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2
- 格式:doc
- 大小:309.50 KB
- 文档页数:9
一、选择题〔每题6分〕1 .在物理学开展史上,有许多科学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研究成果,以下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牛顿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安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这和他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D.楞次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的概念来描述电场和磁场,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2 .在以点电荷为球心,「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相同的物理量是〔〕A.电场强度B.同一电荷所受的电场力C.电势D.电荷量相等的正负两点电荷具有的电势能3.如下图,MN和PQ是两根互相平行竖直放置的光滑金属导轨, 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有一垂直导轨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为B,宽度为L, ab是一根不但与导轨垂直而且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的金属杆.开始,将开关S断开,让ab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过段时间后,再将S闭合,假设从S闭合开始计时,那么金属杆ab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不可能是〔〕A. B. C. D.4 .如图,导体棒ab两个端点分别搭接在两个竖直放置、电阻不计、半径相等的金属圆环上,圆环通过电刷与导线c、d相接.c、d两个端点接在匝数比n1: n2=10: 1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两端,变压器副线圈接一滑动变阻器R0,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导体棒ab 长为L 〔电阻不计〕,绕与ab平行的水平轴〔也是两圆环的中央轴〕00'以角速度⑴匀速转动如果变阻器的阻值为R时, 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I,那么〔〕A.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为P=10I2RB. ab沿环转动过程中受到的最大安培力C.取ab在环的最低端时t=0 ,那么棒ab中感应电流的表达式是D.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 = 10IR5.如图是滑雪场的一条雪道.质量为70kg的某滑雪运发动由A点沿圆弧轨道滑下,在B点以5 m/s的速度水平飞出,落到了倾斜轨道上的C点〔图中未画出〕.不计空气阻力,0 =30° ,g=10m/s2 ,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该滑雪运发动腾空的时间为2sB. BC两点间的落差为5 mC.落到C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3500 WD.假设该滑雪运发动从更高处滑下,落到C点时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6 .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高处以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重力势能减少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C.重力对物体做功mgh D .物体的动能增加7 .如下图的匀强电场场强为1X103N/C, ab=dc=4cm , bc=ad=3cm ,那么下述计算结果正确的选项是〔〕A. ab之间的电势差为40VB. ac之间的电势差为50VC.将q=5M0 3C的点电荷沿矩形路径abcd移动一周,电场力做功为零D.将q= 5X10 3C的点电荷沿abc或adc从a移动到c,电场力做功都是6.25J8.我国未来将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造空间站.如图所示,关闭发动机的航天飞机A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向月球靠近,并将在椭圆轨道的近月点B处与空间站C对接.空间站绕月圆轨道的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航天飞机到达B处由椭圆轨道进入空间站轨道时必须减速8 .图中的航天飞机正在加速飞向B处C.月球的质量为M=D.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局部.第9题~ 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题〜1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 .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2Q,电压表(0〜3V 约3kQ), 电流表(0〜0.6A 约1.0Q),滑动变阻器有R1 (10Q 2A)和R2 各一只.(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选填R1〞或R2〞).(2)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3)在实验中测得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得到如图丙所示的U卜图象, 由图可较准确地求出电源电动势E= V;内阻r=Q .10 .为测出量程为3V,内阻约为2k Q电压表内阻的精确值.实验室中可提供的器材有:电阻箱R,最大电阻为9999.9 Q,定值电阻r1=5k Q ,定值电阻r2=10k Q电动势约为12V,内阻不计的电源E开关、导线假设干.实验的电路图如下图,先正确连好电路,再调节电阻箱R的电阻值,使得电压表的指针半偏,记下此时电阻箱R有电阻值R1;然后调节电阻箱R的值,使电压表的指针满偏,记下此时电阻箱R的电阻值R2.(1)实验中选用的定值电阻是;(2)此实验计算电压表内阻RV的表达式为RV= .(3)假设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那么电压表内阻RV的测量值将A.偏大B.不变C.偏小D.不能确定,要视电压表内阻的大小而定.11 .如图甲所示,有一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倾角8 =37 , 一质量为m 的滑块以初速度v0=16m/s从底端A点滑上斜面,滑至B点后又返回到A点.滑块运动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求:(:sin 37 =0.6 , cos 37 =0.8,重力加速度g=10m/s2 )(1) AB之间的距离;(2)上滑过程滑块受到斜面摩擦阻力的大小(2)滑块再次回到A点时的速度的大小.12.如图,空间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为y轴正方向, 磁场方向垂直于xy平面(纸面)向外,电场和磁场都可以随意加上或撤除,重新加上的电场或磁场与撤除前的一样.一带正电荷的粒子从P (x=0, y=h)点以一定的速度平行于x轴正向入射.这时假设只有磁场,粒子将做半径为R0的圆周运动:假设同时存在电场和磁场,粒子恰好做直线运动.现在,只加电场,当粒子从P点运动到x=R0平面(图中虚线所示)时,立即撤除电场同时加上磁场,粒子继续运动,其轨迹与x轴交于M点.不计重力.求:(1)粒子到达x=R0平面时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以及粒子到x轴的距离;(2) M点的横坐标xM.(二)选考题【物理选修3-5】1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3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局部B.在中子轰击下生成和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C.太阳辐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聚变反响D.卢瑟福依据极少数0c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E.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减小14.如图,质量分别为m1=1.0kg和m2=2.0kg的弹性小球a、b, 用轻绳紧紧的把它们捆在一起,使它们发生微小的形变.该系统以速度v0=0.10m/s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做直线运动.某时刻轻绳忽然自动断开,断开后两球仍沿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5,0s后,测得两球相品巨s=4.5m ,求:〔i〕刚别离时a、b两小球的速度大小v1、v2;〔ii〕两球分开过程中释放的弹性势能Ep .2021-2021学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中学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6分〕1.在物理学开展史上,有许多科学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研究成果,以下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牛顿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安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这和他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D.楞次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的概念来描述电场和磁场,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考点】物理学史.【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奉献即可.【解答】解: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正确;B、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B错误;C、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这和他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故C错误;D、法拉第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的概念来描述电场和磁场,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故D错误;应选:A2.在以点电荷为球心,「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相同的物理量是〔〕A.电场强度B.同一电荷所受的电场力C.电势D.电荷量相等的正负两点电荷具有的电势能【考点】点电荷的场强;电势.【分析】只有大小和方向都相同时,矢量才相同;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只要大小相等,标量就相同.以点电荷为球心的球面是一个等势面,其上各点的电势相等,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解答】解:A、以点电荷为球心的球面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方向不同,故电场强度不同.故A错误.B、由F=qE可知,同一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故电场力不同,故B错误.C、以点电荷为球心的球面是一个等势面,即各点的电势相等.故C 正确.D、由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可知,电势相同,电荷量相等的正负两点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不相同.故D错误.应选:C.3.如下图,MN和PQ是两根互相平行竖直放置的光滑金属导轨, 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有一垂直导轨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为B,宽度为L, ab是一根不但与导轨垂直而且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的金属杆.开始,将开关S断开,让ab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过段时间后,再将S闭合,假设从S闭合开始计时,那么金属杆ab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不可能是〔〕A. B. C. D.【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分析】S闭合后,金属杆在下滑过程中,受到重力和安培力作用, 分析安培力与重力大小关系,根据安培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分析金属杆的加速度变化,确定金属杆的运动情况.【解答】解:A、闭合开关时,金属杆在下滑过程中,受到重力和安培力作用,假设重力与安培力相等,金属杆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图象是可能的,故A正确;BC、假设安培力小于重力,那么金属杆的合力向下,加速度向下,做加速运动,在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增大,安培力增大, 那么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重力与安培力相等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正确;D、假设安培力大于重力,那么加速度的方向向上,做减速运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安培力减小,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当重力与安培力相等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此题选不可能的,应选:B.4 .如图,导体棒ab两个端点分别搭接在两个竖直放置、电阻不计、半径相等的金属圆环上,圆环通过电刷与导线c、d相接.c、d两个端点接在匝数比n1: n2=10: 1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两端,变压器副线圈接一滑动变阻器R0,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导体棒ab长为L 〔电阻不计〕,绕与ab平行的水平轴〔也是两圆环的中央轴〕00'以角速度⑴匀速转动如果变阻器的阻值为R时, 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I,那么〔〕A.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为P=10I2RB. ab沿环转动过程中受到的最大安培力C.取ab在环的最低端时t=0 ,那么棒ab中感应电流的表达式是D.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 = 10IR【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功、电功率;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 【分析】掌握住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最大值和有效值之间的关系即可解决此题.【解答】解:A、理想变压器的电流与匝数成反比,所以由得,12=101,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为P=I22R= 〔10I〕 2R=100I2R ,故A错误.B、ab在最低点时,ab棒与磁场垂直,此时的感应电动势最大,感应电流最大,最大值为I,此时的安培力也是最大的,最大安培力为F= BIL ,故B正确.C、ab在最低点时,ab棒与磁场垂直,此时的感应电动势最大,感应电流最大,所以棒ab中感应电流的表达式应为i= Icos故,故C错误.D、副线圈的电压为U=I2R=10IR ,根据理想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知,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100IR ,故D错误.应选:B.5.如图是滑雪场的一条雪道.质量为70kg的某滑雪运发动由A点沿圆弧轨道滑下,在B点以5 m/s的速度水平飞出,落到了倾斜轨道上的C点〔图中未画出〕.不计空气阻力,0 =30° ,g=10m/s2 ,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该滑雪运发动腾空的时间为2sB. BC两点间的落差为5 mC.落到C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3500 WD.假设该滑雪运发动从更高处滑下,落到C点时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平抛运动.【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之间的关系求的时间和距离【解答】解:A、B、运发动平抛的过程中,水平位移为x=v0t竖直位移为y= gt2落地时:tan 8=联立解得t=1s, y=5m .故A、B错误;C、落地时的速度:vy=gt=10 X1=10m/s所以:落到C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P=mg?/y=70 X10X10=7000 W.故C错误;D、根据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表达式:tan芹=, 可知到C点时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与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无关. 故D 正确.应选:D6 .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高处以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重力势能减少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C.重力对物体做功mgh D .物体的动能增加【考点】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动能定理.【分析】知道重力做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知道合力做功量度动能的变化.知道除了重力和弹簧弹力之外的力做功量度机械能的变化.【解答】解:A、根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得:wG= -Ep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在这个过程中,wG=mgh ,所以重力势能减小了mgH .故A错误.B、由除了重力和弹簧弹力之外的力做功量度机械能的变化得出:w外二在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在这个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mg f=ma= mgf= mg物体除了重力之外就受竖直向上的阻力,w 外=亚£= -mgh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减小了mgh ,故B正确.C、重力对物体做功wG=mgh ,故C正确.D、根据动能定理知道:w合=/!Ek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在这个过程中,w =F 合h= mgh ,所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mgh ,故D错误.应选BC.7 .如下图的匀强电场场强为1X103N/C, ab=dc=4cm , bc=ad=3cm ,那么下述计算结果正确的选项是〔〕A. ab之间的电势差为40VB. ac之间的电势差为50VC.将q=5M0 3C的点电荷沿矩形路径abcd移动一周,电场力做功为零D.将q= 5X10 3C的点电荷沿abc或adc从a移动到c,电场力做功都是6.25J【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分析】根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式U=Ed, d是电场线方向两点间的距离,求解两点间的电势差.根据公式W=qU求解电场力做功. 【解答】解:A、ab之间的电势差Uab=E?ab=103 X0.04V=40V .故A 正确.B、由图看出,b、c在同一等势面上,电势相等,那么ac之间的电势差等于ab之间的电势差,为40V.故B错误.C、将q=5X10 3C的点电荷沿矩形路径abcd移动一周,电场力不做功.故C正确.D、将q= 5X10 3C的点电荷沿abc或adc从a移动到c,电场力做功相等,电场力做功为W=qU= 5X10 3C >40V= 0.2J .故D错误.应选:AC.8.我国未来将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造空间站.如图所示,关闭发动机的航天飞机A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向月球靠近,并将在椭圆轨道的近月点B处与空间站C对接.空间站绕月圆轨道的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航天飞机到达B处由椭圆轨道进入空间站轨道时必须减速8 .图中的航天飞机正在加速飞向B处C.月球的质量为M=D.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分析】要使航天飞机在椭圆轨道的近月点B处与空间站C对接, 必须在接近B点时减速.根据开普勒定律可知,航天飞机向近月点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月球对航天飞机的万有引力提供其向心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月球的质量M.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 .【解答】解:A、要使航天飞机在椭圆轨道的近月点B处与空间站C 对接,必须在接近B点时减速.否那么航天飞机将继续做椭圆运动. 故A正确.B、根据开普勒定律可知,航天飞机向近月点B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故B正确.C、设空间站的质量为m,由得,.故C正确.D、空间站绕月圆轨道的半径为r,周期为T,其运行速度为,其速度小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所以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 .故D错误.应选:ABC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局部.第9题〜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题〜1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 .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2Q,电压表〔0〜3V 约3kQ〕, 电流表〔0〜0.6A 约1.0Q〕,滑动变阻器有R1 〔10Q 2A〕和R2 各一只.〔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R1 〔选填R1〞或R2〞〕.〔2〕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3〕在实验中测得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得到如图丙所示的U卜图象, 由图可较准确地求出电源电动势E= 1.48 V;内阻r= 1.88 Q.【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析】〔1〕估算出电路中最大电流:当变阻器的电阻为零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求电路中最大电流, 根据额定电流与最大电流的关系,分析并选择变阻器.(2)对照电路图,按顺序连接电路.(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UI■图象的纵轴截距和斜率的意义, 可求出电动势和内阻.【解答】解:(1)电路中最大电流I= = =0.75A , R2的额定电流小于0.75A,同时R2阻值远大于电源内阻r,不便于调节,所以变阻器选用R1 .(2)对照电路图,按电流方向连接电路,如下图.(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EIf得知,当1=0时,U=E, U卜图象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电源的内阻,那么将图线延长,交于纵轴,纵截距即为电动势E=1.48Vr= = =1.88 Q .故答案为:(1) R1; (2)连线如图;(3) 1.48, 1.8810.为测出量程为3V,内阻约为2k Q电压表内阻的精确值.实验室中可提供的器材有:电阻箱R,最大电阻为9999.9 Q,定值电阻r1=5k Q ,定值电阻r2=10k Q电动势约为12V,内阻不计的电源E开关、导线假设干.实验的电路图如下图,先正确连好电路,再调节电阻箱R的电阻值,使得电压表的指针半偏,记下此时电阻箱R有电阻值R1;然后调节电阻箱R 的值,使电压表的指针满偏,记下此时电阻箱R的电阻值R2.(1)实验中选用的定值电阻是;(2)此实验计算电压表内阻RV的表达式为RV= .(3)假设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那么电压表内阻RV的测量值将A .A.偏大B.不变C.偏小D.不能确定,要视电压表内阻的大小而定.【考点】伏安法测电阻.【分析】此题(1)的关键是明确定值电阻的作用是为保护电压表, 所以在电阻箱电阻为零时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保护电阻的阻值即可;题(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出两种情况下的表达式即可求出电压表内阻;题(3)的关键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假设电源内阻不能忽略,那么电路中电流增大,内压降变大,路端电压变小,然后再根据欧姆定律即可得出电压表的内阻比忽略电源内阻时小, 从而得出结论.【解答】解:(1)设保护电阻的电阻为r,由欧姆定律应有=3,代入数据解得r=6kQ,所以定值电阻应选(2)根据欧姆定律应有:E= +及E=U+联立解得=(3)假设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流增大电源的路端电压减小,那么(2)式中应满足U+ < + , 解得 < ,即测量值偏大,所以A正确.故答案为:(1)⑵(3) A11.如图甲所示,有一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倾角8 =37 , 一质量为m 的滑块以初速度v0=16m/s从底端A点滑上斜面,滑至B点后又返回到A点.滑块运动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求:(:sin 37 =0.6 , cos 37 =0.8,重力加速度g=10m/s2 )(1) AB之间的距离;(2)上滑过程滑块受到斜面摩擦阻力的大小(2)滑块再次回到A点时的速度的大小.【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1)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由数学知识求出位移;(2)根据运动学公式求解出上滑过程的加速度,然后受力分析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即可求出摩擦力的大小;(3)下滑时同样受力分析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加速度,然后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解答】解(1)由v+图象知AB之间的距离为:SAB= m=16 m . (2)设滑块从A滑到B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l,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上滑过程有:mgsin37 +f=ma1代入数据解得:f=2m (N)(3)设从B返回到A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2,下滑过程有:mgsin37f=ma2得:那么滑块返回到A点时的速度为vt,有:代入数据解得:vt=8 m/s .答:(1) AB之间的距离是16m;(2)上滑过程滑块受到斜面摩擦阻力的大小是2m (N).(2)滑块再次回到A点时的速度的大小是8 m/s .12.如图,空间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为y轴正方向, 磁场方向垂直于xy平面(纸面)向外,电场和磁场都可以随意加上或撤除,重新加上的电场或磁场与撤除前的一样.一带正电荷的粒子从P (x=0, y=h)点以一定的速度平行于x轴正向入射.这时假设只有磁场,粒子将做半径为R0的圆周运动:假设同时存在电场和磁场,粒子恰好做直线运动.现在,只加电场,当粒子从P点运动到x=R0平面(图中虚线所示)时,立即撤除电场同时加上磁场,粒子继续运动,其轨迹与x轴交于M点.不计重力.求:(1)粒子到达x=R0平面时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以及粒子到x轴的距离;(2) M点的横坐标xM.【考点】带电粒子在混合场中的运动.【分析】(1)做直线运动时电场力等于洛伦兹力,做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只有电场时,粒子做类平抛运动,联立方程组即可求解;(2)撤电场加上磁场后做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求得R, 再根据几何关系即可求解.【解答】解:(1)做直线运动有:qE=qBv0做圆周运动有:只有电场时,粒子做类平抛,有:qE=maR0=v0tvy=at解得:vy=v0粒子速度大小为:速度方向与x轴夹角为:粒子与x轴的距离为:〔2〕撤电场加上磁场后,有:解得:粒子运动轨迹如下图,圆心C位于与速度v方向垂直的直线上,该直线与x轴和y轴的夹角均为,有几何关系得C点坐标为:xC=2R0过C作x轴的垂线,在4CDM中:解得:M点横坐标为:答:〔1〕粒子到达x=R0平面时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粒子到x轴的距离为;〔2〕 M点的横坐标xM为.〔二〕选考题【物理选修3-5】1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3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局部B.在中子轰击下生成和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C.太阳辐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聚变反响D.卢瑟福依据极少数0c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E.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减小【考点】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 【分析】〔3衰变是中子转变成质子而放出的电子;太阳辐射能量来自于轻核的聚变;口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裂变后,有质量亏损,释放能量,那么平均核子质量变化;玻尔理论,电子半径变大时,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而原子总能量增大.【解答】解:A、B衰变放出的电子是由中子转变成质子而产生的, 不是原子核内的,故A错误;B、是裂变反响,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有质量亏损,以能量的形式释放出来,故B正确;C、太阳辐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轻核的聚变反响,故C正确;D、卢瑟福依据极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绝大多数不偏转,从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D正确;E、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且原子总能量增大,故 E 错误;应选:BCD.14.如图,质量分别为m1=1.0kg和m2=2.0kg的弹性小球a、b,用轻绳紧紧的把它们捆在一起,使它们发生微小的形变.该系统以速度v0=0.10m/s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做直线运动.某时刻轻绳忽然自动断开,断开后两球仍沿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5,0s后,测得两球相品巨s=4.5m ,求:(i)刚别离时a、b两小球的速度大小v1、v2;(ii)两球分开过程中释放的弹性势能Ep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1)系统动量守恒,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速度.(2)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弹性势能.。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二物理试题(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共18小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可通过求无限逼近该位置附近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来定义。
下列物理量,其定义与瞬时速度的定义类似的是()A.电势B.电场强度C.瞬时功率D.机械能2.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当返回舱距离地面高度为1.2m 时,返回舱的速度为8m/s ,此时返回舱底部的4台反推发动机同时点火工作,返回舱触地前的瞬间速度降至2m/s ,从而实现软着陆。
若该过程飞船始终竖直向下做匀减速运动,返回舱的质量变化和受到的空气阻力均忽略不计。
返回舱的总质量为3310kg ⨯,重力加速度210m /s g =,则平均每台反推发动机提供的推力大小为()A.42.610N ⨯B.41.8810N ⨯C.51.0510N ⨯D.47.510N⨯3.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甲、乙两车运动的x t -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车运动的x t -图线为过原点的直线,乙车运动图线为部分抛物线,抛物线与t 轴相切于10s 处,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的速度大小为2m/sB.0=t 时刻乙车的速度大小为16m/sC.0=t 时刻甲、乙两车间的距离为40mD.两车相遇时甲乙两车的速度大小均为4m/s4.如图,水平木板匀速向右运动,从木板边缘将一底面涂有染料的小物块垂直木板运动方向弹入木板上表面,物块在木板上滑行一段时间后随木板一起运动。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二)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金星)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金星看成质点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静止的2、一汽车刹车可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2 m/s,加速度大小为2 m/s2,运动过程中,在某一秒内的位移为7 m,则此后它还能向前运动的位移是()A.6 m B.7 m C.8m D.9 m3、甲、乙两质点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x -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t0时间内,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B.在0~t0时间内,乙的平均速度比甲的平均速度大C.在t0时刻,两质点的速度相等,且不是相遇点D.在0~2t0时间内,甲、乙发生的位移相同4、如图所示为三种形式的吊车的示意图,OA为可绕O点转动的轻杆,AB为质量可忽略不计的拴接在A点的轻绳,当它们吊起相同重物时,图甲、图乙、图丙中杆OA对结点的作用力大小分别为F a、F b、F 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F a> F b=F c B. F a> F b > F c C.F a=F b > F c D.F a=F b=F c5、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物块A、B质量分别为m和2m,物块A静止在轻弹簧上面,物块B用细线与斜面顶端相连,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弹力。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某时刻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弹簧的弹力为mg 21 B. 物块A 、B 间的弹力为mg 31C. 物块B 的加速度为g 21D. 物块A 的加速度为g 316、如图所示,有两条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水平轨道,轨道上有两个物体和,它们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接,物体以s m v A 20=匀速向右运动,在绳子与轨道成︒=30α角时,物体的速度大小B v 为( )A.s m 3340 B.s m 310 C. s m 40 D. s m 10 7、如图所示,桌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竖直挡板,现将一个长方形物块A 与截面为三角形的垫块B 叠放 在一起,用水平外力F 缓缓向左推动B ,使A 缓慢升高,设各接触面均光滑,则 该过程中( )A .A 和B 均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 B .A 对B 的压力越来越大C .推力F 的大小恒定不变D .B 对桌面的压力越来越小8、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全球六地召开新闻发布会,“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发布了近邻巨椭圆星系M87中心捕获的首张黑洞照片,这意味着人类成功获得了超大黑洞的第一个“视觉”证据,验证了1915年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的伟大预言。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附带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以O点为球心的同一球面上有a、b、c、d、e、f 1.如图所示,在真空中的O点处放置一孤立点电荷Q六个点。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c两点的电场强度不同、电势不同B.b、d两点的电场强度不同、电势不同C.e、f两点的电场强度不同、电势相同D.以上各点的电场强度相同、电势相同2.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增强而减小,电源内阻不能忽略。
闭合开关S后,当光照逐渐增强时,关于电流表示数I和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增大,U增大B.I增大,U减小C.I减小,U减小D.I减小,U增大3.如图所示,a、c是水平放置的通电螺线管轴线上的两点,c是螺线管轴线的中点,b、d是通电螺线管中垂线上关于轴线对称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点处的磁感应强度最小B.c点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水平向右C.b、c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相同D.b、d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相反4.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微波炉加热食物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作用B.红外线应用在遥感技术中,是利用了它穿透本领强的特性C.医院用X射线进行透视,是因为它是各种电磁波中穿透能力最强的D.利用紫外线灭菌消毒,是因为紫外线具有较高的能量5.体操运动员在落地时总要屈腿,如图,这是因为()A.屈腿可以减少人落地时的动量变化量B.屈腿可以减少地面对人的作用力的冲量C.屈腿可以减小地面对人的作用力D.屈腿可以减少人落地过程中重力的冲量6.如图所示,A、B两闭合线圈用同样的导线绕成,A有10匝,B有20匝,两线圈半径之比为2∶1。
均匀磁场只分布在B线圈内,当磁场随时间均匀增强时()A.A中无感应电流B.B中无感应电流C.A中磁通量总是等于B中磁通量D.A中磁通量总是大于B中磁通量7.某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将小球从平衡位置拉开4cm后放开,同时开始计时,则()A.一次全振动小球的路程为16cm B.振动的周期为0.2sC.0.1s小球的速度为零D.0.2s小球的加速度为零二、多选题8.大多数自助加油机都会有除静电装置,防止静电带来危险。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错的得0分.)1.高中物理教材指出,v-t图像下面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关于图像中的面积与物理量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F-x图线(力随力的方向上位移变化)下面的面积等于力做的功B.a-t图像(加速度随时间变化)下面的面积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图线(磁通量随时间变化)下面的面积等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C.tD.I-t图线(电流随时间变化)下面的面积等于通过的电量2.甲、乙两车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某时刻甲的速度为5m/s,乙的速度为10m/s,以此时作为计时起点,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在t = 4s时,甲、乙两车相距最远B.在t = 10s时,乙车恰好回到出发点C.乙车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D.乙车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加速运动3.目前,我国的电磁弹射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将很快装备到下一代航母中,航母上舰载机电磁弹射的驱动原理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S,固定线圈中突然通过直流电流时,线圈左侧的金属环(连接舰载机)被弹射出去,则A.闭合S的瞬间,从左侧看环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B.若将电池正负极调换后,金属环弹射方向改变C.若金属环置于线圈的右侧,金属环将向左弹射D.若金属环置于线圈的右侧,金属环将向右弹射4.一物块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力F拉住套在轻绳上的光滑小圆环O(圆环质量忽略不计),系统在图示位置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力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当缓慢拉动圆环使α(0<α<90°)增大时A. F变大,β变大B. F变大,β变小C. F变小,β变大D. F变小,β变小5. 在一水平长直轨道上,一动力车牵引一质量为6000kg的车厢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这时动力车对该车厢输出功率是1.5×104W.如果这时车厢与动力车脱开,车厢能滑行的最大距离为A. 100mB. 200mC. 300mD. 400m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有频率为f 、电压为U 的交流电,副线圈接有光敏电阻R 1(光照增强时,光敏电阻阻值减小),用电器R 2。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附带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0分)1. 关于热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中,液体温度越低、悬浮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剧烈B. 空调制冷能够使室内温度降低,说明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C. 将充满气的气球压扁时需要用力,这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D. 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所以产生表面张力2. 消除噪声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内燃机、通风机等在排放各种高速气流的过程中都发出噪声,干涉型消声器可以用来消弱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干涉型消声器的结构及气流运行如图所示,产生波长为λ的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当声波到达a 处时,分成两束相干波,它们分别通过r 1和r 2的路程,再在b 处相遇,即可达到消弱噪声的目的.若Δr =r 2−r 1,则Δr 取的值是( )A. 波长λ的整数倍B. 波长λ的奇数倍C. 半波长λ2的奇数倍 D . 半波长λ2的偶数倍3. 一定质量的氧气在0℃和100℃时分子的速率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两条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不相等B. 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都呈“中间少、两头多”的规律C. 与0℃时相比,100℃时速率出现在100~300m/s区间内的分子比例较多D. 与0℃时相比,100℃时速率出现在600~800m/s区间内的分子比例较多4. 2022年10月,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运行新纪录,“人造太阳”实验中可控热核反应的方程为 12H+13H→24He+01n,其中氚核(13H)可以用中子轰击锂核(36Li)得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控热核反应可以在常温条件下进行B. 中子轰击锂核的核反应方程为 01n+36Li→13H+24HeC. 中子轰击锂核的核反应属于核裂变D. 氘核和氚核的比结合能均比氦核的比结合能大5.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当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辐射出光子a;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出光子b。
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共3套)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物理本试卷共18小题,满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考生应在答题卷上填写姓名和考号,并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
2.选择题应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涂黑对应选项,非选择题应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3.选做题应先使用2B铅笔填涂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2分)一、单选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A.α粒子散射现象B.天然放射现象C.光电效应现象D.原子发光现象2.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原子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
若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 eV的金属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B.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两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频率最高C.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11.11 eVD.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9.60 eV3.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聚变为一个氚核,聚变方程为11 H+2n→1 H,已知质子质量m H=1.0073 u,中子质量mn=1.0087 u,氚核质量mT=3.0180 u,1u c²=931.5 MeV。
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A.6.24 MeVB.6.02 MeVC.7.08 MeVD.6.51 MeV4.如图所示,一半圆形铝框处在垂直纸面向外的非匀强磁场中,场中各点的磁感应强度为By=B(y+c),y为各点到地面的距离,c为常数,B为一定值。
铝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直径ab水平,空气阻力不计,铝框由静止释放下落的过程中。
5.如图所示,一根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细杆,两端分别用轻细绳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细杆在竖直平面内可以绕过端点O作小角度摆动。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附带答案)(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用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有没有光电子逸出取决于入射光的( ) A .频率B .强度C .照射时间D .光子数目2、某种介质对空气的折射率是√2,一束光从该介质射向空气,入射角是60°,则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图中Ⅰ为空气,Ⅱ为介质)( )3、根据热学中的有关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切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都能发生B .空调的工作过程表明,热量可以自发地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C .第二类永动机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当人类科技水平足够先进时,第二类永动机可以被制造出来D .能量耗散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 4、对四幅图中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水黾停在水面而不沉,是浮力作用的结果B .图乙中将棉线圈中肥皂膜刺破后,由于棉线的张力,棉线圈会变成圆形C .图丙液晶显示器是利用液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制成的D .图丁中的酱油与左边材料浸润,与右边材料不浸润5、氢的同位素氘(又叫重氢)和氚(又叫超重氢)聚合成氦,核反应方程是234112H H He X +→+,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核反应为α衰变B .该核反应发生后,核子的平均质量变大C .核反应方程中的X 表示中子10n D .31H 的比结合能比42He 的比结合能大6、航天服是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和正常工作的个人密闭装备,其内密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某次对航天服进行性能测试过程中,航天服内气体经历了A →B →C 三种状态,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A、B、C状态的体积比为V A:V B:V C=3:2:1。
【全国市级联考】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最新】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B.对于ɑ射线、β射线、γ射线这三种射线而言,波长越长,其能量就越大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可以再分D.黑体辐射的实验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2.关于光子和运动着的电子,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光子和电子一样都是实物粒子B.光子能发生衍射现象,电子不能发生衍射现象C.光子和电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D.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而电子只具有粒子性3.如图是光电管的原理图,已知当有频率为ν0的光照射到阴极K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A.当换用频率为ν1(ν1<ν0)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B.当换用频率为ν2 (ν2>ν0)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C.当增大电路中电的电压时,电路中的光电流一定增大D.当将电极性反接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产生4.如图所示,某原子的三个能级的能量分别为E1、E2和E3,a、b、c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E 1>E 3>E 2B .E 3-E 2=E 2-E 1C .a 光的频率最小D .c 光的波长最长5.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 内位移为s ,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 .s t 2B .6s5t 2 C .4s t 2 D .8st 2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π(V)u t 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R =55 Ω的负载电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WB .电流表的读数为1 AC .电压表的读数为VD .副线圈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50 s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从高度相同、倾角不同的两个粗糙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斜面底端。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汤姆生发现电子,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B.卢瑟福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据此了解到原子核的组成C.玻尔的原子模型引入了普朗克的量子观念D.居里夫妇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揭开了人们认识、研究原子核结构的序幕2.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B. 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C. 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D. 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3.下列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D.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4.用光子能量为E的单色光照射容器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
停止照射后,发现该容器内的氢能够释放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它们的频率由低到高依次为ν1、ν2、ν3,由此可知,开始用来照射容器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可以表示为()A.hν1B.hν3C.h(ν1+ν2)D.h(ν1+ν2+ν3)5.右图是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是升压变压器,b是降压变压器B.a的输出电流大于b的输入电流C.a的输出电压等于b的输入电压D.a 的输出电压等于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6.电阻为 1 Ω的矩形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现把交流电加在电阻为9Ω的电热丝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线圈转动的角速度ω=100rad/sB.在t =0.01s 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C.电热丝两端的电压U =1002VD.电热丝此时的发热功率P =1800W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所给的选项中有多符合要求,全选对的得4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由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大兴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二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4.07第一部分,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答案B DC CD A D A 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B C D C C D D B 第二部分,共52分二、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17.(8分)(1)dabec (2分)(2)71a 2(69a 2-73a 2均得分)(2分),021V V nSV (2分)(结果里有a 且正确也可得2分)(3)BC (漏选得1分)(2分)(漏选得1分)18.(10分)(1)AD (2分)(漏选得1分)(2)BCD (2分)(漏选得1分)(3)AD (2分)(漏选得1分)(4)112m m m OP OM ON ⋅=⋅+⋅(2分)小球离开斜槽末端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满足212y gt =,下落高度一定,运动时间相同;水平方向满足x t =v ,水平位移与平抛初速度成正比。
(2分)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4分)19.(8分)解:(1)因为该粒子在金属板间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判断出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与洛伦兹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所以上金属板应接电源的正极。
由qE=qvB 1解得1B Ev =(3分)(2)带电粒子在偏转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2q B m R=v v 又2L R =解得E LB qB m 221=(3分)(3)可得到的结论①两束带电粒子都带正电荷。
理由:根据左手定则判定两束带电粒子在偏转磁场中O 2点的受力方向都由O 2点指向A 点。
②两束带电粒子的速度大小相等。
理由:只有速度1B E v =的带电粒子才能沿直线通过速度选择器。
③打在C 点的带电粒子的质量大于打在A 点的带电粒子的质量。
理由:带电粒子的质量E L B qB m 221=,可知L 越大质量越大。
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为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在t=4s 时,质点的( )A.速度为正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B.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C.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D.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2.装有砂粒的试管竖直静浮于水面,如图所示.将试管竖直提起少许,然后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在一定时间内试管在竖直方向近似做简谐运动.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以下描述试管振动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3.如图所示,曲轴上挂一个弹簧振子,转动摇把曲轴可带动弹簧振子上下振动。
开始时不转动摇把,让振子自由振动,测得其频率为2Hz。
现匀速转动摇把,转速为240r/min。
则A.当振子稳定振动时,它的振动周期是0.5sB.当振子稳定振动时,它的振动周期是0.25sC.当摇把转速为240 r/min时,弹簧振子的振幅最大,若减小摇把转速,弹簧振子的振幅一定减小D.若摇把转速从240 r/min进一步增大,弹簧振子的振幅也增大4.如下图所示为同一实验室中两个单摆的振动图象,从图中可知,两摆的A.摆长相等B.振幅相等C.摆球质量相等D.摆球同时改变速度方向5.简单的、比较有效的电磁波的发射装置,至少应具备以下电路中的①调谐电路;②调制电路;③高频振荡电路;④开放振荡电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④6.如图所示,波源S1在绳的左端发出频率为f1、振幅为A1的半个波形a,同时另一个波源S2在绳的右端发出频率为f2、振幅A2的半个波形b,f1<f2,P为两个波源连线的中点,已知机械波在介质的传播速度只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列波将不同时到达P点B. 两列波在P点叠加时P点的位移最大可达到A1+A2C. a的波峰到达S2时,b的波峰还没有到达S1D. 两列波相遇时,绳上位移可达A1+A2的点只有一个,此点在P 点的左侧7.如图所示,S1、S2是两个周期为T的相干波源,它们振动同步且振幅相同,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波的波峰和波谷,关于图中所标的a、b、c、d四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c振动减弱B.图示时刻质点a 的位移为零C.质点d振动最弱D.再过T2后b点振动减弱8.关于物理原理在技术上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干涉现象B .麦克斯韦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激光全息照相是利用了激光相干性好的特性D.摄影机镜头镀膜增透是利用了光的衍射特性9.为了增大LC振荡电路的固有频率,下列办法中可采取的是A.增大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并在线圈中放入铁芯B.减小电容器两极板的距离并增加线圈的匝数C.减小电容器两极板的距离并在线圈中放入铁芯D.减小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并减少线圈的匝数10.如图所示,平行厚玻璃板放在空气中,一束复色光斜射入玻璃板上表面,出射光分成a、b两束单色光.对于a、b两束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较小B.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小C.若a、b光从同一介质斜射入真空时,a光的全反射临界角较大D.若增大入射角,则a光在玻璃板的下表面先发生全反射现象11.如图所示为一显示薄膜干涉现象的实验装置,P是附有肥皂膜的铁丝圈,S是一点燃的酒精灯,往火焰上撒些盐后,在肥皂膜上观察到干涉图象应是图中的12.如图所示,用频率为的单色光照射双缝,在光屏上P点处出现第3条暗纹,设光速为c,则P点到双缝S1和S2的距离之差应为A.B.C.D.二、多选题(本题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新版人教版高二物理下册期末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分子间的引力总是大于斥力B.气体能充满任何仪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C.分子间的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增大,而斥力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小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2.一列横波沿x轴传播,t1和t2时刻的图象分别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已知t2=(t1+3/8) s,波速v=24 m/s,则A.该波沿正x轴方向传播B.图中质点P在t1时刻运动方向沿负y轴方向C.图中质点P在1 s内向左平移24 mD.图中质点P在1 s内通过的路程为1.6 m3.处于基态的一群氢原子受某种单色光的照射时,只发射波长为、、的三种单色光,且> >,则照射光的波长为A.B.++C.D.4.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内部存在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均匀磁场,它的边在轴上且长为,纸面内一边长为的正方形导线框的一条边在轴上,且导线框沿轴正方向以恒定的速度穿过磁场区域,在时该导线框恰好位于图甲中所示的位置。
现规定逆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在图乙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感应电流随导线框位移变化关系的是()A.B.C.D.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可把牛顿第二定律表述为:物体动量的变化率等于它所受的合外力B.动量定理的物理实质与牛顿第二定律是相同的,但有时用起来更方便C.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它是一个标量D.易碎品运输时要用柔软材料包装,船舷常常悬挂旧轮胎,都是为了延长作用时间以减小作用力6.如图所示,是LC振荡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在t3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中的带电量最小B.电容器中的带电量最大C.电容器中的电场能达到最大D.线圈中的磁场能达到最小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从斜面的顶端滑到底端,在这过程中()A.M、m组成的系统满足动量守恒B.任意时刻m、M各自的水平方向动量的大小相等C.m对M的冲量等于M的动量变化D.M对m的支持力的冲量为零8.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穿过平行玻璃砖后,分成a、b两束单色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B.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C.在该玻璃砖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大D.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大二、多选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全部用来做功B.0°C的水和0°C的冰,其分子平均动能相等C.两分子只在分子力作用下从很远处靠近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合力先减小后增大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主要用于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势能E. 随着科技进步,通过对内燃机不断改进,可以使内燃机的效率达到100%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不同的初速度两次从O点垂直于磁感线和磁场边界向上射入匀强磁场,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分别从M、N两点射出磁场,测得OM:ON=3:4,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次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经历的时间之比为3:4B.两次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路程长度之比为3:4C.两次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所受的洛伦兹力大小之比为3:4D.两次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所受的洛伦兹力大小之比为4:311.一平板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甲、乙两人分别站在车上左右两端.当两人同时相向而行时,发现小车向左移动.若()A.两人速率相等,则必定是m乙>m甲B.两人质量相等,则必定是v乙>v甲C.两人速率相等,则必定是m甲>m乙D.两人质量相等,则必定是v甲>v乙12.有四个完全相同的灯泡连接在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如图所示。
高二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牛顿三大定律之一?A. 惯性定律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C. 万有引力定律D. 动量守恒定律答案:C2. 在静电场中,电场强度的方向是:A. 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B. 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反方向C. 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反方向D. 与电荷无关,由场源电荷决定答案:A3.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C. 能量的总量在封闭系统中是恒定的D. 能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于微观粒子答案:B4.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C. 能量的总量在封闭系统中是恒定的D. 能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于宏观过程答案:C5. 光的干涉现象说明了光具有:A. 波动性B. 粒子性C. 直线传播性D. 反射性答案:A6. 根据相对论,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质量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B. 时间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变慢C. 长度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变短D. 光速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都是常数答案:D7. 在电磁学中,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电流的磁效应B. 电流的电场效应C. 电流的引力效应D. 电流的热效应答案:A8.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B.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C. 稳定的电场产生磁场D. 稳定的磁场产生电场答案:A9. 在量子力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不是基本的量子概念?A. 波函数B. 量子态C. 量子纠缠D. 经典力学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电磁波的类型?A. 无线电波B. 微波C. 光波D. 声波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库仑12.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
答案:V = IR13.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这称为______。
2023-2024学年北京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80分。
1.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之一。
以下不能..体现能量守恒定律的是()A.热力学第一定律B.牛顿第三定律C.闭合电路欧姆定律D.机械能守恒定律2.下列关于物理学科的实验及其揭示的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奥斯特通过对放在通电直导线正下方的小磁针的偏转现象的分析,提出了磁生电的观点B.康普顿通过对康普顿效应的分析,提出了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C.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的研究,发现了电子D.卢瑟福猜想原子核中还存在着一种不带电的粒子,即中子,查德威克通过实验验证了中子的存在3.下列理论与普朗克常量无紧密关系的是()A.安培分子电流假说B.爱因斯坦光电效应C.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说D.康普顿散射理论4.关于下列几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将盐块敲碎后,得到的不规则小颗粒是非晶体B.图乙中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C.图丙中石蜡在固体片上熔化成椭圆形,说明石蜡是单晶体D.图丁中水黾静止在水面上,是浮力作用的结果5.如图所示的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是()A.粒子与原子中的电子发生碰撞B.正电荷在原子中均匀分布C.原子中带正电的部分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6.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内部有一定结构B.升高温度可以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C.射线是原子核外的电子形成的电子流D.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作用最小7.氢原子能级示意如图。
现有大量氢原子处于能级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些原子跃迁过程中最多可辐射出2种频率的光子B.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比跃迁到能级辐射的光子频率低C.从能级跃迁到能级需吸收的能量D.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吸收的能量8.开发更为安全清洁的能源是人类不懈的追求。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二(下)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1.下列四幅图涉及的物理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两分子间距离由变到的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B.图乙中,叶片上的露珠呈球形的主要原因是液体重力的作用C.图丙中,花粉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D.图丁中,石蜡在云母片上熔化成椭圆形,说明云母是多晶体2.电动汽车制动时可利用车轮转动将其动能转换成电能储存起来。
车轮转动时带动磁极绕固定的线圈旋转,在线圈中产生交变电流。
如图甲所示,时磁场方向恰与线圈平面垂直,磁极匀速转动,线圈中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将两磁极间的磁场近似视为匀强磁场,则()A.时线圈中磁通量为0B.时线圈中电流方向由P指向QC.时线圈中磁通量变化率最大D.线圈中的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为3.2024年6月13日,我国科学家通过分析波段的光谱成像数据,首次精确刻画出太阳大气自转的三维图像。
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是氢原子从能级向能级跃迁产生的谱线,则()A.图中光子的频率比的低B.一个能量为的光子可能使处于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能级C.氢原子由能级跃迁到能级,电子的动能减小D.一群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最多产生6种频率的光4.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U形金属导轨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其电阻不计,导体棒ab垂直放在导轨上,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
时,垂直于ab施加水平向右恒力F,使ab从静止开始加速,作用一段时间后,撤掉外力F,运动过程中导体棒始终垂直导轨,下列关于导体棒ab速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A. B.C. D.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5.“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也被称为新一代“人造太阳”,其内部的一种核反应方程为,则()A.X粒子为中子B.2个结合成时吸收能量C.的平均结合能比的大D.的核子平均质量比的大6.如图所示为某发电厂远距离输电的简化电路图,升压变压器与降压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器,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U和输电线的电阻R均不变,随着发电厂输出功率的增大,则()A.V示数变大B.A示数变大C.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增大D.用户得到的电压增大7.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ABC区域内外分别有垂直平面向外和垂直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宁波市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2 3 4 5 6 7 D C A A C B C 8 9 10 11 12 13 BCDADB二、选择题Ⅱ(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选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15 ACABD16.(I )(7分)(1)小车前面悬挂了牵引物体;(2分)(2)①0.6000.650-(2分) 1.40 1.50-(2分) 不满足(1分) (Ⅱ)(7分)(1)DFC (2分); (2)相等(1分); (3)A (2分) (4)()21224-x x d L (2分)17.(8分)(1)气垫内的气体做等温变化:001045=p V p V (2分)1054=p p (1分) (2)放热 (2分) (3)运动员平衡站立时,处于平衡状态:0054=+p S p S mg (2分) 04=p Sm g(1分) 18.(11分)(1)以子弹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子弹打第1块木块动量守恒:011'-=+mv Mv mv Mv (2分) 得:15m /s '=v (1分) (2)子弹打穿第1块木块,损失动能为:22101114000J 22∆=-=k E mv mv 则子弹打第2块木块,损失动能为2112000J 2∆=∆=k k E E222121122∆=-k E mv mv 子弹打穿第2块木块后速度为2100m /s =v (1分)子弹打穿第2块木块动量守恒122'-=+mv Mv mv Mv 得:25m /s '=v (1分) 子弹打穿第1块和第2块木块后,木块运动情况完全一样,故两者距离变化量为0. (1分) (3)第1、2块木块,从穿透到再次与传送带共速所需的时间为:1225s μ===vt t g在这段时间内传送带与木块之间存在滑动摩擦,要维持传送带作匀速运动需提供能量克服摩擦力作功,因此,当第1、2块木块达到与传送带共速,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12150J μ===E E Mgvt (1分)若子弹能打穿第3块木块,打穿第3块木块损失动能为3211000J 2∆=∆=k k E E 由于子弹穿入第3块木块前动能为221250J 1000J 2=<mv 故子弹不能穿过第3块木块. (1分)子弹留在第3块木块中,由动量守恒定律:21()-=+共mv Mv m M v 得:0=共v . (1分)第三块木块(含子弹)从静止到再次与传送带共速3 2.5s μ==vt g. 这个阶段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33()26.25J μ=+=E M m gvt (1分) 整个阶段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123126.25J =++=E E E E (1分) 19.(11分)(1)根据左手定则判断,从往下看,金属棒开始运动后沿顺时针转动 (1分) 当开关闭合的瞬间,金属棒还没有发生转动,则=+EI R r(1分) 金属棒在安培力作用下发生转动,其加速度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BIL BELa m m R r (1分) (2)当金属棒所能达到的最大线速度m v 满足,金属棒中的无电流通过,即金属棒切割磁感线关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m m EBLv E v BL(1分)金属棒从静止开始,在安培力作用下加速运动到最大速度,由动量定理:∆=∑m BiL t mv在此过程中通过金属棒的电荷量:22=∆=∑mEq i t B L (2分) 在此过程中电源提供的电能最终转化为金属棒的动能和电路产生的热量,即:212=+总m qE mv Q (1分)金属棒中产生的热量为:2222()==++总R R mE R Q Q R r B L R r (1分) (3)当金属棒由最大速度减速至匀速转动,由动量定理可得''-∆=-=-∑m Bi L t Bq L mv mv(1分)当电路达到稳定时,回路中无电流,电容器两端电压与金属棒切割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等'=q BLv C(1分) 联立得22'=+mCEq m CB L(1分) 20.(1)根据光电效应方程:180 2.5610J 16eV -=-=⨯=km E hv W (2分)(2)光电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2=v Bvq m r(1分)考虑初速度最大的电子:1cm ==mm mv r Bq(1分) 粒子正好转过14圆周后打在荧光屏上,1cm =m x (1分) (3)以最大速度m v 出射,且打在金属棒正下方位置P 的电子飞行时间最短如图所示,半径m 1cm =r ,所对应的弦长1cm =l ,对应的圆心角:60θ=︒ (1分)运动时间为:79210s 4.610s 2396θπππ--===⨯=⨯m t T Bq . (2分) (4)如图为两条临界轨迹,最右侧M 点距离z 轴13cm ∆=x (1分)最左侧N 点距离z 轴21cm ∆=x (1分)()212 1.6(31)cm =∆+∆=S x x L (1分)。
高二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3分,共90分。
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2、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能够发生光电效应,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金属电子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与入射光强度无关C.用绿光照射金属比用紫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D.对某一种金属,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极限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3、下列事例中表明光子不但具有能量,而且象实物粒子一样具有动量的是A.康普顿效应 B.光的偏振现象C.光的色散现象 D.光的干涉现象4、在家用交流稳压器中,变压器的原、副线圈都带有滑动头,如图所示。
当变压器输入电压发生变化时,可上下调节P1、P2的位置,使输出电压稳定在220V上。
现发现输出电压低于220V,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P1不动,将P2向上移B.P2不动,将P1向下移C.将P1向上移,同时P2向下移D.将P1向下移,同时P2向上移5、两个相同的白炽灯L1和L2,接到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L1与电容器串联,灯L2与电感线圈串联,当a、b 处接电压最大值为U m、频率为f的正弦交流电源时,两灯都发光,且亮度相同。
更换一个新的正弦交流电源后,灯L1的亮度大于灯L2的亮度。
新电源的电压最大值和频率可能是A.最大值仍为U m,而频率大于fB.最大值仍为U m,而频率小于fC.最大值大于U m,而频率仍为fD.最大值小于U m,而频率仍为f6、在电信传输过程中,把传输的电信号加载在高频等幅振荡上的过程叫做A.调制 B.调频 C.调幅 D.调谐8、在平静的水面上激起一列水波,使水面上漂浮的小树叶在3.0s内全振动了6次。
当某小树叶刚开始第6次周期振动时,沿水波传播的方向与该小树叶相距1.0m、浮在水面的另一小树叶刚好开始振动,则A.此水波的周期为2.0s B.此水波的波长为1/6mC.此水波的传播速度为0.40m/s D.若振动的频率变大,则同样条件下波传播到1.0m远的另一小叶处所用时间将变短9、如图所示,P、Q是两种透明材料制成的两块直角梯形的棱镜,叠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长方体。
某单色光沿与P的上表面成θ角的方向斜射向P,其折射光线正好垂直通过两棱镜的界面。
已知材料的折射率n P<n Q,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没有光线从Q的下表面射出B.从Q的下表面射出的光线一定与入射到P的上表面的光线平行C.如果光线从Q的下表面射出,出射光线与下表面所夹的锐角一定大于θD.如果光线从Q的下表面射出,出射光线与下表面所夹的锐角一定小于θ10、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微波炉来加热食品。
它是利用微波来工作的。
接通电源后,220V的交流电经过变压器后,在次级产生2000V高压交流电,加到磁控管两级之间,使磁控管产生微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微波炉的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1∶100B.微波还广泛用于电视、雷达C.微波能产生反射,但不能产生干涉现象D.微波是一种波长较短的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11、矩形金属线圈共10匝,绕垂直磁场方向的转轴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线圈中产生的交流电动势e随时间t 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交流电的频率为0.2HzB. 此交流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VC. t =0.1s 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D. 线圈在转动过程中穿过线圈的最大磁通量为Wb 100113.家用节能灯正常工作时约有40%的电能转化为可见光。
若普朗克常数取6×10-34J·s,可见光频率取6×1014Hz 。
根据节能灯功率和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节能灯1秒钟释放出的光子数最接近A .1×1048B .1×1034C .1×1019D .1×101414、在电能的输送过程中,若输送的电功率一定、输电线电阻一定时,对于在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有如下四种判断中正确的是A.和输送电线上电压降的平方成反比B.和输送电压的平方成正比C.和输送电线上电压降的平方成正比D.和输送电压的平方成反比15、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
若此时质元P 正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则此时A .质元Q 和质元N 均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B .质元Q 和质元N 均处于减速运动过程中C .质元Q 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质元N 处于减速运动过程中D .质元Q 处于减速运动过程中,质元N 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 16.关于波的衍射,正确的是A .波遇到障碍物时,一定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B .当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大得多时,衍射现象很明显C .孔越大,则衍射现象越明显D .当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差不多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17.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设波源相对介质不动,观察者远离波源,则接收到机械波的频率减小B .设波源相对介质不动,观察者靠近波源,则接收到的机械波频率增大C .设观察者相对介质不动,波源接近观察者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D .设观察者相对介质不动,波源远离观察者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18、如图所示,在一根张紧的水平绳上挂几个摆,其中A 、E 摆长相等。
先让A 摆振动起来,其他各摆随后也跟着振动起来,则A .其它各摆摆动周期跟A 摆相同B .其它各摆振动振幅大小相同C .其它各摆振动振幅大小不相同,E 摆振幅最大D .其它各摆振动周期大小不同,D 摆周期最大20、在变电所里,需要用交流电表去监测电网上的强电流。
由于电网中的电流通常会超过一般电流表的量程,因此常使用电流互感器。
下面四个图中,正确反映电流互感器工作原理的是21、图甲是利用沙摆演示简谐运动图象的装置。
当盛沙的漏斗下面的薄木板被水平匀速拉出时,做简谐运动的漏斗漏出的沙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沙摆的振动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已知木板被水平拉动的速度为0.20m/s ,图乙所示的一段木板的长度为0.60m ,则这次实验沙摆的摆长为(取g =π2)A .0.56mB .0.65mC .1.00mD .2.25m22.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交变电流i =I m sin ωt ,副线圈接有一电流表和负载电阻R ,电流表的示数为0.10A 。
在t =41T 时(T 为交流电的周期),原线圈中的电流瞬时值为0.03A 。
由此可知该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A. 10:3B. 3:102 C. 102:3 D. 3:1023.如图所示,是两个城市间的光缆中的一条光导纤维的一段,光缆总长为L ,它的玻璃芯的折射率为n 1,外层材料的折射率为n 2。
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为c ,则对于光由它的一端射入经多次全反射后从另一端射出的过程中,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n 1< n 2,光通过光缆的时间等于c Ln 1B. n 1< n 2,光通过光缆的时间大于c Ln 1C. n 1> n 2,光通过光缆的时间等于c Ln 1D. n 1> n 2,光通过光缆的时间大于c Ln 124.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很大危害,可造成失眠、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
按照有关规定,工作场所受电磁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0.5W/m 2。
若某小型无线电通讯装置的电磁辐射功率是1.0W ,则至少距该装置多远以外才是安全的?A. 0.4m 以外B. 0.8m 以外C.1.0m 以外D. 1.2m 以外2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k ,输出端接有一交流电动机,其线圈的电阻为R 。
将原线圈接在正弦交流电源两端,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P 0时,电动机恰好能带动质量为m 的物体匀速上升,此时理想电流表的示数为I 。
若不计电动机的机械损耗,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kP 0B .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kIRC .原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为kID .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IR26.消除噪声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
内燃机、通风机等在排放各种高速气流的过程中都发出噪声,干涉型消声器可以用来消弱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
干涉型消声器的结构及气流运行如图所示,产生波长为λ的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
当声波到达a 处时,分成两束相干波,它们分别通过r 1和r 2的路程,再在b 处相遇,即可达到消弱噪声的目的。
若Δr= r 2 – r 1, 则Δr 等于A .波长λ的整数倍B .波长λ的奇数倍C .半波长2λ的奇数倍 D .半波长2λ的偶数倍27.如图所示,一验电器与锌板用导线相连,现用一紫外线灯照射锌板,关灯之后,验电器指针保持一定的偏角 ( )A .将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则验电器指针偏角将增大B .将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则验电器指针偏角将不变C .使验电器指针回到零,改用强度更大的紫外线灯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偏角将增大D .使验电器指针回到零,改用强度更大的红外线灯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一定偏转28.用图所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 照射光电管阴极K ,电流计G 的指针发生偏转。
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 照射光电管阴极K 时,电流计G 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A .a 光的波长一定大于b 光的波长B .增加b 光的强度可能使电流计G 的指针发生偏转C .用a 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 时通过电流计G 的电流是由d 到cD .只增加a 光的强度可使通过电流计G 的电流增大29、有一种测量人体重的电子秤,其原理图如图所示。
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压力传感器R (是一个阻值可随压力大小而变化的电阻器)、显示体重的仪表(实质是理想电流表)。
设踏板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已知理想电流表的量程为3A ,电源电动势为12V ,内阻为2Ω,电阻R 随压力变化的函数式为R =30–0.02F (F 和R 的单位分别是N 和Ω)。
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 .该秤能测量的最大体重是1300NB .体重为1300N 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2A 刻度处C .该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0刻度处D .该秤零刻线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的最右端30、图1是t =1.0s 时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的图象,已知波速v =1.0m/s 。
对于x =1.0m 处的质元的振动图象可能是下面图2、图3中①②③④中的A .①B .②C .③D .④II 卷(满分50分)三、实验题(本小题共30分)32.某位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测量某种液体的折射率。
如图所示,他在一个烧杯中装满了某种透明液体,紧贴着杯口竖直插入一根直尺AB ,眼睛从容器边缘的P 处斜向下看去,观察到A 经液面反射所成的虚像A ′恰好与B 经液体折射形成的虚像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