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 第十章 现代信息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24
第十章现代信息技术在仓库治理中的应用本章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条码技术的全然概念、分类;掌握条码技术在仓储治理中的应用,熟悉仓储治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掌握治理信息系统在仓储治理中的应用。
第一节条码技术及其应用条码〔BarCode〕技术或称为BC技术是在计算机应用中产生并开展起来的,广泛应用于商业、邮政、图书治理、仓储、工业生产过程操纵、交通等领域的一种自动识不技术,具有输进速度快、本钞票低、可靠性强等优点,在当今的自动识不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条码技术在仓储业的自动化立体仓库中发扬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关于小型物品的治理和进库不均衡的物品治理更显示出其优越性。
一、条码技术概述〔一〕条码的全然概念〔1〕条码条码是由一组规那么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条〞指对光线反射率较低的局部,“空〞指对光线反射率较高的局部,这些条和空组成的数据表达一定的信息,并能够用特定的设备识读,转换成与计算机兼容的二进制和十进制信息。
〔2〕码制条和空的安排方式称做符号法,符号法有多种。
条码的码制是指条码符号的类型,每种类型的条码符号根基上由符合特定编码规那么的条和空组合而成。
常用的一维码的码制包括:EAN码、39码、交插25码、UPC码、128码、93码,及Codabar〔库德巴码〕等。
UPC条码由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制定,要紧流行于北美。
EAN条码是国际通用符号体系,是一种定长、无含义的条码,要紧用于商品标识。
39码是一种带有自我检查功能的字母与数字的符号法,它能够提供不同的长度并有高度的资料保密效能,在工业、医药和政府部门中特别流行。
128码是能够代表所有的ASCⅡ并有高密度和高度的资料保密效能。
93码是一种类似于39码的条码,密度较高,能够代替39码。
25码要紧应用于包装、运输以及国际航空系统的机票顺序编码等。
Codabar码要紧应用于血库、图书馆、包裹等的跟踪治理。
〔3〕条码字符集条码字符集是指某种码制所表示的全部字符的集合。
第十章仓储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10.1 条码技术―――――――――――――――――条码实例一、条码基础1、条码的概念▪条码()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
▪条码系统()由条码符号设计、制作及扫描阅读组成的自动识别系统。
2、条码的分类▪条码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不同的编码规则可以分成许多种,最新资料显示,现在已知的世界上正在使用的条码就有250 种之多。
▪按条码的长度来分,可分为定长和非定长条码;▪按排列方式分,可分为连续型和非连续型条码;▪从校验方式分,又可分为自校验和非自校验型条码等▪按储存方式,条码可分为一维条码、二维条码和复合条码3、符号表示技术▪目前较常用的一维条码码制有➢商品条码、商品条码、25条码、交插25条码、库德巴码、39条码、128条码等。
▪较常用的二维条码码制有➢417码、码等。
128条码13代码▪13代码由13位数字组成。
不同国家(地区)的条码组织对13位代码的结构有不同的划分。
在中国大陆,13代码分为三种结构,每种代码结构由三部分组成。
13代码▪1.前缀码:前缀码由2~3位数字(X13X12或X13X12X11)组成,是分配给国家(或地区)编码组织的代码。
前缀码由统一分配和管理,截至2003年7月,全球共有101个国家(或地区)编码组织代表103个国家(或地区)加入,成为的成员组织。
在中国大陆,当X13X12X11为690、691时,13代码采用结构一;当X13X12X11为692、693时,采用结构二。
694、695暂未启用(现在已启用),是否采用结构三视发展待定。
▪2.厂商识别代码:用来在全球范围内惟一标识厂商,其中包含前缀码。
在中国大陆,厂商识别代码由7~9位数字组成,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负责注册分配和管理。
▪4.校验码:商品条码是商品标识代码的载体,由于条码的设计、印刷的缺陷,以及识读时光电转换环节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为了保证条码识读设备在读取商品条码时的可靠性,我们在商品标识代码和商品条码中设置校验码。
信息系统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仓储管理对于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系统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优势和变革。
信息系统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库存管理方面。
传统的手工库存管理方式容易出现数据不准确、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从而导致库存积压或缺货的情况发生。
而信息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记录库存的出入库情况,包括货物的种类、数量、批次等详细信息。
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功能,管理人员可以清晰地了解库存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库存策略,避免库存过剩或不足。
例如,当某种商品的库存水平低于设定的安全库存时,系统会自动发出预警,提醒相关人员及时补货,确保商品的供应不中断。
在货物的入库环节,信息系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以往,入库操作可能依赖于人工的记录和核对,容易出现错误。
现在,通过信息系统,入库货物的信息可以提前录入系统,在货物到达仓库时,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扫描设备快速读取货物的条码或标签,将其与系统中的预录入信息进行比对,确保货物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系统会自动为货物分配合适的存储位置,提高仓库空间的利用率。
在货物的出库环节,信息系统同样不可或缺。
系统根据订单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所需货物的存储位置,并生成拣货清单。
拣货人员按照清单进行拣货,大大提高了拣货的效率和准确性。
而且,在出库时,系统会自动更新库存信息,确保库存数据的实时性。
信息系统还能够优化仓储布局。
通过对仓库内货物的流动数据进行分析,系统可以评估不同区域的存储效率,从而为仓库的重新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例如,将周转率高的货物放置在靠近出入口的位置,方便快速出入库,减少搬运时间和成本。
另外,信息系统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实现供应链的协同。
企业可以将自己的仓储信息系统与供应商和客户的系统进行对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实时传递。
供应商可以根据企业的库存情况提前安排生产和发货,客户可以及时了解订单的处理进度,提高整个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响应速度。
仓储行业的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加大了对信息化的投入和应用。
仓储行业作为物流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例外。
信息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为企业提供了更高效、准确和可靠的管理手段,极大地提升了仓储运营的效能和竞争力。
一、自动化系统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在仓储行业,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成熟,并得到了广泛推广。
自动化设备,如自动化输送线、自动堆垛机和自动拣选机等,可以实现仓储操作的自动化和流程化。
通过自动化系统,仓库作业的效率可以得到大幅提升,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操作风险。
二、云计算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仓储信息化管理的水平。
通过云计算,仓储企业可以将数据存储在云服务器中,实现跨地域多仓库的数据共享和协同管理。
各个仓库之间可以实现实时的数据同步,提高了业务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云计算还支持移动端的应用,使得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仓库信息的查看和管理。
三、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仓储管理带来了全新的应用场景。
通过将仓库中的设备和物品进行联网,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控,可以实现对仓库环境、温湿度、库存状态等信息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物联网技术还可以与其他信息系统进行无缝集成,将仓库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紧密结合,提高整体供应链的可视化和透明度。
四、大数据分析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仓储行业的信息化管理离不开对大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仓储企业从庞大的数据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进行业务决策和优化。
通过对仓库运营数据、库存数据和客户需求数据等进行分析,可以及时调整仓库的布局和库存策略,实现最佳的仓储利用和运营效益。
五、人工智能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仓储管理中的一些复杂和重复性工作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
比如,仓库的路径规划、货物分类和异常检测等工作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来实现,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