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合成高分子材料
- 格式:ppt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17
第4节有机合成及其应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考试评价解读1.能对单体和高分子进行相互推断,能分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能写出典型的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反应式。
2.能举例说明塑料、橡胶、纤维的组成和分子结构特点,能列举重要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核心素养达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官能团角度认识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并能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能分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路线,通过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等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以练带忆]1.由石油裂解产物乙烯制取HOCH2COOH,需要经历的反应类型有( )A.氧化——氧化——取代——水解B.加成——水解——氧化——氧化C.氧化——取代——氧化——水解D.水解——氧化——氧化——取代A 解析:由乙烯CH2===CH2合成HOCH2COOH的步骤:CH2===CH2→CH3CHO→CH3COOH→Cl—CH2COOH→HOCH2COOH。
故反应类型有氧化——氧化——取代——水解。
2.从乙炔为原料制取CH2Br—CHBrCl,可行的反应途径( )A.先与Cl2加成反应后,再与Br2加成反应B.先与Cl2加成反应后,再与HBr加成反应C.先与HCl加成反应后,再与HBr加成反应D.先与HCl加成反应后,再与Br2加成反应D 解析:A途径反应后产物为CHBrCl—CHBrCl,不符合题意;B途径反应后产物为CH2Cl—CHBrCl,不符合题意;C途径反应后产物为CH3—CHBrCl或CH2BrCH2Cl,不符合题意;D途径反应后产物为CH2Br—CHBrCl,符合题意。
3.由烃A和其他无机原料合成环状化合物E的示意图如下所示(部分反应条件没有列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过程中有一个取代反应和两个氧化反应B.若C、E的最简式相同,则1 mol C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可生成4 mol AgC.一定条件下,和D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D.E的分子式为C4H4O4A 解析:反应②为BrCH2—CH2Br的水解,属于取代反应;反应⑤为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因此A错误。
《材料化学》课程考试标准学时:54 学分:3.0一、课程性质与考试基本要求:课程性质:专业必修(学位课)考试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涉及材料结构、材料性能以及材料制备与合成等内容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知识,将金属学、陶瓷学和高分子物理的基础理论融合为一体,了解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功能材料以及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研究进展,掌握材料共性规律,融汇贯通,并指导材料的设计和应用,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考试方法:闭卷考试三、试题类型:简答题、分析综合题等四、课程考试内容及要求:第1章绪论(2学时)[本章重点]《材料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1《材料化学》的基本概念1.2《材料化学》的地位1.3学习《材料化学》的意义1.4本课程的主要内容1.5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第2章晶体学基础(8学时)[本章重点]1.晶体学基本概念2. 晶体材料的结构[教学内容]2.1元素和化学键2.2晶体学基本概念2.3晶体材料的结构2.4 固溶体第3章晶体缺陷化学(4学时)[本章重点]1.缺陷的化学平衡2. 缺陷化合物的合成3. 缺陷的实验表征[教学内容]3.1 缺陷的发现3.2 缺陷的分类3.3 点缺陷3.4 缺陷的化学平衡3.5 缺陷化合物的合成3.6 缺陷热力学3.7 缺陷的实验表征3.8 非化学计量化合物3.9 材料研究方法第4章材料的性能(4学时)[本章重点]1.力学性能2. 热性能3. 磁性能[教学内容]4.1 化学性能4.2 力学性能4.3 热性能4.4 电性能4.5 磁性4.6 光学性能第5章材料的制备(8学时)[本章重点]1.晶体生长技术2.溶胶-凝胶法3.非晶材料的制备[教学内容]5.1 晶体生长技术5.2 气相沉积技术5.3 溶胶-凝胶法5.4 液相沉淀5.5 固相反应5.6 插层法和反插层法5.7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5.8 非晶材料的制备第6章金属材料(4学时)[本章重点]1.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能2.储氢合金3.非晶态金属材料[教学内容]6.1 金属材料结构与性能6.2 超耐热合金6.3 超低温合金6.4 超塑合金6.5 形状记忆合金6.6 储氢合金6.7 非晶态金属材料第7章无机非金属材料(6学时)[本章重点]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结构2.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教学内容]7.1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及特点7.2水泥与玻璃7.3 陶瓷7.4 半导体材料7.5 超导材料第8章高分子材料(4学时)[本章重点]1.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2. 高分子的合成3.电功能高分子[教学内容]8.1 高分子结构与性能8.2 高分子合成8.3 聚合物光子材料8.4 电功能高分子8.5 化学功能高分子第9章新型功能材料(8学时)[本章重点]1.固体电学性质的物理本质2.固体光学性质的物理本质3.固体磁学性质的物理本质[教学内容]9.1 固体的电性质与电功能材料9.2固体的光学性质与光学功能材料9.3固体的磁性质与磁性功能材料第10章纳米材料(6学时)[本章重点]1.纳米材料的特性2. 纳米材料的制备3.纳米材料的应用[教学内容]10.1 纳米材料的种类10.2 纳米材料的特性10.3 纳米材料的制备10.4 纳米材料的应用五、成绩评定方式:课程总成绩由课程论文成绩(70%)和平时成绩(30%)(包括课外作业和学习态度)按比例评定。
第八章热成型1.热成型的定义。
答案要点:热成型是一种以热塑性塑料板材和片材为成型对象的二次成型技术,其法一般是先将板材裁切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件,再将坯件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到弹塑性状态,然后施加压力使坯件弯曲与延伸,在达到预定的型样后使其冷却定型,经过适当的修整,即成为制品。
热成型过程中对坯件施加的压力,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靠真空和引进压缩空气在坯件两面形成气压差,有时也借助于机械压力或液压力。
2.为什么自由真空成型不能制备大拉伸比的制品?答案要点:自由真空成型法成型过程中,随着拉伸程度的增大,最大变形区(即片材中心)的厚度不断减小,如图所示,半球最深处的厚度只有片材厚度的30%左右,因此实际生产中不能制备大拉伸比的制品。
3.简述双片热成型过程和特点答案要点:首先将两块加热至要求温度的片材夹持在半合模具的模框中,合模使片材边缘粘合,然后将吹针插入两片材间将压缩空气送至两片材间的中空区。
与此同时,通过设在两半合模上的气门将片材与模具间的气体抽出,则片材就在内部压缩空气及外部真空压力的作用下与模腔内壁紧密贴合,经冷却、脱模、修壁等步骤即取得制品。
双片热成型常用来成型中空制品,具有成型快、制件壁厚均匀的特点,制件成型效果类似于吹塑和旋转模塑成型,并且该成型方法可方便地实现中空制品两组成部分在颜色、厚度及其他结构性质方面的灵活组合。
4.要制作一直径达2米、高5米、厚15毫米的大型聚乙烯圆筒,可以采用哪些方法?答案要点:对于这种大尺寸的圆筒,很难采用挤出法生产,可以采用热成型法生产。
如可以用机械加压法生产两、三块弧形板,通过热熔连接成一个完整筒体。
也可以采用加热后卷绕的办法直接卷绕成型。
5.简述气胀覆盖成型和特点答案要点:气胀覆盖成型(billow drap forming)又称为反向拉伸成型(reverse draw forming),该法是气胀预拉伸成型同覆盖成型结合的一种成型方法。
气胀覆盖成型法基本过程是:预热片材向上吹胀,顶部片材为最薄处,此时阳模下移,最先接触泡顶,同时拉伸两侧片材使壁厚趋向均匀。
第七章合成高分子材料综合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七章合成高分子材料一、选择题1、下列__属于热塑性塑料。
①聚乙烯塑料②酚醛塑料③聚苯乙烯塑料④有机硅塑料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③2、填充料在塑料中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强度 B 降低树脂含量 C 提高耐热性 D A+B+C3、按热性能分,以下哪项属于热塑性树脂。
A 聚氯乙烯 B 聚丙稀C 聚酯D A+B二、是非判断题1、由单体自备聚合物的基本方法有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2、热塑性树脂与热固性树脂相比具有强度大,粘结力强,变形小等特点,可用于结构材料。
3、聚合物的老化主要是由于高分子发生裂解这一类不可逆的化学反应造成的。
4、塑料和橡胶的最高使用温度称为玻璃化温度。
三、填空题1、根据分子的排列不同,聚合物可分为__聚合物,__聚合物和__聚合物。
2、塑料的主要组成包括合成树脂,__,__和__等。
四、名词解释1、热塑性树脂2、热固性树脂五、问答题1、某装修公司要承包一间歌舞厅的内外装修,欲采用塑料地板,妥否2、在粘结结构材料或修补建筑结构(如混凝土、混凝土结构)时,一般宜选用哪类合成树脂胶粘剂为什么3、现在建筑工程上倾向于使用塑料管代替镀锌管,请比较塑料管与镀锌管的优缺点。
4、选用何种地板会有较好的隔音效果5、某建筑工程需要给铝合金门窗的玻璃密封,现有三种密封膏(单组分硅酮密封膏,双组分聚氨酯密封膏,双组分聚硫橡胶建筑密封膏),请问选那一种较好原因何在6、试根据你在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写出5种建筑塑料制品的名称。
7、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较,塑料有哪些优缺点8、某高风压地区的高层建筑有两种窗可选择A. 塑钢窗B. 铝合金窗9、热塑性树脂与热固性树脂中哪类宜作结构材料,哪类宜作防水卷材、密封材料?10、某住宅使用Ⅰ型硬质聚氯乙稀(UPVC)塑料管作热水管。
使用一段时间后,管道变形漏水,请分析原因。
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知识清单【知识考点】考点1 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1.化合物分类(1)有机化合物(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等)有机小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的有机物,如甲烷、乙醇、葡萄糖等有机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如淀粉、蛋白质等(2)无机化合物(无机物):一般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2.有机物特点(1)大多数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2)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易分解,且易燃烧(3)绝大多数不易导电,熔点低反应一般比较复杂3.从营养的角度看,食物的基本成分有六种,分为六大营养物质:供能:蛋白质、糖类、油脂不供能:水、无机盐、维生素考点2 糖类1.常见的糖类(1)淀粉进入人体,消化过程中经过酶催化跟水发生反应,形成葡萄糖。
(2)人体组织中,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能量(16kJ/g)保证人体活动的能量需要。
人体血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叫做血糖,血糖过低会出现乏力昏迷等症状,血糖过高会导致肥胖并诱发多种疾病。
考点3 油脂油脂分类油脂考点4 蛋白质作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蛋白质的变性考点5 维生素存在维生素有20多种,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1.缺维生素的症状注:霉变食物中易滋生含有黄曲霉素的黄曲霉菌,黄曲霉素损害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等疾病,因此绝不能实用霉变食物第9章 化学与生活发展 知识清单【知识考点】 考点1 化石燃料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古代生物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都是混合物,不可再生能源。
2.煤——工业的“粮食”(1)煤的组成:主要含碳元素,还含少量的氢、氮、氧、硫等元素 (2)煤的加工:“干馏”——隔绝空气加热,发生化学变化,得到焦炭(冶炼金属)、煤焦油(化工原料)、煤气(主要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用作燃料)(3)煤燃烧会产生SO 2、NO 2等,会形成酸雨(PH<5.6的降水) 酸雨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 ②破坏土壤、森林和植被; ③腐蚀建筑物及金属制品;④导致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植物的生长 防治酸雨措施:①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②用天然气或者其他清洁能源代替煤 3.石油——工业的“血液”(1)石油的组成:主要含碳和氢元素,另外还含有氮元素,含铅化合物等。
第8章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聚合物的成型加工是将聚合物转变成实用材料或制品的一种工程技术。
这些实用材料或制品往往不是纯粹由聚合物制成,而是以树脂为主,并辅以各种填料、助剂和着色剂等组成的材料制成。
保证产品的质量及产率,加工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制品的性能不仅决定于原材料,而且与加工方法密切有关。
不正确的成型加工方法,不仅得不到预期性能的产品,甚至会破坏原材料的性能。
例如:过高的加工温度,会引起材料的分解,交联,甚至焦化,这就破坏了原材料的性能。
大多数情况下,高分子材料加工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原材料的准备,如高聚物和添加物的预处理、配料、混合等;使原材料产生变形或流动,并成为所需的形状;材料或制品的固化;后加工和处理,以改善材料或制品的外观、结构和性能。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⑴高聚物熔体加工:如热塑性树脂熔体挤出纺制化学纤维;以挤出、注射压延或模压等方法制取热塑性塑料型材和制品;用模压、注射或传递模塑加工热固性塑料制品和橡胶制品。
⑵高聚物溶液加工:如溶液法纺制化学纤维、流延法制薄膜;油漆、涂料和粘合剂等亦大多用溶液法加工。
⑶类橡胶状聚合物的加工:如采用真空成型、压力成型或其它热成型技术等制造各种容器、大型制件和某些特殊制品,纤维或薄膜的拉伸等。
⑷低分子聚合物或预聚物的加工:如丙烯酸酯类、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以及浇铸聚酰胺等用该技术制造整体浇铸件或增强材料;化学反应法纺制聚氨酯弹性纤维等。
⑸高聚物悬浮体的加工:如以橡胶乳、聚乙酸乙烯酯乳或其它胶乳以及聚氯乙烯糊等生产多种胶乳制品、涂料、胶粘剂、搪塑塑料制品;乳液法或悬浮法纺制化学纤维等。
⑹固态高聚物的机械加工:如塑料件的切削加工(车、铣、刨、钻)、粘合、装配;化学纤维的加捻、卷曲、变形等。
8.1塑料的成型加工塑料,顾名思义是指在热及压力的作用下能进行塑化成型,制成一定形状且能满足某些用途的一类高分子材料。
塑料成型加工的目的在于根据各种塑料固有的性能,利用一切可以施行的方法,使其成为满足不同领域应用要求,具有需要尺寸和形状的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