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类语段压缩(我的)
- 格式:ppt
- 大小:221.50 KB
- 文档页数:13
高考“新闻类语段压缩”的方法(附练习与参考答案)“压缩语段”,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给出的语言文字或图表数据等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材料中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最后归纳概括为符合命题要求的语言表达形式。
压缩语段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能力及表述能力。
恰当地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一是筛选能力,二是概括能力。
“压缩语段”常见的考查形式主要有:(1)新闻类压缩(含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标题、拟写导语等);(2)概括内容型压缩;(3)提取关键词;(4)下定义。
2020新高考山东、海南卷及2020年高考全国卷三套试题都考查了此考点;2020新高考模拟山东、海南卷及2019年高考全国卷三套试题也都考查了此考点,应引起足够重视。
新闻类压缩主要包括拟写新闻标题、新闻导语、一句话新闻以及概括新闻消息等。
新闻类语段压缩考如何得高分。
我觉得不妨做如下考虑:认识新闻结构,死盯新闻导语,按照字数限制,留住主要信息,整合完整答案,表达简洁流畅。
下面介绍中学生必备的新闻知识:(1)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2)新闻的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
(3)新闻的导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4)新闻的主体: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5)新闻的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6)新闻的结构:为“倒金字塔结构”,也就是倒三角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上面重要,下面次要。
导语在前面,最重要。
新闻背景在后面,相对导语,是次要内容。
导语部分在倒金字塔的顶端,是新闻的最重要内容,包含许多关键信息。
压缩时这一部分内容必须要慎重对待,有很多内容可以大胆照录。
照录时,抓住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这些关键要素。
语用题:压缩语段之新闻类题型班级:姓名:座号:1、阅读下面一则新闻,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字数不多于15字。
本报讯(记者毛羽)昨天,北京首批500余名网络保安员开始正式上岗,监控全市网吧、网站、宽带公司、病毒公司的网络安全。
据了解,网络保安员目前开展的主要业务是网络、人防、技防业务。
今后网络保安员将进入全市942家网吧及3800多家网络介入服务单位,每个网吧至少要安置保安员3名。
网络保安员没有执法权,主要通过网络监控,为服务单位及时删除各种不良信息,一旦发现有人在网吧里光临黄色网站或者在网上“钓鱼”,发布虚假信息进行网络诈骗时,网络保安员将立即叫停违法行为,然后向网监部门报警。
2、给下面的新闻拟定一条标题。
(不超过20字)日前,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传出喜讯,中科院动物所与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共同合作异种克隆大熊猫早期胚胎首次培植成功,这是世界上最早克隆大熊猫早期胚胎。
1997年3月,中科院动物所陈大元教授首先提出“异种克隆大熊猫”的设想,就是将大熊猫的体细胞植入另一种动物的成熟的卵细胞内。
但哺乳动物的异种克隆在国内外尚未有成功先例。
1998年10月11日,陈大元教授的研究小组从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选择了一只年轻的雌性大熊猫,从它身上取下血液和乳腺等部位细胞,经过培养将其植入去掉細胞核的兔子卵細胞内。
半年后,第一批早期胚胎终于问世。
目前研究人员面临的问题是:为早期胚胎选择一种什么动物可以成为合适的“寄母”。
3、读下面一则消息,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10字以内)今年可以说是多灾之年,人们刚刚从土耳其、台湾大地震和美国飓风的恐惧中摆脱出来,強烈的飓风有袭击了印度东海岸,造成了至少79人死亡,数以万计的人流离失所。
在受灾地区,建筑物、电线竿和通讯设施被一扫而光,供水和供电完全中断。
据统计,在本世纪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来自印度洋的强烈飓风。
为了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印度政府正在加强研究,希望能够了解北印度洋地区飓风的形成,加强预报工作,以减少损失。
新闻报道语段压缩题的做法
新闻报道语段压缩题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提炼信息、筛选关键点以及组织语言的能力。
为了做好这类题目,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提炼关键信息:新闻报道通常是直接、简洁的语言,因此要学会快速提炼出关键信息,
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筛选无关内容:新闻报道中可能会有一些背景信息、细节描述等,这些对于概括主要内
容来说并不重要,因此要学会筛选出与新闻主题紧密相关的内容。
3.组织语言简练表达:在筛选出关键信息后,要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和表达。
尽量使用
简短、清晰的句子,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4.遵循新闻报道的结构:新闻报道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等部分,因此在压缩
语段时,也要注意遵循这种结构,使答案更加规范。
5.注意字数限制:在压缩语段时,还要特别注意题目给出的字数限制。
要在保证信息完整
的前提下,尽量精简语言,避免超过字数限制。
6.多做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
更好地应对新闻报道语段压缩题。
总之,做新闻报道语段压缩题需要学生具备快速阅读、提炼信息、筛选关键点以及组织语言等多方面的能力。
通过不断练习和总结,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答题水平。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精讲精练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原卷版)知识点回顾01 新闻类压缩常见的考查形式有: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新闻标题,拟写导语,概括消息要点等。
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它的基本要素和我们语文界常用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
教材把它们概括为“5W+1H”,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过程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
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句通俗易懂的句子:某人某时在某地由于某种原因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1.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一句话新闻3步骤第一步:根据新闻要素,准确筛选答题信息点。
新闻分导语、正文等几部分,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而关键信息主要集中在导语一段,所以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导语部分。
要对提供的材料做全面阅读,辨别一下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即时信息和背景信息等,以便准确确定重点语句。
第二步:选择句式,组合信息。
首先应选择句式,安排层次。
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通常采用陈述句式——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人物和事件构成主谓句。
还要注意在表达形式上必须是“一句话”,这“一句话”应尽可能是单句,必要情况下可以是复句,不能是句群。
另外,还要注意控制字数,草拟答案。
第三步:依据倾向,验证答案。
验证草拟的答案能否准确涵盖所提供的新闻材料。
2.拟写新闻标题“拟标题”比“拟一句话新闻”要求更高,它不仅要高度概括出内容,还要讲求句子形式的优美,有文采。
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事件。
新闻标题的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
试题中通常要求拟写主标题,有的要求同时拟写主标题和副标题,但单独拟写副标题的题目不大常见。
3.拟写导语导语,是对新闻报道的总的概括。
导语一般在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要将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概述出来。
新闻类压缩语段新冠疫苗研发取得重大突破近日,全球范围内新冠疫苗的研发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全球抗击疫情提供了新的希望。
在中国,科学家们也在新冠疫苗的研发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以下将分别介绍这些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美国疫苗制造商宣布其新冠疫苗已经进入第三阶段临床试验。
据悉,该疫苗在前两个阶段的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第三阶段的试验将在数万名志愿者身上进行,以验证其在大规模使用中的有效性。
这一突破被认为是全球疫苗研发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全球恢复正常生活提供了希望。
中国科学家们也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基因工程疫苗。
该疫苗利用了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信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出一种能够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疫苗。
初步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在小鼠身上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且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这一疫苗的研发成功,为中国乃至全球抗击新冠疫情提供了新的选择。
除了新冠疫苗的研发,科学家们还在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
由于新冠疫苗需要在极低温度下保存,这给疫苗的储存和运输带来了巨大挑战。
然而,一家疫苗储存和运输公司宣布他们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冷链设备,可以将疫苗保存在极低温度下,并能够保持稳定的温度。
这一突破为新冠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
研究人员还发现,新冠病毒可能会发生突变,这可能会对疫苗的研发和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
然而,科学家们通过对新冠病毒基因组的研究发现,虽然病毒发生了一些突变,但这些突变并不会对疫苗的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这一发现为疫苗的研发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人们对疫情的控制和防范提供了科学依据。
新冠疫苗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全球抗击疫情带来了新的希望。
美国和中国的科学家们在疫苗研发和储存运输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疫苗的研发和分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我们仍需保持警惕,继续遵守防控措施,直到疫苗的广泛应用能够确保公众的健康安全。
让我们共同努力,早日战胜疫情,重返正常生活。
高考压缩语段题(一)|新闻报道压缩题01—10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5分)位于美国的环保机构“全球足迹网络”日前发布报告称,7月29日是今年的“地球超载日”,即人类已于当日耗尽了2019年一整年的自然资源“预算”,比20年前提早了2个多月并创下新纪录。
该机构追踪人类对地球自然资源的消耗(即“支出”)和地球的生物承载力(即“供给”)。
超载日指从这一天起,人类当年对自然资源的已有“支出”超过地球在本年度生物承载力总“供给”。
数据显示,今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是地球再生速度的倍,即今年预计人类将消耗个地球的再生自然资源,其中美国的资源消耗速度最快。
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
(5分)]记者8月1日从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获悉,截至1日10时,超强台风“利奇马”已致万余人受灾,死亡32人,失踪1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化余元,目前,各地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而接下来将接受台风考验的就是山东省了。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台风”利奇马”的中心已于11日晚上8点50分前后在山东省登陆。
预计”利奇马”受灾地区将从福建直到辽东半岛。
3.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19年7月13日,中国产铁路客车在哈瓦那至圣地亚哥线路上投入运行。
长期以来,从哈瓦那到圣地亚哥约800公里的里程,乘坐火车耗时长达24小时。
随着中国产列车投入使用,这段旅行时间缩短到了14个小时。
同时,列车的运力和效率也大幅提升。
哈瓦那至圣地亚哥之间的旧列车仅能载客400余人,如今每列客车能载客760人以上。
4.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
(5分)中新社北京8月13日电190余件从清代沉船“泰兴号”出水的瓷器在经历打捞、售卖、回购后从海外回流,13日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