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2.37宋明理学课件岳麓版
- 格式:ppt
- 大小:892.50 KB
- 文档页数:11
12.37 宋明理学关键能力·素养提升考点一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探究1 程朱理学史料一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程颢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乎天地之间。
——《河南程氏遗书》发现问题:(1)根据史料一概括“二程”对理学建立的理论贡献。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解读】依据关键信息“天理二字”“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乎天地之间”概括即可。
提示:提出“天理”这一观念;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将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史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文集》发现问题:(2)史料二反映了朱熹怎样的思想追求?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解读】史料二强调了“理”的重要性及与三纲五常的关系。
根本目的从维护统治方面回答。
提示:追求:朱熹肯定了“理”的绝对性和神圣性,而实际上就是强调“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要求人们恪守“三纲五常”,这样就会天下太平。
根本目的:维护专制王朝的统治秩序。
探究2 陆王心学史料一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而已。
——《象山先生全集》发现问题:(1)史料一强调了陆九渊的什么主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解读】注意关键信息“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
提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主张用本心去体验天理。
史料二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王阳明《传习录》发现问题:(2)依据史料二,归纳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历史解释)【解读】抓住关键信息“心外无理”“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分析。
3-12-3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
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
印品雕刻精巧,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
由此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B.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C.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D.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解析】北宋的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术,与材料中“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不符,故A 项错误;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不能说明“进入黄金时代〞,故B项错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朝的?金刚经?,注意“现存〞,故C项错误;敦煌莫高窟是唐代佛教兴盛的表现,与材料中“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 D2.(2021·湖北黄石调研)据?东都事略?,“(宋)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审上司,不许覆板。
〞这说明宋代( )A.出版业放任自流B.有版权保护的意识C.印刷术空前开展D.出版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解析】根据材料“不许覆板〞,表达的是政府的管理,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已审上司,不许覆板〞,表达的是对版权的尊重,故B项正确;材料涉及版权保护问题,与印刷术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宋代〞,结合所学,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3.?梦溪笔谈?记载:“方家(指方术之士)以磁石磨针锋,那么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
〞这那么材料不能说明( )A.沈括已经注意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B.北宋时人们已经能够制造人工磁体C.指南针在古代时常被用于迷信活动D.指南针已经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中【解析】“然常偏东,不全南也〞说明地磁偏角的发现,A项正确;?梦溪笔谈?作于北宋,“以磁石磨针锋〞说明当时人工磁体已经被制造出来,B项正确;按材料意思,制出指南针的是方术之士,用途自然是多见于迷信活动, C项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材料本身没有任何信息提及航海,D项错误,符合题意。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考点3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艺长廊巩固提升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xx北京模拟)《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脂、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B.文字记载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C.原料选择与降低造纸成本无关D.人类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解析:D 蔡伦是造纸术的改进者,排除A项;实物记载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排除B项;“缣贵而简重”,因此选择成本更低的树脂、麻头及敝布、渔网为原料造纸,人们对价格低廉的纸的需求推动造纸术的发展,因此C项错误,选择D项。
2.(xx邯郸摸底)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列小题目命制不适宜的是( )A.造纸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B.印刷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者C.指南针——西欧海外殖民的助跑器D.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解析:A 把握题干中的“对西方历史的影响”,故A项小题目命制不适宜,其他B、C、D三项都符合命制要求。
3.这一新发明的起源,就潜藏在三项更古老的发明中:纸张、拓片和雕刻印章。
“这一新发明”指的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电报D.互联网解析:B 纸张是印刷的材料之一,拓片和雕刻印章,则体现了印刷字体的由来,因此,印刷术的发明体现了纸张、拓片和雕刻印章的融合,故选B。
4.(xx玉溪摸底)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
”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活字印刷 D.装订书籍解析:C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
据题干中“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等信息,并结合题干中“15世纪”判断,C项为正确答案。
3-12-32“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选择题1.(2021·河北石家庄模拟)春秋后期,自由讲学蓬勃兴起。
在齐国,国君还筑有宏大的稷下学宫,容纳数百千人,专供各派学者到此“不治而议论〞。
当时的自由讲学( )A.均主张社会变型B.得到了各诸侯国的支持C.否认了传统观念 D.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开展【解析】此题主要考察春秋战国的思想与文化教育。
从材料中可知自由讲学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开展,D 项正确;A 项“均主张社会转型〞不符合史实;B项“各国支持〞,C 项“否认了传统观念〞等结论,仅靠材料无法推知。
应选D。
【答案】 D2.(2021·山东滨州调研)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收录了先秦时期儒、道、墨、法、阴阳、名、农等各家学说,提出了关于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治国等方面的论说,司马迁说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这反映了当时( )A.百家争鸣的完毕 B.思想兼容的走向C.思想统一的实现 D.各种学派的诘难【解析】 ?吕氏春秋?收录了先秦时期儒、道、墨、法、阴阳、名、农等各家学说,说明百家争鸣并未完毕,故A项错误;题干信息可以得出当时思想兼容的走向,故B项正确;思想统一的实现是在西汉,故C项错误;?吕氏春秋?收录了先秦时期儒、道、墨、法、阴阳、名、农等各家学说,提出了关于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治国等方面的论说,表达不出各种学派的诘难,故D项错误。
【答案】 B3.(2021·贵州贵阳模拟)孔子曾说:“为国以礼〞。
在古代社会,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不仅是对祖先的庙祭,还是对天地诸神的社祭。
材料反映孔庙“祭祀之礼〞的主要作用是( ) A.礼仪教化与政治别离 B.凸显宗族、亲族关系C.以礼制稳固国家制度 D.标准人们的行为准那么【解析】从材料中“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可知孔庙“祭祀之礼〞具有利用礼仪教化维护政治的作用,故A项错误;从材料“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不仅是对祖先的庙祭,还是对天地诸神的社祭〞,可知凸显宗族和亲族关系不能表达出祭孔之礼作为国典的作用,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祭孔之礼既是国典又祭祀祖先,可知是利用伦理礼制稳固国家统治,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祭祀祖先和天神,不能反映出祭孔标准人们的行为准那么,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