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73.18 KB
- 文档页数:1
⼀、单项选择题1.关于幼⼉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
A.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占有越来越⾼的地位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意注意的发展C.定向性注意实质上是⼀种不学⽽能的⽣理反应D.选择性注意范围的扩⼤说明选择性注意的发展2.⼉童能以命题形式思维,则其认知发展已达到()。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某些⽐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概括,说明⼉童已出现了()。
A.直观的概括B.语词的概括C.表象的概括D.动作的概括4.()的发⽣标志着⼉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5.3岁⼉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为或执拗现象,这是⼉童⼼理发展中的()现象。
A.最近发展区B.敏感期C.转折期D.关键期6.幼⼉想象的典型形式是()。
A.⽆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7.⼉童知道从烤炉中取出的⾯包是热的,这是()。
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8.⼉童语⾔形成的可能性是指()。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语⾔环境D.遗传因素9.在幼⼉进⾏游戏活动中,动机和⽬的的关系是()。
A.直接⼀致的B.不⼀致的C.间接相关的D.毫⽆关系的10.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的出现开始于婴⼉()。
A.3个⽉左右B.4个⽉左右C.5个⽉左右D.6个⽉左右11.幼⼉典型的思维⽅式是()。
A.直观动作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直观感知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12.幼⼉⾃⾔⾃语的表现有两种形式:⼀是问题⾔语;⼆是()。
A.情境⾔语B.游戏⾔语C.对话⾔语D.交际⾔语13.孩⼦从刚出⽣开始,就显出个⼈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的差异。
A.⾔语特征B.记忆过程C.思维特征D.⽓质类型14.从教育⾓度来说,⼉童绘画的真谛是()。
A.内⼼的表现B.直观的表现C.创造性的表现D.创造性的⾃我表现15.以下关于幼⼉园美术教育不正确的论述是()。
A.帮助幼⼉学习、掌握⼀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幼⼉园美术教育的终极⽬标B.幼⼉美术是幼⼉个性的表现C.帮助幼⼉发现⾃我、表现⾃我是幼⼉园美术教育的重要⽬标D.幼⼉美术学科本⾝的特点是幼⼉园美术教育⽬标制定的重要依据16.⼈们在谈论现在的孩⼦⽐过去的孩⼦聪明,这说明⼉童⼼理发展特征的()。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学问与力量)真题〔答案及解析在最终〕一、单项选择题1.《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生入园时,幼儿园要进展A. 幼儿学问与力量测评B.幼儿智力C.幼儿家长测评D.幼儿安康检查2.幼儿通过塑造角色表现文艺作品内容的玩耍是A. 角色玩耍B.构造玩耍C.智力玩耍D.表演玩耍3.在科学活动《奇异的气味》中,教师预备了分别装有水、食醋、酱油等液体的瓶子,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
幼儿在活动中使用了什么方法?A.试验B.参观C.观看D.表达4.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课程四要素的是A. 课程设计B.课程目标C.课程组织与实施D.课程内容5.妈妈带 3 岁的岳岳在外度假。
阿姨打来问:“你们在哪里玩?”岳岳说:“我们在这里玩。
”这反映了岳岳思维具有什么特征?A.具体性B.不行逆性C.自我中心性D.刻板性6.“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一教育目的提出者是A.张雪门B.陶行知C.陈鹤琴D.张宗麟7.保护幼儿听觉器官的正确做法是A. 引导幼儿遇到噪音时捂耳、张嘴B.常常帮助幼儿掏耳、去耳屎C.要求幼儿捏住鼻翼两侧擤鼻涕D.常常让幼儿用耳机听音乐,故事8.小明搭房子时缺一块长条积木,他觉察苗苗手里有一块,就直接过去抢。
小明的这种行为属于A.工具性攻击B.言语性攻击C.生理性攻击D.敌意性攻击9.毛毛第一次看到骆驼时惊呼道:“快看,大马背上长东西了。
”按皮亚杰的理论,毛毛的反响可以用以下哪个概念解释?A.平衡B.同化C.顺应D.守恒10.儿童认为规章是由有权威的人打算的,不行以经过集体协商转变。
这说明儿童的道德认知处于A.习俗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C.前道德阶段D.自律道德阶段二、简答题11.教师应当如何对待不同气质的幼儿?请举例说明。
12.体育活动中与活动后,教师分别可以从哪些方面推断幼儿的活动量是否适切?三、论述题13.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哪些专业力量?四、材料分析题14.教师为幼儿制作了一个玩具灶(见以下图),投放了羽毛、棉花、小木棒、乒乓球等不同材质的物品和扇子,让幼儿猜测哪些物品能被风吹起来并进展验证。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小班集体教学活动一般都安排15 分钟左右,是因为幼儿有意注意时间一般是()。
A.20~25 分钟B.3~5 分钟C.15~18 分钟D.10~12 分钟【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一般而言,小班儿童的有意注意只能保持3~5 分钟。
故选B。
2.幼儿教师选择教育教学内容最主要的依据是()。
A.幼儿发展B.社会需求C.学科知识D.教师特长【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前教育教学的依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根据幼儿发展需要选择教育内容,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把握最佳的教育时机。
故选A。
3.幼儿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A.人际交往B.操作练习C.教师讲解D.集体教学【答案】A。
解析:幼儿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制,从而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
该过程主要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实现,因此,人际交往是幼儿园促进幼儿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
故选A。
4.照料者对婴儿的需求应给予及时回应,因为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婴儿在生命中的第一年所面临的基本冲突是()。
A.主动对内疚B.信任对不信任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对害羞【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婴儿期(0~1.5 岁)面临的基本冲突是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故选B。
5.婴儿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对象时,表明婴儿己获得()。
A.条件反射观念B.母亲观念C.积极情绪观念D.客体永久性观念【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幼儿依恋关系的发展。
分离焦虑是孩子离开母亲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条件反射是婴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
2014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冲刺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
A.政府 B.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 C.教育机构 D.家庭2.某中班一次美术活动“画熊猫”,教师制定的目标之一是让幼儿掌握画圆和椭圆的技能。
这一目标属于幼儿园的()。
A.活动目标 B.近期目标 C.中期目标 D.远期目标3.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目标的范畴。
A.智育 B.体育 C.德育 D.美育4.()是保证幼儿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前提。
A.幼儿适应环境和抗疾病的能力 B.良好的生活习惯C.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D.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5.幼儿教育的阶段性由()决定。
A.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B.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C.幼儿身心发展的速度 D.幼儿的家庭环境6.下列关于幼儿全面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A.智力的发展,道德品质、意志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健康状况B.美育有助于发展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能力C.体育的作用最小D.美育能协调体、智、德育的发展,是体、智、德育的催化剂7.幼儿园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的控制之下。
A.教育者 B.保育员 C.园长 D.社会8.在幼儿园环境创设巾,要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这体现了()原则。
A.经济性 B.参与性 C.开放性 D.多样性9.在幼儿园阶段,教师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教材,如提前学习汉语拼音和书写汉字、提前学习小学的数学知识等,这使得幼小衔接工作中出现()现象。
A.提前为幼儿进小学打好基础 B.促进幼儿极大地发展C.小学化倾向严重 D.小学教育学前化10.在幼小衔接工作中,不应把其仅仅视为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而应把它置身于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虑,这体现了幼小衔接工作中()的指导思想。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5-2岁左右儿童使用的句子主要是()A.单词句B.电报句C.完整句D.复合句【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1.5-2岁这一阶段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开始说由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的句子。
这种句子的表意功能虽较单词句明确,但其表现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好像成人的电报式文件,故也称为“电报句”。
因此,答案选B。
2.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岁的思维处于()A.具体运算阶段B.形式运算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D.前运算阶段【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
3.在陌生环境实验中妈妈在婴儿身边婴儿一般能安心玩耍,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儿童对妈妈的依恋属于()A.回避型B.无依恋型C.安全型D.反抗型【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安全型儿童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候,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旁。
4.婴儿手眼协调发生时间()A.2-3个月B.4-5个月C.7-8个月D.9-10个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4个月以后的儿童,他们会用一只手够自己想要的物品,并能抓握物品。
因此,婴儿手眼协调发生的时间是4—5个月。
5.按顺序呈现“护士、兔子、月亮、救护车、胡萝卜、太阳”图片让儿童回忆,儿童回忆说:刚看到了救护车和护士,兔子与胡萝卜太阳与月亮,这些儿童运用了记忆策略为()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习惯化策略【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常见的精细加工策略有: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等。
其中,记忆术指通过给识记材料安排一定的联系以帮助记忆,并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题目中的儿童将救护车和护士相联系,兔子和胡萝卜相联系,太阳和月亮相联系。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题1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对幼儿注意特征的把握,幼儿注意的稳定性较差,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步提高,因此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应注意活动时间的把握并变换多种形式来维持幼儿的注意力的集中。
一般来说,3~4岁幼儿的注意力会集中在3-5分钟,4~5岁幼儿的注意力会集中在10分钟,5~6岁幼儿注意力会集中在20分钟左右。
小班幼儿处于3~4岁年龄阶段,其有意注意时间一般是3-5分钟。
故正确答案为B2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因此,幼儿园课程内容不仅包括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包括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态度、价值观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内容都是围绕着幼儿自身的发展和需求来展开的。
因此,教师在选择教育教学内容时最主要的依据是幼儿发展。
故正确答案为A3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掌握,幼儿社会性发展是指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中、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
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都是属于人际交往的过程,因此,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人际交往。
A项正确。
B项:操作练习主要是为了帮助儿童学会动手操作,提高动手能力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师讲解侧重于对知识的传授,并非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途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集体教学活动是由教师依据幼儿年龄特点,按照一定的教学活动目标,依据一定原则,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由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构成的双边活动,并非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途径,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4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掌握。
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强调幼儿自我的功能,强调在人的各个发展阶段,都要发挥自我的功能来处理社会现实问题,并将人生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一对危机或冲突,要想进入下一阶段必须解决好当前所面临的危机。
2014年上半年四川教师资格证考题幼儿综合素质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1,某幼儿园分班布置画展。
张老师精心挑选部分“好的幼儿作品”展出,李老师则将每个孩子的作品展出。
两位老师的做法中(B)答案A,张老师对,应支持优秀儿童的绘画表现B,李老师对,应支持每个儿童的绘画表现C,张老师对,班级画展需要体现最高水平D,李老师对,班级画展需要平衡家长关系考点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B文字解析张老师只挑选“好的幼儿作品,没有体现公平性”2,王老师得知红红偷拿了同伴的玩具,没有当着全班幼儿的面批评红红,而是把红红叫到办公室耐心引导。
王老师的做法(C)答案A,正确,幼儿需要赏识B,不正确,幼儿是有个性的人C,正确,幼儿需要荨重D,不正确,幼儿是有发展潜能的人考点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解读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C文字解析教师职业理念强调,幼儿是独立人格的人,我们要尊重幼儿的合格3,老师在组织规则游戏时,发现有孩子开小差。
老师应采取的措施是(D)答案A,点名批评,制止这种行为B,继续游戏,完全视而不见C,大发雷霆,把幼儿赶出活动室D,轻拍幼儿,提醒幼儿集中精力考点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D文字解析幼儿在上课过程中开小差,老师要采用巧妙的方式提醒幼儿集中注意。
4,李老师认真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并制定了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
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A)答案A,终身学习的理念B,先进的管理策略C,良好的沟通能力D,高超的教育技能考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A文字解析李老师认真学习《专业标准》,并制定发展规划,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
5,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的是(c)答案A,全面普及学前教育B,基本实现区域之间的教育公平C,全面实施素质教育D,优质教育资源总重不断扩大考点教育单行法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C文字解析《纲要》第二章战略目标规定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2014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1. 理解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
涵义:儿童的发展就是指儿童生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过程: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不断相互作用、相互支持、相互影响从而达到某种状态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过程影响因素: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相互作用下逐渐发展,遗传素质为儿童身心发展提供前提条件,但遗传宿主并不能单一决定儿童发展,儿童具有的遗传素质只有经与社会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儿童是在与周围各层生态系统发生直接或间接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儿童发展的特征和品质也是在与人的交往以及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2. 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
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重视儿童的本能、儿童具有自我生长的能力、儿童与成人在心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儿童中心论,从做中学蒙台梭利教育法:发现儿童;吸收的心智;行走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语言敏感期;自由原则(P76)皮亚杰认知结构主义流派P81加德纳多层智力观与幼儿的完整学习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戈尔曼情感智力理论我国(陶行知、张雪门、陈鹤琴)3.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宜性。
生理:身高体重的生长,儿童骨骼与肌肉的生长;牙齿的生长;神经系统的发育;感觉器官的发育P37人生第一年婴儿期,儿童心里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是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初生到满月(0~1个月),满月到半岁(1~6个月),半岁到周岁(6~12个月)1~3岁称为学前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表现在儿童在这时期学会走路,开始说话,出现思维,有了最初的独立性,这些都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各种心理活动是在这个时期才逐渐齐全3~6岁是进入小学前的时期,高级心理过程逐渐出现,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是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心理发展有明显的变化,每年都有新的特点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特点是进步性无论是心理过程或个性方面,都向着更高级的方向变化,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零乱到成体系4、什么是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如何辩证把握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一般性与个别性之间的关系?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幼儿园)(科目代码:102)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幼儿园)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矣于学前教育任务最准确的农述是()•A. 促进幼儿智力发展B. 促进幼儿身心快速发展C.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D. 促逬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2. 教师在组织中班幼儿歌唱活动时•合理的做法是()•A. 婆求幼儿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唱歌B. 鼓励幼儿用最响亮的声音唱歌C. 鼓励幼儿唱八度以上音域的歌曲D. 要求幼儿用自然声音演唱3. 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婴儿期出现的基本请绪体验?()A. 羞愧B伤心C. 害怕D. 生气4.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幼儿能否主动协商处理玩伴矢系,主婆考察的是()・A. 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B. 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C. 幼儿的规则意识D. 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5.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3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是()♦A. 估任感B. 主动性C. 自主性D. 自我同一性6. 教师在区角中投放了多种发声玩具•小班幼儿在摆弄这些玩具时(A. 能概括不同声音产生的条件B. 对声音产生兴趣-感受不同的声音C. 能描述出玩具是怎么发声的D. 能描述出不同玩具发声的特点7. 在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时,恰当的做法是()・A. 引导幼儿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高矮、粗细等B. 引导幼儿识别常见事物的形状C. 和幼儿一起手□一致点数物体,说出总数D. 为幼儿提供“按数取物"的机会8•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主要冃标是()・A. 发展幼儿的艺术技能B. 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和农达能力C. 丰富幼儿的艺术知识D. 发展幼儿的逻荻思维能力9.陶行知创立的培养幼教师资的方法是()•A. 讲授制B. 五指活动C. 感官教育D. 艺友制10•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考察的是(J・A. 儿童的深度知觉B. 儿童的计数能力C. 儿童的自我中心性D. 儿童的守恒能力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 •婴幼儿调廿负面情绪的主婆策略有哪些?12 •简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职贲。
教资笔试最后三套卷(一)《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使用了“儿童绘画分析”来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这种研究属于()。
A.观察法B.访谈法C.作品分析法D.问卷法2.4-5岁儿童在面对冰激凌、巧克力蛋糕的时候已经能够忍住而不立刻吃掉。
这说明儿童在()方面有所发展。
A.自我认识B.自我控制C.自我感觉D.自我体验3.关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表现和创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B.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图案复杂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
C.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在生活情景和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
D.幼儿语言能力是专门的能力,教师对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视程度,应高于其他领域。
4.爸爸带小女孩到乡间,她遇到了教堂的钟楼正在报时。
过了几天,小女孩在爸爸的书桌前站立并发出“当当”的声音。
这种现象是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现象。
A.记忆回涨B.自我中心C.守恒D.延迟模仿5.下列不属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教育建议是()。
A.合理安排餐点,为幼儿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
B.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确方法。
C.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挑食不偏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D.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细嚼慢咽。
6.遇到儿童溺水的情况,老师应采取的措施是()。
A.抱着孩子去就医B.系紧儿童的领口C.清除口鼻中的污物,进行胸外按压D.用雄黄、明矾外敷鼻口7.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6岁之前从环境中吸收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
2014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最新考题及答案(2)一、单项选择题1.幼儿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够物体,以后才会用手指去拿东西。
这是服从了()。
A.高低规律B.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C.大小规律D.首尾规律2.目前幼儿园教师为幼儿制作成长档案是运用了()方法对幼儿的成长进行研究。
A.观察法B.谈话法C.作品分析法D.实验法3.著名的“哨兵持枪姿势”实验主要是研究幼儿的()。
A.坚持性B.目的性C.暗示性D.果断性4.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过程中,智育的核心是()。
A.记忆知识B.思维能力C.掌握技能D.非智力因素5.不属于陈鹤琴具体的课程编制方法是()。
A.三角法B.圆周法C.混合法D.直进法6.亲子关系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和()。
A.放任型B.溺爱型C.保护型D.包办型7.2岁前婴儿直觉行动式的思维使得其动作具有一些特点,以下错误的表述是()。
A.动作有试误性B.动作无计划性C.精细动作发展迟缓D.动作停止思维停止8.儿童思维方式的变化发展,与思维所用工具的变化相联系,直观行动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
A.感知动作B.表象C.判断D.概念9.儿童语音形成的现实条件是()。
A.环境B.遗传素质C.语音模仿D.语音强化10.关于直立行走动作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儿童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无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B.儿童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有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C.儿童身体动作发展的趋势是翻身、抬头、坐、站、走D.行走是本能的动作,无有意运动的成分11.()迅速发展是幼儿学习的基础。
A.语言能力B.模仿能力C.认识能力D.特殊能力12.保育员应具备心理素质与()。
A.合作精神B.爱心C.专业素质D.丰富的知识13.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核心在于发展幼儿的()。
A.人际关系B.社会性行为规范C.社会性D.社会文化14.教师和幼儿是否建立良好关系,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正确地看待幼儿,即()。
A.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B.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师生观C.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理念D.是否树立了正确的知识观15.现代社会初期,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幼儿注意稳定性差表现在()。
A.注意的选择性B.有意注意时间短C.注意范围小D.注意分配的能力差【正确答案】B2.下列不属于新生儿本能的是()。
A.觅食行为B.抓握反射C.踏步反射D.膝跳反射【正确答案】D3.幼儿阅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A.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B.获得读写能力C.提高文字理解能力D.扩大识字量【正确答案】A4.一个人表现出来的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整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是()。
A.气质B.性格C.个性D.社会性【正确答案】A5.哪种维生素的缺乏容易导致婴幼儿患佝偻症()。
A.维生素DB.维生素CC.维生素BD.维生素A【正确答案】A6.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幼儿身心健康B.提高动作技能C.增强幼儿体质D.丰富健康知识【正确答案】A7.幼儿在受到过度表扬,或被要求在陌生人面前表演自己时,会明显感到不好意思,这反映了幼儿()。
A.白我意识的发展B.白我控制的发展C.积极情绪体验的发展D.合作行为的发展【正确答案】A8.现场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最重要的依据是()。
A.教具的丰富性B.教育方法的多样化C.幼儿的表现D.教育过程的有序性【正确答案】C9.《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五大领域目标及其各年龄段的典型表现的主要作用是帮助老师()。
A.评价目标的达成度B.掌握训练标准C.了解发展规律,建立合理期望D.分领域落实教育目标【正确答案】C10.福禄贝尔强调()。
A.体育锻炼的重要性B.游戏的重要性C.作业的重要性D.感觉教育的重要性【正确答案】B二、简答题11.户外活动时,幼儿玩得很高兴。
部分幼儿已满头大汗,脸色通红。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该怎么做?【正确答案】(1)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应遵循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
教师应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儿童身体练习时身体和心理所承妥的负荷量,保证儿童运动后取得超量恢复的最佳效果。
教师资格笔试真题2019上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2页-13页)2019下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14页-29页)2018上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30页-46页)2018下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47页-57页)2017上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58页-74页)2017下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75页-80页)2016上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81页-89页)2016下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90页-96页)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科目代码:10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
A.保教幼儿和服务家长B.看护幼儿和服务家长C.培养习惯和传递知识D.保育和教育幼儿【答案】A【解析】学前教育的任务: 1.为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
2.为家长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2.幼儿认真、完整地听完教师讲的故事。
这一现象反映了幼儿注意的什么特征?()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答案】C【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
幼儿幼儿认真、完整地听完教师讲的故事说的是注意的稳定性。
3.小红知道9颗花生吃掉5颗还剩4颗,却算不出“9-5=?”。
这说明小红的思维具有()A.具体形象性B.抽象逻辑性C.直观动作性D.不可逆性【答案】A【解析】幼儿时期典型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思维,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或事物的表象进行思维,幼儿知道9颗花生吃掉5颗还剩4颗,却算不出“9-5=?”,说明幼儿能够借助具体的事物进行思维。
4.按照布鲁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的观点,“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属于()A.情感目标B.认知目标C.动作技能目标D.行为目标【答案】B【解析】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教师资格笔试真题2019上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2页-13页)2019下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14页-29页)2018上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30页-46页)2018下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47页-57页)2017上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58页-74页)2017下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75页-80页)2016上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81页-89页)2016下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90页-96页)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科目代码:10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
A.保教幼儿和服务家长B.看护幼儿和服务家长C.培养习惯和传递知识D.保育和教育幼儿【答案】A【解析】学前教育的任务: 1.为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
2.为家长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2.幼儿认真、完整地听完教师讲的故事。
这一现象反映了幼儿注意的什么特征?()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答案】C【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
幼儿幼儿认真、完整地听完教师讲的故事说的是注意的稳定性。
3.小红知道9颗花生吃掉5颗还剩4颗,却算不出“9-5=?”。
这说明小红的思维具有()A.具体形象性B.抽象逻辑性C.直观动作性D.不可逆性【答案】A【解析】幼儿时期典型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思维,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或事物的表象进行思维,幼儿知道9颗花生吃掉5颗还剩4颗,却算不出“9-5=?”,说明幼儿能够借助具体的事物进行思维。
4.按照布鲁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的观点,“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属于()A.情感目标B.认知目标C.动作技能目标D.行为目标【答案】B【解析】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一、单项选择题1.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 ) 五个领域。
A. 音乐B. 美术C. 泥塑D. 艺术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 )A. 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B.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C.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D. 心理健康,无严重疾病3. 健康领域的活动要( )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
A. 发扬B. 结合C. 充分尊重D. 关注爱护4. 儿童的睡眠时间,应随年龄和健康状况而异,年龄小体质弱的儿童睡眠时间需相应延长,3~4 岁儿童每天需要( )小时睡眠。
B. 9~10C. 11~12D. 12~135.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人至少有七种不同类型的智力,但是传统上大多数所谓智力测试都集中在( )两种智力上,这是不正常的、片面的看法。
A. 语言和空间智力B. 数学逻辑和空间智力C. 语言和数学逻辑智力D. 数学逻辑和人际智力6. (2013年真题)下列属于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的是( )。
A. 能认读拼音字母B. 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C. 能认读一定量的汉字D. 能正确书写常用汉字7. 下列不属于幼儿语言教育内容要求的是( )。
A. 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B. 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说好方言C. 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D. 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8. 语言能力是在( )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A. 一日生活B. 交往C. 活动9. 在幼儿语言障碍类型中,“说话节律不顺畅,夹杂复杂字音”是哪种语言障碍的症状?( )A. 口吃B. 失语症C. 语言发展迟滞D. 发音异常10. 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来发展幼儿的潜能,这种环境不直接影响幼儿,而是通过各种文化逐渐地改变幼儿。
一、单选题
1.小班集体教学话动一般都安排15分钟左右,是因为幼儿有意注意时间一般是()
A. 20—25分钟
B. 3—5分钟
C.15—18分钟
D.10—11分钟
2. 幼儿教师选择教育教学内容最主要的依据是()
A.幼儿发展
B.社会需求
C.学科知识
D.教师特长
3. 幼儿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A.人际交往
B.操作练习
C.教师讲解
D.集体教学
4. 照料者对婴儿的雪球应给予及时回应是因为: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生命中第一年的婴儿面临的几本冲突是()
A.主动性对内疚
B.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C.自我统一性对角色裩乱
D.自主性对害羞
5.在婴儿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对象时,表明婴儿己获得< )
A.条件及射观念
B.母亲观念
C.积极情绪观念
D.客体永久性观念
6.陶行知的生话教育理论注重“教学做”合一,強调( )
A.做是中心
B.学是中心
C.教与学是中心
D.教是中心
7. 幼儿及复敲打桌子,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在椅子上摇来揺去,这类游戏属于( )
A.结构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规则游戏 D?机能性游戏
8.《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制订合理的幼儿一日生话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少于( )
A. 2. 5小时
B. 3小时
C. 2小时
D. 3.5小时
9.婴幼儿应多吃蛋.奶等食物,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以防止因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 )
A.呆小症
B.异嗜癖
C.佝倭病
D.坏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