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 格式:docx
- 大小:905.95 KB
- 文档页数:3
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学会讲述一个民间故事,并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学习民间故事的特点,了解民间故事的基本结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学习讲述民间故事的方法,包括选材、构思、表达等方面。
3. 学习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口语表达。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学会讲述一个民间故事。
2.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口语表达。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民间故事的特点(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基本结构、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学习讲述民间故事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选材、构思、表达等方面的方法。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学习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口语表达(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语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五、实践演练(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民间故事进行讲述。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评价和建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板书设计:1.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2. 民间故事的特点3. 讲述民间故事的方法4. 口语表达的技巧作业设计: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选择一个民间故事进行讲述,录制视频或音频。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能够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和价值。
•能够流畅、自信地讲述一个民间故事。
•能够从民间故事中领悟到其中蕴含的道理和智慧。
二、教学重点•理解民间故事的内容和意义。
•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学生如何根据故事中的桥段和情节进行连贯性讲述。
四、教学准备1.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教材。
2.课堂PPT、故事书籍。
3.讲解故事的相关图片或实物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今天的话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讲述一个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中常常包含着我们的智慧和道理,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
”2. 学习故事(15分钟)•让学生先阅读故事,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讨论故事的内容、人物、情节等。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故事中的某一部分展开讨论,探讨其中的道理。
•学生展示分享各小组的讨论成果。
4. 个人讲述(15分钟)•让学生一个个人上台讲述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并提出建议和评价。
5.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民间故事的价值和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围绕讲述民间故事展开,通过学生的讲述活动,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民间故事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以上是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民间故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出色的传统文化继承者。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一、明确交际话题。
1.《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都属于______________(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
这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____________流传的一种题材广泛的叙事体故事。
2.判断对错。
(1)民间故事语言平实,情节生动,深受人们的喜爱。
()(2)民间故事就是神话故事。
()(3)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4)民间故事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 3.下面哪些属于民间故事?()A.《白蛇传》B.《孟姜女哭长城》C.《完璧归赵》D.《梁山伯与祝英台》E.《坐井观天》二、提出交际要求。
如何把民间故事讲得生动、有吸引力呢?()A.可以丰富故事里的细节,适当添加人物对话。
B.可以模仿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让听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C.可以大声地把故事背诵出来。
三、学习交际方法。
1.排序。
()拟定演讲提纲。
()找出一些民间故事。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
()想想演讲时使用哪些方法能使故事更生动。
()认真思考喜欢这个故事的理由。
2.连一连。
盗灵芝草,水漫金山《花木兰》万里寻夫,哭倒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白蛇传》墓复合拢,化蝶双飞《孟姜女哭长城》悄悄帮小伙子做饭《田螺姑娘》3.分小组讲故事,每个小组在上题中任选一个故事讲一讲。
四、实践交际活动。
举行讲故事比赛。
你一定读过不少故事吧,哪个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请为大家讲一讲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一、1.民间故事人们口头2.(1)√(2)×(3)√(4)√3.ABD二、AB三、1.4125 32.3.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口语交际课文。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民间故事,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怀。
课文内容丰富,涉及到多个民间故事,如《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等。
这些故事情节生动,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上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他们能够运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
但是,他们在讲述民间故事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故事情节的、语言的丰富性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讲述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
2.学会通过细节描述,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怀。
4.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流利、有感情地讲述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
2.难点:通过细节描述,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讲述民间故事,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完成讲述民间故事的任务。
六. 教学准备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民间故事的内容。
2.准备一些民间故事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3.准备教学课件和道具,增强课堂趣味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民间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展示一些典型的民间故事情节,如《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讲述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学会欣赏和评价。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一个民间故事的讲述,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提示表达方式。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教学目标]1.讲故事,能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
【语文要素】2.能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讲故事。
【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讲故事时,能在尊重原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故事讲生动。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民间故事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诸如此类的民间故事也影响着每一个人,在这一单元,我们结识了舍己为人的猎人海力布,并被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所感动,民间故事语言平实,情节生动,深受人们的喜爱。
除了《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你还知道哪些民间故事?我们来开个民间故事会吧。
大家一起来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民间故事。
二、做好讲故事前的准备1.先来回顾一下民间故事的特点:民间故事是人们基于当时现实,运用了神奇的想象,赋予了普通的人或者动物以超现实的能力,借以实现劳动人民们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不了的美好愿望;民间故事的情节一环扣一环,非常连贯;人物特点鲜明,读起来善恶分明;情节曲折,想象奇特。
2.如何讲好民间故事。
技巧点拨:对故事进行以创造性的复述。
注意:要在众多民间故事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要选择内容积极健康的;要记住故事内容,可以运用学过的方法:①梳理主要情节。
②抓住线索。
③借助图片。
④将故事内容梳理清楚,再把故事中有趣的部分多读几遍,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先试讲。
三、讨论如何把故事讲得生动、有吸引力故事讲得生动、有吸引力,别人才会爱听。
那么,故事如何能够讲得生动、有吸引力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示学生)1.课前收集民间故事,记下故事的内容。
2.小组交流:①丰富故事的细节。
适当添加人物对话。
②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③在故事比较简略的地方展开追问和想象。
④在描述人物的想法时,可以试着把它变成内心独白的语言;描述人物之间的交流,可以把间接引语改为直接引语。
3.全班交流评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再在小组内推选代表在全班讲,看看谁讲的故事最生动、最吸引人、最有创意,最后评选出班里的“故事大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指导、范文【交际方法】1.练习讲故事议方法。
讲牛郎织女第一次见面的讲得好,因为讲的人丰富了故事的细节,像织女和牛郎第一次见面时说了什么,织女穿的纱衣是什么样的等细节都讲清楚了。
讲故事时模仿织女被王母带走时的情形,给人物配上了相应的动作和表情,所以讲织女被王母带走的讲得好。
2.读书讨论明晰要求。
(1)讲清楚故事的细节,如添加人物对话,描绘人物形象。
(2)讲故事的时候,可以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3.选定故事。
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民间故事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印象深的民间故事。
4.交际分享。
先想好了再说,注意叙述的顺序;态度自然大方,讲清楚细节,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5.评议谁最棒。
(1)全班评议,看讲的同学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语言是否流畅、细节是否清楚,是否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2)从说得有趣,活动开展的过程精彩,收获丰富、感受深刻、说得好的学生中评选出“最自然大方奖”、“最佳口才奖”,并宣布评选结果。
【范文】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牛郎听到姑娘找衣服,急忙红着脸双手托着纱衣从树林里走了出来,说:“姑娘,别着急,你的衣裳在这儿呢。
”织女急忙接过衣服手忙脚乱地穿在身上。
织女穿好衣服,坐在湖边对着清清的湖水梳理她长长的黑头发,牛郎静静地看着织女,心想,这就是老牛说的仙女了。
于是整了整衣服和发髻,走到织女身边坐下来,说:“你好,仙女!我叫牛郎。
”织女抬起头奇怪地看着牛郎问:“你怎么知道我是仙女?”牛郎镇定地说:“是我家老牛告诉我的。
”织女更加奇怪了,“你家老牛告诉你的?怎么可能。
牛怎么告诉你的?”牛郎低着头小声说:“我很小爹娘就死了,哥嫂把我赶出家门,我一直和牛相依为命。
昨天晚上,它突然开口说话,告诉我说,让我今天黄昏到这儿来,有很多仙女在洗澡,从草地上拿走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跟我要衣服的仙女就是我的妻子……”织女一边听着一边打量着牛郎,眼前这个年轻人脸色黑红,身体强壮,虽然身上的衣服很破旧,但是却很整洁,脚上的草鞋编制的很结实,看来是个受苦的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说课稿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的教材内容,主要包含了民间故事的定义、特点以及一些经典的民间故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魅力,学会讲述民间故事,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材中还配备了一些相关的练习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讲述民间故事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对民间故事的了解相对较少。
他们在课堂上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 对民间故事的定义和特点不够清晰;2. 不知道如何选取合适的民间故事进行讲述;3. 讲述过程中可能出现忘词、紧张等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和训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民间故事的定义和特点,学会讲述民间故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化。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定义和特点,学会讲述民间故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民间故事进行讲述,以及如何在讲述过程中做到条理清晰、表达流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道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民间故事的音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讲解民间故事的定义和特点: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民间故事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对民间故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民间故事,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民间故事。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民间故事进行讲述,其他组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
5.教师示范:教师选取一个民间故事进行讲述,展示如何做到条理清晰、表达流畅。
五上语文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在五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这个主题是一个非常有趣和丰富的话题,涉及到了民间文化、口头传统和人文价值观等方面。
在本文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探讨这个主题,希望能够为读者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
1. 民间故事的价值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民族传统和智慧。
在这些故事中,人们可以找到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这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品格和道德观念是非常有益的。
民间故事也是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想象力丰富的情节,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传递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2.口语交际的特点口语交际是指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它具有简洁直接、实时性强和情感表达丰富等特点。
在口语交际中讲民间故事,不仅可以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情感共鸣,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3. 从简到繁的故事形式民间故事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一些简短的寓言故事,也有一些复杂的民间传说故事。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从简到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和讲解民间故事,从最简单的故事形式开始,逐步引导学生探究更加复杂的故事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故事表达能力。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教学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间文化,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的培养。
民间故事中蕴含的智慧和人生哲理,也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生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教学实践中,我会积极倡导并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
总结通过对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这一主题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发现民间故事作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口语交际的方式讲民间故事,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的培养,还可以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的优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