kqQr24R4,其方向由球心指向小圆孔中心.答案:kqQr24R4由球心指向小圆孔中心13、如图所示,A、B、C为一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某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平行于该三角形所在平面.现将电荷量为10-8C的正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3×10-6 J,将另一电荷量为10-8 C的负点电荷从A点移到C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3×10-6 J.(1)U AB、U AC、U BC各为多少?(2)画出电场线方向;(3)若AB边长为2 3 cm,求电场强度.解析:(1)正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时,电场力做正功,故A点电势高于B点,可求得U AB=Wq=3×10-610-8V=300 V,负点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负功,A点电势高于C点,可求得U AC=W′q′=-3×10-6-1×10-8V=300 V.因此B、C 两点电势相等,故U BC=0.(2)由于匀强电场中的等势线是一簇平行直线,因此BC为一条等势线,故电场线方向垂直于BC,设D为直线BC的中点,则场强方向为由A指向D,如图所示.(3)直线AB在场强方向的距离d等于线段AD的长度,故由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式可得E=U ABd=30023×10-2×cos 30°V/m=1×104 V/m.答案:(1)300 V300 V0(2)见解析图(3)1×104 V/m。
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现象的应用一、多选题1. 下列关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静电平衡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不再运动B.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场强为零C.静电平衡时导体电势为零D.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2. 如图所示,金属壳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垫上,能起到屏蔽外电场或内电场作用的是()A. B. C. D.3. 如图所示是静电除尘的原理示意图.A为金属管,B为金属丝,在A、B之间加上高电压,使B附近的空气分子被强电场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电子在向A极运动过程中被烟气中的煤粉俘获,使煤粉带负电,最终被吸附到A极上,排出的烟就比较清洁了.有关静电除尘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管A应接高压电源的正极,金属丝B接负极B.金属管A应接高压电源的负极,金属丝B接正极C.C为烟气的进气口,D为排气口D.D为烟气的进气口,C为排气口4. 如图所示,在绝缘台上的金属网罩B内放有一个不带电的验电器C,如把一个带有正电荷的绝缘体A移近金属网罩B,则()A.B的内表面带正电荷,φB=φC=0B.B的右侧外表面带正电荷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将张开,φB<φCD.φB=φC,B的左右两侧电势相等二、选择题下列哪一个措施是为了防止静电产生的危害()A.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针B.在高大的烟囱中安装静电除尘器C.静电复印D.静电喷漆把一个带负电的球放在一块接地的金属板附近,对于球和金属板之间形成电场的电场线,在图中描绘正确的是()A. B.C. D.如图所示,较厚的空腔导体中有一个正电荷,图中a、b、c、d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顺序为()A.a>b>c>dB.a>c>d>bC.a>c=d>bD.a<b<c=d为防止麻醉剂乙醚爆炸,医疗手术室地砖要使用导电材料,医生和护士的鞋子和外套也要用导电材料,一切设备包括病人身体要良好接触,并保持良好接地.这是为了()A.除菌消毒 B.消除静电 C.利用静电 D.防止漏电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电学知识后对电工穿的高压作业服进行研究,发现高压作业服是用铜丝编织的,下列各同学的理由正确的是()A.甲认为铜丝编织的衣服不易拉破,所以用铜丝编织B.乙认为电工被铜丝编织的衣服所包裹,使体内电势保持为零,对人体起保护作用C.丙认为电工被铜丝编织的衣服所包裹,使体内电场强度保持为零,对人体起保护作用D.丁认为铜丝必须达到一定的厚度,才能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如图所示,将带正电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电荷的移动情况是()A.枕形导体中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B.枕形导体中负电荷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C.枕形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端和A端移动D.枕形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端和B端移动静电喷涂时,喷枪喷出的涂料微粒带电,在带正电被喷工件的静电作用下,向被喷工件运动,最后吸附在其表面.在涂料微粒向工件靠近的过程中()A.涂料微粒带正电B.离工件越近所受库仑力越小C.电场力对涂料微粒做负功D.涂料微粒的电势能减小一个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甲所示,把一个空心导体引入到该匀强电场后的电场线分布如图乙所示.在电场中有A、B、C、D四个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φA=φBB.φB=φCC.E A=E BD.E B=E C一个不带电的空心金属球,在它的球心处放一个正电荷,其电场分布是图中的()A. B.C. D.如图所示,用金属网把验电器罩起来,再使带电金属球靠近验电器,则下面关于验电器箔片的说法正确的是()A.箔片张开B.箔片不张开C.带电金属球电量足够大时才会张开D.箔片张开的原因是金属网罩感应带电产生的电场图中接地金属球A的半径为R,球外点电荷的电荷量为Q,到球心的距离为r.该点电荷的电场在球心处产生的感应电场的场强大小等于()A.k Qr2−k QR2B.k Qr2+k QR2C.0D.k Qr2如图所示,把一个带正电的小球放置在原来不带电的枕形导体附近,由于静电感应,枕形导体的a、b端分别出现感应电荷,则()A.枕形导体a端电势高于b端电势B.仅闭合S1,有电子从大地流向枕形导体C.仅闭合S1,有电子从枕形导体流向大地D.仅闭合S2,有正电荷从枕形导体流向大地三、解答题如图所示,A为带正电的金属板.小球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用绝缘细线悬挂于O 点,受水平向右的电场力偏转θ角后静止.试求小球所在处的电场强度.电业工人创造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超高压带电作业法.利用“绝缘梯”使输电线间的电势差逐渐变小,直到最后使人体的电势与输电线电势相等.试问:(1)人与输电线电势相等时,为什么没有危险?(2)超高压输电线周围存在强电场,人靠近输电线时,人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3)工人带电作业时穿着由金属丝和棉纱织成的均压服,有什么作用?如图所示,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两个点电荷a与b相距L,在a与b间放置一个原来不带电的导体P.当导体P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感应电荷在a、b连线的中点c处(c 在导体P内)产生的电场强度是多少?长为l的导体棒原来不带电,现将一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距棒左端R处,如图所示.当棒达到静电平衡后,棒上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P处产生的场强大小和方向分别是怎样的?如图所示,一厚度不计的金属圆桶带电荷总量为Q=+4×10−6C.(1)此时,金属桶内、外表面带电荷量分别为多少?(2)如果用丝线在桶内悬挂一带电荷量q=−2×10−6C的带电小球,使桶内金属小球与内表面接触一下,桶内、外表面带电荷量分别为多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现象的应用一、多选题1.【答案】B,D【考点】静电平衡【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A.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的自由电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但定向运动停止,A错误;B.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的任一点的原外电场与感应电荷产生的感应电场相互抵消,合场强为零,B正确;CD.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是等势体,但电势不一定为零,C错误,D正确.故选BD.2.【答案】A,B,D【考点】静电感应【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A.由于金属壳发生静电感应,内部场强为零,金属壳起到屏蔽外电场的作用,A正确;B.金属壳同大地连为一体,同A一样,外壳起到屏蔽外电场的作用,B正确;C.电荷会引起金属壳内外表面带电,外表面电荷会在壳外空间中产生电场,即金属壳不起屏蔽作用,C错误;D.将金属壳接地后,外表面不带电,壳外不产生电场,金属壳起屏蔽内电场的作用,D正确.故选ABD.3.【答案】A,C【考点】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AB.电子向A极运动,根据负电荷由低电势点向高电势点运动知,A正确,B错误;CD.烟气由低空向高空升起,所以C为进气口,D为排气口,C正确,D错误.故选AC.4.【答案】B,D【考点】电势静电感应【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ABC.由于静电感应B的左侧外表面带负电荷,右侧外表面带正电荷,内部场强为零,故B正确,A、C错误;D.金属网罩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是等势体,故其左右两侧电势相等,故D正确.故选BD.二、选择题【答案】A【考点】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A.当打雷的时候,由于静电的感应,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积累了很多的静电,容易导致雷击事故,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安装避雷针可以把雷电引入地下,保护建筑物的安全,属于静电防止,A符合题意;B.静电除尘时除尘器中的空气被电离,烟雾颗粒吸附电子而带负电,颗粒向电源正极运动,属于静电应用,B不符合题意;C.静电复印是利用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而使碳粉吸附在纸上,属于静电应用,C不符合题意;D.喷枪喷出的油漆微粒带正电,因相互排斥而散开,形成雾状,被喷涂的物体带负电,对雾状油漆产生引力,把油漆吸到表面,属于静电应用,D不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B【考点】电场线【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AD.静电平衡状态下,整个金属板是个等势体,所以金属板附近电场线与金属板表面垂直,故AD错误;BC.金属板接地,金属板只带有正电荷,且分布在金属板的左表面,所以金属板右表面没有电场存在,故B正确,C错误.故选B.【答案】B静电平衡静电感应【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当静电平衡时,空腔球形导体内壁感应出负电荷,外表面感应出正电荷.由于a处电场线较密,c处电场线较疏,d处电场线更疏,b处场强为零,则E a>E c>E d>E b.B正确.故选B.【答案】B【考点】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解析】本题考查是关于静电的防止与应用,从实例的原理出发就可以判断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良好接地,目的是为了消除静电,这些要求与消毒无关.静电会产生火花、热量,麻醉剂为易挥发性物品,遇到火花或热源便会爆炸,就像油罐车一样,在运输或贮存过程中,会产生静电,汽油属于易挥发性物品,所以它的屁股后面要安装接地线(软编织地线),以防爆炸,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答案】C【考点】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因为静电平衡的原理,处于作业服之内的空间合场强为零,人处于内部空间起到了保护作用,电势并不一定为零,根据静电平衡的特点,整个作业服是一个等势体,所以C对.故选C.【答案】B【考点】静电感应【解析】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发生了静电感应现象,金属导电的实质是自由电子的移动,正电荷不移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号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解答】解:金属导电的实质是自由电子的移动,即负电荷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枕形金属导体自由电子向A移动,正电荷不移动,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答案】D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A.由题图知,工件带正电,则在涂料微粒向工件靠近的过程中,涂料微粒带负电,故A错误;B.离工件越近,根据库仑定律得知,涂料微粒所受库仑力越大,故B错误;CD.涂料微粒所受的电场力方向向左,其位移方向大体向左,则电场力对涂料微粒做正功,其电势能减小,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答案】B【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AB.由于空心导体为等势体,所以φB=φC,选项A错误,B正确;CD.由于A、B、C三处的电场线的疏密程度不同,所以电场强度也不相同,选项C、D 错误.故选B.【答案】B【考点】静电屏蔽电场线【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根据静电感应,空心球的内侧感应出负电荷,外表面带正电荷,球壳内部场强处处为零,电场线中断,根据电场线的特点可知,B正确,A、C、D错误.故选B.【答案】B【考点】静电屏蔽静电感应【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静电屏蔽是为了避免外界电场对仪器设备的影响,或者为了避免电器设备的电场对外界的影响,用一个空腔导体把外电场遮住,使其内部不受影响,也不使电器设备对外界产生影响,故用金属网把验电器罩起来,再使带电金属球靠近验电器时,箔片不张开,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答案】D【考点】特殊带电体电场强度的计算【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由内部合场强为零可知,感应电荷产生的场强与Q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等大反向,故E=kQr2.故D正确.故选D.【答案】B【考点】静电感应【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如图枕形导体在带正电的小球附近时,枕形导体上的自由电子会向左边运动,左端因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右端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而当闭合任何开关时,导体就会与大地连接,会使大地的电子流入枕形导体.当处于静电平衡时,枕形导体是个等势体,即导体a端电势等于b端电势,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三、解答题【答案】小球所在处的电场强度为mg tanθq,水平向右.【考点】带电物体在电场中的平衡问题【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mg tanθ,小球所在处的电场强度:E=Fq =mg tanθq,小球带正电荷,电场强度方向与其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一致,方向水平向右.【答案】(1)人与输电线电势相等时,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均为0,则电荷不会发生定向移动,因此不会对人产生危险.(2)人体靠近高压输电线周围的强电场时,由于静电感应,人体内的自由电荷重新分布,瞬时负电荷向电场的反方向运动,形成瞬时电流.(3)由金属丝和绵纱织成的均压服可以起到静电屏蔽的作用,从而使人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考点】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静电屏蔽静电感应【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1)人与输电线电势相等时,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均为0,则电荷不会发生定向移动,因此不会对人产生危险.(2)人体靠近高压输电线周围的强电场时,由于静电感应,人体内的自由电荷重新分布,瞬时负电荷向电场的反方向运动,形成瞬时电流.(3)由金属丝和绵纱织成的均压服可以起到静电屏蔽的作用,从而使人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答案】产生的电场强度为8kQL2,沿ba连线向左.【考点】电场的叠加点电荷的场强【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由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kQr2,得:+Q和−Q的两个点电荷在c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kQr2=kQ(L2)2=4kQL2,同理E−=4kQL2,再由矢量合成得:E=E++E−=8kQL2,方向水平向右,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等大反向,故电场强度为8kQL2,方向水平向左.【答案】产生的场强为kq(R+l2)2,方向为向左.【考点】点电荷的场强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导体棒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发生静电感应,左端出现负电荷,右端出现正电荷,棒中任何一点都有两个电场,即外电场——+q在该点形成的电场E0,附加电场——棒上感应电荷在该点形成的电场E′,当达到静电平衡时E′=E0,题中所求的即为E′.棒的中点距离+q为r=R+l2,于是E′=E0=kq(R+l2)2,E′和E0方向相反,方向向左.【答案】(1)内外表面带电荷量分别为0和+4×10−6C.(2)桶内、外表面带电荷量分别为0和+2×10−4C.【考点】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所以q内=0,q外=+4×10−6C.(2)一个带负电的带电体接触内表面后,物体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正、负电荷发生中和现象,电荷仍然分布在外表面,所以q内=0,q外=+4×10−6C+(−2×10−6C)=+2×10−6C.。
第一章静电场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A级抓基础1.有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两两靠近,它们都相互吸引,如图所示.那么,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小球都带电B.只有一个小球带电C.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D.有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答案:D2.(多选)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把一个绝缘导体向带负电的球P 慢慢靠近.关于绝缘导体两端的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端的感应电荷越来越多B.两端的感应电荷是同种电荷C.两端的感应电荷是异种电荷D.两端的感应电荷电荷量相等答案:AC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B.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C.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D.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作电荷的湮灭解析:在D选项中,电荷并没有消失或者湮灭,只是正负电荷数目相等,表现为中性.答案:B4.(多选)一带负电绝缘金属小球放在潮湿的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小球上净电荷几乎不存在,这说明() A.小球上原有的负电荷逐渐消失了B.在此现象中,电荷不守恒C.小球上负电荷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潮湿的空气将电子导走了D.该现象是由于电子的转移引起,仍然遵循电荷守恒定律解析:绝缘小球上电荷量减少是由于电子通过潮湿空气导电转移到外界,只是小球上电荷量减少,但是这些电子并没消失,故A、B 错,C对.就小球和整个外界组成的系统而言,其电荷的总量仍保持不变,故D正确.答案:CD5.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A.2.4×10-19 C B.-6.4×10-19 CC.-1.6×10-18 C D.4.0×10-17 C解析: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都只能是元电荷电荷量的整数倍,元电荷电荷量为e=1.6×10-19 C.选项A中电荷量是元电荷电荷量的32倍,B中电荷量为4倍,C中电荷量为10倍.D中电荷量为250倍.也就是说B、C、D选项中的电荷量数值均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所以只有选项A是不可能的.答案:AB级提能力6.(多选)为了测定水分子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就是该分子是不显电中性的,它通过电场会发生偏转,非极性分子不偏转),可做如下实验:在酸式滴定管中注入适量蒸馏水,打开活塞,让水慢慢如线状流下,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近水流,发现水流向靠近玻璃棒的方向偏转,这证明()A.水分子是非极性分子B.水分子是极性分子C.水分子是极性分子且带正电D.水分子是极性分子且带负电解析:根据偏转,可判断出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根据向玻璃棒偏转,可以判断出其带负电.答案:BD7.(多选)关于元电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C.元电荷的数值通常取作e=1.6×10-19 CD.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解析:元电荷是指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数值为e=1.60×10-19C,故A项错误,C项正确;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都不是连续变化的,B项正确;元电荷e的值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测得的,D正确.答案:BCD8.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夸克带电量为23e,d夸克带电量为-13e,质子的带电量为e,中子不带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是由一个u夸克和一个d夸克组成,中子是由一个u夸克和两个d夸克组成B.质子是由两个u夸克和一个d夸克组成,中子是由一个u夸克和两个d夸克组成C.质子是由一个u夸克和一个d夸克组成,中子是由两个u夸克和两个d夸克组成D.质子是由两个u夸克和一个d夸克组成,中子是由两个u夸克和两个d夸克组成解析:根据质子所带电荷量为e,2×23e-13e=e,所以质子是由两个u夸克和一个d夸克组成;中子不显电性,23e-2×13e=0,所以中子是由一个u夸克和两个d夸克组成,故选项B正确.答案:B9.如图是伏打起电盘示意图,其起电方式是()A.摩擦起电B.感应起电C.接触起电D.以上三种方式都不是解析:导电平板靠近带电绝缘板并接地时,导体与大地连通,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绝缘板带正电,则会吸引大地的电子到导电平板上,从而使导电平板带上负电荷,故选项B正确.答案:B10.(多选)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B.用手触枕形导体后,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C.用手触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D.选项C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解析:根据静电感应,带正电的导体C放在枕形导体附近,在A 端出现了负电,B端出现了正电,两端金箔上带异种电荷而张开,选项A错误.用手触枕形导体后,B端不是最远端了,人是导体,人的脚部甚至地球是最远端,这样B端不再有电荷,金箔闭合,选项B 正确.用手触枕形导体时,只有A端带负电,将手和C移走后,不再有静电感应现象,A端所带负电荷分布在枕形导体上,A、B端均带有负电荷,两对金箔均张开,选项C、D正确.答案:BCD。
选修3-1第一章检测卷之迟辟智美创作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给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1.两个用相同资料制成的半径相等的带电金属小球,其中一个球的带电量的绝对值是另一个的5倍,它们间的库仑力年夜小是F ,现将两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年夜小可能是( )A.5 FFFF /52.点电荷A 和B ,分别带正电和负电,电量分别为4Q 和Q ,在AB 连线上,如图1-69所示,电场强度为零的处所在 ( )A .A 和B 之间 B .A 右侧C .B 左侧D .A 的右侧及B 的左侧3.如图1-70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 、B 接于电池两极,一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S ,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坚持S 闭合,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增年夜B .坚持S 闭合,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不变C .断开S ,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增年夜图1-69 B A Q 4Q 图1-70 图1-71D.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4.如图1-71所示,一带电小球用丝线悬挂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当小球静止后把悬线烧断,则小球在电场中将作()A.自由落体运动B.曲线运动C.沿着悬线的延长线作匀加速运动D.变加速直线运动5.如图是暗示在一个电场中的a、b、c、d四点分别引入检验电荷时,测得的检验电荷的电量跟它所受电场力的函数关系图象,那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个电场是匀强电场B.a、b、c、d四点的场强年夜小关系是E d>E a>E b>E c C.a、b、c、d四点的场强年夜小关系是E a>E b>E c>E d D.无法确定这四个点的场强年夜小关系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E与F成正比B q成反比C.由U ab=Ed可知,匀强电场中的任意两点a、b间的距离越年夜,则两点间的电势差也一定越年夜D.公式C=Q/U,电容器的电容年夜小C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U无关7. A 、B 在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且到连线的距离相等,如图1-73所示,则( ) A 、B 两点的电势能相等A 点移到B 点,电势能先增年夜后减小A 点移到B 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年夜D. A 、B 两点的连线上任意两点的电势差为零8.一个电子在电场中A 点具有80eV 的电势能,当它由A 运动到B 克服电场力做功30eV ,则( )A .电子在B 点的电势能是50eV B .电子的电势能增加了30eVC .B 点的电势为110VD .B 点的电势为-110V9.如图1-74所示,实线是一个电场中的电场线,虚线是一个负检验电荷在这个电场中的轨迹,若电荷是从a 处运动到b 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电荷从a 到b 加速度减小B .b 处电势能年夜C .b 处电势高D .电荷在b 处速度小10.如图1-75所示,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粒子,以初速度v 0,从A 点竖直向上射入真空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粒子通过电场中B 点时,速率v B =2v 0,方向与电场的方向一致,则A ,B 两点的电势差为:( )二、填空F q Oabc d 图1-72 图2 图1-73 图1-74B题(本年夜题共15分,把谜底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的要求作答)11.氢原子中电子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当电子运动轨道半径增年夜时,电子的电势能, 电子的动能增, 运动周期.(填增年夜、减小、不变)12.如图1-76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电场是匀强电场,场强年夜小为×104V/m,A、B两板相距1cm,C点与A相距,若B接地,则A、C间电势差U AC=____,将带电量为-×10-12C的点电荷置于C点,其电势能为____.×10-3C的粒子,不计重力,在电场中先后经过A、B两点,飞经A点时动能为10J,飞经B点时动能为4J,则带电粒子从A点到B点过程中电势能增加了______,AB两点电势差为____.三、计算题(本年夜题共45分, 解承诺写出需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伐.只写出最后谜底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图1-77算的题,谜底中必需明确写出数值和单元)14.如图1-77所示,在匀强电场中的M、N两点距离为 2 cm,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5 V,M、N连线与场强方向成60°角,则此电场的电场强度多年夜?15.如图1-78所示,Q A=3×10-8C,Q B=-3×10-8C,A,B两球相距5cm,在水平方向A B图1-78外电场作用下,A ,B 坚持静止,悬线竖直,求A ,B 连线中点场强.(两带电小球可看作质点)16.如图1-79所示,-8千克的带电粒子,以初速Vo=2m/s 的速度从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 、B 的中央,水平飞入电场,已知金属板长0.1m ,板间距离d =2X10-2m ,当U AB =1000V时,带电粒子恰好沿直线穿过电场,若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可调,要使粒子能从两板间飞出,U AB 的变动范围是几多?(g 取10m /s 2)17.如图1-80所示,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在光滑导轨上运动,半圆形滑环的半径为R ,小球在A 点时的初速为V 0,方向和斜轨平行.整个装置放在方向竖直向下,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中,斜轨的高为H ,试问:(1)小球离开A 点后将作怎样的运动? (2)设小球能达到B 点,那么,小球在B 点对圆环的压力为几多? (3)在什么条件下,小球可以以匀速沿半圆环达到最高点,这时小球的速度多年夜?18.如图1-81所示,一个电子以速度v 0=6.0×106m/s 和仰角α=45°从带电平行A B 图1-79板电容器的下板边缘向上板飞行.两板间场强E= 2.0×104V/m,方向自下向上.若板间距离d=2.0×10-2m,板长L=10cm,问此电子能否从下板射至上板?它将击中极板的什么处所?第一章检测谜底:1. BD2. C3. D4. C5. B6.D7. AD8. BD9. BD 10.C 11. 增年夜、减小、增年夜 12.×10-11J 13.×105N/C 方向向左16. 年夜于200V小于1800V 17.当mg=qE时,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mg>qE时,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mg<qE时, 小球做类似斜抛的曲线运动mg=qE时,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为V0 18. 电子不能射至上板,最后落在下板上,落点与动身点相距.新课标第一网。
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章训练卷物 理 (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静电的利用和防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没有安装避雷针的建筑物一定会被雷电击毁B .油罐车行驶途中车尾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避免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C .飞机起落架的轮胎用绝缘橡胶制成,可防止静电积聚D .手术室的医生和护士都要穿绝缘性能良好的化纤制品,可防止麻醉药燃烧 2.下面是某同学对电场中的一些概念及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 .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 =Fq 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成反比B .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 =QU 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带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C .根据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 =k Qr 2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场源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无关D .根据电势差的定义式U AB =W ABq可知,带电荷量为1 C 的正电荷,从A 点移动到B 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 J ,则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1 V3.如图所示,在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细杆ab附近P 处放置一个正点电荷,达到静电平衡后( )A .a 端的电势比b 端低B .b 端的电势与d 点的电势相等C .杆内c 处场强大小不等于零,c 处场强方向由b 指向aD .感应电荷在杆内c 处场强的方向由a 指向b4.如图所示,实线为两个点电荷Q 1、Q 2产生的电场的电场线,虚线为正电荷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运动轨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点的场强小于B 点的场强 B .Q 1的电荷量大于Q 2的电荷量C .正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 点的电势能D .正电荷在A 点的速度小于在B 点的速度5.如图所示,M 、N 是真空中的两块平行金属板,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 0由小孔进入电场,当M 、N 间电压为U 时,粒子恰好能到达N 板,如果要使这个带电粒子到达M 、N 板间距的12后返回,下列措施中能满足此要求的是(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 )A .使初速度减为原来的12B .使M 、N 间电压加倍C .使M 、N 间电压提高到原来的4倍D .使初速度和M 、N 间电压都减为原来的146.如图所示,把一个平行板电容器接在电压U =10 V 的电源上.现进行下列四步操作:(1)合上K ;(2)在两板中央插入厚为d2的金属板;(3)断开K ;(4)抽出金属板.则此时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势差为( )A .0B .10 VC .5 VD .20 V7.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Oy 平面,平面内a 、b 、c 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0 V 、17 V 、26 V 。
第2节库仑定律1.点电荷是理想模型,当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的 影响可以忽略时,带电体可被看成点电荷。
2.库仑定律表达式为F =kq 1q 2r 2,此式仅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
静电力常量k =9.0×109 N ·m 2/C 2。
一、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1.实验原理:如图所示,小球受Q 的斥力,丝线偏转。
F =mg tan_θ,θ变大,F 变大。
2.实验现象(1)小球带电荷量不变时,距离带电物体越远,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越小。
(2)小球处于同一位置时,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越大,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越大。
3.实验结论: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随着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二、库仑定律1.库仑力: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也叫做静电力。
2.点电荷:带电体间的距离比自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可将带电体看做带电的点,即为点电荷。
3.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F =kq 1q 2r2,k =9.0×109_N ·m 2/C 2,叫做静电力常量。
(3)适用条件:真空中的点电荷。
三、库仑的实验1.实验装置:库仑做实验用的装置叫做库仑扭秤。
如图所示,细银丝的下端悬挂一根绝缘棒,棒的一端是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A ,另一端有一个不带电的球B ,B 与A 所受的重力平衡。
当把另一个带电的金属球C 插入容器并使它靠近A 时,A 和C 之间的作用力使悬丝扭转,通过悬丝扭转的角度可以比较力的大小。
2.实验步骤(1)改变A 和C 之间的距离,记录每次悬丝扭转的角度,便可找出力F 与距离r _的关系。
(2)改变A 和C 的带电荷量,记录每次悬丝扭转的角度,便可找出力F 与带电荷量q _之间的关系。
【典型例题】[例1] 如图中虚线表示等势面,相邻两等势面间电势差相等。
有一带正电的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实线表示该带正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粒子在a点的动能为20 eV,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为2 eV。
若取c点为零势点,则当粒子的电势能为一6 eV时,它的动能是()A. 16 eVB. 14 eVC. 6 eVD. 4 eV解析:因该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动能减少了18eV,则运动至c等势面时的动能Ekc=20eV一=8eV,带电粒子的总能量E=Ekc+Ec=8eV+0=8eV。
当粒子的电势能为-6eV时,动能Ek=8eV一(一6)eV=14eV,选项B正确。
说明: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动能和电势能相互转化,总能量守恒。
[例2]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两条长为60 cm的丝线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分别系一质量均为0.1g的小球A和B。
当两小球带相同的电荷量时,A球被光滑的绝缘挡板挡住,且使OB线保持与竖直方向成60?角而静止。
求:(1)小球所带电荷量;(2)OB线受到的拉力。
解析:作B 球的受力分析图如图所示,B受G、F、T三力作用,三力平衡时表示三力的有向线段依次相接可以组成一个封闭的力三角形。
由图可知,该力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AOB相似,由于ΔAOB为等边三角形,故力三角形也是等边三角形。
设AB长为l,则(1)由F==mg,得小球电荷量为Q===2.0×10-6 C(2)OB线受的拉力为T=G=mg=0.1×10—3×10 N=10—3 N[例3] 如图所示,用电池对电容器充电,电路a、b之间接有一灵敏电流表,两极板之间有一个电荷q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两极板的间距变大,则()A. 电荷将向上加速运动B. 电荷将向下加速运动C。
电流表中将有从a到b的电流D。
电流表中将有从b到a的电流解析:充电后电容器的上极板A带正电。
不断开电源,增大两板间距,U不变、d增大。
2019年海南省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综合练习一、单选题1.图中a、b是两个点电荷||,它们的电荷量分别为Q1、Q2||,MN是ab连线的中垂线||,P是中垂线上的一点.下列哪种情况能使P点场强方向指向MN的右侧()A.Q1、Q2都是正电荷||,且Q1<Q2B.Q1是正电荷||,Q2是负电荷||,且Q1>|Q2|C.Q1是负电荷||,Q2是正电荷||,且|Q1|<Q2D.Q1、Q2都是负电荷||,且|Q1|>|Q2|2.空间有一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O点的电势最低B.x2点的电势最高C.x1和-x1两点的电势相等D.x1和x3两点的电势相等3.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B.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C.小鸟停在单根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D.打雷时||,呆在汽车里比呆在木屋里要危险4.如图所示||,平行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一个离子穿越电场的运动轨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场强方向一定是向右B.该离子一定是负离子C.该离子一定是由a向b运动D.场强方向、离子的运动方向以及是正离子还是负离子都不能确定||,但是离子在a点的动能一定小于在b点的动能5.下列图中||,a、b、c是匀强电场中的三个点||,各点电势φa=10 V||,φb=2 V||,φc=6 V||,a、b、c三点在同一平面上||,图中电场强度的方向表示正确的是()6.对于由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仍成立||,即E=F/Q||,式中的Q就是产生电场的点电荷B.在真空中电场强度的表达式为E=kQr2||,式中的Q就是产生电场的点电荷C.在真空中E=kq/r2||,式中的q是试探电荷D.以上说法都不对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电荷就是体积很小的带电体B.点电荷就是体积和带电荷量都很小的带电体C.根据F= k q1q2r2设想当r→0时得出F→∞D.静电力常量的数值是由实验得出的8.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MN||,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绝缘金属球A靠近导体的M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只有M端验电箔张开B.只有N端验电箔张开C.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D.两端的验电箔都不张开9.对于电场中A、B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势差的定义式U AB=W AB/q||,说明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与电场力做功W AB成正比||,与移动电荷的电荷量q成反比B.A、B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将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C.将1 C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1 J的功||,这两点间的电势差为1 VD.电荷由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除受电场力外||,还受其他力的作用||,电荷电势能的变化就不再等于电场力所做的功10.如图所示||,在P板附近有一电子由静止开始向Q板运动||,则关于电子到达Q板时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板间距离越大||,加速的时间就越长||,获得的速度就越大B.两板间距离越小||,加速度就越大||,获得的速度就越大C.与两板间距离无关||,仅与加速电压有关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二、多选题11.关于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零电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B.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C.由于电势是相对的||,所以无法比较电场中两点的电势高低D.电势是描述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了B点||,路径不同||,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就可能不同B.电荷从电场中的某点开始出发||,运动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了该点||,则说明电场力做功为零C.正电荷沿着电场线运动||,电场力对正电荷做正功||,负电荷逆着电场线运动||,电场力对负电荷做正功D.电荷在电场中运动||,因为电场力可能对电荷做功||,所以能量守恒定律在电场中并不成立13.一电子飞经电场中A、B两点||,电子在A点电势能为4.8×10-17 J||,动能为3.2×10-17 J||,电子经过B点时电势能为3.2×10-17 J||,如果电子只受静电力作用||,则()A.电子在B点时动能为4.8×10-17 JB.由A点到B点静电力做功为100 eVC.电子在B点时动能为1.6×10-17 JD.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100 V14.如图所示||,虚线a、b和c是某静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φa、φb和φc||,φa>φb>φc||,一带正电粒子射入电场中||,其运动轨迹如实线KLMN所示.由图可知()A.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B.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C.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D.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动能减少15.如图所示||,虚线a、b、c表示O处点电荷的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设两相邻等势面的间距相等||,一电子射入电场后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其中1、2、3、4是运动轨迹与等势面的一些交点.由此可以判定()A.电子在每个位置具有的电势能与动能的总和一定相等B.O处的点电荷一定带正电C.a、b、c三个等势面的电势关系是φa>φb>φcD.电子运动时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三、填空题16.两根光滑绝缘棒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棒与水平面间均成45°角||,棒上各穿有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相同小球||,如图所示.现让两球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则当两球相距多远时||,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值?17.两个点电荷带有相等的电荷量||,要求它们之间相距1 m 时的相互作用力等于1 N||,则每个电荷的电荷量是多少?等于电子电荷量的_____________倍18.科学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所带的电荷量||,与它带等量的电荷||,但符号相反||,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e=.四、计算题1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静止时悬线向左与竖直方向成θ角||,重力加速度为g.(1)判断小球带何种电荷.(2)求电场强度E.(3)若在某时刻将细线突然剪断||,求经过t时间小球的速度v.20.一个电子(质量为9.1×10-31 kg||,电荷量为1.6×10-19 C)以v0=4×107 m/s的初速度沿着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方向飞入匀强电场||,已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E=2×105 N/C||,不计重力||,求:(1)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电子进入电场的最大距离;(3)电子进入电场最大距离的一半时的动能.21.计算机键盘上的每一个按键下面都有一个电容传感器||,如图所示.电容的计算公式是C=εr Sd||,其中常量εr=9.0×10-12 F·m-1||,S表示两金属片的正对面积||,d表示两金属片间的距离.当某一键被按下时||,d发生改变||,引起电容器的电容发生改变||,从而给电子线路发生相应的信号.已知两金属片的正对面积为50 mm2||,键未被按下时||,两金属片间的距离为0.60 mm.只要电容变化达0.25 pF||,电子线路就能发生相应的信号||,那么为使按键得到反应||,至少需要按下多大距离?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 B解析Q1、Q2产生的电场在P点叠加||,利用矢量的合成按各项给出情况画出P点的合场强方向||,可以判断答案为B.2.答案 C解析电势高低与场强大小无必然联系.O点场强为0||,电势不一定最低||,A错.x2点是场强正向最大的位置||,电势不是最高||,B错.将电荷从x1移到-x1可由题图知电场力做功为零||,故两点电势相等||,而把电荷从x1移到x3电场力做功不为零||,C对||,D错.3.答案 B解析由静电屏蔽的知识可知||,A、D选项均错;金属可以消除多余的静电||,B项正确;单根高压输电线上相距较近的两点之间电阻很小||,因而电压较小||,小鸟不会被电死||,C选项错误.4.答案 D解析因为不知离子是向哪个方向运动的||,可以假设其由b向a运动||,由离子的运动轨迹可以判定出||,离子只能受到向左的电场力||,所以由b向a一定是减速运动的(同理||,也可假设离子由a向b运动||,此时根据轨迹可判定出电场力同样向左||,离子加速运动)||,所以该离子在a点的动能一定小于在b点的动能;由于电场线方向、离子的电性都是未知的||,所以A、B、C均不正确.5.答案 D解析由题意可知:直线ab的中点的电势为6 V ||,与c点等势||,故应按D图进行求解||,电场的方向则由电势高处指向电势低处||,D图表示正确.6.答案 B解析E=Fq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场||,式中q为试探电荷而非场源电荷||,故A错.而E=k Qr2为点电荷Q产生电场强度的决定式||,式中Q为场源电荷||,故B对||,C错误.点评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场||,点电荷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只适用于点电荷||,且决定于电场本身.7.答案 D解析由点电荷的概念知||,A、B均错.当两电荷间距离r→0时||,两电荷已不能看作点电荷||,库仑定律不再适用||,C错.而静电力常量是由实验测出的||,故D项正确.0时||,两电荷已不能看作点电荷||,库仑定律不再适用||,C错.而静电力常量是由实验测出的||,故D项正确.8.答案 C解析当带电体A靠近导体M端时||,导体由于静电感应||,两端出现异种电荷||,故金箔都会张开.9.答案 C解析根据电势差的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在数值上等于将单位正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仅由电场及两点位置决定||,与移动的电荷量及做功的多少无关||,即U=Wq 是比值定义式||,所以A错||,B错||,C对.电势能的变化唯一决定于电场力做的功||,与其他力是否做功||,做多少功无关||,D错.10.答案 C解析电子由P到Q的过程中||,静电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eU=12mv 2||,得v=2eUm||,速度大小与U有关||,与两板间距离无关.二、多选题11.答案ABD解析由电势的定义可知A正确.由于电势是相对量||,电势的大小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故B正确.虽然电势是相对的||,但电势的高低是绝对的||,因此C错误.电势与电势能相联系||,它是描述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故D正确.点评(1)电势是表征电场中某点能的性质的物理量||,仅与电场中某点性质有关||,与电场力做功的值及试探电荷的电荷量、电性无关||,电势的大小为φ=E pq.(2)电势是相对的||,电势零点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以方便为原则.如果没有特别规定||,一般选无穷远或大地的电势为零.(3)电势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在规定了零电势点后||,电场中各点的电势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正值表示该点电势比零电势点电势高||,负值表示该点电势比零电势点电势低||,所以||,同一电场中||,正电势一定高于负电势.12.答案BC解析电场力做的功和电荷的运动路径无关||,所以选项A错误;电场力做功只和电荷的初末位置有关||,所以电荷从某点出发又回到了该点||,电场力做功为零||,B正确;正电荷沿电场线的方向运动||,则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和电荷的位移方向相同||,故电场力对正电荷做正功||,同理||,负电荷逆着电场线的方向运动||,电场力对负电荷做正功||,C正确;电荷在电场中运动||,虽然有电场力做功||,但是电荷的电势能和其他形式的能间的转化满足能量守恒定律||,D错.13.答案AB14.答案AC解析因为运动的粒子带正电||,从其轨迹弯曲情况可判定受到的是库仑斥力||,所以场源电荷必定为正电荷||,即电势高低关系为φa>φb>φc.因此φK=φN<φM<φL.所以由K到L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A、C正确.由L到M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加||,B、D错误.点评(1)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所以当电场中两点的位置确定后||,在两点间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功是确定的值||,也就是说电荷的电势能变化量是确定的.(2)电场力做功一定伴随着电势能的变化||,电势能的变化只有通过电场力做功才能实现||,其他力做功不会引起电势能的变化.(3)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电势能一定减少;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电势能一定增加.电场力做了多少正功||,电势能就减少多少;电场力做了多少负功||,电势能就增加多少.15.答案AD解析电子在运动过程中只有电场力做功||,只有电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因而电势能与动能的总和不变||,A正确.从运动轨迹的弯曲情况可知电子受排斥力作用||,所以可判断O点处的电荷为负电荷||,根据负点电荷的电场分布可知D正确||,C错误.三、填空题16.答案kQ2 mg解析小球在下滑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此时两球相距L.对任一小球||,此时重力、弹力、库仑力三者的合力为零.F=kQ 2L2||,Fmg =tan 45°||,解之得L=kQ2mg.17.答案1×10-5 C 6.25×1013倍解析根据库仑定律||,则已知F、r即可计算出电荷量.设每个电荷的电荷量为q||,已知两点电荷间距r=1 m||,相互作用力F=1 N.由库仑定律F=k q1q2r2=k q2r2||,得q=Fr2k=1×129×109C≈1×10-5 C||,这个电荷量与电子电荷量之比为n=qe =1×10-51.6×10-19=6.25×1013||,即是电子电荷量的6.25×1013倍.18.答案电子质子、正电子 1.60×10-19C四、计算题19.答案(1)负电(2)mgtan θ/q(3)gt/cos θ解析(1)负电.(2)小球受力如右图所示||,其中电场力F=qE||,由平衡条件得:F=mgtan θ||,E=mgtan θ/q.(3)剪断细线后小球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F合=mg/cos θ=ma||,v=at||,所以v=gt/cos θ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斜向左下方.20.答案(1)3.5×1016 m/s2(2)2.28×10-2 m(3)3.6×10-16 J解析(1)电子沿着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方向飞入时||,仅受电场力作用||,且做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E=ma||,即a=qEm=1.6×10-19×2×1059.1×10-31m/s2=3.5×1016 m/s2(2)电子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得v20=2ax||,即x=v202a=(4×107)22×3.5×1016m=2.28×10-2 m.所以电子进入电场的最大距离为2.28×10-2 m(3)当电子进入电场最大距离一半时||,即电子在电场中运动x′=x2=1.14×10-2m时||,设此时动能为E k||,电场力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得-qEx′=E k-12mv 2 0所以E k=12mv 2-qEx′=12×9.1×10-31×(4×107)2-1.6×10-19×2×105×1.14×10-2=3.6×10-16 J点评由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或动能定理求解.21.答案0.15 mm解析先求得未按下时的电容C1=0.75 pF||,再由C1C2=d2d1||,得ΔCC2=Δdd1和C2=1.00 pF||,得Δd=0.15 mm.。
库仑定律习题选班级 姓名1. 下面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是点电荷 B .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是点电荷C .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远小于它们间的距离时,可将这两个带电体看成是点电荷D .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点电荷2. 关于库仑定律的公式F =k Q 1Q 2r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r →∞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力F →0B .当真空中的两个电荷间的距离r →0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力F →∞C .当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r →∞时,库仑定律的公式就不适用了D .当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r →0时,电荷不能看成是点电荷,库仑定律的公式就不适用了 3 .真空中有甲、乙两个点电荷,当它们相距r 时,它们间的静电力为F .若甲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2倍,乙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13,两者间的距离变为2r ,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 )A .3F /8B .F /6C .8F /3D .2F /34. 半径为r 的两个相同金属球,两球心相距为L (L =3r),它们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均为q ,则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静电力FA .带同种电荷时,F <22L q kB .带异种电荷时,F >22L q kC .不论带何种电荷,F =22Lq k D .以上各项均不正确5. 如图4所示,把质量为0.2克的带电小球A 用丝线吊起,若将带电量为4×10-8C 的小球B 靠近它,当两小球在同一高度时且相距3cm ,丝线与坚直方向夹角为45︒,此时小球B 受到库仑力F =_____。
小球A 带的电量q A =_______。
6. 如图所示,有三个点电荷A 、B 、C 位于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已知A 、B 都带正电荷,A 所受B 、C 两个电荷的静电力的合力如图中F A 所示,那么可以判定点电荷C 所带电荷的电性为( )A .一定是正电B .一定是负电C .可能是正电,也可能是负电D .无法判断7.如图所示,大小可以忽略不计的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A 和B 相互 排斥,静止时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是α和β,且α<β,两小球在同一水平线上,由此可知( )A .B 球受到的库仑力较大,电荷量较大 B .B 球的质量较大C .B 球受到的拉力较大D .两球接触后,再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时,悬线的偏角α′、β′仍满足α′<β′8 .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带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用长均为L 的两根细线,悬挂在同一点上,静止时两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30°,则小球的质量为 . 9.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 和B ,分别带有电荷量q A =﹣7×108-C 和q B =3×108-C ,它们之间的吸引力为2×106-N .在绝缘条件下让它们相接触,然后把它们又放回原处,则此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力是 (填“排斥力”或“吸引力”),大小是 .(小球的大小可忽略不计)10.真空中有三个点电荷,它们固定在边长为50 cm 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每个点电荷都是+2×10-6 C ,求它们所受的库仑力.图411.电荷量分别为如图1-2-1所示,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4q的两个点电荷A、B,相距L,求在何处放一个什么性质的电荷,才可以使三个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习题选1.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C.元电荷的值通常取作e=1.60×10-19CD.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2.如图所示,挂在绝缘细线下的小轻质通草球,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而靠近或远离,所以()A.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C.甲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D.乙图中两球只有一个带电3.(2009·福建仙游现代中学高二检测)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小段距离,发现两球间互相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A.A和B原来带有等量异种电荷B.A和B原来带有同种电荷C.A和B原来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D.A和B原来只有一个带电4.如图所示的是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个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上的金属小球B时,验电器中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则()A.金属球A可能不带电B.金属球A一定带正电C.金属球A可能带负电D.金属球A一定带负电5.如图所示,在+Q形成的电场中有两个相互接触的金属导体A和B.均放在绝缘支座上.若先将+Q移走,再把A、B分开,则A______电,B______电;若先将A,B分开,再移走+Q,则A______电,B______电.6.(2009·苏州高二检测)把一个带电棒接近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金箔先闭合而后又张开,说明棒上带的是()A.负电荷B.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C.正电荷D.带电棒上先带正电荷,后带负电荷7.如图所示,用带正电的绝缘棒A去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B,B的金属箔张开,这时金属箔带_______电;若在带电棒A移开前,用手摸一下验电器的小球后离开,然后移开A,这时B的金属箔也能张开,它带_____电.8.(2008·南京高二检测)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Q A=6.4×10-9C,Q B=-3.2×10-9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
第7节静电现象的应用1. 处于静电平衡中的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的原因是()A.导体内部无任何电场B.外电场不能进入导体内部C.所有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的合电场强度为零D.外电场和所有感应电荷的电场在导体内部叠加的结果为零答案:D解析:静电平衡导体内部场强为零,指合场强为零.2. 一金属球,原来不带电,现沿球的直径的延长线放置一均匀带电的细杆MN,如图所示,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在球内直径上a、b、c三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 a、E b、E c,三者相比,则()A.E a最大B.E b最大C.E c最大D.E a=E b=E c答案:C解析:由静电平衡特点可知:E感=E外,因C离右侧带电体距离最小,故E C最大.3. (多选)避雷针能够避免建筑物被雷击的原因是()A.云层中带的电荷被避雷针通过导线导入大地B.避雷针的尖端向云层放电,中和了云层中的电荷C.云层与避雷针发生摩擦,避雷针上产生的电荷被导入大地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AB解析:带电荷的云层靠近避雷针时,在避雷针尖端感应出与云层相反的静电,达到一定程度就向空中放电,中和云层中的电荷,更主要的是云层中的大量电荷可以通过避雷针引入地下,从而避免遭受雷击,所以A、B正确.4. 具有一定厚度的空心金属球壳的球心位置处放一正电荷,下面中的四个图画出了其空间电场的电场线情况,符合实际情况的是()答案:D解析: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实体部分)场强处处为零,静电感应的结果使球壳上的电荷分布如图所示.5. 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B.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C.小鸟停在单根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D.打雷时,待在汽车里比待在木屋里要危险答案:B解析:由静电屏蔽的知识可知,A、D选项均错;金属可以消除多余的静电,B项正确;单根高压输电线上相距较近的两点之间电阻很小,因而电压较小,小鸟不会被电死,C选项错误.6. (多选)在下列措施中,能将产生的静电尽快导走的是()A.飞机轮子上搭地线B.印染车间保持湿度C.复印图片D.电工钳柄装有绝缘套答案:AB解析:飞机在飞行中与空气摩擦时,飞机外表面聚集了大量静电荷,降落时会对地面人员带来危害及火灾隐患,因此飞机降落时要及时导走机身聚集的静电,采取的措施是在轮胎上安装地线或用导电橡胶制造轮胎;在印染工作车间也同样容易产生静电,静电会给车间带来火灾隐患,为防止火灾发生,其中安全措施之一就是车间保持湿度,从而通过湿润的空气及时导走静电;在复印图片环节中,刚好需要应用静电;电工钳柄装有绝缘套是防止导电,保护电工的安全.7.(多选)如图所示是某种静电矿料分选器的原理示意图,带电矿粉经漏斗落入水平匀强电场后,分落在收集板中央的两侧,对矿粉分离的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带正电的矿粉落在右侧B.电场力对矿粉做正功C.带负电的矿粉电势能变大D.带正电的矿粉电势能变小答案:BD解析:带正、负电荷的矿粉受电场力作用分别落到左、右两侧,选项A错误;不管矿粉带正电还是负电,电场力均对其做正功,矿粉的电势能均变小,选项B、D正确,C错误.8. (多选)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金属板正上方有一固定的正点电荷Q,一表面绝缘的带电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且不影响Q的电场),从左端以初速度v0滑上金属板,沿光滑的上表面向右运动到右端,在该运动过程中()A.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球做先减速,后加速的运动C.小球的电势能保持不变D.电场力对小球所做的功为零答案:ACD解析:水平放置的金属板处于点电荷Q的电场中而达到静电平衡状态,是一个等势体,其表面电场线处处与表面垂直,所以小球运动时只在竖直方向上受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故带电小球(表面绝缘,电荷量不变)在导体表面滑动时,电场力不做功,故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C、D选项正确.9. (多选)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球壳内壁接地,将一带正电的小球放入其中,但不与球壳接触,则()A.球壳内壁带负电B.球壳外壁带正电C.球壳外壁不带电D.若将接地线去掉再移出正电荷,球壳外壁带负电答案:ACD解析:由静电屏蔽知识可得,未接地前电场线分布特点如图,球壳是个等势体,无论是内壳还是外壳接地,都是大地上的电子受电场力作用逆着电场线与外壳正电中和,使外壳不带电,故A、C正确,B错.若移出正电荷,则剩余负电都分布在外表面,D正确.10. (多选)如图所示,一个不带电的导体球N,置于空心导体球M附近,现将另一个带电荷量为Q的金属球放于空腔导体M内,则()A.若M接地,N上无感应电荷B.若M不接地,且M原来不带电,N上无感应电荷C.若M不接地,且M原来不带电,N上有感应电荷D.若M不接地,且M原来带电,N上一定有感应电荷答案:AC解析:(1)若M接地,分析N上带电情况金属球Q带电―→M内表面带相反电性电荷,M外表面不带电―→N上无感应电荷(2)若M不接地①M原来不带电,分析N上带电情况金属球Q带电―→M内表面带相反电性电荷,M外表面带与内表面相同电性的电荷―→N上有感应电荷②M原来带电,分析N上带电情况11. 如图所示,绝缘开口金属球壳A已带电,现把验电器甲的小金属球与球壳A的内壁用导线相连,另外把一绝缘的金属小球B与球壳A的内壁相接触后再与验电器乙的金属小球相接触,验电器乙距球壳A足够远,那么验电器甲的金属箔片________,验电器乙的金属箔片________.(填“张开”或“不张开”)答案:张开不张开解析: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金属球壳,由于电荷间的相互排斥的作用力,电荷间的距离尽量变大,所以电荷分布在金属球壳的外表面上,在金属球壳的内表面没有净电荷的分布.验电器甲与球壳A相连时,与金属球壳构成一个导体,相当于金属球壳的远端,则带有电荷,从而使金属箔片张开;同理,可知验电器乙不会带电,故金属箔片不张开.12.如图所示,在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绝缘导体球之间,对称地放着两个相同的导体ab、cd,则(1)当用导线将a、b连接起来时,导线中有无电流通过?若有,方向如何?(2)当用导线将a、c连接起来时,导线中有无电流通过?若有,方向如何?答案:(1)无(2)有由a→c解析:导体ab、cd处于静电场中,已达到静电平衡状态,ab、cd均各自为一个等势体,但因ab靠近正电荷,cd靠近负电荷,所以导体ab的电势要高于cd的电势,我们也可在正、负电荷之间画一条由左向右的电场线,也易判断导体ab的电势比导体cd的电势高.当用导线将a、c连接起来时,将会有电流从a流到c.当用导线将a、b连接起来时,无电流通过.。
2020—2021物理粤教版选修3—1第一章电场含答案粤教版选修3—1第一章电场1、(双选)如图所示,把置于绝缘支架上的不带电的枕形导体放在带负电的导体C附近,导体的A端感应出正电荷,B端感应出负电荷.关于使导体带电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用手摸一下导体的B端,B端自由电子将经人体流入大地,手指离开,移去带电体C,导体带正电B.如果用手摸一下导体的A端,大地的自由电子将经人体流入导体与A端的正电荷中和,手指离开,移去带电体C,导体带负电C.如果用手摸一下导体的中间,由于中间无电荷,手指离开,移去带电体C,导体不带电D.无论用手摸一下导体的什么位置,导体上的自由电子都经人体流入大地,手指离开,移去带电体C,导体带正电2、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使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片金属箔片上带异种电荷B.两片金属箔片上均带负电荷C.金属箔片上有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D.将玻璃棒移走,则金属箔片立即合在一起3、(双选)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半径相等的带电金属小球(可看成点电荷),其中一个球的带电量的绝对值是另一个的5倍,当它们静止于空间某两点时,静电力大小为F.现将两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则它们间静电力的大小可能为()A .59F B .45F C .54FD .95F4、如图为金属球放入匀强电场后电场线的分布情况.设该电场中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 A 、E B ,则A 、B 两点( )A .E A =EB ,电场方向相同 B .E A <E B ,电场方向相同C .E A >E B ,电场方向不同D .E A <E B ,电场方向不同5、如图所示,真空中O 点处有一点电荷,在它产生的电场中有a 、b 两点,a 点的场强大小为E a ,与ab 连线成53°角,b 点的场强大小为E b ,与ab 连线成37°角.关于a 、b 两点E a 、E b 及φa 、φb 的关系,正确的是( )A .25E a =9E b ,φa >φbB .16E a =9E b ,φa <φbC .9E a =25E b ,φa >φbD .9E a =16E b ,φa <φb6、如图所示,匀强电场方向平行于xOy 平面,在xOy 平面内有一个半径为R =5 m 的圆,圆上有一个电荷量为q =+1×10-8 C 的试探电荷P ,半径OP 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P 沿圆周移动时,其电势能E p =2.5×10-5sin θ(J),则( )A .x 轴位于零势面上B .电场强度大小为500 V/m ,方向沿y 轴正方向C .y 轴位于零势面上D.电场强度大小为500 V/m,方向沿x轴正方向7、如图所示,a、b两个带正电的粒子,以相同的速度先后垂直于电场线从同一点进入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后,a粒子打在B板的a′点,b粒子打在B板的b′点,若不计重力,则()A.a的电荷量一定大于b的电荷量B.b的质量一定大于a的质量C.a的比荷一定大于b的比荷D.b的比荷一定大于a的比荷8、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竖直放置并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一带电小球经绝缘轻绳悬挂于两极板之间,处于静止状态.现保持右极板不动,将左极板向左缓慢移动.关于小球所受的电场力大小F和绳子的拉力大小T,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逐渐增大,T逐渐减小B.F逐渐减小,T逐渐减小C.F逐渐减小,T逐渐增大D.F逐渐增大,T逐渐增大9、如图所示,放在绝缘支架上带正电的导体球A,靠近放在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导体B,导体B用导线经开关接地,现把S先合上再断开,再移走A,则导体B()A.不带电B.带正电C.带负电D.不能确定10、如图所示,两个半径均为r的金属球放在绝缘支架上,两球面最近距离为r,带等量异种电荷,电荷量为Q,两球之间的静电力为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A.等于k Q29r2B.大于kQ29r2C.小于k Q29r2D.等于kQ2r211、如图所示,真空中O点有一点电荷,在它产生的电场中有a、b两点,a点的场强大小为E a,方向与ab连线成60°角,b点的场强大小为E b,方向与ab连线成30°角.关于E a、E b的关系,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E a=33E b B.E a=13E bC.E a=3E b D.E a=3E b12、一个带正电的质点,电荷量q=2.0×10-9 C,在静电场中由a点移动到b 点.在这个过程中,除静电力外,其他外力做的功为6.0×10-5 J,质点的动能增加了8.0×10-5 J,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为()A.1×104 V B.-1×104 VC.4×104 V D.-7×104 V13、(双选)如图,同一平面内的a、b、c、d四点处于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此平面平行,M为a、c连线的中点,N为b、d连线的中点.一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从a点移动到b点,其电势能减小W1;若该粒子从c点移动到d点,其电势能减小W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一定与a、b两点连线平行B.若该粒子从M点移动到N点,则电场力做功一定为W1+W22C.若c、d之间的距离为L,则该电场的场强大小一定为W2 qLD.若W1=W2,则a、M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一定等于b、N两点之间的电势差14、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Q A=6.4×10-9C,Q B=-3.2×10-9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后,A、B带电荷量各是多少?此过程中电子发生了怎样的转移,转移了多少电荷量?15、如图所示,A、B为两块足够大的相距为d的平行金属板,接在电压为U 的电源上.在A板的中央P点放置一个电子发射源.可以向各个方向释放电子.设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射出的初速度为v.求电子打在板上的区域面积.(不计电子的重力)2020—2021物理粤教版选修3—1第一章电场含答案粤教版选修3—1第一章电场1、(双选)如图所示,把置于绝缘支架上的不带电的枕形导体放在带负电的导体C附近,导体的A端感应出正电荷,B端感应出负电荷.关于使导体带电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用手摸一下导体的B端,B端自由电子将经人体流入大地,手指离开,移去带电体C,导体带正电B.如果用手摸一下导体的A端,大地的自由电子将经人体流入导体与A端的正电荷中和,手指离开,移去带电体C,导体带负电C.如果用手摸一下导体的中间,由于中间无电荷,手指离开,移去带电体C,导体不带电D.无论用手摸一下导体的什么位置,导体上的自由电子都经人体流入大地,手指离开,移去带电体C,导体带正电AD[无论用手摸一下导体的什么位置,都会使枕形导体通过人体与大地相连,由于静电感应,导体上的自由电子将经人体流入大地,使得导体带正电,手指离开,移去带电体C,导体带正电,故选A、D.]2、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使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片金属箔片上带异种电荷B.两片金属箔片上均带负电荷C.金属箔片上有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D.将玻璃棒移走,则金属箔片立即合在一起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若将其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此时两个箔片上均带正电荷;在此过程中,一部分电子会从验电器向玻璃棒转移;移走玻璃棒后,箔片仍带电,不会立即合在一起,选项C正确.]3、(双选)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半径相等的带电金属小球(可看成点电荷),其中一个球的带电量的绝对值是另一个的5倍,当它们静止于空间某两点时,静电力大小为F.现将两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则它们间静电力的大小可能为( ) A .59F B .45F C .54FD .95FBD [设一个球的带电量绝对值为Q ,则另一个球的带电量绝对值为5Q ,此时F =k 5Q 2r 2,若两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再分开,两球电量的绝对值为3Q ,则两球的库仑力大小F′=k 9Q 2r 2=9F5.若两球带异种电荷,接触后再分开,两球电量的绝对值为2Q ,此时两球的库仑力F″=k 4Q 2r 2=45F.故B 、D 正确,A 、C 错误.] 4、如图为金属球放入匀强电场后电场线的分布情况.设该电场中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 A 、E B ,则A 、B 两点( )A .E A =EB ,电场方向相同 B .E A <E B ,电场方向相同C .E A >E B ,电场方向不同D .E A <E B ,电场方向不同D [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弱,由题图可知,B 点密集,A 点稀疏,故E A <E B ,又某点的电场方向为电场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A 、B 两点的电场方向不同,故A 、B 、C 错误,D 正确.]5、如图所示,真空中O 点处有一点电荷,在它产生的电场中有a 、b 两点,a 点的场强大小为E a ,与ab 连线成53°角,b 点的场强大小为E b ,与ab 连线成37°角.关于a 、b 两点E a 、E b 及φa 、φb 的关系,正确的是( )A .25E a =9E b ,φa >φbB .16E a =9E b ,φa <φbC .9E a =25E b ,φa >φbD .9E a =16E b ,φa <φbD[设a、b两点到点电荷的距离分别为r a和r b.根据几何知识得r b=43r a.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E=k Qr2得E a=169E b;由图可知,该电场是由负点电荷产生的,故在点电荷的周围越靠近场源电荷电势越低,则有φa<φb,故D正确,A、B、C 错误.]6、如图所示,匀强电场方向平行于xOy平面,在xOy平面内有一个半径为R=5 m的圆,圆上有一个电荷量为q=+1×10-8 C的试探电荷P,半径OP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P沿圆周移动时,其电势能E p=2.5×10-5sin θ(J),则()A.x轴位于零势面上B.电场强度大小为500 V/m,方向沿y轴正方向C.y轴位于零势面上D.电场强度大小为500 V/m,方向沿x轴正方向A[由E p=2.5×10-5sin θ(J)知,x轴上的势能为零,是零势面,电场线与y轴平行,A正确,C错误;当θ=90°时,E p=2.5×10-5 J,由E p=EqR解得E=500 V/m,此时电势能大于零,故电场强度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B、D错误.] 7、如图所示,a、b两个带正电的粒子,以相同的速度先后垂直于电场线从同一点进入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后,a粒子打在B板的a′点,b粒子打在B板的b′点,若不计重力,则()A.a的电荷量一定大于b的电荷量B.b的质量一定大于a的质量C.a的比荷一定大于b的比荷D.b的比荷一定大于a的比荷C[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由h=12qEm(xv0)2得x=v02mhqE.由v02hm aEq a<v02hm bEq b得q am a>q bm b,故选C.]8、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竖直放置并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一带电小球经绝缘轻绳悬挂于两极板之间,处于静止状态.现保持右极板不动,将左极板向左缓慢移动.关于小球所受的电场力大小F和绳子的拉力大小T,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逐渐增大,T逐渐减小B.F逐渐减小,T逐渐减小C.F逐渐减小,T逐渐增大D.F逐渐增大,T逐渐增大B[电容器与电源相连,所以两端间电势差不变,将左极板向左缓慢移动过程中,两板间距离增大,则由U=Ed可知,电场强度E减小;电场力F=Eq减小;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拉力与电场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故拉力与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T=F2+(mg)2;由于重力不变,电场力变小,故拉力变小,B正确.]9、如图所示,放在绝缘支架上带正电的导体球A,靠近放在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导体B,导体B用导线经开关接地,现把S先合上再断开,再移走A,则导体B()A.不带电B.带正电C.带负电D.不能确定C[根据静电感应现象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可判断导体B带负电,故选C.] 10、如图所示,两个半径均为r的金属球放在绝缘支架上,两球面最近距离为r,带等量异种电荷,电荷量为Q,两球之间的静电力为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A.等于k Q29r2B.大于kQ29r2C.小于k Q29r2D.等于kQ2r2B[由于两金属球带等量异种电荷,电荷间相互吸引,因此电荷在金属球上的分布向两球靠近的一面集中,电荷间的距离就要比3r小.根据库仑定律,静电力一定大于k Q29r2,正确选项为B.]11、如图所示,真空中O点有一点电荷,在它产生的电场中有a、b两点,a点的场强大小为E a,方向与ab连线成60°角,b点的场强大小为E b,方向与ab连线成30°角.关于E a、E b的关系,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E a=33E b B.E a=13E bC.E a=3E b D.E a=3E bD[由题图可知,r b=3r a,再由E=kQr2可知,E aE b=r2br2a=31,E a=3E b,故D项正确.]12、一个带正电的质点,电荷量q=2.0×10-9 C,在静电场中由a点移动到b 点.在这个过程中,除静电力外,其他外力做的功为6.0×10-5 J,质点的动能增加了8.0×10-5 J,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为()A.1×104 V B.-1×104 VC.4×104 V D.-7×104 VA[设电场力做功为W,由动能定理知,W+6.0×10-5 J=8.0×10-5 J,解得W=2.0×10-5 J ,因此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 ab =W q =1×104 V ,故选项A 正确.]13、(双选)如图,同一平面内的a 、b 、c 、d 四点处于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此平面平行,M 为a 、c 连线的中点,N 为b 、d 连线的中点.一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从a 点移动到b 点,其电势能减小W 1;若该粒子从c 点移动到d 点,其电势能减小W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一定与a 、b 两点连线平行B .若该粒子从M 点移动到N 点,则电场力做功一定为W 1+W 22C .若c 、d 之间的距离为L ,则该电场的场强大小一定为W 2qLD .若W 1=W 2,则a 、M 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一定等于b 、N 两点之间的电势差 BD [由题意得,(φa -φb )q =W 1,(φc -φd )q =W 2,只能得出a 、b 两点间和c 、d 两点间的电势关系,无法确定场强的方向,选项A 错误;若c 、d 之间的距离为L ,因无法确定场强的方向,故无法确定场强的大小,选项C 错误;由于φM =φa +φc 2、φN =φb +φd2、W MN =q(φM -φN ),上述式子联立求解得粒子从M 点移动到N 点电场力做的功为W MN =W 1+W 22,所以B 正确;若W 1=W 2,有φa -φb =φc -φd ,变形可得φa -φc =φb -φd ,又φa -φM =φa -φa +φc 2=φa -φc 2,φb -φN=φb -φb +φd 2=φb -φd 2,所以φa -φM =φb -φN ,D 正确.]14、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 、B ,分别带有电荷量Q A =6.4×10-9C ,Q B =-3.2×10-9C ,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后,A 、B 带电荷量各是多少?此过程中电子发生了怎样的转移,转移了多少电荷量?[解析] 接触后两小球带电量Q A ′=Q B ′=Q A +Q B2=6.4×10-9-3.2×10-92C =1.6×10-9C ,在接触过程中,电子由B 球转移到A球,不仅将自身净电荷中和,且继续转移,使B 球带Q B ′的正电荷.这样,共转移的电子电荷量为:ΔQ =Q B -Q B ′=(-3.2×10-9-1.6×10-9)C =-4.8×10-9C[答案] 均为1.6×10-9C 电子由B 球转移到了A 球,转移了4.8×10-9 C15、如图所示,A 、B 为两块足够大的相距为d 的平行金属板,接在电压为U 的电源上.在A 板的中央P 点放置一个电子发射源.可以向各个方向释放电子.设电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射出的初速度为v .求电子打在板上的区域面积.(不计电子的重力)[解析] 打在最边缘的电子,其初速度方向平行于金属板,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在垂直于电场方向做匀速运动,即r =v t在平行电场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即d =12at 2电子在平行电场方向上的加速度a =eE m =eU md电子打在B 板上的区域面积S =πr 2由以上几式得S =2πm v 2d 2eU .[答案] 2πm v 2d 2eU。
第一章 静电场 习题课基础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点电荷就是体积很小的带电体B .点电荷就是体积和带电荷量都很小的带电体 C. 依据F= 0时得出F →0时得出F →∞ D .静电力常量的数值是由试验得出的 答案 D解析 由点电荷的概念知,A 、B 均错.当两电荷间距离r →0时,两电荷已不能看作点电荷,库仑定律不再适用,C 错。
而静电力常量是由试验测出的,故D 项正确。
2.半径为R 的两个较大金属球放在绝缘桌面上,若两球都带等量同种电荷Q 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 1,两球带等量异种电荷Q 与-Q 时静电力为F 2,则( )A .F 1>F 2B .F 1<F 2C .F 1=F 2D .不能确定 答案 B解析 由于两个金属球较大,相距较近,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使电荷分布不均匀,故不能简洁地把两球看成点电荷.带同种电荷时,两球的电荷在距离较远处分布得多一些,带异种电荷时,在距离较近处分布得多一些,可见带同种电荷时两球电荷中心间距离大于带异种电荷时电荷中心间距离,所以有F 1<F 2故B 项正确.3.半径相同的金属球A 、B 带有相等电荷量q ,相距确定距离时,两球间的库仑力为F ,今让第三个与A 、B 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球C 先后与A 、B 接触,然后再移开,此时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可能是( )A .F/8B .F/4C .3F/8D .3F/4 答案 AC解析 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 ,可能是斥力,也可能是引力.若A 、B 间为斥力,则A 、B 带等量同种电荷,经C 操作后,q A =q/2,q B =3q/4,此时相互作用力F 1=kq A q B /r 2=3F/8,C 正确,若A 、B 间为引力,则A 、B 带等量异种电荷,设A 带+q ,B 带-q ,经操作后q A ′=q/2,q B ′=-q4,则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8,故A 选项也正确.4.如图1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c 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 和c 带正电,b 带负电,a 所带电荷量的大小比b 的小.已知c 受到a 和b 的静电力的合力可用图中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应是( )图1A .F 1B .F 2C .F 3D .F 4 答案 B解析 据“同电相斥,异电相吸”规律,确定电荷c 受到a 和b 的库仑力方向,考虑a 的带电荷量小于b 的带电荷量,故F ac 与F bc 的合力只能为F 2,选项B 正确.5.两个半径为R 的相同的金属球,分别带q 和-3q 的电荷量.当球心相距r =3R 放置时,两球相互作用力为F.若将两球接触后放回原来的位置,则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A .等于FB .等于13FC .大于13FD .小于13F答案 D解析 当两球接触后电荷先中和再平分,即两球的带电荷量均为-q.原来两球心相距r =3R ,由于电荷之间是引力,当将两球的电荷看成点电荷时,其点电荷间的距离r 1<r =3R ,由库仑定律可得F =k q·3q r 21>k 3q 2(3R )2=kq 23R 2两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当将两球的电荷看成点电荷时,由于电荷间是斥力,则两点电荷间的距离r 2>r=3R ,由库仑定律可得F ′=kq 2r 22<kq 2(3R )2=kq 29R 2.F ′<13F.故选项D 正确. 6.如图2所示,三个点电荷q 1、q 2、q 3固定在一条直线上,q 2与q 3间距离为q 1与q 2间距离的2倍,每个点电荷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均为零,由此可以判定,三个电荷的电荷量之比q 1∶q 2∶q 3为( )图2A .(-9)∶4∶(-36)B .9∶4∶36C .(-3)∶2∶(-6)D .3∶2∶6 答案 A解析 每个点电荷所受静电力的合力为零,由口诀“三点共线,两大夹小,两同夹异”,可排解B 、D 选项.考虑q 2的平衡:由r 12∶r 23=1∶2,据库仑定律得q 3=4q 1;考虑q 1的平衡:r 12∶r 13=1∶3,同理得q 3=9q 2,即q 2=19q 3=49q 1,故q 1∶q 2∶q 3=1∶49∶4=9∶4∶36.考虑电性后应为(-9)∶4∶(-36)或9∶(-4)∶36.只有A 正确.提升练 7.下图中A 球系在绝缘细线的下端,B 球固定在绝缘平面上,它们带电的种类以及位置已在图中标出.A 球可保持静止的是( )答案 AD8.如图3所示,竖直绝缘墙壁上的Q 处有一固定的小球A ,在Q 的正上方P 点用绝缘线悬挂一个小球B ,A 、B 两小球因带电而相互排斥,致使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由于漏电,A 、B 两小球的电荷量渐渐减小,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渐渐削减,则在漏完电之前,拉力的大小将( )图3A .保持不变B .先变小后变大C .渐渐变小D .渐渐变大 答案 A。
1.9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一、单选题1.如图,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相距l.在正极板附近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在负极板附近有另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两粒子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两粒子同时经过一平行于正极板且与其相距l的平面.若两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重力,则M∶m为()A. 3∶2B. 2∶1C. 5∶2D. 3∶12.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长为L,板间距离为d,板间电压为U,一不计重力、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沿两板的中线射入,恰好沿下板的边缘飞出,粒子通过平行金属板的时间为t,则()A.在时间内,电场力对粒子做的功为UqB.在时间内,电场力对粒子做的功为UqC.在粒子下落的前和后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之比为1∶1D.在粒子下落的前和后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之比为1∶23.如图甲所示,在距离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板A、B之间有一电子,在A、B之间加上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的电压,在t=0时刻电子静止且A板电势比B板电势高,则()A.电子在A、B两板间做往复运动B.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电子一定会碰上A板C.当t=时,电子将回到出发点D.当t=时,电子的位移最大4.如图所示,电子在电势差为U1的加速电场中由静止开始运动,然后射入电势差为U2的两块平行极板间的电场中,射入方向跟极板平行,整个装置处在真空中,重力可忽略,在满足电子能射出平行板区的条件下,下述四种情况中,一定能使电子的偏转角θ变大的是()A.U1变大、U2变大B.U1变小、U2变大C.U1变大、U2变小D.U1变小、U2变小二、多选题5.(多选)如图所示,电量和质量都相同的带正电粒子以不同的初速度通过A、B两板间的加速电场后飞出,不计重力的作用,则()A.它们通过加速电场所需的时间相等B.它们通过加速电场过程中动能的增量相等C.它们通过加速电场过程中速度的增量相等D.它们通过加速电场过程中电势能的减少量相等6.(多选)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M、N水平放置,两个电荷P和Q以相同的速率分别从极板M边缘和两板中间沿水平方向进入板间电场,恰好从极板N边缘射出电场,如图所示.若不考虑电荷的重力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电荷的电荷量可能相等B.两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C.两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相等D.两电荷离开电场时的动能相等7.(多选)如图所示,六面体真空盒置于水平面上,它的ABCD面与EFGH面为金属板,其他面为绝缘材料.ABCD面带正电,EFGH面带负电.从小孔P沿水平方向以相同速率射入三个质量相同的带正电液滴A、B、C,最后分别落在1、2、3三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液滴在真空盒中都做平抛运动B.三个液滴的运动时间一定相同C.三个液滴落到底板时的速率相同D.液滴C所带电荷量最多8.(多选)如图所示,平行直线表示电场线,但未标明方向,带电量为+10-2C的微粒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由A点移到B点,动能损失0.1 J,若A点电势为-10 V,则()A.B点的电势为0 VB.电场线方向从右向左C.微粒的运动轨迹可能是轨迹1D.微粒的运动轨迹可能是轨迹29.(多选)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从两平行板左侧中点沿垂直场强方向射入,当入射速度为v时,恰好穿过电场而不碰金属板.要使粒子的入射速度变为,仍能恰好穿过电场,则必须再使()A.粒子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B.两板间电压减为原来的C.两板间距离增为原来的4倍D.两板间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10.(多选)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MN、PQ的板长和板间距离相等,板间存在如图乙所示的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场,电场方向与两板垂直,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沿板间中线垂直电场方向源源不断地射入电场,粒子射入电场时的初动能均为E k0,已知t=0时刻射入电场的粒子刚好沿上板右边缘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则()A.所有粒子都不会打到两极板上B.所有粒子最终都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C.运动过程中所有粒子的最大动能不可能超过2E k0D.只有t=n(n=0,1,2…)时刻射入电场的粒子才能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三、计算题11.一个带正电的微粒,从A点射入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微粒沿直线AB运动,如图所示.AB与电场线夹角θ=30°,已知带电粒子的质量m=1.0×10-7kg,电荷量q=1.0×10-10C,A、B相距L=20 cm.(取g=10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求:(1)说明微粒在电场中运动的性质,要求说明理由.(2)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3)要使微粒从A点运动到B点,微粒射入电场时的最小速度是多少?12.长为L的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两极板带等量的异种电荷,板间形成匀强电场,一个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紧贴上极板垂直于电场线方向进入该电场,刚好从下极板边缘射出,射出时速度恰与下极板成30°角,如图所示,不计粒子重力,求:(1)粒子末速度的大小;(2)匀强电场的场强;(3)两板间的距离.13.如图所示,A、B两块带异号电荷的平行金属板间形成匀强电场,一电子以v0=4×106m/s的速度垂直于场强方向沿中心线由O点射入电场,从电场右侧边缘C点飞出时的速度方向与v0方向成30°的夹角.已知电子电荷e=1.6×10-19C,电子质量m=0.91×10-30kg.求:(1)电子在C点时的动能是多少焦?(2)O、C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是多少伏?14.如图所示,有一电子(电荷量为e)经电压U0加速后,进入两块间距为d、电压为U的平行金属板间.若电子从两板正中间垂直电场方向射入,且正好能穿过电场,求:(1)金属板AB的长度;(2)电子穿出电场时的动能.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因两粒子同时经过一平行于正极板且与其相距l的平面,电荷量为q的粒子通过的位移为l,电荷量为-q的粒子通过的位移为l,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它们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由运动学公式有l=a1t2=t2①l=a2t2=t2②得=.B、C、D错,A对.2.【答案】C【解析】由类平抛规律,在时间t内有:L=v0t,=at2,在内有:y=a()2,比较可得y=,则电场力做的功为W=qEy==,所以A、B错误.粒子下落的前和后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分别为:W1=qE×,W2=qE×,所以W1:W2=1∶1,所以C正确,D错误.3.【答案】B【解析】粒子先向A板做半个周期的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半个周期的匀减速运动,经历一个周期后速度为零,以后重复以上过程,运动方向不变,选B.4.【答案】B【解析】设电子被加速后获得初速度v0,则由动能定理得:qU1=mv①若极板长为l,则电子在电场中偏转所用时间:t=②设电子在平行板间受电场力作用产生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③电子射出偏转电场时,平行于电场方向的速度:v y=at④由①②③④可得:v y=又有:tanθ====故U2变大或U1变小都可能使偏转角θ变大,故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5.【答案】BD【解析】由于电量和质量相等,因此产生的加速度相等,初速度越大的带电粒子经过电场所用时间越短,A错误;加速时间越短,则速度的变化量越小,C错误;由于电场力做功W=qU与初速度及时间无关,因此电场力对各带电粒子做功相等,则它们通过加速电场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减少量相等,动能增加量也相等,B、D正确.6.【答案】AB【解析】两个电荷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将它们的运动分解为沿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板长为L,粒子的初速度为v0,则粒子运动时间为t=,L、v0相同,则时间相同.故B正确.竖直方向的位移为y=at2,a=,则y=t2,E、t相同,y不同,因m的大小关系不清楚,q有可能相等.故A正确.由于位移为y=at2,t相同,y不同,a不等,故C错误.根据动能定理,E k-mv=qEy则E k=mv+qEy,故D错误.7.【答案】BD【解析】三个液滴在水平方向受到电场力作用,水平方向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三个液滴在真空盒中不是做平抛运动,选项A错误.由于三个液滴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三个液滴的运动时间相同,选项B正确.三个液滴落到底板时竖直分速度相等,而水平分速度不相等,所以三个液滴落到底板时的速率不相同,选项C错误.由于液滴C在水平方向位移最大,说明液滴C在水平方向加速度最大,所带电荷量最多,选项D正确.8.【答案】ABC【解析】由动能定理可知WE=ΔE k=-0.1 J;可知粒子受到的电场力做负功,故粒子电势能增加,B点的电势高于A点电势;而电场线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故电场线向左,故B正确;A、B两点的电势差UAB==-10 V,则UA-UB=-10 V.解得UB=0 V;故A正确;若粒子沿轨迹1运动,A点速度沿切线方向向右,受力向左,故粒子将向上偏转,故C正确;若粒子沿轨迹2运动,A点速度沿切线方向向右上,而受力向左,故粒子将向左上偏转,故D错误.9.【答案】AD【解析】粒子恰好穿过电场时,它沿平行板的方向发生位移L所用时间与垂直板方向上发生位移所用时间t相等,设板间电压为U,则有:=··()2,得时间t==.当入射速度变为,它沿平行板的方向发生位移L所用时间变为原来的2倍,由上式可知,粒子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或两板间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时,均使粒子在与垂直板方向上发生位移所用时间增为原来的2倍,从而保证粒子仍恰好穿过电场,因此选项A、D正确.10.【答案】ABC【解析】粒子在平行极板方向不受电场力,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所有粒子的运动时间相同;t=0时刻射入电场的带电粒子沿板间中线垂直电场方向射入电场,沿上板右边缘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说明竖直方向分速度变化量为零,故运动时间为周期的整数倍;所有粒子最终都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由于t=0时刻射入的粒子在竖直方向始终做单向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分位移最大,故所有粒子最终都不会打到极板上;故A、B正确,D错误;t=0时刻射入的粒子竖直方向的分位移为;有:=·由于L=d故:v y m=v0故E k′=m(v+v)=2E k0,故C正确.11.【答案】(1)微粒只在重力和电场力作用下沿AB方向运动,在垂直于AB方向上的重力和电场力必等大反向,可知电场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如图所示,微粒所受合力的方向由B指向A,与初速度v A方向相反,微粒做匀减速运动.(2)E=×104N/C,电场强度的方向水平向左.(3)v A=2m/s.【解析】(1)微粒只在重力和电场力作用下沿AB方向运动,在垂直于AB方向上的重力和电场力必等大反向,可知电场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如图所示,微粒所受合力的方向由B指向A,与初速度v A方向相反,微粒做匀减速运动.(2)在垂直于AB方向上,有qE sinθ-mg cosθ=0所以电场强度E=×104N/C,电场强度的方向水平向左.(3)微粒由A运动到B时的速度v B=0时,微粒进入电场时的速度最小,由动能定理得,-(mgL sinθ+qEL cosθ)=0-mv,代入数据,解得v A=2m/s.12.【答案】(1)(2)(3)L【解析】(1)粒子离开电场时,合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由几何关系得合速度:v==.(2)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L=v0t,在竖直方向上:v y=at,v y=v0tan 3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E=ma解得:E=.(3)粒子做类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d=at2,解得:d=L.13.【答案】(1)9.7×10-18J(2)15.2 V【解析】(1)依据几何三角形解得:电子在C点时的速度为:v=①而E k=mv2②联立①②得:E k=m()2≈9.7×10-18J.(2)对电子从O到C,由动能定理,有eU=mv2-mv③联立①③得:U=≈15.2 V.14.【答案】(1)d(2)e(U0+)【解析】(1)设电子飞离加速电场时的速度为v0,由动能定理得eU0=mv①设金属板AB的长度为L,电子偏转时间t=②电子在偏转电场中产生偏转加速度a=③电子在电场中的侧位移y=d=at2④联立①②③④得:L=d.(2)设电子穿出电场时的动能为E k,根据动能定理得E k=eU0+e=e(U0+).。
人教版物理高一-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1.2库仑定律-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是m1、m2,电荷量分别为q1、q2的两个带电小球,分别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悬挂于同一点.已知:q1>q2,m1>m2,两球静止平衡时的图可能是()A.B.C.D.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是m1和m2带电量分别为q1和q2的小球,用长度不等的轻丝线悬挂起来,两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是α和β(α>β),两小球恰在同一水平线上,那么()A. 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B. q1一定大于q2C. m1一定等于m2D. m1所受库仑力一定等于m2所受的库仑力3.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是()A. 真空中两个带电球体间的相互作用B. 真空中任意两个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C. 真空中两个带电体的大小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则可应用库仑定律D. 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4.两个大小相同的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q A︰q B=4︰1数值的电荷量,相距较远,相互间引力为F.现将另一个不带电的、与A、B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C,先与A接触,再与B接触,然后离开,则A、B间的作用力变为( )A. B. C. D.5.真空中保持一定距离的两个点电荷,若其中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增加为原来的2倍,另一点电荷的电荷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则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加为原来的确( )A. 2B. 4C. 8D. 166.有三个完全一样的金属小球A、B、C,A带电荷量+10Q、B带电荷量﹣Q、C不带电,将A、B分别固定在绝缘支架上,然后让与外界绝缘的C球反复很多次与A、B球接触,最后移去C球,则A、B球间的库仑力变为原来的()A. 倍B. 倍C. 倍D. 倍7.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正确的是()A.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B.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吸引8.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金属球,它们的带电量之比为5:1(皆可视为点电荷),它们在相距一定距离时相互作用力为F1,如果让它们接触后再放回各自原来的位置上,此时相互作用力变为F2,则F1:F2可能为( )A. 5:2B. 5:4C. 5:6D. 9:59.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六边形ABCDEF的5条边上分别放置5根长度也为L的相同绝缘细棒。
物理选修 3-1 第一章练习题1、用金属箔做成一个不带电的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
小明同学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自上而下慢慢靠近圆环,当距离约为0.5cm 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如图所示。
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使笔套带电B. 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部感应出异号电荷C. 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的重力D. 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立刻被全部中和2、如图所示,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 A 靠近验电器的小球B(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箔张角减小,则 AB +A、金属球可能不带电B、金属球可能带负电C、金属球可能带正电D、金属球一定带负电+ +3、将不带电的导体 A 和带有负电荷的导体 B 接触后,在导体 A 中的质子数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加后减少4、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 A 和 B 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 A 、B 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C.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5、有 A、B、C 三个塑料小球, A 和 B,B 和 C,C 和 A 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 A 带正电,则A.B、C 球均带负电B.B 球带负电, C 球带正电C.B、C 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D.B、C 球都不带电6、真空中有两个固定的带正电的点电荷,其电量Q1>Q2,点电荷q 置于 Q1、Q2 连线上某点时,正好处于平衡,则A.q 一定是正电荷B.q 一定是负电荷C.q 离 Q2 比离 Q1 远D.q 离 Q2 比离 Q1 近7、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壳a、b 的半径为R, 质量为m,两球心之间的距离为L=3R。
若使它们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为q,那么两球之间的万有引力 F 引,库仑力 F 库分别为A.2 2m q F G , F k 引库2 2l lB.2 2m qF G , F k引库2 2l llC.2 2m q F G , F k 引库2 2l lD.2 2m q F G , F k 引库2 2l l8、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这两个带电体可看成质点;D.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点电荷9、真空中有甲、乙两个点电荷,相距为r,它们间的静电力为F。
第一章第一节1.答:在天气干躁的季节,脱掉外衣时,由于摩擦,外衣和身体各自带了等量、异号的电荷。
接着用手去摸金属门把手时,身体放电,于是产生电击的感觉。
2.答:由于A、B都是金属导体,可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所以,A带上的是负电荷,这是电子由B移动到A的结果。
其中,A得到的电子数为,与B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3.答:图1-4是此问题的示意图。
导体B中的一部分自由受A的正电荷吸引积聚在B的左端,右端会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A对B左端的吸引力大于对右端的排斥力,A、B之间产生吸引力。
4.答:此现象并不是说明制造出了永动机,也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因为,在把A、B分开的过程中要克服A、B之间的静电力做功。
这是把机械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第二节1.答:根据库仑的发现,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球接触后所带的电荷量相等。
所以,先把A球与B球接触,此时,B球带电;再把B球与C球接触,则B、C球分别带电;最后,B球再次与A球接触,B球带电。
2.答:(注意,原子核中的质子间的静电力可以使质子产生的加速度!)3.答:设A、B两球的电荷量分别为、,距离为,则。
当用C接触A时,A的电荷量变为,C的电荷量也是;C再与接触后,B的电荷量变为;此时,A、B间的静电力变为:。
在此情况下,若再使A、B间距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
4.答:第四个点电荷受到其余三个点电荷的排斥力如图1-6所示。
共受三个力的作用,,由于,相互间距离分别为、、,所以,。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沿对角线的连线向外,且大小是。
由于对称性,每个电荷受到其他三个电荷的静电力的合力的大小都相等,且都沿对角线的连线向外。
5.答:带电小球受重力、静电斥力和线的拉力作用而平衡,它的受力示意图见图1-7。
静电斥力,又,,所以,第三节1.答:A、B两处电场强度之比为。
A、C两处电场强度之比为。
2.答:电子所在处的电场强度为,方向沿着半径指向外。
电子受到的电场力为,方向沿着半径指向质子。
电场强度及矢量叠加1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点以相同速度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B.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加C.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加D.两个粒子的动能,一个增加一个减小2.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B.若将一试探电荷+q由a点释放,它将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C.b点的电场强度大于d点的电场强度D.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同3.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
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A B C D4.(多选)图(a)中AB是一个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图(b)则是放在电场线上a、b 处的试探电荷的电荷量与所受电场力的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则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A.场源是正电荷,位于A点B.场源是正电荷,位于B点C.场源是负电荷,位于A点D.场源是负电荷,位于B点5(多选)某静电场中的电场线如图所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由M点运动到N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必定带正电荷B.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C.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D.粒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它在N点的动能6.如图所示,实线为三条方向未知的电场线,从电场中的M点以相同的速度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a、b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b只受电场力作用),则()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B.电场力对a做正功,对b做负功C.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大D.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大7.(多选)如图所示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由单一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
学案2 库仑定律[目标定位] 1.知道点电荷的概念.2.理解库仑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其适用条件,会用库仑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一、库仑定律 [问题设计]1.O 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图1中P 1、P 2、P 3等位置,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图中受力由大到小的三个位置的排序为P 1、P 2、P 3.图1(1)使小球处于同一位置,增大或减小小球所带的电荷量,小球所受作用力的大小如何变化?答案 增大小球所带的电荷量,小球受到的作用力增大;减小小球所带的电荷量,小球受到的作用力减小. (2)以上说明,哪些因素影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这些因素对作用力的大小有什么影响?答案 电荷量和电荷间的距离.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随着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电荷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库仑争辩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装置叫库仑扭秤,该装置是利用什么方法显示力的大小?通过库仑的试验,两带电体间的作用力F 与距离r 的关系如何?答案 该装置通过悬丝扭转的角度来比较力的大小,力越大,悬丝扭转的角度越大.力F 与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F ∝1r 2.[要点提炼]1.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表达式:F =k q 1q 2r2.式中的k 为静电力常量,数值为k =9.0×109_N·m 2/C 2.2.点电荷: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带电体的外形、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视时,这样的带电体就可以看做带电的点,叫做点电荷. 3.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 [延长思考]1.有人说:“点电荷是指带电荷量很小的带电体”,对吗?为什么?答案 不对.点电荷是只有电荷量,没有大小、外形的带电体,是一种抱负化的物理模型.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至于带电体的外形、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视时,带电体可以看做点电荷.一个物体能否被看做点电荷,是相对于具体问题而言的,不能单凭其大小和外形而定.2.还有人依据F =k q 1q 2r2推出当r →0时,F →∞,正确吗?答案 从数学角度分析好像正确,但从物理意义上分析却是错误的.由于当r →0时,两带电体已不能看做点电荷,库仑定律不再适用了. 二、静电力的叠加 [问题设计]已知空间中存在三个点电荷A 、B 、C ,A 对C 的库仑力是否因B 的存在而受到影响?A 、B 是否对C 都有力的作用?如何求A 、B 对C 的作用力?答案 A 对C 的库仑力不受B 的影响,A 、B 对C 都有力的作用,A 、B 对C 的作用力等于A 、B 单独对C 的作用力的矢量和. [要点提炼]1.假如存在两个以上点电荷,那么每个点电荷都要受到其他全部点电荷对它的作用力.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不因第三个点电荷的存在而有所转变.某点电荷受到的作用力,等于其他点电荷单独对这个点电荷的作用力的矢量和.2.任何一个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由很多点电荷组成的.所以,假如知道带电体上的电荷分布,依据库仑定律和平行四边形定则就可以求出带电体间的静电力的大小和方向.一、对点电荷的理解例1 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电荷量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是点电荷 B .体积很大的带电体肯定不能看成是点电荷C .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时,可将这两个带电体看成点电荷D .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点电荷解析 本题考查点电荷这一抱负模型.能否把一个带电体看成点电荷,关键在于我们分析时是否考虑它的体积大小和外形.能否把一个带电体看做点电荷,不能以它的体积大小而论,应当依据具体状况而定.若它的体积和外形可不予考虑时,就可以将其看成点电荷.故选C. 答案 C二、库仑定律的理解与应用例2 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 和+3Q 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 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 .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r2,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A.112F B.34F C.43F D .12F解析 两带电金属小球接触后,它们的电荷量先中和后均分,由库仑定律得:F =k 3Q 2r 2,F ′=k Q 2(r 2)2=k 4Q 2r2.联立得F ′=43F ,C 选项正确.答案 C针对训练 有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C ,A 所带电荷量为+7Q ,B 所带电荷量为-Q ,C 不带电.将A 、B 固定起来,然后让C 反复与A 、B 接触,最终移去C ,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原来的( ) A.17倍 B.27倍 C.47倍 D.57倍 答案 C解析 C 与A 、B 反复接触,最终A 、B 、C 三者所带电荷量均分, 即q A ′=q B ′=q C ′=7Q +(-Q )3=2Q .A 、B 间的作用力F ′=k 2Q ·2Q r 2=4kQ 2r 2,原来A 、B 间的作用力F =k 7Q ·Q r 2=7kQ 2r 2,所以F ′F =47,即F ′=47F .三、多个点电荷间静电力的叠加例3 如图2所示,分别在A 、B 两点放置点电荷Q 1=+2×10-14C 和Q 2=-2×10-14C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有一点C ,且AB =AC =BC =6×10-2m .假如有一高能电子静止放在C 点处,则它所受的库仑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图2解析 电子带负电荷,在C 点同时受A 、B 两点 电荷的作用力F A 、F B ,如图所示. 由库仑定律F =k q 1q 2r 2得F A =k Q 1e r2=9.0×109×2×10-14×1.6×10-19(6×10-2)2 N=8.0×10-21 N F B =k Q 2er2=8.0×10-21 N由矢量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和几何学问得静止放在C 点的高能电子受到的库仑力F =F A =F B =8.0×10-21 N ,方向平行于AB 连线由B 指向A . 答案 8.0×10-21N 方向平行于AB 连线由B 指向A例4 如图3所示,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 1=4×10-9 C 和q 2=-9×10-9 C ,分别固定于相距20 cm 的a 、b 两点,有一个点电荷q 放在a 、b 所在直线上且静止不动,该点电荷所处的位置是( )图3A .在a 点左侧40 cm 处B .在a 点右侧8 cm 处C .在b 点右侧20 cm 处D .无法确定解析 此电荷电性不确定,依据平衡条件,它应在q 1点电荷的左侧,设距q 1距离为x ,由k q 1q x 2=k q 2q(x +20)2,将数据代入,解得x =40 cm ,故A 项正确. 答案 A。
题号123456789答案1、关于电荷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B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值C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最小值为1.6×1910-C D .一个物体带1.6×910-C 的正电荷,说明它失去了1.0×1010个电子2、(多选)如图所示,将带有负电的绝缘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金属球,两个金属球开始时互相接触放置在绝缘支架上.下列方法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是()A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B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C .使棒与甲球瞬时接触,再移走棒D .先使乙球瞬时接地,再移走棒3、(多选)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梳子和头发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因为摩擦使梳子带电B .摩擦后梳子带电后头发就不带电了C .摩擦起电产生了电荷,使自然界中的电荷数增加了D .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发生了转移4、如图,把一个不带电的枕形导体靠近带正电的小球,由于静电感应,在a 、b 两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闭合开关1s ,有电子从枕形导体流向大地B .闭合开关2s ,有电子从枕形导体流向大地C .闭合开关1s ,有电子从大地流向枕形导体D .闭合开关2s ,没有电子通过开关2s 5、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电荷就是电子B .元电荷就是正电子C .元电荷就是质子D .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6、将不带电的导体A 和带有负电荷的导体B 接触后,在导体A 中的质子数()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小7、把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接触一下再分开一个很小的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这两个小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①两球带等量异种电荷②两球带等量同种电荷③两球原来带不等量同种电荷④两球原来带不等量异种电荷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8、.如图所示,放在绝缘支架上带正电的导体球A ,靠近放在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导体B ,导体B 用导线经开关接地,现把S 先合上再断开,再移走A ,则导体B()A .不带电B .带正电C .带负电D .不能确定9、如图所示,左边是一个原来不带电的导体,右边C 是后来靠近的带正电的导体球,若用绝缘工具沿图示某条虚线将导体切开,分导体为A 、B 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的数值分别为QA 、Q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沿虚线d 切开,A 带负电,B 带正电,且A Q >B Q B .只有沿虚线b 切开,才有A 带正电,B 带负电,且A Q =B QC .沿虚线a 切开,A 带正电,B 带负电,且A Q <B QD .沿任意一条虚线切开,都有A 带正电,B 带负电,而QA 、QB 的值与所切的位置有关10、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球A 、B ,分别带有电荷量QA =6.4×910-C ,QB =-3.2×910-C ,让两绝缘金属球接触.接触后,金属球A 、B 的带电荷量各是多少?此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转移了多少个电子?题号12345678答案1.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带电球体一定可以看成点电荷B .直径大于1cm 的带电球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C .直径小于1cm 的带电球体一定可以看成点电荷D .点电荷与质点都是理想化的模型2、如图,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三个带电小球a 、b 、c (均可视为点电荷),三球沿一条直线摆放,仅在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a 对b 的静电力一定是引力B .a 对b 的静电力可能是斥力C .a 的电荷量可能比b 的少D .a 的电荷量一定比b 的多3、(多选)关于点电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足够小的电荷,就是点电荷B .一个电子,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均可视为点电荷C .在实际中点电荷并不存在D .一个带电体能否被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尺寸的绝对值,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尺寸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能否忽略不计4、关于点电荷、元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B .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不一定是元电荷电荷量的整数倍C .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一定很小D .点电荷、元电荷是同一种物理模型5、(多选)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半径相等的带电金属小球(可看成点电荷),其中一个球的带电量的绝对值是另一个的5倍,当它们静止于空间某两点时,静电力大小为F.现将两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则它们间静电力的大小可能为()A.59FB.45FC.54FD.95F 6、(多选)对于库仑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 .库仑定律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B .当半径为r 的两带电小球相距为r 时,可用库仑定律计算它们间的静电力C .在干燥空气中的两个点电荷间的静电力可用库仑定律计算D .相互作用的两个点电荷,不论它们的电荷量是否相同,它们各自所受的库仑力大小一定相等7.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 和q ,它们之间的库仑力为F ,下面哪些做法可以使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变为1.5F()A .使Q 的电荷量变为2Q ,使q 的电荷量变为3q ,同时使它们的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B .使每个点电荷的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1.5倍,使它们的距离也变为原来的1.5倍C .使其中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1.5倍,使它们的距离也变为原来的1.5倍D .保持电荷量不变,使它们的距离变为原来的倍8、如图所示,悬挂在O 点的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下端有一个带电荷量不变的小球A.在两次实验中,均缓慢移动另一带同种电荷的小球B.当小球B 到达悬点O 的正下方并与小球A 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时,小球A 受力平衡,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若两次实验中小球B 的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θ分别为30°和45°,则q 2q 1为()A .2B .3C .2D .39、两个电荷量分别为Q 和4Q 的负电荷a 、b ,在真空中相距为L ,如果引入另一个点电荷c ,正好能使这三个点电荷都处于静止状态,试确定电荷c 的位置、电性及电荷量.题号12345678答案1.下面关于电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个未接触的电荷发生了相互作用,一定是电场引起的B.只有电荷发生相互作用时才产生电场C.只要有电荷存在,其周围就存在电场D.A电荷受到B电荷的作用,是B电荷的电场对A电荷的作用2.关于电场强度E,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根据公式E=Fq,E跟检验电荷的电荷量q成反比B.根据公式E=k Qr2,E跟场源电荷的电荷量Q成正比C.根据公式E=Fq,F跟检验电荷的电荷量q成正比D.根据公式F=k q1q2r2,k q1r2就是q1在q2处的场强3.(多选)关于电场线的特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某空间中的电场线是曲线,那么在同一条电场线上各处的场强不相同B.如果某空间中的电场线是直线,那么在同一条电场线上各处的场强相同C.如果空间中只存在一个孤立的点电荷,那么这个空间中的任意两条电场线不相交;如果空间中存在两个以上的点电荷,那么这个空间中有许多电场线相交D.电场中任意两条电场线都不相交4、于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适用于任何电场B.它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C.E的方向一定与放在该点的电荷的受力方向相同D.移去电荷q,E的大小变为零5、电场中有一点P,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若放在P点的电荷的电量减半,则P点的场强减半B.若P点没有检验电荷,则P点场强为零C.P点的场强越大,则同一电荷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越大D.P点的场强方向为放在该点的电荷的受力方向6、(多选)某静电场中的电场线如图所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由M运动到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必定带正电荷B.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C.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D.粒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它在N点的动能7、(多选)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直线是某一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这条直线上有a、b两点,用Ea、Eb表示a、b两处的场强大小,则()A.a、b两点场强方向相同B.电场线从a指向b,所以Ea>EbC.电场线是直线,所以Ea=EbD.不知a、b附近的电场线分布,Ea,Eb的大小都不能确定8、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B.若将一试探电荷+q由a点静止释放,它将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C.b点的电场强度大于d点的电场强度D.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同题号123456789答案1、在电场中,若取M 点电势为零,则A 点电势φA =-5V ,B 点电势φB =2V ;若取N 点电势为零电势,A 电势为φA′=2V ,则此时B 点电势φB′=________V.2、如图所示,某电场的等势面用实线表示,各等势面的电势分别为10V 、6V 和-2V ,则UAB =______,UBC =______,UCA =________.3、a 、b 为电场中的两个点,如果把q =-2×810-C 的负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对该电荷做了4×710-J 的正功,该电荷的电势能()A .增加了4×710-JB .增加了2×810-JC .减少了4×710-JD .减少了2×810-J 4、(多选)带电粒子以速度v0沿竖直方向垂直进入匀强电场E 中,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水平方向,大小仍为0v ,则一定有()A .电场力大于重力B .电场力所做的功大于重力所做的功C .粒子运动的水平位移大小等于竖直位移大小D .电势能的减小一定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大5、在电场中,把电荷量为4×910-C 的正点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克服静电力做功6×810-J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荷在B 点具有的电势能是6×810-J B .B 点电势是15V C .电荷的电势能增加了6×810-J D .电荷的电势能减少了6×810-J 6、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两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分别置于M 、N 两点.M 处正电荷的电荷量大于N 处正电荷的电荷量,A 、B 为M 、N 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两点.现将一负点电荷q 由A 点沿中垂线移动到B 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q 的电势能逐渐减小B .q 的电势能逐渐增大C .q 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 .q 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7、两个相同的负电荷和一个正电荷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c 是两负电荷连线的中点,d 点在正电荷的正上方,c 、d 到正电荷的距离相等,则()A .a 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大B .a 点的电势比b 点的高C .c 点的电场强度比d 点的大D .c 点的电势比d 点的低8、(多选)如图所示,某区域电场线左右对称分布,M 、N 为对称线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 点电势一定高于N 点电势B .M 点场强一定大于N 点场强C .正电荷在M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 点的电势能D .将电子从M 点移动到N 点,电场力做正功9、(多选)如图所示,虚线同心圆是一簇某静电场中的等势面,其电势分别是φa 、φb 和φc ,一带正电粒子射入电场中,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KLMN 所示.由图可知()A .粒子从K 到L 的过程中,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B .粒子从L 到M 的过程中,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C .φa >φb >φcD .φa <φb <φc题号12345678答案1、下列与电场有关的公式中,F 、q 、E 、U 和d 分别表示电场力、电量、场强、电势差以及距离,①F =k q 1q 2r 2;②E =k q r 2;③E =F q ;④U =Ed ,则()A .它们都只对点电荷或点电荷的场才成立B .①②③只对点电荷或点电荷的场成立,④只对匀强电场成立C .①②只对点电荷成立,③对任何电场都成立,④只对匀强电场成立D .①②只对点电荷成立,③④对任何电场都成立2、关于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场强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 .在相同距离的两点上,电势差小的其场强必定大B .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和这两点距离的乘积C .电势减小的方向必定是场强的方向D .沿电场线的方向任意相同距离上的电势差必定相等3、如图所示,A 、B 、C 是匀强电场中的三点,AB 垂直于BC ,AB =4cm ,BC =3cm.AC 与电场方向平行,A 、B 两点的电势分别为5V 和1.8V .则电场强度大小和C 点的电势分别为()A .100N/C 和0VB .80N/C 和4V C .100N/C 和10VD .80N/C 和1V4、在电场中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AB U =75V ,B 、C 两点间的电势差BC U =-200V ,则A 、B 、C 三点的电势高低关系为()A .φA>φB>φC B .φC>φA>φB C .φA<φC<φB D .φC>φB>φA5、(多选)A 、B 两点在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且到连线上中点O 的距离相等,如图所示,则()A .同一电荷在A 、B 两点的电势能相等B .把正电荷从A 点沿直线移动到B 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少C .把正电荷从A 点沿直线移动到B 点,电荷的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大D .A 、B 连线上的任意两点的电势差不为零6、如图所示,在E =500V/m 的匀强电场中,a 、b 两点相距d =2cm ,它们的连线跟场强方向的夹角是60°,则Uab 等于()A .5VB .10VC .-5VD .-10V7、图中A 、B 、C 三点都在匀强电场中,已知AC ⊥BC ,∠ABC =60°,BC =20cm.把一个电荷量q =510-C 的正电荷从A 移到B ,电场力做功为零;从B 移到C ,电场力做功为-1.73×310-J ,则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是()A .865V/m ,垂直AC 向左B .865V/m ,垂直AC 向右C .1000V/m ,垂直AB 斜向上D .1000V/m ,垂直AB 斜向下8、如图中,A 、B 、C 是匀强电场中的三个点,各点电势φA =10V 、φB =2V 、φC =6V ,A 、B 、C 三点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图中电场强度的方向表示正确的是()题号12345678答案1.下列粒子从初速度为零的状态经加速电压为U 的电场后,哪种粒子速度最大()A .质子(H 原子核)B .氘核(H 原子核)C .α粒子(He 原子核)D .钠离子(Na +)2.如图所示,一个质子以速度v 垂直电场方向飞入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的匀强电场中,它飞离匀强电场时的侧移量为1d ,如果该粒子以速度2v 垂直电场方向飞入该电场,飞离电场时的侧移量为d2,则d2应为()A .d 1 B.d 14 C.d 116 D.d 183、(多选)如图所示,M 、N 是真空中的两块平行金属板,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0v 由小孔进入电场,当M 、N 间电压为U 时,粒子恰好能到达N 板,如果要使这个带电粒子到达M 、N 板间距的后返回,下列措施中能满足要求的是(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A .使初速度减为原来的倍B .使M 、N 间电压加倍C .使M 、N 间电压增加到原来的4倍D .使初速度和M 、N 间的电压都减为原来的倍4、如图所示,在P 板附近有一电子由静止开始向Q 板运动,则关于电子到达Q 板时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板间距离越大,加速的时间就越长,获得的速率就越大B .两板间距离越小,加速度就越大,获得的速度就越大C .与两板间距离无关,仅与加速电压有关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5、如图所示,带电平行金属板A 、B ,板间的电势差为U ,A 板带正电,B 板中央有一小孔.一带正电的微粒,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自孔的正上方距板高h 处自由下落,若微粒恰能落至A 、B 两板的正中央c 点,不计空气阻力,则()A .微粒在下落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加,重力势能逐渐减小B .微粒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为mg (h +d 2),电场力做功为-qU C.微粒落入电场中,电势能逐渐增大,其增加量为qUD .若微粒从距B 板高1.5h 处自由下落,则恰好能到达A 板6、真空中的某装置如图所示,现有质子、氘核和α粒子都从O 点由静止释放,经过相同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射出后都打在同一个与OO′垂直的荧光屏上,使荧光屏上出现亮点(已知质子、氘核和α粒子质量之比为1∶2∶4,电量之比为1∶1∶2,重力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三种粒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时间之比为2∶1∶1B .三种粒子射出偏转电场时的速度相同C .在荧光屏上将只出现1个亮点D .偏转电场的电场力对三种粒子做功之比为1∶2∶27、两平行金属板间有匀强电场,不同的带电粒子都以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入该电场,要使这些粒子经过匀强电场后有相同大小的偏转角,则它们应具备的条件是(不计重力作用)()A .有相同的初动能和相同的荷质比B .有相同的初动能和相同的质量C .有相同的初速度和相同的荷质比D .只要有相同的荷质比就可以8、电子从负极板的边缘垂直进入匀强电场,恰好从正极板边缘飞出,如图所示,现在保持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使两极板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电子的入射方向及位置不变,且要电子仍从正极板边缘飞出,则电子入射的初速度大小应为原来的()A.22B.12C.2D .2题号12345678910答案1、某电容器上标有“1.5μF 9V”的字样,则该电容器()A .所带的电荷量不能超过1.5×610-C B .所加电压不能超过9V C .该电容器击穿电压为6V D .当给该电容器加4.5V 的电压时,它的电容值变为0.75μF2、(多选)对于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两极板的间距加大,电容将增大B .将两极板平行错开,使正对面积减小,电容将减小C .在下极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面积和极板相等、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陶瓷板,电容将增大D .在下极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面积和极板相等、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铝板,电容将减小3、板间距为d 的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 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U1,板间场强为E1,现将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为2Q ,板间距变为d ,其他条件不变,这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2U ,板间场强为2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U 2=U 1,E 2=E 1B .U 2=2U 1,E 2=4E 1C .U 2=U 1,E 2=2E 1D .U 2=2U 1,E 2=2E 14、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关于平行板电容器的充、放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正电B .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负电C .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正电D .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负电5、如图所示,电源A 两端的电压恒为6V ,电源B 两端的电压恒为8V ,当开关S 从A 扳到B 时,通过电流计的电荷量为1.2×510-C ,则电容器的电容约为()A .2×10-5FB .1.5×10-6FC .6×10-6FD .8.6×10-7F6、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若使它的电量减少3×10-4C ,则其电压减少为原来的13,则()A .电容器原来的带电量为9×410-C B .电容器原来的带电量为4.5×410-C C.电容器原来的电压为1VD .电容器的电容变为原来的137、一个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4×10-7C 时,其电势差增加了20V,则它的电容是()A .1×10-8FB .2×10-8FC .4×10-8FD .8×10-8F8、(多选)如图所示,电路中A、B 为两块竖直放置的金属板,C 是一只静电计,开关S 闭合后,静电计指针张开一个角度,下述做法可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增大的是()A .使A 、B 两板靠近一些B .使A 、B 两板正对面积减小一些C .断开S 后,使B 板向右平移一些D .断开S 后,使A 、B 正对面积减小一些9、(多选)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平板平行放置,构成一平行板电容器,与它相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接通开关S ,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A .保持S 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电场的电场强度减小B .保持S 接通,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荷量增大C .断开S ,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D .断开S ,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10、(多选)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A 、B 组成的电容器,充电后与静电计相连.要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将A 板向上移动B .将B 板向右移动C .将A 、B 之间充满电介质D .将A 板放走部分电荷题号12345678910答案1.以煤做燃料的工厂、电站每天排出的烟气带走大量的煤粉,如图所示,这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严重地污染环境.为了消除烟气中的煤粉,下列方法最好的是()A.通过活性炭吸收B.应用静电除尘技术C.将烟气通过水来净化D.把烟囱建高一点黑烟污染环境2.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的原因是()A.灰尘的自然堆积B.玻璃具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3.(多选)下列措施中,哪些能将产生的静电尽快导走()A.飞机轮子上的搭地线B.印染车间保持湿度C.复印图片D.电工钳柄装有绝缘套4.下列关于静电的说法,错误的是()A.静电植绒是利用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而使绒毛吸附在底料上B.复印机是利用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而使碳粉吸附在纸上C.电疗针灸是静电在医学上的应用D.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是为了避免静电对飞机造成的危害5.人造纤维比棉纤维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A.人造纤维的导电性好,容易吸灰尘B.人造纤维的导电性好,容易导走静电,留下灰尘C.人造纤维的绝缘性好,不易除掉灰尘D.人造纤维的绝缘性好,容易积累静电荷,吸引灰尘6、如图所示是静电除尘的原理图,关于静电除尘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间金属丝A与金属管B分别接高压电源的电极B.金属丝和金属管带电后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作用C.烟尘通过该空间时被A、B两个电极的电荷吸引而被吸附,能起到除尘作用D.烟筒本身就有除尘作用,没有必要加高压电源7、如图所示,运输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总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这样做的目的是()A.发出声音,引起路人注意B.减缓车速,保证行车安全C.把静电引入大地,避免因放电引起爆炸D.与地面发生摩擦,在运输车上积累电荷8、(多选)右图为静电除尘示意图,在M、N两点间接高压电源,金属管内空气电离,电离的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遇到烟气中的煤粉,使煤粉带负电,因而煤粉被吸附到管上,排出的烟就清洁了.就此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接电源的正极B.M接电源的正极C.电场强度Em>En D.电场强度Em<En9、地毯中夹入少量的金属纤维是为了()A.避免人走动时产生静电B.将人走动时产生的静电及时导走C.增大地毯的强度和韧性D.对地毯起装饰作用10、(多选)如图所示是静电除尘的原理示意图,A为金属管,B为金属丝,在A、B之间加上高电压,使B附近的空气分子被强电场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电子在向A极运动过程中被烟气中的煤粉俘获,使煤粉带负电,最终被吸附到A极上,排出的烟就比较清洁了.有关静电除尘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管A应接高压电源的正极,金属丝B接负极B.金属管A应接高压电源的负极,金属丝B接正极C.为烟气的进气口,D为排气口D.为烟气的进气口,C为排气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