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中荧光光度法的运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2
谱法的检测准确率不高。
采用基本参数法检测时,如果在食品中含有碳、氢和氧等元素,检测时会出现误差。
很多的农药生产中使用的元素是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又因为使用荧光光谱检测法对这种元素的检测准确度不高,因此使用这样的方法检测蔬菜和瓜果农药残留时,准确率不高。
标准曲线模型需求不时更新
标准样品发生变化和仪器发生变化时,标准曲线模型也会发生变化。
由于仪器的使用发生了变化,在样品检测过程中数据也会发生变化,因此。
基于荧光光谱检测的食品安全分析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当前食品的安全事故频发,这就要求人们去研发一项可以对食品的安全进行准确检验的技术。
荧光光谱便是最近几年以来新兴的对食品的安全进行监测和分析的技术,由于其破坏性较小,污染较少,分析的时间较短以及成本较低等优点,因此在对食品的安全进行检测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荧光光谱技术的相关原理出发,探讨该技术在控制食品的质量,鉴别食品的真伪以及对食品中的污染物的残留进行检测等方面来分析该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荧光光谱;食品安全;检测应用食品的安全问题同人体的健康以及生命的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而食品安全的状况也是同国家中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的生活质量有着密切关系的一项重要的指标。
然而最近几年以来,在食品的安全领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在很多食物中都存在着安全的隐患,比说说假冒伪劣的食品,在食品中参杂着非食品的物质以及工业污染等现象,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对于食品的安全进行检测也成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荧光光谱的检测技术是最近几年以来新兴的一项对食品的安全进行检测的技术,由于自身的检测效率高,污染性较小,所用的成本较低而受到了众多学者的欢迎。
1 荧光光谱技术的原理以及优势1.1荧光光谱技术的原理荧光是指受到光激发作用的分子自第一激发下单重态最低的振动能级返回基态时所发的辐射,在通常情况下发生在有着平面以及刚性结构的p的电子共轭的体系分子之中。
伴随分子的平面度以及电子的共轭度不断增加,荧光的强度也随之不断得以增加,光谱中就会出现相应的红移,这样光谱中的强度与形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荧光性光谱为可以提供有着共轭结构分子组分的分布以及浓度大小有效性的测试方式。
在食品中经常包含许多有着荧光特征的物质,比如说芳香族的氨基酸,多酚类的物质,叶绿素,核黄素,蛋白质中的色氨酸残基,黄酮类的物质,维生素等等,在一些食品的添加剂,工业的污染物以及农药之中也包含有内源性的荧光,这些物质中荧光的图谱可以对食品定性以及定量的技术提供一些基本的信息。
实验五食物中核黄素含量测定(荧光法)(-)目的意义核黄素是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通过测定食物中核黄素含量,可了解人体核黄素摄入情况。
(二)原理核黄素受到波长为440~500nm的光照射后能产生光黄素(luniflavin),此物质能产生较强的荧光。
在稀溶液中其荧光强度与核黄素浓度成正比。
试液中再加人低亚硫酸钠(Na2S2O4),将荧光素还原为无荧光物质。
然后再测定试液中残余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两者之差即为食品中核黄素所产生的荧光强度。
(三)仪器与试剂1.荧光光度计2.高压消毒锅3.锥形烧瓶,核黄素吸附柱(如图6-1)4. 1.0mol/L盐酸溶液吸取分析纯浓盐酸83.3ml于1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5. 0.lmol/L盐酸溶液将上液按1:10稀释。
6.4%氢氧化钠溶液,0.4%氢氧化钠溶液。
7.3%高锰酸钾溶液。
8.3%过氧化氢溶液。
9.核黄素储备液(23ug/ml)精确称取已干燥过的核黄素(在干燥器中放置24h)25m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倒入1L容量瓶,加蒸馏水500ml,加入2.4ml 冰醋酸,将其放在温水中摇动使颗粒完全溶解,冷却后稀释至刻度,加入少量甲苯,避光冷藏备用。
10. 核黄素工作液(0.lug/ml)吸取上液1.0ml,加水稀释至250ml。
避光,贮于4℃冰箱中可保存1周。
11.20%低亚硫酸钠溶液用时现配,保存在冰水浴中,4h内有效。
12. 0.04%溴甲酚绿指示剂称取0.1g溴甲酚绿于小研钵中,加1.4m1 0.4%氢氧化钠溶液研磨,加少许水继续研磨直至完全溶解,加水稀释至250ml。
13. 2.5mol/L无水乙酸钠溶液使用时现配制。
14.10%木瓜蛋白酶溶液使用前用2.5mol/L无水乙酸钠溶液配制。
15.10%淀粉酶溶液使用前用2.5mol/L无水乙酸钠溶液配制。
16. 洗脱液丙酮:冰酷酸:水(5:2:9)。
(四)操作步骤整个操作过程需避光进行。
基于荧光光谱检测的食品安全分析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当前食品的安全事故频发,这就要求人们去研发一项可以对食品的安全进行准确检验的技术。
荧光光谱便是最近几年以来新兴的对食品的安全进行监测和分析的技术,由于其破坏性较小,污染较少,分析的时间较短以及成本较低等优点,因此在对食品的安全进行检测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荧光光谱技术的相关原理出发,探讨该技术在控制食品的质量,鉴别食品的真伪以及对食品中的污染物的残留进行检测等方面来分析该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荧光光谱;食品安全;检测应用食品的安全问题同人体的健康以及生命的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而食品安全的状况也是同国家中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的生活质量有着密切关系的一项重要的指标。
然而最近几年以来,在食品的安全领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在很多食物中都存在着安全的隐患,比说说假冒伪劣的食品,在食品中参杂着非食品的物质以及工业污染等现象,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对于食品的安全进行检测也成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荧光光谱的检测技术是最近几年以来新兴的一项对食品的安全进行检测的技术,由于自身的检测效率高,污染性较小,所用的成本较低而受到了众多学者的欢迎。
1 荧光光谱技术的原理以及优势1.1荧光光谱技术的原理荧光是指受到光激发作用的分子自第一激发下单重态最低的振动能级返回基态时所发的辐射,在通常情况下发生在有着平面以及刚性结构的p的电子共轭的体系分子之中。
伴随分子的平面度以及电子的共轭度不断增加,荧光的强度也随之不断得以增加,光谱中就会出现相应的红移,这样光谱中的强度与形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荧光性光谱为可以提供有着共轭结构分子组分的分布以及浓度大小有效性的测试方式。
在食品中经常包含许多有着荧光特征的物质,比如说芳香族的氨基酸,多酚类的物质,叶绿素,核黄素,蛋白质中的色氨酸残基,黄酮类的物质,维生素等等,在一些食品的添加剂,工业的污染物以及农药之中也包含有内源性的荧光,这些物质中荧光的图谱可以对食品定性以及定量的技术提供一些基本的信息。
2荧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分析与思考刘成志(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00)摘 要:文章从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必要性分析入手,论述了荧光光度法在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应用。
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促进荧光光度法在亚硝酸盐测定中的推广使用有所帮助。
关键词:荧光光度法;亚硝酸盐;实验测定中图分类号: O657.3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刘成志(1961-),男,大专,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检测。
1 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必要性亚硝酸盐是一种具有抗菌防腐能力的发色剂,在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
如果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过高,则会引起中毒,严重时可能会致人死亡。
因此,国家对食品中亚硝酸盐的用量有着明确规定。
亚硝酸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当其与人体中的低铁血红蛋白发生反应后,会生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在人体中的含量达到血红蛋白总量的30-40%时,便会引起轻微中毒症状,若是超过60-70%,则会导致人体缺氧而死。
如亚硝胺,医学界已经验证肝癌和胃癌的发生与亚硝胺有直接关系。
2 荧光光度法在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应用荧光光度法在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方面应用较为广泛,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荧光探针的强弱程度对食品中的亚硝酸盐进行定量检测。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二氢吡啶荧光探针进行实验。
2.1 实验部分(1)实验试剂和仪器。
本次实验中使用的主要试剂材料和仪器设备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试剂和仪器试剂材料等级实验仪器型号亚硝酸钠分析纯荧光分光光度计Cary Eclipse 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分析纯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Cary 50型浓盐酸分析纯比色管10ml 亚铁氰化钾分析纯移液器100-1000L 乙酸锌分析纯pH 计FEP20硼酸分析纯恒温水浴锅WB-2000型--超纯水机MiLLi-Q --电子分析天平AL400(2)实验原理。
由于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能够生成一氧化氮,二氢吡啶荧光探针与一氧化氮发生反应后,则会生成吡啶产物(芳构化),通过反应前后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与亚硝酸盐浓度的线性关系,便可得出溶液中亚硝酸盐的具体含量。
荧光法在食品理化检验标准中的应用浅析摘要:荧光法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的检测技术,其具有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定量精准的优点,将其应用在食品理化检验领域中,可以保证食品安全检测的准确性。
本文对荧光法在食品理化检验标准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项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与进步,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本文为相关科研人员在荧光检测领域的标准起草、草案建议、方法开发及日常食品安全分析检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荧光;食品理化检验;食品安全标准Application of Fluorescence Method in Food Physical and Chemical Testing Standard Abstract:Fluorescence method is a kind of high sensitive detection technology.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specificity,simple operation and precise quantification.Itcan be applied to the field of food physical and chemical test,which can ensure the accuracy of food safety testing.In this paper,the application of fluorescence methodin food physical and chemical testing standards is studied.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is technology is also constantly improving and progressing,and its function is also increasing.In this paper,the relevant researchers in the field of fluorescence detection standards drafting,draft proposals,method development and routine food safety analysis test provides a strong technical support. Key words:Fluorescence;Food physical and chemical testing;Food safety standards前言:当前社会,食品行业的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在食品生产中采用的工艺技术越来越先进,为了增加销量,很多生产单位会使用较多的添加剂,这导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在社会上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食品安全分析中荧光光谱技术的应用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话题。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发生,食品安全检测也逐渐升级,荧光光谱技术便应运而生,成为一项重要的检测技术。
本文将从荧光光谱技术的原理、优点和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荧光光谱技术的原理荧光光谱技术是一种分析物质的非破坏性测试方法,可以通过分析物质的荧光光谱来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成分以及含量等参数。
其原理是利用激发光激发样品,使其激发态上升至高能级,然后通过辐射发出荧光信号,荧光信号的强度和波长就是分析物质的特征。
荧光光谱技术能够对物质发光过程进行准确记录,对于复杂物质成分分析非常有优势。
二、荧光光谱技术的优点荧光光谱技术有许多优点,如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非破坏性、快速、多参数同时测量以及远距离测量等。
此外,荧光光谱技术还可以对物质的成分进行准确定量分析。
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 高选择性:荧光光谱技术通过分析荧光峰的强度、位置和形状等特征,可以准确地鉴定物质的种类。
2. 非破坏性:荧光光谱技术可以对物质进行无损分析,而且不会影响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3. 较高的灵敏度:荧光光谱技术的检测灵敏度很高,可以检测到微量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
4. 快速:荧光光谱技术的检测速度快,减少了样品的制备时间和操作时间。
三、荧光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荧光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对食品污染物的检测。
污染物主要包括农药、残留物、重金属、微生物和毒素等。
荧光光谱技术通过分析荧光光谱,可以对这些污染物进行准确检测。
1. 农药残留检测荧光光谱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物进行准确检测。
农药残留物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污染物,长期摄入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荧光光谱技术可以通过分析样品中农药残留物的荧光峰,来进行准确的鉴定和分析,从而确保食品的安全。
2. 重金属检测荧光光谱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进行准确检测。
基于荧光光谱检测的食品安全探讨作者:刘煦陈浩来源:《食品界》2017年第03期荧光检测技术在现代食品安全检测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利用ATP与荧光素酶的结合反应,对人体细胞、霉菌、细菌以及食物残渣进行检测,同时也可用于食品中所含成分的检测。
荧光光谱检测技术具有检测效率高、灵敏度高等特点,通常15s左右即可得出反应结果,随后使用专用设备对其进行测量,运用数字形式表示绘制成检测光谱图,就可以相应得出检测物质中的实际元素含量信息。
荧光光谱检测基本原理分析发光光谱法是一种古老的分析检测方法,其起源可追溯到16世纪,就目前所说的荧光光谱检测技术而言,并不是特指某一种方法,而是包含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荧光分光光度法以及薄层色谱-荧光法等方法的总称。
荧光光谱检测基本原理。
荧光光谱检测过程中,使用某种特定波长的入射光照射检测物体,物体内部原子在光能作用下,完成基态到激发态的转变,并相应发出波长长于入射光波的出射光,如此时停止照射则物体发光现象消失,物体这样的特性被称为荧光。
荧光光谱检测就是基于这一原理进行的检测技术,科学家认为荧光光谱信息包含英冠强度、荧光发射波长以及激发波长三方面内,信息丰富、选择性好且灵敏度高,为荧光光谱检测创造了一定的良好条件。
通常情况下,物质发生荧光现象需满足以下两点基本要求:(1)物质内部分子需具备相应的激光光波吸收结构,一般表现为共轭双键和刚性较强的多环或平面结构;(2)物质分子需具备一定的荧光效率,即吸收光能后产生的荧光量子数与吸收激发光量子数的比值,达到一定的检测要求。
荧光光谱检测分类分析。
根据检测方式差异,荧光光谱检测技术可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以及半定量分析三类,其中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可完成约90%元素周期表元素的检测,且检测浓度范围广泛,通常为0.0001~100%。
上述两种分析方法,在物质分析检测过程中,具有非破坏性特征,不仅检测周期短、效率高,且分析检测结果准确,接近或等同于化学分析检测水平。
荧光分析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万明海发布时间:2021-08-31T07:24:20.343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3期作者:万明海[导读] 本文对光谱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提出食品检测中荧光分析法的应用要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000摘要:为解决荧光分析法在食品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光谱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提出食品检测中荧光分析法的应用要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检测;荧光分析法;光谱检测;1引言作为一种新型光谱分析方法,在利用荧光分析法开展食品检测工作时,检测准确度高、线性范围宽,同时检测环节较为便捷,检测速度较快。
当前,荧光分析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光谱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由于不同食品所含物质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物质对于光谱的吸收、发射能力不同,借助于光谱检测技术,能够有效判断相关物质是否存在,并对各类物质的含量进行分析。
利用光谱检测技术进行食品检测时,主要用到的方法有三种:荧光分析法、等离子发散光谱分析法以及红外光谱分析法。
其中荧光分析法本质上是一种痕量分析法,该方法有着较高的灵敏度,为食品检测提供了极大的技术便利。
具体检测时,通过对荧光物质含量做出测量与分析,并建立分析式,进而能够准确的得出荧光线谱。
该方法应用过程中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且分析速度快,对于样品的需求量相对较少。
荧光分析法不仅在食品检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在污染物监测等方面也有应用[1]。
荧光分析法又可细分为原子荧光分析法、分子荧光分析法等类型。
对于原子荧光分析法而言,主要通过消解处理等方法对待测样品做出预处理,进而检测食品中所含的金属、非金属等物质的种类与含量。
而采用分子荧光分析法进行食品检测时,主要利用的是食品所含物质的荧光特性,通过应用前表面荧光、同步荧光等技术,对食品真伪、原料产地、组分、含量等参数做出分析,以便判断食品中是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与物质。
荧光光度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牵动着全国全体民众的心。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食品领域也呈現出多样化、高速化的发展态势,各种食品摆满了超市、商场的货架,使得居民能够方便的进行购买,但是不足之处是各地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比如说“三聚氰胺”、“苏丹红”等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使得民众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做好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关键是要做好对于食品安全的检测,通过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对企业所生产的食品中所存在的物质进行详细的测定,避免不符合食品安全规范要求的食品上市销售,切实保障居民的食品安全。
标签:食品安全;荧光光度法;食品检测前言经济及农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食品领域的蓬勃发展,但是在其中一些不法商人与企业为了追求高额的回报,对于食品中所含有的超出国家规定的有害物质视而不见,将问题产品上市销售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及身体健康。
作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机构为保障居民的食品安全,需要通过对食品进行安全检测,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及时处理。
荧光光度法是一种在辐射跃迁基础上的特殊的检测技术,其主要原理是根据波长以及分子等的种类规律,根据食品中所含有的物质浓度的实际情况对食品中所含有的物质进行详细的测定,荧光光度法是一种灵敏度极高的检测技术,能够对复杂基质中的痕量化合物进行详细的检测分析,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1 荧光光度法简述荧光光度法是一种在辐射跃迁基础上的特殊的检测技术,其通过对食品中所含有的物质或分子中所发出的波长等进行检测,从而确定食品中所含有的物质的类型与数量。
荧光光度法能够在X光谱区域红外光谱区内对其中所含有的分子结构进行检测测定。
使用荧光光度法对食品进行检测具有多种优点:灵敏度极高、食品样本采样量小、选择性强、能够对观测到的物质进行良好的重现,从而为食品安全检测的人员提供更多的观察参数。
荧光光度法在具有以上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荧光光度法检测的是食品中所含物质发出荧光,但是对于一些物质,其在使用荧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时本身并不发出荧光,当出现此种现象时就要求食品安全的检测人员结合待检测食品的实际情况在食品检测的过程中添加相应的试剂使得物质得以显现荧光,从而实现对于食品中所含物质的详细测定。
食品科技同步荧光光谱是一项新型的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所以越来越多的科学人员将同步荧光光谱应用到了食品检测领域,对食品中的多组分进行分析,确保食品安全,帮助人们提高生活水平。
1 选择同步荧光光谱的原因在食品检测技术当中,同步荧光光谱分析方法是使用比较广泛的技术之一。
纵观之前常规的化学分析,其主要对需要检测的食品实施分离、萃取等操作,再对分离出来的物质进行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重量分析、色层分析、光分析、电分析等技术,这些操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溶剂和时间,如果出现差错就需要重头再来。
在实验中会出现大量的污染物,分析成本也比较高。
并且常规荧光技术会受到诸多因素限制,虽然它的灵敏度较高,但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混合物进行分析时,会出现光谱重叠的现象,进而对光谱分析造成严重的 困扰。
同步荧光技术是一种较新的检测技术,是通过对激发单色器与发射单色器的共同扫描,来实现对荧光光谱图的有效测绘。
且该技术中同步荧光光谱的激发与发射同时进行,而常见的荧光光谱在运行的时候只能通过其中一种来进行,无法两种同时进行。
同步荧光光谱的优点就在于测绘出来的图谱比较简单、灵敏性也比较高、选择性也较强,这样就能避免其他因素对结果造成干扰。
2 同步荧光光谱在食品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同步荧光光谱在食品检测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同步荧光光谱在食用油分析中的分析、同步荧光光谱在生活饮用水分析中的应用以及食品添加剂分析中同步荧光光谱的应用[1]。
2.1 同步荧光光谱在食用油中的分析主要选择煎炸了8 h的花生油以及大豆油进行检测,对于大豆油以及花生油的具体同步荧光光谱图进行详细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其在360 nm左右的荧光峰会伴随着大豆油煎炸温度的升高逐渐的消失,在大致440~470 nm的范围之内呈现全新的荧光峰,并且随着煎炸温度的升高,荧光的强度也会增加。
而花生油的荧光峰会出现红移,其峰位置大致在400~450 nm的范围之内。
基于荧光光谱检测的食品安全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的目光逐渐从住所房屋问题聚焦到食品上来。
食品工业化程度的高速发展和日愈扩大,近年来所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新的工艺技术及添加剂的广泛使用,滥用各种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层出不穷。
食品安全不仅仅关系到国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因此食品安全上升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如何检测成为全民探讨的焦点。
荧光检测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定量精准等优点,适用于复杂基质中痕量化合物的检测和分析,在食品安全检验标准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食品安全荧光光谱检测荧光检测是一种自然的发光反应,通过荧光素酶与ATP进行结合反应,能够检测人体细胞、细菌、霉菌、食物残渣,也可以检测食品中所含的成分,能够在15秒钟内得到反应结果。
所得到的荧光经过专用设备来测量,再用数字形式予以表示,最终绘成光谱图,可以得出所测物质中的元素含量。
1 荧光光谱检测的原理方法及分类我们现在经常说的荧光检测方法,是一种总称,其中包含了荧光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荧光法、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原子荧光法等,而荧光光谱检测法则是指的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
荧光光谱检测法的原理是非常科学严谨的。
若我们要用荧光检测法检测一种物质,使其受某种相对应的波长的入射光照射后,其相应的原子会吸收光能由基态变为激发态,并且会马上激发发出比入射光波的波长还要长的出射光(其波长一般会在可见光波波段内)。
若是停止向其照射入射光,那么这个物体原子的发光现象也会立刻消失,而具备这样性质的出射光我们就可以称之为荧光。
而物质产生荧光的更深的原因,是因为在入射光照射到某些特殊、与入射光光波相对应的某些原子时,入射光的能量让该物质的原子核四周环绕的某些电子从原本的能量轨道跃迁到高能量轨道,也就是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单线态或第二激发单线态等。
然而,不管是第一激发单线态还是第二激发单线态,这些激发态都是极其不稳定的,所以这些电子会恢复到基态,当电子从第一激发单线态恢复至基态的时候,电子的能量会用光的形式放出来,故原子即物体会产生荧光。
荧光法在食品理化检验标准中的应用作者:杨轲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10期摘要:食品卫生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食品安全相关问题,也一直都是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
但是,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出现,也给食品理化检验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具体的食品理化检验过程中,相关的检验标准与最终的检验效果以及食品安全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
荧光法是一种科学的、准确度较高的检测方法,近年来在食品检验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
本文对荧光法在食品理化检验标准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理化检验检验标准荧光法一、引言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做好对食品的科学检验至关重要[1]。
在食品卫生标准方面,包含了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以及微生物指标三部分。
食品检测标准是食品安全检验的重要依据,积极的对相关检验标准问题进行分析,以更好的提高检测效果,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荧光法与食品检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吃的东西也越来越讲究。
但是在讲究的同时,却也显现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近年来,不断曝光的众多食品安全事件也让很多人对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现状产生了诸多不满。
面对严峻的现实情况,做好食品检验工作,刻不容缓。
具体的检测过程中,打造完善的食品理化检验标准体系必不可少。
这一过程中,还需要积极的应用各种科学的检测技术。
荧光检测技术是一种特异型检测技术,以辐射跃迁原理为应用基础。
在应用其进行食品检测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不同检测样本的实际情况和性质、特点等,选择而应用一定波长的激发光对待测样品进行照射处理。
而通过照射之后,只有具备特定结构的分子/原子能够发出一定的荧光。
为此,针对这一特性,便可以实现对不同物质的定量、定性分析。
从而帮助工作人员更好的掌握不同物质的理化性质,更好的对其进行评估,以保证食品安全。
三、荧光法在食品理化检验标准中的具体应用1.原子荧光法的应用。
第4期2018年8月No.4 August,2018所谓“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伴随经济的迅速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技术及手段越来越多,也使得食品检测的效率及效果不断提高增强。
荧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辐射跃迁的食品检测技术,其依波长及分子等种类规律,可对食品中所含各类物质进行测定,并能详细检测复杂基质的痕量化合物,为食品安全提供良好保障[1]。
1 荧光光度法简述简单来说,荧光光度法就是一种利用物质散发出来的荧光而对其实施检测的方法。
当然,被检测物质是否能散发出荧光,主要取决于物质的分子结构,同时还受被检测物质所处环境的影响。
荧光光度法的光谱范围一般处于X 光谱区,再者,还有红外光谱区。
荧光光度法的优势有很多,包括灵敏度高、取样少、准确度高、选择性强、具重现性等。
据相关研究表明,利用荧光光度法实施食品检测的灵敏度最高可达ng/mL ,且少量食品样本就能得到准确结果[2]。
另外,荧光光度法所具有的重现性还可为检测人员提供更多参考数据。
荧光光度法也存在一定缺陷。
如,利用荧光光度法对食品进行检测时,其要求被检测食品可散发出荧光方能检测,然而在实际生活当中,有部分食品是无法散发出荧光的,因此,在进行实际检测时,检测人员需依食品的实际情况,适当加入相关试剂,以使食品能够散发出荧光,再对其实施检测,这样就会导致检测所需时间延长,影响检测效率。
2 荧光光度法在食品检测中的运用2.1 运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金属元素据相关研究,老年痴呆症主要是因机体铝元素含量过多而引起,机体铝元素含量过高,会抑制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与代谢,影响人体中枢神经的生理活动,从而引起骨质疏松,进而诱发老年痴呆症。
为此,食品检测非常重视对食品中所含铝元素的检测。
现用于检测食品中所含铝元素的荧光光度法主要有微波消解—荧光光度法、铝—环丙沙星—十二烷基硫酸钠荧光体系[3]。
硒是人类机体生长与发育必不可少的一种微量元素,但硒元素的过度摄入也会引发不良后果。
硒元素广泛存在于多种食品当中,为有效控制人体硒元素的摄入,就有必要对食品当中的硒元素含量进行检测。
现用于检测食品中所含硒元素份量的荧光光度法主要有荧光分光光度法和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是荧光分光光度法,其灵敏性较好,检测精度较高,且具强重现性,广泛应用于基层检测机构。
随着专家学者们对此检测方法的不断深入探讨与研究,现此检测方法的操作过程不断得到简化,降低了其污染风险,并可应用于测定大批量样品。
而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虽具较高检测精度,但其所需精密检测设备较多,不便于进行广泛推广使用。
荧光光光度法在食品中所含金属元素的检测还被应用于铅检测当中。
很多食品中都含铅元素,人体无法代谢铅元素,久而久之,就会积聚于人体中,影响人类身体健康。
因此,食品检测也非常重视铅元素的检测。
当前应用于食品铅元素检测的荧光光度法主要是利用铅与浓盐酸混合生成的配合物所散发出来的蓝色荧光进行检测。
此方法具良好线性关系,且具较高回收率,可广泛应用于苹果、蔬果罐头等食品的铅元素检测当中。
2.2 运用于检测食品所含氨基酸及维生素含量酪氨酸是食品当中所含的重要的氨基酸之一,也是人体实现神经传递的重要前提,因此,检测食品中所含酪氨酸的量也非常重要。
荧光光度法可测定食品中的酪氨酸含量,操作简便,检测速度较快,重现性较强,且具较高灵敏度。
叶酸是人类机体所含的重要B 族维生素。
检测人员可利用超声波技术来提取食品中所含叶酸,然后再利用荧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此方法方便快捷,且检测结果相对准确。
当前,利用荧光光度法可对清水大米所含叶酸量进行检测,也可测定花生、黄豆等食品中的维生素B 1含量。
另有报道,利用荧光光度法检测肉类食品及金华佛手的维生素B 1含量,并有合并利用同步扫描技术对食品中维生素B 1,B 2及B 6含量进行检测的研究。
维生素C 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可与邻苯二胺发生反应,从而生成具强荧光性的缩合物,依低浓度时缩合物的荧作者简介:王艳晓(1985— ),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化学教育,工业工程。
食品检测中荧光光度法的运用研究王艳晓,张雯雯(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摘 要:近些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愈发重视食品安全问题,食品检测工作也倍受社会关注。
荧光光度法是应用于食品检测的先进手段之一,其操作简便、检测速度较快且较为安全,可用于测定食品当中金属元素、维生素等含量,并可对食品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有效保障了食品安全。
本文简单阐述了荧光光度法的概念,并就荧光光度法在食品检测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食品检测;荧光光度法;食品安全现代盐化工Modern Salt and Chemical Industry第4期2018年8月No.4 August,2018光强度与维生素C含量的线性关系,即可对被检测物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计算。
现业内人士已成功利用此法对各类蔬菜中的微量维生素C含量进行检测。
相比于其他检测方法,利用荧光光度法检测食品所含维生素C的操作更加简便,且检测灵敏度较高。
也有利用此法对各类饮料及枸杞中所含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的报道。
荧光光度法在食品维生素含量的检测还被应用于检测食品中所含维生素E。
人体主要通过蔬菜水果摄取维生素E,维生素E的含量是评价蔬菜水果营养品质的重要指标。
利用荧光光度法检测食品中的维生素E含量主要是通过测定维生素E的特异性进行评价,其可在λex/λem=295 nm/340 nm处散发出强烈的荧光。
荧光光度法可应用于检测大批量蔬菜水果的维生素E含量。
要注意的是,在检测食品中所含维生素E的量时,若要使用荧光光谱法,则应特别注意石油醚的萃取,以免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2.3 运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当中,为防治害虫,或是祛除杂草、促进作物生长等,种植物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到农药,而农药残留的降解相对困难,若人们长期食用含大量农药残留的农作物,待农药残留聚积到一定程度时,势必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为此,要严格做好农作物农药残留的检测工作,针对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应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其流入市场当中。
荧光光度法可详细测定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且其操作简便,检测结果较为准确,同时具高灵敏度。
当前应用于检测食品中农药残留的荧光光度法主要为荧光光光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
研究人员利用荧光光谱仪对常见的3种农药实施了荧光光谱测量,了解了这3种农药的荧光特征,并利用此点对市售农药进行了区分。
另有研究人员利用荧光光度法有效检测了面粉及小米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
此外,还有研究人员将荧光光度法与导数技术进行结合使用,避免了单独利用荧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时的背景干扰与谱带重叠给检测结果所带来的影响,使得检测操作更加便利,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2.4 运用于检测食品的硝酸盐含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食品检测也分外重视食品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
现用于检测食品中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的荧光光度法主要为普通紫外分光光度法,两种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203 mm、208 mm,但两者对于光谱的吸收均具一定重叠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检测结果。
因此,现多利用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来测定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在进行测定的过程中,将亚硝酸盐的一阶导数值为0的波长当作被检测物的硝酸盐的测定波长,从而来测定食品中所含硝酸盐的量。
利用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关键在于将不同质量与浓度的亚硝酸盐208 mm处的一阶导数值视为0,所以,在检测食品所含亚硝酸盐的量时,均选取208 mm波长当作硝酸盐的测定波长,以免因亚硝酸盐而致测量结果精度不准确[4]。
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食品中硝酸盐含量的操作相对简单,且其灵敏度较高,可广泛应用于基层食品检测当中。
伴随我国食品检测的力度不断加大,不管是普通紫外分光光度法,还是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其都将发挥着更多、更大的作用,为食品检测提供技术保障。
伴随分析试剂的不断研发,分光光度法检测也将获得迅速发展,以有效保障食品安全。
2.5 运用于测定食用油的品质食用油当中含有很多有益于人类身体健康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但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的有氧化性稳定性较差,若经高温煎炸,这些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即被破坏,致食用油的品质下降,营养价值降低。
因油分子发生氧化及分解反应,还可能会产生其他有害物质,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荧光光度法可应用于食用油的品质检测当中,以迅速鉴别食用油的品质。
相关研究人员利用激光荧光法分析并测定了经煎炸过后的食用油。
另有研究人员利用同步扫描荧光光谱法对经煎炸过后的食用油的质量进行了测定,观察了煎炸前后的食用油质量变化,并确定了食用油经煎炸过后的废弃临界值。
还有相关研究人员在行试样处理后,于λex/λem=386 nm/406 nm处对被检测样品的荧光强度进行测定,检测出了被测定食用油的苯并芘含量。
各类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荧光光度法检测食用油品质的操作简便,检测迅速,且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荧光光度法于食品检测中的运用还有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如苯甲酸、苏丹红等,以及对食品中所含其他有害物质的检测,如酚及酚类化合物、黄曲霉素、甲醛及甲醛化合物等,检测方法及检测技术设备也不断更新。
3 结语伴随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我国食品标准也正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食品检测也正朝灵敏化、微量化的道路前进。
荧光光度法是我国实施食品检测工作的重要技术和手段,广泛应用于食品营养成分及有害成分的检测当中,有效保障了食品的安全性。
相信随着荧光光谱仪的广泛应用及新型实验技术的不断研发,荧光光度法将在食品检测当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也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 宋惠萍.食品检测中荧光光度法的运用[J].现代食品,2018(3):104-105.[2] 蔡颖荷.荧光光度法在食品检测中的运用分析[J].科技风,2015(19):123.[3] 刘吉楠.荧光光度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2):289.[4] 陈奇卉.荧光光度法在食品检验中的运用分析[J].时代报告,2016(36):289.现代盐化工·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