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洪洞县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三大改造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2
第5课三大改造【基础知识】1.对农业改造的形式 :______2.敌手工业改造的形式:______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①开始时间:______②形式:______③政策:______4.三大改造达成的时间:______5.三大改造达成的历史意义:①三大改造的达成 ||,实现了生产资料______向社会主义______的转变 ||。
②______在我国成立起来||。
③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______||。
④我国此后进入______||。
【能力提高】1.国家为何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三大改造与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
【堂测】1.20 世纪 50 年月中期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关于我 ||,失掉的是我个人的一些盘剥所得获得的倒是一个富饶、繁华、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与荣毅仁说这番话亲密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土地改革运动达成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展开D.“文化大革命”结束2.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记是()A.西藏的和平解放B.土地改革的达成C.三大改造的基本达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3.“到 1956 年末 ||,在全国共成立 75.6 万个合作社 ||。
入社田户达 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
以上内容反应的是()A.土地改革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A.实现赎买政策B.成立生产合作社C.成立人民公社D.推行一国两制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记是()A.土地改革的达成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拟订C.三大改造的基本达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达成6.我国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确定的标记是()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达成C.“一五计划”的实行D.三大改造的达成7.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
第5课三大改造学习目标1.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2.掌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造性政策学习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学习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导入新课教师讲授:农业生产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生活物质保障,如何改造落后的小农经济,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
第一次:先学后教(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5分钟1. 三大改造的原因、时间、目的、实质、意义2.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造性政策第二次:先学后教 15分钟1 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家一户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 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改造?(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与小农经济很相似的手工业,在农业合作化的推动下,也形成了合作化高潮。
到1956年,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主要生产资料从私人所有变成集体所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
1“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国家)“私”指什么?(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2 怎样实行“公私合营”?(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
)3 根据21页“动脑筋”:三大改造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巩固小结 20分钟1、选择:(1)关于1956年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具体情况,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A、农民已经能够合理地使用耕地B、农村已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C、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D、农产品能够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2)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B、1955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使个体所有制成为集体所有制(3)、我国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A、租赁B、借用C、赎买D、没收(4)、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时间和标志是()A、东南沿海地区B、东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5)、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实行农业合作化B、建立国营经济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D、恢复国民经济(6)、新中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有( )A、互助组B、供销合作社C、生产合作社D、公私合营2、回答下列问题:(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2)三大改造的形式有哪些?(3)三大改造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作业布置1.完成课本22页“练一练”: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2。
导学案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
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组织起来的路”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引导农民走这样一条路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三大改造中哪一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怎样的改造方式?。
第5课三大改造学习目标: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
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难点:理解三大改造的性质一、自主学习(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背景:1.土改后,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生产力水平低。
2.农业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主要原因)。
2.改造方式:引导农民参加________合作社,3.目的:走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社会主义道路。
4.原则方式:实行____________的原则,经历了______ ____ 三个阶段5.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_____________的高潮。
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____________(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原因: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改造方式:建立生产合作社。
3.结果: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___。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改造方式:_____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______________ 。
2.政策:国家对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___政策。
意义:使用这种政策,实现了__________,是中国_______________的创举。
过程:_____年起,至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的高潮。
结果: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四)三大改造的意义1.时间:到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 、______ 和_________ 的社会主义改造。
2.意义:⑴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的任务。
(即三大改造的实质)⑵我国初步建立起的基本制度。
⑶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缺点:社会主义改造的后期也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缺点。
第5课三大改造【自学目标】记住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与政策,知道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认识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认识三大改造的根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过渡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自学填空】农业、手工业合作化三大改造公私合营农业合作化(1)原因:一家一户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开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形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合作社,走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目的: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4)步骤: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5)完成: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合作化(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业的社会主义改1)造。
(2)完成: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目的: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制经济。
概况: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开展为企业的,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创举: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实现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大改造的评价: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合作探究】1.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开展起了什么作用?如何理解“赎买政策〞?2.【稳固练习】3.中国共产党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结合中国的国情,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下面属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重要创举4.的是〔〕5.发动农民参加高级农业合作社6.发动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7.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8.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同时进行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目的是()A.实现国家工业化B.C.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走国家资本主义道路D.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年春,河南安阳的一个村支部书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带着大家把社办下去,决不向困难低头。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时教案学科:历史年级:八年级主备人:审批:课题第5课三大改造课型新授周次序号教学目标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了解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过渡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及意义。
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实质。
一、导入新课这种有计划地大量增产的要求和小农经济分散私有的性质以及农业技术的落后性质之间的矛盾是越来越明显了,困难越来越多了。
这是两个带根本性质的矛盾。
解决这些矛盾的第一个方针,就是实行社会革命,即农业合作化,就必须把劳动农民个人所有制逐步过渡到集体所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第二个方针,就是实行技术革命,即在农业中逐步使用机器和实行其他技术改革。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想一想:新中国成立后是如何解决材料中的矛盾的?二、讲授新课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一)农业合作化背景:①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②但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使得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方式: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即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成就: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穷棒子精神1952年秋,河北遵化王国范领导的合作社,23户贫农,全社仅有一只驴,补充入社三条腿,还有一条腿是别社的,农民家里是一穷二白,生产资料极为缺乏,人们称这个社是“穷棒子社”但就是这么一个穷棒子社,不依靠政府的财政,依靠自己的劳动,去离该村35里的深山打柴,1952年冬季到1953年春季共打了400多元的柴,帮助一些困难户解决了生活问题,还为社里添置了1头牛,一只驴,30只羊,一辆铁轮车,还有一些生产资料。
第5课三大改造一、教学札记第5课三大改造学习目标:1、识记三大改造的内容、形式和意义2、理解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3、认识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的社会制度的确立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独立完成下列内容)一、农业集体化1、背景:2、改造方式:3、结果:4、影响:二、手工业1、改造方式:2、结果:三、资本主义工商业1、方式:2、政策:3、结果:三大改造的意义:缺点: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完成,互帮互助)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展示质疑:课堂小结:当堂反馈1、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a、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b、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c、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d、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2、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a、建立生产合作社b、实行公私合营c、完全没收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b、由资本家自已决定c、组织生产合作社d、实行公私合营4、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的政策是a、自愿互利b、全部没收c、赎买d、劳资两利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a、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6、“长鞭呀,那个一呀摔呀,拍拍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的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
你知道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7、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
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
以下四种意见,惟一正确的是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厂长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8、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重要创举是a、动员农民参加高级农业合作社b、动员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 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d、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同时进行改造9、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标志是a、社会主义社会的开始b、新中国的成立c、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完成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0、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2、阅读下列材料: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办法。
第5课<<三大改造>>复习导学案一、梳理知识,完成任务(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农业合作化原因: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的要求2、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开始实行的原则。
先后经历了由、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三个阶段3、结果:年,全国掀起高潮。
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4、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
(二)、公私合营1、工商业改造方式:从开始,国家对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代表居于领导地位2、结果: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3、赎买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
这种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4、三大改造结果:到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向社会主义的转变6、意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7、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等缺点。
二、小组合作,探究提升1、三大改造的内容和实质分别是什么?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及缺点?2、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有哪些?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时,资本家为何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4、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5、为什么说三大改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变革?三、训练巩固,巩固拓展1、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下表是1952—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统计表,这一阶段农业总产值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第5课三大改造【学习目标】1. 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等基本史实。
2.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三大改造的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
3.了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学习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及意义。
学习难点: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实质。
一、自主学习1.农业合作化(1)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但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
农户缺乏资金、生产工具,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利用土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建设的需要。
农民也有进行作的要求。
(2)国家对农业进行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社,走和的社会主义道路。
(3)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业踊跃参加。
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它经历了由组、初级社到高级社三个阶段。
(4)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合作化(1)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的社会主义改造。
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社。
3.公私合营(1)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在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实行,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发给定息。
(2)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
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二、合作学习(1)为什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三大改造后农民的生产资料变为集体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那么三大改造有什么作用(意义)?三、复习巩固1.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其()A.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工具B.农村出现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C.先进的机械化农具难以在农村推广D.分散的个体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2.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A.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B.建立公分有限公司C.转变为公司合营企业D.转变为国营企业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B.第一部宪法的制定C.三大改造的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4.1956年底,毛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的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剪刀一万年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恢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A.土地改革中急于求成B.三大改造过急过粗C.“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D.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共产”风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创举是()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B.没收官僚资本C.实行赎买政策D.实行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方针6.新中国成立初期,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5. 三大改造学案班级姓名小组评价【学习目标】1.了解和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掌握三大改造的形式、结果和意义。
2.认识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包括小字、图表等,疑难问题写在“我的疑惑”处。
(一)自学指导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我国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请回答:1.请完成三大改造的表格。
(1)国家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三大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2.三大改造完成于何时?3.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三大改造?(实质、意义、不足)P25(二)自学检测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B.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C.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 D.农业生产协作的客观需要2.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形式是()A.人民公社 B.生产互助组 C.生产合作社 D.家庭联产承包3.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建立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三大改造的完成(三)我的疑惑二、合作探究先独立思考并写下答案,然后小组讨论,最后选派代表班内交流展示。
材料一:图一: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图二: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材料二: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
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分别出现于哪一历史时期?由图一到图二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土地改革以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什么问题?农村土地实行由“分”到“合”政策的目的是什么?三、当堂训练仔细审题,规范书写,独立完成,认真纠错!1.认为到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依据是()A.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任务B.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2.有人总结了一个“政权三部曲”,即政权建立,政权巩固,制度建立。
素养导学作业设计第5课《三大改造》【学习目标】1.了解三大改造的原因。
2.掌握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3.理解三大改造实质和意义。
4.认识我党在过渡时期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六、不足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等缺点。
【史实检测∙沙场点兵】结合图片信息,叙述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
【素养提升∙群雄逐鹿】1.结合材料分析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
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材料二1955年夏季,关于农村合作化的速度问题在党内发生了一场严重的争论。
在这场争论以前,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总的说来,是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前进的,在这场争论之后,……农业合作化的步伐猛烈地加快了,其他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也连带着猛烈地加快了……到1956年底,……原来预计十八年完成的农业合作化,仅仅用了七年时间,提前十一年完成了。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2.结合材料,分析三大改造的意义、实质。
材料一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
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仔细阅读题干和图片,抓取图片下方关键字词,叙述我国对哪些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其改造的方法和政策。
阅读材料,勾画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
同时,联系教材,即可解决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仔细阅读材料一,即可回答三大改造的意义这一问题,在回答此题时,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第5课三大改造学习目标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由、形式、结果、意义。
2.剖析三大改造的本质。
一、学前准备联合地理学科,认识新中国主要工业区的发展状况。
联系政治学科,认识宪法在国家运作中的重要地位。
二、预习导航(一)预习指导原由:土地改革后,的分别经营,影响生产发展,知足不了国家建设的需要。
农业、手工业时间:—合作社形式:目的:三性质:大时间:年—改造资本主义形式:工商业特色:推行,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本质: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转变成的任务,初步成立起,进入。
不足: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后期,存在、、等弊端。
预习迷惑:(二)预习检测1.以下事件不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过渡的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B.农业合作化C.手工业合作化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记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成功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拟订C.三大改造的基本达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3.新中国成立此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A.成立生产合作社B.推行公私合营C.完整充公D.取销地主土地全部制三、讲堂互动问题1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有什么联系?问题2为何说三大改造基本达成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成立起来了?问题3建国后,我国是如何重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四、总结概括1.你有什么收获?(从知识、方法、规律方面总结)2.你还有哪些迷惑?3.你以为老师上课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或改良的地方?4.在展现中,哪位同学是你学习的楷模?哪个学习小组的表现最优异?五、达标检测1.新中国成立此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由是()A.小农经济必定致使两极分化B.小农经济约束生产力的发展C.农民要务实现合作化D.农民生产踊跃性不高2.“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
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月里》。
这里“幸福的年月”的含义是()A.三大改造达成,社会主义制度成立了B.土地改革,令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C.大跃进运动,令人民饱食暖衣D.改革开放,令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3.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推进这一过程迅速发展的直接要素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B.农业合作化运动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出现热潮D.抗美援朝战争的成功4.假如你需要一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信息,那么以下资猜中你会采纳()A.当时农民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B.农民纷繁加入人民公社C.1954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热潮D.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田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5.“公司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全部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纳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欣喜若狂来接受这类改变,则是前所未有的。
第5课三大改造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能说出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政策。
2.记住三大改造的结果和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学习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自主学习】●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我国农业一家一户经营,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建设的需要。
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_______ 成果:_______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3.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成果: 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__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方式:从1954年起,逐步发展企业的_____________创举:_______________,实现了和平过渡。
成果:________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5、三大改造起止时间:_______年~_______年6.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________制向社会主义________制的转变。
_________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这是我国历史上深刻的社会变革。
我国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初级阶段。
7. 三大改造中存在哪些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三大改造的实质:把生产资料____________制转变为______________制●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1、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别采取了什么方式进行改造?2、公私合营的含义是什么?我国哪些城市首批进行全行业公私合营?3.阅读材料:“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桥头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导教案课题:第五课三大改造学习目标:1.认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和政策||。
2.认识三大改造的本质、意义、和弊端||。
3.指引学生剖析三大改造的原由、本质和意义||,培育学生综合剖析问题的能力||。
4.认识到三大改造的达成是我国确定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学习要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学习难点:三大改造的本质学习方法:自主合作研究学习、展现、编演历史情形剧预习导学:1.三大改造指的是对 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2.找出本课重要时间并指出这是什么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达成: ___________年末占全国农民总数96.3%约 1.18 亿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4.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达成: ___________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达成: ________年6.三大改造中存在哪些弊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研究1.土地改革此后为何还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编历史情形剧:张二虎入社人物 --张二虎、村长剧情--1954年张家村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大多数村民都加入了 ||,张二虎还有些踌躇 ||。
一天张二虎在下地回来的路上碰到村长两人谈话了起来 ||。
张二虎听了村长说的入社的利处后 ||,不在踌躇 ||。
(1954 年 5 月的一天正午 ||,在张家村外的一条路上正在往家走的张二虎碰到村长)村长:大家都入社了 ||,二虎你咋落伍了?怎么还拿不定注意?有什么想不通的和我谈谈?张二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二虎:村长 ||,你的话让俺感觉入社还真是好||。
八年级下册历史导教案(无答案):第 5 课三大改造第 5 课三大改造(导教案) 6. 三大改造基本达成的意义:班级 _________小组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三大改造的基本达成,实现了生产资料 ________ 制向社会主义 ________ 制的转变。
【学习目标】_________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成立起来。
这是我国历史上深刻的社会改革。
我国此后进入1.能说出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政策。
______________初级阶段。
2.记着三大改造的结果和三大改造达成的历史意义。
7. 三大改造中存在哪些弊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要点:三大改造的形式8、三大改造的实质:把生产资料 ____________制转变成 ______________制学习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合作研究(集体的智慧是无量的,联手解决下边问题吧!)【自主学习】1、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别采纳了什么方式进行改造?●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志)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由:我国农业一家一户经营,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知足不了建设的需要。
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把分别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指引他们参加_____________2、公私合营的含义是什么?我国哪些城市首批进行全行业公私合营?成就: _______ 年,全国绝大部分田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3.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成就: 1956 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__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方式:从 1954 年起,逐渐发展公司的_____________3.阅读资料:创举: _______________,实现了和平过渡。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第5课三大改造
一、教学札记
第5课三大改造
学习目标:
1、识记三大改造的内容、形式和意义
2、理解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
3、认识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的社会制度的确立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独立完成下列内容)
一、农业集体化
1、背景:
2、改造方式:
3、结果:
4、影响:
二、手工业
1、改造方式:
2、结果: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
1、方式:
2、政策:
3、结果:
三大改造的意义:
缺点:
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完成,互帮互助)
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展示质疑:
课堂小结:
当堂反馈
1、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b、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
d、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2、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公私合营
c、完全没收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由资本家自已决定
c、组织生产合作社
d、实行公私合营
4、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
的政策是
a、自愿互利
b、全部没收
c、赎买
d、劳资两利
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6、“长鞭呀,那个一呀摔呀,拍拍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的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
你知道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7、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
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
以下四种意见,惟一正确的是
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厂长
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
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
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
8、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重要创举是
a、动员农民参加高级农业合作社
b、动员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
d、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同时进行改造
9、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社会的开始
b、新中国的成立
c、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0、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办法。
对于这种方法,过去在共产党内和共产党外,都有许多人表示怀疑。
但是从去年夏季以来,由于农村中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和最近几个月以来城市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他们的疑问已经大体解决。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56年1月25日)
请回答:
(1)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所用的和平方法分别是什么?(2)三大改造的完成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