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普通高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35.63 KB
- 文档页数:7
2018年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J)副标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1.如图所示,小明将叠放在一起的A、B两本书抛给小强,已知A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两本书在空中不翻转,不计空气阻力,则A、B在空中运动时A. A的加速度等于gB. B的加速度大于gC. A对B的压力等于mgD. A对B的压力大于mg【答案】A【解析】解:A、B两个物体叠在一起水平抛出,做加速度为g的抛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A、B间的作用力为零。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A和B两木块叠在一起被斜向上抛出去,不考虑空气阻力,整体仅受重力,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知整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斜抛运动的物体仅受重力,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压力、摩擦力。
2.如图所示,物块以速度从粗糙斜面底端沿斜面上滑,达到最高点后沿斜面返回。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物块运动规律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解:在上滑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上滑加速度大小为,下滑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故,上滑和下滑运动方向相反,故C正确故选:C。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出加速度大小关系,及速度方向关系,即可判断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明确加速度的大小即可判断3.如图所示,铁芯上绕有线圈A和B,线圈A与电源连接,线圈B与理想发光二极管D相连,衔铁E连接弹簧K控制触头C的通断。
忽略A的自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闭合S,D闪亮一下B. 闭合S,C将会过一小段时间接通C. 断开S,D不会闪亮D. 断开S,C将会过一小段时间断开【答案】D【解析】解:AB、当闭合S瞬间时,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要增加,根据楞次定律:增反减同,结合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线圈B的电流方向逆时针,而由于二极管顺时针方向导电,则线圈B不会闪亮一下,则线圈A中磁场立刻吸引C,导致其即时接触,故AB 错误;CD、当断开S瞬间时,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要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增反减同,结合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流方向为顺时针,则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则D会闪亮,同时对线圈A有影响,阻碍其磁通量减小,那么C将会过一小段时间断开,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1-13.62-3.4 3-1.51 4 -0.85 ∞0 n E kv苏州市2018年高三物理练习卷1第Ⅰ卷(选择题 共38分)说明:请把第Ⅰ卷的答案填写在下面相应的空格内.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花粉颗粒在水中做布朗运动的现象说明A .花粉的分子在做激烈的热运动B .水分子在做激烈的热运动C .水分子与花粉颗粒的大小相差不多D .水分子之间有分子力作用2.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激光有较好的相干性B .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不容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C .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D .氢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因此辐射光子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3.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 1.62eV ~3.11eV.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处于 n = 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 B .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 n = 3 能级跃迁时,发出 的光具有显著的热效应 C .大量处于 n = 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 可能发出 6 种不同频率的光D .大量处于 n = 4是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 3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4.如图是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其中R 1为光敏电阻,R 2为定值电阻.对此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有以下说法:①当有光照射R 1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低电压;②当有光照射R 1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③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高电压就计数一次;④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低电压就计数一次.其中正确的说法是A .①和③B .①和④C .②和③D .②和④ 5.做简谐运动的质点通过平衡位置时,下述几个物理量具有最大值的是 ①加速度 ②速度 ③位移 ④动能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6.汽车以恒定功率P 、初速度v 0冲上倾角一定的斜坡,设受到的阻力恒定不变,则汽车上坡过程中的v-t 图像不可能的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7. 甲、乙两分子间作用力f 与距离r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现把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 ,乙分子从r 3处由静止释放,则乙分子A .从r 3到r 1一直加速B .从r 3到r 2加速,从r 2到r 1减速C .从r 3到r 1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加D .从r 3到r 1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小 8.下列四个核反应方程中,x 1、x 2、x 3和x 4代表某种粒子⑴235195138920385413U n Sr Xe x ++++ ⑵2311220H x He n +→+ ⑶23823492903U Th x →+⑷24427122134Mg He Al x +→+则错误的是 A .x 1是中子 B .x 2是质子 C .x 3是α粒子D .x 4是氘核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客观过程并不是都可以自发进行的B .一切宏观热力学过程都具有方向性C .致冷系统将冰箱内温度较低的食品的热量传给外界温度较高的空气,这违反了“热量只能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物体”的规律D .电冰箱从箱内温度较低的食品吸收的热量等于冰箱向外界空气释放的热量A B C D10.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L,如图(a)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Δt第一次出现如图(b)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A.周期为Δt,波长为ΔL B.周期为32Δt,波长为ΔLC.周期为32Δt,波速为12L/Δt D.周期为Δt,波速为8L/Δt11.在高纬度地区,高空大气稀薄的地方常会出现五颜六色的弧状、带状或幕状的美丽壮观的发光现象,这就是我们常听说的“极光”.极光是由太阳发射的高速带电粒子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进入两极附近,撞击并激发高空中的空气分子和原子而引起的.假如我们在北极地区忽然发现高空出现了沿顺时针方向生成的紫色弧状极光,则关于引起这一现象的高速粒子的电性及弧状极光的弯曲程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粒子带负电B.高速粒子带正电C.弯曲程度逐渐减小D.弯曲程度逐渐增大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2分)三、本题共2小题,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2.(10分)如图,画有直角坐标系Oxy的白纸位于水平桌面上,M是放在白纸上的半圆形玻璃砖,其底面的圆心在坐标的原点,直边与x轴重合,OA是画在纸上的直线,P1、P2为竖直地插在直线OA上的两枚大头针,P3是竖直地插在纸上的第三枚大头针,α是直线OA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β是直线OP3与y轴负方向的夹角.某学生用上述方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在他画出的直线OA上竖直插上了P1、P2两枚大头针,但在y<0的区域内,不管眼睛移到何处,都无法透过玻璃砖看到P1、P2的像,他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他已透过玻璃砖看到了P1、P2的像,确定P3位置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他已正确地测得了〈、®的值,则玻璃的折射率n =__________________.13.(12分)如图所示,是测定电流表内阻的电路,电源内阻不计,当电阻箱的电阻调到1200Ω时,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把电阻箱的电阻调到3000Ω时,电流表指针刚好指到满刻度的一半. ⑴根据上述数据可求出电流表的内阻为 Ω ⑵若这个电流表的满刻度值是750μA ,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3V 的电压表,应串联一个电阻值为 Ω的分压电阻.⑶为了校对改装成的电压表○V ,给你一个标准电压表○V0,一个4.5V 的电池组E ,一个最大阻值为1k Ω的滑动变阻器R ,开关S 及若干导线.请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 6小题,共 90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14.(12分)如图所示,A 、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10V ,且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电阻R 1=3Ω,R 2=2Ω,R 3=5Ω,电容器电容C 1=4μF ,C 2=1μF ,问: ⑴电容器C 1的上极板带什么电?带了多少电? ⑵电容器C 2的带电量是多少?15.(14分)有一种巨型娱乐器械可以使人体验超重和失重的感觉.可乘十多个人的环形座舱套装在竖直柱子上,由升降机送上几十米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落下.落到一定位置时,制动系统制动;到地面时刚好停止.已知座舱开始下落的高度为76m ,落到离地面28m 的位置时开始制动,座舱均匀减速.若座舱中某人手托着重50N 的铅球,重力加速度取g =10m/s 2,则 ⑴当座舱落到离地面50m 的位置时,手的感觉如何?⑵当座舱落到离地面15m 的位置时,手要用多大的力才能托住铅球? ⑶座舱从开始下落到落到地面的时间是多少?16.(14分)我国的“嫦娥奔月”月球探测工程已经启动,分“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在2018年前后发射一颗围绕月球飞行的卫星,在2012年前后发射一颗月球软着陆器,在2017年前后发射一颗返回式月球软着陆器,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安全返回地球.设想着陆器完成了对月球表面的考察任务后,由月球表面回到围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舱,如图所示.为了安全,返回的着陆器与轨道舱对接时,必须具有相同的速度.设返回的着陆器质量为m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月球的半径为R ,轨道舱到月球中心的距离为r ,已知着陆器从月球表面返回轨道舱的过程中需克服月球引力做功)1(rR mgR W -=,不计月球表面大气对着陆器的阻力和月球自转的影响,则 ⑴着陆器与返回舱对接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⑵在月球表面的着陆器至少需要获得多少能量才能返回轨道舱?17.(16分)如图所示,虚线以下部分是一个有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OMN 为一个用电阻为R 的导线围成的圆心角为90°、半径为L 的扇形回路.如果回路绕O 点以角速度ω逆时针旋转,求:⑴回路中交变电流的周期,同时画出电流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示意图). ⑵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⑶在回路旋转的过程中,每一周外力所做的功.18.(16分)在如图甲所示的区域里,存在着垂直指向纸外的磁感应强度为B =2πm/q的匀强磁场;在竖直方向则存在着随时间交替变化的如图乙所示的匀强电场,电场大小E 0=mg/q ,并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一倾角为θ、长度足够的光滑绝缘斜面竖直放置其中,斜面上一带正电小球(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从t =0时刻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设第1秒内小球不会脱离斜面,重力加速度g =10m/s 2求:⑴第1秒末小球的速度;⑵第2秒内小球离开斜面的最大距离;⑶若第5秒内带电小球仍未离开斜面,则斜面倾角θ应满足的条件.B× × × × ×× × × × ×· · · ·BE -E 甲乙19.(18分)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档板M ,另有三个木块A 、B 和C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m c =3m ,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其中木块A 放于斜面上并通过一轻弹簧与档板M 相连,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A 静止在P 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木块B 在Q 点以初速度v 0向下运动,P 、Q 间的距离为L .已知木块B 在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木块A 相撞后立刻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一个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木块B 向上运动恰好能回到Q 点.若木块A 仍静放于P 点,木块C 从Q同样过程,最后木块C 停在斜面的R 点,求A 、R 间的距离L ′的大小.苏州市2018年高三物理练习卷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三、填空题(全题22分)12.(10分) 在白纸上另画一条与y 轴正方向的夹角较小的直线OA ,把大头针12P P 、竖直地插在所画的直线上(2分),直到在y <0的区域内透过玻璃砖能看到12P P 、的像(2分).插上3P 后,使3P 刚好能挡住12P P 、的像(3分).n =sin sin βα(3分)13.(12分)(1)600(3分)(2)3400(3分) (3)如下图(4分)四、计算或论述题(全题90分) 14.(12分)⑴上极板带正电.(2分)2124CD CB R U U U R R ===+V (2分)65114104 1.610CD Q CU C --==⨯⨯=⨯C (3分)⑵10AD AB U U U ===V (2分)62211010AD Q C U -==⨯⨯C =1×10-5C (3分)15.(14分)(1)在开始下落到离地48m 的过程中,座舱处于完全失重状态(1分),故手对铅球无力的作用. (2分) (2)h 1=h -h 2=48m V 21 = 2a 1h 1=2gh 1 (1分) v 21 =2a 2h 2 (1分)所以 a 2=v 12/2h 2=12h g h ⋅=17.1m/s 2 (2分) F -mg =ma 2 (1分) F =m (g +a )=136N (2分) (3)t 1=2h 1/v 1+2h 2/v 1 (2分)t 1=3.1s +1.8s =4.9s (2分)16. (14分)⑴设月球质量为M ,着陆器质量为m ,轨道舱质量为m 0,着陆器在月球表面上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2RMmGmg = (2分) 轨道舱绕月球做圆周运动:r v m rMm G 2020= (2分)联立以上两式可解得v = (3分)⑵着陆器与轨道舱对接时的动能:221mv E k =(2分)着陆器返回过程中需克服引力做功:)1(rR mgR W -= 着陆器返回过程中至少需要获得的能量:W E E联立解得:)21(rRmgR E -= (3分) 17. (16分)⑴2T πω=(2分)i -t 图线 如图 (2分) ⑵21122E Blv Bl l B l ωω==⨯⨯=(2分) 22m E B l I R R ω== (2分)22124m I R T I R T ⨯=⨯(2分)m I I ==(2分)⑶2211242m m W Q I R T I RT ==⨯⨯= (2分)2248B l T Rω=(2分)18.(16分)⑴设第1秒内小球加速度为a ,速度为v ,则有ma qE mg =+θsin )((2分)t a v ⋅= (1分) 代入数据可解得θsin 2g v ==20sin θ(2分)⑵第2秒内电场力与重力平衡,带电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圆周半径为r ,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12==qBmT πs (1分) 离开斜面最大距离L 即为直径r L 2=(1分)rm v Bqv 2= (1分)-I I m所以:πθsin 2g L ==20sin θπ(2分)(3)第5s 内仍在斜面上,则有: ⨯='a v (2分)θcos )(qE mg v Bq +≤' (2分)所以:πθ61arctan ≤(2分) 19.(18分)木块B 下滑做匀速直线运动,有mg sin θ=μmg cos θ①B 和A 相撞前后,总动量守恒,mv 0=2mv 1 ∴v 1=v 0/2 ②设两木块向下压缩弹簧的最大长度为S ,两木块被弹簧弹回到P 点时的速度为v 2,则2212112cos 22222mg S mv mv μθ⨯⨯=⨯-⨯ ③两木块在P 点处分开后,木块B 上滑到Q 点的过程: 221(sin cos )2mg mg L mv θμθ+= ④木块C 与A 碰撞前后,总动量守恒,01343m m v '⨯=⨯,104v v '= ⑤设木块C 和A 压缩弹簧的最大长度为S ′,两木块被弹簧弹回到P 点时的速度为2v ',则2212114cos 24422mg S mv mv μθ'''⨯⨯=⨯-⨯ ⑥木块C 与A 在P 点处分开后,木块C 上滑到R 点的过程:221(3sin cos )32mg mg L mv θμθ'+=⨯⑦在木块压缩弹簧的过程中,重力对木块所做的功与摩擦力对木块所做的功大小相等,因此弹簧被压缩而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开始压缩时两木块的总动能.因木块B 和A 压缩弹簧的初动能2211011224k E mv mv =⨯= 木块C 和A 压缩弹簧的初动能2221011424k E mv mv '=⨯=即12k k E E =,因此弹簧前后两次的最大压缩量相等,即S =S ′⑧联立①至⑧式,解得2032sin v L L g g θ'=-⑨评分标准:①~⑨每式2分,共18分.。
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五)物 理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2题,共12题)、非选择题(第13题~第18题,共6题)两部分.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物理学发展史上,首先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的科学家是( )A . 亚里士多德B . 伽利略C . 牛顿D . 法拉第2. 如图所示,某同学斜向上抛出一石块,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关于石块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水平位移x 、速率v 、加速度a 和重力的瞬时功率P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3. 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上表面光滑的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可以看成质点的小球用细线拉住与斜面一起保持静止状态,细线与斜面间的夹角也为37°.若将拉力换为大小不变、方向水平向左的推力,斜面体仍然保持静止状态.sin 37°=,cos 37°=.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小球将向上加速运动B . 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变大C . 地面受到的压力不变D . 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不变4. 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置于水平面内,导轨之间接有电阻R.金属棒ab 与两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方向不变).现使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小,ab 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b 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b 到aB . 电阻R 的热功率逐渐变小C . ab 所受的安培力保持不变D . ab 所受的静摩擦力逐渐变小5. 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在通过第一段位移x 1的过程中,其速度变化量为Δv ,紧接着通过第二段位移x 2,速度变化量仍为Δv.则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第一段位移x 1一定大于第二段位移x 2B . 两段运动所用时间一定不相等C .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Δv )2x 2-x 1 D . 通过两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x 2+x 1)Δvx 2-x 16. 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 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表面放置小滑块A.木板B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其加速度a 随拉力F 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小滑块A 的质量为( )甲 乙A . 4 kgB . 3 kgC . 2 kgD . 1 kg7. 一根轻质杆长为2l ,可绕固定于中点位置处的轴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杆两端固定有完全相同的小球1和小球2,它们的质量均为m ,带电量分别为+q 和-q ,整个装置放在如图所示的关于竖直线对称的电场中.现将杆由水平位置静止释放,让小球1、2绕轴转动到竖直位置A 、B 两点,设A 、B 间电势差为U ,该过程中( )A . 小球2受到的电场力减小B . 小球1电势能减少了12UqC . 小球1、2的机械能总和增加了Uq +mglD . 小球1、2的动能总和增加了Uq二、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8.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 1∶n 2=4∶1,电阻R =25 Ω,C 为电容器.原线圈接u 1=2002sin 100πt V 的交流电.则( )A . 该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B . 交流电流表的读数为0C . 电阻R 的功率为200 WD . 电容器的耐压值应大于50 2 V9.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类地”行星Kepler 186f .若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到达该行星表面进行科学考察,在行星表面h 高度(远小于行星半径)处以初速度v 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得水平位移为x.已知该行星半径为R ,自转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2hv2x 2B . 该行星的质量为2hv 2R2Gx2C . 如果该行星存在一颗同步卫星,其距行星表面高度为3hT 2R 2v 22π2x2-RD .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xhR10. 硅光电池是一种太阳能电池,具有低碳环保的优点.如图所示,图线a 是该电池在某光照强度下路端电压U 和电流I 变化的关系图象(电池电动势不变,内阻不是定值),图线b 是某电阻R 的UI 图象.在该光照强度下将它们组成闭合回路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硅光电池的内阻为8 ΩB . 硅光电池的总功率为 WC . 硅光电池的内阻消耗的热功率为 WD . 若将R 换成阻值更大的电阻,硅光电池的输出功率增大(第10题) (第11题)11. 如图所示,两质量均为m 的小球,通过长为L 的不可伸长轻绳水平相连,从某一位置处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绳处于水平伸直状态.在下落h 高度时,绳的中点碰到水平放置的钉子O.重力加速度为g ,空气阻力不计.则( )A . 两小球从开始下落到相碰前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 . 从轻绳与钉子相碰到小球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的瞬时功率逐渐减小C . 两小球相碰前瞬时,速度大小为2g (h +L )D . 两小球相碰前瞬时,加速度大小为⎝ ⎛⎭⎪⎫4h L+2g12. 如图甲所示,半径为r 带小缺口的刚性金属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在圆环的缺口两端用导线分别与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 、B 连接,两板间距为d 且足够大.有一变化的磁场垂直于圆环平面,规定向里为正,其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在平行金属板A 、B 正中间有一电荷量为q 的带电液滴,液滴在0~14T 内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A . 液滴带负电B . 液滴的质量为4B 0q πr2gdTC . t =34T 时液滴的运动方向改变D . t =T 时液滴与初始位置相距12gT 2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计20分.13.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弹簧左端固定在挡板上,带有遮光条的小物块将弹簧压缩至C 处由静止释放,小物块运动一段距离后与弹簧分离,接着通过P 处光电计时器的光电门,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B 处.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甲 乙(1) 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 ,其读数刻度如图乙所示,则d =________mm . (2) 为了测量动摩擦因数,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其符号)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由此可得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用测量的量表示)(3) 若已经测得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块质量为m ,只需再测出物块释放处到最终停止处的距离s ,即可测出物块释放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试写出弹性势能E p 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14. 小明同学学过“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后想进一步研究多用电表的有关问题.(1) 他先用多用电表测量某元件的电阻,操作如下:先选用欧姆表“×100”倍率挡开始测量,发现指针偏角过小,则应换用________(选填“×10”或“×1 k”)挡;换挡后必须将红表笔和黑表笔________,调零后再重新测量.(2) 为了弄清欧姆表有关问题,小明查阅资料后发现,欧姆表内部电路可等效为:一个无内阻的电源、一个理想电流表和一个电阻串联而成的电路,如图(a)所示.为了测定该欧姆表电源的电动势和“×1 k”挡位的内电阻,他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测量电路.图(a) 图(b)①将上述调零后的欧姆表接入电路时,红表笔应和________(选填“1”或“2”)端相连,黑表笔连接另一端.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欧姆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d)所示.欧姆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________Ω和________V.③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kΩ和V.从测量数据可知,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____kΩ.④根据前面的实验数据计算可得,此多用电表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为________V,该电阻挡的内电阻为________kΩ.图(c) 图(d)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59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 (14分)如图所示,倾角θ=37°、斜面长为1m的斜面体放在水平面上.将一质量为2 kg的小物块从斜面顶部由静止释放,1s后到达底端,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37°=,cos37°=.求:(1) 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和到达底端时速度的大小;(2) 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3) 小物块运动过程中,水平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16. (15分)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边长为L,质量为m、电阻为R的正方形单匝导线框abcd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拉力作用下,线框从左边界以速度v匀速进入磁场,当cd边刚进入磁场时撤去拉力,ab边恰好能到达磁场的右边界.已知线框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磁场宽度大于L,重力加速度为g.求:(1) ab边刚进入磁场时,其两端的电压U;(2) 水平拉力的大小F和磁场的宽度d;(3) 整个过程中产生的总热量Q.17. (15分)如图所示轨道ABCDE 在竖直平面内,AB 与水平面BC 成37°角且平滑连接,圆心为O 、半径为R 的光滑半圆轨道CDE 与BC 相切于C 点,E 、F 两点等高,BC 长为R3.将小滑块从F 点由静止释放,恰能滑到与O 等高的D 点.已知小滑块与AB 及BC 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 ,sin 37°=,cos 37°=.(1) 求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若AB 足够长,改变释放点的位置,要使小滑块恰能到达E 点,求释放点到水平面的高度h ;(3) 若半径R =1 m ,小滑块在某次释放后,滑过E 点的速度大小为8 m /s ,则它从E 点飞出至落到轨道上所需时间t 为多少(g 取10 m /s 2)18. (15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y 轴正方向竖直向上.在第一、第四象限内存在沿x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其大小E 1=3mg3q;在第二、第三象限内存在着沿y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xOy 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电场强度大小E 2=mgq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现将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小球从x 轴上距坐标原点为d 的P 点由静止释放.(1) 求小球从P 点开始运动后,第一次经过y 轴时速度的大小; (2) 求小球从P 点开始运动后,第二次经过y 轴时的坐标;(3) 若小球第二次经过y 轴后,第一、第四象限内的电场强度变为E′1=3mgq,求小球第三次经过y 轴时的坐标.2018届苏州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物理参考答案1. B2. A3. B4. D5. C6. C7. D8. AD9. ABC 10. AC 11. AD 12. BD 13. (1)(2) 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光电门到物块停止处的距离x d22gxt2 (3) Ep =μmgs(每空2分)14. (1) ×1k 短接(2) ①1 ②×104 ×104 ③④(15) ((1)两空各2分,其余每空1分)15. (1) 由运动学公式s=12at2(2分)得a=2m/s2(1分)由v=at(1分)得v=2m/s.(1分)(2) 由牛顿第二定律mgsin θ-μmgcos θ=ma(3分)得μ=.(2分)(3) mgcos θsin θ>μmgcos2θ(1分)水平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向左(1分)大小f=mgcos θsin θ-μmgcos2θ=.(2分)16. (1) E=BLv(1分)I=ER=BLvR(1分)U=I•34R=34BLv.(2分)(2) F=FA+μmg=B2L2vR+μmg(2分)撤去拉力后,线框匀减速运动,x2=v22μg(2分)所以d=L+v22μg.(2分)(3) 进入磁场过程中产生焦耳热Q1=I2Rt1=B2L3vR(2分)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Q2=μmgL+v22μg=μmgL+12mv2(2分)所以整个过程产生的热量为Q=Q1+Q2=μmgL+12mv2+B2L3vR.(1分)17. (1) 滑块从F到D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mg×(2R-R)-μmgcos 37°×2Rsin 37°-μmgR3=0(2分)μ=13.(2分)(2) 若滑块恰能到达E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mv2ER(2分)在滑块从释放点到E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mg(h-2R)-μmgcos θ•hsin θ-μmg•R3=12mv2E-0(2分)解得h=.(1分)(3) 假设滑块离开E点后落在AB上,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得x=vEt,y=12gt2(2分)由几何关系得tan 37°=2R-yx-R3 (2分)解得t=(1分)进一步得x=>R3所以假设正确,故t=.(1分)18. (1) 设小球在第一象限中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2+(qE1)2=ma(2分)得到a=23g3,方向斜向左下与水平方向成60°(1分)所以v0=2as=2×23g3×2d=83gd3.(2分)(2) 小球第一次经过y轴后,在第二、三象限内由qE2=mg,电场力与重力平衡,故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轨迹半径为R,有qv0B=mv20R,得R=mv0qB(2分)Δy=R=mv0qB=mqB83gd3(1分)小球第二次经过y轴的坐标y2=mqB83gd3-3d.(2分)(3) 第二次经过y轴后到第三次经过y轴过程,小球在第一、四象限内水平方向作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a2x+a2y=2g(1分)当v0t′=3×12×2gt′2(1分)得t′=3v03g=33g83gd3=223gd3g(1分)小球第二次经过y轴与第三次经过y轴的距离为Δy′=23v0t′=2383gd3 223gd3g=1639d(1分)小球第三次经过y轴的坐标y3=y2-Δy′=mqB83gd3-2539d.(1分)。
2018年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00分)如图所示,小明将叠放在一起的A、B两本书抛给小强,已知A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两本书在空中不翻转,不计空气阻力,则A、B在空中运动时()A.A的加速度等于g B.B的加速度大于gC.A对B的压力等于mg D.A对B的压力大于mg2.(3.00分)如图所示,物块以速度v0从粗糙斜面底端沿斜面上滑,达到最高点后沿斜面返回。
下列v﹣t图象能正确反映物块运动规律的是()A.B.C.D.3.(3.00分)如图所示,铁芯上绕有线圈A和B,线圈A与电源连接,线圈B 与理想发光二极管D相连,衔铁E连接弹簧K控制触头C的通断。
忽略A的自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闭合S,D闪亮一下B.闭合S,C将会过一小段时间接通C.断开S,D不会闪亮D.断开S,C将会过一小段时间断开4.(3.00分)带电球体的半径为R,以球心为原点O建立坐标轴x,轴上各点电势φ随x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体带负电荷B.球内电场强度最大C.A、B两点电场强度相同D.正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比C点的大5.(3.00分)如图所示,物块固定在水平面上,子弹以某一速率从左向右水平穿透物块时速率为v1,穿透时间为t1;若子弹以相同的速率从右向左水平穿透物块时速率为v2,穿透时间为t2.子弹在物块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与其到物块左端的距离成正比。
则()A.t1>t2B.t1<t2C.v1>v2D.v1<v2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4.00分)2017年9月25日,微信启动页“变脸”:由此前美国卫星拍摄地球的静态图换成了我国“风云四号”卫星拍摄地球的动态图,如图所示。
“风云四号”是一颗静止轨道卫星,关于“风云四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能全天候监测同一地区B.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在相同时间内该卫星与地心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D.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7.(4.00分)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原线圈接交流电(V),保险丝的电阻为1Ω,熔断电流为2A,电表均为理想电表。
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五)物理2018.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物理学发展史上,首先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的科学家是( )A. 亚里士多德B. 伽利略C. 牛顿D. 法拉第2. 如图所示,某同学斜向上抛出一石块,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关于石块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水平位移x、速率v、加速度a和重力的瞬时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3. 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上表面光滑的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可以看成质点的小球用细线拉住与斜面一起保持静止状态,细线与斜面间的夹角也为37°.若将拉力换为大小不变、方向水平向左的推力,斜面体仍然保持静止状态.sin 37°=0.6,cos 37°=0.8.则下列说确的是( )A. 小球将向上加速运动B. 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变大C. 地面受到的压力不变D. 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不变4. 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置于水平面,导轨之间接有电阻R.金属棒ab与两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方向不变).现使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小,ab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确的是( )A. ab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b到aB. 电阻R的热功率逐渐变小C. ab所受的安培力保持不变D. ab所受的静摩擦力逐渐变小5.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通过第一段位移x1的过程中,其速度变化量为Δv,紧接着通过第二段位移x2,速度变化量仍为Δv.则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确的是( )A. 第一段位移x1一定大于第二段位移x2B. 两段运动所用时间一定不相等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Δv )2x 2-x 1D. 通过两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x 2+x 1)Δv x 2-x 16. 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 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表面放置小滑块A.木板B 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其加速度a 随拉力F 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小滑块A 的质量为( )A. 4 kgB. 3 kgC. 2 kgD. 1 kg7. 一根轻质杆长为2l ,可绕固定于中点位置处的轴在竖直面自由转动,杆两端固定有完全相同的小球1和小球2,它们的质量均为m ,带电量分别为+q 和-q ,整个装置放在如图所示的关于竖直线对称的电场中.现将杆由水平位置静止释放,让小球1、2绕轴转动到竖直位置A 、B 两点,设A 、B 间电势差为U ,该过程中( )A. 小球2受到的电场力减小B. 小球1电势能减少了12UqC. 小球1、2的机械能总和增加了Uq +mglD. 小球1、2的动能总和增加了Uq二、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8.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 1∶n 2=4∶1,电阻R =25 Ω,C 为电容器.原线圈u 1=2002sin 100 πt V 的交流电.则( )A. 该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B. 交流电流表的读数为0C. 电阻R 的功率为200 WD. 电容器的耐压值应大于50 2 V9.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类地”行星Kepler186f.若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到达该行星表面进行科学考察,在行星表面h 高度(远小于行星半径)处以初速度v 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得水平位移为x.已知该行星半径为R ,自转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确的是( )A. 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2hv 2x 2 B. 该行星的质量为2hv 2R 2Gx 2C. 如果该行星存在一颗同步卫星,其距行星表面高度为3hT 2R 2v 22π2x 2-R D.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xhR 10. 硅光电池是一种太阳能电池,具有低碳环保的优点.如图所示,图线a 是该电池在某光照强度下路端电压U 和电流I 变化的关系图象(电池动势不变,阻不是定值),图线b 是某电阻R 的UI 图象.在该光照强度下将它们组成闭合回路时,下列说确的是( )A. 硅光电池的阻为8 ΩB. 硅光电池的总功率为0.4 WC. 硅光电池的阻消耗的热功率为0.32 WD. 若将R 换成阻值更大的电阻,硅光电池的输出功率增大11. 如图所示,两质量均为m 的小球,通过长为L 的不可伸长轻绳水平相连,从某一位置处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绳处于水平伸直状态.在下落h 高度时,绳的中点碰到水平放置的钉子O.重力加速度为g ,空气阻力不计,则( )A. 两小球从开始下落到相碰前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 从轻绳与钉子相碰到小球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的瞬时功率逐渐减小C. 两小球相碰前瞬时,速度大小为2g (h +L )D. 两小球相碰前瞬时,加速度大小为⎝ ⎛⎭⎪⎫4h L +2g 12. 如图甲所示,半径为r 带小缺口的刚性金属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在圆环的缺口两端用导线分别与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 、B 连接,两板间距为d 且足够大.有一变化的磁场垂直于圆环平面,规定向里为正,其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在平行金属板A 、B 正中间有一电荷量为q 的带电液滴,液滴在0~14T 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确的是( )A. 液滴带负电B. 液滴的质量为4B 0q πr 2gdTC. t =34T 时液滴的运动方向改变 D. t =T 时液滴与初始位置相距12gT 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9分)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相应的位置.13.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弹簧左端固定在挡板上,带有遮光条的小物块将弹簧压缩至C 处由静止释放,小物块运动一段距离后与弹簧分离,接着通过P 处光电计时器的光电门,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B 处.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 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 ,其读数刻度如图乙所示,则d =________mm.(2) 为了测量动摩擦因数,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其符号)是:① 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用测量的量表示)(3) 若已经测得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块质量为m ,只需再测出物块释放处到最终停止处的距离s ,即可测出物块释放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试写出弹性热能E p 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14. 小明同学学过“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后想进一步研究多用电表的有关问题.(1) 他先用多用电表测量某元件的电阻,操作如下:先选用欧姆表“×100”倍率挡开始测量,发现指针偏角过小,则应换用________(选填“×10”或“×1 k”)挡;换挡后必须将红表笔和黑表笔________,调零后再重新测量.(2) 为了弄清欧姆表有关问题,小明查阅资料后发现,欧姆表部电路可等效为:一个无阻的电源、一个理想电流表和一个电阻串联而成的电路,如图(a)所示.为了测定该欧姆表电源的电动势和“×1 k”挡位的电阻,他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测量电路.①将上述调零后的欧姆表接入电路时,红表笔应和________(选填“1”或“2”)端相连,黑表笔连接另一端.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欧姆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d)所示.欧姆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________Ω和________V.③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2.0 kΩ和4.00 V.从测量数据可知,电压表的阻为________kΩ.④根据前面的实验数据计算可得,此多用电表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为________V,该电阻挡的电阻为________kΩ.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59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 (14分)如图,倾角θ=37°、斜面长为1 m的斜面体放在水平面上.将一质量为2 kg的小物块从斜面顶部由静止释放,1 s后到达底端,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1) 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和到达底端时速度的大小;(2) 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3) 小物块运动过程中,水平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16. (15分)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边长为L ,质量为m 、电阻为R 的正方形单匝导线框abcd 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拉力作用下,线框从左边界以速度v 匀速进入磁场,当cd 边刚进入磁场时撤去拉力,ab 边恰好能达到磁场的右边界.已知线框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磁场宽度大于L ,重力加速度为g.求:(1) ab 边刚进入磁场时,其两端的电压U ;(2) 水平拉力F 的大小和磁场的宽度d ;(3) 整个过程中产生的总热量Q.17. (15分)如图所示,轨道ABCDE 在竖直平面,AB 与水平面BC 成37°角且平滑连接,圆心为O 、半径为R 的光滑半圆轨道CDE 与BC 相切于C 点,E 、F 两点等高,BC长为R 3.将小滑块从F 点由静止释放,恰能滑到与O 等高的D 点.已知小滑块与AB 及BC 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 ,sin 37°=0.6,cos 37°=0.8.(1) 求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若AB 足够长,改变释放点的位置,要使小滑块恰能到达E 点,求释放点到水平面的高度h ;(3) 若半径R =1 m ,小滑块在某次释放后,滑过E 点的速度大小为8 m/s ,则它从E 点飞出至落到轨道上所需时间t 为多少?(g 取10 m/s 2)18. (15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y 轴正方向竖直向上.在第一、第四象限存在沿x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其大小E 1=3mg3q ;在第二、第三象限存在着沿y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xOy 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电场强度大小E 2=mgq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现将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小球从x 轴上距坐标原点为d 的P 点由静止释放.(1) 求小球从P 点开始运动后,第一次经过y 轴时速度的大小;(2) 求小球从P 点开始运动后,第二次经过y 轴时的坐标;(3) 若小球第二次经过y 轴后,第一、第四象限的电场强度变为E ′1=3mgq ,求小球第三次经过y 轴时的坐标.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五)(物理)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B2. A3. B4. D5. C6. C7. D8. AD9. ABC 10. AC 11. AD12. BD13. (1) 4.20(2分) (2) ① 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间t(2分) ② 光电门到物块停止处的距离x(2分) d 22gxt 2(2分) (3) E p =μmgs(2分) 14. (1) ×1 k(2分) 短接(2分) (2) ① 1(1分) ② 1.50×104(或1.5×104)(1分)3.60(或3.6)(1分) ③ 12.0(1分) ④ 9.00(或9.0)(1分) 15.0(或15)(1分)15. (14分)解:(1) 由运动学公式得s =12at 2(2分) 解得a =2 m/s 2(1分)由 v =at(1分)解得v =2 m/s(1分)(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θ-μmgcos θ=ma(3分)解得μ=0.5(2分)(3) mgcos θsin θ>μmgcos 2θ(1分)水平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向左(1分)大小f =mgcos θsin θ-μmgcos 2θ=3.2 N(2分)16. (15分)解:(1) E =BLv(1分)I =E R =BLv R(1分) U =I ·34R =34BLv(2分) (2) F =F A +μmg =B 2L 2v R+μmg(2分) 撤去拉力后,线框匀减速运动,x 2=v 22μg(2分) 所以d =L +v 22μg(2分) (3) 进入磁场过程中产生焦耳热Q 1=I 2Rt 1=B 2L 3v R(2分) 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Q 2=μmg ⎝ ⎛⎭⎪⎫L +v 22μg =μmgL +12mv 2(2分)所以整个过程产生的热量为Q =Q 1+Q 2=μmgL +12mv 2+B 2L 3v R(1分) 17. (15分)解:(1) 在滑块从F 到D 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mg(2R -R)-μmgcos 37°·2R sin 37°-μmg ·R 3=0(2分) 解得μ=13(2分) (2) 若滑块恰能到达E 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m v 2E R(2分) 在滑块从释放点到E 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mg(h -2R)-μmgcos θ·h sin θ-μmg ·R 3=12mv 2E -0(2分) 解得h =4.7R(1分)(3) 假设滑块离开E 点后落在AB 上,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得x =v E t y =12gt 2(2分) 由几何关系得tan 37°=2R -y x -R 3(2分) 解得t =0.3 s(1分)进一步得x =2.4 m>R 3.所以假设正确,故t =0.3 s .(1分) 18. (15分)解:(1) 设小球在第一象限中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2+(qE 1)2=ma(2分)得到a =23g 3,方向斜向左下与水平方向成60°(1分) 所以v 0=2as =2×23g 3×2d =83gd 3(2分) (2) 小球第一次经过y 轴后,在第二、第三象限由qE 2=mg ,电场力与重力平衡,故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轨迹半径为R ,有qv 0B =m v 20R 得R =mv 0qB(2分)Δy =R =mv 0qB =m qB 83gd 3(1分) 小球第二次经过y 轴的坐标y 2=m qB 83gd 3-3d(2分) (3) 第二次经过y 轴后到第三次经过y 轴过程,小球在第一、第四象限水平方向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a ′=a 2x +a 2y =2g(1分) 当v 0t ′=3×12×2gt ′2(1分) 得t ′=3v 03g =33g 83gd 3g =223gd 3g(1分) 小球第二次经过y 轴与第三次经过y 轴的距离为Δy ′=23v 0t ′=2383gd 3 ·223gd 3g =1639d(1分) 小球第三次经过y 轴的坐标y 3=y 2-Δy ′=m qB83gd 3-2539d(1分)。
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物理学发展史上,首先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的科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法拉第2.(3分)如图所示,某同学斜向上抛出一石块,空气阻力不计。
下列关于石块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水平位移x、速率v、加速度a和重力的瞬时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3.(3分)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上表面光滑的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一个可以看成质点的小球用细线拉住与斜面一起保持静止状态,细线与斜面间的夹角也为37°.若将拉力换为大小不变、方向水平向左的推力,斜面体仍然保持静止状态。
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将向上加速运动B.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变大C.地面受到的压力不变D.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不变4.(3分)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置于水平面内,导轨之间接有电阻R.金属棒ab 与两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
现使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小,ab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b到aB.ab中的感应电流逐渐减小C.ab所受的安培力保持不变D.ab所受的静摩擦力逐渐减小5.(3分)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在通过第一段位移x1的过程中,其速度变化量为△v,紧接着通过第二段位移x2,速度变化量仍为△v.则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段位移x1一定大于第二段位移x2B.两段运动所用时间一定不相等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D.通过两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6.(3分)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表面放置小滑块A.木板B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其加速度a随拉力F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小滑块A的质量为()A.4 kg B.3 kg C.2 kg D.1 kg7.(3分)一根轻质杆长为2l,可绕固定于中点位置处的轴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杆两端固定有完全相同的小球1和小球2,它们的质量均为m,带电量分别为+q和﹣q,整个装置放在如图所示的关于竖直线对称的电场中。
江苏省苏州市2018年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一)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3题,共23题69分)、非选择题(第24题~第28题,共5题31分)共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部分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1.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B. 在研究月球绕地球的运行轨道时,可把月球视为质点C. 在研究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姿势时,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D.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2. 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 N、m、kgB. J、m、sC. m、kg、sD. N、kg、s3. 第一次通过实验方法比较准确地测出引力常量的物理学家是( )A. 牛顿B. 卡文迪许C. 第谷D. 开普勒4. 下列各图象中,能够描述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是(图中x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A B C D5. 一弹簧的两端各用10N的外力向外拉伸,弹簧伸长了6cm.现将其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用5N的外力向外拉伸弹簧,则弹簧的伸长量应为( )A. 0.75cmB. 1.5cmC. 3cmD. 6cm6. 一苹果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苹果对桌面的压力与苹果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 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产生的C. 苹果共受到重力、桌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三个力作用D. 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与苹果所受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7. 如图所示,小军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轻绳拉质量为m的木箱,木箱始终保持静止.绳中拉力为F,木箱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箱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g为重力加速度)( )A. μmgB. F sinθC. F cosθD. F8.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已知M>m,第一次用水平力F1由左向右推M,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N1;第二次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F2由右向左推m,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N2,则( )A. N1<N2B. N1=N2C. N1>N2D. 无法确定9.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该装置研究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B. 牵引小车的细绳应与长木板保持平行C. 平衡摩擦力时要将重物和小车保持连接D. 每次改变小车质量后,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10. 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 做曲线运动物体的线速度方向保持不变C. 物体受到变力作用时一定做曲线运动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可以为零11. 如图所示,A、B两物块置于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两物块始终相对于圆盘静止,则两物块( )A. 线速度相同B. 向心力相同C. 向心加速度相同D. 角速度相同12.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了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这个向心力的大小( )A. 与行星距太阳间的距离成正比B. 与行星距太阳间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C. 与行星距太阳间的距离成反比D. 与行星距太阳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13. 质量为1kg的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设5s内物体未着地,则该物体下落5s内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取g=10 m/s2)( )A. 50 WB. 100 WC. 250 WD. 500 W14. 质点所受的合外力F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力的方向始终在一条直线上.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在图示的t1、t2、t3和t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动能最大( )A. t1B. t2C. t3D. t415. 一个正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B是电场中的两点,E A和E B分别表示A、B两点的电场强度,关于E A和E B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E A>E BB. E A=E BC. E A<E BD. 无法比较E A和E B的大小16. 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 .现在将它们的带电量都增大为原来的4倍,距离减少为原来的12,那么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大小变为( )A. 12F B. 8F C. 32F D. 64F17. 如图所示,一个带正电的粒子沿着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此粒子的运动( )A. 在圆周外侧不产生磁场B. 在圆周内部不产生磁场C. 圆心处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D. 圆心处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18. 一个不计重力的带负电荷的粒子,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进入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则粒子的运动轨迹可能为 ( )A. 圆弧aB. 直线bC. 圆弧cD. a 、b 、c 都有可能19. 如图所示的磁场中有一个垂直于磁场中心磁感线放置的闭合圆环,现在将圆环从图示A 位置水平向右移到B 位置,穿过圆环的磁通量的变化情况是( )A. 变小B. 变大C. 不变D. 先变小后变大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20~23小题.在温哥华冬奥会上,来自我国黑龙江省的选手李妮娜在自由式滑雪比赛中获得银牌.她在比赛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其中a 为运动起点,b 为ac 间的最低点,c 为腾空跃起的最高点,d 是腾空后的落地点,最后停在e 点.空气阻力可以忽略,雪地与滑雪板之间的摩擦力不可忽略.20. 李妮娜从起点a 往下滑行时,发现赛道两边树木飞快地向后移动,她选择的参考系是( )A. 天空B. 地面C. 自己D. 树木21. 试比较李妮娜在b 点时受到的弹力N 与重力G 的大小关系( ) A. N >G B. N <G C. N =G D. 无法判断 22. 李妮娜由c 点运动到d 点的过程中( ) A.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 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D. 做变加速曲线运动23. 李妮娜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a 点向b 点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 在a 点和c 点速度都为零,因此重力势能相等C. 从c 点下落到d 点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D. 在a 点和e 点都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机械能相等二、 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本部分2小题,共10分)25. (6分)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 安装纸带时,应将纸带置于复写纸(或墨粉纸盘)的__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打点计时器应连接____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2) 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A 、B 两点的间距x 1和A 、C 两点的间距x 2已测出,利用这两段间距计算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________.三、 计算或论述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本部分3小题,共21分)26. (6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3kg 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沿水平方向对物体施加30N 的拉力,(g 取10m/s 2).求:(1) 物体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2) 物体运动3s 时速度的大小;(3) 物体从开始运动到位移为20 m 时经历的时间.27. (7分)一物体从倾角为37°的斜坡顶端A点做平抛运动,经3s后落到斜坡上的B 点,(sin37°=0.60,cos37°=0.80,g取10m/s2).求:(1) A到B的竖直高度;(2) 物体离开A点时的速度大小;(3) 物体离开A点后,经过多少时间离斜坡最远.28. (8分)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轨道,由一段倾斜的直轨道AB 和光滑半圆形轨道BC 平滑连接而成,AB 的倾角为30°,半圆形轨道的半径R =0.1 m ,直径BC 竖直.质量m =1kg 的小物块从倾斜轨道上距半圆形轨道底部高为h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B 点滑上半圆形轨道.已知物块与倾斜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6,g 取10m/s 2,不计小物块在B 点处能量的损失.(1) 若h =1 m ,求物块运动到圆轨道最低点B 时对轨道的压力; (2) 若物块能到达圆轨道的最高点C ,求h 的最小值;(3) 求物块经最高点C 时对轨道压力F 随高度h 的变化关系,并在图示坐标系中作出F-h 图象.2018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一)(苏州市)物理参考答案1. B2. C3. B4. D5. C6. B7. C8. A9. B 10. A 11. D 12. D 13. C 14. B 15. A 16. D 17. C 18. C 19. A 20. C 21. A 22. B 23. C24-A . 380V 50Hz (每空2分) 24-B . 0.5A 2V (每空2分) 25. (1) 下方 交流(2) x 2-2x 1T2(每空2分) 26. (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Fm (1分)a =10m /s 2.(1分)(2) 物体运动3s 时速度的大小为v =at(1分) v =30m /s .(1分) (3) 由x =12at 2(1分)t =2s .(1分)27. (1) 根据h =12gt 2(1分)得h =45m .(1分)(2) 由x =h cot θ,x =v 0t(1分) 得v 0=20m /s .(1分)(3) 物体离开斜坡最远时速度方向与斜坡平行 由tan θ=v yv 0(1分)v y =gt(1分)得t =1.5s .(1分)28. (1) 根据动能定理有mgh -μmg cos 30°h sin 30°=12mv 2-0(1分)在B 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N -mg =m v2R解得N =110N (1分)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10N ,方向竖直向下.(1分)(2) 设物块恰好能到达圆轨道的最高点C ,此时对应的高度为h min ,C 点的速度为v 0.根据动能定理有mgh min -μmg cos 30°h min sin 30°-2mgR =12mv 20-0(1分)经最高点C 时,有mg =m v 2R (1分)解得h min =0.5m .(1分)(3) 同理可得mgh -μmg cos 30°h sin 30°-2mgR =12mv 2-0,F N +mg =m v2R解得F N =(100h -50)N (h≥0.5m )(1分)则压力F =F N =(100h -50)N (h≥0.5m ),作出Fh 图象如图所示.(1分)。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江苏卷二)物 理第Ⅰ卷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的要求的)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得快,加速度大 B 、速度变化的多,加速度大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2、如图1为包含某逻辑电路的一个简单电路图,L 为小灯泡.半导体光敏电阻R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此逻辑电路是非门电路B 、有光照射R ’时,电阻将变小C 、有光照射R ’时,灯泡L 将发光D 、此电路可以看作路灯控制电路,其中L 为路灯3、在车上有一用硬杆做成的框架,其下端固定一质量为m 的小球,小车在水平面上以加速度a 运动,有关角度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受到的杆的弹力大小一定为mg/cos θ,方向沿杆方向B 、小球受到的杆的弹力大小一定为mgtan θ,方向沿杆方向C 、小球受到的杆的弹力大小一定为22a g m +,方向不一定沿杆方向D 、小球受到的杆的弹力大小一定为22a g m +,方向一定沿杆方向4、关于圆周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 B 、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可以不指向圆心 C 、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一定指向圆心D 、圆周运动的物体,如果合外力不指向圆心,一定是非匀速圆周运动5、A 、B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A 点释放一初速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并沿电场线从A 运动到B ,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设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 A 、E B ,电势分别为U A 、U B ,电势能εA 、、εB 则下列不正确的是( )A 、E A = EB B 、εA 、>εB C 、U A = U B D 、U A <U B . 二、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018年苏、锡、常、镇高三教学情况调研物理参考答案和评分意见说明:定出评分标准是为了尽可能在统一标准下评定成绩.试题的参考解答是用来说明评分标准的.考生如按其他方法或步骤解答,正确的,同样给分;有错的,根据错误的性质,参照评分标准中相应的规定评分.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全部选对的给4分,选不全的给2分,有选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1.(1)0.900 (4分) (2) 33.10 (4分) 12.(1)C (4分) (2)E =10V (4分) r =46±2Ω (4分) 三、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3.参考解答: (1)电流表的读数II =3Er R + ① 代入数据得 I =0.8A ② (2)电容器带电量 3q C I R= ③ 代入数据得 q =9.6×10-11C ④ 评分标准:本题14分.①式4分,②式3分,③式4分,④式3分. 四、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4.参考答案(1)由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可知在t =0到4Tt =时间内,环中的感应电动势 1ΦE t ∆=∆ ① 在以上时段内,环中的电流为 11EI R= ②则在这段时间内通过金属环某横截面的电量 1q I t = ③联立求解得 0q RΦ= ④(2)在24T t T t ==到和在34Tt t T ==到时间内,环中的感应电动势 .02=E ⑤在432Tt T t ==到时间内,环中的感应电动势 034E TΦ= ⑥ 由欧姆定律可知在以上时段内,环中的平均电流为 034I TRΦ= ⑦在t =0到T t 2=时间内金属环所产生的电热2211332()Q I Rt I Rt =+ ⑧联立求解得216Q RTΦ= ⑨评分标准:本题14分.①②③式各2分,④⑤⑥⑦式各1分;⑧⑨式各2分。
五、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参考答案(1)设在t ∆时间内,CO 2分子运动的距离为L ,则L=v t ∆ ①打在平板上的分子数 16A N nLSN ∆= ② 故单位时间内打在平板上的CO 2分子数为NN t∆=∆得 16A N nSN v = ③(2)根据动量定理(2)F t mv N ∆=∆ ④ A N m μ= ⑤解得 213F n Sv μ= ⑥CO 2气体对平板的压力 213F F n Sv μ'== ⑦评分标准:本题15分.①式2分,②式3分,③④⑤⑥⑦式各2分. 六、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6.参考答案:(1)将气球和小石块作为一个整体:在竖直方向上,气球(包括小石块)受到重力G 、浮力F 和地面支持力N 的作用,据平衡条件有 N =(m 1+m 2)g -gV ρ ① 式中N 是与风速v 无关的恒力,故气球会连同小石块不会一起被吹离地面. (2)气球的运动可分解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分运动,达最大速度时气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有x v v = ②气球在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有 2y m g kv gV ρ+= ③气球的最大速度 m v =④联立求解得m v = ⑤评分标准:本题15分.①式3分,正确判断气球(连同小石块)能否被吹离地面3分;②式2分,③式3分,④⑤式各2分.说明:解答过程如无①式:能正确作出判断,得3分;能正确表述理由,得3分. 七、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7.参考答案(1)粒子在x 轴上方和下方的磁场中做半径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轨迹如图(甲)所示.设粒子的轨道半径r ,有qvB =m2v r①代入数据得 r =0.1m ② 由几何关系知x 坐标为 1x =2r ③ 代入数据得 1x =0.2m ④ (2)设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0T 0=2m qBπ ⑤ 代入数据得 40210sT π-=⨯ ⑥ 据题意,知粒子在t =0到t =42103π-⨯s 内和在t =42103π-⨯s 到t =44103π-⨯s 内在磁场中转过得圆弧所对得圆心角均为23π⑦粒子的运动轨迹应如图(b )所示.由几何关系得 2x =6r ⑧ 带入数据得 2x =0.6m ⑨ 评分标准:本题16分.①②式各1分,③式4分,④式1分,⑤⑥式各1分,⑦式2分,⑧式4分,⑨式1分.图(a ) 1xy x v o xv o r r 图(b )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8.(1)整个过程木块克服摩擦力做功W =μmg ·l +μmg ·2l +……+μmg ·nl =(1)2n n mglμ+ ①根据功能关系,整个过程中由于碰撞而损失的总动能为△E K = E K 0-W ② 得 △E K =201 (1)22n n mgl mv μ+- ③ (2)设第i 次(i ≤n -1)碰撞前木块的速度为v i ,碰撞后速度为v i ′,则(i +1)m v i ′= im v i ④碰撞中损失的动能△E K i 与碰撞前动能E K i 之比为22211(1)2212i i Ki Kii imv i mv E E imv '-+∆=(i ≤n -1) ⑤ 可得 11Ki Ki E E i ∆=+ (i ≤n -1) ⑥ (3)初动能 E K 0= mv 02/2第1次碰撞前 E K 1= E K 0-μmgl ⑦ 第1次碰撞后 E K 1′= E K 1-△E K 1= E K 1-E K 1/2= E K 0/2-μmgl /2 ⑧ 第2次碰撞前 E K 2= E K 1′-μ(2mg )l = E K 0/2-5μmgl /2第2次碰撞后 E K 2′= E K 2-△E K 2= E K 2-E K 3/3= E K 0/3-5μmgl/3 第3次碰撞前 E K 3= E K 2′-μ(3mg )l = E K 0/3-14μmgl /3 第3次碰撞后 E K 3′= E K 3-△E K 3= E K 0/4-7μmgl /2据题意有 E K 0/4-7μmgl /2=μ(4mg )l ⑨ 带入数据,联立求解得 μ=0.15 ⑩评分标准:本题16分.①式2分,②式2分,③④⑤式各1分,⑥式3分,⑦⑧式各1分,⑨⑩式各2分.。
2018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一)(苏州市)物理参考答案1. B2. C3. B4. D5. C6. B7. C8. A9. B 10. A 11. D 12. D 13. C 14.B 15. A 16. D 17.C 18. C 19. A 20. C 21. A 22. B 23. C24-A . 380V 50Hz (每空2分)24-B . 0.5A 2V (每空2分)25. (1) 下方 交流(2) x 2-2x 1T 2(每空2分) 26. (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F m(1分) a =10m /s 2.(1分)(2) 物体运动3s 时速度的大小为v =at(1分)v =30m /s .(1分)(3) 由x =12at 2(1分) t =2s .(1分)27. (1) 根据h =12gt 2(1分) 得h =45m .(1分)(2) 由x =h cot θ,x =v 0t(1分)得v 0=20m /s .(1分)(3) 物体离开斜坡最远时速度方向与斜坡平行由tan θ=v y v 0(1分) v y =gt(1分)得t =1.5s .(1分)28. (1) 根据动能定理有mgh -μmg cos 30°h sin 30°=12mv 2-0(1分) 在B 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N -mg =m v 2R解得N =110N (1分)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10N ,方向竖直向下.(1分)(2) 设物块恰好能到达圆轨道的最高点C ,此时对应的高度为h min ,C 点的速度为v 0.根据动能定理有mgh min -μmg cos 30°h min sin 30°-2mgR =12mv 20-0(1分) 经最高点C 时,有mg =m v 20R(1分) 解得h min =0.5m .(1分)(3) 同理可得mgh -μmg cos 30°h sin 30°-2mgR =12mv 2-0,F N +mg =m v 2R 解得F N =(100h -50)N (h ≥0.5m )(1分)则压力F =F N =(100h -50)N (h ≥0.5m ),作出Fh 图象如图所示.(1分)。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江苏卷)物 理第Ⅰ卷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的要求的1.半圆柱体P 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档板MN 。
在半圆柱体P 和MN 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
现使MN 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平移,在Q 滑落到地面之前,发现P 始终保持静止。
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N 对Q 的弹力逐渐减小 B .地面对P 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C .Q 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D .地面对P 的摩擦力逐渐增大2.如图所示,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某一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
则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可能是3.一个门电路的两个输入端A 、B 与输出端Z 的波形如图所示,则可知该门电路是 A .“与”门 B .“或”门 C .“与非”门 D .“或非”门4. “抛石机”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设备,它实际上是一个费力杠杆。
如图所示,某研究小组用自制的抛石机演练抛石过程。
所用抛石机长臂的长度L ,石块装在长臂末端的口袋中。
开始时长臂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 ,对短臂施力,使石块经较长路径获得较大的速度,当长臂转到竖直位置时立即停止转动,石块被水平抛出,石块落地位置与抛出位置间的水平距离s 。
不计空气阻力。
根据以上条件,不能求出的物理量是A .石块刚被抛出时的速度大小v 0B .抛石机对石块所做的功WC .石块刚落地时的速度v t 的大小D .石块刚落地时的速度v t 的方向5.欧姆在探索通过导体的电流和电压、电阻关系时因无电源和电流表,他利用金属在冷水和热水中产生电动势代替电源,用小磁针的偏转检测电流,具体做法是:在地磁场作用下处于水平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平行于小磁针水平放置一直导线,当该导线中通有电流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当通过该导线电流为I 时,小磁针偏转了30°,问当他发现小磁针偏转了60°,通过该直导线的电流为(已知直导线在某点产生的磁场与通过直导线的电流成正比)A .2IB .2IC .3ID .3IMNQPαLα高 度 地面 高 度 地面 高 度 地面 高度地面1 2 34 1 2 3 4 1 23 4 12 3 4 AB C 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苏州市2018年高三物理练习卷2说明:请把第Ⅰ卷的答案填写在下面相应的空格内.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图甲是利用沙摆演示简谐运动图象的装置。
当盛沙的漏斗下面的薄木板被水平匀速拉出时,做简谐运动的漏斗漏出的沙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沙摆的振动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已知木板被水平拉动的速度为0.20m/s ,图乙所示的一段木板的长度为0.60m ,则这次实验沙摆的摆长大约为(取g =π2)A.0.56m B.0.65mC.1.00m D.2.25m2.如图所示,一物体以初速度v 0冲向光滑斜面AB,并能沿斜面升高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若斜面从C 点锯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物体冲出C 点仍能升高h B . 若把斜面弯成圆弧形,物体仍能沿AB’升高h C . 若把斜面从C 点锯断或弯成圆弧状,物体都不能升高h ,因为机械能不守恒 D . 若把斜面从C 点锯断或弯成圆弧状,物体都不能升高h ,但机械能仍守恒 3.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B.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凡是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构想,都是能够实现的D.物体的温度为0℃时,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4.如图所示,AB 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若有一电子以某一初速度,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AB 由A 运动到B ,其速度图象如下右图所示,下列关于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E A 、E B 和电势B A ϕϕ、的判断正确的是: A.ψa >ψb ,E a <E b B.ψa >ψa ,E a =E bC.ψa <ψb ,K a >E bD. ψa <ψa ,E a =E b甲 乙5.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以历了曲折的过程。
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不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A .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物理模拟试卷(六)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A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温度、压强无关B .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C .平衡核反应方程时,应遵循的原则有质子数守恒和中子数守恒D .原子核分解成核子,一定向外释放能量2、教室中的日光灯顶部的启动器中充有氖气,日光灯启动时启动器就会发出红光,这是由于氖原子的(B )A 、自由电子周期性的运动而发光的B 、外层电子受到激发而发光的C 、内层电子受到激发而发光的D 、原子核受到激发而发光的3.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受到力F 的作用保持静止,现在使力F 增大,物块仍然静止。
(AC ) A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B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不变。
C .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减小。
D .物块受到的合力一定增加。
4、光滑曲面与竖直平面的交线是抛物线,如图,抛物线的方程是y=x 2,下半部处在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上边界是y=α的直线,一个小金属块从抛物线上y=b (b >α)处以速度v 沿抛物线下滑,假设抛物线足够长,金属块沿抛物线下滑后产生的焦耳热总量是 ( D )A .mgbB .21mv 2 C .mg (b —α) D .mg (b —α)+21mv 25.根据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有( CD )A .当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和波源发出的频率相同B .当波源和观察者同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发出的频率低C .当波源和观察者相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发出的频率高D .当波源和观察者反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发出的频率低6、如图甲所示,在一块平板玻璃上放置一平凸薄透镜,在两者之间形成厚度不均匀的空气膜,让一束单一波长的光垂直入射到该装置上,结果在上方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同心内疏外密的圆环状干涉条纹,称为牛顿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 )A 、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下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B 、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上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C 、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不是均匀变化的D 、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是均匀变化的7、当前,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把带电体和永磁体放在一起,就会在周围空间产生电磁场B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其波长绐终保持不变C 、电视机、收音机和手机所接收的信号都属于电磁波D 、微波炉内所产生的微波不是电磁波,而且波长微小的机械波8、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 ,从开始抛出到返回抛出点所经历的时间是t ,上升的最大高度是h ,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 ,则在t 时间内(B )A 、物体所受重力的冲量为零B 、上升过程中空气阻力对物体的冲量比下降过程中的冲量小C 、物体动量变化的数值小于抛出时的动量数值D 、物体机械能的减小量等于fh9、一质量为m 的物块,在几个共点力的作用下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现把其中一个水平方向的力从F 突然增大到3F ,保持其他力不变,则在t 秒未该力的功率为(B )A 、m F 29tB 、m F 26tC 、m F 24tD 、mF 23t10.内阻不计的交流发电机产生电动势e = 10sin50t V ,接有负载电阻R =10 ,现在把发电机的转速增加一倍,则(C ) A .负载两端电压的有效值将变为28.2V 。
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00分)物理学发展史上,首先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的科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法拉第2.(3.00分)如图所示,某同学斜向上抛出一石块,空气阻力不计。
下列关于石块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水平位移x、速率v、加速度a和重力的瞬时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A. B. C. D.3.(3.00分)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上表面光滑的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一个可以看成质点的小球用细线拉住与斜面一起保持静止状态,细线与斜面间的夹角也为37°.若将拉力换为大小不变、方向水平向左的推力,斜面体仍然保持静止状态。
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将向上加速运动B.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变大C.地面受到的压力不变D.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不变4.(3.00分)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置于水平面内,导轨之间接有电阻R.金属棒ab与两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
现使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小,ab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b到a B.ab中的感应电流逐渐减小C.ab所受的安培力保持不变D.ab所受的静摩擦力逐渐减小5.(3.00分)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在通过第一段位移x1的过程中,其速度变化量为△v,紧接着通过第二段位移x2,速度变化量仍为△v.则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段位移x1一定大于第二段位移x2B.两段运动所用时间一定不相等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D.通过两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6.(3.00分)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表面放置小滑块A.木板B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其加速度a随拉力F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小滑块A的质量为()A.4 kg B.3 kg C.2 kg D.1 kg7.(3.00分)一根轻质杆长为2l,可绕固定于中点位置处的轴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杆两端固定有完全相同的小球1和小球2,它们的质量均为m,带电量分别为+q和﹣q,整个装置放在如图所示的关于竖直线对称的电场中。
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普通高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符合题意要求.选对得3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到B,关于它们的位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样大B.沿Ⅰ较大C.沿Ⅱ较大D.沿Ⅲ较大
2.(★)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C.参考系必须是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
D.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
3.(★)国际单位制中规定,力学量所选用的基本量是()
A.长度、力、时间
B.长度、质量、时间
C.长度、力、质量、时间
D.速度、加速度、力关于加速度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其速度一定为零
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的加速度越小,其速度变化越小
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快
5.(★)关于力,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B.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C.力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
D.性质不同的力,效果一定不同
6.(★)关于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力和摩擦力都是接触力
B.有摩擦力必有弹力
C.有弹力必有摩擦力
D.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和摩擦力一定相互垂直
7.(★)下列各图象中,能够描述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A.B.C.D.
8.(★)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明了()
A.要使物体运动就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
B.要使物体静止就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运动
C.物体不受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9.(★)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作用,下列几组力中,它们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
A.5N 7N 8 N B.2N 3N 5N
C.1N 5N 10 N D.1N 10N 10N
10.(★)关于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质量已知的物体放在桌面上,该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是唯一确定的
B.重力势能为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重力势能一定不变
D.只要重力做功,重力势能一定变化
11.(★)一人用力踢质量为1kg的皮球,使球由静止以20m/s的速度飞出.假定人踢球瞬间
对球平均作用力是200N,球在水平方向运动了20m停止.那么人对球所做的功()
A.4000J B.500J C.200J D.50J
12.(★)甲、乙、丙三个物体,甲静止地放在北京,乙静止地放在湖南,丙静止地放在广州,当它们随地球一起转动时,则()
A.甲的角速度最大,乙的线速度最小
B.丙的角速度最小,甲的线速度最大
C.三个物体的角速度、周期和线速度都相等
D.三个物体的角速度、周期一样,丙线速度最大
1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步骤中,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同时改变拉力 F 和小车质量m的大小
B.先保持小车质量 m 不变,研究加速度 a 与拉力 F 的关系,再保持 F 不变,研究 a 与 m 的关系,最后导出a与 m 及 F 的关系
C.只改变拉力 F 的大小,小车质量 m 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
D.只改变小车质量 m 的大小,拉力 F 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
14.(★)某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该小船要渡过一条河,渡河时小船船头垂直
指向河岸.若船行至河中间时,水流速度突然增大,则()
A.小船渡河时间不变B.小船渡河时间减少
C.小船渡河时间增加D.小船到达对岸地点不变
15.(★)一颗人造卫星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 2 倍,则该卫星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A.一定等于 7.9km/s
B.一定小于 7.9km/s
C.一定大于 7.9 km/s
D.介于 7.9 km/s~11.2 km/s
16.(★★)汽车以72km/h的速度通过凸形桥最高点时,对桥面的压力是车重的,则当车对桥面最高点的压力恰好为零时,车速为()
A.40 km/h B.40 m/s C.120 km/h D.120 m/s
17.(★)关于能源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所以地球上能源永不枯竭
B.能源的利用过程中有能量耗散,这表明自然界的能量是不守恒的
C.电磁波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传递的过程
D.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8.(★)关于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B.描述电场的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
C.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D.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没有力的作用
19.(★★★★)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F,若它们的带电量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距离减小为原来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
A.16F B.4F C.F D.
20.(★)关子正常工作的电动机和白炽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机和白炽灯消耗的电能均大于产生的热能
B.电动机和白炽灯消耗的电能均等于产生的热能
C.电动机消耗的电能大于产生的热能,白炽灯消耗的电能等于产生的热能
D.电动机消耗的电能等于产生的热能,白炽灯消耗的电能大于产生的热能
21.(★)对匝数一定的线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圈放在磁场越强的位置,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B.线圈中磁通量越大,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热一定越大
C.线圈中磁通量变化越大,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D.线圈中磁通量变化越快,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22.(★)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 A 沿轨道滑下,离开轨
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接触开关 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 B 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 H 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 A、B 两个小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说明了 A 球在离开轨道后()
A.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3.(★)下列情况中,应用了温度传感器的是()
A.商场里的自动玻璃门
B.夜间自动打开的路灯
C.夜间有声音时就亮的楼梯灯
D.自动恒温冰箱
24.(★★★)在匀强磁场中,一带电粒子沿着垂直磁感应强度的方向运动.现将该磁场的磁
感应强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该带电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
A.增大为原来的 2 倍B.增大为原来的 4 倍
C.减小为原来的一半D.改变为零
二、非选择题
25.(★★★)把长L=0.25m的导体棒置于磁感应强度B=1.0×10 -2T的匀强磁
强中,使导体棒和磁强方向垂直,如图所示.若导体棒的电流I=2.0A,方向向右,则导体棒受
到的安培力大小 F= N,安培力的方向为竖直向(选填“上”或“下).
26.(★★★)如图所示,a、b是匀强电场中的两点已知两点间的距离为
0.4m,两点的连线与电场线成37°角,两点间的电势差为2.4×10 3V,则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
V/m,把电子从a点移到b点,电子的电势能将增加 J.
27.(★★★)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下列器材中不必要的是(只需填字母代号
A.重物 B.纸带 C.天平 D.刻度尺
(2)由于打点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阻力,这样会导致实验结果mgh mv 2(选填“<”或”>”)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1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贡要的
演算步骤,若只有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
值和单位.
28.(★★★)在离地h高处以初速v 0沿竖直方向下抛一球,设球击地反弹时机械能无损失,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球击地后回跳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29.(★★★)在5m 高处以10m/s 的速度水平抛出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m/s 2,则:
(1)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
(2)小球落地时的水平位移大小是
(3)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30.(★★★★)一辆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匀速运动,由于前方有事,紧急刹车,从开始刹车到车停止,被制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擦痕为14m,轮胎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7,g取10m/s 2.问:
(1)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多大?
(2)刹车前汽车的速度多大?
(3)刹车后经过1s和3s,汽车的位移分别为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