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屋面雨水排水设计与实施.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屋面排水组织设计一、概述屋面排水组织设计是指根据建造物屋面的特点和要求,合理设计和安装屋面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排除,防止屋面积水和漏水等问题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屋面排水组织设计的相关要点和标准。
二、设计原则1. 确定排水方式:根据建造物的类型、屋面形式和附近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排水方式,包括表面排水、内部排水和集中排水等。
2. 确定排水坡度:根据屋面的材质和坡度要求,确定合适的排水坡度,保证雨水能够顺利流向排水口。
3. 考虑排水能力:根据降雨量和屋面面积等因素,计算出合适的排水能力,确保排水系统能够及时排除雨水。
4. 考虑防水措施:在设计排水系统的同时,要结合防水层的布置和材料选择,确保屋面不会因为排水系统而发生漏水问题。
三、设计步骤1. 采集资料:了解建造物的屋面形式、面积和周边环境等信息,采集相关资料,为设计提供依据。
2. 确定排水方式:根据建造物的类型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排水方式,如采用表面排水或者内部排水等方式。
3. 计算排水能力:根据降雨量和屋面面积等因素,计算出合适的排水能力,确定排水管道的尺寸和数量。
4. 设计排水坡度:根据屋面的材质和要求,确定合适的排水坡度,保证雨水能够顺利流向排水口。
5. 设计排水系统:根据排水方式和排水能力要求,设计排水系统的布置和连接方式,包括排水管道、排水口和排水设备等。
6. 考虑防水措施:结合防水层的布置和材料选择,设计防水层与排水系统的连接方式,确保屋面不会发生漏水问题。
7. 编制设计图纸:根据设计结果,编制详细的设计图纸,包括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和施工图等。
四、设计要求1. 排水坡度:屋面排水坡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通常要求不小于1%。
2. 排水能力: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能够满足降雨时的排水需求,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除。
3. 排水管道:排水管道应选用耐腐蚀、耐压力和耐热性能好的材料,连接方式应坚固可靠。
4. 排水口:排水口应设置在合适的位置,数量和尺寸应根据排水能力和屋面面积等因素确定。
屋面排水设计规范屋面排水系统屋面排水是指通过屋面的导水装置,将屋面的雨、雪水迅速排出,避免产生屋面积水的措施。
是为了使降落在建筑物屋面的雨水和雪水,特别是暴雨,在短时间内形成积水及时排除室外,避免造成积水四处溢流或屋面漏水而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为了能够使积水迅速排除屋面,进行周密的排水设计是必要的。
一、屋面排水设计规范屋面排水设计的主要任务首先将屋面划分成若干个排水区,然后通过适宜的排水坡和排水沟,分别将雨水引向各自的落水管再排至地面。
具体步骤:(1)确定屋面坡度的形成方法和坡度大小;(2)选择排水方式,划分排水区域;(3)确定天沟的断面形式及尺寸;(4)确定落水管所用材料和大小及间距,绘制屋顶排水平面图。
单坡排水的屋面宽度不宜超过12m,矩形天沟净宽不宜小于200mm,天沟纵坡最高处离天沟上口的距离不小于120mm。
落水管的内径不宜小于75mm,落水管间距一般在18m~24m之间,每根落水管可排除约200平方米的屋面雨水。
水专业规范,每根落水管可排除约250平米的屋面汇水面积(汇水面积含屋面的墙面面积)。
二、屋面排水系统1.屋面雨水系统按照管道的设置位置不同可分为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内排水是指屋面设雨水斗,雨水管道设置在建筑内部的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内排水系统适用于屋面跨度大、屋面曲折(壳形、锯齿形)、屋面有天窗等设置天沟有困难的情况,以及高层建筑、建筑立面要求比较高的建筑、大屋顶建筑、寒冷地区的建筑等不宜在室外设置雨水立管的情况,多采用内排水。
内排水系统一般由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埋地干管和附属构筑物几部分组成2.屋面雨水系统按照屋面的排水条件分为:檐沟排水、天沟排水檐沟外排水由檐沟和敷设在建筑物外墙的立管组成。
降落到屋面的雨水沿屋面集流到檐沟,然后流入隔一定距离设置的立管排至室外的地面或雨水口。
根据降雨量和管道的通水能力确定1根立管服务的屋面面积,再根据屋面形状和面积确定立管的间距。
屋面排水设计规范屋面排水设计是指对建筑物屋面进行排水系统的设计,确保雨水能够有效地排除,防止积水和渗漏。
以下是关于屋面排水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
1. 水平排水:屋面应有足够的坡度,以便雨水能够流向下水道或排水口。
根据建筑物不同部位的不同要求,可以设置不同的坡度。
2. 排水管道:排水管道的直径和材质应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需求进行选择。
一般情况下,排水管道的直径应足够大,以便能够排除较大量的雨水。
3. 排水口:排水口是连接屋面排水系统和下水道的关键部分。
排水口的设计应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并防止异物进入排水管道。
4. 防渗漏设计:屋面排水系统应具备防渗漏的能力,以防止雨水渗入房屋内部。
屋面的防水层应正确铺设,并与排水系统有效连接。
5. 排水容量:屋面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最大降雨量,以确保排水能力能够满足需求。
对于大型建筑物,排水系统的容量应根据流量计算而定。
6. 排水管道的坡度:排水管道应具有合适的坡度,以确保雨水能够自然流动。
一般来说,排水管道的坡度应为1%至2%,以确保水能够充分排除。
7. 排水系统的维护:屋面排水系统的维护对于其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定期清理排水口和排水管道,确保畅通无阻。
8. 紧急排水设计:在有特殊排水要求的区域,如露台、阳台等,应设计相应的紧急排水措施,以应对突发的大雨情况。
总之,屋面排水设计是建筑物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个合理、科学的屋面排水系统可以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除,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和内部设施,减少维修和修复成本,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进行屋面排水设计时,应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房屋屋面的防水与排水设计屋面防水与排水是屋面构造的核心,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问题。
目前,通常采用刚性防水与柔性防水两种做法。
1屋顶排水方式(1)无组织排水无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滴落至地面的一种排水方式,又称为自由落水。
无组织排水的优点是构造简单、造价低廉,缺点是雨水直接从檐口流泻到地面,外墙脚常被飞溅的雨水侵蚀,降低了外墙的坚固耐久性。
它适用于一般低层或少雨地区建筑。
(2)有组织排水有组织排水是通过檐沟、落水沟、水落管道组成的排水系统,将屋面积水有组织地排至地面。
有组织排水常采用外檐沟排水、女儿墙内檐沟排水和内排水三种形式。
1)外檐沟排水。
雨水从屋面直接流入檐沟内,在檐沟内垫出0.5% ~1%的纵向坡度。
雨水顺坡度流入雨水口,也可在外檐沟内设置栏杆或易于泻水的女儿墙。
2)女几墙内檐沟排水。
女儿墙内设内檐沟或垫坡排水,雨水口可穿过女儿墙沿女儿墙外设水落管排水或雨水口垂直穿过楼板,通过外墙内侧雨水管排水。
3)内排水。
内排水主要用于高层建筑、多跨建筑。
屋面雨水经雨水口穿过楼板,流入室内水落管或悬吊管,再经室内雨水系统排出。
2.屋面防水等级与设防要求屋面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和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按不同等级进行设防,其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3.坡屋顶的屋面排水屋顶和墙交接处即为檐部,檐部构造与屋面的排水沟方式有关。
挑檐的构造与承重结构、基层材料和出檐长度有关:有组织排水的挑檐天沟可用26号镀锌薄钢板制成或采用钢筋用心专注、服务专业混凝土檐沟,钢筋混凝土檐沟的净宽度应大于或等于200mm,分水处最小深度应大于或等于80mm,沟内最小纵坡:卷材防水大于或等于1%;自防水大于或等于0.3%;砂浆或块料面层大于或等于0. 5%。
雨水管常用的直径为lOOmm,坡屋顶雨水管的最大间距为15m。
封檐构造是将墙身砌至檐部以上,檐部以上的墙体叫压檐墙,又叫女儿墙。
墙的顶部要做混凝土压顶,以避免顶面的雨水渗入墙内。
屋面排水设计一、简介屋面排水是建筑物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屋面排水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雨水在屋顶积聚,避免屋面漏水和结构受损。
本文将探讨屋面排水的设计原则、常见的排水系统和相关问题。
二、设计原则1. 坡度合理:屋面应采用适当的坡度,以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
一般来说,屋面坡度应大于3%。
对于各种屋面材料,应根据厂商的推荐或相关标准确定坡度。
2. 排水系统合适:根据建筑物的类型、规模和功能,选择适合的排水系统。
常见的屋面排水系统包括集水式和自由排水式。
3. 排水管道规划:排水管道的直径和数量应根据预计的雨水流量来确定,确保排水畅通。
同时,排水管道的坡度要适宜,以避免积水和堵塞。
4. 排水设备选用:选择具有良好排水性能和耐腐蚀性的排水设备,如雨水口、下水道和排水阀等。
安装和维护这些设备时,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
三、常见的排水系统1. 集水式系统:通过雨水口将雨水收集到集水箱或排水管道中,再由排水管道引导至下水道或雨水利用设施中。
这种系统适用于建筑物规模较大,需收集和处理大量雨水的情况。
2. 自由排水式系统:屋面直接排水,不经过雨水口和集水设备。
这种系统适用于建筑物规模较小,对雨水收集要求不高的情况。
3. 绿色屋面系统:将屋顶改造成绿化屋面,通过植物的吸收和蒸发来减少雨水排放,达到节水和环保的目的。
绿色屋面系统适用于城市建设,可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和降低雨洪的发生。
四、屋面排水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积水问题:屋面排水不畅会导致积水,进而引发漏水和屋面老化。
解决方法可以采用增加排水坡度、清理排水设备和排水管道、增设雨水口等。
2. 排水管道堵塞:排水管道堵塞会导致雨水无法顺利排出,进而造成屋面渗漏。
解决方法包括定期检查和清洗排水管道,避免杂物和泥沙进入管道。
3. 雨水口和阀门损坏:雨水口和阀门的损坏会导致排水不畅。
解决方法是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备,及时更换破损部件。
五、结语屋面排水设计是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和延长寿命的关键环节。
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摘要:1.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简介2.规程的主要内容3.规程的适用范围4.规程的实施与执行5.规程的重要性正文:1.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简介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是我国建筑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于2014 年发布实施。
该规程主要针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技术要求和规定,旨在保证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2.规程的主要内容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术语和定义: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相关的术语进行了定义,以便于各方准确理解和使用。
(2)设计要求: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参数、设计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设计合理、科学。
(3)材料和设备要求: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使用的材料、设备进行了规定,以保证其质量、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4)施工要求: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质量验收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施工质量。
(5)验收要求: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验收的程序、方法、标准等进行了规定,以保证验收的科学性、客观性。
(6)运行维护要求: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保养、故障处理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3.规程的适用范围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适用于我国境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
对于其他类型的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可参照本规程执行。
4.规程的实施与执行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强制性标准,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均应严格按照本规程执行。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一、综述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是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建筑物进行全面排水,而且确保建筑物正常使用,以防止渗漏、积水、渗水等。
换句话说,建筑物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质量,即安全、效率和可持续性的设计原则,对建筑物安全性能和长期使用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要求,同时考虑不同结构形式、使用条件、环境要求和使用寿命,满足建筑物的排水需要。
二、设计原则1. 制定适当的放水排水规程,实现建筑屋面排水性能的有效提高,提高建筑屋面的可视性;2. 根据建筑物的屋脊形状和斜角,进行合理的布局设计,绘制简单、实用的排水计算方案,保证排水性能;3. 根据建筑屋面排水系统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排水孔尺寸,确定合理的排水比例,加强屋面排水流量的统一;4. 同时注意节约水源,并坚持过滤、净化的原则,设计切实可行的净水装置;5. 避免制作工艺,使系统施工简单,必要时运用新型材料,能够有效减少及控制建筑物屋面排水工程耗费。
三、配置施工1.结构改造:屋面排水系统首先要根据建筑物形式以及排水特性,进行结构改造,包括屋面、楞檩、垫密底槽等,确保建筑排水系统有效流通;2. 装饰装置:安装铝制屋架,运用圆形排水管和电动排水泵,实施管道连接的灌接,运动装置的施工安装,电器箱的安装,室外排水管的混凝土施工,以及辅助直线板的安装等;3. 内部排水检修:包括对内部排水管路进行水性试验,调节内部排水检修,及水源水位调节等;4. 检查审查:运用压力表和水质仪等工具,进行审计检查,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设备的正确使用;5. 运行测试:实施内外排水系统的试运行,以及人工运行泵的排水试水;6. 保养修理:定期进行屋面排水系统的保养维护,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漏水等问题。
四、屋面雨水排水质量1. 对排水系统施工质量应有严格要求,要求安装牢固,施工工艺除无误外,符合设计要求;2. 排水系统安装技术规程应上乘,施工不得少于安装技术规程要求;3. 水泵安装准确,接管连接牢靠,调节元件应得到有效防腐处理;4. 板块、支架等安装施工要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程要求;5. 管道安装要精确无误,墙体施工灌接要牢固、与墙体充分融合;6. 内、外排水管道的管接应平滑无错位,密封良好;7. 排水装置安装严格按照图纸和规程要求安装;8. 检查运转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9. 安装完成后进行水性试验,要求无渗漏。
屋面排水组织设计一、概述屋面排水组织设计是指针对建筑物屋面的雨水排放进行规划和设计,以确保雨水能够有效地排除,避免对建筑物和周围环境造成损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屋面排水组织设计的要求、原则和步骤。
二、设计要求1. 排水能力:根据屋面面积和降雨量,确定适当的排水能力,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除,避免积水和漏水问题。
2. 排水系统: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收集、传输和排放,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流入排水管道或集水装置。
3. 排水材料:选择耐久、防腐蚀的排水材料,确保排水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安全性:考虑建筑物周围的安全因素,设计合理的防滑措施,避免因雨水造成的意外伤害。
5. 美观性: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设计美观、协调的排水系统,与建筑物整体风格相匹配。
三、设计原则1. 采用分层排水原则:根据屋面的不同部位和功能,设计相应的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分层排除,避免交叉污染。
2. 采用集水原则:通过合理设置集水装置,收集雨水,减少雨水对建筑物周围环境的冲击。
3. 采用斜坡排水原则:设计合理的屋面坡度,使雨水能够自然流向排水口,提高排水效率。
4. 考虑地势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地势的高低,设计相应的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排除。
5. 考虑气候条件: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合理选择排水设施和材料,确保排水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四、设计步骤1. 收集资料:收集建筑物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屋面结构图等相关资料,了解建筑物的基本情况。
2. 分析需求: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要求,分析屋面排水的需求,确定排水系统的规模和排水能力。
3. 设计排水系统:根据分析结果,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收集、传输和排放的具体方案。
4. 选择材料和设备:根据设计方案,选择适当的排水材料和设备,确保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绘制施工图:根据设计方案和选定的材料和设备,绘制详细的施工图,包括排水管道的布置和连接方式等。
6. 施工和验收:按照施工图进行排水系统的施工,并进行相应的验收,确保排水系统的质量和安全性。
公寓高层防雨措施方案引言公寓高层是现代城市中常见的居住形式之一,然而,高层建筑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雨水的渗透和漏水。
雨水渗透和漏水会给住户的生活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高层防雨措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1. 优化屋面设计公寓高层的屋面设计是防雨的第一道防线。
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优化屋面设计:1.1 斜面设计屋面应设计成适度的斜面,以便雨水能够迅速排走,减少积水。
斜面的角度需要根据当地的降雨量和排水能力进行合理选择。
1.2 排水系统在屋面设计中,应考虑设置排水系统,包括细致的雨水收集沟槽和暗排水管道。
确保排水系统能够充分流畅,避免积水和堵塞。
1.3 防水层材料选择选择高质量的防水层材料,确保其耐候性、耐腐蚀性和抗紫外线能力。
对于防水层的施工也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以确保其密封性和耐用性。
2. 窗户和门的防雨处理窗户和门是公寓高层进水的薄弱环节,下面是一些防雨处理的建议:2.1 安装防雨条在窗户和门的周围安装防雨条,能有效防止雨水从缝隙渗透进屋内。
防雨条要选用耐用性好的材料,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
2.2 窗户和门的选材选择防水性好的材料制作窗户和门,如塑料、铝合金等,避免使用容易吸水的木材。
2.3 设计风雨挡板在门前设置适当大小的风雨挡板,能有效避免雨水直接击打在门上,减少渗透的可能性。
3. 外墙防雨处理外墙是公寓高层的外层壳,应注重防雨处理,以下几点需要注意:3.1 外墙材料选择选择具有良好防水性能的外墙材料,如防水砖、水泥板等。
对于涂料,应选择经过防水处理的涂料,提高外墙的防雨能力。
3.2 墙体结构处理墙体结构设计要充分考虑雨水的排水功能,避免积水产生。
在墙体结构的处理上,可以设置雨水收集槽和排水孔,以及适当的抗渗漏层。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公寓高层防雨方案的实施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下几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4.1 屋面漏水定期巡查屋面是否有漏水现象,及时修复破损的防水层,避免雨水进入屋内。
屋顶排水规范屋顶排水规范是指在建筑物屋顶上进行排水时所需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正确实施屋顶排水规范能够有效防止水漏和屋面水损害,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
以下是关于屋顶排水规范的一些重要方面。
一、设计原则1. 坡度设计:屋顶的坡度设计应根据不同屋面材料和雨水情况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来说,坡度应不小于2%,以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除。
2. 排水系统设计:在屋顶设计中,排水管道应合理设置,以确保雨水能够准确地排入下水道或排水系统。
排水口应设在屋顶最低处,确保雨水不会滞留在屋顶上。
3. 排水管道尺寸:排水管道的尺寸和材料应根据屋顶面积和雨水量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排水顺畅。
管道直径一般不小于90mm,排水口直径一般不小于110mm。
二、材料选用1. 屋面材料:屋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久性,能够有效防止水渗透和损坏。
常见的屋面材料有沥青瓦、金属瓦、混凝土瓦等。
2. 排水口材料:排水口应选用耐腐蚀、耐高温、抗冲击的材料,以确保长时间的使用寿命。
常见的排水口材料有不锈钢、铸铁、塑料等。
3. 排水管道材料:排水管道应选用耐酸碱、耐腐蚀的材料,以确保排水的畅通和长时间的使用寿命。
常见的排水管道材料有PVC、聚乙烯、铸铁等。
三、施工要求1. 屋面防水层施工:屋顶需要进行一层防水层的施工,以防止水渗透。
防水层应严密连接,并做好防水层与排水口之间的密封,确保水不会从防水层中渗漏。
2. 排水口安装:排水口应安装在屋顶最低处,并且要保证排水口与排水管道之间的连接牢固,以防漏水。
安装时要注意排水口的下坡度,以确保雨水能够正常排出。
3. 排水管道施工:排水管道需要根据设计规定进行铺设,管道应平直、无渗漏,并且保证管道与排水口的连接处密封良好。
四、检测与维护1. 定期检查:对屋顶排水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特别是在雨季过后,应检查排水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2. 清洁维护:定期清理排水口和排水管道,清除可能堵塞的杂物和污物,保证排水畅通。
屋面排水组织设计一、背景介绍屋面排水组织设计是建造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用于规划和设计屋面雨水的排放和处理系统。
合理的屋面排水组织设计可以有效防止雨水积聚和屋面渗漏,保护建造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屋面排水组织设计的要求和标准。
二、设计原则1. 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降雨量、屋面类型、建造结构和周边环境等因素,确保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建造规范,确保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3. 设计应充分考虑屋面材料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选择合适的排水材料和设备。
4. 设计应考虑屋面的坡度和水平度,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流入排水系统。
5. 设计应考虑屋面的结构和承重能力,确保排水系统不会对建造结构造成负担。
三、设计要求1. 设计应根据屋面的面积和降雨量确定排水系统的容量和尺寸。
2. 设计应采用合适的排水方式,如重力排水、压力排水或者真空排水等。
3. 设计应合理设置雨水采集设备,如雨水斗、雨水管和雨水箱等。
4. 设计应考虑排水系统的管道布局和连接方式,确保排水畅通无阻。
5. 设计应合理设置排水口和排水口的数量,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
6. 设计应考虑排水系统的维护和清洁,方便日常管理和维修。
四、设计步骤1. 采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包括建造平面图、降雨数据和屋面材料等。
2. 根据建造平面图和降雨数据,确定排水系统的容量和尺寸。
3. 根据屋面材料和坡度,选择合适的排水方式和材料。
4. 设计排水系统的布局和连接方式,确保排水畅通无阻。
5. 设计雨水采集设备的位置和数量,确保雨水能够有效采集和利用。
6. 设计排水口的位置和数量,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
7. 编制详细的设计图纸和说明,包括排水系统的布置图、断面图和连接图等。
五、设计标准1. 排水系统的容量应满足建造物的降雨排水需求,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计算。
2. 排水系统的管道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久性。
3. 排水系统的施工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屋面给排水施工方案一、施工前期准备现场勘查:对施工场地进行勘查,了解现有建筑结构、周围环境及地质条件。
设计图纸会审:与设计单位沟通,明确设计意图,理解施工图纸中的细节要求。
编制施工方案:根据勘查结果和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人员、材料、设备、工期等方面的计划。
安全教育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二、材料与设备选择排水材料: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质量稳定的排水管道材料,如HDPE管、铸铁管等。
给水材料:选用耐腐蚀、卫生性能好的给水管道材料,如PPR管、不锈钢管等。
施工设备:选用适用于施工现场的设备,如挖掘机、电焊机、切割机等。
三、排水系统设计设计原则:确保排水畅通、防止倒灌、满足排水量要求。
设计参数:根据雨水量、排水量等因素,设计排水系统的管径、坡度等参数。
系统布置:合理规划排水管道的布置,避免冲突和干扰。
四、给水系统设计设计原则:确保供水安全、稳定、满足用水需求。
设计参数:根据用水量、水压等因素,设计给水系统的管径、流速等参数。
系统布置:合理规划给水管道的布置,确保供水的均衡性和可靠性。
五、施工流程规划施工顺序:明确各道工序的施工顺序,确保施工过程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施工方法: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法,如开挖、焊接、安装等。
施工进度: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六、质量标准与验收质量标准: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制定施工质量标准。
验收流程:明确验收的程序和标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整改措施: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七、安全文明施工安全措施: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文明施工:推广绿色施工、环保施工的理念,保持施工现场整洁有序。
八、工程资料整理施工记录: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如材料使用、施工方法等。
质量检测报告: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竣工资料:整理竣工图纸、施工记录、质量检测报告等资料,为工程竣工验收提供依据。
建筑给排水设计步骤一、给水1、确定建筑给水引入点(一般为两点引入)及控制方式[一般为两阀(闸阀、止回阀各一)一表];2、根据市政给水资料确定采用市政给水余压供水区间(一般为从建筑地下部分至上部三-四层);3、根据建筑功能分区和用水点资料确定建筑上部生活给水系统分区(一般分区原则为按建筑高度35-60米分区,建筑要求供水等级越高则分区建筑高度越小;另外要考虑相同建筑功能的空间尽量在相同供水分区内);4、确定屋面(含各分区)生活或消防水箱设置位置(水箱容积及形状规格等根据计算结果确定);5、根据给水分区对各用水点进行优化的给排水平面布置(各分区给水立管可以设置在一个管道井内方便检修维护;除特殊要求外一般不考虑分层给水计量;除特殊要求外一般应考虑分层给水控制;给水管线布置应水力条件良好;确定给水管线材质-方便水力计算查相应水力计算表);6、标注给水立管编号并绘制管道井大样图,注意分层给水支干管应与相应分区给水立干管连接;7、根据给水管线平面布置绘制给水轴测图,编制给水水力计算表(注意是否有集中热水供应;一般只需要对有代表性的给水管线进行详细的水力计算,其它可以根据该计算结果参考确定流量、管径、水头损失等参数);8、根据水力计算结果确定整个建筑给水系统的管径(避免片面根据计算结果频繁变换管径);根据水头损失计算资料确定建筑给水设备所需要的设计扬程(最上区应考虑屋面消防水箱采用生活水泵供水);根据流量计算资料确定建筑给水设备所需要的设计流量;9、如建筑有设置中水系统要求其系统设计参考以上步骤;10、图纸完善及设计和计算资料整理。
二、排水1、根据市政排水资料确定建筑排水的总体走向(建筑污水汇集后一般通过局部污水处理构筑物-化粪池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根据建筑规模化粪池可以多处设置;注意室外排水检查井设置间距要求和污水流经化粪池等构筑物存在局部水头损失);2、根据市政排水情况和建筑功能确定排水体制(即排水系统是否采用分流制-如建筑设置有中水系统则必须分流);3、根据建筑给水系统布置进行优化的排水系统平面布置(排水系统一般不分区,一般需要设计专用或共用辅助通气立管;排水立管应尽量上下取直贯通;排水立管中部、下部及出户横管处应设置专用消能管件;建筑中下部排水水封应安全可靠-一般选择S型水封;排水管件一般选择自带检查口型);4、对建筑地下部分进行排水管线平面布置(除正常排水点外设备间等一般应设置集水井排可能出现的积水-采用潜污泵提升排除);5、确定排水管线材质(一般选择金属管材或加厚塑料管,排水出户横管最好选择金属管-做加强防腐措施);6、绘制排水系统轴测图,进行排水系统水力计算(主要确定排水管径、敷设坡度、专用通气管管径;排水管出户标高应根据建筑的基础结构资料和市政排水资料确定);7、建筑室外排水系统的优化平面布置及水力计算(主要确定排水管径、敷设坡度、埋设深度);8、图纸完善及设计和计算资料整理。
现代住宅高层屋面雨水排水设计与实施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已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一种趋势,无论普通住宅还是高档公寓、大型写字楼,其建筑高度越来越高,这就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与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对屋面雨水排水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可为设计与施工单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水设计;重力流;压力流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and energy saving building has become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a kind of trend of development, no matter average house or luxury apartment, large office building, its building height more and more high, this to the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the roof rainwater drainag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n detail, but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unit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keywords: high building; roof rainwater; drainage design; gravity flow; pressure flow中图分类号:tu9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前言目前已建成或在建的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水多采用重力流内排水方式,雨水管道材质及连接方式有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焊接、热镀锌钢管螺纹或沟槽连接、给水铸铁管水泥捻口或胶圈撞口、高压稀土柔性排水铸铁管a型法兰接口或柔性排水铸铁管w型接口、给水型及排水型upvc管承插连接或粘结等多种形式。
屋面排水组织设计一、引言屋面排水是建筑物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和舒适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屋面排水组织的设计标准和要求,包括设计原则、排水系统的选择、材料选用、施工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确保屋面排水顺畅,避免积水和漏水的发生,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2. 经济性原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尽可能简化,减少材料和人力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3. 美观性原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与建筑物整体风格相协调,不破坏建筑物的美观性。
三、排水系统的选择1. 雨水系统:适用于屋顶和露台等区域的排水,主要包括屋面排水槽、雨水管和雨水收集设备。
2. 污水系统:适用于厨房、卫生间等区域的排水,主要包括污水管、下水道和污水处理设备。
四、材料选用1. 排水槽:应选用耐腐蚀、耐高温和耐压的材料,如不锈钢、铸铁等。
2. 排水管:应选用耐腐蚀、耐磨损和耐高温的材料,如PVC、HDPE等。
3. 下水道:应选用耐腐蚀、耐压和耐磨损的材料,如混凝土、聚乙烯等。
五、施工要求1. 屋面排水槽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排水槽与屋面的连接牢固,不漏水。
2. 排水管的施工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保管道的坡度适宜,避免积水。
3. 下水道的施工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下水道的通畅和密封性。
4. 排水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应定期进行,及时清理排水槽和管道,避免堵塞和积水。
六、案例分析以某商业建筑物的屋面排水组织设计为例,该建筑物屋面面积为5000平方米,采用雨水系统进行排水。
根据设计原则和实际情况,选择了不锈钢排水槽和PVC排水管材料。
排水槽的安装坡度为1%,确保排水槽与屋面的连接牢固,不漏水。
排水管的坡度为1/100,保证雨水能够顺利排出。
下水道采用混凝土材料,确保通畅和密封性。
通过定期维护保养,保持排水系统的良好状态。
七、总结屋面排水组织的设计是建筑物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舒适性。
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安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原则,选择合适的排水系统和材料,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和维护保养。
高层建筑房屋排水管道施工及安装方法(图文并茂详解)1)、简易消能器:高层建筑排水管道包括雨水管及污水管,高层建筑设计基本都采用PVC-U排水管,而由于暴雨天排水量大,高层落差又大,雨水管会因排水压力过大冲爆管,必须安装简易消能装置,一般安装每六层设置一个简易消能器。
简易排水管道消能器2)、螺旋式消音管:而雨天雨水管排水噪音又非常大,室内排水管会影响您的生活质量,市场上流行的采用螺旋式消音管,雨水会顺着螺旋流水,而不至于垂直自由下落产生太大的噪音。
螺旋式消音排水管3)、球形地漏:对于屋面有组织排水,由于排水能力比较弱,而又因屋面有建筑垃圾或其他堵塞屋面地漏,会造成屋面积水过大,如果不及时排出,屋面漫水后会流到楼梯间,进而流到地下室电梯间,影响电梯运行安全。
针对以上屋面排水问题,不能采用一般的地漏(如平行地漏),因为有建筑垃圾堵塞地漏后,久而久之,垃圾会全部堵塞地漏。
可以安装球形地漏,就算有垃圾封堵地漏,一样可以确保有足够流水空间。
否则,将得不偿失,特别在上人种植屋面,雨水漫水后,不及时排水,将会流进屋面电梯房,直至影响电梯运行安全,必须切记。
球形地漏4)、溢水口:考虑到可能屋面会漫水,高层建筑规范要求,必须要装置溢水口,溢水口位置相对楼梯间门槛稍微低几公分,但是对于全玻璃幕墙,一般不建议在幕墙玻璃开孔,主要是考虑外立面美观,可以另安装90度弯管接头引入至下一层排水管,不至于屋面漫水,而地漏又堵塞无法排水造成的损失。
溢水口5)、专用通气立管:一般而言,很多住宅楼污水立管都仅安装一根,直接穿出屋面2米高作为透气管,不仅可以排臭气,还可以保持污水管空气流通,不形成负压,而不至于污水管堵塞的作用。
而有些高层建筑楼盘可能会安装两根排污管,主要作用是:其中一根属于高层建筑生活污水立管,而另一根属于专用通气立管,通气立管是没有排水点接入的,所以叫专用通气立管。
而通气立管与排水立管之间采用H管连接,H管连接必须是从排污管斜向上引接入通气管。
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分析摘要: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看似简单,实际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结构形式、气候条件、经济水平等各方面,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对待,仔细分析,确定合理的方案。
本文对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放系统;设计一、雨水系统的划分以及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放系统的选择1、雨水系统的划分屋面雨水的划分方法通常通过管内流态来区分,主要有:半有压流、重力流和满管压力流(虹吸式)。
而这些雨水系统从安全、经济角度来考虑,也有着不同的优先级顺序。
从安全角度来考虑,半有压流>满管压力流>重力流。
从经济角度来考虑,满管压力流>半有压流>重力流。
因此选择合适的雨水排放系统要根据不同的建筑物来综合考虑。
从排水量上来看,重力流屋面雨水排水比较适合于排水量较小的区域,满管压力流屋面雨水排水比较适合大面积大流量或者屋内不便设置雨水立管的区域。
2、高层屋面雨水排放系统的选择屋面雨水排放系统的选择首先要确保安全经济,其次要选择排水迅速且有有序排放的系统,最后要选择造价低、占地少、安装方便以及使用寿命长的系统。
如表1所示为高层屋面雨水排放系统的特点。
二、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放系统管材的选用对于屋面雨水排放系统管材的选用,首先要根据所选择的排放系统来确定要什么样式的管材。
如图一所示可以看出什么系统对管材的承载压力有着不同的要求。
如表2所示是各种管材料的综合比较。
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材料其造价和性能均不一样。
根据不同的屋面雨水排放系统来选用合适的材料,不但可以确保屋面排水系统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使用,还可以保证其经济性和使用的寿命。
选用合适的管材才能保证排水系统稳定运行,如果选材不当,不但会给物业管理带来极大的麻烦,同时也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降低了建筑的使用性能,故根据不同的屋面雨水排放系统选择合适的管材相当的重要。
三、高层建筑屋面雨水设计中的几个细节及措施1、露台排水系统与屋面雨水排放系统的独立分开排放首先对于露台排水系统,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知道,露台排水所排放的水大都都是飘雨,排量极小,完全可以单独设置立管,采用地漏的方式将飘雨从立管中排放,而现在很多设计人员都会将超高层露台雨水排放采用雨水斗并且在低区与屋面雨水排放立管连通。
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分析摘要: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屋面的造型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各种大面积的场馆、现代工业厂房在全国各地大量兴建,这些建筑往往气势宏伟、美观实用,但随之也带来了大或超大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的问题。
此前,我国的屋面排水系统按重力流设计,但是,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受其水力特性的限制,已经不能适应这些工程的需要。
文章分析了压力流(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中,对建筑类型、管材、系统余量、天沟、溢流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压力流(虹吸式);管材;天沟;溢流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untry’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uilding the modelling of roofing appearance condition rich and colorful, all kinds of area of the venues, modern industrial workshop in a large building all over the country, these buildings often magnificent, beautiful and practical, but it also brings great or large roof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 design problem. earlier, china’s roof drainage system by gravity flow design, but, gravity flow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 by the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limits, already can not adapt to the need of the pro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sure flow (siphontype) roof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 design, the architecture type, pipes, system allowance, overflow, etc, gutter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keywords: roof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 pressure flow (siphon type); pipe; class; overflow前言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利用屋面与地面之间的势能,屋面雨水在管道内负压的抽吸作用下以较高的流速排至室外。
高层屋面雨水排水设计与实施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已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一种趋势,无论普通住宅还是高档公寓、大型写字楼,其建筑高度越来越高,这就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与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通过中瀚财富广场工程实例,对屋面雨水排水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可为设计与施工单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水设计;重力流;压力流前言:目前已建成或在建的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水多采用重力流内排水方式,雨水管道材质及连接方式有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焊接、热镀锌钢管螺纹或沟槽连接、给水铸铁管水泥捻口或胶圈撞口、高压稀土柔性排水铸铁管A型法兰接口或柔性排水铸铁管W型接口、给水型及排水型UPVC管承插连接或粘结等多种形式。
其中有些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合理,选材得当,运行良好,而有些雨水排水系统却因系统选择、管道布置及管材选用考虑不周,在验收及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1工程概况
中瀚财富广场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建筑面积为73372.5㎡,地下1层、地上分A、B、C三区,A区共22层,B区共14层,C区共17层,建筑高度99.80M。
2高层屋面雨水排水设计设计中瀚财富广场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时,充分了解屋面雨水排水各系统的设计流态,根据建筑设计布局,参照长沙降雨量强度合理确定设计雨水流量,并结合各种屋面排水系统的特点,考虑其安全性和经济性,选择适当的雨水排水及管材,确保了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排放能力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满足管道系统发生事故时检修的可操作性。
对高层屋面排水设计综合如下:(1)屋面雨水系统的设计流态及划分屋面雨水系统的流态是雨水排放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对屋面雨水排放过程中系统内流态的认知经过了长期的探索,从重力流起步,转变为压力流,再进展到实质性重力流直至目前较为成熟的压力流。
期间由清华大学、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院和第八设计院等单位参加历时雨水排水系统及管材,确保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排放能力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满足管道系统发生事故时检修的可操作性,并将水患损失减到最小限度。
(2)设计雨水流量的确定设计雨水流量的确定是选择雨水排放系统的前提,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qy=
qjΨFw/1000 式中:qy—设计雨水流量(L/s);qj—设计降雨强度(L/s.ha);Ψ—径流系数,对于建筑屋面Ψ取0.9;Fw—汇水面积(m2);汇水面积的确定除考虑屋面平面投影面积外,高出屋面的侧墙应附加其最大受雨面正投影的一半作为有效汇水面积,同样贴近高层建筑外墙的裙房屋面雨水汇水面积应附加其高出部分侧墙面积的一半作为有效汇水面积。
设计降雨强度公式:qj=1.67A(1+clgP)/(t+b)n 式中:qj—设计降雨强度(L/s.ha);P—设计重现期(a)一般建筑屋面2~5a,重要公共建筑屋面10a;t—降雨历时(min)屋面雨水排水管道按5min计算A、b、c、n—当地降雨参数各地降雨强度公式可在室外排水设计手册上查出,这里需注意的问题是设计降雨强度的公式,由于各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方法不一,有用数理统计法的、有用解析法的、还有湿度饱和差法、图解法和CRA法等,有的方法并不完全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另外,有些资料年代久远或资料年数过短,大部份暴雨强度公式是根据1983年前实测资料推导而得出的,较为为滞后、陈旧。
有的公式资料年代过短,只依据8年、6年乃至5年的资料统计而成,缺乏1975年暴雨和近年来的厄尔尼诺现象等反常雨量资
料。
在工程设计有条件时应收集当地降雨量资料重订公式,使雨水排水工程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和前提。
(3)屋面雨水排水各系统的特点重力流(含重力无压流、重力半有压流)和压力流雨水排水系统从水的管内流态、允许经历的流态、超重现期雨量排除、屋面溢流频率、管材承压要求等各方面各具特点,屋面雨水排水各系统的特点如下表:
(4)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选择①雨水系统选择原则与次序按安全性大小,各雨水系统排列的次序为半有压重力流系统→压力流系统→无压重力流系统。
按经济性优劣,各雨水系统排列的次序为压力流排水系统→半有压重力流系统→无压重力流系统。
②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选择结论通过屋面雨水排水各系统特点的对比,兼顾安全性与经济性,结合高层建筑屋面汇水面积较小、溢流频率应尽量减少的实际情况,综合权衡,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一般优先选用半有压重力流系统;但对于高层建筑附属的大面积裙房屋面的雨水排放,为防止高层屋面雨水从裙房屋面溢出,裙房屋面雨水需单独排放,尤其受排放立管的限制,应积极推行压力流排水方式。
在选择内排还是外排时,大部分高层建筑中考虑建筑外立面装饰的要求,选择内排;在中瀚财富广场中选择外排,南方雨水较多,外排水系统应用较为普遍,且经过了多年的实践检验,技术已较为成熟,这恰恰是给排水专业的设计范畴。
③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管材选用对于半有压重力流雨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并允许发生承压现象,管道发生堵塞时系统将承受静水压,最高承压等同于屋面雨水斗的高度,故高层建筑半有压重力流雨水管不能采用传统的污废水管材,需采用可承压的管材、配件和接口方式,额定压力不低于最高屋面雨水斗的高度,且能承受0.5个大气压力的真空负压,可承压的管材有金属管(如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焊接、热镀锌钢管螺纹连接或沟槽连接)、承压塑料管(如给水塑料管粘结、承插连接)及其他管道(如钢塑复合管等)。
对于压力流雨水系统,雨水管道必须选用承压管材、配件及接口方式,工作压力应大于建筑净高度产生的静水压,且能承受0.9个大气压的真空负压,现多采用内壁光滑的金属管、塑料管或其他复合管如高强度聚乙烯管等,如采用塑料管,管材抗环变形外压力应大于0.15Mpa。
现雨水设计管材选用存在问题较多,如高层建筑采用普通柔性排水铸铁管、排水UPVC管,无论是工程施工还是物业管理均造成了较大的后患,故半有压重力流雨水系统与压力流雨水系统必须按上述规定选用管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