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南师范大学招聘、签约的毕业生名单xls
- 格式:xls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数量扩张目标的逐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是高等学校建立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引导高校优化招生和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一项重要工作。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要求,我校编制和发布《华南师范大学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本报告基于学校统计的全体毕业生的就业率数据,再结合毕业后的追踪调研结果,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情况。
总的情况如下:按照教育部公布的就业率计算公式,我校2013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8.96%;其中有81个专业的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100.00%。
2013届毕业生就业地集中在广东省,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
毕业生就业的行业集中在专业服务/教育/培训和政府/非赢利机构/其他;毕业生就业从事的职位集中在咨询/法律/教育/科研类,其次是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类。
90.68%的毕业生对目前工作感到满意。
2013届本科生税前的平均月薪为4408.31元,专科生税前的平均月薪为3025.29元。
98.98%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能够胜任目前的工作,98.40%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能够适应目前的工作。
96.73%的毕业生对母校感到满意,94.70%的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水平感到满意。
目录摘要 (2)一、基本情况 (5)(一)毕业生的结构 (5)(二)就业率 (5)二、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11)(一)抓好政策落实,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外省就业 (11)(二)不断提高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11)(三)搭建完善高效的就业指导服务平台 (12)(四)强化“双创”精神,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层次和水平 (12)三、就业情况相关分析 (13)(一)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分布状况 (13)1.毕业生毕业后就业地域分布 (13)2.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行业分布 (18)3.毕业生毕业后就业单位的性质分布 (19)4.毕业生毕业后的职位分布 (20)(二)学校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满意度 (20)(三)学校毕业生毕业后的薪酬水平 (21)(四)学校毕业生毕业后对工作的胜任情况 (22)(五)学校毕业生毕业后对工作的适应情况 (22)(六)毕业生求职行为分析 (23)1.毕业生落实工作的时间情况 (23)2.毕业生的就业途径 (24)(七)毕业后的创业状况分析 (24)1.创业动机分析 (24)2.创业意愿分析 (25)四、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25)(一)毕业生能力的培养质量 (26)1.毕业生能力满足度 (26)2.毕业生需要改进的能力 (26)(二)对母校教育教学情况的评价 (27)(三)对母校就业指导服务的评价 (27)1.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及满意度 (28)2.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参与度及满意度 (28)3.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指导/个性化辅导的参与度及满意度 (28)4.毕业生对母校就业信息服务的参与度及满意度 (29)(四)毕业生对学校及院系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 (29)1.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 (29)2.毕业生对院系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 (30)(五)学校毕业生毕业后对母校满意度 (31)一、基本情况华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3年,是一所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广东省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就业推荐表篇一:就业推荐表_推荐版《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填写说明GiS班和资环班11月8日前.上交;地科班11月18日前上交(含草拟推荐意见电子版)。
非师范班近日发放,地科班实习回来后统一发放。
上交后由何老师一一撰写院系鉴定意见、学院盖章、学校盖章,完成以上步骤后,推荐表才有效。
这个过程会尽量尽快,但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办理这些手续。
所以,请大家稍安勿躁。
会在完成后第一时间发回给大家。
1、本表的作用:首先,很多单位在招聘时需要查看本表原件、上交复印件或者网申需要上传此表的扫描版,因为表格内容很具体且有院系推荐意见,可以作为重要的考核资料。
特别提醒:上交本表之前,建议大家先扫描本表的首页,用以网申(否则无法提交资料)其次,应聘时一般上交复印件,原件要慎重保管;推荐表不作为缔约录用关系的证明,但是用人单位一旦要求毕业生上交此表同时毕业生也上交了此表给单位,就意味着毕业生和该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
最后,在与单位确定签约关系后,这是重要的必交材料之一。
由此可见,推荐表很重要,请大家按照以下要求认认真真填写;2、保研生不发放《就业推荐表》,其他毕业生人手一份《就业推荐表》。
不慎遗失《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必须由个人提交补办申请,经何老师签名并加盖院系公章,凭补办申请书到就业办补领。
3、正式填写之前先拟草稿,检查无误后再抄到表上。
4、用钢笔或签字笔如实填写,字迹端正清楚。
5、学校名称:华南师范大学。
6、学校隶属:广东省教育厅。
7、专业名称: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特别提醒,不要将“地理科学”专业写成“地理科学师范”专业!)8、学历:本科。
9、照片:照相摄影店正规冲晒的相片。
10、政治面貌: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群众等(不要写“入党积极分子”之类不规范的表述)。
11、健康状况:一般写“良好”。
12、生源地区:高三所读地区。
13、入学时间:20XX年9月。
前言就业质量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社会需求的真实反映。
编制就业质量报告,一方面有助于向社会反馈真实的就业状况,积极回应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高校获取和分析社会需求的相关信息,以改进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文件要求,学校现正式编制和对外发布《华南师范大学2014届本专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报告基于全校毕业生登记的就业信息,结合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全面反映毕业生真实的就业状况和质量。
主要指标的数据结果如下:按照教育部公布的就业率计算公式,截止2014年8月31日,我校2014届本专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2.24%,其中本科生是93.11%,专科生是86.36%。
本科师范生是93.39%,本科非师范生是92.73%。
从统计结果看,本校毕业生基本上实现了充分就业。
2014届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占比为96.78%;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和中初教育单位,占比分别为30.04%和26.68%。
本科毕业生去教育行业就业的人数最多,占比为39.98%;专科毕业生去制造业就业的人数最多,占比为19.60%。
从毕业生的就业地区来看,实现了为本地培养人才的目标;从就业单位和行业来看,充分体现了本校培养师范类人才的特点。
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整体满意度为3.65分1,偏向于比较满意;81.58%的毕业生认为目前就职岗位与专业对口;98.53%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能够适应目前的工作。
从上述情况来看,学校培养的人才基本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并充分发挥个人价值。
1将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很满意分别赋予1-5的分值。
很不满意=1,比较不满意=2,一般=3,比较满意=4,很满意=5。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满意度均值集中在3.5-4.1分2的区间内,总体来说,毕业生对母校的教育教学偏向比较满意。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教育局赴华南师范大学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公告为吸纳高校优秀师范生,进一步加强我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广东省汕头市教育局、汕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2014年汕头市公办学校在普通高校毕业生中公开招聘新教师有关工作的通知》(汕市教[2014]30号)规定,结合本区实际,特面向华南师范大学招聘2015届师范类毕业生。
一、招聘对象及名额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师范类应届毕业生。
招聘名额(共40名)二、招聘条件参加招考毕业生需具备以下条件:1、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人师表。
2、学业成绩优良,具备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
3、身体健康,形体端正,适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4、2015年7月31日前取得毕业证、学位证、教师资格证。
三、招聘时间和地点(一)招聘时间2014年12月1日。
(二)招聘地点华南师范大学设置招聘专场。
四、招聘办法本次招聘工作在龙湖区新教师招考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区教育局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编办共同组织实施招聘工作,区监察局参与并监督整个招聘过程。
设置面试小组和考核小组,通过面试和考核,择优招聘。
面试主要通过应聘毕业生自我介绍和回答面试小组提问等形式进行;在面试基础上,考核小组综合应聘毕业生各方面情况给予考核评分。
最后,由考核小组确定拟聘人选报区委区政府审定。
拟聘人员将按相关程序聘用为公办学校教师,使用事业单位编制,实行聘用制,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者办理转正定级手续。
五、招聘工作安排上午:1、召开招聘会议;2、接受毕业生报名;3、确定面试对象;下午:1、进行面试;2、考核小组会议;3、签订就业协议。
(请毕业生自带简历现场报名,并提前准备好就业推荐表、成绩单、协议书原件及身份证复印件,进入面试者需带齐以上三份原件及身份证复印件到指定地点进行面试,确定拟聘人选后现场签订就业协议。
)附件: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招聘教师宣传资料汕头市龙湖区教育局2014年11月13日倾力打造“粤东教育新高地”——龙湖区教育事业发展概况龙湖区位于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城区,是汕头经济特区的发祥地。
华南师范大学2014年研究生就业工作总结2014年,全球经济复苏趋缓,下行风险加大,在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的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在我校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2014年我校研究生的就业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止8月31日,我校总体就业率达85.64%。
现将2014年就业工作总结如下:一、2014年毕我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概况自1999年中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在校生人数急速增长,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惠及了更多社会阶层的学生,为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然而,由于就业市场需求与大学毕业生求职意向存在一定差异,导致近年来出现了毕业生求职难与用人单位招聘难的就业结构性矛盾,这对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研究生工作部(处)立足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秉承引导性就业指导工作理念,积极开拓市场,有效地开展我校研究生就业工作。
(一)逐年攀升的毕业生人数给就业工作带来严峻挑战随着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我校近几年毕业研究生人数一直呈上升态势,短短9年间我校研究生人数增长了3倍之多(见图1我校近几年毕业研究生人数)。
2014年我校毕业研究生人数为2468人,其中参与就业人数是2245人,比2013年净增加107人,净增比率为5.0%。
若再计入2012年和2013年两年里积累下来的暂缓就业毕业生,实际上,2014年我校毕业研究生参加就业人数达到2572人。
放眼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到727万人)和省内(毕业生47.2万)的情况看,这样庞大的毕业生竞争队伍,无疑是一个系统工程,对高校的培养质量和就业服务能力都是一个艰巨的考验。
图1 2006-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人数统计图(二)2014年毕业研究生总体就业情况呈良好态势随着近年来全国高校研究生的迅速扩招,我校研究生毕业人数也呈现出了惊人的增长势头,在研究生人数较去年增长5.0%的情形下,我校2014年初次就业率达到85.64%(截止到8月31日)。
001|政治与行政学院(盖章)制表日期:2017-04-07序号考生编号姓名考试方式志愿类别专项计划初试复试最终是否拟录取专业学习方式录取类别备注成绩成绩成绩拟录取1105747000004141王博博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80.086.581.25是(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2105747000004095邹祎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93.078.978.75是(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3105747000004110李晓燕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74.082.678.7是(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4105747000004092黄润京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70.071.472.7是(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5105747000004096冯月慧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13.078.870.7是(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6105747000004091贺旦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34.074.470.6是(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7105747000004130马越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34.072.669.7是(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8105747000004076姚兵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11.073.067.6是(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9105747000004101李海兰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55.056.663.8否(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全日制10105747000004139景楠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34.056.761.75否(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全日制11105747000004131周莹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02.059.359.85否(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12105747000004107陈旭浚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02.055.758.05否(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全日制13105747000004140党晨晨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69.079.976.85是(010102)中国哲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14105747000004069陈吉祥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69.078.476.1是(010102)中国哲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15105747000004084张策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08.086.674.1是(010102)中国哲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16105747000004138段梦雪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72.071.172.75是(010102)中国哲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17105747000004074付鹏飞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44.074.571.65是(010102)中国哲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18105747000004075李涛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29.059.062.4否(010102)中国哲学全日制19105747000004137秦杨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294.062.960.85否(010102)中国哲学全日制20105747000004097崔雅稚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66.081.777.45是(010104)逻辑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21105747000004135王如月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68.080.677.1是(010104)逻辑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22105747000004085农沃达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36.076.972.05是(010104)逻辑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23105747000004086张轶群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29.076.471.1是(010104)逻辑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24105747000004079夏玲成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34.073.670.2是(010104)逻辑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25105747000004071齐宏智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16.075.169.15是(010104)逻辑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26106107010100075聂彩新全国统考校外调剂无专项计划349.086.878.3是(010105)伦理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27100027110018041朱海艳全国统考校外调剂无专项计划359.084.678.2是(010105)伦理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28100027110013784刘紫璇全国统考校外调剂无专项计划328.083.674.6是(010105)伦理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29100557333314825曹晓宇全国统考校外调剂无专项计划349.073.771.75是(010105)伦理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30102847210115004陈紫阳全国统考校外调剂无专项计划345.073.671.3是(010105)伦理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学院复试领导小组组长签名:本页打印人,第页,共页001|政治与行政学院(盖章)制表日期:2017-04-07序号考生编号姓名考试方式志愿类别专项计划初试复试最终是否拟录取专业学习方式录取类别备注成绩成绩成绩拟录取31102477521113080邱宗江全国统考校外调剂无专项计划342.073.971.15是(010105)伦理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32105747000004115朱能龙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292.051.655.0否(010105)伦理学全日制33102847210105493苏传泽全国统考校外调剂无专项计划361.061.366.75否(010105)伦理学全日制候补34102847210112044刘馨明全国统考校外调剂无专项计划341.00.034.1否(010105)伦理学全日制35105747000004311张向阳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67.083.9278.66是(030201)政治学理论全日制非定向就业36105747000004335韩远舢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84.078.7877.79是(030201)政治学理论全日制非定向就业37105747000004344陈维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65.076.7174.86是(030201)政治学理论全日制非定向就业38105747000004331侯进炳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61.075.7173.96是(030201)政治学理论全日制非定向就业39105747000004341赖碧霞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61.075.573.85是(030201)政治学理论全日制非定向就业40105747000004316黄颖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51.075.572.85是(030201)政治学理论全日制非定向就业41105747000004306涂鹏晨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76.070.2172.71是(030201)政治学理论全日制非定向就业42105747000004321吴瀚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49.064.2867.04否(030201)政治学理论全日制43105747000004330刘诗琪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90.075.076.5是(030202)中外政治制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44105747000004327陈秀燕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50.074.872.4是(030202)中外政治制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45105747000004342张宇全国统考校内调剂无专项计划357.069.070.2是(030202)中外政治制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46105587130105099林潋全国统考校外调剂无专项计划371.072.473.3是(030202)中外政治制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47105587650107227李鹍鹏全国统考校外调剂无专项计划325.079.772.35是(030202)中外政治制度全日制非定向就业48103847211408310杨蓉全国统考校外调剂无专项计划338.00.033.8否(030202)中外政治制度全日制49105747000004323都锦涛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404.089.1384.97是(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动50105747000004315吕建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83.083.8880.24是(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动51105747000004312曾力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29.074.1369.97是(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动52105747000004339李烜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32.067.566.95否(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全日制动53105747000004308王欣欣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72.078.476.4是(030204)中共党史全日制非定向就业54105747000004314郑鑫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64.077.275.0是(030204)中共党史全日制非定向就业55105587250105758何燕青全国统考校外调剂无专项计划371.085.980.05是(030204)中共党史全日制非定向就业56105587250105829韦琛彦全国统考校外调剂无专项计划365.083.678.3是(030204)中共党史全日制非定向就业57102477371110640邓夏芳全国统考校外调剂无专项计划407.073.277.3是(030204)中共党史全日制非定向就业58105587250105821彭彩虹全国统考校外调剂无专项计划356.080.175.65否(030204)中共党史全日制候补学院复试领导小组组长签名:本页打印人,第页,共页001|政治与行政学院(盖章)制表日期:2017-04-07序号考生编号姓名考试方式志愿类别专项计划初试复试最终是否拟录取专业学习方式录取类别备注成绩成绩成绩拟录取59102007211004378谷超全国统考校外调剂无专项计划352.00.035.2否(030204)中共党史全日制60105747000004313张许许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402.074.677.5是(030207)国际关系全日制非定向就业61105747000004328伍海韵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48.072.471.0是(030207)国际关系全日制非定向就业62105587650107214郑玉粧全国统考校外调剂无专项计划364.077.575.15是(030207)国际关系全日制非定向就业63105747000004338曾栋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37.083.875.6是(0302Z1)社会管理全日制非定向就业64105747000004333邱元浩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26.076.670.9是(0302Z1)社会管理全日制非定向就业65103847214308532汤玮全国统考校外调剂无专项计划360.083.677.8是(0302Z1)社会管理全日制非定向就业66102847210600622张小禹全国统考校外调剂无专项计划357.083.777.55是(0302Z1)社会管理全日制非定向就业67106107120400281王丽萍全国统考校外调剂无专项计划364.081.877.3是(0302Z1)社会管理全日制非定向就业68105587130105245李明元全国统考校外调剂无专项计划344.083.776.25是(0302Z1)社会管理全日制非定向就业69118467018004598周晓丽全国统考校外调剂无专项计划350.067.068.5否(0302Z1)社会管理全日制候补70105327360107044马田莉全国统考校外调剂无专项计划374.051.463.1否(0302Z1)社会管理全日制71105587170105330谈仕鑫全国统考校外调剂无专项计划361.00.036.1否(0302Z1)社会管理全日制72105747105740110吴萍萍推荐免试非专项计划94.0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73105747106360153李静推荐免试非专项计划93.0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74105747105740137刘倩婷推荐免试非专项计划92.0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75105747000007698赖思敏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403.083.882.2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76105747000007700陈慧中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81.081.778.95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77105747000007714黄梓莹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87.078.477.9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78105747000007717陈少巧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92.077.477.9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79105747000007712江倩韵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70.081.077.5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80105747000007709陈耿华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80.077.376.65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81105747000007629李鑫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75.077.876.4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82105747000007655卢杰韵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70.078.776.35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83105747000007661叶颖琪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78.076.275.9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84105747000007621刘璐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69.077.975.85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85105747000007652王贤源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55.080.775.85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001|政治与行政学院(盖章)制表日期:2017-04-07序号考生编号姓名考试方式志愿类别专项计划初试复试最终是否拟录取专业学习方式录取类别备注成绩成绩成绩拟录取86105747000007739杨曼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77.075.675.5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87105747000007670谢雪韵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69.076.875.3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88105747000007631王云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57.079.175.25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89105747000007625俞润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63.077.775.15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90105747000007729杨茜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55.079.075.0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91105747000007737高婷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71.075.774.95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92105747000007633薛静静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71.075.474.8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93105747000007674李晓红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65.076.274.6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94105747000007720陈毓凝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74.074.374.55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95105747000007722蔡瑜金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67.075.674.5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96105747000007728梁春梅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56.077.874.5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97105747000007736谭银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54.078.274.5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98105747000007642陈玉梅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67.075.374.35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99105747000007671苏敏瑜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74.073.974.35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100105747000007711林步青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48.078.874.2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101105747000007738翟娜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76.073.174.15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102105747000007688冯娇娇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62.074.773.55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103105747000007638杨平华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72.072.673.5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104105747000007669梁洁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78.071.373.45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105105747000007676彭颖霓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66.073.773.45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106105747000007665梁靖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45.077.073.0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107105747000007634黄全钦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64.073.172.95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108105747000007643操玉琦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67.072.172.75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109105747000007647张玉秀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74.070.572.65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110105747000007658李丽婵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54.074.472.6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111105747000007679陈晓烁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60.072.472.2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112105747000007626杨钧百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57.072.872.1是(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非定向就业001|政治与行政学院(盖章)制表日期:2017-04-07序号考生编号姓名考试方式志愿类别专项计划初试复试最终是否拟录取专业学习方式录取类别备注成绩成绩成绩拟录取137105747000007618李倩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48.055.762.65否(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138105747000007730陈伟红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76.00.037.6否(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139105747000007617罗娟娟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61.00.036.1否(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140105747000007701卞林俊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61.00.036.1否(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141105747000007693肖静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48.00.034.8否(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142105747000007657谢开龙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44.00.034.4否(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143105747000007664黄秋洁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43.00.034.3否(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144105747000007733钟柳枝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42.00.034.2否(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145105747000007663蔡丽全国统考第一志愿无专项计划340.00.034.0否(045102)学科教学(思政)全日制学院复试领导小组组长签名:本页打印人,第页,共页。
文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告序号专业考生编号姓名备注1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749000002311 侯岩2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749000002314 陈珊珊3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749000002317 喻洁4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749000002336 甄茹5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749000002345 许立秋6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749000002363 任仲斌7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749000002364 游惠玲8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749000002365 崔文丽9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749000002371 钟猷英10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749000002373 周琼11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749000002385 刘昂12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749000002415 刘丽华13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749000002454 古海阳14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749000002456 钟培旭15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749000002460 覃春丽16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749000002461 程静雅17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749000002479 何冬云18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589221110516 朱丽19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3359000040621 刘文兰20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599210006101 陈丹妮21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3849210110145 张世兰22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3359000040353 孙海元23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599210002800 官尚任24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3849210110165 周珑25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599210003370 黎伟芳26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339000011666 文英27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749105740165 李思玲推免生28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749105740166 黄月维推免生29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749105740167 彭莹推免生30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749105740168 杨婷婷推免生31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749105740169 黄宛琪推免生32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5749105740170 李婷婷推免生1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05749000002490 王丽萍2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05749000002502 朱力3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05599210002379 李航4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05749105740171 林晓玲推免生5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05749105740172 李峥推免生6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05749105740173 冯春燕推免生7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05749105740174 杨硕推免生1 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 105599210001353 陈颖2 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 105589221110164 李成才3 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 104869103012492 李少辉4 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 105599210005181 罗小容5 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 105589221110191 黄琼娜6 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 105599210000644 李倬吟7 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 105599210006019 邓鸿璟8 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 105599210007367 李杨9 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 102009104001252 杨颖欣10 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 105599210005298 雷晓明11 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 102859210604599 杨雪琳12 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 105589221110181 周伟华13 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 106359305210907 闭俏丽14 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 105749000002767 李二平1 中国古典文献学 105749000002160 周仕敏2 中国古典文献学 100279210100768 李勇3 中国古典文献学 105589221110345 冯劲宜4 中国古典文献学 102699210306074 李喜梅5 中国古典文献学 105589221110343 赵一雪6 中国古典文献学 105588922110553 彭毅7 中国古典文献学 105589221110443 余媛8 中国古典文献学 105339000011490 丁丽9 中国古典文献学 100279210100286 杨韦拉1 中国古代文学 105749000002166 余绍华2 中国古代文学 105749000002196 陈子艺3 中国古代文学 105749000002245 王田田4 中国古代文学 105749000002246 郑锦燕5 中国古代文学 105749000002249 廖文婧6 中国古代文学 105749000002260 臧德明7 中国古代文学 105749000002262 李娜8 中国古代文学 105749000002281 邓菀莛9 中国古代文学 105749000002289 陈玉凤10 中国古代文学 105749000002298 张慧君11 中国古代文学 105539000011493 方玲12 中国古代文学 104879000135559 肖静静13 中国古代文学 105589221110351 冯珊珊14 中国古代文学 105589221110391 李玉芝15 中国古代文学 105589221110401 杜庆尧16 中国古代文学 105589221110363 郑学17 中国古代文学 105589221110352 唐小兰18 中国古代文学 101839110206981 胡春梅19 中国古代文学 105599210003013 黄莎莎20 中国古代文学 100279210101663 程润秀21 中国古代文学 105749105740159 劳美华推免生22 中国古代文学 105749105740160 凌伟爵推免生23 中国古代文学 105749105740161 陈景玲推免生24 中国古代文学 105749105740162 林倩婷推免生25 中国古代文学 105749105740163 周成群推免生26 中国古代文学 105749105740164 吴洁推免生1 美学 105749000000083 夏宇宁2 美学 105749000000084 周丽娜3 美学 105749000000089 陈醒芬4 美学 105749000000093 刘雁5 美学 105749000000095 刘夏坚6 美学 105749000000098 李婷7 美学 105749000000100 黄婷8 美学 105749000000103 许艳平9 美学 105749000000107 徐璐10 美学 105749000000109 祝嘉琳11 美学 105749000000111 沈文秀12 美学 105749000000112 祁笑颜13 美学 105749000000114 张贺云14 美学 105749000000118 黄秀芝15 美学 105749000000119 王元德16 美学 105749000000101 朱慧斌17 美学 105749000000105 胡可可1 文艺学 105749000002024 张玉慧2 文艺学 105749000002035 陈静3 文艺学 102729210004427 龚真莉4 文艺学 102489000013954 洪柳斯5 文艺学 105589221110056 肖华娟6 文艺学 106109050101020 王溢敏7 文艺学 105599210007482 李永8 文艺学 104869103012345 孔维丹9 文艺学 105749105420144 刘莹芳推免生10 文艺学 105749105740142 莫欢丹推免生11 文艺学 105749105740143 汪丹凤推免生1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5599210003304 兰肖敬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1839110208981 韩彩凤3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5589221110125 练勇4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5599210001734 刘晓坤5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5749000002050 董文琪6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5749000002066 刘丽荣7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5749000002067 王芳8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5749000002075 陈娟9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5749000002077 吴晓瑾10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5749000002123 卢兰青11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5599210001745 魏霞1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5749105740145 陈文羿推免生13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5749105740146 胡晓梅推免生14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5749105740147 张炜妍推免生15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5749105740148 陈敏华推免生16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5749105740149 张明雪推免生17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5749105740150 李如琰推免生18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5749105740151 欧阳怡推免生19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5749105740152 邵美菊推免生20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5749105740153 王冬琪推免生21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5749105740154 谢成推免生1 汉语言文字学 105609100102006 杨津津2 汉语言文字学 105589221800103 高连联3 汉语言文字学 100329050102814 黄捷4 汉语言文字学 105589221110066 彭姜湃5 汉语言文字学 100329050102751 吴玉芝6 汉语言文字学 105599210005004 张光礼7 汉语言文字学 105589221800012 吴丽芬8 汉语言文字学 105599210003368 王萌萌9 汉语言文字学 100029101309748 柴文龙10 汉语言文字学 105589221800066 唐元11 汉语言文字学 105599210002497 王忠斌12 汉语言文字学 102699213904035 杨变红13 汉语言文字学 105599210003014 董婷瑜14 汉语言文字学 105119107436074 王瑞琪15 汉语言文字学 105599210006984 韩秋媚16 汉语言文字学 103199210100279 姜岑锐17 汉语言文字学 105749000002157 叶沛18 汉语言文字学 102729210001377 周守义19 汉语言文字学 105749105740155 吴娟娟推免生20 汉语言文字学 105749105740156 许晓玲推免生21 汉语言文字学 105749105740157 胡立华推免生22 汉语言文字学 105749105740158 张朋毅推免生。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2012届毕业生2011-2012学年度综合测评学生评优名单优秀学生标兵(共41人)计算机系(8人)张薇钟泽阳张文盈何秋娥黄伟东陈淑娟邓有声吴斌法律系(6人)黄梦妮黄丹丹宾师桃黄婷喻慧妮陈和成会计系(9人)卢翠平姚玲杨红佳李卫红杨冬黄惠菊区婉婷张晓环徐玉珠经济系(5人)邝翠芬王文娟郭雯琪卢美莲李云燕外语系(6人)黄婷黄俏雯杨彩云陈琪文郭殷彤郑金璇艺术设计系(3人)谭少锋徐婷林慧蓉旅游管理系(4人)周晓文胡泽华范莎莎戚锦寿优秀学生(共122人)计算机系(18人)杨莜园黄晓利李秀敏金凯聪潘凤蔡汉城唐仕兴林建雄何智钧邝桂凤徐晓莉蓝欢陈建梁车浩马志宇颜烈骥李斌李思勉法律系(20人)柯伟龙朱明丽陈宇佳杨扬缪恬锌黄婷郑静瑶谭惠雅黄春艳尹佩珊刘曼儿巫国珍唐冰苏婷戴雯雯邱欢黄丽霞邹淑妮刘影瑜温素琴会计系(26人)钱玉芳陈妙英冯韵怡庞燕飞蔡丹心黄苏丹罗佩莹冼秋红冯嘉仪朱小媚李丽莹叶小情许东玲潘威婷简莹文钟诗敏何嘉瑜谭海曦邓宝钘方丽璇李海燕林晓华张楚霞廖泽勇谭静雯贺娟娜经济系(17人)冼梅玲黎雪梅王新媛杨子幸林雪丹李广徽朱韵娣陈世鹏黎配琼杨小敏刘美艳黄广宁林茵何燕宁张裕君陈静恩周秀如外语系(19人)李晓森苏家雯邱淳宋莹莹陈春燕卢肖娟陈丽萍李素玉卢季明孔妙馨唐超群黄玉亭巫晓玲赖珊张浪丹张沁邱文燕招学玲张思薇艺术设计系(12人)何淑萍罗嘉怡庞学勇陈冠东黄小芳许容萍林冠霖李湛佳谢志莲胡美如胡晓莹简嘉蕴旅游管理系(10人)陈志美李欣欣赖慧瑾郑良泳黄巧玲杨敏清潘慧仪赖晓书杨利群杜奕霏学习积极分子(共60人)计算机系(8人)佟鑫谢钰铭廖玲玲陈响道刘艾庄丽虹黄维勇吴焕辉法律系(9人)巫云云林楚玲刘淑慧黄思颖刁晓岚黎楚云刘赫穹陈雪梅陈若涵会计系(15人)杨樱莹李秋霞陈育秀黄凯珍周丹霞陈碧茹林美霞黄秀萍潘莉斯梁惠红黄玉燕陆小姗许美芬龚雪周凤至经济系(8人)黎滔郭泰玲顾秀萍冯梦沁叶淑仪黄艳芳李健纯梁梓颖外语系(11人)吴银香许欢欢朱淑君邓换娇李濛徐丽斌汪珠敏张梦蕾卢燕开柯晓吟胡欣艺术设计系(3人)黄剑飞周欣琳陈汪洋旅游管理系(6人)刘雅芳朱明钧黄燕玲于方方卢攀伟唐凯雁社会工作积极分子(共65人)计算机系(5人)蔡秀文谭方霞刘宏基何悦翡曹嘉华法律系(13人)封慧龙云云叶文浩黄竞陈柳斌何锦萍赖伟婷张露文卢艺水叶伟祥冯艺影蔡玲凌凯豪会计系(14人)凌民标钟美银黎浴帆冯月柳徐慧敏吕洁平李超芹余晴莹林艳柏温日隆黄楚贞袁婷婷郑叶红郑锐楷经济系(13人)林幼洁张敏李志国余煜郑淑汝庄丹丹黄丽容何灿云郑淙涛蔡玉韩陈欣陈健聪詹贵润外语系(8人)方静暖陈冰莹郭慧晶何花张睿颖罗霞林瑶利文惠艺术设计系(5人)庄绮婷王晓虹陈翠敏俞丹丹林意波旅游管理系(7人)莫瑞源曾燕芬李梦茵彭会冯陈宇星邹巧慧罗羽斯文体活动积极分子(共35人)计算机系(8人)谭兆棠张玉凤罗淑娟梁嘉明周雪婷梁泳聪严健俊刘春惠法律系(4人)刘宏阮玉梅张建鑫廖嘉豪会计系(9人)何倩雯汪慧妍钟婉嫦杨慧何宇杰余先花谢应钦刘韵黄梦雅经济系(1人)卢敦外语系(8人)区仑叶春叶邓福林林浩松何家立李云琪欧敏怡岑秋妹艺术设计系(5人)陈玉茵熊璐周燕媚聂琼瑶王璐科技活动积极分子(共1人)经济系(1人)练璐璐。
2015届本专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高校概况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
1996年进入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5年成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同年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行列。
学校拥有84个本科专业,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0多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博士后流动站,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多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科布局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门类。
学校教师队伍结构良好、水平较高,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
现有专任教师1934人,其中副高级以上109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13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1810人。
作为华南地区教师教育的“龙头”,学校是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泛珠三角区域教师教育联盟、东南十一省重点师范大学联盟的发起者和核心成员;是全国“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之一,是全国唯一一家教育部设立了教师海外培训项目办公室的地方高校,累计培训广东乃至全国各级各类教师40余万人次,教育服务范围辐射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以及美国、英国等国家,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师职后培训体系。
学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广东、辐射港澳、面向世界,致力于培养卓越教师、推动区域教育发展、引领中国南方教师教育,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文化服务,为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报告说明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文件要求,学校编制和正式发布《华南师范大学2015届本专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报告主要分五个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就业质量相关分析,就业发展趋势分析,对教育教学的评价及反馈。
华师教务网华师网院华师教务网:张臣- 华南师范大学教务处附件1:华南师范大学新兴光电子技术及其交叉科学领域优秀本科生培养计划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 号)和广东省高等学校创新强校工作会议精神,发挥研究院高层次人才、科研条件及国际资源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完善本科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学校决定实施“华南师范大学新兴光电子技术及其交叉科学领域优秀本科生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优培计划”),方案如下:一、培养理念以“追求卓越,自主发展,以生为本,协同创新”为理念,探索“学院+研究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追求卓越——引导本科生仰望星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卓越人才;自主发展——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终生学习能力;以生为本——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平台;协同创新——构建学院与研究院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宽厚的学科知识、扎实的专业能力、开阔的国际视野,敢于自主创新的优秀人才,为新兴光电子技术及交叉科学领域国际化学术人才培养后备军。
三、培养方式(一)学院与研究院协同培养。
探索打破校内研究院科研与本科教学间的壁垒,推动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协同育人。
研究院与学院双方整合课程、导师、项目与平台资源,分工合作,共同实施“优培计划”。
学生可在研究院一流科研平台、一流学术氛围的支撑下成长,研究院可从优秀学生中培育研究生生源,学院可与研究院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形成协同培养、学院和研究双赢的局面。
(二)学院课程与研究院课程无缝对接。
在课程上,保持培养方案主体课程和毕业学分要求不变,研究院按学科群开设跨学科选修课程,替换学院部分专业选修课程学分,最大程度实现学院课程和研究院课程的无缝对接。
在教学上,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跨学科教学班和研究小组,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开展基于问题、基于项目的研究型教学。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校长致辞2018.09.20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大家好!秋高气爽,天高云淡。
今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了我校与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签约揭牌仪式。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对不辞辛苦远道而来出席今天活动的华南师范大学领导、专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对从百忙中拨冗莅临的领导、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经过前期与华师研究院的密切沟通、交流研讨与积极筹备,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潮阳一中与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签字揭牌仪式。
潮阳一中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粤东名校。
近二百年来,学校与时俱进,从童生读书处的东山书院,到引领潮阳新学的东山学堂,到“愿作世界第一流”的东山中学,再到今天成为粤东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一代代一中人秉承“严勤细实”的优良校风,团结一致,齐心协力,青蓝相接,薪火相传,屡创辉煌,实现了高考一本率、本科率的连年攀升,为国家培养、输送了数以万计的栋梁之才。
在2018年高考中,更取得了高分优先投档线率即重本率全汕头市第三、公办学校第二的优异成绩,彰显了潮阳一中卓越的办学实力,谱写了又一曲辉煌的育人华章。
华南师范大学是全国重点师范院校,广东省优质师资培养基地,华师研究生院汇聚了华师优秀的专家教授,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
肖鹏教授、段吉方院长等领导对联合培养基地高度重视,先后多次与我们深入交流切磋,并亲赴学校考察指导、与教师座谈,这才促成了今天令人激动的签约揭牌仪式。
借此机会,让我再次对各位专家教授的支持指导以及你们对潮阳一中的充分肯定表示我个人深挚的感谢!我想,华南师范大学与潮阳一中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成立,是强强联手的结果,具有非凡的意义。
我们相信,联合培养基地的成立,必将密切我校与华师的联系。
一方面,我们的教师培养、进修将获得便利条件并得到华师优质资源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我们将为华师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导师与场地等一切所需资源,双方将在师资、文献、场所等方面实现必要的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